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牛梦迪,王海林,牛彤彤,曹珍珎[1](2021)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注视性质和视敏度变化》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注视性质和视敏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手术前后黄斑视功能变化的关系,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提供更为有效的视功能观察指标。方法本实验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rny,PPV)联合内界膜撕除术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28例30只眼纳入研究。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微视野查。采用OCT记录术前IMH的孔径及术后的愈合情况。采用微视野计行微视野检查,记录内容包括:(1)黄斑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average threshold,AT);(2) 2°固视率(P1)、4°固视率(P2);(3)优选的视网膜注视位点(preferred retinal location,PRL)移动距离。比较AT,BCVA术前术后的变化特点,并研究PRL的移动距离与视力变化及注视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OCT显示术后黄斑裂孔全部闭合。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注视性质存在差异(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Z=-4.273,P<0.01)。术前至术后1个月(r=0.5276,P<0.01)、术前至术后3个月(r=0.802,P<0.01)、术前至术后6个月(r=0.5995,P<0.01)的PRL的移动距离均与相应阶段的BCVA改变量呈正相关。BCVA从基线时的(1.09±0.23)明显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0.48±0.15)(P<0.01),但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无显着改善(P=0.177),术后3个月(P<0.01)、术后6个月(P<0.01)均有显着改善。AT也有显着的提高,从基线时的(20.55±2.47) d B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23.07±2.18) d B (P<0.01)。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裂孔闭合,注视性质向稳定中心注视转变。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显着增加,在第1个月时尤为明显。可作为比最佳矫正视力更为敏感的视功能观测指标。
陈晨[2](2021)在《内界膜填塞与否对黄斑裂孔术后恢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分析在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s,IMH)的手术治疗中,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填塞与否对术后视功能、黄斑区微结构及闭合率的影响。2.观察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入院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7例(27眼),排除高度近视、眼外伤及患有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眼部或全身疾病。对黄斑裂孔最小直径(minimum liner diameter,MLD)为4001000um的患者利用随机函数进行前瞻性分组。按术中是否行内界膜填塞分为填塞组与单纯内界膜剥除组,内界膜填塞组13例(13眼),单纯内界膜剥除组14例(14眼),其健眼分别设为健眼对照组1和健眼对照组2。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增强深部成像的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及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等检查,由同一术者行23G、或25G玻璃体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特点、闭合率、视功能恢复情况及黄斑区微结构变化等。并于门诊随机选取未患有影响脉络膜疾病的患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MH患眼、MH健眼与健康对照组间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不同。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7例(27眼),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22例,男女比例为1:4.4,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为63.56±3.73岁,术前MH直径为419845 um,平均为590.48±111.15 um。填塞组术前MH直径为448845 um,平均628.85±111.86 um,单纯内界膜剥除组术前MH直径为419780 um,平均554.86±101.58 um。两组术前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填塞组患者13例(13眼),术后13例裂孔完全闭合,MH闭合率为100%(13/13)。单纯内界膜剥除组14例,14眼,术后12例裂孔完全闭合,MH闭合率为85.71%(12/14),两组闭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3.视力预后:填塞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 MAR BCVA分别为1.81±0.58、0.98±0.26、0.75±0.38,单纯内界膜剥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 MAR BCVA分别为1.98±0.7、0.77±0.29、0.61±0.20。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术前、术后视力无统计学差异。4.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5.OCT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H直径(minimum liner diameter,MLD)、MH高度(Height,H)、MH直径指数(diameter hole index,DHI)、裂孔牵拉指数(tractional hole index,THI)、MH指数(macular hole index,MHI)、裂孔形成因子(hole form factor,HFF)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随访期间,填塞组与单纯内界膜剥除组闭合患者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断裂、椭圆体带(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junction,IS/OS)断裂、中心凹视锥细胞外节尖端线(cone outer segment tips,COST)线断裂长度均较术前减少,并有统计学差异。与单纯内界膜剥除组相比,填塞组ELM、IS/OS的恢复情况稍差,并有统计学差异。6.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术前填塞组及单纯内界膜剥除组mf ERG的1环、2环峰值均小于其各自健眼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mf ERG的1环、2环峰值均较术前明显提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术前MH患眼、MH健眼与健康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平均值分别为214.08±56.85、230.0±41.23、258.24±30.60,MH患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H患眼与MH健眼、MH健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黄斑区其余各位点脉络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治疗4001000um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时,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裂孔闭合率。2.在黄斑区微结构的恢复方面,单纯内界膜剥除组优于内界膜填塞组,可能与黄斑裂孔中内界膜瓣引起胶质细胞增生有关。3.内界膜填塞组与单纯内界膜剥除组在术后视力、mf ERG等视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mf ERG可以辅助评估黄斑裂孔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情况。4.黄斑裂孔患眼SFCT显着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填塞组与单纯内界膜剥除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薄是否在黄斑裂孔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需在临床上给予关注。
王爱芹[3](2021)在《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内界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手术前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大直径(>6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7例(37只眼)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和B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转覆盖+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OCT、OCTA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缺损直径、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缺损直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 of 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 of deep capillary plexus,DVD)变化及裂孔愈合形态,比较分析同组患者手术前后及两组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裂孔闭合情况:A组20例患眼中,19例裂孔闭合(95.00%),其中6眼呈U型闭合,12眼呈V型闭合,1眼呈W型闭合。B组17例患眼中,15例裂孔闭合(88.24%),其中9眼呈U型闭合,6眼呈V型闭合。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VA: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且两组变化趋势不同,即B组BCVA改善更显着(F时间=54.231,P时间<0.05;F交互=5.538,P交互<0.05;F组间=4.408,P组间<0.05)。术后1月,A组平均BCVA(log MAR)为0.98±0.17,B组平均BCVA为:0.8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组平均BCVA为0.95±0.22,B组平均BCVA为0.74±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M缺损直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LM缺损直径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593.830,P时间<0.05;F交互=2.624,P交互=0.800;F组间=0.109,P组间=0.743)。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ELM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EZ缺损直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Z缺损直径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98.852,P时间<0.05;F交互=3.196,P交互=0.053;F组间=0.234,P组间=0.632)。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EZ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FAZ面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AZ面积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08.671,P时间<0.05;F交互=0.717,P交互=0.495;F组间=0.272,P组间=0.605)。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月与术后1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SVD、DVD: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3.033,P时间=0.055;F交互=0.051,P交互=0.950;F组间=0.980,P组间=0.329)。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368,P时间=0.261;F交互=1.365,P交互=0.262;F组间=1.408,P组间=0.313)。两组间术后1月、术后3月SVD及D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界膜填塞术及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均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术方式,能得到良好的裂孔闭合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但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视力及裂孔闭合形态优于内界膜填塞术。内界膜填塞术与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FAZ面积均显着减小,提示黄斑中心凹组织发生向心运动,但SVD、DVD均无显着变化。
雒文娟,陶明,李艳,李芳兰,田静[4](2021)在《内界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较大直径IMH(裂孔直径>700 μm)患者15例(16眼)的相关病例信息,每例患者均行25G玻璃体切割+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散瞳眼底、裂隙灯显微镜、MP-3微视野计等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BCVA、黄斑裂孔直径、视物变形程度、黄斑区平均视网膜敏感度(MS)值、固视稳定性及固视位置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16眼黄斑裂孔均闭合(100%),无一眼视力下降,14眼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占87%),手术前后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01)。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均无视物变形加重,10眼视物变形较术前明显改善,4眼视物变形完全消失。术前中心固视者7眼,术后中心固视增加为14眼,术前固视稳定者5眼,术后固视稳定增加为12眼,手术前后固视位置及固视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29;χ2=9.863,P=0.016);术前MS为(13.7±2.8)dB,术后MS为(16.5±3.6)dB,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t=16.072,P=0.003);术前固视稳定性较好的5眼术后矫正视力提高明显(r=0.518,P=0.040)。结论: 25G玻璃体切割+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IMH,能安全有效促进黄斑裂孔愈合,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视功能,对于较大直径IMH来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手术方法。
梁冬青[5](2020)在《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黄斑完整性评估仪器(Macular Integrity Assessment,MAIA)微视野计中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式,通过为患者设置合适的视网膜优选位点(Preferred Retinal Target,PRT)作为新的固视点,实施生物反馈训练,观察该训练模式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患者视力及视功能的疗效。方法1、回顾性介入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IMH患者共11例11只眼,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8例8只眼。所有患者均经历了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翻瓣手术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低于0.6。患者训练之前均告知其训练的研究目的和风险,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利用MAIA微视野计的检查结果为患者选取视网膜敏感度较好的视网膜优选位点作为训练位点,每周为患者行生物反馈训练1次,共10次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敏感度、固视稳定性(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对比观察训练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利用中文版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表(CVRQoL-25)评估患者训练前后的主观感受的变化。3、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测量患者训练前后的脉络膜层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层厚度,对比训练前后的解剖结构的变化。4、应用SPSS 24.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患者训练前后的各个评价指标(BCVA、视敏度、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CVQR-25评分、脉络膜血流及视网膜厚度)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基本情况纳入训练的患者11人(11眼),其中男性3例3只眼睛,女性8例8只眼睛。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为(66.55±3.47)岁。术后时间0.6~2.0年,术后平均时间为(1.25±0.48)年。平均眼轴(22.97±0.49)mm。术前裂孔大小为373~1250微米,术前平均裂孔大小(743.18±274.80)微米。其中U型愈合者5人,V型愈合者4人,水平型愈合者2人。2、各指标训练前后的变化记录患者训练前后的指标,包括:log MAR视力、视敏度、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CVQR-25评分,行配对t检验对比前后变化。结果显示训练后患者logMAR视力、视网膜敏感度、P1、63%BCEA、阅读速度、垂直变形度、水平变形度、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t=4.05、2.93、4.15、3.43、3.65、3.05、2.62、7.32,P<0.05)。3、比较训练前后患者脉络膜层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层厚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23、0.815,P=0.825、0.434)。结论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改善特发性黄斑裂孔成功术后患者的视力以及其余多种视功能(视网膜敏感度、固视稳定性、阅读速度、视物变形等),CVQR-25评分显示患者主观感受有所提高。OCTA结果显示该训练过程对视网膜解剖结构无影响。
田歌[6](2020)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后巩膜葡萄肿边缘光凝以及硅油填充治疗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49例49只眼,所有患者均行PPV联合ILM剥除术以及硅油填充。根据术中是否联合后巩膜葡萄肿边缘激光光凝进行分组,激光组25例25只眼,非激光组24例24只眼。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底照相、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1、3及6个月的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改善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网膜复位率:将首次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激光组24例24只眼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为96.0%;非激光组17例17只眼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为70.8%。激光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非激光组,χ2=3.984,P=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黄斑裂孔闭合率:将首次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激光组19例19只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76.0%;非激光组15例15只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62.5%,激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于非激光组,χ2=1.051,P=0.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视力:激光组25例25只眼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BCVA(Log MAR)分别为1.80±0.37、1.38±0.31、1.08±0.39,术后3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8、5.327,P=0.001、0.000)。非激光组24例24只眼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BCVA(Log MAR)分别为1.87±0.28、1.45±0.46、1.20±0.47,术后3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6、2.899,P=0.001、0.014)。激光组与非激光组平均BCVA(Log MAR)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9、0.675,P=0.687、0.506)。4、术后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中出现5例,其中激光组2例,非激光组3例,取油前眼压大于21mm Hg,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均在治疗一周内恢复正常。至随访末期,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1、后巩膜葡萄肿边缘光凝应用于PPV治疗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减少复发,对视功能恢复无损伤作用。2、PPV联合ILM剥除、后巩膜葡萄肿边缘激光光凝以及硅油填充的术式组合用于治疗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可取得较好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视功能的恢复。
郑楠[7](2020)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内界膜翻转填塞术与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对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用安徽省立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裂孔直径大于5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内界膜填塞组)、B组(自体血组)两组,其中A组行内界膜翻转填塞术,B组行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术前双眼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前置镜检查、眼底照相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术后1mo、3mo、6mo检查并记录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变化、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椭圆体带(EZ)缺损范围、外界膜(ELM)缺损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视力符合正态分布,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后得出,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BCVA:术后1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86±0.20,0.82±0.1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75±0.14、0.69±0.1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69±0.15、0.62±0.11,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B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进行组内比较得出:A组和B组在术前、术后1mo、术后3mo、术后6mo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裂孔闭合率及闭合形态:A组13眼(92.86%)裂孔闭合,B组14眼(100%)裂孔闭合,两组裂孔闭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黄斑恢复形态均以V型闭合为主。4.ELM、IS/OS缺损范围:A、B两组患者术前ELM层缺损直径(μm)分别为1010.71±129.31、1043.64±128.39,符合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mo、3mo、6mo的ELM缺损范围均改善(P均<0.05),ELM缺损范围至术后6个月均呈下降趋势(P<0.05)。A、B两组患者术前EZ层缺损直径(μm)分别为1077.07±128.04、1118.79±131.08,符合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mo、3mo、6mo的ELM缺损范围均改善(P均<0.05),ELM缺损范围至术后6个月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于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内界膜翻转填塞术及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在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上疗效确切,对于闭合黄斑裂孔、恢复中心凹解剖结构及提高患眼BCVA均能发挥有效作用。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减少ELM、EZ缺损范围但无明显差异。
胡呵呵[8](2020)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和对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IMH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首次因IMH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4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36例37只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界膜剥除组与内界膜填塞组。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及视网膜微观结构指标,对比两种术式术后视力、裂孔闭合率及黄斑区微结构参数,分析影响IMH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BCVA):内界膜剥除组术前、术后BCVA(Log MAR)分别为(1.23±0.55)、(0.68±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0);内界膜填塞组术前、术后BCVA(Log MAR)分别为(1.53±0.61)、(0.85±0.4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0);两组术前、术后BCVA(Log MA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1.41,P=0.09、0.16)。(2)裂孔闭合率及闭合形态:内界膜剥除组裂孔闭合率为90%,内界膜填塞组为91.67%,两组术后裂孔闭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内界膜剥除组Ⅰ型闭合占88.89%,内界膜填塞组为86.36%。两组术后Ⅰ型闭合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3)椭圆体带缺损直径变化:内界膜剥除组术前、术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分别为(968.05±225.01)μm、(634.80±434.31)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0),内界膜填塞组术前、术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分别为(1094.04±223.37)μm、(988.50±470.13)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26);两组术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4)视网膜内复合体(IRC)厚度变化:内界膜剥除组与内界膜填塞组术后鼻侧及颞侧IRC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67,P=0.37、0.50),但两组术后鼻侧及颞侧IRC厚度较术前均变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9、8.50、2.42、5.22,P=0.00、0.00、0.02、0.00),且颞侧厚度减少明显多于鼻侧[两组鼻侧及颞侧IRC厚度减少分别为(12.40±12.92)μm、(24.85±13.07)μm、(9.46±12.45)μm、(20.92±16.49)μm]。(5)预测指标:内界膜剥除组术前BCVA(Log MAR)、椭圆体带缺损直径、外界膜(ELM)缺损直径及裂孔底径与术后BCVA(Log MAR)呈正相关(rs=0.49、0.047、0.61、0.59,P=0.03、0.03、0.00、0.01),鼻侧术前IRC厚度与术后BCVA(Log MAR)呈负相关(rs=-0.54,P=0.01),余无相关性。内界膜填塞组术前BCVA(Log MAR)与术后BCVA(Log MAR)呈正相关(rs=0.32,P=0.04),余无相关性。结论:(1)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填塞术治疗IMH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术后BCVA、裂孔闭合率、闭合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2)内界膜剥除组术后黄斑区椭圆体带缺损直径较内界膜填塞组小,内界膜填塞术对视网膜外层超微结构扰动较内界膜剥除组大。(3)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填塞术治疗IMH均安全有效,但内界膜剥除术对视网膜外层超微结构扰动更小。第二部分单针液-气交换术治疗玻切术后未闭合特发性黄斑裂孔目的:初步观察单针液体-空气交换术(SSFAE)治疗首次玻璃体切除术(PPV)后未闭合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进行首次PPV治疗的IMH术后未闭合的10例患者11只眼的临床资料。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裂孔形态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首次PPV前MH最小直径平均为(545.36±161.65)μm,首次PPV术后MH最小直径平均为(535.91±182.19)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P=0.89);首次PPV术前平均Log MAR BCVA为(1.25±0.55),最终平均Log MAR BCVA为(0.68±0.26),较术前明显改善(t=3.54,P=0.01)。首次SSFAE后11眼中有7只眼(63.63%)黄斑裂孔达到Ⅰ型闭合,第2次SSFAE后11眼中有8只眼(72.72%)裂孔闭合,第3次单SSFAE后11眼中有9只眼(81.81%)裂孔闭合。结论:SSFAE是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IMH玻璃体手术失败后首选补救治疗措施。
黄子琼[9](2020)在《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后近期视网膜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内界膜剥除术后短期内视网膜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2019年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20例,并且入院进行了成功的黄斑裂孔手术(患者全部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切+剥膜+无菌空气填充术且无术后并发症),其中女性患者17例(17只眼),男性患者3例(3只眼),手术均由同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操作。对照组为患者的健康眼。在术前、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第三代微视野计,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裂孔直径,黄斑区敏感性(MMS),中心凹敏感性(CMS),和中心凹2°、4度范围内固视点占比以及术后3个月剥膜区域4个象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的视网膜敏感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物(GCC)的厚度,术后通过En-face OCT叠加出RNFL层的顶层到IPL的底层区域内的图像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松解样外观(DONFL),计算其数目、总面积及平均面积,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IS/OS层结构完整性。结果:在对照组中各象限GCC厚度在0.05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实验组中各象限GCC厚度在0.05水平上有显着差异(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中进一步两两比较四个象限GCC厚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示颞下-鼻下,颞下-鼻上,颞上-鼻上,颞上-鼻下存在差异(P均=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颞下-颞上,鼻下-鼻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GCC厚度比较示:在鼻上及鼻下象限患眼术后3月GCC厚度比健眼增厚(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颞下象限患眼术后GCC厚度比健眼变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颞上象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后MMS,CMS及固视点在2°和4°范围内百分占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手术前后四个象限的平均视网膜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颞下象限具有随着视网膜GCC厚度变薄,视网膜敏感度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患者四个象限GCC厚度变化与术后视网膜敏感性均无相关性(P均>0.05)。DONFL的平均面积与固视点在2°范围内的占比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53 P=0.04<0.05),DONFL的平均面积与CMS、MMS、固视点在4°内占比无相关性(P均>0.05),DONFL的个数、总面积与CMS、MMS、固视点在2°及4°内的占比均无相关性(P均>0.05)。IS/OS层连续与中断两组MMS、CMS与固视点在2°及4°范围内占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基本参数中两组术后BCVA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MS、MMS与术后CMS、MMS具有良好相关性(P均<0.05)。术后BCVA与术前BCVA、术前黄斑裂孔直径具有良好相关性(P均<0.05)。术前裂孔直径与术后MMS、CMS有相关性(P均<0.05)。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后BCVA、术后MMS、术后CMS均无显着相关性(P均>0.05)。结论:1.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IMH术后3个月鼻侧象限GCC厚度增厚,颞下象限GCC厚度变薄。2.术后患者CMS、MMS较术前明显提升,术后四个象限的平均视网膜敏感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固视点稳定性在术后短期内有所下降。3.术后患者四个象限GCC厚度变化没有引起术后平均视网膜敏感性的下降。4.剥膜术后出现的DONFL对术后黄斑区视网膜敏感性并无较大影响。5.术前CMS、MMS可作为IMH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的预测指标。
王兆亿[10](2019)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目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辨识与统计,初步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思路。方法:选取120例来自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病人,男女不限。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28-89岁,平均年龄(68.62±10.31)岁,根据四诊合参,将所有患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湿上泛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滞证,六个证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充分收集辨证信息,详细填写调查表,进行临床初步辨证。最后将辨证数据资料用数据库录入整理,选择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相应结果。结果:1.总体证型分布为肝郁气滞证16例(13.3%),痰湿上泛证46例(38.3%),瘀血内滞证6例(5.0%),肝肾阴虚证32例(26.7%),阴虚火旺证12例(10.0%),气阴两虚证8例(6.7%),各证型间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62.00,P<0.0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下人群患病较少,其中50-59岁患者人数10人(8.3%);60-69岁人群患病人数46人(38.3%);70-79岁人群的患病人数可达50人(41.7%);80岁以上有10人(8.3%)。患有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中年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33,P<0.01)。3.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病人58人(48.3%);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共26人(21.7%);合并患有高症血症的病人45人(37.5%);合并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4人(3.3%)。结论:1.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主要证型为痰湿上泛型和肝肾阴虚型。2.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病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相应高发的证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脏腑及整个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调,会产生不同的病理阶段。3.患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多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研究二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目的:本实验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更优治疗方案,对比研究枸杞茯苓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与单纯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且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4例(82眼),其中男34例38眼,女40例44眼,58-89岁,平均(67.87± 10.65)岁。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采用枸杞茯苓汤的中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照检查和OCT检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价。结果:1.视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视力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CT显示:比较两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和黄斑容积,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黄斑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可以有效的促进水肿吸收,提高视力,稳定视力,为目前治疗黄斑前膜,加快水肿吸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且安全、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率。
二、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注视性质和视敏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排除标准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特征 |
2.2 解剖结果 |
2.3 注视性质的改变 |
2.4 PRL移动距离与BCVA改善量的相关性分析 |
2.5 手术前后BCVA,AT的变化 |
3 讨论 |
(2)内界膜填塞与否对黄斑裂孔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1.2.1 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 |
1.2.2 内界膜染色剂的应用 |
1.2.3 自体血成分在难治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 |
1.2.4 总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病史采集 |
2.2.3 术前全身检查 |
2.2.4 术前眼科检查 |
2.3 手术 |
2.3.1 术前准备 |
2.3.2 手术方法 |
2.3.3 术后随访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术后裂孔闭合情况 |
3.3 视力预后 |
3.4 术后并发症 |
3.5 OCT检查结果 |
3.6 mfERG结果 |
3.7 脉络膜厚度 |
3.7.1 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 |
3.7.2 其余测量点脉络膜厚度 |
第4章 讨论 |
4.1 黄斑裂孔手术的发展 |
4.2 黄斑裂孔的闭合 |
4.3 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 |
4.4 视网膜功能的恢复 |
4.5 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意义 |
4.6 填塞术的整体评价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5)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训练前患者一般情况 |
1.5 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 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 |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 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视力) |
2.2 视网膜敏感度 |
2.3 固视稳定性 |
2.4 阅读速度 |
2.5 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M-chart表) |
2.6 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评估 |
2.7 训练前后血流及解剖结构对比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病史采集 |
1.2.2 术前检查 |
1.2.3 检查方法及仪器 |
1.2.4 手术方法 |
1.2.5 术后观察项目 |
1.2.6 指标定义 |
1.2.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视网膜复位率 |
2.3 黄斑裂孔闭合率 |
2.4 术后视力 |
2.5 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3.1 光凝方式的选择 |
3.2 ILM处理方式及眼内填充物选择 |
3.3 视网膜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的临床研究 |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单针液-气交换术治疗玻切术后未闭合特发性黄斑裂孔 |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方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后近期视网膜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治疗 |
2.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西医治疗 |
2.1 手术器械的发展 |
2.2 手术操作手法的选择 |
2.3 术后水肿的消退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
4. 关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复发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诊断标准 |
3.1.1 西医诊断标准 |
3.1.2 中医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病例标准 |
4. 中医辨证分型及方法 |
5. 试验设计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分析 |
7.1 性别分布 |
7.2 证型分布 |
7.3 性别与各个辨证分型的关系 |
7.4 年龄相关分布 |
7.5 年龄与证型分布的关系 |
7.6 同一年龄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 |
7.7 合并不同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证型分布比例 |
7.8 眼别分布 |
8. 讨论 |
研究二 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诊断标准 |
3.1.1 西医诊断标准 |
3.1.2 中医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1 纳入病例标准 |
3.2.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退出试验的条件 |
3.3.1 退出标准 |
3.3.2 剔除标准 |
3.3.3 脱落标准 |
3.3.4 中止试验标准 |
4. 试验设计 |
4.1 样本计算 |
4.2 分组方法 |
4.3 手术方法 |
4.4 给药方法 |
4.5 合并用药 |
4.6 观察指标 |
4.6.1 人口学资料 |
4.6.2 疗效观测指标 |
4.6.3 观察时点 |
5. 统计分析 |
6. 结果分析 |
6.1 患者基本情况 |
6.2 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
6.3 OCT检测视网膜黄斑厚度及黄斑容积情况 |
6.4 复发情况 |
6.5 安全性评价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典型病例 |
1. 患者1 |
2. 患者2 |
个人简历 |
四、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注视性质和视敏度变化[J]. 牛梦迪,王海林,牛彤彤,曹珍珎.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2]内界膜填塞与否对黄斑裂孔术后恢复的影响[D]. 陈晨.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D]. 王爱芹.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内界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J]. 雒文娟,陶明,李艳,李芳兰,田静.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04)
- [5]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D]. 梁冬青.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D]. 田歌.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D]. 郑楠.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研究[D]. 胡呵呵.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后近期视网膜形态及功能的改变[D]. 黄子琼.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D]. 王兆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