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厚萍[1](2019)在《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学校空间为带有耦合特征的建筑空间和信息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学校空间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教育者进行有意识的研究和开发,所以加强对学校空间的研究既有意义,也有必要。在社会经济急速变化、科学技术快速迭代、教育自身快速发展背景下,必须对旧有的学校空间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梳理了学校空间的研究文献,按建筑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信息化等视角进行分析,界定了学校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将学校内人造物——建筑以及包含建筑的容器——空间一起命名为“学校建筑空间”。学校中图书所包含的信息、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或所能获取的信息,学校建筑物本身所蕴含的属性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所组成的空间,本文将之命名为“学校信息空间”。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信息空间都要围绕提升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辅以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进行设计与建造。本文还通过中外学校建筑发展历程和信息空间发展脉络的介绍,把握学校空间演化趋势;通过学校空间设计规范和要点论述,研判当下学校空间建设的规范的不足;为学校空间的变革理论和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背景和基础。如同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和重构一样,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直接推动学校空间的变革,或透过育人性要求间接推动学校空间的变革;教育自身也是学校空间变革最重要的推手,教育公平要求发挥学生的天然禀赋,也就是个性化育人,这对学校建筑空间的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和信息空间的共享性提出要求;效率要求提升教学的精准度和学习的灵活性,也就是智慧育人,这就对学校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提出要求。反过来,学校建筑空间的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学校信息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也会推动个性育人、智慧育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通过对学校使用者的访谈调查、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概念的逻辑推演,确定学校空间变革的四个主要方向:安全性、生态性、开放性和智能性。安全性是学校空间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性是强调学校空间中的自然和生命的元素,安全、生态的校园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学校空间的开放性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智能性体现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上述“学校空间变革理论”是否有效还需要实践论证。笔者对所在的华漕学校变革前的状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变革方向、思路、原则、策略,并由此展开变革实践,通过提升学校空间的安全性和生态性,提升建筑空间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提高信息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和智能性等,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合作,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华漕学校空间变革前后的变化说明了学校空间变革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最后,作者探讨了学校空间变革与“未来学校”建设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把学校信息空间纳入到学校空间进行讨论,将建筑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从公平与效率的标准,演绎出个性育人、智慧育人,再推演到学校建筑空间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学校信息空间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并回溯论证了建筑空间、信息空间与个性育人、智慧育人之间的关系。以育人性为出发点,从学校空间变革动力分析入手,确定学校空间变革方向,构建学校空间变革理论;并通过实践进一步论证理论的有效性,由此展望未来学校建设,具有一定创新性。
刘锐[2](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罗融融[3](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高晓芳[4](2012)在《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出发,通过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传播属性的全面剖析,进一步明确物质文化遗产与电视传播的关系,揭示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传播现状,分析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电视传播物质文化遗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从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入手,提出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传播的内在联系。指出电视传媒作为其中之一,在传播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为:从电视直播、综艺鉴宝类节目及考古纪录片等三个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传播的主要形式入手,分析各类节目在传播中的优势及存在的误区,从传播学和物质文化遗产两个角度明确了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传播过程中媒体与被传播者的定位和分工。第二章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入手,指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有性、时代性(或称不可再生性)、传承性、文化承载性、艺术性等五大特点。分析当前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及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紧迫性。电视媒体作为“第一媒体”可以通过多形式的、更有效的、生动持久的传播方式与途径,使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多的关注。第三章着重研究考古项目的电视新闻直播形式,分析了考古直播热的原因,及对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产生的影响。针对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传播效果的偏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第四章讨论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纪录片传播。通过纪录片的“真实再现”、“口述史”、“故事性表达”、“艺术性表达”等手段,用纪实的镜头“回忆”过往的信息,表现出“情绪元素”,引导公众积极投身到保护与传播文化遗产的活动中。第五章提出鉴宝收藏类综艺节目是把双刃剑,在普及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也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伤害。本章重点研究如何避免鉴宝收藏类综艺节目出现的问题,减少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利影响。第六章提出了电视传播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思考。积极利用大众传媒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树立公众的传承自豪感;合理利用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使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电视媒体关注的常态。警惕“经济价值”为主导的传播内容和以“追逐收视率”为目的的节目编排。形成以文化遗产从业者为“把关人”的传播者身份定位。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大的社会关注与支持,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储春霞[5](2009)在《《冷暖人生》:真实的生命质感》文中指出启播于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华人圈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力。其历史人文题材类节目在华语电视中广受好评。“说”新闻,纪录社会,关怀人文,凤凰用朴实的语言和镜头将世界的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如何将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如何发挥电视的力量?凤凰经验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冷暖人生》2003年开播,历经四年,业已成为凤凰的品牌栏目之一,在收视率和影响力方面创造出了优良的成绩。《冷暖人生》关注小人物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其纪录片《华山挑夫》在第4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小事情小人物”时代?“冷暖”展示给我们的有常态的人的生活,也有非常态的边缘人物故事。冷的是事实,暖的是人物的奋斗。“冷暖”带给我们怎样全新的电视启示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节目。以《冷暖人生》为代表的纪录片栏目,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已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叙事特征和成熟自信的影像风格。本文通过对具体节目的分析,结合社会时代背景以及凤凰本身的办台风格,从历史、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探析《冷暖人生》的史学意义、人文价值、品牌策略,以及节目背后的经济因素。同时,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文本的特点。最后指出,在以“消费故事”为特征的电视时代,纪录片的“叙事”主要由纪录片中的“人声”来完成,而“影像”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使得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遭到质疑,这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存在的普遍问题。
李阎魁[6](2006)在《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文中认为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决定人和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就是以科技为先导的世界历史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两大问题必然汇聚到“主体的人”这个焦点问题上。为此,本论文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普遍意义上出发,基于人的活动视角来理解、分析、建构城市和城市规划。就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问题、城市规划的主体性、城市规划的活动、城市规划与人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便适应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城市规划作为人与空间的作用手段,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必然。 本书在整体框架结构上贯穿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分成上、中、下三篇,既一般主体论、城市主体论、城市规划主体论的逻辑顺序。一般主体论是论文的逻辑起点,主要是讨论一些主体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解剖主体的人,为解析城市、城市规划提供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在一般主体论中,为了廓清主体问题的种种迷雾,探求主体认识的真谛,文章对主体问题分别进行了主体概念的辨析、主体性的历史考察、主体活动理论分析和主体的历史发展研究。城市主体性是论文逻辑的上升点,在这里,我们把理论视野移向当代中国城市,城市化与人的关系。论文一方面借助于一般主体论的理论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则立足于21世纪前后中国城市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大走向,努力揭示出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地位、作用。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如何解决由于人的活动产生的城市问题,如何处理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从一般主体论走向城市规划主体论的进程中,城市主体论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桥梁和逻辑中介,它给了我们一个思想上的阶梯,借以从世界和现代人的大背景下,看中国城市向何处去、中国人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城市规划主体论是论文逻辑的归宿点,也是我们理论探索的主旨所在。我们以一般主体论、城市主体论为基础,试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问题、城市规划的主体性、城市规划的活动、城市规划与人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总之,在人与空间的作用过程中,通过城市规划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与空间的关系由僵化、片面、有限向自由、全面和充分的方向发展,这是城市规划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孙玉洁[7](2003)在《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文中指出 盛杨(研讨会主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克拉玛依这个城市很有意思,与一般的城市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克拉玛依这个新兴的城市开始建设时,市政府领导就极为重视城市雕塑的作用,争取将克拉玛依建成一个城市雕塑建设的模范城市。他们的理念是:城市雕塑建设的步子宁可走得慢一点,也要走准。因此,迄今为止,我们在克拉玛依还没有发现一件城市雕塑垃圾。
二、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学校生存性拷问 |
二、理论研究的缺口 |
三、实践存在的问题 |
四、个人思考及感悟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学校空间的分类 |
二、不同研究视角下的学校空间 |
三、学校空间的理念与实践 |
四、对文献综述的再评述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二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空间及其衍生概念 |
二、建筑空间 |
三、信息空间 |
四、学校空间 |
五、育人性 |
第二节 学校空间的育人解析 |
一、学校空间的直接育人价值 |
二、学校空间的间接育人价值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方向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步骤与研究过程 |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三章 学校空间历史与演变 |
第一节 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
一、西方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
二、我国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学校建筑空间的分类 |
一、学习空间 |
二、公共空间 |
三、生活空间 |
四、不同类型空间的协同 |
第三节 信息空间发展脉络 |
一、农耕时代 |
二、工业时代 |
三、信息时代 |
四、智能时代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四章 中小学学校空间设计及建造要点解析 |
第一节 中小学学校空间的发展趋势 |
一、当下中小学学校空间的状态 |
二、未来中小学学校空间的趋势 |
第二节 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设计与建造 |
一、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及建设要点 |
三、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当代中国学校建筑空间实践 |
第三节 中小学学校网络空间规范与要点 |
一、网络空间实体部分的设计规范与建设要点 |
二、网络空间虚拟部分的设计规范及建设要点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五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学校空间变革的动力 |
一、经济发展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
二、科技进步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
三、育人要求推动学校空间变革 |
第二节 学校空间变革的方向 |
一、安全性学校空间 |
二、生态性学校空间 |
三、开放性学校空间 |
四、智能性学校空间 |
第三节 学校空间变革与育人的关系 |
一、学校空间变革促进个性育人 |
二、学校空间变革促进智慧育人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六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的实践论证 |
第一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总述 |
第二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策划 |
一、学校空间变革的方向 |
二、学校空间变革的思路 |
三、学校空间变革的原则 |
四、学校空间变革的策略 |
第三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实践 |
一、提升学校空间的安全性 |
二、提升学校空间的生态性 |
三、提升学校空间的开放性 |
四、提升学校空间的智能性 |
第四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促进学校改进 |
一、华漕学校空间变革与学校改进 |
二、华漕学校空间变革的初步成效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
第七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未来学校的基本认识 |
一、未来学校的理念内涵 |
二、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原则和特质 |
一、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原则 |
二、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特质 |
第三节 未来学校的再认识 |
结语:学校空间的再思考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 科学传播理论 |
二、 媒介地理理论 |
三、 文化传播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
一、 集中呈现 |
二、 深度解读 |
三、 科学引领 |
四、 对比拷问 |
五、 创新视界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4)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原因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
一、 共有性 |
二、 时代性(不可再生性) |
三、 传承性 |
四、 艺术性 |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一、 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在性 |
二、 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第三节 物质文化遗产与电视传播 |
一、 电视媒体传播特点 |
二、 用电视手段传播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
第三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直播节目 |
第一节 考古直播节目的优势 |
一、 考古直播节目热的原因 |
二、 考古直播节目的优势 |
第二节 考古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
一、 考古的“科学性”和电视节目的“观赏性”之冲突 |
二、 考古结果的不确定性与受众“寻宝”热情之冲突 |
第三节 考古直播节目的发展策略 |
一、 考古直播节目需要“议程设置” |
二、 考古直播节目需要“加工处理” |
第四节 考古直播节目的价值启示 |
第四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纪录片传播 |
第一节 考古纪录片的叙事原则 |
第二节 考古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 知识娱乐化 |
二、 真实悬念化 |
三、 口述历史 |
四、 真实再现 |
第三节 考古纪录片的艺术性表达 |
一、 动画特技 |
二、 镜头 |
三、 蒙太奇 |
四、 音响效果 |
第四节 考古纪录片的特殊价值 |
一、 文献价值 |
二、 文化价值 |
第五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综艺节目传播 |
第一节 鉴宝类综艺节目的兴起 |
一、 民间收藏热 |
二、 鉴宝类节目的特色 |
第二节 鉴宝类综艺节目的积极影响 |
一、 文物知识的普及 |
二、 促进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 |
第三节 鉴宝类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
一、 过度商业化 |
二、 假冒专家缺乏责任 |
三、 高谈利润扰乱市场 |
第四节 鉴宝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 |
一、 调整定位 |
二、 深化合作 |
三、 强化专业性 |
四、 突出地域色彩 |
五、 扩展深度 |
六、 政策扶持 |
第六章 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传播的思考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承 |
一、 回归大众传媒的功能 |
二、 合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 |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传播的误区 |
一、 把“经济价值”作为首要传播内容 |
二、 把收视率作为风向标 |
第三节 物质文化遗产从业者的传播职能 |
一、 电视学术讲坛 |
二、 电视访谈节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冷暖人生》:真实的生命质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中国纪录电影最好的时代 |
第一章 《冷暖人生》产生与发展:从谈话到纪录 |
第一节 谈话困境 |
第二节 纪实探索 |
第二章 《冷暖人生》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叙事学与电视叙事 |
第二节 《冷暖人生》节目的叙事形式 |
一.叙述者与叙述层次 |
二.叙事人称与话语平分 |
三.作为叙述者的主持人 |
第三节 纪录片的电影思维 |
一.剧本意识 |
二.戏剧性思维 |
第四节 那一抹光亮——灯的象征 |
一.《人·鬼·岛》:回归 |
二.《我的爹是鬼子兵》:渴望 |
三.《爱心屋》:取暖 |
第三章 个人与历史 |
第一节 历史过去时:决定人生的历史 |
第二节 历史进行时:新闻纪录片及其特点 |
第四章 《冷暖人生》栏目的品牌策略 |
第一节 《冷暖人生》VIS评估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标识 |
三.栏目片头和冠名 |
四.主持人 |
第二节 品牌的文化策略:普世价值观 |
一.边缘纪录片与人文关怀 |
二.纪录片的人性之光 |
第五章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纪录片的原始定义 |
第二节 宽容而多元的纪录片创作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后记 |
(6)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一) 框架结构 |
二) 主要内容 |
上篇 一般主体论 |
第一章 主体 |
第一节 主体 |
第二节 主体的类型 |
一、人类主体 |
二、社会主体 |
三、集团主体 |
四、个人主体 |
第三节 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主体的需要 |
二、主体的目的 |
三、主体的效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体性 |
第一节 主体性思想的探索 |
一、西方的主体性思想 |
二、中国的主体性思想 |
三、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
第二节 主体性 |
一、自主性 |
二、能动性 |
三、创造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体活动 |
第一节 主体的实践活动 |
一、生产活动 |
二、交往活动 |
第二节 主体的认识活动 |
一、主体认识的特性 |
二、主体认识的机制 |
第三节 主体的价值活动 |
一、价值实践主体性 |
二、价值认识主体性 |
第四节 主体活动的中介 |
一、工具技术系统 |
二、社会制度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主体性 |
第一节 唯物历史主体观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 |
二、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 |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 |
第二节 历史主体性的实现机制 |
一、变革实践手段和方式 |
二、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 |
三、发挥价值的能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中篇 城市主体论 |
第五章 城市主体 |
第一节 人是城市的主体 |
第二节 城市主体的类型 |
一、政府 |
二、集体 |
三、个人 |
四、公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城市人的主体性 |
第一节 自主性的失衡 |
一、经济利益失衡 |
二、政治利益失范 |
三、文化利益失调 |
第二节 能动性的危机 |
一、利益主体的分化 |
二、利益主体的矛盾 |
第三节 创造性的挑战 |
一、现代化的挑战 |
二、全球化的挑战 |
三、信息化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问题与人的活动 |
第一节 城市问题的形成 |
一、实践活动与城市问题 |
二、认识活动与城市问题 |
三、价值活动与城市问题 |
四、活动中介与城市问题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出路 |
一、城市主体的活动内容协同 |
二、城市主体的活动形式协同 |
三、城市主体的时空维度协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
第一节城市现代化的启示 |
一、西方城市现代化的启示 |
二、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教训 |
三、城市与人现代化的两难 |
第二节 由传统人走向现代人 |
一、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分野 |
二、现代人发展的核心标志 |
本章小结: |
下篇 城市规划主体论 |
第九章 城市规划与主体的人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生成 |
一、城市空间的概念分析 |
二、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城市规划 |
一、城市规划发展的动力 |
二、城市规划的活动体系 |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人性基础 |
一、“道德人”计划经济的人性基础 |
二、“经济人”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 |
三、“文化人”知识经济的人性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主体性 |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保障机制 |
一、国内外规划保障体系现状 |
二、城市规划保障机制的建构 |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控制机制 |
一、城市对城市规划的控制 |
二、城市规划活动的自控制 |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激励机制 |
一、城市规划激励目标的确立 |
二、城市规划激励的价值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的活动 |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实践活动 |
一、城市规划的制定 |
二、城市规划的实施 |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认识活动 |
一、城市规划理论 |
二、城市规划教育 |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价值活动 |
一、城市规划价值实践活动 |
二、城市规划价值认识活动 |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中介系统 |
一、规划技术 |
二、规划法规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与人的发展 |
第一节 自由时间——城市规划提供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尺度 |
一、减少空间劳动时间距离 |
二、增加自由时间活动空间 |
第二节 自主活动——城市规划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志 |
一、城市规划与生产力 |
二、城市规划与生产关系 |
三、城市规划与上层建筑 |
第三节 积极创新——城市规划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城市规划创新主体 |
二、城市规划理论创新 |
三、城市规划技术创新 |
四、城市规划制度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D]. 刘厚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3]《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4]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D]. 高晓芳. 吉林大学, 2012(03)
- [5]《冷暖人生》:真实的生命质感[D]. 储春霞. 厦门大学, 2009(01)
- [6]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 李阎魁. 同济大学, 2006(10)
- [7]克拉玛依引出的雕塑话题——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摘录[J]. 孙玉洁. 雕塑,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