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洁[1](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蒋赟[2](2021)在《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成品及半成品主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主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小麦的品质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国小麦多品种插花种植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使之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基于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展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工作,而品种专业化生产即专种是实现“四专”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户行为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风险分散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其次,利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专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小麦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再次,聚焦小麦种植户这一微观主体,基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实地调研,对农户的小麦种植情况和品种选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构建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种植风险预期、农业服务四个方面对影响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品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高品质、高质量小麦供给仍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小麦供给结构性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小麦质量达标率较低,强筋不强、弱筋不弱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程度相对较低,各省情况差异较大,河南的小麦种植规模较大,但品种专业化程度低于山东和河北。从调研情况来看,种植年限、种植作物种类数与小麦品种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小麦地块数与专业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种植风险预期会显着影响农户的专业化种植行为;签订小麦收购订单或合同能显着促进麦农的品种专业化种植行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加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提高小麦的质量和抗性,严格规范小麦种子审定标准,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加快土地的均质化,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引导规范种植;重视市场需求,从需求端出发制定小麦的供给政策,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订单化的购销;在专种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后续的小麦的单品种收获和单品种储运,落实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小麦中介组织,形成中介服务体系。
辛美琪[3](2021)在《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文中认为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微观主体,其不仅仅需要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同时也可能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阻碍。最近几年,我国的政府文件和工作会议上一直在突出地强调要切实做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农户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符合亿万小农户的殷切期待,也是推动我国加快建成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效衔接,转变小农户的传统理念,激发小农户的创新内生动力,提高小农户的生产和经营能力,补齐当前农村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保障粮食安全,拓宽小农户参加的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归纳,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意义,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展开了调研,并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以及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的经验,结合开鲁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有六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本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等问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为理论阐释,对本研究中“小农户”、“现代农业”以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概念做了界定,并阐述进行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和走访农户等方式了解开鲁县农户的发展情况、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二者的衔接现状,对于实际调查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面临的困境与成因。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总结。第五部分是国内外经验。主要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分析日本农协模式、“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的韩国模式及荷兰合作社带动小农模式等国际经验,还有国内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以及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等典型案例,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提供参考。第六部分则分别从生产要素环节、生产组织环节以及收益分配环节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
李佳伟[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广泛深刻的现实需求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本途径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2018年12月,福建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通知》中,就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建设美丽、文明、善治、殷实乡村,提出了十条具体举措,明确了福建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融合主体实力不强、产业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正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农村产业融合这个重点,结合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对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价值链建设等问题进行创新研究,针对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农村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同质化现象严重、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参入、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服务机制不健全、推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融合度、发掘农村产业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种形式利益链接机制、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平台、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等一揽子推进福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性思路。
徐北春[5](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陈诚[6](2020)在《乡村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产业振兴是涉及产业结构、人才培育、投入机制、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归纳总结、调查研究等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详细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以进一步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体系,进一步拓宽“三农”问题解决思路,进一步提升区域农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做法,通过实证分析,对扬州市邗江区农村产业振兴现状和举措进行调查,以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关键举措,探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举措,旨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探索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扬州市区西部,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主城区之一,南临长江,北濒邵伯湖,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辖区既有低山丘陵、沿湖地貌,又有长江漫滩冲积平原地貌,是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苏南向相对落后的苏北的过渡地区。区域内农业资源相对丰富,既是扬州城区的菜篮子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水产品主产区,邗江区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江苏省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因此,选择邗江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重点探讨目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同时立足于区域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该区典型的发展方式,探讨新形势下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苏中地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具有很好的代表价值和理论、现实意义。调查分析表明:近年来邗江区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龙头工程,围绕“田园邗江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结合邗江半城半乡和位于扬州主城区的区情实际,走规模、高效、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特色带动发展、以发展壮大产业,着力形成以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畜禽养殖、生态果蔬等基础产业为主导,以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为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农业规模化和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面提升了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主要得益于健全完善组织领导,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有序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优先配置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用地,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但还存在规模化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要素保障不足、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链条短及融合低等问题和不足。本文在理论探讨、经验借鉴、实证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立足扬州市邗江区实际,对其农村产业振兴发展提出总体思路、目标框架及策略建议,提出加快邗江区农业产业振兴,应以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省乡村振兴战略十大工程为指导,坚持产业融合、协调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引领,高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邗江实践,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平台、项目支撑体系,推进农村产业绿色+、标准+、智能+、互联网+进程,同步提升区域内农村产业效益、品牌、规模、规划,实现基础、结构、动力、效益、优势“五个增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高标准粮田,提升规模种植效益,延长粮食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水产和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建设;科学规划乡村休闲资源,加大订单农业生产服务,组建产业联合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乡村产业高效优质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不断增强。落实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产品流通等涉农领域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实现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拓宽、政策支持保障到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取得实效。
万东灿[7](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能否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只有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内忧外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融资约束严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财政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引领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围绕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作用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等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作用机制、功能优势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具体通过以下部分展开:一是通过梳理关于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企业内部特征对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影响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分析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提供文献支撑。二是通过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从而把创新的双重属性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相对接,并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为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分工与协同配合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系统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和作用优势打下理论基础。三是系统性分析在新时期,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领域、作用要素、分工机制和功能优势。从理论角度提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而政策性金融能够发挥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优势,实现政策性、市场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有效分担企业创新面临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是从现实出发,分析作为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及在支持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厘清了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五是基于理论和现实构造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符合“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异质性特征,包括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因素,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显着。企业规模增长对政策性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显着,但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企业年龄增长对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不显着。六是以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剖析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定位、措施和效果。探讨进出口银行在提升国有船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借鉴造船强国日韩的国际经验,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得出重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创新的双重属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体,具有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协同机制。政策性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担创新风险,在专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相对不足,精准高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摇摆,经营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措施,经营授权,监管考核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势的发挥。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措施、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支持入手,为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提出一揽子综合改进方案:一方面,政策性金融须以企业为中心,明确分工定位,分层分类支持企业创新,同时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优化评估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商业性金融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授权、监管和激励措施等方面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章玉微[8](2020)在《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平凉市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发展原则,通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专业化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优势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但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有限农业资源,寻求合理有效途径,稳步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并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专业化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划理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为基础。结合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在定性分析其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前提下,基于平凉市2008-2018年主要农作物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指数对其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了解其专业化发展程度及优势生产区域的布局情况。同时,以家庭农户视角,在平凉市选取样本区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第一,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导向、农业政策支持及历史和习惯因素等基础条件下形成。第二,平凉市各县(区)之间具体农作物的专业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现已初步形成,规模生产优势突出。第三,农户家庭耕地面积、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农业支持政策状况、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耕地块数、农业劳动力人数等是影响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第四,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的难点主要有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的矛盾、农业兼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农业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匹配的矛盾、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农业产业链单一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据此,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王晓霞[9](2020)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阶段,农业要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所以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重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快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论文根据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着眼于内蒙古杂粮产业化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蒙清农业公司),通过其“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重点分析其绿色化、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典型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从公司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为更多杂粮企业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案例经验。通过梳理蒙清农业公司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金恩焘[10](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二、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关于小麦产业发展的研究 |
1.5.2 关于小麦生长特性和加工特性的研究 |
1.5.3 关于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
1.5.4 文献评述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专业化 |
2.1.2 品种专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3 风险分散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我国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变化 |
3.1.1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波动变化 |
3.1.2 我国小麦生产区域分布集聚变化 |
3.1.3 我国主产区小麦品质质量及变化 |
3.1.4 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变化及趋势 |
3.1.5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演变情况 |
3.1.6 国内典型地区小麦品种专业化发展情况 |
3.2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小麦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
3.2.2 小麦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3 小麦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4 小麦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决策下小麦专业化生产分析 |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调研设计 |
4.3 农户及家庭基本特征 |
4.4 样本农户小麦生产情况 |
4.4.1 小麦种植基本情况 |
4.4.2 小麦品种数目与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
4.4.3 小麦收购订单签订情况 |
4.5 小麦品种选择情况 |
4.5.1 小麦品种选择数目 |
4.5.2 小麦品种选择原因 |
4.5.3 小麦品种知晓途径 |
4.5.4 小麦品种获得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择 |
5.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5.1.2 解释变量的选择及预期变化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小农户 |
2.现代农业 |
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交易费用理论 |
3.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状况分析 |
(一)开鲁县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 |
1.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
2.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
3.经营规模现状 |
4.农业机械投入现状 |
5.生产观念现状 |
6.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
(二)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调查的一般状况 |
1.问卷调查情况 |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小农户的生产经营与互联网的对接情况 |
4.开鲁县为小农户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情况 |
5.发展订单农业情况 |
6.小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情况 |
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主要困境 |
1.小农户生产要素整合中面临的困境 |
2.生产组织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
3.收益分配制度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1.小农户自身经营条件及认知能力不足 |
2.农业化社会体系不完善 |
3.小农户实力弱且互联网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
五、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国内外经验 |
(一)国外经验 |
1.以农协为载体的日本模式 |
2.以“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为主体的韩国模式 |
3.以农业专业合作为主的荷兰模式 |
4.国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
(二)国内经验 |
1.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 |
2.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 |
3.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 |
4.国内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
六、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对策措施 |
(一)生产要素环节衔接的对策 |
1.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3.加强资金扶持 |
(二)生产组织环节衔接的对策 |
1.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 |
2.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3.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三)收益分配环节衔接的对策 |
1.保障小农户利益 |
2.健全完善农村互联网信息化体系 |
3.创新联结小农户利益链条 |
参考文献 |
附录 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乡村振兴战略 |
(三)产业 |
(四)农业产业化 |
(五)农村产业融合 |
二、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乡村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分工理论 |
(三)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四)产业融合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历程 |
(一)历史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机遇 |
(二)挑战 |
三、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
(一)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历史情况 |
(二)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
第四章 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情况 |
(一)农村产业 |
(二)农村产业融合 |
二、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市场环境日趋成熟 |
(三)科技基础持续夯实 |
三、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 |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二)改变农业经营方式 |
(三)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实现农民增收 |
四、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
(一)特色小镇 |
(二)田园综合体 |
(三)美丽乡村 |
五、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农村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延伸不足 |
(二)农村产业融合配套政策滞后 |
(三)农村产业融合同质化现象严重 |
(四)农村产业融合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参入 |
(五)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分享机制不合理 |
(六)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不健全 |
(七)农村产业融合推动机制不顺畅 |
第五章 加快推进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一、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一)政府主导 |
(二)市场化运作 |
(三)分步骤推进 |
二、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融合度 |
(一)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
(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 |
(三)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
三、发掘农村产业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 |
(一)注重乡村特色产业顶层设计 |
(二)打造“一村一品”产业 |
(三)创建地方特色产业品牌 |
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一)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合发展 |
(二)打造农村产业融合龙头企业 |
(三)重构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机制 |
(四)引进社会资本全产业链投入运营 |
五、建立多种形式利益链接机制 |
(一)发展订单式农业 |
(二)完善股份制合作 |
(三)构建“农企+农户”合作模式 |
(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
六、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机制 |
(一)构建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平台 |
(二)创新农村产业融合金融服务方式 |
(三)加大农村产业融合人才和科技投入 |
(四)对贫困地区实施重点扶持 |
七、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
(一)扩大地方政府农业产业融合的自主性 |
(二)推动基层政府“放管服”措施有效实施 |
(三)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创新成果复制推广 |
(四)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单一窗口”管理机制 |
(五)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乡村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振兴战略 |
1.2.2 产业振兴概述 |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2 研究地区的选择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文献分析法 |
1.3.3.2 归纳总结法 |
1.3.3.3 调查研究法 |
第2章 国内外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 农村产业发展理论进展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1.3 产业融合理论 |
2.2 农村产业振兴相关研究回顾 |
2.3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研究 |
2.3.1 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1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
2.3.1.2 人才与科技支撑不足 |
2.3.1.3 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 |
2.3.1.4 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
2.3.2 农村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模式 |
2.3.2.1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
2.3.2.2 国内农村产业发展的地方经验模式 |
2.3.3 农村产业发展的一般策略 |
2.3.3.1 打造农业产业化 |
2.3.3.2 构筑农民组织化 |
2.3.3.3 推动农业品牌化 |
2.3.3.4 加快农业信息化 |
2.3.3.5 提升农民职业化 |
第3章 邗江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3.1 邗江区乡村产业发展概况 |
3.2 农业主导产业及产品结构 |
3.2.1 优质粮油产业 |
3.2.2 农业主产品结构 |
3.3 绿色蔬菜产业及经营方式 |
3.3.1 绿色蔬菜产业 |
3.3.2 种植管理方式 |
3.4 畜牧业养殖及产业布局 |
3.4.1 区域布局 |
3.4.2 规模养殖 |
3.5 水产养殖及园区发展 |
3.5.1 水产特色品牌 |
3.5.2 示范园区 |
3.6 休闲农业发展及带动面 |
3.6.1 休闲乡村旅游品牌层次 |
3.6.2 休闲农业吸引力 |
3.7 三次产业融合及产业集聚状况 |
3.7.1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
3.7.2 新型产业联合体 |
3.7.3 三次产业全产业链现状 |
第4章 邗江区乡村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
4.1 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
4.1.1 落实乡村振兴决策部署 |
4.1.2 组织推进乡村振兴 |
4.1.3 健全党委农村工作机制 |
4.2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培育 |
4.2.1 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合理 |
4.2.2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 |
4.2.3 农业科技示范户作用明显 |
4.2.4 农业乡土人才示范效应显着 |
4.3 落实三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
4.3.1 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
4.3.2 有序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
4.3.3 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增长机制 |
4.4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4.4.1 健全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 |
4.4.2 有序发放涉农贷款 |
4.4.3 畅通农村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 |
4.5 优先配置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用地 |
4.5.1 合理安排土地指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5.2 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4.5.3 应保尽保生猪养殖用地 |
4.5.4 合理规划设施农用地安排 |
4.5.5 因地制宜配套用地指标 |
第5章 邗江区乡村产业振兴面临困难与不足 |
5.1 粮食生产产业效益低、风险大 |
5.1.1 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落后 |
5.1.2 生产科技水平仍不高 |
5.1.3 产业发展实力显不足 |
5.1.4 农民种粮效益难提高 |
5.1.5 市场体系有序不够 |
5.2 水产养殖产业标准化低、规模化小 |
5.2.1 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限制 |
5.2.2 规模化程度不够 |
5.2.3 池塘生态化改造率不高 |
5.3 畜禽养殖产业风险大、疫病防控难 |
5.3.1 疫病防控难度较大 |
5.3.2 基础产能后劲不足 |
5.3.3 养殖成本不断上升 |
5.4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量小、分布散 |
5.4.1 规划不够科学,层次普遍不高 |
5.4.2 管理落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5.4.3 土地指标少,配套设施难以完善 |
5.5 产业融合发展链条短、融合低 |
5.5.1 农业规模生产经营水平不高 |
5.5.2 农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
5.5.3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
5.6 农村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不充分 |
5.6.1 资金投入不足 |
5.6.2 土地流转规模不大 |
5.6.3 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6章 邗江区农村产业振兴的目标、思路和对策建议 |
6.1 邗江区农村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
6.2 邗江区农村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
6.3 邗江区农村产业振兴目标框架的构建建议 |
6.3.1 推进“一个统筹” |
6.3.2 构建“三大体系” |
6.3.3 做好“四篇文章” |
6.3.4 实现“五个增强” |
6.4 邗江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对策建议 |
6.4.1 提升规模种植效益 |
6.4.1.1 建设高标准良田 |
6.4.1.2 实现粮食优质优价 |
6.4.1.3 配套绿色高效模式 |
6.4.1.4 延长粮食生产链 |
6.4.2 水产养殖特色品牌化 |
6.4.2.1 培育新型主体 |
6.4.2.2 突出区域特色 |
6.4.2.3 做强加工流通 |
6.4.3 畜禽养殖集聚规模化 |
6.4.3.1 构建疫病防疫体系 |
6.4.3.2 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 |
6.4.4 科学规划乡村休闲资源 |
6.4.4.1 结合区域特色合理规划 |
6.4.4.2 建设特色休闲观光区 |
6.4.4.3 打造丘陵林木生态休闲观光带 |
6.4.5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4.5.1 加大订单农业生产服务 |
6.4.5.2 组建产业联合体 |
6.4.5.3 加大政策支持保障 |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先进制造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 |
1.2.3 政策性金融 |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1.1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1.2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1.3 企业异质性对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2.1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2.2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2.3 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 政策性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3.1 政策性金融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4 文献评述 |
2.4.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3 政策性金融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3.1.1 技术创新理论 |
3.1.2 企业创新理论 |
3.1.3 创新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 |
3.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理论 |
3.2.2 政府干预理论 |
3.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 |
3.3 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 |
3.3.1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2 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3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构建 |
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3.4.1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
3.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重要性和现实困境 |
4.1.2 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 |
4.1.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 |
4.1.4 财政补贴和商业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和领域 |
4.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定位 |
4.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领域 |
4.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
4.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分类 |
4.3.1 服务主体分类 |
4.3.2 服务工具分类 |
4.3.3 服务对象分类 |
4.3.4 政府支持与监管分类 |
4.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1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3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协同配合 |
4.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优势 |
4.5.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 |
4.5.2 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
5.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 |
5.1.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 |
5.1.2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措施 |
5.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1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
5.3.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全面风险管理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与运行管理问题 |
5.4.2 政府部门支持与考核监管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 |
6.1.1 实证分析思路 |
6.1.2 研究假设 |
6.2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
6.2.1 样本选取说明 |
6.2.2 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6.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
6.4.3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
6.5 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的影响分析 |
6.5.1 产权性质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2 企业规模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3 企业年龄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以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为例 |
7.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必要性 |
7.1.1 支持船舶工业的战略意义 |
7.1.2 船舶工业的高风险特征 |
7.1.3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7.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创新升级的措施和效果 |
7.2.1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措施 |
7.2.2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效果 |
7.3 进出口银行支持国有船舶企业创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
7.3.1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的比较分析 |
7.3.2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产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7.4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经验借鉴 |
7.4.1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 |
7.4.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作用优势 |
8.1.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足 |
8.1.3 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须改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8.2.2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评述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 |
1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
1.1 平凉市概况 |
1.2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2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基础条件 |
2.1 历史和习惯因素 |
2.2 自然资源禀赋 |
2.3 生产要素供给 |
2.4 市场需求导向 |
2.5 农业政策支持 |
3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现状 |
3.1 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
3.2 优势产业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 |
3.4 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日益增强 |
第三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测度 |
1 测度方法说明 |
2 数据来源 |
3 测度结果分析 |
3.1 粮食作物 |
3.2 经济作物 |
第四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调查分析 |
1 数据来源 |
1.1 问卷设计 |
1.2 数据来源 |
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2.1 样本农户的个体特征 |
2.2 样本农户的家庭情况 |
2.3 样本农户的农业经营情况 |
2.4 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环境 |
第五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 变量设定及说明 |
2 模型构建 |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3.1 实证检验 |
3.2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及难点分析 |
1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1.1 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性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
1.2 农业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1.3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
1.4 公共服务组织发展迟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2 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现代农业对接发展难点分析 |
2.1 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的矛盾 |
2.2 农业兼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 |
2.3 农业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匹配的矛盾 |
2.4 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的矛盾 |
2.5 农业产业链单一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启示 |
1 研究结论 |
2 对策启示 |
2.1 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 |
2.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
2.3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4 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2.5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背景目的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目的 |
1.1.3 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1.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杂粮 |
2.1.2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3 蒙清农业公司发展状况 |
3.1 蒙清农业公司基本情况 |
3.1.1 蒙清农业公司简介 |
3.1.2 蒙清农业公司组织架构 |
3.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模式 |
3.2.1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
3.2.2 “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 |
3.3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
3.3.1 宏观层面:“政府+市场”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
3.3.2 中观层面: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
3.3.3 微观层面:发展战略和管理为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
4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4.1 绿色化发展路径 |
4.1.1 开展旱作农业集雨灌溉 |
4.1.2 采用中药喷洒种子、轮作种植方式 |
4.1.3 采用全覆膜精量穴播种植方式 |
4.1.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
4.2 智慧化发展路径 |
4.2.1 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
4.2.2 采用半自动化生产和全程可追溯体系 |
4.2.3 采用多种网络销售方式 |
4.3 优质化发展路径 |
4.3.1 选取优势地理位置种植杂粮 |
4.3.2 进行杂粮标准化种植 |
4.3.3 实行统一的农资供应 |
4.4 品牌化发展路径 |
4.4.1 注重品牌塑造 |
4.4.2 进行品牌宣传 |
4.5 多元化发展路径 |
4.5.1 开发多样化的产品 |
4.5.2 发展杂粮餐饮业 |
4.5.3 开展乡村体验旅游活动 |
4.5.4 开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5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
5.1 公司层面 |
5.1.1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
5.1.2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
5.2 社会层面 |
5.2.1 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
5.2.2 利用农村闲置资源 |
5.2.3 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
5.2.4 节约资源 |
5.2.5 促进杂粮文化传播 |
6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的问题与挑战 |
6.1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
6.1.1 杂粮种子研发不足 |
6.1.2 覆膜种植会带来地膜残留问题 |
6.1.3 杂粮精深加工的常态化产品少 |
6.1.4 智慧农业设施作用有限 |
6.1.5 乡村体验项目少且时间短 |
6.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挑战 |
6.2.1 作物抵御灾害能力不足 |
6.2.2 发展资金不足 |
6.2.3 缺乏专业化技术人才 |
6.2.4 缺乏适应性好的农业机械 |
7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
7.1 政府方面 |
7.1.1 宣传普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念 |
7.1.2 不断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
7.1.3 积极培养引进农业人才 |
7.1.4 加强农资研发创新力度 |
7.1.5 健全农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机制体制 |
7.2 蒙清农业公司方面 |
7.2.1 严格把握产品质量 |
7.2.2 选用绿色合格农资产品 |
7.2.3 进一步改良杂粮种子、机械 |
7.2.4 不断开发杂粮深加工产品 |
7.2.5 创新乡村体验项目和营销手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团队背景 |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界定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
2.1.6 研究启示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
2.2.3 农业生产效率 |
2.2.4 城乡福祉差距 |
2.2.5 农村电商 |
2.2.6 数字乡村战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主要结论 |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主要结论 |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4.4.2 案例分析 |
4.4.3 研究发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
7.1 现状简述 |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
7.7 系统设计部分 |
7.7.1 系统分析 |
7.7.2 系统设计 |
7.7.3 关键技术 |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加快订单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 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D]. 辛美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佳伟. 集美大学, 2020(05)
- [5]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6]乡村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D]. 陈诚. 扬州大学, 2020(04)
- [7]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万东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8]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D]. 章玉微.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