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童金[1](2021)在《衍射极限环注入切割磁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加速器技术的深入发展,更高亮度和品质的同步辐射光成为用户进行科学实验的新追求。作为下一代光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衍射极限储存环(Diffraction-Limited Storage Ring,DLSR)光源的标识特征就是其储存环束流发射度低至辐射光的衍射极限,具有非常好的横向相干性,亮度也比第三代光源提高约两个量级,为生命科学、材料能源及医药化学等领域带来全新发展机遇。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在lattice设计中通常采用多弯铁消色散(Multi-Bend Achromat,MBA)磁聚焦结构并增强四极磁铁,从而增加同步辐射阻尼,达到降低束流发射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聚焦导致束流色品需要补偿,而为补偿色品而增强的六极铁会引入强大的非线性,进而导致储存环光源的动力学孔径(Dynamic Aperture,DA)通常只有2至5 mm,比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小约一个数量级。动力学孔径指标的大幅下滑导致很多在第三代光源已经成熟的技术无法继续沿用。在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采用局部脉冲凸轨方式可以实现束流注入;但在小DA的DLSR中,采用在轴注入方式(分为在轴替换式注入和在轴纵向注入)或脉冲多极铁离轴注入等方式来实现束流注入。研究利用快冲击器(如strip-line kicker)搭配薄切割磁铁在轴注入的方式解决DLSR中传统局部脉冲凸轨方式束流无法注入的难题,重点聚焦薄切割磁铁的研制。文章先对切割磁铁相关参数和涡流屏蔽相关理论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对切割板小于1 mm的涡流板型切割磁铁开展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磁场分析软件Opera 2D Transient Analysis(TR)模块/3D ELEKTRA(TR)模块对薄切割磁铁主漏场及涡流场随时间演变等过程进行动态分析,重点关注在不同切割厚度下、不同励磁波形下以及不同切割板材料厚度配比下漏场指标的变化,从而得到薄切割磁铁切割板的厚度与材料最佳配比,以及包含励磁波形的综合最优解;同时也对磁铁温度分布进行了简要的仿真分析。薄切割磁铁的结构与工艺设计方面,重点关注了薄切割板结构和工艺的优化,特别是薄切割板的加工工艺以及与高磁导率屏蔽材料的贴合等。另外,也对一体胎具成型无氧铜线圈、无取向硅钢磁芯的冲压制片等工艺环节进行讨论分析。完成切割磁铁的总装集成后,搭建了包括点线圈、长线圈、半正弦波底宽脉冲励磁电源以及三维电动平台组成的动态磁场测量系统进行厚薄两块切割磁铁的磁场测量工作。为了更精确的对切割磁铁主漏场磁感应强度积分值进行测量,对测试用点线圈及长线圈所感应的电压值进行积分降噪处理,以提升该磁测系统对微弱漏场的探测能力;全面测试完成了切割磁铁主场间隙均匀性、端部场磁通密度分布以及涡流场随时间和距离的衰变特性,并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维动态计算和磁场相关参数实测均表明,该厚薄两块切割磁铁在主场均匀性、沿束流方向主场积分值以及切割板外3 mm处主漏场比值(优于0.1%)均能满足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相应物理指标。最后,在设计、研制与测试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本课题的研究为未来先进光源储存环注入设计奠定了一定基础。
刘成[2](2018)在《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 ——以磁通门磁力仪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磁观测是地磁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任务是连续完整、准确可靠地记录地磁场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实际获取的地磁观测数据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要完成对地磁场时空分布规律的精确记录,就必须在提高现有观测仪器灵敏度、带宽等技术指标,引入新型地磁场观测传感器的同时,利用恰当可靠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因此本文以地磁相对记录的典型设备磁通门磁力仪为例,对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和校正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对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质量、数据不一致现状以及观测数据的校正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影响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仪器本身性能,如仪器三个测量轴难以保证绝对正交,仪器格值、零点等存在漂移;二是仪器架设姿态不一致,包括仪器定向方位角和底座水平度等;三是观测环境影响,主要是环境温度变化、台站供电系统不稳定等,对于环境影响可以通过改善台站环境来排除,对于数据中引入无法排除的误差,则试图采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其次,本文通过磁通门磁力仪传递函数的推导与测定以及仪器整机性能的实验室测试确定了仪器在无干扰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各项性能以及运行情况,再根据实际记录曲线分析仪器实际观测数据的质量,从而确定了实际观测过程中各因素对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质量的影响规律。然后,针对目前多个台站存在的两套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曲线不一致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各因素对实际观测数据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一致性校正方法。考虑观测数据中引入了仪器安装方位角和格值偏差的影响,依据各因素影响规律,构建相应的校正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矢量归算完成对不一致数据的校正,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台站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校正算法解算的格值精度优于0.002,姿态角精度优于0.15°,且可以完成测量坐标系下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向标准坐标系下的矢量归算,归算误差不超过0.5n T。在此基础上将这一校正算法集成进地磁数据处理软件平台,为各台站对存在观测数据不一致问题的校正提供实用工具。
张敏,杨福喜,张文来,许秋龙,刘贤伦,王喜珍[3](2015)在《磁通门磁力仪探头定向角度与准确度标定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乌鲁木齐地震台迁往呼图壁,采用传统方法对地磁仪进行安装调试,对探头不同定向角度下日变化进行准确度标定,每个角度观测一天,持续9小时。因对仪器系统零场漂移值估计不足,探头定向角度范围偏小,建议取值范围±500 nT(约±1°),受绝对观测精度及磁通门磁力仪影响因素的制约,取100 nT作为步长较好。实验认为,定向角度与日变化准确度标定精度无明显统计关系,认为影响磁通门磁力仪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影响和仪器自身零场漂移过大。
张悦[4](2012)在《水下机器人地磁组合导航中ICCP算法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铯光泵地磁仪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宽、集成度高等优点,是激光和光纤技术等在传感器应用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水下机器人作为完成水下任务的重要工具,在资源勘探、水下作业和水下侦查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下机器人导航技术非常重要,一个性能稳定,可靠性好,处理能力强的组合导航系统,可以提高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定位精度,长时间潜航准确到达目的地,对于水下机器人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铯光泵磁力仪作为水下磁测传感器,并以等值线逼近的ICCP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来源作为基础,研究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结构原理。在对算法流程进行分析后,从初值选择、等值线提取、最近等值线点确定、刚性变换的求取与应用以及迭代终止条件等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考虑,提出了以改进后的ICCP算法为核心,极大极小距离为辅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系统平台的设计方案,其中ICCP算法匹配精度高、算法易于实现,极大极小距离算法无需对地磁等值线进行线性化,二者相互协调,可以各自发挥特点。地磁图的制备是地磁辅助导航的基础,为此,采用基于克里格插值法、富含丰富地磁信息的地磁图重构方法。ICCP算法的等值线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实现组合导航。实验了G882型光泵地磁仪的水下磁测,在绘制航迹图的过程中,满足了地磁导航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算法的迭代过程进行仿真。系统的精度、可靠度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参量传递符合导航要求。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目前制约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最后对组合导航系统做出评价,得出结论。
胡晓[5](2011)在《水下导航系统的地磁匹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科学探索、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正向深海区域拓展,相应的水下潜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开发日显重要,其中导航定位问题因水下环境的特殊性正逐步变成水下探索的瓶颈,急需解决。首先,水下导航依赖的信息较少,像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在水下严重衰减;其次,目前水下潜器所采用的主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其误差随时间积累而必须依靠其它信息定期进行校正。因此寻找全域自然源辅助导航手段成为深海探测的重要保障,而地磁场恰恰具有这样的导航特点。本文依托国家863课题“水下地磁导航关键技术与原型系统研究”、博士后基金“水下导航系统的地磁匹配关键技术研究”等两项课题进行研究。论文首先简述了水下地磁导航的目的和意义,对水下地磁导航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建立地磁场模型的主要方法、地磁场模型的误差来源,并总结出地磁模型研究的科学价值。其次、根据实际测量数据,通过分析从七个地磁特征量中选取了地磁场垂直强度为地磁匹配的特征量,并对影响地磁匹配定位的日变、月变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地磁日变可视为噪声。设计了基于Hausdorff距离的改进算法,并运用HD算法对地磁匹配导航进行了模拟,在噪声幅值相同、噪声幅值不同、匹配次数相同的三种情况下,比较了HD算法与CC算法,结果表明HD算法的匹配次数和精度均高于CC算法,HD算法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较强。最后,建立了地磁辅助惯性导航系统仿真平台,对水下运载体、陀螺仪、加速度计、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海洋磁力仪进行了分析和地磁匹配模拟实验,为将来进行半实物仿真及原型系统实现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地磁匹配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改进。实验证明,改进后取得的效果满足导航定位的要求。
李瑞芬,高伟[6](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朱兆才[7](2006)在《对数字磁通门磁力仪的若干认识》文中研究说明用好磁通门磁力仪。对做好我国数字观测具有现实意义。设探头线圈轴分别定向在X,Y,Z(或H,D, Z)方向,则磁通门仪记录TX,TY,TZ可表示为:
朱兆才[8](2005)在《数字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磁通门磁变仪定向标准、定向稳定性、影响定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定向标准分为定向操作标准和定向期望标准,讨论了实际记录精度等问题。
朱兆才[9](2004)在《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探头正交误差对定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磁通门磁变仪探头三分量正交度误差对定向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其影响的措施。
朱兆才[10](2003)在《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文中研究表明对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磁通门磁变仪标度值———状态函数的测定和磁通门磁变仪记录的校正计算方法。
二、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衍射极限环注入切割磁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源及其衍射极限现象 |
1.2 同步辐射光源及其注入引出系统 |
1.2.1 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历程 |
1.2.2 同步辐射光源注入引出系统 |
1.3 衍射极限环光源及其注入 |
1.3.1 衍射极限环光源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衍射极限环光源的注入模式 |
1.3.3 衍射极限环光源注入切割磁铁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难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涡流型切割磁铁基本设计与解析分析 |
2.1 电磁基本理论 |
2.2 切割磁铁涡流相关理论 |
2.3 磁屏蔽 |
2.4 涡流型切割磁铁基本结构及核心参数计算 |
2.5 涡流型切割磁铁主漏场的解析分析 |
2.6 动态磁场测量方法 |
2.6.1 电磁效应法 |
2.6.2 电磁感应法 |
2.6.3 磁饱和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切割磁铁多场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3.2 基于TR(Transient analysis)的切割磁铁二维动态磁场分析 |
3.2.1 切割磁铁二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2 切割磁铁主场均匀性及涡流场特性 |
3.2.3 不同切割板厚度下切割磁铁漏场分析 |
3.2.4 励磁波形对切割磁铁漏场峰值的影响分析 |
3.2.5 无氧铜与高磁导率材料厚度配比对漏场影响分析 |
3.2.6 切割板外不同位置漏场随时间演变曲线 |
3.3 基于ELEKTRA/TR模块的切割磁铁三维动态磁场分析 |
3.3.1 切割磁铁三维网格划分 |
3.3.2 薄片硅钢模型的涡电流分布 |
3.3.3 切割磁铁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4 主磁场均匀性及漏场三维动态分析 |
3.3.5 端部场三维动态分析和漏场优化 |
3.4 基于ANSYS的切割磁铁静态温度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切割磁铁工程设计与测试 |
4.1 切割磁铁工程设计 |
4.1.1 一体化无氧铜线圈 |
4.1.2 无取向硅钢磁芯冲压成型 |
4.1.3 高真空绝缘支撑工程材料 |
4.1.4 无氧铜切割板与高磁导率屏蔽材料贴合 |
4.1.5 无氧铜基座、盖板及散热分析 |
4.1.6 切割磁铁总装集成 |
4.2 切割磁铁工程测试 |
4.2.1 线圈电感测定 |
4.2.2 工程塑料PPS真空性能 |
4.2.3 硅钢片厚度及铁损 |
4.2.4 冷冲压硅钢片毛刺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切割磁铁动态磁场测量系统 |
5.1 动态磁场测量系统总体框图 |
5.2 磁场测量探头 |
5.2.1 多匝点线圈及其测试 |
5.2.2 单匝长线圈及其测试 |
5.3 励磁脉冲电源系统 |
5.3.1 励磁脉冲电源系统方案 |
5.3.2 Technix充电电源 |
5.3.3 可控硅开关管 |
5.3.4 脉冲形成原理及电路 |
5.3.5 脉冲波形参数测量 |
5.4 电动平台集成 |
5.4.1 电动平台方案 |
5.4.2 电机驱动器及控制 |
5.5 磁测平台集成与调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切割磁铁磁场测量 |
6.1 动态磁场测量系统 |
6.2 感应电压积分背景减噪 |
6.3 切割磁铁主磁场测量 |
6.3.1 切割磁铁磁间隙主场测量及偏差分析 |
6.3.2 切割磁铁励磁传递函数 |
6.3.3 切割磁铁主磁场横向均匀性测量 |
6.3.4 切割磁铁主磁场纵向分布 |
6.3.5 切割磁铁端部场分布 |
6.4 切割磁铁漏场测量 |
6.4.1 薄切割磁铁切割板外漏场积分测量(长线圈) |
6.4.2 厚切割磁铁切割板外漏场积分测量(长线圈) |
6.4.3 无高磁导率屏蔽材料的切割板外漏场积分测量(长线圈) |
6.4.4 薄切割磁铁出口处漏场测量(点线圈) |
6.4.5 切割板外漏场纵向分布(点线圈) |
6.5 切割磁铁励磁温升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 ——以磁通门磁力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数据校正技术发展动态与总体研究思路 |
2.1 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现状及数据质量分析动态 |
2.1.1 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现状分析 |
2.1.2 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校正技术分析 |
2.2 总体研究思路 |
第3章 仪器系统特性分析与测试 |
3.1 磁通门磁力仪工作原理 |
3.1.1 磁通门磁力仪探头工作原理 |
3.1.2 测量电路原理 |
3.2 磁通门磁力仪传递函数推导与标定 |
3.2.1 磁通门磁力仪传递函数构建 |
3.2.2 传递函数的测定分析 |
3.3 磁通门磁力仪性能实验室测试 |
3.3.1 测试设备 |
3.3.2 噪声特性测试 |
3.3.3 频率特性测试 |
3.3.4 线性度测试 |
3.3.5 温度特性测试 |
第4章 仪器实际运行数据质量影响分析 |
4.1 噪声分析 |
4.2 温度特性影响分析 |
4.3 正交度影响分析 |
4.4 格值影响分析 |
4.5 安装姿态影响分析 |
第5章 观测数据一致性校正算法研究 |
5.1 基于遗传算法的观测数据一致性校正模型构建 |
5.1.1 格值校正模型 |
5.1.2 姿态角校正模型 |
5.1.3 标准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下数据转换 |
5.2 观测数据一致性校正算法设计及数值模拟 |
5.2.1 校正算法设计 |
5.2.2 数值模拟计算 |
5.3 观测数据一致性校正算法实验验证 |
5.3.1 邯郸涉县地震台概况 |
5.3.2 台站观测实验及解算精度分析 |
第6章 一致性校正算法软件实现与实践应用 |
6.1 观测数据一致性校正软件实现 |
6.1.1 软件结构及功能设计 |
6.1.2 核心功能研发 |
6.2 一致性校正软件实践应用 |
6.2.1 一致性校正功能测试 |
6.2.2 一致性校正功能实践应用 |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磁通门磁力仪探头定向角度与准确度标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日变化准确度标定 |
2 观测数据质量与探头定向关系 |
3 探头定向试验 |
4 地磁台网仪器定向及标定精度统计 |
5 讨论 |
(4)水下机器人地磁组合导航中ICCP算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下机器人地磁导航的意义 |
1.2 水下机器人的应用与分类 |
1.3 组合导航的现状与特点 |
1.3.1 组合导航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导航具有的特点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铯光泵地磁传感器与组合导航系统 |
2.1 地磁仪分类 |
2.2 铯光泵地磁仪原理及应用 |
2.2.1 铯光泵地磁仪的工作原理 |
2.2.2 G882 型海洋铯光泵地磁仪在水下导航中的应用 |
2.3 惯性导航及其误差分析 |
2.3.1 惯性导航 |
2.3.2 惯性导航的误差源 |
2.3.3 误差分析 |
2.3.4 系统误差方程 |
2.4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系统 |
2.4.1 地磁在水下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 |
2.4.2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系统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极大极小距离的地磁匹配算法 |
3.1 极大极小距离法 |
3.1.1 两个多边形的距离 |
3.1.2 极大极小距离 |
3.2 基于极大极小距离的地磁匹配算法 |
3.2.1 构造算法中基准数据序列 |
3.2.2 基于极大极小距离的地磁匹配导航 |
3.3 适配域的确定 |
3.3.1 统计特征选择法 |
3.3.2 地磁信息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近等值线逼近算法 |
4.1 ICCP 算法原理、过程与特点 |
4.1.1 ICCP 算法的原理 |
4.1.2 ICCP 算法的过程 |
4.1.3 ICCP 算法的特点 |
4.2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的关键技术 |
4.2.1 初始向量的选择 |
4.2.2 地磁等值线的提取 |
4.2.3 寻找最近等值线点 |
4.2.4 刚性变换 |
4.2.5 迭代终止条件 |
4.3 算法的性能改进 |
4.4 地磁图的制备 |
4.4.1 网格化地磁图 |
4.4.2 基于克里格插值的局部地磁图的构建 |
4.5 水下机器人航迹磁测与算法匹配导航仿真 |
4.5.1 航迹磁测 |
4.5.2 仿真实例 |
4.5.3 地磁导航技术的制约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
(5)水下导航系统的地磁匹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水下地磁导航系统理论基础 |
2.1 地磁匹配导航的基本原理 |
2.2 水下地磁导航定位的制约因素 |
2.2.1 地磁图和地磁场模型的制约 |
2.2.2 环境磁场的影响 |
2.2.3 变化磁场的影响 |
2.3 水下地磁异常的解决途径 |
2.3.1 基于小波多尺度变换的地磁匹配 |
2.3.2 基于SALM 的地磁异常定位 |
2.4 水下地磁导航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适合地磁匹配的地磁场模型的建立 |
3.1 地球磁场模型 |
3.2 建立地磁场模型的主要方法 |
3.3 局部区域地磁场模型的建立 |
3.4 地磁场模型的误差来源 |
3.4.1 磁力仪误差 |
3.4.2 定位误差 |
3.4.3 地磁场模拟误差 |
3.4.4 数据处理产生的误差 |
3.5 地磁场模型研究的科学价值 |
3.6 本章小结 |
4 水下导航地磁特征量选取的研究 |
4.1 地磁特征量 |
4.2 地磁特征量的选取 |
4.2.1 地磁特征量的选取准则 |
4.2.2 依据实测数据的地磁特征量的分析与选取 |
4.3 本章小结 |
5 水下地磁导航匹配算法 |
5.1 常用地磁匹配算法分析 |
5.1.1 最小距离度量法 |
5.1.2 相关度量法 |
5.1.3 迭代最近点算法(ICP) |
5.2 基于Hausdorff 距离的改进算法 |
5.2.1 地磁场影响匹配定位的关键因素分析 |
5.2.2 基于Hausdorff 距离的改进算法 |
5.2.3 实验与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半实物仿真与原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
6.1 半实物仿真与原型系统的设计 |
6.2 系统仿真建模 |
6.3 半实物仿真与原型系统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附件 |
(8)数字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地磁观测和磁通门磁变仪定向 |
1 关于磁通门磁变仪定向标准 |
1.1 磁通门磁变仪原理式 |
1.2 磁通门磁变仪定向操作标准 |
2 关于磁通门磁变仪定向操作误差 |
2.1 Z探头θX定向受θY影响带来操作误差 |
2.2 Y探头δ定向受βY影响带来操作误差 |
2.3 定向操作的其他误差来源 |
3 影响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的因素分析 |
3.1 磁通门磁变仪的定向稳定性 |
3.2 弱铁磁环境对定向的影响 |
3.3 三分量线圈轴正交度误差影响 |
4 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的日常期望标准 |
4.1 六个定向参数中δ、θX应优先严格定向 |
4.2 实现磁通门仪的日常工作期望定向标准的方法 |
5 结语 |
5.1 建议磁通门磁变仪采用X、Y、Z定向 |
5.2 关于磁通门磁变仪定向操作标准和日常工作期望标准 |
5.3 关于探头三分量线圈轴正交度误差影响 |
5.4 磁通门磁变仪的探头结构改进 |
(9)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探头正交误差对定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关于定向要求 |
1 关于探头三分量线圈轴正交度误差对定向的影响 |
1.1 在探头三分量线圈轴正交度存在误差情况下, 六个定向参数中的δ、θX、βY应优先严格定向 |
1.2 不同顺序定向操作中, 正交度误差对定向的影响 |
1.3 减小探头三分量正交度误差对定向影响的措施 |
1.3.1 在探头三分量正交度不能校正情况下, 应注意不同定向顺序中正交度误差的影响 |
1.3.2 在探头上设置互相垂直的长水准泡控制定向 |
1.3.3 建议在探头内设置微调三分量线圈正交度的控制螺丝 |
(1) X、Y探头线圈正交度的测量与改正 |
(2) Z、Y探头线圈正交度的测量与改正 |
(3) Z、X探头线圈正交度的测量与改正 |
(4) 影响探头线圈正交度测量与改正的因素 |
2 几点思考和建议 |
四、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衍射极限环注入切割磁铁技术研究[D]. 童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 ——以磁通门磁力仪为例[D]. 刘成.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3]磁通门磁力仪探头定向角度与准确度标定分析[J]. 张敏,杨福喜,张文来,许秋龙,刘贤伦,王喜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06)
- [4]水下机器人地磁组合导航中ICCP算法的改进[D]. 张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2)
- [5]水下导航系统的地磁匹配算法研究[D]. 胡晓.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6]《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7]对数字磁通门磁力仪的若干认识[A]. 朱兆才. 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总第334期)
- [8]数字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的研究[J]. 朱兆才. 东北地震研究, 2005(01)
- [9]三分量磁通门磁变仪探头正交误差对定向的影响[J]. 朱兆才. 东北地震研究, 2004(02)
- [10]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与记录的校正计算[J]. 朱兆才. 东北地震研究,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