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交互仿真中的可靠组播(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1](2017)在《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拓扑结构及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基础核心,是IaaS的基础平台。在数据中心中,数以千计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通过数据中心网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模块化数据中心通过在标准集装箱内预置计算资源、网络设备、电力设备等构成基本数据中心块,具有可快速部署、扩展性强、移动性好等优点。模块化数据中心网应满足具有较高的连接密度、高效的路由算法、较好的容错性等要求。针对模块化数据中心网的拓扑研究是研究热点之一。代数图论是一种采用代数方法研究、解释图论中相关理论和性质的方法。使用群论构造图,是代数图论的主要手段之一。Cayley图是一种利用群构造图的方法,使用Cayley图可以构造出对称性强、直径小、连接密度高的网络。Biswapped网络是一种通过任意网络构造更大网络的方法,基于Biswapped构造的网络具有二部图的结构特征,而且具有直径较小,哈密顿圈,容错性强等优点。因此,利用Cayley图、Biswapped网络等方法构造模块化数据中心网结构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现有的数据中心网模型,根据其逻辑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和介绍,将它们分为基于Fat-Tree/基于树的结构、基于Cayley图的结构、基于Swapped网络的结构、和基于其他模型的结构。2、基于Cayley图构造了一种具有确定性小世界特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C3Cube,并设计了相应的贪心路由算法、贪心容错路由算法和多径源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其它具有小世界特性的数据中心网模型相比,该模型网络直径小,聚集系数高、吞吐量高、容错性好。3、基于蝶网使用Cayley图方法构造了符合模块化数据中心网的结构模型MLBF。首先基于蝶网构造了具有路径多样性的单层蝶网结构SLBF,再将多层SLBF模型连接构成MLBF模型。论文根据MLBF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受限VLB路由算法LVLB。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网络直径小、路由简单、具有路径多样性,LVLB算法也使其具有高吞吐量、高容错的性能。4、通过对Biswapped网络迭代,构造了一种具有完全二部图特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EBSN,并设计了相应的单点路由算法、容错路由算法和多径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网络直径小、吞吐量高、容错性好等特点。该模型既能用于构造模块化数据中心网,也可扩展后构造大规模数据中心网。5、为满足可靠组播的要求,针对EBSN模型的完全二部图特性,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组播树构造算法EBSNMultiTree,以及EBSN模型上的可靠组播恢复策略EBSNRM,该策略即时确定恢复邻居,并以P2P方式进行数据恢复。仿真实验表明,EBSNRM是一个稳定的、高效的可靠组播方案。6、为EBSN模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算法DDLB。该算法针对EBSN的结构特点,以分布式方式通过虚拟机迁移实现在EBSN上的负载平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减少虚拟机迁移的路径长度,缩短任务完成时间,网络开销较少,具有很好的全局平衡性,是一种有效的负载平衡策略。
吴敏[2](2011)在《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分布式交互仿真等Internet应用的广泛使用,大规模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组播与传统的单播、广播相比更适合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数据传输。传统的IP组播虽然降低了网络带宽需求,克服了集中式服务器因组成员数目增加而使得其负载加重的问题,但并不能保证组成员都能可靠有序地接收组播会话中传输的数据包。因此,对可靠组播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制约组播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组播的缓存管理。如果没有较好的缓存管理机制,将可能降低组播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组播相关的基本概念、可靠组播的体系结构以及可靠组播的相关技术。然后,详细介绍了具有较好可扩展性的缓存管理算法的随机可靠组播协议(RRMP),RRMP将差错恢复的负载随机分配给组中成员,从而避免了使用指定修复服务器负载过重或者是意外故障造成丢包而使数据包无法修复等问题;通过两阶段缓存管理算法来优化缓存管理,明显解决了组播分组中的交付延迟问题;利用随机差错恢复达到高鲁棒性。由于RRMP利用单播发送重传请求以及长期缓存节点选择的随机性,使得随着组成员的增加导致修复时延增加。针对RRMP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RRM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可靠组播协议IRMP。IRMP将组成员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各区域之间构成层次结构,使用两阶段缓存管理算法,即用于满足本地恢复需要的短期缓存和用于满足远程恢复需要的长期缓存。在本地恢复中,利用组播发送重传请求,利用随机后退算法减少重复报文。在远程恢复中,使用指定修复节点完成远程恢复和数据的长期缓存。在NS2平台上对IRMP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IRMP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缓存需求,减少了修复时延,而且提高了可扩展性。最后,将IRMP应用于多源可靠组播。为了适应多源可靠组播环境,本文提出了多源可靠组播环境下的报文标识方法和组成员结构模型,通过NS2平台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郭颖帅[3](2010)在《多网网关接口软件实现及可靠组播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和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网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多网网关是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网元。多网网关要实现异构网的互联,必须具备多种通信接口和实现数据高速交换与处理,Intel第三代网络处理器灵活高速的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通信接口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组播可以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可靠组播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送,因此研究多网网关中的可靠组播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多网网关关键技术及原型样机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为基础,首先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网关通信接口的原理基础和多网网关的软硬件平台。其次,在研究组前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论文重点研究了多网网关外围通信接口的软件实现,具体包括SDH接口、E1接口、V.35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的驱动软件实现和样机管理软件的设计,完成了上述通信接口的调试。最后,论文讨论了主动可靠组播技术,研究了现有的ARM协议、AFR协议和DAFR协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军用的可靠组播协议,研究了其在多网网关中的软件实现方案。
刘冬梅,周忠,刘鹂,吴威[4](2009)在《BH RTI中可靠传输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组播是大规模分布交互仿真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仿真中数据的可靠传输要求使可靠组播成为其中的重要问题。在多对多可靠组播RMMS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改进TCP单播备份机制,提出了可靠单播恢复丢失的组播备份报文的报文备份机制,消除了TCP备份带来的瓶颈,提高了可靠组播的性能。介绍了可靠组播集成到BHRTI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可靠组播的BHRTI在时延、吞吐量、多对多传输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齐连军[5](2009)在《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集中式、分布式、层次式以及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的特点以及适用场合,结合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的特点,选择两层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作为本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将系统划分为网络层、数据管理层和接口应用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RTI系统的整体设计。分析了控制流和数据流的特点,为控制流选择TCP通信协议,为数据流选择可靠组播通信协议;分析了串行模式、并行模式、完成端口模式的特点,选择完成端口作为本系统的I/O模型;分析了默认内存管理函数的不足以及内存池技术原理和分类,设计了本系统的内存池;综合以上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网络层。分析了联邦管理、声明管理、对象管理、时间管理的功能;实现了联邦管理中联邦执行的创建与撤销、联邦成员的加入与退出等功能;声明管理中对象类的公布与订购、取消公布与取消订购等功能;对象管理中的对象实例的注册与发现、对象实例属性的更新与反射等功能;时间管理部分,实现了独立时间推进和基于步长的协商时间推进两种时间管理功能;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数据管理层和接口应用层。分析了联邦执行数据的组成和特点,选择了XML文件来存放该文件,运用MSXML来解析该文件;设计了树型静态数据结构来存储联邦执行数据,完成名称与句柄的映射。以本RTI为支撑平台,实现了实验室原有飞行模拟器的互联,完成了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验证了本RTI的可运行性。
张谞[6](2007)在《规模可扩展的协同虚拟环境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协同虚拟环境(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CVE)把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计算机作为交互和通讯工具的职能和应用,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目前,CVE已经在军事仿真、娱乐、教育和医疗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CVE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现有支撑技术的限制,构建一个规模可扩展的CVE系统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对规模可扩展的CVE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CVE的体系结构、兴趣管理和组播通信这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构建规模可扩展的CVE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首先结合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讨论了规模可扩展的CVE通信模式和数据分布方式,提出了基于网格服务的CVE体系结构,利用网格服务封装将系统功能实现与具体的物理资源相分离以达到系统规模可扩展、功能可扩充及异构性的目的。另外,还重点研究了CVE体系结构中影响规模扩展的关键问题——虚拟世界管理服务以及相关的支撑服务,为构建规模可扩展的CVE系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对兴趣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兴趣管理技术是规模可扩展的CVE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鉴于现有的兴趣管理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大规模CVE的动态数据过滤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CVE中动态数据过滤的兴趣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网格划分空间进行预判断,将对象感兴趣集合快速收敛到一个较小的范围;然后结合空间交互感知和协同工作感知两种感知交互机制计算对象之间的感知强度,在感知强度的基础上划分兴趣层次,进行分级兴趣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大规模CVE中的动态数据过滤需求,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组播技术是规模可扩展的CVE系统的另一项关键技术。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一些原因,传统的IP组播技术目前还不能在Internet范围内广泛部署,作为IP组播的一种替代技术,近几年应用层组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对应用层组播技术进行了研究:①面向CVE中的单点到多点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单源应用层组播方法SSALMHMF。SSALMHMF方法采用了一种混合组播框架HMF,将IP组播技术和应用层组播技术相结合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重点讨论了HMF框架中构造和维护组播服务节点MSN之间mesh的方法,提出了MSN之间的多目标优化组播路由模型MOSSMRM,并基于智能蚁群方法提出相应的组播路由算法IACSMR。②面向CVE中的多点到多点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端节点的集中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CMALMM。分析了多源应用层组播问题MALMP,然后提出了多源应用层组播路由模型MALMM和一种启发式路由算法MALMRA。利用线性规划理论,还提出了一种分析多源应用层组播问题MALMP理论下限的方法。③由于集中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的规模扩展性不是很好,借鉴大规模P2P覆盖网络的DHT路由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节点选择机制的分布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DMALMM。DMALMM方法既能较好的解决多源应用层组播问题,又具有良好的规模扩展性,能满足大规模CVE的组播通信需求。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应用层组播方法有效可行,能满足CVE中不同的组播通信需求。最后针对一种特殊的CVE系统——虚拟空间会议(VST)的组播通信需求,提出了感知驱动的VST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ESMVST,并重点研究了ESMVST中的应用层组播路由模型VSTMMR以及启发式路由算法MDMM。实验结果表明ESMVST方法有效可行。
廖海宁[7](2007)在《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式交互仿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仿真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及仿真应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常需向大量的仿真实体发送数百上千个实体状态的更新消息。如何针对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的通信需求,提供QoS保证的广域网组通信支持,减少仿真应用的网络带宽开销,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IP组播部署的局限性,很多研究提出通过应用层组播来提供广域网的组播功能支持。但现有的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主要集中于覆盖网和分发树的构建、维护和优化,借助TCP的支持来实现流量控制,针对的主要是流媒体等应用,难以满足分布式交互仿真等大规模多组多源应用的需求。论文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需求和特点,针对当前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技术展开深入研究。(1)应用层组播协议综合分类评价法现有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的分类方法主要考虑应用层组播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播树的生成方式,较少考虑应用层组播协议的优化目标及其采用的优化技术。论文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协议综合分类评价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应用层组播协议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包括数据转发策略、服务模型、性能优化目标、性能优化技术和容错机制等五个要素,并对应用层组播协议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2)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最小代价组共享树算法端系统自组网算法是应用层组播协议的核心功能,当前自组网算法的研究主要考虑普通覆盖网的构建、维护和优化,较少涉及具体的应用背景。论文针对分布式交互仿真的通信需求,提出了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最小代价组共享树问题BDBDMST,并给出BDBDMST的集中式求解算法CST和分布式算法DBST。与现有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相比,DBST实现了核放置和动态核迁移,可以做到在组成员频繁加入和退出的情况下仍能够较稳定地维护组共享树性能。(3)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多核组播树算法针对单棵组共享树存在的单点失效、时延较大和流量集中度高等缺陷,论文提出了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多核应用层组播树算法MDBST。MDBST算法使用节点间时延作为节点间距离的度量标准,通过使核间距离最大化来实现多核在空间的均匀分布,同时在保证多核均匀分布的条件下尽可能选取可用带宽最大的节点为新核。为适应组成员的强动态性,MDBST支持多核根据组播树的状态进行核迁移,以优化组播树结构。实验表明,MDBST具有节点间最大时延受限、支持多组和流量负载均衡等特点,能够很好适用于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多组多源组播环境。(4)基于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层组播流量控制算法现有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常依赖TCP提供拥塞控制,这种方法所能支持的组规模有限。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多组多源组播环境,论文设计实现了基于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层组播流量控制算法GFC。该算法由流控机制(Flow-ControlMechanism)和反馈机制(Feed-Back Mechanism)两部分组成,流控机制根据组播报文的优先级和长度对各个发送队列中的报文进行带宽分配和发送调度;反馈机制基于TCP的反馈信息对流控参数进行实时校正和调节,进而有效地减少报文的丢失率。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论文设计实现了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系统DVSCast。与同类系统XOM相比,DVSCast使用算法DBST和MDBST来构建组播树,因此保存、计算组播树的开销较小,组播树的动态适应性强,同时采用GFC算法实现了覆盖网的流量控制,可有效避免网络拥塞。综上所述,论文的工作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推进应用层组播在分布式交互仿真环境中的实用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总辉[8](2007)在《高可扩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性能的显着提高,现代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软件技术等技术的发展,给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深入各行各业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而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分布式交互仿真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军事仿真、网络游戏等领域涉及到大规模仿真环境和大量仿真节点及实体的应用,需要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支持,这就对仿真支撑平台的可扩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国内外现有的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存在着以下制约系统可扩性的问题:在系统框架上可扩性不高,无法支持大量的仿真节点和大规模的动态实体对象的加入;系统资源分配是静态的,无法作负载平衡,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某些资源突然崩溃的突发事件,缺乏对应的应急方案;数据传输效率较低,对数据过滤的优化还不够;仿真应用中存在仿真实体对象管理与绘制对象管理是分离的、不直接支持仿真视景绘制方式多样化等问题,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分布式仿真应用系统的可扩性不高。本文从分析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定义和特点出发,修正了原有的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可扩性的定义,对高可扩的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资源调度策略、资源故障的监测与邦员迁移技术,高效的通信策略与数据过滤机制,仿真平台与绘制平台的集成技术等,在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HIVE中实现了以上主要研究成果,在HIVE上开发了三个实验应用并进行了测试。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下述4个方面:1、现有的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可扩性的定义和研究方法都沿用了传统的并行计算系统可扩性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本文指出分布式系统的系统资源异构多样、应用种类丰富多样,只从传统方法采用的处理机资源和性能角度衡量一个系统是否可扩是有一定的片面性,提出了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可扩性的定义是在处理机和网络等系统资源变化时,运行在平台上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发生扩缩(包括扩大和缩小)的能力,即当问题规模扩大(缩小)时,增加(减少)系统资源,系统能获得指定的性能及在功能方面能方便进行扩充(裁减)。该定义指出,与传统的可扩性定义相比,系统资源不仅包括处理机资源,也包括网络资源,系统可扩不仅包含处理机性能、网络性能和节点规模支持能力等性能方面可扩,也包含了仿真过程的交互和绘制等功能方面可扩。2、提出了一个基于三层结构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体系结构。三层结构由全局层/中间层/Client层组成,全局层和中间层组成了仿真的计算节点,Client层组成了仿真的应用节点。三层结构既避免了集中式结构的服务器瓶颈问题,又避免了分布式结构的系统资源管理和运行效率低下的缺点,在节点组织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仿真节点规模支持能力。在该体系结构的仿真资源管理方面,对计算节点采用基于Server Cluster技术的系统资源调度设计,通过一定的任务划分和任务分配算法,较好地实现了计算节点群组的负载平衡,并采用基于心跳技术的资源可用性监测设计,在系统规模庞大时有助于节点资源调度管理和提高系统可用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位于应用节点的邦员迁移技术。该体系结构提升了仿真平台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整体计算能力,从而实现了仿真平台较好的可扩性。3、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通信策略与数据过滤机制。根据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中的多种交换数据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传输模式,从而提高数据通信效率。同时针对仿真系统中实体对象的大量的属性更新数据,采用全局-局部两层数据管理和三层数据过滤机制进行数据过滤,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有效降低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提高了仿真平台的网络传输能力和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仿真平台的可扩性。4、从研究HLA仿真应用对象的组织与管理分析出发,提出一种支持HLA仿真平台和绘制平台的统一对象模型,其包含了异质实体对象HSG树、操作记录列表ActionList和统一访问接口HRI三部分,实现了仿真实体对象和绘制对象的高效组织和统一管理,在仿真平台和绘制平台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的数据交换桥梁,减轻了两者集成的开发工作量,实现了对仿真视景绘制方式多样化的支持,包括单机绘制和并行绘制,从而提高了仿真平台在功能方面的可扩性。
文婷[9](2007)在《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跨越式的改革与发展和铁路的第六次提速的顺利进行,电铁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正朝着大系统和网络化控制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SCADA分布式系统对其网络通讯的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一点对多点及多点对多点分发应用的广泛使用,组播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和使用。但由于IP组播只提供尽力型服务,不保证组播数据报文的可靠传输,研究高效的可靠组播机制,提高IP组播应用的可靠性成为组播协议研究中的重要方向。由于不同的应用对可靠性的要求差异很大,对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目前还处在完全开放的研究阶段,还没有迹象显示其中哪种协议是可以成为适应任何网络环境应用的通用协议。并且,目前公开发表的可靠组播协议大都着重于组播的可靠性传输,而对组播通信的实时性考虑较少;因此也不能完全满足电铁分布式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的实时性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其网络通讯的特点,提出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使用组播的通讯方式。通过分析可靠传输的重要性,比较总结了众多经典可靠组播协议的特点及其差错控制机制,得出适应不同网络和应用的可靠组播差错控制的方法。本文结合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组播通信的特点,根据现有的可靠组播协议设计出基于实时性的可靠组播协RTBRMP以保证监控中心内采用组播通信时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文中阐述了RTBRMP在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分析了RTBRMP所使用的差错控制机制,描述了RTBRMP的状态变化,并给出了RTBRMP的算法流程图。最后在NS2仿真平台上构建简化的、与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相类似的模拟网络环境,并对RTBRMP及其它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可靠组播协议SRM,TMTP针对可靠组播协议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再通过模拟仿真结果得出其在应用方面的优势。
李润锋,刘丽[10](2006)在《多层次网络结构在仿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技术的革新给仿真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复杂的仿真系统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网络技术,结合飞行器数字化设计/试验-建模仿真平台建设,介绍了复杂分布交互仿真的网络体系结构,分别讨论了当今仿真领域中的三种关键网络技术,并同时将MIL-STD-1553B总线技术应用于该仿真系统中,给出了多层次网络结构在复杂仿真系统中应用的设计方案。
二、分布交互仿真中的可靠组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布交互仿真中的可靠组播(论文提纲范文)
(1)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拓扑结构及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云计算概述 |
1.1.2 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网概述 |
1.1.3 模块化数据中心 |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中心网模型逻辑拓扑分类 |
2.1 引言 |
2.2 基于FAT-TREE/基于树状的构造方法 |
2.3 基于CAYLEY图的构造方法 |
2.4 基于SWAPPED网络的构造方法 |
2.5 基于其他模型的构造方法 |
2.5.1 基于复杂网络的构造方法 |
2.5.2 基于分形的构造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种具有确定性小世界特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 |
3.1 引言 |
3.2 研究背景 |
3.2.1 小世界网络介绍 |
3.2.3 具有小世界特性的数据中心网模型 |
3.3 具有确定性小世界特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 |
3.3.1 确定性小世界模型的构造 |
3.3.2 具有确定性小世界特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C3Cube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蝶网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2.1 蝶网的定义与性质 |
4.2.2 DPILLAR模型 |
4.2.3 FBFLY模型 |
4.3 多层蝶网模型MLBF的构造 |
4.3.1 MLBF中的单层蝶网SLBF |
4.3.2 多层蝶网MLBF(M,K)模型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WAPPED网络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模型 |
5.1 引言 |
5.2 研究背景 |
5.2.1 SWAPPED网络的定义 |
5.2.2 BISWAPPEd网络 |
5.3 EBSN模型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块化数据中心网EBSN的可靠组播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背景 |
6.2.1 IP组播与IP可靠组播 |
6.2.2 应用层组播与应用层可靠组播 |
6.3 模块化数据中心网可靠组播 |
6.3.1 模块化数据中心网组播存在的问题 |
6.3.2 现有的数据中心网组播方案 |
6.4 EBSN上的可靠组播EBSNRM |
6.4.1 EBSN组播树 |
6.4.2 EBSN的可靠组播EBSN RM |
6.5 仿真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模块化数据中心网EBSN的负载平衡策略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背景 |
7.2.1 以虚拟机部署策略实现负载平衡 |
7.2.2 以虚拟机迁移策略实现负载平衡 |
7.3 问题描述 |
7.4 一种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算法DDLB |
7.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可靠组播技术的研究 |
2.1 IP 组播 |
2.2 可靠组播体系结构 |
2.3 可靠组播中的关键技术 |
2.3.1 组成员控制结构 |
2.3.2 状态控制与重传机制 |
2.3.3 差错恢复 |
2.3.4 拥塞控制 |
2.4 典型的可靠组播协议缓存管理研究 |
2.4.1 RMP 协议 |
2.4.2 SRM 协议 |
2.4.3 RMTP 协议 |
2.4.4 RRMP 协议 |
2.4.5 一种基于树的缓冲管理模型 |
2.5 RRMP 的差错恢复和缓存管理机制研究 |
2.5.1 RRMP 差错恢复机制 |
2.5.2 缓存管理的优化 |
2.5.3 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的可靠组播协议 |
3.1 RRMP 存在的问题 |
3.2 IRMP 组成员结构 |
3.3 IRMP 基本思想 |
3.4 关键技术 |
3.4.1 报文修复 |
3.4.2 缓存管理 |
3.4.3 指定修复节点转移 |
3.5 IRMP 性能分析 |
3.5.1 时延分析 |
3.5.2 重复报文分析 |
3.5.3 缓存需求分析 |
3.5.4 可靠性分析 |
3.6 NS2 仿真与结果分析 |
3.6.1 NS2 简介 |
3.6.2 仿真与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RMP 用于多源可靠组播研究 |
4.1 多源可靠组播的基本思想 |
4.2 关键技术 |
4.2.1 IRMPM 组成员结构 |
4.2.2 IRMPM 中的报文标识 |
4.3 仿真实验 |
4.3.1 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3)多网网关接口软件实现及可靠组播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动态 |
1.1.1 多网网关研究概述 |
1.1.2 可靠组播技术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二章 网关线路接口及可靠组播原理基础 |
2.1 网关线路接口原理 |
2.1.1 SDH 接口原理 |
2.1.2 E1 接口原理 |
2.1.3 V.35 接口建议 |
2.1.4 串行通信接口原理 |
2.2 可靠组播技术 |
2.2.1 可靠组播概述 |
2.2.2 可靠组播关键技术 |
2.2.3 主动网络技术概述 |
2.2.4 基于主动网络的可靠组播技术 |
第三章 多网网关及开发平台 |
3.1 多网网关的功能及硬件平台 |
3.1.1 多网网关的功能 |
3.1.2 IXP2350 网络处理器 |
3.1.3 IXP2350 网络处理器开发平台 |
3.1.4 多网网关硬件结构 |
3.2 多网网关软件开发环境 |
3.2.1 IXP2350 编程框架 |
3.2.2 网络处理器引擎开发框架 |
3.2.3 多网网关开发环境 |
3.3 嵌入式开发简介 |
3.3.1 嵌入式开发概述 |
3.3.2 嵌入式设备驱动开发概述 |
第四章 网关线路接口及管理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SDH 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1 SDH 接口硬件实现 |
4.1.2 SDH 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 |
4.2 E1/V.35 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HSS 高速串行接口 |
4.2.2 E1 接口硬件实现 |
4.2.3 V.35 接口硬件实现 |
4.2.4 E1 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5 V.35 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 串行通信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串行通信接口硬件实现 |
4.3.2 串行通信接口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 网关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1 网关管理软件功能 |
4.4.2 软件实现 |
4.5 软件调试方案与结果 |
4.5.1 接口模块调测试方案 |
4.5.2 接口模块测试结果 |
4.5.3 测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五章 基于主动网络的可靠组播研究 |
5.1 主动可靠组播协议ARM |
5.1.1 ARM 概述 |
5.1.2 ARM 核心思想 |
5.1.3 ARM 协议分析 |
5.2 可扩展可靠组播AFR 与DAFR. |
5.2.1 AFR 技术特点 |
5.2.2 DAFR 技术特点 |
5.2.3 AFR 与DAFR 协议分析 |
5.3 适合军用的主动可靠组播协议 |
5.3.1 组播树建立 |
5.3.2 协议思想 |
5.3.3 协议功能描述 |
5.3.4 缓存管理策略 |
5.4 多网网关中的可靠组播实现 |
5.4.1 多网网关中组播实现框架 |
5.4.2 多网网关中可靠组播实现算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5)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发展 |
1.3 高层体系结构 |
1.3.1 HLA 规则 |
1.3.2 HLA 接口规范 |
1.3.3 HLA 对象模型模版 |
1.4 发展现状 |
1.4.1 RTI 的发展现状 |
1.4.2 基于HLA 的仿真的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1.5.3 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
第二章 体系结构及总体框架设计 |
2.1 RTI 体系结构性能分析 |
2.1.1 集中式结构 |
2.1.2 分布式体系结构 |
2.1.3 层次式体系结构 |
2.1.4 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
2.2 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2.3 RTI 的系统组成设计 |
2.4 RTI 的软件层次结构设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层设计与实现 |
3.1 通信协议的选择 |
3.1.1 控制流与点对点可靠传输协议 |
3.1.2 数据流与可靠组播协议 |
3.2 完成端口技术与服务器模式选择 |
3.2.1 网络服务器的I/O 模式 |
3.2.2 完成端口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 内存池技术与动态内存管理 |
3.3.1 默认内存管理函数的不足 |
3.3.2 内存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3.3.3 内存池的设计与实现 |
3.4 RTI 服务器端网络层设计与实现 |
3.4.1 RTI 服务器端网络层静态模型设计 |
3.4.2 RTI 服务器端网络层动态模型设计 |
3.5 LRC 端网络层设计与实现 |
3.5.1 LRC 端网络层静态模型设计 |
3.5.2 LRC 端网络层动态模型设计 |
3.6 时间管理 |
3.6.1 HLA 的时间管理机制 |
3.6.2 时间推进算法 |
3.6.3 时间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3.7 小结 |
第四章 RTI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RTI 服务器功能及总体框架设计 |
4.2 联邦管理设计与实现 |
4.2.1 联邦管理的功能需求 |
4.2.2 联邦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4.2.3 联邦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4.2.4 联邦成员句柄分配算法 |
4.3 声明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声明管理的功能需求 |
4.3.2 声明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4.3.3 声明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4.3.4 公布订购匹配算法 |
4.4 对象管理 |
4.4.1 对象管理的功能需求 |
4.4.2 对象管理的静态模型 |
4.4.3 对象管理的动态模型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LRC 的设计与实现 |
5.1 LRC 整体框架设计 |
5.2 联邦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5.2.1 联邦管理中RTI 大使静态模型设计 |
5.2.2 联邦管理的动态模型设计 |
5.3 声明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5.3.1 声明管理中RTI 大使静态模型设计 |
5.3.2 声明管理中联邦大使的设计与实现 |
5.3.3 声明管理的动态模型设计 |
5.4 对象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5.4.1 对象管理中RTI 大使静态模型设计 |
5.4.2 对象管理中联邦大使的设计与实现 |
5.4.3 对象管理中动态模型设计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静态数据结构设计 |
6.1 联邦执行数据文件的语法 |
6.2 基于XML 的存储与解析 |
6.3 静态数据结构设计与实现 |
6.3.1 静态数据结构设计 |
6.3.2 静态数据结构的静态模型设计 |
6.3.3 静态数据结构的动态模型设计 |
6.3.4 句柄分配算法 |
6.4 小结 |
第七章 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应用实例 |
7.1 分布式飞行仿真的功能 |
7.2 分布式飞行仿真的实现 |
7.2.1 FED 文件 |
7.2.2 回调函数的实现 |
7.2.3 系统的工作流程 |
7.2.4 程序运行截图 |
7.3 小结 |
结论 |
附录Ⅰ部分程序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6)规模可扩展的协同虚拟环境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协同虚拟环境的基本概念 |
1.3.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现状 |
1.3.1.CVE的相关标准 |
1.3.2.基本理论及体系结构 |
1.3.3.自然的人-机交互技术 |
1.3.4.网络通信和网络协议 |
1.3.5.快速环境建模和实时场景绘制 |
1.3.6.典型系统及研究项目 |
1.4.CVE的规模扩展性问题 |
1.5.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6.论文组织结构 |
2.基于网格服务的协同虚拟环境体系结构 |
2.1.引言 |
2.2.网格计算 |
2.2.1.网格概述 |
2.2.2.开放网格体系结构 |
2.2.3.GT3 |
2.3.通信模式 |
2.3.1.对等模式和客户/服务器模式 |
2.3.2.基于网格服务的混合通信模式 |
2.4.数据分布 |
2.4.1.集中式分布 |
2.4.2.完全复制式分布 |
2.4.3.部分复制式分布 |
2.5.基于网格服务的协同虚拟环境体系结构 |
2.5.1.协同虚拟环境参考体系结构 |
2.5.2.基于网格服务的协同虚拟环境体系结构 |
2.5.3.数据通信 |
2.6.虚拟世界管理 |
2.6.1.虚拟世界空间分区 |
2.6.2.虚拟世界管理服务 |
2.7.示例 |
2.8.本章小结 |
3.大规模协同虚拟环境的兴趣管理方法 |
3.1.引言 |
3.2.兴趣管理技术 |
3.2.1.兴趣管理的概念 |
3.2.2.现有的兴趣管理方法 |
3.3.基于网格划分空间的兴趣管理 |
3.3.1.定义 |
3.3.2.兴趣/影响空间的表示 |
3.3.3.匹配算法 |
3.4.基于感知信息的分级兴趣管理 |
3.4.1.空间交互感知强度 |
3.4.2.协同工作感知强度 |
3.4.3.兴趣层次划分及分级兴趣管理 |
3.5.兴趣管理的实现 |
3.6.实验分析 |
3.7.本章小结 |
4.面向协同虚拟环境的应用层组播 |
4.1.引言 |
4.2.组播技术 |
4.2.1.IP组播 |
4.2.2.应用层组播 |
4.3.典型的应用层组播方法 |
4.3.1.Mesh优先方法 |
4.3.2.树优先方法 |
4.3.3.隐式结构方法 |
4.4.协同虚拟环境的组播通信需求 |
4.5.单源应用层组播方法SSALMHMF |
4.5.1.混合组播框架HMF |
4.5.2.MSN间mesh的构建和维护 |
4.5.3.MSN间的组播路由模型MOSSMRM |
4.5.4.基于智能蚁群的组播路由算法IACSMR |
4.5.5.实验分析 |
4.6.集中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CMALMM |
4.6.1.多源应用层组播问题分析 |
4.6.2.端节点间mesh的构建和维护 |
4.6.3.多源应用层组播路由模型MALMM |
4.6.4.多源应用层组播启发式路由算法MALMRA |
4.6.5.理论下限 |
4.6.6.实验分析 |
4.7.分布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DMALMM |
4.7.1.大规模多源应用层组播问题模型 |
4.7.2.分布式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 |
4.7.3.实验分析 |
4.8.本章小结 |
5.感知驱动的VST多源应用层组播 |
5.1.引言 |
5.2.虚拟空间会议 |
5.2.1.虚拟空间会议概述 |
5.2.2.感知驱动的虚拟空间会议 |
5.3.感知驱动的VST多源应用层组播方法ESMVST |
5.3.1.与会者节点间mesh的构建和维护 |
5.3.2.组播路由模型VSTMMR与路由算法MDMM |
5.4.实验分析 |
5.5.本章小结 |
6.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录用和在审的论文 |
(7)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应用背景 |
1.1.1 HLA分布式仿真技术 |
1.1.2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组通信特点 |
1.1.3 分布式交互仿真中组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IP组播与应用层组播 |
1.2.1 IP组播面临的问题 |
1.2.2 应用层组播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1.2.3 应用层组播的性能评价标准 |
1.3 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面临的问题 |
1.3.1 数据分发树构建、维护和优化 |
1.3.2 可缩放流量控制 |
1.4 论文工作与创新点 |
1.4.1 应用层组播协议综合分类评价法 |
1.4.2 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最小代价组共享树算法 |
1.4.3 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多核组播树算法 |
1.4.4 基于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层组播流量控制算法 |
1.4.5 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4.6 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应用层组播协议分类 |
2.1.1 按节点组成类型分类 |
2.1.2 按组播树生成方式分类 |
2.2 典型协议介绍 |
2.2.1 XOMR |
2.2.2 ACDC |
2.2.3 TBCP |
2.2.4 OMNI |
2.2.5 HMTP |
2.2.6 NICE |
2.2.7 Overcast |
2.2.8 Bullet |
2.3 应用层组播协议综合分类评价法 |
2.3.1 数据转发策略F |
2.3.2 服务模型M |
2.3.3 性能优化目标O |
2.3.4 优化技术T |
2.3.5 容错机制R |
2.4 分析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最小代价组共享树算法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集中式算法CST |
3.3.1 算法描述 |
3.3.2 CST时空复杂性分析 |
3.3.3 性能分析和评价 |
3.4 分布式算法DBST |
3.4.1 分布式算法的提出 |
3.4.2 覆盖网和组播树的构建 |
3.4.3 组播树的优化 |
3.4.4 覆盖网的维护与优化 |
3.4.5 核放置和核迁移 |
3.4.6 性能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度数和树直径受限的多核组播树算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分析 |
4.3 MDBST算法 |
4.3.1 覆盖网的构建 |
4.3.2 组播树的构造 |
4.3.3 多核的选取 |
4.3.4 覆盖网的维护及优化 |
4.4 性能评估 |
4.4.1 实验方案 |
4.4.2 算法性能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层组播流控算法 |
5.1 引言 |
5.2 流控算法 GFC |
5.2.1 流控机制 |
5.2.2 反馈机制 |
5.2.3 GFC算法实现 |
5.3 性能评估 |
5.3.1 网络资源利用率 |
5.3.2 链路的调控能力 |
5.3.3 算法可扩展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DVSCast设计与实现 |
6.1 DVSCast系统结构 |
6.2 接口定义 |
6.3 DVSCast报文处理流程 |
6.3.1 数据报文的处理流程 |
6.3.2 控制报文的处理流程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获奖情况 |
(8)高可扩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发展历程 |
1.3 基于HLA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HLA标准的发展 |
1.3.2 HLA标准的技术规范 |
1.3.3 RTI软件的研究现状 |
1.4 HLA仿真系统的可扩性研究综述 |
1.4.1 HLA仿真平台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 |
1.4.2 HLA仿真通信方式与数据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3 HLA仿真绘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4 现有主流各RTI的实现比较 |
1.5 高可扩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难点总结 |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标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8 本文的组织和安排 |
第2章 HLA仿真平台的可扩性定义研究 |
2.1 引言 |
2.2 可扩性研究的发展进程 |
2.2.1 并行计算系统中可扩性的定义及其发展 |
2.2.2 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可扩性定义及其发展 |
2.3 分布式系统可扩性定义 |
2.4 基于HLA的分布式交互仿真平台可扩性定义 |
2.5 HLA仿真平台可扩性分析 |
2.5.1 HLA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分析 |
2.5.2 HLA仿真平台的通信策略与数据过滤分析 |
2.5.3 HLA仿真平台与绘制平台的集成分析 |
2.6 高可扩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的研究思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可扩HLA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扩性在HLA仿真平台体系结构上的要求 |
3.3 基于三层结构的HLA仿真平台框架设计 |
3.3.1 全局层 |
3.3.2 中间层 |
3.3.3 Client层 |
3.3.4 节点标识及实体对象标识的初始分配方案 |
3.4 系统资源调度管理研究 |
3.4.1 Server Cluster技术和Heartbeat技术 |
3.4.2 基于Server Cluster技术的系统资源调度设计 |
3.4.3 基于Heartbeat技术的系统资源可用性监测设计 |
3.5 邦员迁移技术研究 |
3.5.1 邦员迁移的必要性 |
3.5.2 业务迁移的实现方式 |
3.5.3 邦员迁移的业务状态信息内容和触发原因 |
3.5.4 邦员迁移的状态说明和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可扩HLA仿真平台的通信策略与数据过滤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可扩HLA仿真平台对数据传输的要求 |
4.3 数据通信策略设计 |
4.3.1 更新消息传输模型—IP组播通信 |
4.3.2 控制消息传输模型—可靠单播通信 |
4.3.3 HIVE通信的数据传输模式集成实现 |
4.4 数据过滤机制设计 |
4.4.1 全局-局部双层次的数据处理模型 |
4.4.2 基于HLA的数据过滤机制设计 |
4.4.3 组播分配策略DDM区域匹配算法 |
4.5 HLA仿真平台的通信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
4.5.1 HLA仿真平台的通信性能测试目的 |
4.5.2 HLA仿真通信性能影响因素 |
4.5.3 测试方法和测试环境 |
4.5.4 测试过程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HLA仿真平台和绘制平台的集成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仿真应用对象的组织与管理分析 |
5.3 统一对象模型 |
5.3.1 统一对象模型 |
5.3.2 仿真平台与统一对象模型的数据交换 |
5.3.3 绘制平台与统一对象模型的数据交换 |
5.4 统一对象模型的仿真应用集成框架 |
5.4.1 仿真应用基本流程 |
5.4.2 统一对象模型的仿真应用集成框架 |
5.4.3 统一对象模型与并行绘制平台的集成 |
5.5 基于统一对象模型的仿真应用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可扩HLA仿真支撑平台的实现和仿真应用原型系统的开发 |
6.1 引言 |
6.2 高可扩HLA仿真支撑平台HIVE的实现 |
6.2.1 HIVE系统概述 |
6.2.2 HIVE的系统组成和结构框图 |
6.2.3 HIVE的仿真运行管理 |
6.3 基于HIVE的仿真应用设计和实现方案 |
6.3.1 HLA联邦的开发和执行过程 |
6.3.2 基于HIVE的仿真应用设计 |
6.4 基于HIVE的仿真应用原型系统的实现 |
6.4.1 基于HIVE的RTI功能测试应用—FoodFight |
6.4.2 基于HIVE的仿真规模测试应用—HelloWorldFrame |
6.4.3 基于HIVE的仿真综合测试应用—HIVEPSGDemo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铁SCADA系统现状 |
1.2.2 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IP组播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IP组播 |
2.1 组播的概述 |
2.2 组播地址 |
2.3 IP组播协议栈 |
2.4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 |
2.4.1 IGMPv1 |
2.4.2 IGMPv2 |
2.4.3 IGMPv3 |
2.5 IP组播路由协议 |
2.5.1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 |
2.5.2 域间组播解决方案 |
2.6 实现 IP组播的前提条件 |
2.7 IP组播中存在的问题 |
2.7.1 IP组播的安全性 |
2.7.2 IP组播的可靠性 |
2.8 IP组播研究的热点 |
2.9 IP组播的应用 |
第3章 可靠组播 |
3.1 可靠传输的重要性 |
3.2 可靠组播的概念 |
3.2.1 可靠组播要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
3.2.2 基本的差错控制机制 |
3.2.3 组播差错控制的内涵 |
3.3 经典可靠组播协议分析与比较 |
3.3.1 经典可靠组播协议介绍 |
3.3.2 可靠组播协议中的差错控制机制 |
第4章 应用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可靠组播协议设计 |
4.1 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介绍 |
4.1.1 微机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4.1.2 监控主站功能及组成原理 |
4.1.3 电铁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的监控系统特点 |
4.2 可靠组播协议的设计 |
4.2.1 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的监控系统组播通信的特点 |
4.2.2 RTBRMP的差错控制机制 |
4.2.3 RTBRMP中的数据报文格式 |
4.2.4 RTBRMP协议特点 |
4.2.5 RTBRMP中的状态变化 |
4.2.6 RTBRMP协议算法流程图 |
4.3 小结 |
第5章 可靠组播协议性能分析与比较 |
5.1 网络仿真工具 NS-2介绍 |
5.2 NS软件包及 NS-2的基本结构 |
5.3 NS-2原理 |
5.3.1 离散事件模拟器 |
5.3.2 NS-2的构件库 |
5.3.3 分裂对象模型 |
5.4 NS-2的功能与特点 |
5.5 在 NS-2中添加新协议的方法 |
5.6 组播协议在 NS-2中的内部实现机制 |
5.7 仿真环境 |
5.7.1 软件和硬件环境 |
5.7.2 报文流数据源配置 |
5.7.3 组播路由协议的选择 |
5.7.4 网络拓扑及主要参数 |
5.7.5 模拟的运行过程 |
5.8 模拟中的数据类型分析 |
5.9 各协议仿真结果及其分析比较 |
5.9.1 模拟比较的对象 |
5.9.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比较 |
5.9.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多层次网络结构在仿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于HLA/AST-RTI系统运行环境 |
2 基于UDP协议的仿真局域网 |
2.1 TCP/IP协议比较 |
2.2 UDP协议传输的实现 |
2.3 组包及乱序处理机制 |
3 基于反射内存网的实时通讯网络 |
3.1 反射内存网工作原理 |
3.2 反射内存网的构建与实现 |
4 基于1553B总线的实物接入网络 |
4.1 1553B总线分析 |
4.2 1553B工作原理 |
5 多层网络结构的应用设计 |
6 结论 |
四、分布交互仿真中的可靠组播(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块化数据中心网拓扑结构及特性的研究[D]. 韩冬.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2]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D]. 吴敏.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6)
- [3]多网网关接口软件实现及可靠组播技术的研究[D]. 郭颖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4]BH RTI中可靠传输机制的研究[J]. 刘冬梅,周忠,刘鹂,吴威.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6)
- [5]分布式交互飞行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齐连军.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9(10)
- [6]规模可扩展的协同虚拟环境关键技术研究[D]. 张谞.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2)
- [7]面向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关键技术研究[D]. 廖海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8]高可扩分布式交互仿真支撑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 王总辉. 浙江大学, 2007(06)
- [9]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文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多层次网络结构在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 李润锋,刘丽. 系统仿真学报, 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