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醛酮与金属钠反应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明[1](2021)在《浅析化学教学中证据应具有的“四性”》文中认为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化学教学中使用证据进行推理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在进行证据推理教学时所使用的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唯一性和同一性,即"四性"特征,以确保证据推理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邹俏俏[2](2021)在《有机化合物认知模型构建及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张洪悦[3](2021)在《UbD模式在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化学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了化学的科研性与实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品格的培养。有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考中占比较多,但是通过了解发现有机化学基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很难进行知识迁移,无法利用所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模式起源于美国,采用的是逆向设计原理,是以学习目标作为起点,强调教学评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之前,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研究将UbD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能力。首先,在深入研究了与有机化学基础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之后,基于该模块的高考考点以及教学目标,编制了“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学生认知障碍诊断测试卷”。通过测试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存在的认知障碍,为后面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其次,根据学生存在的认知障碍,基于UbD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框架,选取了“烃的含氧衍生物”这一单元的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为了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分析其可行性,在某高中高二年级选取了两个化学成绩、水平相近的班级进行对照教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两个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听评课教师进行访谈,反思并总结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bD模式在“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反馈。该模式不仅帮助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体系;还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现状,也为其他学科和模块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红玲,商雁超,王延臻,宋春敏,张安,姜玉婷[4](2020)在《费-托合成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费-托合成油中存在少量的含氧化合物,会影响烯烃聚合制备聚α-烯烃(PAO)的收率和产物选择性。将费-托合成油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为醛、酮类)选择性加氢生成相应的醇,然后通过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再通过蒸馏脱除醇钠,达到脱除含氧化合物的目的。分别将Cu,Cu-Zn,Cu-K,Cu-Ni,Pt负载在α-Al2O3和γ-Al2O3上制备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对费-托合成模拟油的加氢脱氧反应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费-托合成油中主要组分为烯烃和烷烃,少量含氧化合物主要为酮和醛;通过加氢可以将费-托合成油中的含氧化合物转化为醇,但对烯烃有饱和作用,以α-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的选择性优于以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Cu-Zn/α-Al2O3催化剂效果最好,在温度为180℃、压力为1 MPa、体积空速为2 h-1、氢油体积比为50的条件下进行模拟油的加氢试验,烯烃损失为12%,醛加氢转化率达到95.3%,没有发现醇加氢生成烃类的反应发生。
唐文文[5](2020)在《高中化学“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醇、醛、羧酸”属于高中有机化学中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类别,是在烃类物质的基础上对于含氧官能团的进一步学习。在烃的衍生物学习中,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占比最大,涉及的性质和应用最广泛。高中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很容易发生学习分化,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诊断测查,有利于教师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本研究选择湖南省石门县f中学的两个平行理科班共13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一共分为三个阶段:1.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高中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醇、醛、羧酸”时的难点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有机化学认知结构存在缺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完整的认知,未能了解有机物概念的本质,也难以联系新旧知识并结构化,不能建构有机化学核心官能团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联,没有形成类别转化的思想,难以在新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2)有机化学知识难度大: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反应条件复杂,副反应多,加之学生在必修模块有机化学的学习基础不扎实,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3)学生有机化学的三重表征能力较差: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不重视实验教学,造成学生对有机反应缺乏宏观表征,死记硬背方程式,不能从有机化合物结构解释和预测性质,三重表征能力较差,使知识“僵化”而难于迅速提取和运用。2.针对有机化学中“醇、醛、羧酸”的学习中的难点形成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强调概念、官能团、化学反应的教学,促进自主建构“醇、醛、羧酸”的知识网络图:要实现概念内容具象化,化学反应教学直观化,实验教学多样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醇、醛、羧酸”知识,加深对化学反应公式、概念内涵以及实验现象的记忆与体验,以避免知识僵化。(2)应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宏-微-符三重表征能力:应借助化学实验、模型等教学方法与工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制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与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学习“醇、醛、羧酸”的效果。(3)创设生产生活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增强自我效能:通过创设真实有效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了解“醇、醛、羧酸”知识在生活中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动力,受安全、时间以及课程、地域等限制,实际教学中很难让学生进厂参观有机化学物的生产流程等,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生活体验等,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借助教材、媒体以及生活现象等,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些能力的锻炼,促进学生深入学习“醇、醛、羧酸”知识。3.通过行动研究,对本届和下一届的同样水平的两个理科班进行同一套调查问卷的调查,对比分析两届学生的成绩差异,得出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证明。
潘亭[6](2020)在《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成了研究热点,新课标倡导开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发展的内涵实质是学科认识方式,学生解决处理问题时有其倾向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角度,认识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行为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认识方式的发展。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是有机物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但是人教版教科书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对结构知识讲解极少,鲁科版教科书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知识的逻辑顺序欠缺,均不利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性问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以人教版中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内容为载体,借鉴鲁科版教科书中的相关结构知识,开展了关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研究,以期为化学教学改革和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的研究态势,对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以及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进行了概念界定,结合王磊教授提出的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构成,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基础来开展。通过对人教版和鲁科版教科书中烃的含氧衍生物章节内容进行认识素养角度的分析,比较两个版本教科书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方面的差异,接着以典型代表物为载体建构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启发性、支架的有效性、活动的多样性、问题的驱动性,在对课标、教科书、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以创设情境,激发认识;结构分析,初建认识;活动探究,论证认识;陌生物质,强化认识;思维交流,外显认识为教学思路,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1)合作搭建分子模型,直观分子空间结构;(2)挖掘结构性质关联,建立微观本质认识;(3)组织多样交流活动,细化认识能力维度;(4)评价学生思维表现,诊断认识能力水平;(5)创设有机应用情境,领会学科社会价值。为了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以及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以桂林市某中学的普通班高二(6)班和高二(8)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学期的基于促进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先通过在有机代表物(烷烃、烯烃、苯、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的教学中穿插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结构知识,建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然后在进行酚、醛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学时将模型应用于教学以推进研究,结合有机物性质能力构成和SOLO分类评价理论构建了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评价框架,研究中采用纸笔测验法、访谈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在认识能力的各认识域维度以及学习成绩方面的发展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经过分析发现基于本研究提出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的使用,结合相关原则、策略进行的教学设计及实践,对于学生发展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使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能力在反应域、结构域都有了一定发展,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提升,深化了学生对生活中有机化学相关问题的认识。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者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性,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在教学实践中对所提出的相关模型、教学原则、策略等进行检验和完善。
任帅[7](2020)在《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文中认为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有机化学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构成。高考理综新课标卷(习惯称为全国卷,分为Ⅰ、Ⅱ、Ⅲ卷)的试题(化学部分)命制与之相对应: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属于必考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属于选考试题(选择作答的必考试题),以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形式进行考查。由于全国卷中涉及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题所占的分数比例较高,并且与学生的自身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有机化学基础》试题的分析及复习策略的研究不仅对高三复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有机化学前沿研究及对各领域发展的重大贡献的真实情境素材中感受有机化学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有力措施。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一是从高考的功能和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揭示论文的研究背景;二是对当前有关《有机化学基础》选考模块的教学研究和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三是从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等角度阐述研究有机化学选考部分试题的目的和意义;四是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示意图;五是课题研究的方法,具体有文献研究法、对比归纳法和统计分析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是从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本文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在研究、分析2015年至2019年全国Ⅱ卷《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与要求,统计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点分布;同时参考《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总结试题的命题特点、合成路线的呈现形式、解题策略、命题趋势以及学生(以陕西省大荔县2019届高三学生为样本)通常存在的易失分的原因,继而给出有关高考有机化学的复习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为高三学生和教师提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效率提供借鉴。如通过引导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策略的实施来复习基础知识,改变了传统旧知新讲,学习效率较低的复习模式;将高考题或者高考题的变式训练题作为客观、准确评价学生阶段性复习效果的测试载体,让学生实际体会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式、命题角度等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适应高考试题,并在解答的过程中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本文对高考试题分析的新颖之处是从命题的“五要素”对所选高考例题进行了剖析,试题命制的“五要素”包括“素养、情境、问题、知识、能力”。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从试题分析、复习策略和教学实践研究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的持续研究进行展望。高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高考命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学习内容和能力的要求上都比较高,但只要学生能够审清题意,通过解析题干已知信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和答题方向,并能使用准确的化学用语进行表达,归纳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增强高三学生复课的自信心,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复课效率的目标。
袁焜,刘艳芝,王鹏[8](2019)在《非羧酸类有机化合物及其酸性》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化学中,除了羧酸之外,存在一些不含有羧基官能结构,但仍然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相关C—H键或O—H键的异裂解离出质子,表现出一定酸性,甚至是显着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曾被称之为假酸或碳素酸,总结了几类典型的非羧酸类有机化合物及其酸性,包括硝基甲烷、含有α-H的醛酮类化合物、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丙二酸二乙酯、末端炔烃、醇、酚及其衍生物,并从电子结构特征出发,简要分析了其酸性的本质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系统学习和认识这些有机化合物的酸性。
孙小雯[9](2018)在《基于学生课堂笔记对化学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课改倡导“以学论教”,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看教师讲的有多精彩,而应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影响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PCK水平,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差异不仅体现了新课改学生本位的理念,而且也有助于新手教师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本文从学生角度入手,选取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为分析材料,构建了笔记分析的框架,通过分析教师的关键特征来反应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PCK中的差异,从而更好的促进新手教师的成长。从学生的课堂笔记上来看,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知识的完整度上差异不大,但专家型教师更重视知识的拓展性以及知识呈现的结构化,同时对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显化程度更高,教学思路更加灵活,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做出调整。由此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PCK中学科知识水平与新手教师差异不大,教学策略知识的水平较高,能够灵活的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选用合理的教学思路、教学呈现形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论文主要包括以下7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选题的原因,指出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进行对比研究的意义以及从学生课堂笔记的角度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进行对比研究的优点。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汇总,并对课堂笔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综述了PCK的相关研究以及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PCK的对比研究。通过综述,借鉴了前人的经验,为确定论文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说明本研究的目的与任务。第四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以及有关教师PCK的理论研究确定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同时提出了从知识的完整度、知识的拓展性、知识的结构化、知识的类型、知识的呈现思路五个维度对学生课堂笔记进行分析的课堂笔记分析框架,并对课堂笔记的编码指标进行了举例说明。第五部分,分别选取了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反应原理三大类中《硅无机非金属材料》、《铝金属材料》、《羧酸》、《酚》、《盐类的水解》、《水溶液》共计六节课的课堂笔记进行了具体的比较研究。第六部分,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第七部分,根据研究的分析结果,从知识的完整度、知识的拓展性、知识的结构化、知识的类型、知识的呈现思路五方面得出结论。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曹腾水[10](2017)在《高中有机化学运用抛锚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有机化学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组块,是高中化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鉴于福建省近几年来出现的重视物质结构基础弱化有机化学基础的现象,使得有机化学的教学陷入窘境。笔者在阅读和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去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主动构建知识,使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共同发展。为此,笔者在高中有机化学基础中,选取部分内容运用抛锚式教学进行教学试验研究,教学以“锚”为线索,围绕抛锚、设锚、消锚再到知识的启航进行精心设计,并实施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组对照组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课堂观察法记录学生在课堂表现情况,以及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感受,并进行学业测试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实验组即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即普通常态教学下的学生,实验组的能够懂得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的建构。在研究中笔者还感受到,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思想上树立研究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关于醛酮与金属钠反应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醛酮与金属钠反应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化学教学中证据应具有的“四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的内涵 |
2 证据应具有的特征 |
2.1 证据的真实性 |
2.2 证据的关联性 |
2.3 证据的唯一性 |
2.4 证据的同一性 |
3 结语 |
(3)UbD模式在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需要 |
二、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 |
三、UbD模式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UbD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UbD模式 |
二、知识理解 |
三、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特点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认知障碍诊断研究 |
第一节 课程标准分析 |
第二节 教材内容分析 |
第三节 高考试题分析 |
第四节 教学目标分析 |
第五节 诊断测验调查 |
一、诊断测验调查的目的 |
二、诊断测验试卷的设计 |
三、诊断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基于UbD模式的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UbD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教、学、评一体化原则 |
第二节 UbD模式在教学中的操作程序 |
一、确定预期结果 |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
第三节 UbD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单元的逆向教学设计 |
三、课时的逆向教学设计 |
第五章 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评估任务完成情况分析 |
一、课堂证据情况分析 |
二、 “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分析 |
三、 “富春江苯酚泄露事件”解决方案分析 |
第二节 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
一、实验前测 |
二、实验后测 |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一、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
二、促进了学生系统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 |
第四节 教师访谈反馈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学生认知障碍诊断测试卷 |
附录 B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费-托合成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原料与试剂 |
1.2 催化剂的制备 |
1.3 催化剂的表征 |
1.4 费-托合成油的加氢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2.2 费-托合成油的组成分析 |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 结 论 |
(5)高中化学“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化学学习困难研究现状 |
1.2.2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习难点 |
2.1.2 教学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理论 |
2.2.2 深度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3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问卷的设计 |
3.1 “醇、醛、羧酸”教学内容分析 |
3.1.1 课程标准对“醇、醛、羧酸”的教学要求 |
3.1.2 “醇、醛、羧酸”章节知识网络分析 |
3.2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问卷内容设计 |
3.3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3.4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的调查与分析 |
3.4.1 调查对象 |
3.4.2 调查实施 |
3.4.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形成因素访谈分析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过程 |
4.1.3 访谈提纲 |
4.2 “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成因分析 |
4.2.1 学生化学认知结构存在缺陷 |
4.2.2 有机化学难度大 |
4.2.3 学生有机化学的三重表征能力较差 |
5 “醇、醛、羧酸”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
5.1 教学策略的设计 |
5.1.1 本主题实施的三种学习策略 |
5.1.2 策略与学习任务的结合 |
5.1.3 三种策略训练的具体实施模型 |
5.2 教学策略的实施 |
5.2.1 强调概念、官能团、化学反应的教学,促进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图 |
5.2.2 应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宏-微-符三重表征能力 |
5.2.3 创设生产生活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增强自我效能 |
5.3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 |
附录1 “醇、醛、羧酸”难点测查卷 |
附录2 “醇、醛、羧酸”难点测查卷题项正答率 |
致谢 |
(6)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
1.1.2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 |
1.1.3 有机化学的重要作用及其教学特点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 |
2.1.2 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 从认识素养角度分析“烃的含氧衍生物”专题 |
3.1 课程标准要求及分析 |
3.2 教科书知识内容分析 |
4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的建构 |
4.1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典型代表物 |
4.2 有机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建构过程 |
5 基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 |
5.1 教学原则 |
5.1.1 学生的主体性 |
5.1.2 情境的启发性 |
5.1.3 支架的有效性 |
5.1.4 活动的多样性 |
5.1.5 问题的驱动性 |
5.2 教学思路 |
5.2.1 创设情境,激发认识 |
5.2.2 结构分析,初建认识 |
5.2.3 活动探究,论证认识 |
5.2.4 陌生物质,强化认识 |
5.2.5 思维交流,外显认识 |
5.3 教学策略 |
5.3.1 合作搭建分子模型,直观分子空间结构 |
5.3.2 挖掘结构性质关联,建立微观本质认识 |
5.3.3 组织多样交流活动,细化认识能力维度 |
5.3.4 探查学生思维表现,评价认识能力水平 |
5.3.5 加工利用实践情境,领会学科社会价值 |
5.4 教学功能价值 |
5.4.1 扩大认识广度,体会学科思想 |
5.4.2 拓展认识深度,发展学科能力 |
5.4.3 提升认识能力,彰显学科价值 |
6 基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内容 |
6.3 实验方案 |
6.3.1 实验对象 |
6.3.2 变量控制 |
6.3.3 研究工具 |
6.3.4 实验过程 |
6.4 教学案例与分析 |
6.4.1 教学案例一:酚 |
6.4.2 教学案例二:醛 |
6.5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6.5.1 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分析 |
6.5.2 教学实践前后成绩分析 |
6.5.3 个别访谈结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7)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示意图 |
1.5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3.考试大纲和试题分析 |
3.1 考试大纲中关于有机化学考试范围及能力要求的对比分析 |
3.2 有机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统计 |
3.3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举例 |
4.《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的解题策略 |
4.1 考点分布 |
4.2 学生常见易失分的原因 |
4.3 命题特点、命题角度等信息的统计 |
4.4 解题策略 |
4.5 命题趋势分析 |
5.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及教学实践研究 |
5.1 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
5.2 教学实践研究举例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考试大纲》(有机化学部分)考试范围 |
附录2 《考试大纲》化学学习能力要求 |
附录3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考点分布 |
附录4 学生优秀思维导图或转化关系图展示 |
致谢 |
(8)非羧酸类有机化合物及其酸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硝基甲烷 |
2 具有α-H的醛酮类化合物 |
3 羧酸衍生物 |
3.1 乙酰乙酸乙酯 |
3.2 乙酰丙酮 |
3.3 丙二酸二乙酯 |
4 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
5 醇类化合物 |
6 酚及其衍生物 |
7 小结 |
(9)基于学生课堂笔记对化学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界定 |
2.2 对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PCK的比较研究 |
2.3 课堂笔记的研究 |
3.研究的目的、任务、方法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任务 |
3.3 研究的方法 |
4.理论构建 |
4.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4.2 课堂笔记分析框架的构建 |
4.3 课堂笔记分析框架编码指标的说明 |
5.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课堂笔记分析的具体比较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课堂笔记的整理 |
5.2.1 羧酸 |
5.2.2 酚 |
5.2.3 硅 |
5.2.4 铝金属材料 |
5.2.5 水溶液 |
5.2.6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
6.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
6.1 知识的完整度 |
6.2 知识的拓展性 |
6.3 知识的结构化 |
6.4 知识的类型 |
6.5 知识的呈现思路 |
7.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有机化学运用抛锚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相关理论概述 |
1.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2 研究的相关概念概述 |
1.3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
第2章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研究 |
2.1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 |
2.2 福建省有机化学模块选考现状分析 |
2.3 福建省有机化学模块教学现状分析—以福建省漳平一中为例 |
第3章 运用抛锚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3.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
3.2 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案例 |
3.3 实践研究 |
3.4 实践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
4.1 研究结果的分析 |
4.2 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有机化学教学的思考 |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关于醛酮与金属钠反应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化学教学中证据应具有的“四性”[J]. 李晓明. 化学教学, 2021(07)
- [2]有机化合物认知模型构建及教学研究[D]. 邹俏俏.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UbD模式在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洪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费-托合成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J]. 段红玲,商雁超,王延臻,宋春敏,张安,姜玉婷.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11)
- [5]高中化学“醇、醛、羧酸”学习难点测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 唐文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D]. 潘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考《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研究 ——以全国Ⅱ卷为例[D]. 任帅. 西南大学, 2020(01)
- [8]非羧酸类有机化合物及其酸性[J]. 袁焜,刘艳芝,王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02)
- [9]基于学生课堂笔记对化学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比较研究[D]. 孙小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高中有机化学运用抛锚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 曹腾水.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有机化学基础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论文; 金属钠论文; 理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