一、迎接合作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2次代表大会开幕词(论文文献综述)
季子正[1](2020)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造就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变迁,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未竟的事业。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率先开启了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发展中应运而生。在吸收借鉴改造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稳步推进,并呈现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对现代化的批判,是对现代化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跨越200余年,经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三种形态,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本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力求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规律,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用发展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破解21世纪世界现代化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这一写作思路下,本文在内容上,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脉络、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在结构上,本文由绪论、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章列宁与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四章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展望五个部分组成。绪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初步阐释了“现代化”的定义、论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述评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第一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这一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批判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阐述,其历史进程分为在全面的批判中形成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基础、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揭示现代化的规律、晚年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思考三个阶段,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的认识,解答了“人类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么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之谜。这一形态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方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形态、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途径。第二章论述了列宁与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这一形态。列宁与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在独立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次探索,其历史进程分为十月革命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前提、列宁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斯大林主导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苏联模式、改革失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苏联模式的终结四个阶段,围绕“俄国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俄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俄国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基本问题形成了系列观点,做了系统回答。这一形态实现了俄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和重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从批判走向建设,促进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这一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其历史进程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前提与准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对于“为什么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怎么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创造性回答。这一形态破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难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从传统走向现代,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选择。第四章题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展望,主要探讨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规律,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并尝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为破解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周新年[2](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王丹宏[3](2016)在《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从社会思潮到政治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Feminism)又被称为女权主义,是指以结束针对女性的性别主义倾向,促进男女两性平等为目标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自从出现以来,经历了不断的成长和演化,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还有力地推动了女性政治参与。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对女性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有着多方面的表现。首先,女性主义消解了女性政治参与的文化障碍;其次,女性主义唤醒并激发了女性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再次,女性主义的开展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立法机关施加了一定压力,使有利于女性政治参与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得以构建;最后,女性主义的开展拓宽了女性政治参与的空间,为女性政治参与开辟了新领域。西方国家是女性主义的发源地。西方国家在以女性主义推动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改善女性政治参与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经验中的关键一点,是通过女性主义的开展,促使国家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女性政治参与提供保障,并设立有利于女性在政治领域脱颖而出的选举制度,从而提升女性的政治表现。此外,女性主义对覆盖所有女性教育权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争取,也极大地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政治参与的进程。尽管西方女性主义取得了种种成就,但由于女性主义的流派和立场的多样化,它们之间常常会因为观点的不统一甚至矛盾而造成力量的分化,从而削弱了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影响力。因此,促进女性主义各派别之间的联系与对话,减少观点差别所造成的内耗,是西方女性主义开展中所得出的非常重要的教训。此外,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以女性主义带动女性政治参与的良好经验。例如,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女性解放运动,在西方女性主义以自由、平等为根本思想的基础上,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宗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力发展女性政治参与,为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对国外女性主义开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以为改善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和女性政治参与状况提供借鉴。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并没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女性主义。中国的女性主义是在结合西方女性主义和本土国情之后形成的中国化的女性主义。更确切地说,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政治参与都是在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推进的。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历程。在中国封建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下,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承认。在清朝末年的维新运动中,中国的女性主义已经开始酝酿。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女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女性的作用,并鼓励女性参与到其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中,从而把女性解放与国家富强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思想和文化交往的日益紧密,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契机。今天,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状况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该为女性主义的健康发展创造环境,发挥女性主义在维护女性权益和推动女性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作用。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是当前女性主义开展和女性政治实践的时代背景。全球化和互联网一方面使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形势,而另一方面也为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提供了前有未有的便利通道。积极融入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它们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以此来推动中国的女性政治参与和女性进步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邱吉青[4](2015)在《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同文明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性别研究登不上国际政治研究的大雅之堂。从国际关系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与女性有关的议题被国际关系学界纳入“低级政治”范畴而处于边缘化状态。到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成为新的国际关系议题,现实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缺乏解释力,越来越多的边缘化理论学说被解放出来,一时间,流派纷呈,百舸争流,对于日益多元化的国际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新的解释,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也随之出现。女权主义既是一种实践又是一种理论:从实践角度而言,女权主义是一个为女性争取在社会各个方面权利以达到男女平等目标的过程,女权主义行动通常与妇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历史上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以及妇女和平反战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女性的解放和女权的崛起,并为女权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而言,女权主义理论寻求以女性的视角甚至是超越性别的视角来解读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它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在对主流理论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不同流派,并指导女权主义实践运动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女权主义在当代国际社会视域中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女权主义的目标已从争取男女绝对的结果平等发展到争取男女机会平等与过程平等,从争取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发展到争取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平等,从追求女性自身地位提高发展到追求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当代国际社会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在加强国际社会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问题的蔓延,全球性问题的严峻现状呼唤世界各国加强沟通与合作,也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有效介入。在一个相互依赖却充满分歧、快速发展却危机四起、渴望合作却仍需沟通的国际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崛起成为大势所趋。女权主义是国际社会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政坛上崛起的女性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女性外交官和第一夫人、在联合国中不断加强的妇女工作机构和日臻完善的妇女保护公约、在全球公民社会中积极活跃的各类妇女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女高管等,构成了女权主义参与当代国际社会治理的主体。与全球治理的结构相对应,女权主义在国家、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成效。女权主义理论在指导女权主义实践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其不仅参与解构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而且还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等国际政治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女权主义理论一直将“社会性别”这个社会学的概念作为解读国际政治的独特视角,并致力于使用社会学方法论来研究和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女权主义最关心的是国际社会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慈善、环保等社会性事务,女性具有的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性别特质使其最适合在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甚至是基层社区等社会性组织中发挥作用,女性最擅长运用沟通、妥协、斡旋、合作等社会化方式来化解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为国际政治社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提供了条件。总之,当今国际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沟通理性日益彰显、国际权力柔性发展、国际合作多维展开、全球治理多元推进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女权主义重新崛起的新时代。无论是研究变化中的国际社会,还是研究国际女权的新崛起,都需要认真梳理和预判女权主义对于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
李丰[5](2014)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革命性社会变迁。在人类社会启动后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改革开放后,中国同时面临工业化与后工业的任务,使中国社会表现出了双重转型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方面带来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着手进行行政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上世纪末中国学者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并引导着中国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虽然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和理论是中国学者的贡献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但是对于为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会最先在中国出现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开展的。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我们知道,理论研究总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的,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亦如然。虽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临着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但从社会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出发,中国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应该以后工业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解决了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因此,服务型政府的产生是与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知道后工业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浪潮,所有的国家都无法置身于此浪潮之外。既然这样,那为何在其他的国家没有出现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这个问题需要将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方面来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出现提供了历史优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互转化。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发展到工业文明的典型形态后才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这使得它们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强力阻碍,难以突破工业文明对它们进行变革图新的束缚。在行政理论和实践上,则体现为西方国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行政学研究和政府改革中,始终没有突破管理行政的理论范式和行政框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几乎是同步的,这使得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会受到“旧文化”的阻碍。正因为这样,在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时,由于中国没有“旧文化”所带来的历史包袱而获得了历史的先机,先于发达国家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与中国一样,它们也处于双重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们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但是,在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出现服务行政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在中国出现,除了因为中国社会双重转型所获得的历史优势外,还有其他更加具体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中国的行政学研究和行政改革实践来说,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的行政理论与经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博大的体系,但对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而言,传统文化对它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和合思想、民本思想和作为一种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和合思想将事物看做一个和合体,它既承认冲突(差异),又在承认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冲突的融合来实现对冲突与融合的超越,以生成新的和合体。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来说,在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情况下来思考如何建构起一种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模式时,为了能适应中国社会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特征,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既具有多样性(冲突)又能够促进合作治理(融合)的政府模式,而统治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都只强调了冲突与融合的一个方面,无法为我们建构新的政府模式提供支持。相反,和合思想强调事物中的差异与融合,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学者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来说,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它能够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出现提供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上的支持。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为中国学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探索政府模式变革提供一条线索。我们知道,民本思想本身也有着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产生于传统中国社会并为统治型社会治理服务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民本思想是作为社会统治关系的一个调节因素而存在的,目的是要实现和保证“君本”。从这个个意义上来说,民本思想相对于中国社会的后工业化进程而言,是一个反动因素。但是,民本思想之中包含着对“民”和“本”之间的关系定位。如果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重新思考“民”与“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本”关系既不是传统中国社会时期的真“君本”假“民本”,也不应该是工业社会时期形式民主,而是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要实现“以民为本”。因此,通过对民本思想的时代解读,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政府模式变革的思想线索和切入点,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在地域上,中国社会则分化为界线明晰的农村和城市。公共领域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宗旨,私人领域是以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而日常生活领域则以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为基础。所以,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讲,日常生活领域代表的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文化模式。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不同的领域,但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依然是维系中国农村的文化基础,因此,可以将中国农村其看作是一个纯粹的日常生活领域。加之中国农村不管是从地理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来看,都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所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依然有着庞大而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众所周知,管理型政府是一种极度推崇形式理性的政府模式,价值则被视为巫魅而从中祛除,这使得管理型政府自工业社会晚期以来一直广受诟病。如此一来,中国学者在社会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来探索符合后工业化的政府模式时,力图建构起一种同时涵盖了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政府模式,而中国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所代表的以伦理价值为基础的文化模式为新的政府模式探索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为中国学者开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核心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包括两个的部分: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性哲学和强调总体的建设性哲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确立起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这一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在否定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建构起了“梯度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梯度发展模式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得中国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中国社会不均衡不和谐的局面,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这是对梯度发展模式的否定。虽然梯度发展模式否定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它们都是以马克思的革命哲学为指导的,其区别仅在于革命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建构和谐社会的构想则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部分,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在总体性哲学的指导下,中国学者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最先在中国出现,还得益于中国学者对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借鉴和重组。管理型政府的理论和现实形态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后工业化的进程开启后,西方行政学界在对管理型政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但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负向牵引,而没有对管理型政府造成本质性的颠覆。尽管如此,西方行政学界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虽然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服务型政府中也有“管理”的功能,只是管理的功能不像在管理型政府中那样突出;另一方面,西方行政学界在批评管理型政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突破管理型政府的框架,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能够对服务型政府研究有启发的思想和理论。正因为这样,中国学者在进行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时候,没有将国外的行政思想和理念不分良莠地全部抛弃,但也没有照搬照套,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话语重组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总而言之,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够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与中国的语境相联系的。在宏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与中国社会的双转型相联系的;在微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最先出现在中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国外理论与经验的借鉴重组紧密相关的。
付建龙[6](2013)在《我国农民合作社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以农民合作社的内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梳理并整合国内外合作社的经典理论和经验得失,及时追踪西方合作社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在中国语境下重新思考更适合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道路,最终构建起一套能更好服务于我国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和经营竞争行为的法律制度框架。其中,包括产权制度、盈余分配制度、成员权利保护制度及最为核心的法人治理制度等制度机制问题的规范与完善是提高当前农民合作社治理水平和效率的关键之所在。我国农民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应当是清晰的。公共积累部分的产权归属不明确,资金规模变动、资金来源单一,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是我国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的完善,应当通过修正“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制度”并建立社员入股出资与交易量相关联的内部机制,挖掘合作社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新的契合点,通过建立合作社资本维持制度并推动资金来源和产权结构多样化,促进合作社的公司化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通过在合作社内部机构之间合理地配置权力、明确责任,从而使合作社的运行规范化、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针对我国合作社组织运作过程中“官办”色彩浓郁、民主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章程的制定过程和程序,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发挥章程作为合作社“宪章”的核心作用。此外,应当重视合作社组织发展中的内部人控制和内部人制衡问题,减少大股东成员的出资比例,建立薪酬与贡献高度相关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加强农民合作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参与意识。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盈余分配以交易量返还作为盈余分配制度的唯一原则,不符合合作社制度的理论与现实,盈余分配的项目和顺序有待改进。应当迎合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趋势,盈余分配的考量因素趋向多元化,妥善处理好公益金、公积金的提取、股金分红的顺序、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等问题;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盈余分配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构建更为合理的盈余分配程序,以实现农民合作社多方利益的平衡。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由于外部人员的进入,带来了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理清合作社成员权利的性质、主要内容、形式和价值追求;其次,必须认识到我国农民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的特殊成因,解决好领办者与普通农户之间因经济实力、需求和利益差异而形成的“中心——外围”结构,确认和保障合作社成员各项经济权利和民主权利,构建成员权损害之救济体系,力争使农民合作社的权益和成员的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和保护。
王文凯[7](2013)在《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实质上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发展道路成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现代化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主题,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的质的规定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实际,借鉴西方发展理论,从全球化视野和中国现代化历程出发,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源起、本质、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目标追求、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和动力机制等问题。全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全球化、现代化及其关系。从全球化的视野,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究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关系。全球化与现代化各有其内在含义和自己的运动规律,但它们在本质上有内在的联系。全球化与现代化内在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是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从全球化看现代化,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现代全球化;从现代化看全球化,全球化实质上就是全球现代化。全球化与现代化联动一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全球化、现代化在发轫之初,以及之后相当长时期内,曾经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然而,随着在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全球化、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重合被打破。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与内涵分析。从根本上弄清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内涵和源起,需要走进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深处。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是由被动应对到主动选择的过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大致经历了早期、中期和当前时期三个阶段。早期探索是通过自觉或不知觉地引入资本,努力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期探索是利用资本并逐渐消灭资本,经历千辛万苦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当前探索是在不断练就驾驭资本的能力,使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回顾、反思中国现代化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中国现代化道路本质特征。第三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多维透视。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本身构成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置身于全球化之外,走孤立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展开的。这就导致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化存在必然的联系,形成各种矛盾关系。作为典型的后发型、外源型现代化国家,这些矛盾关系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身也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当前,虽然全球化依然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但我们不能拒斥全球化,也不能背离民族和国家的主体性,背离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忘记自己合理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将全球性与特殊性结合,全球化地思考问题,本地化地行动,确立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现代思维方式。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三步走”战略步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五大建设战略布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立足中国国情,参照世界发展方式、指标体系制定实施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最终需要在社会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作用下,才能推进和实现。这种社会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不是某一单项力量,而是一个由主体创造、运用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动力和运行机制,协同整合的动力系统。
刘立艳[8](2011)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对农业和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广大农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创举。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是降低农业市场风险、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让农民分享产加销各个环节利润、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与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状况,探讨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对策。第一章综述主要是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本文创新点等。第二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理论研究,首先界定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涵义,然后简要阐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性质、理论依据等内容。第三章考察了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演变情况。首先探究了它的发展进程,其次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原则等。第四章研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调研等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进行一个整体地描述,分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效、存在矛盾及发展方向。成效主要有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有农民强烈的发展意愿与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模糊认识之间的矛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固有的组织原则、运行规律与其当前运行不够规范之间的矛盾;灵活的发展形式与落后的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求快速发展与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之间的矛盾。第五章分析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探讨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章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通过前面几章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及中外发展情况的对比,提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完善的建议,主要在着眼启发自觉,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推动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制;立足自身实际,灵活发展形式;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曹茜[9](2011)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正面临着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飞速加快等压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加剧,农业成为受国外竞争冲击最大的产业。农民权益的保护、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增强农民的合作化和组织化程度入手,建立一个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来有效地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充当农民与市场的中介,使农民成为有组织、高效率、成熟的市场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完全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愿参与、自主分配的经济组织,它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与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保护农民权益;同时还能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与规模化,优化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国家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更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特征及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等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基本发展状况和运行实践,并提出应学习他们在法律保护、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准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府扶持政策和组织内部完善等成功经验。最后,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笔者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营利性社团法人,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体系的建议。
陈聚芳[10](2011)在《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主要由两条历史洪流汇合而成。一方面,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另一方面,近现代席卷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剧烈。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最终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逢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系统总结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利于今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从思想源泉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有三个来源:(1)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产生和践行的文化背景。(2)在本质属性上,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列宁、斯大林的社会发展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3)近现代世界的各种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本文对上述三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论述。从发展历程看,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历程。(1)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爱国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探索中国的出路。他们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未来是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认清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建立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大众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2)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分析了世界发展的态势,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动时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奋斗目标的统领下,在发展道路上,中国经历了一个由“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努力寻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具体道路”的探索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于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发展阶段、矛盾运动、发展动力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由于各种原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之间徘徊摇摆,最终政治斗争压倒了经济建设,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挫折。(3)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针对世界发展呈现的许多新特点,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强调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确定了中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大文明都要搞好的战略布局,领导中国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制订了“三个有利于”的社会发展评判标准,并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中国发展机遇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化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江泽民认为,世界各国应该主动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共创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在这个背景下,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实施了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进行了的新思考,提出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动力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争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上的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实施了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战略。胡锦涛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奋斗。论文最后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基本内容。择其大要有: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国家现代化;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骨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孜孜不倦的求索,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这些经验主要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担任;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进行改革;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理论作指导;要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把中国社会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中。希望这些经验有助于增强中国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减少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迎接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辉前景。
二、迎接合作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2次代表大会开幕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合作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2次代表大会开幕词(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概念解析 |
二、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
三、研究的状况及评析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 |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
二、无产阶级的产生 |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应运而生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 |
一、在全面的批判中形成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基础 |
二、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揭示现代化的规律 |
三、晚年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思考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揭示的必然趋势 |
二、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蕴含的基本内容 |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提示的发展道路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 |
一、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方案 |
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形态 |
三、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途径 |
第二章 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
二、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
三、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应运而生 |
第二节 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 |
一、十月革命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前提 |
二、列宁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 |
三、斯大林主导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苏联模式 |
四、改革失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苏联模式的终结 |
第三节 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内在逻辑 |
一、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二、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三、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赶超战略 |
第四节 列宁和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 |
一、实现了俄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和重塑 |
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从批判走向建设 |
三、促进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 |
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
二、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应运而生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前提与准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推进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内在逻辑 |
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
一、破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难题 |
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从传统走向现代 |
三、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选择 |
第四章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展望 |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趋势 |
一、资本主义开始了现代文明,在现代文明矛盾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主义 |
二、社会主义改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在东方的传统社会开创了现代化新路 |
三、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内容 |
二、坚持“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特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基础 |
四、坚持“规律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原则 |
第三节 21 世纪世界现代化难题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一、中国智慧为发达国家化解现代化危机作出了贡献 |
二、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拓展了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
三、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持续为破解21 世纪世界现代化难题做出贡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从社会思潮到政治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女性政治参与的影响 |
一、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
二、女性主义对女性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二章 国外女性主义推动女性政治参与的实践及启示 |
一、西方国家女性主义对女性政治参与的推进 |
二、东南亚国家女性主义对女性政治参与的推进 |
第三章 中国女性解放思潮与女性政治参与 |
一、建国前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起步与女性政治参与 |
二、当代中国女性解放与女性政治参与的发展历史 |
三、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成就、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女性主义及女性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 |
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4)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国际关系研究中女性议题的兴起 |
1.1.2 国际社会及其当代变化 |
1.2 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国际社会:理论假设与当代变化 |
2.1 国际社会理论及假设 |
2.1.1 关于国际社会的理论初探 |
2.1.2 西方主流理论对国际社会的假设 |
2.2 当代国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2.2.1 原型国际社会与全球化对其的解构 |
2.2.2 国际社会需要沟通理性 |
2.2.3 全球公民社会进入新时期 |
2.2.4 全球治理亟待加强 |
3 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 |
3.1 女权主义的涵义与理论 |
3.1.1 Feminism的译法与涵义 |
3.1.2 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流派 |
3.1.3 女权主义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挑战 |
3.2 女权主义实践的历史回顾 |
3.2.1 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 |
3.2.2 妇女和平反战运动 |
3.3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 |
3.3.1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实践 |
3.3.2 当代国际社会与女权主义的理论互动 |
4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国家层面 |
4.1 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 |
4.1.1 女性政治家的群体性 |
4.1.2 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的影响 |
4.2 女性外交的发展 |
4.2.1 美国的女性外交 |
4.2.2 中国的女性外交 |
4.2.3 女性外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5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以联合国为例 |
5.1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宗旨与历程 |
5.1.1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宗旨 |
5.1.2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历程 |
5.2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文件与机构 |
5.2.1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系列文件 |
5.2.2 联合国妇女工作机构 |
5.3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 |
5.3.1 联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
5.3.2 北京世妇会之后的联合国妇女会议 |
5.4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工作的成就和挑战 |
6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公民社会层面 |
6.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6.1.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 |
6.1.2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6.2 跨国公司女高管现象 |
6.2.1 跨国公司女高管的发展状况 |
6.2.2 跨国公司女高管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6.3 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涌现 |
6.3.1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特征与类型 |
6.3.2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7 结论全球治理语境中女权主义的展望 |
7.1 女权主义实践的未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
7.2 女权主义理论的未来 |
7.2.1 坚持批判性传统 |
7.2.2 加深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互动 |
7.2.3 中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建议 |
7.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主题陈述与意义诠释 |
(一) 主题陈述 |
(二) 意义诠释 |
二、分析框架与相关概念 |
(一) 分析框架 |
(二) 相关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三) 综合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论文结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目标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索 |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发展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
一、理解中国行政改革 |
二、“服务”定位的政府模式变革 |
三、探索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 |
一、“理论先导”阶段 |
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阶段 |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 |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三、中国的后工业化课题 |
第二节 工业化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工业化及其结果 |
二、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 |
三、政府模式变革的时代话语 |
第三节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政府 |
二、中国的先机:“抗拒”与“变迁”的对比 |
三、后工业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和合思想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二、和合思想对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启示 |
三、和合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二节 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 |
二、民本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三、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作为“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 |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
三、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从革命到建设 |
一、“革命性哲学”指导下的“建设” |
二、“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后果 |
第二节 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失衡与政府变革 |
一、梯度发展:对“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否定 |
二、梯度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分化与失衡:从财富到权力 |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科学发展:对梯度发展的否定 |
二、“发展的辩证法”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三、政府变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六章 话语体系重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自我省察:中国行政学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一、中国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及内容 |
二、中国行政学研究的特点 |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中国行政学的要求 |
第二节 它山之石:国外行政学说及实践经验 |
一、对国外行政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 |
二、对国外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
三、对国外行政学说的话语分析 |
第三节 话语重构:合作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探索 |
二、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重组 |
三、“新”的行政话语与政府模式变革 |
结语:从“方言”到“普通话” |
参考文献 |
1. 中文译着类 |
2. 中文专着类 |
3. 中文期刊类 |
4. 外文文献 |
5. 报刊文献 |
6. 其他文献 |
后记 |
(6)我国农民合作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价 |
(一) 国外相关研究及其评价 |
(二) 国内相关研究及其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民合作社制度一般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基本问题解析 |
一、农民合作社的定义及特征 |
二、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属性 |
三、农民合作社的法人类型 |
四、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原则 |
五、农民合作社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考察 |
一、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
二、国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制度法理基础分析 |
一、农民合作社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农民合作社制度的社会意义 |
三、农民合作社制度的价值 |
第二章 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的产权主体 |
一、农民合作社产权理论 |
二、农民合作社产权主体的特殊性 |
三、农民合作社产权若干问题探讨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出资制度 |
一、农民合作社的出资原则 |
二、农民合作社出资的法律性质 |
三、农民合作社出资的类型 |
四、农民合作社的股权变动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考量 |
一、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优化我国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安排的具体考量 |
第三章 农民合作社法人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基本问题分析 |
一、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理论基础 |
二、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的原则和特征 |
三、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的类型 |
四、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的章程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的组织机构 |
一、成员大会与成员代表 |
二、理事会与理事长 |
三、监事会与执行监事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法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内部权力制衡 |
一、章程制定和实施的不足与改进 |
二、成员大会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与制衡 |
三、理事会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与制衡 |
四、监事会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与制衡 |
第四章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概述 |
一、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理论基础 |
二、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顺序和规则程序 |
一、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顺序 |
二、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规则和程序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考量 |
一、盈余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创新考量 |
第五章 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障 |
第一节 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 |
一、成员异质性问题的产生 |
二、农民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的成因 |
三、成员异质性对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 |
一、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的性质 |
二、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的内容 |
三、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一、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护具体制度安排的基本问题 |
二、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护实际中存在缺失的问题 |
三、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保障的对策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化及其关系 |
第一节 全球化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
二、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
三、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思 |
一、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
二、现代化的基本类型 |
三、现代性的反思 |
第三节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统一 |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联动 |
三、全球化、现代化与西方化关系辨析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与内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被动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时空背景 |
二、器物: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物质追求 |
三、制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制度追求 |
四、思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精神追求 |
第二节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融汇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独立与解放之路 |
二、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准备 |
三、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拓展 |
第四节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分析 |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发展之路 |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借鉴人类发展成果的民主与文明之路 |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是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全球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
一、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现代化的特殊性 |
二、现代化的整体性与现代化的局部性 |
三、现代化的世界性与现代化的民族性 |
四、现代化的多义性与现代化的选择性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关系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 |
二、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 |
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五、经济社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
一、全球思维 |
二、共赢思维 |
三、人本思维 |
四、创新思维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根据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内涵 |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目标追求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
一、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与运行机制 |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系统 |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运行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合作 |
2.1.2 经济合作组织 |
2.1.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2.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 |
2.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 |
2.4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理论依据 |
2.4.1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认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2.4.2 从组织创新的角度认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2.4.3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认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第三章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回顾 |
3.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
3.1.1 建国前传统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 |
3.1.2 建国初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实践 |
3.1.3 人民公社组织的起落 |
3.1.4 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3.2 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必然性 |
3.2.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
3.2.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外在拉力 |
3.2.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机遇 |
3.3 发展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3.3.1 自愿原则 |
3.3.2 因地制宜原则 |
3.3.3 稳步推进原则 |
第四章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 |
4.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初见成效 |
4.1.1 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
4.1.2 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
4.1.3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
4.2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矛盾分析 |
4.2.1 农民强烈的发展愿望与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认识模糊之间的矛盾 |
4.2.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固有运作机制与其当前运行不规范之间的矛盾 |
4.2.3 灵活的发展形式与落后的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
4.2.4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求快速发展与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之间的矛盾 |
4.3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 |
4.3.1 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
4.3.2 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
4.3.3 向股份制方向发展 |
第五章 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与启示 |
5.1 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 |
5.1.1 以美国、加拿大、巴西为代表的合作组织类型 |
5.1.2 以德法为代表的合作组织类型 |
5.1.3 以日本为代表的合作组织类型 |
5.2 中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异同点分析 |
5.2.1 相同之处 |
5.2.2 不同之处 |
5.3 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3.1 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同时注重经济效益 |
5.3.2 注重提高农民合作意识和觉悟 |
5.3.3 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创新发展机制 |
5.3.4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网络体系 |
第六章 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策建议 |
6.1 着眼启发自觉,加强宣传引导 |
6.1.1 讲清重大意义 |
6.1.2 优化舆论环境 |
6.1.3 加以规范引导 |
6.2 着力推动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体制 |
6.2.1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
6.2.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6.2.3 加强内部管理 |
6.3 立足自身实际,灵活发展形式 |
6.3.1 坚持多种类型发展 |
6.3.2 注重体制创新 |
6.3.3 突出优势产业 |
6.4 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外部环境 |
6.4.1 加强政策支持 |
6.4.2 做好财政扶持工作 |
6.4.3 注重人力资源培训 |
6.4.4 鼓励技术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 研究方法 |
1.5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
2.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
第3章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
3.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
3.1.1 美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
3.1.2 欧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
3.1.3 日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
3.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第4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特征与法律问题分析 |
4.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特征分析 |
4.1.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4.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
4.1.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特征 |
4.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属性不够明确 |
4.2.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
4.2.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
4.2.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系统不够完善 |
第5章 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对策 |
5.1.1 健全具体的法律制度保障 |
5.1.2 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体系 |
5.2 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
5.2.1 提高思想认识 |
5.2.2 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基本概念辨析 |
三、有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五、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社会的总体看法 |
一、社会是由上天安排的,还是起源于人的交往关系? |
二、天人合一的整体社会观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关于社会运行的思想 |
一、社会是在治乱相承中向前发展的 |
二、通过“礼治”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
三、提倡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
四、在社会管理上强调德刑兼用 |
五、“经权”是处理社会稳定与社会变革的指导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理想国——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 |
一、大同世界 |
二、小康社会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观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 |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二、社会是活着的和发展着的有机体 |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
四、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 |
五、世界历史思想 |
六、关于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
七、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 |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社会发展观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 |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
二、列宁论证了东方相对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认识 |
四、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及失误 |
五、斯大林的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 |
第三节 近现代世界各种发展观对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予以重要影响 |
一、现代化理论 |
二、不发达理论 |
三、经济增长论的社会发展观 |
四、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 |
五、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观 |
六、未来学的社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取向的争论 |
一、从“师夷长技”到“全盘西化” |
二、坚守“中国本位”的社会发展观 |
第二节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
一、认清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 |
二、建立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
三、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
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
五、人民大众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
六、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求索 |
第一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世界发展态势的判断 |
一、帝国主义总是要被战胜的 |
二、世界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 |
三、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
第二节 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一、大变动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 |
二、以苏为鉴,努力寻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
三、中国将经历不发达社会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
四、要把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需要上百年时间 |
五、在“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统领下的各个发展目标 |
六、两大发展战略:赶超型发展战略、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成果及失误 |
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历程及成果 |
三、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不断改革 |
四、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五、重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再讨论及其不足 |
七、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及失误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认识的飞跃 |
第一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探索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 |
二、“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观前提 |
四、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 |
五、中国社会发展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
六、“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
七、从“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八、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两大文明都要搞好的战略布局 |
九、找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
十、“三个有利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评判标准 |
十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中国社会发展机遇论 |
第二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
一、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共创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
三、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 |
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
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
六、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七、对中国社会发展领导力量的新要求和依靠力量的新思考 |
八、创新动力论 |
第三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
一、从道路和理论两方面深刻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三、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
五、实施了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战略 |
六、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
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国家现代化 |
三、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
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五、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
六、中国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
七、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八、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结语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发展的基本启示 |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担任 |
二、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进行改革 |
三、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理论作指导 |
四、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
五、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
六、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七、要把中国社会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迎接合作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2次代表大会开幕词(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季子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2]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从社会思潮到政治实践[D]. 王丹宏. 吉林大学, 2016(08)
- [4]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D]. 邱吉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5]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D]. 李丰. 南京大学, 2014(01)
- [6]我国农民合作社制度研究[D]. 付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2)
- [7]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D]. 王文凯.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 刘立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9]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D]. 曹茜. 武汉工程大学, 2011(05)
- [10]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 陈聚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