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谢莹,刘昱彤,陈明亮,梁安迪[1](2021)在《品牌消费旅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心理过程——神经营销学视角》文中提出品牌消费旅程通常指的是对于品牌消费服务的多维度(包括认知,情绪,感觉,行为和品牌关系)响应。揭示品牌消费旅程的认知心理过程是目前营销学领域之中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在梳理当前神经营销领域内有关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事件相关震荡(ERO)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将消费者在品牌消费旅程之中的认知心理进程划分为注意吸引、决策形成、消费体验和品牌忠诚四个阶段,并系统阐述了每个阶段之中消费者心理进程的神经机制与脑区活动,进而全面立体地揭示消费心理的全貌。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神经指标在具体营销情境下的表征意义,并结合超扫描技术进一步解析多个被试间的神经耦合情况。
岳蓓蓓[2](2021)在《企业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期盼的不断攀升,以低碳、节能、环保、循环、健康等为特征的绿色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以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已经从环境治理的被动需求转化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主动需求,我国政府为推动绿色消费也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标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虽然绿色消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大的政策支持,但绿色消费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现实困境。由于绿色消费行为的环保效用体验具有时间滞后性,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消费者直接观察和感知,如果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未能体验到绿色消费行为的预期环保效用,消费者就会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困惑、失望等消极情绪以及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当消费者再次面临绿色消费决策时就会产生徘徊、犹豫甚至是拒绝的行为。因此,如何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效用感知、吸引消费者持续而重复地进行绿色消费成为企业开拓绿色市场、获得绿色竞争优势以及开展全方位、多样化绿色营销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把绿色消费行为默许为消费者的初次或单次消费行为,聚焦于购前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如人口统计特征、内部心理因素与外部情境因素等,对购后过程以及重复性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鲜有涉及。事实上,绿色重复消费行为会明显有别于初次或单次绿色消费行为,但其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目前尚未明确。消费者首次或之前的绿色消费行为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其后续的绿色重复消费行为,尚需理论界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从企业反馈的视角出发探究了重复性绿色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弥补了此前绿色消费领域对反馈效应和购后营销过程考察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绿色营销战略中的反馈策略研究。本文依据反馈干预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界定了绿色重购行为中企业反馈的核心构念——购后价值反馈,并明晰了社会性价值反馈和功能性价值反馈两类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促进作用,构建了以购后价值反馈为自变量、温情感为中介变量、反馈时机为调节变量、绿色重购意向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即研究一,并通过实验1、2和3三个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研究假设。其中实验1验证了相比于无价值反馈,购后价值反馈显着提升绿色重购意向,且社会性价值反馈比功能性价值反馈促进绿色重购意向的效果更好。实验2更换实验材料和被试验证了社会性价值反馈比功能性价值反馈更能提升温情感,且温情感在购后价值反馈影响绿色重购意向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3再次更换实验材料和被试验证了即时反馈时,社会性价值反馈比功能性价值反馈更能提升温情感,进而提升绿色重购意向;延迟反馈时,社会性价值反馈与功能性价值反馈引发的温情感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显着差异,进而绿色重购意向无显着差异。在得出社会性价值反馈更能促进绿色重购意向的结论后,围绕着企业应该如何设计社会性价值反馈策略这一问题,依据社会比较理论,引入比较反馈这一概念,探讨了社会性价值比较反馈影响绿色重购意向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以比较反馈和关系强度为自变量、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变量、反馈情境为调节变量、绿色重购意向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即研究二,并通过实验4、5和6验证了所提的研究假设。其中实验4验证了比较反馈和关系强度对绿色重购意向具有交互作用。强关系时,上行比较反馈比下行比较反馈更容易激发绿色重购意向;弱关系时,上行比较反馈与下行比较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影响无差异。实验5验证了印象管理动机在比较反馈和关系强度对绿色重购意向的交互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强关系时,上行比较反馈比下行比较反馈更容易激发印象管理动机;弱关系时,上行比较反馈与下行比较反馈对印象管理动机的影响无差异?实验6验证了公开反馈时,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上行比较反馈比下行比较反馈更能激发印象管理动机,进而绿色重购意向更强;私密反馈时,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上行比较与下行比较激发的印象管理动机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显着差异,进而绿色重购意向也无显着差异。通过上述两个研究,本文从企业反馈角度出发,发现并验证了消费者绿色重购意向的产生机制,丰富了绿色消费行为与绿色营销领域购后价值反馈策略的相关研究。研究一界定了绿色重购行为中企业反馈的关键概念——购后价值反馈,并构建了购后价值反馈影响绿色重购意向的理论模型;确定了社会性价值反馈和功能性价值反馈这一划分方式,证实了两类购后价值反馈均会提升绿色重购意向;补充和完善了绿色重购意向中购后情感的研究,揭示了温情感是绿色重购行为中的情感强化机制,厘清了反馈时机是温情感发挥中介作用的重要边界条件。研究二探讨和解决了在绿色重购行为中社会性价值反馈如何设计的问题,并构建了社会性价值比较反馈影响绿色重购意向的理论模型;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关系强度视角剖析了上行比较反馈和下行比较反馈对绿色重购行为存在差异化影响的原因;发现并验证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绿色重购意向中的中介作用,补充和完善了印象管理动机前置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反馈情境是印象管理动机在绿色重购意向中发挥中介作用的重要边界条件。
蔡佩芫[3](2021)在《消费者购前仪式行为对禀赋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的数值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人民消费形态不断迭代变更,整体消费结构呈现物质型与体验式消费“双升级”,且从物质消费为主转移到体验消费为主的趋势,而消费者仪式是购买过程中体验中常见的表现载体,近年来消费者仪式行为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人们从消费者仪式中可以构建自我概念,获得新的自我身份,认知上可以感受到归属感,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感等,情绪上不仅可以积极情绪,同时也可以缓解预期负面情绪。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消费体验过程中消费者仪式行为,更好的将商品从功能性意义进行升华,产生情感能量和所有权感知,进而发挥仪式的效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消费者仪式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场景:第一各种节日场景;第二是新身份获得时,包括成人礼,婚礼等,而日常体验式消费场景下的消费者仪式行为实证研究较少;另外,对于消费者仪式对消费者产生自愿增价意愿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更多从单一的心理认知或单一感知情绪角度去考虑,没有考虑仪式作为一种消费者体验的属性,如仪式与心理所有权和预期情绪,以及禀赋效应的关系;而且对于消费者购买仪式在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作用路径目前学术界并无分开研究。消费者购前仪式如何从认知和情绪两个维度去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呢?消费者仪式是否可以缓解禀赋效应呢?还有,针对不同产品特质,消费仪式发挥作用机制是否相同?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以购买前消费中的消费仪式行为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心理认知和情绪两个心理学维度,以心理所有权理论、前景理论以及禀赋效应理论为支持,打开消费者仪式对与禀赋效应之间的“黑匣子”,并且探究针对不同产品类别(享乐主义趋向产品VS实用主义趋向产品),是否会依赖不同路径产生仪式效果。通过对以往文献梳理,本文依据SOR理论构建了理论模型,将消费者仪式作为自变量,禀赋效应作为因变量,同时将心理所有权和预期内疚感作为中介变量,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共设计三个正式实验验证,实验一验证相比无仪式,消费者购前仪式更能减弱禀赋效应,且心理所有权与预期不购买内疚感作为消费者仪式与禀赋效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实验二线下重复实验一,并且增加控制变量感知质量、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控制等,检验实验稳健性。实验三,主要证明了产品类型对于心理所有权和预期不购买内疚的双中介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购买前情景中,消费者仪式通过提升心理所有权和预期不购买内疚感来缓解禀赋效应。并且,在高仪式中,相比于实用品,享乐品更加促进心理所有权产生和预期不购买内疚感产生,进而减弱禀赋效应。本文聚焦消费者购买前的场景中的仪式,并且将心理所有权和预期内疚感引入消费者仪式研究中,做到把仪式研究场景扩展到在日常消费购买前场景下,并且分析了所有权理论中的心理所有权和厌恶损失的前景理论中的预期负面情绪里面的预期不购买内疚感度的作用机制,揭示了两者对消费者仪式行为和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而这也是国内外首次从禀赋效应角度解释消费者仪式产生的消费者自愿溢价效果,完善并丰富了消费者仪式领域的研究,扩展了禀赋效应、心理所有权理论以及前景理论的作用情景和关系变量。最后,研究结论可以赋能于企业在管理与运营中重视仪式,并且为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产品的类别,来设计消费者仪式行为的体验流程,为企业缓解消费者禀赋效应同时促进购买意愿,提供了方向性的意见。
赵静[4](2021)在《圈层文化视域下品牌IP形象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的上升势头带动了IP产业崛起,IP在影视文学、文化创意产品、商业合作等领域话题不断,且一度引起市场消费热潮。IP形象展示出的核心感染力和多维度延展能力让品牌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品牌IP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亚文化搭乘新媒体传播快车从边缘小众走向大众视野,逐渐形成了嘻哈圈、电竞圈、二次元圈等等以不同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兴趣圈层。圈层文化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形态,涵盖众多社会文化群体,成为品牌建设与发展考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从圈层文化这一角度出发为品牌IP形象的构建与应用提供新思路,丰富品牌IP形象设计的理论研究。在相关文献查证的基础上,对品牌IP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溯源品牌IP形象流变过程,阐明IP形象对品牌的价值;解读圈层文化以说明圈层文化对品牌IP形象设计构建的积极作用;从外在形象设计、内在精神构建两方面分析嵌入圈层DNA特质的品牌IP形象设计表现,结合设计现象探讨如何强化IP生命力,并通过多维度延展应用为品牌赋能。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MANS极限运动品牌IP形象设计”项目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对圈层文化的解读与运用,实现针对街头文化圈层的极限运动品牌IP形象设计。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两相论证,为品牌IP形象提供设计新视角。
熊庆弟[5](2020)在《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符号研究与设计 ——以欧莱雅子品牌策划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新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层出不穷,新零售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新零售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零售模式,其设计的核心动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一种商业模式,在新的商业模式下,用户与消费的自由度获得了提升。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消费者的倾向于内在需求成为商业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认知的引导可以以较低成本完成。消费共识的生产与传播也教传统媒体更具效率与优势。而过往大众媒体时期以性别划分的消费符号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年轻群体,一些基于过去时代的性别符号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失范的现象。本文主要以当代年轻人在护肤领域中的去性别化符号消费为切入点,进行去性别化的消费符号研究。借助符号传播学领域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去性别化的消费符号构建。了解消费符号的作用方式,结合新零售商业模式提出一套新的符合现下年轻人的消费符号,并给出具体的设计运用,使消费者能够从僵化的符号系统中走出来,向内探索,重视自我的消费。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和使用体验。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合适的产品及服务带来的满足感。
王婧瑶[6](2020)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转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传统营销传播的模式也被颠覆。过往的品牌情感营销传播活动仅把目光放在“怎样营销”和“如何传播”上,忽视了营销传播完整链条中情感要素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同时传统媒体在传播品牌信息时受限于传播渠道和内容限制,并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关于情感的内在需求。而网络媒体自诞生之日就具互动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特征,可谓是天生的“情感媒介”,因而探索网络媒体环境中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对品牌自身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第一章对传统的线下情感营销与网络媒体环境中的情感营销进行了对比,认为传统情感营销存在着诸多局限性,而网络媒体环境中的情感营销拥有更能凸显品牌的人格化特质、唤醒情感消费欲望等优势,网络媒体技术的发达延伸了我们情感感官、情感认知和情感关系;第二章试图从理论视角找到情感营销传播的立足点,从媒介情境论阐明网络媒体情境的特点以及构建情感情境的实际应用,而最适合网络媒体情感营销传播的模式为“AISAS”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和实际运用案例;第三章选取了时下情感营销传播的典型案例——网易云音乐品牌和江小白酒品牌,网易云音乐和江小白在情感营销过程中均构建了独特的情感情境,并佐证了“AISAS”模式在二者情感营销传播策略中的正面效果,同时阐明网易云音乐品牌和江小白酒品牌在情感营销传播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品牌的参考与借鉴。第四章则回归本文的主题,阐述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品牌情感营销传播方面的不足之处有社交媒体利用不充分且缺乏整合、缺少对正负口碑的应对机制、忽视情感“售后环境”的双向互动、轻视社群互动的作用,而与之相对的情感营销传播提升策略则需要品牌注重设置社交媒体的情感议题、重视情感人物的作用、着力打造品牌人性化官微角色、运用新技术打造情感情境。
郑敏霞[7](2020)在《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广告情感诉求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情感诉求广告十分常见。企业经常会通过在广告中表达积极、温暖的情感来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广告的喜爱,以此刺激购买。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广告情感诉求的效价与广告效果正相关。即相比于消极情感诉求广告,积极情感诉求广告更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然而,区别于以往的积极情感诉求广告,2017年以来,丧茶、UCC咖啡等众多品牌,却选择了在广告中传播消极情绪,如“每天来点负能量”。这种以消极情感为内核的“丧营销”成为了新兴的营销形式,并屡次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推广效果,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学界有必要探究为何消极情感诉求广告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以及消费者在何种情境下会偏好消极情感诉求广告。本研究立足于“丧营销”流行的市场现状,将“丧”定义为高水平的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将“丧”广告归类为消极情感诉求广告。在早期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广告情感诉求对消费者广告态度、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自我差异理论和自我-品牌联结理论,本文共进行了4个实验。实验一发现:当感知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低(vs.高)时,相比于消极(vs.积极)情感广告诉求,消费者对积极(vs.消极)情感诉求广告产品的广告态度更好,购买意愿更高;实验二证明,情感共鸣中介了这一过程,即消费者感知广告传递了与自身一致的情感诉求,从而增加了购买意愿;实验三验证了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即只有当消费者的自我接纳水平低时,在经历高水平的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后,消费者会偏好消极情感诉求广告。实验四,进一步明确了该效应的边界条件。只有当消费者启动自我验证动机时,才会在经历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后,偏好消极情感诉求广告。本文取得的研究结果,为“丧营销”为何能产生正面效果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依据;论证了广告情感诉求影响下,商品购买行为赋予消费者的心理价值;为企业创建消费者-品牌联结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丧广告”与消费者达成情感共鸣,让消费者感知该品牌“贴心”、“知己”。
刘露[8](2020)在《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文中研究说明“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深刻意义的,历代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家”对中国人往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精神情感的寄托,家的观念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以“家文化”为研究的切入点具有深刻的意义。中国广告长城奖有着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广告赛事,因此选取2009-2018近十年的长城奖获奖作品作为研究样本具有权威性。本研究将“家文化”的概念划分为三个元素:“家庭”、“家乡”和“国家”,采用案例分析、分析统计、眼动实验、调查问卷、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家文化”的三个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视觉呈现及其沟通效能上的呈现,得出有益于“家文化”与平面广告结合的启示,为平面广告发展提供思路。在对“家文化”长城奖获奖平面广告作品进行广告主类别、广告性质的详细划分与整理后,得出“家文化”在不同类别广告上的作用:冲淡商业广告的商业气息、为公益广告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以及“家文化”与广告主类别的联系:增进消费者距离、影响消费者生活观念以及激发受众对舒适生活的追求等。对“家文化”元素内涵深入分析,从“家文化”独有的广告内涵:以家为本、恋乡情结、爱国情怀出发,利用中国人独特的“家”情结,可以丰富广告内容,增强广告认同。通过分析“家文化”平面广告的版面设计、情感诉求与品牌塑造的联结,以及与社会习俗的联结,发掘了“家文化”与品牌塑造的影响力之间的联系,做好版面设计是基础,注入感情是深化广告主题的关键。要找到情感共鸣点,从需求出发,以家人团圆、回乡过年、亲情爱情等方面为诉求点,广告内容和产品才可以打动人心,利用“家文化”广告中的社会习俗特征可增添商品节日文化价值和民族认同感。在视觉呈现上,色彩运用、图形组合、文字组合、人物形象的视觉特点表现在视觉隐喻增强说服力、传统文化元素(雕刻、剪纸、绘画、文字、十二生肖)注入生命力、生活情境增强真实性。“家文化”平面广告作品的沟通效能上,根据眼动实验和调查问卷结果验证了关于“家文化”各元素沟通效能上的假设:不同“家文化”广告作品的注视时长存在明显差异、受众为对“家庭”的相关作品记忆程度最深。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总结出“家文化”元素与平面广告结合的启示,应从真实情景取材,多借鉴传统文化要素,培养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对于“家文化”广告存在的问题,要明确主题,摒除封建思想。
刘维[9](2020)在《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多元化特征愈发明显的时代,行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竞争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品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不再是硬碰硬的生死决斗,更需要合作共赢。在这种环境下,跨界营销应运而生。而对于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而言,我国化妆品市场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面对市场被外资化妆品集团长期占领的境况,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不仅需要提升产品质量,还需创新营销手段以破除品牌面临的保守刻板印象、消费群体老龄化和营销传播思维局限等内生困境,跨界营销顺势成为了百雀羚突破困境的重要选择。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映射到消费领域形成强烈的“国货意识”,为国货老品牌百雀羚的“逆袭”创造了条件。消费升级与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为百雀羚通过跨界营销助力品牌年轻化奠定了基础。媒介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媒介环境,为百雀羚利用跨界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契机。百雀羚在全方位的跨界营销中,通过联结热门符号、文化及潮流趋势丰富了品牌文化、凝练了品牌精神并助力了品牌年轻化,实现了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的双向提升,形成了自身特色,具有显着代表性。其跨界营销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纵向跨界营销、水平跨界营销和交叉跨界营销。纵向跨界营销包括同领域内跨界、借娱乐渗透市场和融合潮流趋势纵深市场,帮助品牌更大程度地渗透原有市场,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水平跨界营销主要体现在借力扩张市场、传承与再创传统文化、品牌效应叠加和聚焦二次元市场,助力百雀羚横向扩张市场,实现品牌年轻化。交叉跨界营销包括以内容撬动传播、以互动助力品牌传播和以UGC共创品牌价值,实现百雀羚、跨界对象与消费者三方共赢。纵观百雀羚的跨界营销活动,可以发现其跨界营销的基点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全方位挖掘开发,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主要的跨界营销策略有配合重大活动以提高转化率、凝练“认真”的品牌精神、线上线下联动打造营销闭环和利用消费者扩大传播范围。跨界营销为百雀羚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转化方式欠佳导致传播内容转化率偏低,频繁的跨界营销致使消费者认知混乱,缺乏风险处理机制而损害品牌形象,对历史的不当解构引发文化冲突。解决百雀羚跨界营销存在的问题需要优化内容向销量转化的方式,围绕品牌理念开展跨界营销,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尊重各类文化的典型特征。
陈源山[10](2020)在《互联网公益游戏化互动与持续参与意愿 ——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带来行业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革,公益也在变革之中。研究中特别关注到支付宝蚂蚁森林这一互联网公益平台,带动5亿人种下1亿多棵树;作为一种价值共创,蚂蚁森林呈现出游戏化、社区化、仪式化的新特征。以这个现象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互联网公益并为后续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研究问题有两个:一是公益参与行为如何成为一种仪式?二是虚拟社区中的互动如何对公益这一价值共创行为的用户持续参与意愿产生影响的?研究方法上采用参与式观察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参与式观察借助互动仪式理论对蚂蚁森林中的互动仪式进行深入分析,将“情感能量”操作化为“社区认同”这一概念,借由互动仪式的理论路径和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建构研究模型;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并用SPSS与AMOS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研究成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概括出了公益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仪式链,群体团结、群体符号以及情感能量的形成使蚂蚁森林公益虚拟社区中的公益参与能够成为一个互动仪式链,这是对第一个研究问题的回答。二是发现了游戏化互动对价值共创持续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即社区认同在整个机制中的核心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跳脱出公益的本体来看待互联网公益,从虚拟社区与价值共创的视角,将平台因素纳入到互联网公益参与内在机制之中,关注用户与平台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借用互动仪式理论对互联网公益参与的内在动力机制展开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实务策略建议:蚂蚁森林应该进一步优化社区的功能;互联网公益与公益组织要更加关注群体的因素,进行社区化运营;互联网产品与平台,在产品策划、产品运营与营销传播应当关注社区认同的激活与强化,作为长效策略。最后针对研究不足提出的后续研究展望。
二、浅谈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能量(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消费旅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心理过程——神经营销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品牌消费旅程神经心理过程的框架模型 |
3 品牌消费旅程的心理过程与认知机制 |
3.1 注意吸引阶段:基于知觉体验的目标识别与注意空间分配,遴选潜在购买商品 |
3.2 决策形成阶段:以“预期价值”为核心进行决策,扣动购买扳机 |
3.3 消费体验阶段:品牌消费的愉悦体验是消费者忠诚的先导 |
3.4 品牌忠诚阶段:综合先前经历进行学习,重复购买行为的形成 |
4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1.1 品牌消费心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
4.1.2 品牌消费旅程的各阶段中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 |
4.2 研究意义 |
4.3 研究展望 |
(2)企业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重购行为 |
2.1.1 绿色重购行为与意向的概念界定 |
2.1.2 绿色重购行为的相关理论 |
2.1.3 绿色重购行为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4 小结 |
2.2 企业反馈 |
2.2.1 企业反馈的内涵 |
2.2.2 企业反馈的理论阐述 |
2.2.3 企业反馈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一:购后价值反馈与绿色重购行为 |
3.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3.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3.2.1 购后价值反馈 |
3.2.2 温情感 |
3.2.3 反馈时机 |
3.3 假设推演 |
3.3.1 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促进作用 |
3.3.2 温情感的中介作用 |
3.3.3 反馈时机的调节作用 |
3.3.4 研究模型一 |
3.4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
3.4.1 前测 |
3.4.2 实验1: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影响 |
3.4.3 实验2:温情感的中介作用 |
3.4.4 实验3:反馈时机的调节作用 |
3.4.5 研究一结果讨论 |
第4章 研究二:社会性价值比较反馈与绿色重购行为 |
4.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4.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4.2.1 比较反馈 |
4.2.2 关系强度 |
4.2.3 印象管理动机 |
4.2.4 反馈情境 |
4.3 假设推演 |
4.3.1 比较反馈和关系强度对绿色重购意向的交互作用 |
4.3.2 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 |
4.3.3 反馈情境的调节作用 |
4.3.4 研究模型二 |
4.4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
4.4.1 实验4:比较反馈和关系强度的交互作用 |
4.4.2 实验5: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 |
4.4.3 实验6:反馈情境的调节作用 |
4.4.4 研究二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影响 |
5.1.2 社会性价值比较反馈对绿色重购意向的影响 |
5.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5.2.1 理论贡献 |
5.2.2 管理启示 |
5.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5.3.1 研究局限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消费者购前仪式行为对禀赋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仪式相关研究 |
2.2 心理所有权理论以及相关研究 |
2.3 前景理论 |
2.4 预期负面情绪 |
2.5 产品类型以及相关研究 |
2.6 禀赋效应以及相关研究 |
第3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假设 |
3.2 理论模型提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仪式行为对禀赋效应影响的实验准备 |
4.1 实验物选择 |
4.2 正式实验问卷设计 |
4.3 正式实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仪式对于禀赋效应影响实证检验 |
5.1 正式实验研究1 |
5.2 正式实验研究2分析 |
5.3 正式实验研究3分析 |
5.4 实验讨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启示 |
6.3 管理启示与建议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圈层文化视域下品牌IP形象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品牌IP形象与圈层文化综合论述 |
2.1 品牌IP形象综述 |
2.1.1 IP的概念 |
2.1.2 品牌IP形象的概念 |
2.1.3 品牌IP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
2.2 圈层文化界定 |
2.3 圈层文化对品牌IP形象的影响 |
2.3.1 助力品牌与圈层受众建立沟通关系 |
2.3.2 赋予IP形象圈层DNA特质 |
2.3.3 为IP形象创造价值深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圈层文化下的品牌IP形象设计表现特征 |
3.1 外在形象注重圈层文化基因传递 |
3.1.1 独具个性的造型设定 |
3.1.2 引发联想的色彩运用 |
3.1.3 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
3.1.4 传递价值的符号打造 |
3.2 内在构建引发圈层受众情感共鸣 |
3.2.1 深入人心的情感定位 |
3.2.2 鲜活饱满的人设 |
3.3 强化品牌IP形象设计生命力 |
3.3.1 家族化赋能 |
3.3.2 定期更新形象 |
3.3.3 持续内容输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拓展品牌IP形象圈层受众的推介方式 |
4.1 多元化的衍生品开发 |
4.1.1 设计多元化 |
4.1.2 品类多元化 |
4.2 满足身心体验的场景活动 |
4.3 符号叠加下的跨界联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ANS品牌IP形象设计解析 |
5.1 MANS品牌前期分析与定位 |
5.1.1 MANS品牌简介 |
5.1.2 MANS IP形象开发前因 |
5.1.3 MANS圈层定位 |
5.2 MANS品牌IP形象设计构建与应用 |
5.2.1 MANS IP形象创意元素提取 |
5.2.2 MANS IP形象基础视觉设定 |
5.2.3 MANS IP形象在品牌活动中的应用 |
5.2.4 MANS IP形象衍生品设计应用 |
5.2.5 MANS IP形象三维质感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符号研究与设计 ——以欧莱雅子品牌策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消费者升级 |
1.1.2 品牌升级 |
1.1.3 渠道升级 |
1.1.4 总结 |
1.2 研究现状 |
1.2.1 去性别化消费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消费符号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与消费符号理论概述 |
2.1 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 |
2.1.1 新零售模式 |
2.1.2 去性别化消费 |
2.1.3 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 |
2.2 消费符号理论概述 |
2.2.1 符号学相关理论概述 |
2.2.2 消费符号相关概念解释 |
2.2.3 符号的传播理论概述 |
2.2.4 符号传播影响因素 |
2.3 新零售模式、去性别化消费与符号传播的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零售模式下的当代年轻群体护肤品领域里的消费符号分析 |
3.1 新零售模式下消费方在护肤品领域的消费行为调研 |
3.1.1 调研抽样介绍 |
3.1.2 调研问卷及访谈过程 |
3.1.3 当下年轻群体在护肤品领域的消费行为关键字采集 |
3.1.4 小结 |
3.2 新零售模式下护肤品品牌方销售行为调研 |
3.2.1 抽样介绍 |
3.2.2 品牌方销售行为研究 |
3.2.3 品牌方消费销售行为关键字采集 |
3.2.4 小结 |
3.3 消费方消费行为关键词与品牌方市场认知关键词对比分析 |
3.3.1 新零售模式下消费方与品牌方出现新的沟通需求 |
3.3.2 消费方与品牌方分析对比 |
3.3.3 总结 |
3.4 新零售模式下的护肤品消费领域符号传播问题分析 |
3.4.1 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现象 |
3.4.2 以“场景”为划分依据的去性别化的消费符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零售模式下去性别化消费符号传播及设计策略 |
4.1 新零售模式下的消费行为路径 |
4.2 消费行为路径下的符号传播影响力 |
4.3 消费行为路径下提升符号传播影响力的设计要素 |
4.3.1 Attention阶段直觉影响力提升设计要素 |
4.3.2 interest阶段理性影响力的提升设计要素 |
4.3.3 Desire阶段自我影响力的提升 |
4.3.4 渠道优化的设计要素提取 |
4.3.5 总结 |
4.4 新零售模式下去性别化消费符号引导策略 |
4.4.1 attention提升消费者的直觉影响力 |
4.4.2 interest阶段提升理性影响力 |
4.4.3 desire阶段提升持续影响力 |
4.4.4 建立触发机制 |
4.4.5 消费行为引导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零售模式下去性别化消费符号设计实践 |
5.1 设计方向的提出 |
5.1.1 新零售模式下当代年轻群体护肤品消费现状 |
5.1.2 欧莱雅品牌现状 |
5.1.3 设计方向提出 |
5.2 欧莱雅旗下护肤品品牌-EED |
5.2.1 品牌定位 |
5.2.2 品牌理念 |
5.2.3 品牌基础VI |
5.3 品牌策略 |
5.4 以“熬夜”场景为切入的“I NEED”系列产品策划 |
5.4.1 Attention阶段 |
5.4.2 Interest阶段 |
5.4.3 Desire阶段 |
5.4.4 Action阶段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设计手册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网络媒体环境下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情感营销 |
(二)媒介是人的延伸 |
(三)作为环境的网络媒体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情感营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品牌与情感融合 |
(三)关于“品牌营销传播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可行性分析 |
五、研究思路与目标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媒体环境下品牌的情感营销概述 |
一、品牌在传统情感营销中的局限性 |
(一)品牌难以观测消费者动态变化的情感 |
(二)品牌的情感沟通和情感维护成本高 |
(三)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的扩散效应弱 |
(四)难以持续性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情感 |
二、品牌在网络媒体环境中情感营销的优势与机会 |
(一)品牌的虚拟情感形象经营凸显人格化特质 |
(二)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唤醒情感消费欲望 |
(三)嵌入性媒体技术更适合嵌合情感 |
(四)圈子化的用户让品牌的情感切入点更精准 |
三、网络媒体环境中品牌的情感传播特性分析 |
第二章 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理论视角分析 |
一、媒介情境论——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环境分析 |
(一)理论阐释 |
(二)网络媒体情境的特点 |
(三)媒介情境理论应用——网络媒体的情感环境构建 |
二、网络媒体环境中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模式——“AISAS”模型 |
(一)理论阐释 |
(二)AISAS模型的营销特点 |
(三)AISAS模型的情感营销传播在网络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
第三章 基于情感营销传播的品牌案例分析 |
一、网易云音乐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 |
(一)网易云音乐的情感情境——“音乐情感社区”构建 |
(二)网易云音乐的“AISAS”情感营销传播模式 |
二、江小白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
(一)江小白细分场景的情感情境建构 |
(二)江小白AISAS情感营销传播模式简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品牌情感营销传播的不足与提升策略 |
一、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品牌情感营销传播的不足之处 |
(一)微博等社交媒体利用不充分且缺乏整合 |
(二)缺乏正面口碑和负面评价的应对机制 |
(三)忽视情感“售后环境”的双向互动 |
(四)轻视情感营销传播中的社群互动 |
二、网络媒体环境下情营销传播的提升策略 |
(一)设置社交媒体的情感议题 |
(二)重视情感人物的对营销传播的公关作用 |
(三)着力打造品牌官微人性化角色 |
(四)运用新技术量身打造情感情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广告情感诉求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现实-理想自我差异 |
2.2 广告情感诉求 |
2.3 情感共鸣 |
2.4 自我接纳 |
2.5 自我动机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 |
3.1 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广告情感诉求偏好 |
3.2 情感共鸣的中介作用 |
3.3 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 |
3.4 自我动机的调节作用 |
3.5 研究模型 |
4 研究设计与结果 |
4.1 实验一 |
4.2 实验二 |
4.3 实验三 |
4.4 实验四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研究展望 |
附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材料 |
附录二 :量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课题研究现状 |
0.2.1 中华传统文化与平面广告关系研究现状 |
0.2.2 长城奖研究现状 |
0.2.3 “家文化”与广告关系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结构 |
0.3.4 创新点 |
0.4 概念阐释 |
0.4.1 “家文化” |
0.4.2 中华传统文化 |
0.4.3 平面广告 |
第1章 长城奖“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的广告类型分布 |
1.1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样本选择与分布 |
1.1.1 样本选择源于中国广告长城奖 |
1.1.2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分布显示行业发展 |
1.2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广告类型 |
1.2.1 淡化利益目的的商业广告 |
1.2.2 带来经济效益的公益广告 |
1.2.3 提升形象的宣传类广告 |
1.3 “家文化”平面获奖作品的行业类别 |
1.3.1 日用消费品广告增进消费者距离 |
1.3.2 房地产广告影响生活观念 |
1.3.3 金融出行的温情流露 |
1.3.4 通讯服务类广告的“以情动人” |
1.3.5 家居家电的舒适化追求 |
1.3.6 城市宣传增添城市辨识度 |
第2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的核心元素 |
2.1 家庭元素 |
2.1.1 家庭的无法替代性 |
2.1.2 以家庭为核心的表现手法 |
2.2 家乡元素 |
2.2.1 独特的恋乡情结 |
2.2.2 抒发乡情的诉求方式 |
2.3 国家元素 |
2.3.1 国家形象广告的性质界定 |
2.3.2 正能量的广告呈现 |
第3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主题联结 |
3.1 “家文化”元素与品牌塑造联结 |
3.1.1 发挥“家文化”与品牌塑造的影响力 |
3.1.2 版面设计是品牌塑造的基础 |
3.1.3 “以情动人”深化品牌塑造 |
3.2 “家文化”元素与产品诉求主题联结 |
3.2.1 “家文化”广告的情感诉求:对“家”的意境追求 |
3.2.2 情感诉求的营销观念转变 |
3.3 “家文化”元素与社会习俗联结 |
3.3.1 社会习俗增添商品节日文化价值 |
3.3.2 增强民族认同感 |
第4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呈现 |
4.1 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化 |
4.1.1 色彩增强“家文化”元素的视觉感染力 |
4.1.2 “家文化”元素的图形组合富有创造力 |
4.1.3 “家文化”元素的文字组合提炼主题 |
4.1.4 “家文化”元素的人物形象增进关系 |
4.2 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视觉特点 |
4.2.1 隐喻运用增强说服力 |
4.2.2 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内涵 |
4.2.3 情感共鸣增进说服效果 |
4.2.4 生活情景拉近距离 |
4.2.5 人物形象注重亲人关系组合 |
第5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家文化”元素的沟通效能 |
5.1 实验目的 |
5.2 眼动仪测试实验方案 |
5.2.1 实验广告图片类型选取 |
5.2.2 预备实验方案 |
5.3 实验过程 |
5.3.1 广告效果测试指标选取 |
5.3.2 实验假设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不同类型的“家文化”平面广告作品注视总时长对比 |
5.4.2 测后受众回忆结果 |
5.5 “家文化”平面广告心理效果评价 |
5.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5.2 假设验证的结果 |
第6章 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运用的启示与建议 |
6.1 “家文化”平面广告的启示 |
6.1.1 从真实生活情景取材 |
6.1.2 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运用 |
6.1.3 品牌文化内涵的培养 |
6.2 “家文化”平面广告的运用建议 |
6.2.1 突出主题,增进理解 |
6.2.2 巧用“国家”元素 |
6.2.3 摈除封建思想和领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家庭元素历年获奖作品概括 |
附录 B 《长城奖的“家文化”元素研究》眼动仪测后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0.1.1 选题来源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有关国货老品牌的研究 |
0.2.2 有关跨界营销传播的研究 |
0.2.3 有关百雀羚的研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5 关键概念说明 |
0.5.1 国货老品牌 |
0.5.2 跨界营销传播 |
0.5.3 百雀羚 |
第1章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动因分析 |
1.1 外在环境 |
1.1.1 市场环境 |
1.1.2 文化环境 |
1.1.3 消费环境 |
1.1.4 媒介环境 |
1.2 品牌内生困境 |
1.2.1 保守刻板印象 |
1.2.2 消费群体老化 |
1.2.3 营销思维局限 |
第2章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类型分析 |
2.1 纵向跨界营销传播 |
2.1.1 同领域内跨界 |
2.1.2 借娱乐渗透市场 |
2.1.3 融合潮流趋势纵深市场 |
2.2 水平跨界营销传播 |
2.2.1 品牌层面:借力扩张市场 |
2.2.2 产品层面:传承与再创传统文化 |
2.2.3 营销组合层面:品牌效应叠加 |
2.2.4 圈层层面:聚焦二次元市场 |
2.3 交叉跨界营销传播 |
2.3.1 以内容撬动传播 |
2.3.2 以互动助力品牌传播 |
2.3.3 以UGC共创品牌价值 |
第3章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原则与策略 |
3.1 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原则 |
3.1.1 基点:以消费者为中心 |
3.1.2 起点:全方位挖掘开发 |
3.1.3 终点:提高市场占有率 |
3.2 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策略 |
3.2.1 配合重大活动以提高转化率 |
3.2.2 凝练“认真”的品牌精神 |
3.2.3 线上线下联动以打造传播闭环 |
3.2.4 利用消费者扩大传播范围 |
第4章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1 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 |
4.1.1 转化方式欠佳导致传播内容转化率偏低 |
4.1.2 频繁的跨界营销传播致使消费者认知混乱 |
4.1.3 缺乏风险处理机制而损害品牌形象 |
4.1.4 对历史的不当解构引发文化冲突 |
4.2 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的对策 |
4.2.1 优化内容向销量转化的方式 |
4.2.2 围绕品牌理念开展跨界营销传播 |
4.2.3 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 |
4.2.4 尊重各类文化的典型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目录 |
附录B 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内容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互联网公益游戏化互动与持续参与意愿 ——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梳理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仪式互动视角下的互联网公益 |
2.1 蚂蚁森林,游戏化虚拟社区 |
2.2 蚂蚁森林种树仪式化 |
2.3 小结 |
3 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2 模型建构 |
3.3 研究假设 |
3.4 小结 |
4 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
4.1 变量测量 |
4.2 问卷前测 |
4.3 抽样与发放 |
4.4 小结 |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信度检验 |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 |
5.5 综合分析与讨论 |
6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
6.1 公益虚拟社区的情感能量与互动仪式链 |
6.2 游戏化互动对持续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 |
6.3 实务策略建议 |
6.4 小结 |
7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局限 |
7.2 未来展望 |
7.3 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蚂蚁森林用户互动、认同与持续参与意愿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浅谈消费者心理与品牌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消费旅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心理过程——神经营销学视角[J]. 谢莹,刘昱彤,陈明亮,梁安迪. 心理科学进展, 2021(11)
- [2]企业购后价值反馈对绿色重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岳蓓蓓. 吉林大学, 2021(01)
- [3]消费者购前仪式行为对禀赋效应的影响研究[D]. 蔡佩芫. 山东大学, 2021(02)
- [4]圈层文化视域下品牌IP形象构建与应用研究[D]. 赵静. 河北科技大学, 2021(02)
- [5]新零售模式下的去性别化消费符号研究与设计 ——以欧莱雅子品牌策划设计为例[D]. 熊庆弟.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网络媒体环境下品牌的情感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 王婧瑶.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7]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广告情感诉求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研究[D]. 郑敏霞. 暨南大学, 2020(04)
- [8]中国广告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中的“家文化”元素研究(2009-2018)[D]. 刘露. 湘潭大学, 2020(02)
- [9]国货老品牌百雀羚跨界营销传播研究[D]. 刘维. 湘潭大学, 2020(02)
- [10]互联网公益游戏化互动与持续参与意愿 ——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D]. 陈源山. 暨南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