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2000年国内外铝市场分析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忠阁[1](2018)在《挖掘机需求预测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等方针战略的实施,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依然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速率与幅值过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究其根本,行业内缺乏科学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致使产需矛盾凸显。本文以挖掘机产品为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后,建立了多种数学模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首先总结了需求预测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挖掘机市场的定性分析,总结出基建投资拉动、国家宏观调控、设备折旧更替、客户盈利能力以及季节性5个主要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针对月度需求,本文分别建立了 Winters加法/乘法模型和SARIMA模型,通过结果比对,模型SARIMA(0,1,1)(2,1,0)实际预测效果更优。通过市场调研,得到了更客观准确的的挖掘机市场保有量的计算方法,并分别验证了灰色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预测年度需求量上的可行性。本文还在预测挖掘机年度需求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客户购机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客户盈利能力结构模型。并将客户的盈利结构比例作为一个时间序列,验证了 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最后,基于客户的盈利结构比例,建立了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其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苏宁[2](2013)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外体育产业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定量评估方面还存在空白,多是对体育产业产值的统计,缺乏对产业发展的整体把握;同时,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回顾性地定性评述,缺乏定量的动态预测方法。在这种研究和应用的双重需求下,本文构建了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序列和动态预测、地理分布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影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揭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功能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宣传教育、人才保障等方面间的相互关系,并赋予不同权重计算体育产业发展指数来综合定量评估体育产业的发展。(2)本文计算了1998-2008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序列;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构建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指数的动态预测模型。(3)1998-2008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到3.26%。通过分析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设置“惯性发展”、“稳步调整”和“危机适应”三个情景,预测未来十年体育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8%、6.07%和-0.10%。比较发现体育产业发展需要解决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体育用品业内部结构性失衡、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吸引社会投资四大问题。(4)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东、中、西部梯度发展,以东部沿海体育产业带为轴,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为点的“一轴三点”的空间格局。2004年以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逐渐拉开差距,2008年江苏、北京、广东、上海4地体育产业发展指数最高,均在3.0以上,青海省最低,小于1.5。(5)时空格局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但近年来这种带动力逐渐减弱。三个情景分析表明,人口结构、工资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转变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体育消费模式变化、体育产业梯度转移和体育产业结构自动升级的重要因素。空间格局分析表明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及其导致的经济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软环境和生产规模等,影响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程春艳[3](2013)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发展的重心。对中国铝产业来说,尽快解决产能过剩、能耗偏高、污染严重、高端产品发展滞后等问题,促进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也对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近期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中国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定位准确,并提出了较好对策建议,不过,这些成果多偏重于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中微观层面的分析,以经济转型为宏观背景、以资源全球化配置为宏观视角的成果比较鲜见。本文基于长周期、大样本的数据,从对发达国家铝消费规律的把握入手,构建普适性需求预测模型。以定量手段为主,透彻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内涵,对比分析国内外铝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现状,科学预测中国未来铝需求,提出时代背景鲜明的铝产业发展战略,以期为相关规划与政策调整提供借鉴。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第一,中国铝需求峰值将在2025年前后到来,铝需求量将达3280—3650万吨,占全球近一半,为2011年的近2倍;2011-2030年的累计需求将达5.2-6.3亿吨,为过去20年累计消费的4倍左右。未来中国铝需求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第二,中国铝土矿资源处于中等丰度水平,2001-2011年国内静态保障年限由135年下降至23年。目前中国资源供应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资源品质不佳,且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资源配置;境外开发起步晚、相关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积极性,未能形成对国内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第三,中国铝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矿山产量无法满足下游生产需要;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均过剩约30%,投资过剩和产能盲目扩张难以遏制;铝材加工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铝材比重偏低;缺乏成熟完善的二次铝回收体系。第四,基于对铝生产与消费的物质流分析,测算铝土矿、氧化铝、原铝、铝材、再生铝等铝产业全部环节的综合对外依存度。结果表明原铝和铝材出口推高了中国铝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的主要原因,认为未来应严禁原铝出口,适度增加原铝和铝材进口。第五,基于经济转型背景及铝需求预测提出未来铝产业发展构想:严格限制采选及冶炼产能规模的无序扩张,同时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合理配置国内资源,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二次资源回收比例,建立起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调整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西部优秀的能源资源;将境外开发与产业转移有机结合,向印度、东盟以及西非地区转移冶炼产能,分享后续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红利。
李昊[4](2010)在《中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如何更好的综合利用开发矿产资源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铝的生产环节中,首先需从铝土矿制取氧化铝,然后将氧化铝电解制取铝,最后再加工成各种型材。世界铝土矿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是世界铝土矿资源相对集中,分布极不均衡,许多国家严重缺乏铝土矿资源。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有限,资源相对缺乏。铝土矿资源质量和保障能力不足;氧化铝生产规模扩大及产业进一步扩张面临严峻挑战;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急需调整;铝工业产品缺乏竞争力,需要深化加工。论文以矿产资源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涉及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产业经济、区域发展、贸易政策等方面内容,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使用了统计法、数学建模、回归分析、图表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系统的研究了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其资源形势、世界铝工业、我国铝工业的研究,系统分析了世界铝土矿资源产业现状以及各主要国家的铝工业发展情况,并针对我国的铝土矿资源产业的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我国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实现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加强工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谐产业结构;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供给保障;加强产业制度建设,规范矿业管理;重视产业科技体系,培育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灵活区域政策;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战略掌握资源;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做到以人为本;产业经济绿色循环,符合科学发展。
李平[5](2009)在《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研究与LEAP模型应用》文中提出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区内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北五省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了解与掌握将有利于天然气企业因地制宜制定未来的开发决策。本文以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华北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消费与供应情况;分析了华北地区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市场结构、市场需求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北京天然气市场为例,根据北京市能源结构发展与调整基本方案,建立了北京市天然气市场发展基准情景,利用LEAP模型对北京市未来的天然气消费市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最后,针对华北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华北天然气用户市场的开发对策。
王家玮[6](2008)在《中国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铝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有色金属品种。当前,中国电解铝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如何准确把握电解铝价格走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铝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电解铝价格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及国内外电解铝期货、现货价格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12个月的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分别构建了GARCH预测模型、向量自回归(VAR)预测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加以综合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由中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以汽车和船舶制造业为代表的机械工业以及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引致的对电解铝的巨大消费需求以及替代品铜的价格上涨是刺激电解铝价格上涨的需求方面的因素。氧化铝供应不足和电力价格上涨是推动铝价不断攀升的供给方面的力量,电解铝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氧化铝——火力或水力发电——电解铝的产业链经营模式,以提高竞争力。国内电解铝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国际期铝价格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中国期铝市场较好地发挥了价格发现的功能,但铝的国际定价权仍不在中国。由于中国氧化铝产量和产能的大幅增加以及中国铝业公司对氧化铝市场的垄断逐渐被打破,氧化铝价格将出现下降趋势;但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将保持对电解铝旺盛的需求,电解铝业过剩产能得到控制以及不断提升的电价都将对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供求等各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将使得铝价在高位徘徊。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2个月中国电解铝现货平均价格约为20000元,总体来说显示出一种振荡调整的态势。
宋开宝[7](2007)在《我国铝行业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铝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不仅体现在我国铝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和供需日益稳定,而且国家对铝业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合理化。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铝行业相比,铝业竞争力、供需稳定性及政策制度合理化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我国铝业供需状况、铝业竞争力及铝业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行业角度来研究我国铝业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铝业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铝业发展与世界铝业发展进行比较;其次,从供需的角度,按照铝产业链的顺序,分别对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供给与需求进行阐述,借助回归分析方法,预测了我国2007年—2010年铝消费量;文章运用了波特的竞争优势模型对我国铝业国际竞争优势、铝的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用市场集中度理论对我国铝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国家相关政策如进出口政策、电力政策、环保政策对我国铝业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铝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铝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鉴于中国铝资源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制订并实施铝土矿、氧化铝资源的全球化战略。打造由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有竞争力的企业所组成的合理配置的产业群、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调整能源结构及地区结构,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大企业技术投入,深入开展研发工作,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强化铝产品的应用推广工作,参与各种结构、功能材料的竞争,并培育新兴市场,努力提高我国铝业的国际竞争力。
王飞虹[8](2006)在《2005年铝市场回顾与2006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有色金属市场"牛气冲天",国际国内铝市场四季度涨势加速,基金大举入市推波助澜。■西方原铝生产提速但同时消费增长放缓,使得全球原铝市场恢复供求平衡。预计中国2005年原铝产量780万吨,消费量704万吨,净出口量70万吨,市场继续少量过剩6万吨。■来自欧美的减产和中国的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全球原铝供应的增速,只要美国或中国不发生突发的重大事件,全球消费的增长有望维持5%左右的速度。预计2006年全球市场少量短缺。■2006年中国的原铝生产受到新增产能投产与大型铝厂联合减产的夹击,估计上半年减产因素占据上风,而下半年在闲置产能重启和新增产能加速投产的双重刺激下,产量快速提升,预测全年原铝产量880万吨。加工产能的猛烈扩张及铝材出口的高速增长为原铝消费提供了保持高速增长的动力,预测2006年中国原铝消费量820万吨。预期随着加工贸易合同的到期,原铝出口呈下降趋势,净出口量减少到50万吨左右。这样国内市场供应过剩10万吨。■由于基本面良好,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更主要是由于资金的不断涌入,将推动国内外铝价加速上升。预计2006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平均价格为2010美元/吨,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当月合约平均价格为17700元/吨。
彭宁华[9](2006)在《青海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已进入21世纪,中国的“入世”,对中国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成功与失败并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将使企业面临更加深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其前身青海桥头发电厂成立于1956年,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公司由原单一型的发电企业转型为集发电、电解铝、炭素阳极产销于一体的铝电联营企业。由于企业的产品--铝锭属有形产品,而且国内铝锭市场与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连接也非常紧密,产品的销售成为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本论文主要运用管理学理论、营销理论、销售管理理论及激励理论等,采取问题导入法、SWOT分析、市场调查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所处的内外环境、销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铝锭产品市场的特点,结合桥头铝电公司的具体特点,对桥头铝电公司的销售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和选择,以寻求新的销售管理方案。并提出了以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销售机构、配备高素质的销售业务人员、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绩效管理、进行期货套期保值、做好销售服务工作为主的销售管理方案。最后,对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提出了实施建议。本论文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最新信息资料,通过对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指出了桥头铝电公司现有问题并提出提高销售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对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旨在有效提升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王飞虹[10](2006)在《铝市场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
二、1999-2000年国内外铝市场分析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2000年国内外铝市场分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挖掘机需求预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1.3.1 需求预测在企业中的实施现状 |
1.3.2 需求预测方法分类 |
1.3.3 需求预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挖掘机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挖掘机市场分析 |
2.2 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基建投资拉动 |
2.2.2 国家宏观政策 |
2.2.3 设备折旧更替 |
2.2.4 客户盈利能力 |
2.2.5 季节性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ARIMA模型的挖掘机月度需求预测 |
3.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
3.1.1 时间序列模型的分类 |
3.1.2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模原理 |
3.1.3 预测模型的评价指标 |
3.2 Winters加法与乘法模型 |
3.2.1 数据准备 |
3.2.2 季节分解模型分析 |
3.2.3 Winters加法与乘法模型建模 |
3.2.4 模型预测 |
3.3 SARIMA建模 |
3.3.1 平稳性检验 |
3.3.2 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 |
3.3.3 模型诊断 |
3.3.4 模型预测 |
3.4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精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投资数据的挖掘机年度需求量预测 |
4.1 挖掘机年度需求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基础 |
4.1.1 模型构建基础 |
4.1.2 数据整理 |
4.1.3 数据分析 |
4.2 基于灰色模型的挖掘机年度需求量预测 |
4.2.1 建模原理 |
4.2.2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
4.2.3 GM(1,1)模型验证 |
4.2.4 GM(1,1)预测及精度评价 |
4.3 基于投资数据的挖掘机年度需求量预测模型 |
4.3.1 建模原理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共线性诊断 |
4.3.4 模型性能分析 |
4.3.5 模型确定 |
4.3.6 模型检验 |
4.4 模型预测及精度评价 |
4.4.1 基建投资数据预测 |
4.4.2 挖掘机年度需求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客户盈利能力的挖掘机年度需求预测 |
5.1 挖掘机年度销售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基础 |
5.1.1 模型构建基础 |
5.1.2 数据整理 |
5.1.3 相关性分析 |
5.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客户盈利能力结构预测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挖掘机年度销售量预测 |
5.3.1 建模原理 |
5.3.2 实验数据准备 |
5.3.3 设计BP神经网络 |
5.3.4 模型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科学意义 |
1.1.2 国家需求 |
1.2 选题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2.2 体育产业发展的评估研究 |
2.2.1 体育产业发展的定性分析 |
2.2.2 体育产业发展的定量评估 |
2.3 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序列研究 |
2.3.1 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性回顾 |
2.3.2 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
2.3.3 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研究 |
2.4 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尺度研究 |
2.4.1 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区域研究 |
2.4.2 体育产业发展的省级尺度研究 |
2.4.3 体育产业发展的市级尺度研究 |
2.4.4 体育产业发展的“点级”尺度研究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1.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定量评估 |
3.1.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模拟与情景分析 |
3.1.3 中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论题相关概念界定 |
4.1.1 产业与体育产业 |
4.1.2 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
4.1.3 体育产业分类与体育产业结构 |
4.2 相关理论基础 |
4.2.1 产业结构理论 |
4.2.2 产业集群理论 |
4.2.3 梯度转移理论 |
4.2.4 动态模拟理论 |
4.3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 |
4.3.1 英国体育产业 |
4.3.2 美国体育产业 |
4.4 体育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4.4.1 指标的概念与功能 |
4.4.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
4.4.3 指标解析 |
4.4.4 本章小结 |
4.5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分析 |
4.5.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
4.5.2 1998-2008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间序列 |
4.5.3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指数的模拟模型 |
4.5.4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情景预测 |
4.5.5 经济结构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
4.5.6 本章小结 |
4.6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
4.6.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地理分布 |
4.6.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
4.6.3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 |
4.6.4 经济规模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
4.6.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定量评估 |
5.1.2 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定量预测 |
5.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情景分析 |
5.1.4 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
5.1.5 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经济发展理论 |
2.2 国际贸易理论 |
2.3 产业发展理论 |
2.4 产业组织理论 |
2.5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
2.5.1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S”形规律 |
2.5.2 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倒 U”形规律 |
2.5.3 矿产资源需求波次递进理论 |
3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3.1 经济转型的定义 |
3.2 国内外历次重大经济转型回顾 |
3.2.1 世界重大经济转型回顾 |
3.2.2 中国经济转型回顾——改革开放 |
3.3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3.4 小结 |
4 中国铝消费与未来需求预测 |
4.1 中国铝消费 |
4.1.1 中国铝消费历史及现状 |
4.1.2 中国铝消费水平分析 |
4.1.3 中国铝消费结构变化 |
4.2 中国未来铝需求预测 |
4.2.1 影响中国铝需求主要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
4.2.2 未来 20 年中国铝需求趋势 |
4.3 未来全球及典型国家铝需求趋势 |
4.3.1 未来 20 年全球铝需求趋势 |
4.3.2 未来 20 年典型国家铝需求趋势 |
4.4 小结 |
5 中国铝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
5.1 全球铝土矿资源状况 |
5.1.1 世界铝土矿资源分布 |
5.1.2 世界铝土矿矿床、矿石类型及质量状况 |
5.1.3 世界主要铝土矿资源国状况 |
5.2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 |
5.2.1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及形势 |
5.2.2 中国铝土矿资源对未来需求的保障程度 |
5.3 境外开发现状 |
5.3.1 铝土矿境外开发资源获取方式 |
5.3.2 中国铝资源境外开发现状 |
5.3.3 境外开发面临的困境 |
5.4 小结 |
6、中国铝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
6.1 中国铝土矿采选行业发展现状 |
6.2 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
6.2.1 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6.2.2 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
6.3 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 |
6.3.1 全球及主要国家铝二次资源利用现状 |
6.3.2 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现状 |
6.3.3 中国铝二次资源潜力评估 |
6.4 国内供需缺口及产业总体规模 |
6.4.1 贸易状况 |
6.4.2 铝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分析 |
6.4.3 产业总体规模状况 |
6.5 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显着 |
6.6 技术装备现状分析 |
6.7 小结 |
7 国内大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地位 |
7.1 全球大型矿业企业现状 |
7.1.1 美国铝业公司(Alcoa) |
7.1.2 力拓集团(Rio Tinto) |
7.1.3 俄罗斯联合铝业有限公司(Rusal) |
7.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及国际地位 |
7.2.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7.2.2 中国铝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7.3 小结 |
8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战略 |
8.1 未来铝产业发展构想 |
8.2 保障措施 |
8.3 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依据 |
1.3.1 矿产资源学 |
1.3.2 资源经济学 |
1.3.3 循环经济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铝土矿资源形势 |
2.1 世界铝土矿资源概况 |
2.1.1 资源分布 |
2.1.2 铝土矿类型 |
2.1.3 主要分布国家资源情况 |
2.2 我国铝土矿资源特征 |
2.2.1 资源分布 |
2.2.2 资源特点 |
2.2.3 资源特征 |
2.4 勘查与开发简史 |
2.5 分布区勘查现状 |
2.5.1 山西省勘查现状 |
2.5.2 贵州省勘查现状 |
2.5.3 河南省勘查现状 |
2.5.4 广西壮族自治区勘查现状 |
2.6 面临问题 |
3 世界铝土矿资源产业研究 |
3.1 铝土矿开发利用 |
3.1.1 产业现状 |
3.1.2 发展趋势 |
3.1.3 产量预测 |
3.2 氧化铝工业 |
3.2.1 产业现状 |
3.2.2 发展趋势 |
3.2.3 产量预测 |
3.3 电解铝工业 |
3.3.1 产业现状 |
3.3.2 发展趋势 |
3.3.3 产量预测 |
3.4 再生铝工业 |
3.4.1 产业现状 |
3.4.2 发展趋势 |
4 我国铝土矿资源产业现状分析 |
4.1 铝土矿开发利用 |
4.2 氧化铝工业 |
4.2.1 现状分析 |
4.2.2 发展趋势 |
4.3 电解铝工业 |
4.3.1 现状分析 |
4.3.2 发展趋势 |
4.4 铝土矿分布区的产业发展 |
4.4.1 山西省产业发展 |
4.4.2 贵州省产业发展 |
4.4.3 河南省产业发展 |
4.4.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发展 |
4.5 铝工业进出口贸易现状 |
4.5.1 进口贸易 |
4.5.2 出口贸易 |
4.5.3 关税政策 |
5 我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 铝土矿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5.1.1 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可持续供应问题 |
5.1.2 铝土矿资源产业的竞争力问题 |
5.1.3 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合理布局问题 |
5.1.4 铝土矿资源产业的最优化利用问题 |
5.2 资源型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5.2.1 循环经济的特征和优势 |
5.2.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
5.2.3 循环经济在国外的实践 |
5.2.4 我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循环经济问题 |
5.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
5.4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5.4.1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谐产业结构 |
5.4.2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供给保障 |
5.4.3 加强产业制度建设,规范矿业管理 |
5.4.4 重视产业科技体系,培育创新能力 |
5.4.5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灵活区域政策 |
5.4.6 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战略掌握资源 |
5.4.7 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做到以人为本 |
5.4.8 产业经济绿色循环,符合科学发展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拓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研究与LEAP模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章 华北地区能源供求现状及其分析 |
1.1 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 |
1.1.1 华北地区天然气产量分析 |
1.1.2 供应华北地区天然气企业生产状况 |
1.2 华北地区石油供应分析 |
1.2.1 国内原油供需现状 |
1.2.2 国内原油进出口现状 |
1.2.3 华北地区石油供应情况 |
1.2.4 华北地区石油产品生产消费情况 |
1.2.5 油品消费与天然气消费的替代关系 |
1.3 华北地区煤炭供应分析 |
1.3.1 国家煤炭消费分析 |
1.3.2 华北地区煤炭供给结构分析 |
1.3.3 煤炭行业价格变化分析 |
1.3.4 煤炭消费与天然气消费存在替代关系 |
第2章 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分析 |
2.1 华北地区天然气基础设施 |
2.1.1 天然气输气管道 |
2.1.2 配套天然气储气库 |
2.1.3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
2.2 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结构分析 |
2.2.1 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分类 |
2.2.2 华北地区天然气用户结构特点 |
2.3 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 |
2.4 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LEAP模型在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为例 |
3.1 LEAP预测模型 |
3.2 北京市能源消费发展的基准假设 |
3.2.1 GDP增长 |
3.2.2 人口增长 |
3.2.3 产业结构 |
3.3 终端有用能需求预测 |
3.4 北京市天然气市场LEAP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3.5 基准情景设计 |
3.6 基准情景结果分析 |
3.6.1 一次能源消费 |
3.6.2 能源供应和生产 |
3.6.3 终端能源消费 |
第4章 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开发对策 |
4.1 华北地区天然气用户市场发展机遇 |
4.2 华北地区天然气用户市场开发面临的挑战 |
4.3 未来华北天然气用户市场开发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中国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铝的性质、用途及其生产流程 |
1.2 电解铝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电解铝市场概述 |
2.1 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2.1.1 快速发展的中国电解铝工业 |
2.1.2 中国电解铝业存在的问题 |
2.2 中国政府对电解铝业的宏观调控 |
2.3 中国电解铝期货市场日益发展壮大 |
2.4 中国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走势 |
3 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电解铝需求因素对电解铝价格的影响 |
3.2.1 定性分析 |
3.2.2 定量分析 |
3.3 影响电解铝供给的因素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国内外电解铝期、现价格关系研究 |
3.4.1 定性分析 |
3.4.2 定量分析 |
3.5 部分结论和建议 |
4 中国电解铝现货价格预测研究 |
4.1 经济预测理论概述 |
4.2 GARCH模型预测 |
4.2.1 GARCH模型理论概述 |
4.2.2 GARCH模型的建立 |
4.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预测 |
4.3.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理论概述 |
4.3.2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建立 |
4.4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
4.4.1 BP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
4.4.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4.5 组合预测模型预测 |
4.5.1 组合预测模型理论概述 |
4.5.2 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 |
4.6 中国电解铝现货价格预测结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铝行业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供需基本理论 |
2.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2.3 市场集中度理论 |
第3章 我国铝业现状分析 |
3.1 世界铝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铝业发展概况 |
3.3 我国铝业与世界铝业的比较 |
3.4 我国铝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我国铝业供需分析 |
4.1 我国铝业供给状况 |
4.2 我国铝业需求状况 |
4.3 我国铝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5章 我国铝业竞争分析 |
5.1 我国铝业竞争优势分析 |
5.2 我国铝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
第6章 相关政策对我国铝业的影响分析 |
6.1 我国对铝业的主要监管政策概述 |
6.2 出口退税政策对铝业的影响 |
6.3 电力政策对铝业的影响 |
6.4 环保政策对铝业影响 |
第7章 促进我国铝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
7.1 开发铝资源 |
7.2 调整产业结构 |
7.3 加强研发工作 |
7.4 开拓铝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青海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内容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1.1 市场营销观念 |
2.1.2 营销环境分析 |
2.2 销售管理理论 |
2.2.1 销售管理概念和内容 |
2.2.2 客户管理 |
2.2.3 销售网络的部署 |
2.2.4 销售队伍建设 |
2.3 激励理论 |
2.3.1 需求理论 |
2.3.2 激励理论 |
2.4 期货理论 |
2.4.1 期货概述 |
2.4.2 套期保值理论 |
2.4.3 铝期货 |
3 桥头铝电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桥头铝电公司基本情况 |
3.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产业经济政策 |
3.2.2 行业分析 |
3.2.3 铝产品市场分析 |
3.3 竞争者分析 |
3.3.1 国内竞争者 |
3.3.2 国外竞争者 |
3.4 SWOT 分析 |
4 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状况及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桥头铝电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4.1.1 生产情况 |
4.1.2 经营情况 |
4.2 公司销售状况 |
4.2.1 销售管理现状 |
4.2.2 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5 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方案设计 |
5.1 方案总体思路 |
5.2 销售机构的重建与调整 |
5.3 销售队伍的管理 |
5.3.1 销售队伍建设 |
5.3.2 销售人员的考核 |
5.3.3 销售人员的激励 |
5.4 销售网络建设 |
5.4.1 销售区域的确定 |
5.4.2 代理商的选择、考核和控制 |
5.5 客户关系管理 |
5.5.1 客户信息管理 |
5.5.2 识别、选择客户 |
5.5.3 维系客户 |
5.6 销售风险控制 |
5.6.1 套期保值控制风险 |
5.6.2 加强信用销售管理 |
5.7 销售的基础工作 |
5.7.1 加强销售管理制度的建设 |
5.7.2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
6 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方案的实施建议 |
6.1 完善销售理念 |
6.2 建立合理的内部协调合作机制 |
6.3 加强销售的监控管理 |
6.4 强化企业文化在销售组织中的影响力 |
6.4.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 |
6.4.2 以坚强的执行力作为后盾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1999-2000年国内外铝市场分析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挖掘机需求预测建模研究[D]. 张忠阁. 山东大学, 2018(01)
- [2]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 苏宁.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2)
- [3]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程春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4]中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5]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研究与LEAP模型应用[D]. 李平.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4)
- [6]中国电解铝现货市场价格分析与实证研究[D]. 王家玮. 北方工业大学, 2008(09)
- [7]我国铝行业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宋开宝. 江苏大学, 2007(09)
- [8]2005年铝市场回顾与2006年展望[J]. 王飞虹. 中国金属通报, 2006(Z1)
- [9]青海桥头铝电公司销售管理研究[D]. 彭宁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10]铝市场回顾与展望[J]. 王飞虹. 中国有色金属,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