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成浩[1](2020)在《产融结合影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去杠杆与新冠疫情冲击均使钢铁业面临巨大的供需挑战,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变成为必然选择。在此背影下,中国钢铁业危中寻机,纷纷谋求产融结合,积极布局产业金融,加快金融资本化与钢铁业转型升级的一体化进程。基于此,产融结合是否真正提高了钢铁公司的融资效率,其提高融资效率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着未来产融结合的政策取向与实施路径。在对既有相关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论文围绕钢铁业产融结合(行为)与融资效率(绩效)关系这一主题,基于SCP框架系统的分析了中国钢铁业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等现状;其次,在深入分析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融资便利程度、融资成本、资产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归纳凝练出产融结合通过影响融资便利程度、融资成本、资产运营效率,进而影响融资效率的理论机制;再次,在基于DEA测度34家钢铁公司2007-2019年融资效率与两种形式产融结合率的基础上,借助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作用机制;最后,就产融结合如何提升融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⑴产融结合能够提高钢铁公司的融资效率,股权投资型与人事渗透型两种形式的产融结合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均具有滞后性;⑵股权投资型与人事渗透型两种形式的产融结合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前者主要影响交易效率,而后者主要影响配置效率;⑶融资便利程度、融资成本以及资产运营效率在产融结合影响钢铁公司融资效率的机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⑷产融结合对不同性质钢铁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相较于国有企业来说,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显着。该论文有图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69篇。
朱志红[2](2019)在《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油气企业作为代表性传统能源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科学评价和提升财务竞争力成为油气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前提。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成为提升财务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因此剖析研发投入是如何影响财务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油气企业的当务之急。依据国内外众多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和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研发投入效率,对于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研究,力图实现以下研究目的:科学定量评价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实证研究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油气企业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基于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的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首先,基于文献梳理界定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概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剖析,进而构建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机理框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其次,基于我国油气企业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的界定,从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高级管理层特征等四个维度剖析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现状;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维度剖析油气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七方面构建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财务竞争力实现对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现状剖析。再次,从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这两个层面提出实证研究假设;并以财务竞争力为被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为解释变量,以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社会公众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召开次数、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监事会召开次数、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为调节变量,以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为控制变量,构建实证模型,并利用软件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气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可以正向促进财务竞争力;研发人员投入显着正向促进财务竞争力;股权集中度显着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股权制衡度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国有股比例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法人股比例正向调节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但对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社会公众股比例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独立董事比例正向调节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关系;监事会规模正向调节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但对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监事会会议次数正向调节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相关性,但对研发人员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无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高管持股比例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最后,基于油气企业的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和财务竞争力现状以及实证研究结果,从研发投入和公司治理视角提出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其中,研发投入视角下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包括:加大对油气行业研发投入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研发投入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适度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形成更多研发创新成果、完善研发人员的培养机制、建立研发活动动态管理机制。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包括:适度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适度降低社会公众股比例、适度提高法人股比例、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并健全独立董事机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高管薪酬体系和建立有效的高管持股激励机制。期望为油气企业的公司治理完善、研发投入效率和财务竞争力提升提供方向指引。
骆洋[3](2016)在《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钢铁上市公司数据》文中指出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广大证券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风向标,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公司盈利能力的驱动因素,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主要有资产结构(资产净利率)和资本结构(权益乘数),这也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中内外因关系的具体体现。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必须通过资产结构的优化整合和资本结构的调整配合“两只手”的协同并进才能得以实现。另外,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升级也离不开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密切配合,如果企业的短期资产比例小于短期负债比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考虑到信誉损失的多半理性企业都不得不变卖长期资产来清偿债务,现有良好的资产结构必然遭受破坏,从而引起盈利能力受损。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钢铁行业的多年持续亏损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50.5%;2014年亏损额117.47亿元,亏损面14.77%。中国钢铁业的销售利润率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的颓势,上游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高价运行,下游的汽车制造、房地产等需求低迷,钢铁的盈利空间被压缩。2015年6月宝钢董事长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已经俨然进入了“严冬”,钢材销售结算价格每斤不足1.6元,早已跌破“白菜价”。2014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29%,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71%;而粗钢产量2014年同比增长0.9%,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3%,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库存积压,供过于求。另外行业数据显示,钢铁行业的平均负债率居高不下,2013年为69.4%,2014年为68.3%,2015年上半年为68.8%,钢铁企业面临高额财务费用,资金供应紧张。因此,钢铁企业要扭亏为盈,就必须调整企业资产结构,改变产能过剩局面;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改变资金供应单一化局面。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西方理论界有关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对于资产结构理论和资产结构优化的研究极少,资产结构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附属品,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就更少了。中国理论界就资本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丰硕成果;对资产结构的研究较西方理论界更丰富一些,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二者对称性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涉及,但还停留在分别分析或者理论分析阶段。综上,论文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基础,以经典资本结构理论为支撑,研究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有关资本、资产结构的研究文献,改善相关理论研究“一边倒”的局面;在实践上为“寒冬”中的钢铁企业建言献策,加强内部资产管理也是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另一动力。文章始终按照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首先结合钢铁行业现状和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而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及二者对称性与盈利能力三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当前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假设并建立实证模型,最后对三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验证并针对目前钢铁行业持续严重亏损的局面提出了改善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汇总回顾与评价,简要说明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预期了文章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从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对称性结构三者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出发,简要介绍了相关经典的财务管理理论,同时详细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第三部分,首先从规模、供求、盈利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钢铁行业整体所处的状况,进而结合文章研究内容从资本结构、资产结构与对称性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钢铁上市公司的财务现状;第四部分,在前两个部分铺垫的基础上提出了7个假设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并选取了2个被解释变量和13个解释变量,同时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了沪深主板钢铁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第五部分,首先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做了Pearson相关系数的检验,然后分别对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和对称性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第六部分,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文章相关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结论和钢铁行业现状提出政策性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在资本结构层面,流动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和盈利能力负相关,H1指数、法人股比例与盈利能力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不显着:在资产结构层面,货币资金、应收款项、无形资产与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正相关,高库存和高产能的负面效应由于会计信息的滞后性还没有反映到账面上;在对称性结构层面,保守型对称结构的盈利能力比激进型的高,过高负债率对激进型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更大,激进型公司可通过提升流动比率来缓解高负债率的不利影响,长期资产适合率对不同对称类型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不同。
李拥军[4](2014)在《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革》文中提出对28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情况、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国外知名钢铁企业股权结构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现有股权结构的主要负面影响,提出了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革方向与内容。
王志明[5](2014)在《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长期高速增长的中国钢铁产业等中国工业经受严重冲击,产融结合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产融结合将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产融结合财团,继而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产融结合是产业经济与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全球领域看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颇有挑战。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已经开展了产融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中国钢铁产业和钢铁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实施产融结合促进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用更好,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也便于研究和区分产融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按以下内容展开:(1)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通过对宏观层面(金融经济学方面)、中观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企业层面)的定义比较与辨析,界定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基于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观点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分析。分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点、核心能力和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有关理论对产融结合带来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企业价值理论对产融结合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构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将经营绩效、企业价值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进行分析(4)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结合中国钢铁产业的产业特点,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金融危机过后的战略困境,指出新形势下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现状进行评析。(5)产融结合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产融结合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设计,对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由融到产)和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由产到融)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融结合对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从企业集团角度分析产融结合作用机理认为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首先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有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扩张,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协同效应等动因。其次,认为企业集团产融进行有效结合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与实力、持有股权比例、人才因素、风险管理水平等企业内外部条件影响。第三,基于资源、能力、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视角,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2)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收益与成本模型分析,发现存在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并且有效区域存在最大值;认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融结合持股比例会存在一定的合理有效区间,如果持股比例在这个有效区间内,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行为就是有效的,否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就应将持股比例调整到有效或最佳比例,取得最佳公司绩效。(3)由融到产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正向直接作用,还可通过绩效的改善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作用;产融结合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Loess方法证明,确实存在最佳结合点,使得产融结合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影响最大。(4)由产到融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实体企业(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满足正的三次函数关系;参股金融机构给企业集团带来投资收益明显,可以提高经营绩效,但不同结合模式带来的指标影响不同;不存在绝对好的结合模式,与创业投资公司结合的模式相对较好;莱钢集团的案例表明产融结合关键是对金融子公司进行有效并购整合,理论上要基于价值创造,实践上要与企业整体规划有序对接。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以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集团为例研究,更易发现和区分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产融结合特点和共性规律。其次,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无效、有效和最优化的理论观点。第三,提出和构建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产融结合实证模型,证明产融结合可以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多种作用;通过Loess非参数加权多项式回归方法用实证方法来证实存在最适宜的产融结合点。第四,提出和构建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产融结合实证模型,发现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钢铁上市公司(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正的三次函数关系。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钢铁产业为例研究产融结合的理论将有助于延伸产业经济学理论,对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一条新方法。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一条新路径,对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当前经营困境和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企业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一条新途径。
李双杰,尹逊雅[6](2012)在《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中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效率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改进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Yoon-miller模型,测算2003-2009年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可操纵性利润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并购中盈余管理与效率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并购后一年全要素生产率有效的钢铁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并购后一年及并购当年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效的钢铁上市公司,在并购后一年容易进行较大幅度的向下盈余管理行为。
李慧[7](2012)在《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说明在上市公司综合评价体系中,公司经营绩效是最能集中体现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指标,也是上市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不断加以改善之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是公司业绩及未来发展情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如何合理选择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对加强公司的治理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相关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但是至今理论界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近年来国内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大多针对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整体或某一行业,其中也不乏针对某一地区上市公司进行的实证研究,但针对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尚属空白。而从实际情况分析,在湖北省上市公司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本结构欠佳、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经营状况不佳、盈利水平不高等问题,与西方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差距。针对上述我国的背景分析,本论文选取在沪深股两市公开上市的湖北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截取50家样本公司在2008-2010年年报中的相关财务数据,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价的代表指标;以资产负债率、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持股比例和长期负债率等四个指标作为衡量公司资本结构评价的代表指标。论文先通过对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总体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性统计;再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来验证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和前十大股东持有适度的比例之间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国有持股比例和长期负债率呈现弱负相关性。论文最后结合湖北省经济社会、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上市公司实际,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从地方政府层面角度提出了打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提供便利的政策建议;从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提出了强化负债经营理念、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股票期权等薪酬设计强化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等建议,以优化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资金的利用率和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而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不仅有助于湖北省上市公司做出理性的投资和融资决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对湖北省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法规制定及非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刘玉瀛[8](2012)在《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技术特点决定了规模经济是该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钢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从而追逐大型化和规模化一直是一种潮流。20世纪初以来,钢铁业已经发生过五次国际性的大规模并购重组,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全球钢铁业的集中度持续上升,大企业的市场实力和竞争优势明显加强,钢铁业已经进入了由超强、超大企业集团主宰业界发展的时代。面对国际上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低、落后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劣势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格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钢铁业正式步入并购重组的进程,希望通过并购重组这一途径整合有效资源、优化市场结构、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促进技术创新。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对我国钢铁业多年以来并购重组条件下的演进特征、市场结构变动、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行全面的阐释和实证分析,从而研究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结构效应和产业绩效,从中找出关键性矛盾,并根据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发展对策研究。本文在归纳总结产业组织、并购重组、并购效率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首先,在全面把握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演进特征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其次,运用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钢铁业的组织结构和市场集中度进行指标衡量,并对国内外钢铁业市场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国际比较,从企业规模经济、下游产业链市场容量、行业进出壁垒与各级政府行为等四个层面解释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结构变动效应;第三,采用二阶段方法,对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机理进行模型分析。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钢铁业主要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评价,从不同年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三个视角对公司效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比较。第二阶段主要采用Tobit回归分析法,考察各种影响因素对钢铁上市公司效率影响的方向和强度;第四,阐述了外部技术环境变化、管理手段的变革对并购重组活动的影响,以及并购重组活动通过增强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技术积累、突破行业壁垒获取关键技术、促进技术扩散和溢出以及促进企业软技术提升等途径对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整体、区域、分类、规模和典型企业五个方面,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动态效率评价;第五,结合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产业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的分析和结论,从优化市场进入退出壁垒、鼓励跨区域和海外并购、强化优胜劣汰激励与约束机制、并购重组后的多角度整合、权衡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等多个视角,提出提高钢铁业集中度和效率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结合钢铁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发展阶段,围绕该产业世界范围内的钢铁业大规模并购重组这一热点问题,将并购重组绩效研究嵌入到SCP的分析框架,将并购重组的业绩绩效分析提升到产业效率研究的层面,从并购重组的视角提出了我国钢铁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制度创新路径。
杨文娟[9](2011)在《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公司绩效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深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研究文献颇多。但是,这一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仍然是公司金融和公司财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钢铁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钢铁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绩效的关系很值得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通过数据的实证分析,在提高经营绩效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公司资本结构。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钢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合理构建公司的资本结构,在投融资决策方面获得一定的借鉴;而且有助于公司股东或潜在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经营风险。本文以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钢铁行业3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这些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9年年报的财务数据,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提出了课题的背景意义和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总结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钢铁业现状;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钢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其这些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以MM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二是以MM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的创新就在于,对这两个方向都做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结论为: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肖文伟[10](2010)在《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进步快、产量大,但必须冷静地看到中国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背后的种种威胁和钢铁企业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为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在综合阐述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钢铁产业及其市场特征出发,从钢铁产业竞争力、钢铁企业价值链、钢铁企业现实竞争力、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几个方面,构造了基于战略的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模型,并结合华菱钢铁集团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集团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有:(1)以产业经济学S-C-P(结构—行为—绩效)模式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并构造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分析框架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钢铁产业进行分析,微观层面着重从产业链、市场和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上游供应方侃价能力、下游消费方侃价能力、竞争对手情况、替代品竞争力、未来钢铁市场增长情况和潜在进入者威胁等力量对比,宏观着重政策法规对钢铁产业的影响力分析;(2)以波特的价值链基本模型为出发点,针对钢铁企业生产特点,建立了钢铁企业价值链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部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钢铁企业价值链相关活动,建立了一个钢铁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分析模型,并分别从价值链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析了钢铁企业现实竞争力;(3)在分析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递阶模型及其阶段特征,并结合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分析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提出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过程,重在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4)在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基础上,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绩效竞争力三个方面构造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对我国上市钢铁企业进行竞争力的评价,并结合具体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
二、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产融结合影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2.2 钢铁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
2.3 钢铁行业经营行为分析 |
2.4 钢铁行业经营绩效分析 |
3 产融结合影响钢铁公司融资效率的机制分析 |
3.1 钢铁公司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 产融结合影响钢铁公司融资效率分析 |
3.3 产融结合影响融资效率的中介机制分析 |
4 钢铁公司产融结合率及融资效率的测度 |
4.1 钢铁公司产融结合率测度 |
4.2 钢铁公司融资效率测度 |
5 产融结合影响钢铁公司融资效率的计量检验 |
5.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识别策略 |
5.3 产融结合影响融资效率的回归分析 |
5.4 关于中介效应的计量检验 |
6 对策建议 |
6.1 基于钢铁公司的对策建议 |
6.2 基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 |
6.3 基于政府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机理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公司治理内涵 |
2.1.2 研发投入内涵 |
2.1.3 财务竞争力内涵 |
2.2 公司治理维度 |
2.2.1 股东 |
2.2.2 董事会 |
2.2.3 监事会 |
2.2.4 高级管理层 |
2.3 研发投入维度 |
2.3.1 研发资金投入 |
2.3.2 研发人员投入 |
2.4 财务竞争力维度 |
2.4.1 财务战略 |
2.4.2 财务资源 |
2.4.3 财务能力 |
2.4.4 社会责任履行能力 |
2.4.5 风险管控能力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公司治理理论 |
2.5.2 研发投入理论 |
2.5.3 财务竞争力理论 |
2.6 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机理框架 |
第3章 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和财务竞争力现状 |
3.1 油气企业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3.2 油气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
3.2.1 股权结构现状 |
3.2.2 董事会现状 |
3.2.3 监事会现状 |
3.2.4 高级管理层现状 |
3.3 油气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
3.3.1 研发资金投入现状 |
3.3.2 研发人员投入现状 |
3.4 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现状 |
3.4.1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2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3 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 |
3.4.4 财务竞争力测算 |
3.4.5 财务竞争力得分和状态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
4.1 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
4.2 公司治理对油气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1 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2 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3 监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2.4 高级管理层特征对研发投入与财务竞争力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4.3 变量定义与测度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调节变量 |
4.3.4 控制变量 |
4.4 实证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主效应分析 |
5.3.2 调节效应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公司治理和研发投入的油气企业财务竞争力提升对策 |
6.1 完善公司治理 |
6.1.1 适度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6.1.2 适度降低社会公众股比例 |
6.1.3 适度提高法人股比例 |
6.1.4 增加独立董事人数并健全独立董事机制 |
6.1.5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高管薪酬体系 |
6.1.6 建立有效的高管持股激励机制 |
6.2 提高研发投入效率 |
6.2.1 加大对油气行业研发投入的政府扶持力度 |
6.2.2 完善研发投入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
6.2.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6.2.4 适度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 |
6.2.5 完善研发人员的培养机制 |
6.2.6 建立研发活动动态管理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油气企业样本表 |
附表2 油气企业部分数据简表 |
附表3 油气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简表 |
附表4 油气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简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钢铁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2.1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理论分析 |
2.2 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理论分析 |
2.3 资本、资产结构对称性与盈利能力理论分析 |
第3章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
3.1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描述性统计 |
3.3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描述性统计 |
3.4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资本、资产结构对称性描述性统计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5章 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
5.1 相关性分析 |
5.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知名钢铁企业股权结构特点 |
二、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1. 第一大股东持股情况 |
2. 投资机构持股情况 |
三、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 |
1. 股权过度集中于某一个股东手中 |
2. 欠缺机构股东 |
四、优化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路径 |
1. 适度减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制权适当分布在几个大股东的手中 |
2. 推进不同层级国有股权间的自由流通 |
3. 鼓励企业员工及社会公众购买国有上市公司股票 |
4. 引入机构股和社会法人股,改善股权结构 |
5. 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规范化 |
6. 完善钢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5)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1 产融结合 |
1.2.2 企业集团 |
1.2.3 钢铁产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早期研究综述 |
2.2 国外现代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
2.3.2 对企业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 |
3.1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3.1.1 降低交易费用 |
3.1.2 实现多元扩张 |
3.1.3 实现协同效应 |
3.2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有效结合的条件 |
3.2.1 企业外部因素 |
3.2.2 企业内部因素 |
3.3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竞争优势 |
3.3.1 基于资源视角 |
3.3.2 基于能力视角 |
3.3.3 基于企业集团竞争力视角 |
3.3.4 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4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企业价值 |
3.4.1 企业价值理论 |
3.4.2 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
3.5.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 |
3.5.2 有效性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5.3 基于持股比例的有效性研究 |
3.5.4 产融结合有效、无效和最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4.1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 |
4.1.1 钢铁工业发展简述 |
4.1.2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
4.1.3 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困局 |
4.2 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优先方向之一 |
4.3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
4.3.1 金融机构参股中国钢铁企业集团 |
4.3.2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参股金融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5.1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
5.1.1 假设提出 |
5.1.2 研究设计 |
5.1.3 结论 |
5.2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线性关系研究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样本选择 |
5.2.4 模型建立 |
5.2.5 实证分析 |
5.2.6 结论 |
5.3 产融结合最佳结合点研究 |
5.3.1 Loess方法 |
5.3.2 主要模型和计算步骤 |
5.3.3 实证分析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6.1 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参股金融机构概述 |
6.1.1 一直呈稳定发展态势 |
6.1.2 各模式整体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
6.1.3 各模式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不同 |
6.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新变化 |
6.2 产融结合模式有效性对比研究 |
6.2.1 研究假设 |
6.2.2 变量选取 |
6.2.3 样本选择 |
6.2.4 数据变量含义和描述性统计 |
6.2.5 实证分析 |
6.2.6 结论 |
6.3 参股金融机构对钢铁上市公司经济效应研究 |
6.3.1 理论假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论 |
6.4 莱钢集团产融结合案例研究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案例背景 |
6.4.3 参股金融子公司对莱钢集团的影响 |
6.4.4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6)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中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效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量方法及数据说明 |
1.1 改进的Yoon-miller模型 |
1.2 基于DEA方法的投入导向Malmquist TFP指数 |
1.3 数据说明 |
2 计量估计及实证分析 |
2.1 并购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 |
2.1.1 数据统计描述及分析 |
2.1.2 并购中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2.2 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 |
2.2.1 数据统计描述及分析 |
2.2.2 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 |
2.3 并购效率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2.3.1 并购后一年TFP有效伴随的盈余管理行为 |
2.3.2 并购前后保持效率提升的盈余管理行为 |
3 结论 |
(7)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框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 |
2.1.1 国内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 |
2.1.2 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 |
2.2 公司绩效的理论综述 |
2.2.1 公司绩效的基本定义 |
2.2.2 公司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第3章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 |
3.1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总体概况 |
3.2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及变化 |
3.3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 |
3.4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资产状况 |
第4章 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及定义 |
4.2.1 资本结构变量的选取 |
4.2.2 公司绩效变量的选取 |
4.3 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4.4 湖北省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4.4.1 盈利状况分析 |
4.4.2 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
4.4.3 资产营运状况分析 |
4.4.4 管理能力分析 |
4.4.5 发展能力分析 |
第5章 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回归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分析指标的选择 |
5.2.1 公司绩效的变量选择 |
5.2.2 资本结构的变量选择 |
5.3 模型建立 |
5.4 样本公司各年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回归分析 |
5.4.1 2010 年数据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
5.4.2 2009 年数据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
5.4.3 2008 年数据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
5.5 实证分析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
6.1.1 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尽合理 |
6.1.2 湖北省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中等偏下的水平 |
6.1.3 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较低的关联性 |
6.2 完善湖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建议 |
6.2.1 从地方政府角度的政策建议 |
6.2.2 从上市公司角度的对策建议 |
第7章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样本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8)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3.1 本文研究的难点 |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
2.1.1 哈弗学派的 SCP 分析框架 |
2.1.2 芝加哥学派的市场竞争效率学说 |
2.1.3 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 |
第二节 并购重组相关理论 |
2.2.1 规模经济与市场势力 |
2.2.2 低风险扩张与价值低估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协同效应与并购代理 |
第三节 钢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回顾 |
2.3.1 并购动因 |
2.3.2 并购绩效 |
2.3.3 并购影响路径 |
2.3.4 并购整合 |
第四节 总体评述 |
第三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演进特征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演进与特征 |
3.1.1 以政府推进为主导的并购重组 |
3.1.2 政企共同推进的并购重组 |
3.1.3 外资扩张与企业自主的海外并购 |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国内外环境 |
3.2.1 我国钢铁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
3.2.2 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及并购重组目标取向 |
3.3.1 我国钢铁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2 我国钢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 |
3.3.3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目标取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结构变动效应 |
第一节 市场集中度及度量方法 |
4.1.1 市场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
4.1.2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的演变特征 |
4.2.1 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结构特征 |
4.2.2 以钢铁集团为视角的市场结构特征 |
4.2.3 以钢铁企业为视角的市场集中度特征 |
第三节 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 |
4.3.1 世界钢铁业的区域产能分布 |
4.3.2 国外主要钢铁生产国的市场集中度状况 |
4.3.3 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的相对差距 |
第四节 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结构性矛盾及其成因 |
4.4.1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表现 |
4.4.2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成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DEA-TOBIT 方法的钢铁业并购重组静态效率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并购重组与企业效率 |
5.1.1 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的动因 |
5.1.2 钢铁业并购重组行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机理 |
5.1.3 并购重组后整合、管理与企业效率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效率评价的 DEA 模型 |
5.2.1 基于松弛变量的 DEA 效率评价方法 |
5.2.2 样本的选择和投入产出导向的选择 |
5.2.3 指标选择 |
5.2.4 数据处理和相关性描述 |
第三节 基于 DEA 的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2 不同区域的钢铁上市公司效率比较 |
5.3.3 不同规模钢铁上市公司效率比较 |
5.3.4 并购重组对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影响 |
第四节 基于 TOBIT的钢铁上市公司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1 Tobit 回归的基本方法 |
5.4.2 面板数据 Tobit 回归模型及其适用性 |
5.4.3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 Tobit 回归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钢铁业并购重组动态效率分析 |
第一节 并购重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 |
6.1.1 技术进步对并购重组的影响 |
6.1.2 并购重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 |
第二节 模型方法、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和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
6.2.2 规模报酬可变下的 Malmquist 指数分解 |
6.2.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钢铁上市公司的动态效率评价 |
6.3.1 钢铁上市公司整体动态效率分析 |
6.3.2 分区域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
6.3.3 分类型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
6.3.4 分规模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
6.3.5 并购重组对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影响分析 |
6.3.6 典型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优化市场进入退出壁垒 |
7.1.1 我国钢铁市场壁垒的基本特点 |
7.1.2 我国钢铁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的成因 |
7.1.3 我国钢铁市场退出壁垒较高的成因 |
7.1.4 优化我国钢铁市场壁垒的对策 |
第二节 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
7.2.1 我国钢铁业的“落后产能”界定 |
7.2.2 落后产能对优化钢铁市场结构的不利影响 |
7.2.3 我国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障碍 |
7.2.4 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的对策 |
第三节 鼓励跨区域和海外并购重组 |
7.3.1 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 |
7.3.2 落实企业间业务流程重组 |
7.3.3 加快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 |
7.3.4 建立有利于海外并购政策环境 |
7.3.5 合理选择海外并购对象 |
7.3.6 建立海外铁矿开发体系 |
7.3.7 注重国际矿产并购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四节 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 |
7.4.1 实施钢铁产业链整合 |
7.4.2 加快上游资源全球优化布局 |
7.4.3 建立与下游用户的战略伙伴关系 |
7.4.4 改变传统的流通管理模式 |
7.4.5 进行钢材深加工 |
第五节 权衡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
7.5.1 市场机制在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基础性作用 |
7.5.2 政府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和推动 |
7.5.3 政府在并购重组中的行为规范 |
第六节 并购重组后的多角度整合 |
7.6.1 公司治理的整合 |
7.6.2 人力资源的整合 |
7.6.3 业务的整合 |
7.6.4 资产的整合 |
7.6.5 信息系统的整合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 |
1.2.2 基于特定行业资本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成果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6 相关的术语与定义 |
2 理论基础 |
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2.1.1 MM理论 |
2.1.2 静态权衡理论 |
2.1.3 代理成本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5 控制权理论 |
2.2 企业绩效理论 |
2.2.1 单一指标的绩效衡量 |
2.2.2 多重指标的绩效衡量 |
3 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的现状 |
3.1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国际钢铁行业现状 |
3.1.2 国内钢铁行业现状 |
3.2 钢铁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
3.3 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分析 |
4.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4.2 影响资本结构因素的分析 |
4.2.1 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假设 |
4.2.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实证分析 |
4.3.1 实证模型建立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5.2 指标选择及分析 |
5.2.1 指标选择及假设说明 |
5.2.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
5.3.2 实证结果说明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后续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1.2.2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1.2.3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1.2.4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1.2.5 钢铁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战略的钢铁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2.1 产业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
2.1.1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1.2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分析模型 |
2.1.3 产业竞争力分析改进模型 |
2.2 钢铁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2.2.1 钢铁产业及其市场特征 |
2.2.2 钢铁行业盈利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钢铁替代品竞争能力分析 |
2.4 钢铁产业的政策与法规对企业的影响力分析 |
2.4.1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2.4.2 环保政策及其他政策分析 |
2.4.3 常规法、地方性法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优势模型 |
3.1 价值链基本模型和竞争优势 |
3.1.1 波特的价值链基本模型 |
3.1.2 价值链和企业竞争优势 |
3.2 钢铁企业基本价值链模型 |
3.2.1 钢铁企业的生产特点 |
3.2.2 钢铁企业价值链基本模型 |
3.2.3 钢铁企业基本价值链模型特点 |
3.3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构成 |
3.3.1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划分及其影响因素 |
3.3.2 钢铁企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与现实竞争力 |
3.3.3 钢铁企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与潜在竞争力 |
3.4 钢铁企业价值链模型与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价值链活动角度分析钢铁企业现实竞争力 |
4.1 钢铁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与现实竞争力 |
4.1.1 钢铁企业内部后勤活动与竞争力 |
4.1.2 钢铁企业生产运行与竞争力 |
4.1.3 钢铁企业市场销售活动与竞争力 |
4.1.4 钢铁企业服务活动与竞争力 |
4.2 钢铁企业价值链辅助活动与现实竞争力 |
4.2.1 钢铁企业制度基础分析 |
4.2.2 钢铁企业经营资源分析 |
4.2.3 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4.2.4 钢铁企业技术管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5.1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5.2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1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 |
5.2.2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5.2.3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递阶模型和阶段特征 |
5.2.4 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5.3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 |
5.4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5.4.1 钢铁行业成功关键要素识别 |
5.4.2 识别钢铁企业竞争优势 |
5.4.3 挖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 |
5.5 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5.5.1 钢铁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 |
5.5.2 钢铁企业文化的建设 |
5.5.3 钢铁企业人才的培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6.1 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6.2 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建立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2.2 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6.3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6.3.1 潜在竞争力评价方法 |
6.3.2 现实竞争力评价方法 |
6.3.3 绩效竞争力评价方法 |
6.3.4 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分析:华菱钢铁集团企业竞争力评价 |
7.1 华菱集团企业概况 |
7.1.1 公司竞争优劣势 |
7.1.2 公司竞争战略 |
7.1.3 公司财务状况 |
7.2 华菱集团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路径分析 |
7.2.1 联合改组,筑竞争优势之源 |
7.2.2 国际化发展,立竞争优势之位 |
7.2.3 服务商战略,结竞争优势之核 |
7.3 华菱集团企业竞争力评价 |
7.3.1 潜在竞争力评价 |
7.3.2 现实竞争力评价 |
7.3.3 绩效竞争力评价 |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融结合影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机制研究[D]. 马成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2]公司治理视角下油气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朱志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3]资本、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钢铁上市公司数据[D]. 骆洋. 长江大学, 2016(02)
- [4]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革[J]. 李拥军.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4(05)
- [5]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D]. 王志明. 东华大学, 2014(03)
- [6]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中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效率视角[J]. 李双杰,尹逊雅.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05)
- [7]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 李慧. 湖北工业大学, 2012(10)
- [8]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D]. 刘玉瀛. 南开大学, 2012(07)
- [9]中国钢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 杨文娟. 河北经贸大学, 2011(04)
- [10]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肖文伟. 中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