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作业中的具体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男[1](2021)在《基于网络的切换时滞系统鲁棒故障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显着提高,导致工业控制系统规模逐渐变大,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物质损失,为避免发生故障而引起整个生产过程瘫痪,将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当切换系统发生大扰动或故障时,由于系统中连续和离散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切换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得更为复杂,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故障检测与诊断(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FDD)技术,来避免因故障而导致的切换系统失稳及瘫痪。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机器人全球化不断加剧,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其研究方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机械臂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模具加工和电工电子等工业领域。如果机械臂出现元器件损坏或传感器、执行器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机械臂失灵,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这就对机械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机械臂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系统建模过程中也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机械臂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点,因此建立更为精确的机械臂系统模型,设计性能优良的故障检测策略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富有挑战性任务。本文基于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LKF)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技术,针对基于网络的切换时滞系统鲁棒∞性能、控制器和故障检测滤波器协同设计方法以及基于中间估计器的故障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基于网络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并将部分研究成果应用至实际机械臂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在切换时滞的处理过程中,采用了Jensen不等式方法、Wirtinger积分不等式方法、改进的倒数凸组合方法和基于多元辅助函数的单重求和不等式方法,大大降低了所得结果的保守性。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综合阐述了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的发展概况、方法分类和研究现状;切换时滞系统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研究现状以及切换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研究概述等。(2)利用Lagrange方法对切换机械臂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同时采用一种基于关节力矩反馈的建模方法得到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机械臂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详细分析其性质。接着介绍了后续研究工作用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重要引理,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基础。(3)针对异步切换机制下的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和控制器闭环协同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模式依赖平均驻留时间(Mode-dependent Average Dwell Time,MDADT)策略和分段LKF方法,设计基于观测器的故障检测滤波器(Fault Detection Filter,FDF)生成残差信号,将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的故障检测问题转换为∞模型匹配问题。所提出的闭环故障诊断策略不仅可以保证残差和故障间的估计值尽可能小,同时满足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指数稳定条件。采用基于多元辅助函数的单重求和离散不等式方法,获得保证系统稳定的松弛条件。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通信损耗,将事件触发控制(Event-triggered Control,ETC)引入到带有随机丢包的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研究了FDF和控制器协同设计问题。设计事件触发机制,假设数据包丢失满足伯努利随机分布序列,建立事件触发机制下FDF及与原切换系统不匹配的异步切换模型。基于MDADT方法和LKF稳定性理论,给出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利用锥补线性化算法将FDF参数求解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降低了稳定性结果的保守性。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二自由度机械臂系统,采用动力学方法将其建模成切换时滞系统,在同步切换机制下,研究了带有执行器故障的切换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与控制器协同设计问题。基于LKF稳定性理论和平均驻留时间切换方法(Average Dwell Time,ADT),给出二自由度机械臂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利用锥补线性化算法将FDF增益求解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5)针对异步切换机制下连续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和FDF协同设计的闭环故障检测策略。基于MDADT策略,所采用的MDADT切换方法在系统每个切换模式下都有各自的驻留时间,使得驻留时间与系统的模式密切相关,更加符合实际系统。为提高设计的自由度,提出了控制器和FDF协同设计的闭环故障检测策略。利用分段LKF和MDADT方法,构建FDF生成残差信号,将连续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的故障检测转换为∞模型匹配问题。同时,利用Wirtinger积分不等式和改进的倒数凸组合技术实现对LKF导函数的精确估计,从而获得松弛的稳定性结果,并设计了可行的FDF和控制器增益参数。最后,对本研究所建立的一个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实验平台进行介绍,通过数值仿真和二自由度机械臂实验平台分别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6)针对带有时变时滞和数据包丢失的非线性切换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间估计器设计方法,解决了基于中间估计器方法的故障估计问题。假设数据包丢失满足伯努利随机分布序列,基于ADT方法和LKF稳定性理论,给出了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利用同余变换方法消除了设计过程的约束条件,降低了稳定性结果的保守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所建立的二自由度机械臂实验平台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7)全面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并指出基于网络的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问题研究中的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洪洋[2](2021)在《免耕播种机分拨草防堵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农田地表面大量秸秆覆盖,会造成机具的田间通过性差、病虫害发生、以及秸秆在开沟器上缠草壅堵等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大量秸秆覆盖的农田正常进行免耕播种机正常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通过查阅文献,基于秸秆与防堵机构互相作用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以及生物仿生的理论,以一种生活在秸秆层中的白星花金龟的前后肢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仿生分拨草免耕防堵装置。并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分拨草防堵装置的加工制造,完成了田间试验。本课题的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5022)“石漠化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及玉米免耕播种“自保护”破茬防堵机理研究”的部分内容。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动态仿生的原理的仿生拨草防堵装置设计。根据白星花金龟在秸秆层中前肢对于秸秆可以有效地拨离特点,以白星花金龟前肢拨草的运动形式以及前肢结构形态相耦合,设计出了一种由机具前动力与摩擦阻力形成的力矩而动式旋转拨草的仿生防堵装置。可以同时模拟出白星花金龟前肢的结构特征与拨动秸秆时的运动方式,实现了耦合的仿生设计;进行了单一拨草作用的离散元仿真。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得知:单一的拨草作业会造成拨出的秸秆回流,并落入种沟,种沟清秸率为75%,通过秸秆颗粒速度云图发现:58mm的秸秆颗粒拨离速度位于2.00×10-2m/s至3.93×10-2m/s之间。77mm的秸秆颗粒拨离速度位于7.66×10-4m/s至2.00×10-2m/s之间。126mm的秸秆颗粒拨离速度位于0m/s至7.66×10-4m/s之间。综上所述,单一拨草防堵装置工作对于小颗粒秸秆的拨分作用强,可有效的拨分至种带两侧。对于大颗粒秸秆的拨分作用较弱,容易留在种带造成壅堵。(2)结合仿生学理论以及秸秆层的边界层分离规律设计了一种集白星花金龟后肢轮廓结构与运动轨迹的耦合防堵装置。通过对分草防堵装置边界层分离特性的研究,提取白星花金龟后肢轮廓结构曲线,将所得出的拟合方程经三维建模设计出了仿生分草挡板;通过对白星花金龟后肢运动状态的观察,通过高速摄影的方法对养殖的白星花金龟进行后肢运动轨迹进行捕捉,得到后肢根部、中部、尾部三个部位的运动轨迹曲线,并以此为基础三维建模设计出了被动式仿生分草栅条,后肢三个部位运动轨迹曲线的分草栅条呈多组焊接在仿生分草挡板上。离散元仿真分析得知:单一的分草防堵作业会造成铲形开沟器前端壅堵,分草装置的清秸率为83%,仿生分草防堵机构对58mm、77mm的秸秆颗粒分流作用较弱。通过观察运动速度轨迹示意图,126mm的秸秆颗粒与分草装置接触后的分离速度在5.90×10-1m/s至7.37×10-1m/s范围内,58mm的秸秆与分草装置接触后的分离速度在2.95×10-1m/s至4.42×10-1m/s范围内。77mm的秸秆颗粒在与分草装置接触后的分离速度在4.42×10-1m/s至5.90×10-1m/s范围内。分草装置对于58mm、77mm范围内的秸秆分离作用较弱,对于128mm的秸秆颗粒分流作用较强。(3)通过离散元仿真试验得出了清秸防堵的最优工作方案以及对试验因素对清秸率影响的高低顺序。根据理论分析,确定仿生拨草杆入土深度H、机具前进速度v以及分草挡板偏角α为试验因素,以种带的秸秆清除率作为试验指标,对组合式仿生分拨草装置的关键部件参数进行了EDEM离散元仿真模拟。通过Box-Behnken试验优化设计方法以及EDEM中的Optimization模块进行参数优化并分析求解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拨草杆入土深度H为10mm、机具前进速度v为4km/h,分草挡板偏角α为30°,此时该装置的秸秆清除率达到了93%,清秸防堵效果较好。秸秆清秸率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因素分草挡板偏角,B因素机具前进速度,A因素拨草杆的入土深度。(4)在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完成了对该组合式仿生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田间作业性能检测试验。分析得知配备有该组合式仿生分拨草防堵机构的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通过性良好,平均秸秆清除率为90.58%,平均土壤扰动量为20.01%。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要求。设计的仿生拨草防堵装置与仿生分草防堵装置相结合的防堵机构可以有效防止秸秆杂草等对开沟器的堵塞;进行了单一分草、拨草作业的田间试验,试验过程出现了部分秸秆回落在种沟内并且铲形开沟器前端发生缠草壅堵,证明了分草防堵与拨草防堵相结合方案的可靠性。本课题设计加工的免耕播种机组合式仿生分拨草防堵装置满足免耕播种机开沟作业的农艺要求,可以有效解决开沟器缠草壅堵、秸秆回流等问题,并为新型免耕分拨草防堵机具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赵金[3](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邵亚建[4](2021)在《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地下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是影响料浆液面曲线与充填体沉积坡度的关键因素,基于其流动规律进行充填接顶调控是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本文以膏体料浆流动特性为核心,基于流变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以提高充填接顶性能为目的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工程背景以废石、全尾砂为充填材料的技术要求,以桨式流变仪和L型流动仪两种方法进行流变试验研究,探究含粗骨料膏体料浆的流动特性;同时,利用L型流动仪试验原理与采场内料浆流动相似的特点,初步探究膏体料浆重力驱动下的扩展流动特性;2、针对含粗骨料膏体料浆的物料组成特点,提出基于CFD-DEM耦合的料浆流动特性模拟方案,并针对骨料颗粒的不规则特性,采用非球形颗粒建模技术。探究不同流变参数和颗粒含量的料浆在L型流动仪试验中的流态信息,揭示浆体流变特性与其流动行为的内在联系;3、以L型流动仪的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提出基于SVM技术的多参数组合反演分析方法,有效地获取料浆“完整”流变参数——屈服应力、粘度系数、幂率系数(H-B模型),拓宽L型流动仪试验的实用型,为膏体流变学研究提供新型检测手段;4、基于粘塑性流体倾斜平板流动模型,利用非牛顿流体力学方法构建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引入润滑层理论对理论模型的N-S方程进行解析推导,并利用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进行求解,获得流场的速度分布、屈服面、“液面”轨迹等流动信息,阐明采场内膏体料浆的流动机理;5、构建地下采场模拟充填试验平台并开展试验研究,考察膏体流变参数、排料口位置、排料流速对膏体流动行为的影响,探究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与差异性。基于流动特性分析差异性来源,提出模型参数修正方案,提高理论模型对膏体料浆扩展流动过程液面曲线的预测能力;6、开展地下采场充填接顶调控技术研究。借鉴膨胀充填材料相关研究成果,配制无沉缩或微膨胀型膏体充填材料。借助构建的扩展流动模型以实际工况为基础进行充填排料工艺优化与半工业试验,验证充填接顶技术的有效性,最后,为实际充填工况的充填排料作业提出合理工程建议。

雷智高[5](2020)在《高速犁犁体结构与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耕作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犁体作为翻耕作业的核心部件,其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作业质量以及能量消耗的大小。铧式犁也一直朝着高速作业的方向发展,当拖拉机在8km/h10km/h的速度条件下作业,既能发挥拖拉机燃油的经济性效益,又能达到良好的作业质量,但犁体耕作阻力大,能耗高也是一直以来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为优化犁体结构,减小耕作阻力,借助于离散元法和田间试验展开对犁体作业过程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所示:(1)分析犁体的工作原理,确定高速犁体结构参数,建立犁体数学模型,并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高速犁体模型。(2)建立离散元犁体—土壤模型。通过对田间土壤参数进行标定和测量以及参考相关文献,确定土壤相关参数,并结合土壤结构情况,建立三层离散元土壤模型,分别为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将犁体模型导入EDEM软件中,设置相关土壤的参数,建立犁体—土壤模型,完成仿真模型的建立。(3)离散元仿真试验。仿真试验以犁铧安装角、推土角、导曲线两端点切线夹角等犁体结构参数为试验因素,水平阻力和垂直阻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组合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水平阻力的影响显着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导曲线两端点切线夹角、犁铧安装角、推土角;不同因素对垂直阻力的影响显着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导曲线两端点切线夹角、推土角、犁铧安装角。(4)优化结果。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犁铧安装角为27.76°、推土角为39.3°、导曲线两端点切线夹角为108.42°时,水平阻力为8406.96N,垂直阻力为3370.49N,水平阻力大于垂直阻力。以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建立新的犁体模型,进行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试验研究,速度的影响显着性要大于耕深,在耕深一定条件下,水平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耕深处于较低水平时,垂直阻力随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处于较高水平时垂直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5)田间试验与仿真试验对比分析。在水平方向上,高速犁所受的合力和工作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耕深255mm、作业速度8km/h时最小;在垂直方向上,当耕深在255mm至280mm时,高速犁所受的合力与工作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耕深为305mm时,垂直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耕深为280mm、作业速度9km/h条件下效果最佳。在耕深一定的条件下,仿真试验中高速犁水平阻力和垂直阻力随速度的变化趋势与田间试验中的变化趋势是相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法进行高速犁工作阻力模拟仿真分析是可靠的,并且最佳的工作参数组合为耕深280mm、耕速9km/h。

丁贺贺[6](2020)在《基于DEM-CFD耦合的谷物垂直气流风选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谷物加工业不仅与农业,而且与机械工业尤其是粮食制造业、包装业、零售业等行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除杂作为谷物加工工艺中的第一道工序,其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到谷物的产品增值,除杂装置工作性能的改善将会带来谷物加工作业质量的整体提高。垂直气流风选装置是常用的谷物二次清选装置,由于其清选过程涉及到气固两相流场,很难采用传统方法来描述其复杂的工作状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或布点测量只能反映气流场的特征,无法描述气流作用下物料运动状态的改变规律以及物料影响下气流场分布情况的变化规律。采用DEM(离散单元法)-CFD(计算流体力学)耦合方法对谷物在除杂装置中的清选过程进行模拟成为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将流体相与颗粒相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仿真计算,再通过耦合接口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达到同时描述气流场环境与颗粒的运动行为的效果。本文以Solidworks、EDEM和FLUENT等软件为研究工具,以DEM-CFD耦合方法为研究手段,对垂直气流风选装置内谷粒-茎秆混合颗粒体系的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诠释了谷物在垂直气流中的分离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工作参数下的清选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低风速范围(5、6、7、8m/s)下增大风速能提高风选后谷粒的体积浓度,v=8m/s时,谷粒体浓度达到100%;高风速范围(11、12、13、14m/s)下,v=13m/s时,谷粒出现损失现象,且风速的增大导致损失率变大;v=6m/s、谷粒-茎秆混合颗粒的初始体积分数不变时,不同下料量之间的风选道内气流分布存在差异,下料量越小,风选后谷粒的体积浓度越大,清洁率越高;在保证最佳除杂效果的前提下,本文所研究的垂直气流风选装置10s内所能处理的最大谷物质量为0.99kg。最后通过设计零件、加工制造成功搭建了试验工作台并开展试验,分别对低风速范围下、高风速范围下以及不同下料量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加速推进水稻加工业中的机械化除杂具有促进作用,为谷物二次清选装置的研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袁晓鑫[7](2019)在《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技术逐步得到提高,其获得的产品精度也越来越高,已经作为传统测量的有力补充。无人机航测较之传统测量,其作业方式灵活高效,可将大量外业工作转移到室内进行,减轻了外业工作量,降低作业成本,在基础测绘、矿山测量、公路选线,灾害评估、农作物普查、地籍测量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获得各个领域的认可。本文围绕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及其应用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其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构成和作业流程并说明无人机航测较之传统测量的优势。(2)研究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包括像控点布测、数据预处理、空中三角测量、影像匹配和融合以及测绘产品的生产,如DEM、DOM、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和DLG。其中重点研究了数据预处理中镜头畸变校正和外方位元素优化的方法以及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3)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别采用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两种方法,首先利用Pix4Dmapper软件得到的空三加密后成果,在MAPMATRIX软件中生成立体像对进行人工立体测图生产1:500数字线划图。再利用Context Capture软件获取测区的实景三维模型,加载到EPS工作站三维测图模块进行矢量化,采集生产线划图。对本文采用的两种方法获得的1:500线划图进行精度比较,并对其结果分析得出,文中基于小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两种方法测制1:500比例尺地形图在精度上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其中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在生成的倾斜实景三维模型上直接采集DLG成果,在平面坐标和高程上的精度都比传统垂直摄影方法的精度高。且无须佩戴立体眼镜和手轮脚盘,作业方式简单易上手。但是该方法在成图过程中对硬件和模型的质量要求较高,无形中也增加了作业成本。图[29]表[10]参[59]

康惟英[8](2019)在《全野外数字地形图山区等高线的自动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形图测绘已经逐渐迈入数字化、自动化。在数字地形图中,使用等高线来表达地形变化,因此,在全野外数字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正确绘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山区来说,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变化复杂,山脊线、山谷线等地形特征线较多,外业测量作业难度大,内业制图也较为困难,等高线的正确绘制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1)对等高线自动绘制的原理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传统的三角网的生长算法、基于边的三角网构网算法、等高线的追踪和等高线的光滑。详细阐述了使用南方CASS绘制等高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有建立DTM,修改三角网和绘制等高线。(2)针对数字地形图等高线绘制不正确的问题从内外业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外业观测的问题有:草图的绘制、测量的方法和特征点的选择;内业主要从面状地物和地形特征线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这些问题分别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地形图的质量。(3)山区地形图等高线的绘制中,地性线的绘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未绘制地性线所生成的错误等高线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错误等高线来自动绘制地性线的思路,通过程序实现对闭合曲线的自动搜索、特征点信息的自动提取和特征点的自动连接,以此来实现对地性线的自动绘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等高线的正确绘制。(4)基于等高线穿房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添加房屋高程点的思路,通过提取房屋的各角点坐标和已有高程点信息,将已有高程点信息自动复制到未测角点上,实现了对房屋未测角点的高程点属性信息的自动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形图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吕青普[9](2019)在《天津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94万亿元,成为北方第一工业城市。伴随着天津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天津空气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尤其颗粒污染物如PM2.5、PM10的增多,导致天津市雾霾程度不断加重。天津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使得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分析天津市大气污染物的时序浓度变化规律及地理分布特征,对于揭示天津市空气质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准的治污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基于2016年天津市国市控监测点数据,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2.5、PM10等大气主要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针对2016全年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与分析,并将污染物浓度分布作了三维可视化展示。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第一,建立了噪声数据检测和修复模型,对获得的原始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在噪声的检测与修复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单一污染物自身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而且以其它气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为参比,对脏数据的检测与修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在对原始数据完成数据清洗的基础上,针对天津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日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大气污染物在一天内各时点的变化规律、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并应用回归计算,分析2016年不同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三,针对天津市27个监测点监测到的各污染物浓度值分别进行层次聚类算法与K均值聚类,两者的聚类结果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不仅验证了分类结果的正确性,而且说明同一结果类内监测点覆盖的区域其污染物浓度值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区域治污策略提供指导意义。第四,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浓度插值模型,将天津市根据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对网格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双次插值处理,建立天津市大气污染物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示了天津市各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

李佳伟[10](2019)在《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总体而言,当前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大多单偏向对地理空间对象可视化方法的研究与3DGIS平台的建立,或是单从补充和扩展传统二维地质信息表达以提升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这方面对城市地学空间中地质体及地质现象进行三维模拟与分析,鲜有针对城市整体空间做一体化研究与应用。部分学者基于城市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在空间一体化建模和数据库模型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但它们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和多源异构模型数据的一体化表达与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面向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一种顾及城市地质结构的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使城市空间建模工作既注重地上规划建设的合理性、美观性,又充分考虑地下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城市地表为界将空间划分为地理和地学空间,地理空间三维建模的重点是针对不同对象研究了建模方法的选取、模型优化以及地物与地形匹配技术;地学空间建模部分重点研究了如何运用行业领先建模技术高效、合理地完成多元地质数据融合下的三维城市地质建模,并以地质建模中构造建模为重点,总结了城市构造建模的技术方法与流程;空间模型一体化集成方面,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模型数据间有机组合的方式,将地质模型数据转换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通用的标准格式,最终实现了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并使用了相关分析工具做一体化分析及应用。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前三维城市景观建模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比较,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完成了地理空间中建筑物、道路及附属设施的三维重建;2)使用高程采样点数据基于TIN模型对城市三维地表进行构建,并通过纹理映射技术叠加同范围正射影像完成了地表实体模型的创建;3)引入地物对地形的影响。研究了顾及地形的三维场景构建关键技术,并根据地物特征线对地形进行了重构,实现了建筑物和道路与地形无缝贴合;4)在城市地质建模方面,研究了应用油气藏专业建模平台SKUA-GOCAD对城市大地构造进行三维建模的核心方法与流程,将其半智能化的工作流建模模式应用到城市地质领域;5)模型数据转换方面,分析了Model3d数据的组织结构并与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Geo3DML主要模块进行了对比,通过试验确立了两者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读写操作完成了Model3d数据向Geo3DML格式的转换;6)使用MapGIS 10平台对城市空间场景进行一体化集成显示和组织管理,并利用分析工具对三维场景进行相关空间分析。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使用SKUA-GOCAD平台解决城市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并通过Geo3DML标准格式对Model3d模型进行数据转换,弥补了当前3DGIS平台在解决城市地质建模方面的不足。试验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二、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作业中的具体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作业中的具体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的切换时滞系统鲁棒故障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综述
        1.2.1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概述
        1.2.2 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分类及其研究现状
    1.3 切换时滞系统研究综述
        1.3.1 切换系统研究概述
        1.3.2 时滞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研究概述
        1.3.3 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研究概述
    1.4 切换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研究概述
    1.5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切换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基础知识
    2.1 引言
    2.2 基于Lagrange方法的切换机械臂系统动力学建模
    2.3 关节力矩反馈的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2.3.1 基于关节力矩传感器的机械臂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2.3.2 机械臂关节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2.4 基础知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与控制器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异步切换下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控制器协同设计
        3.2.1 系统动态过程描述
        3.2.2 残差方程建立
        3.2.3 异步切换下故障检测滤波器与控制器协同设计
        3.2.4 仿真实验研究
    3.3 事件触发下离散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和控制器协同设计
        3.3.1 系统动态过程描述
        3.3.2 残差方程建立
        3.3.3 事件触发下故障检测滤波器与控制器协同设计
        3.3.4 仿真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平均驻留时间的切换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与控制器协同设计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带有执行器故障的网络化切换机械臂建模
        4.2.2 残差方程建立
    4.3 切换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滤波器与控制器协同设计
    4.4 仿真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连续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故障检测与控制器协同设计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系统动态过程描述
        5.2.2 残差方程建立
    5.3 模式依赖下故障检测滤波器与控制器协同设计
        5.3.1 H_∞性能分析
        5.3.2 控制器和滤波器增益协同设计
    5.4 仿真实验研究
    5.5 机械臂系统实验研究
        5.5.1 机械臂系统实验平台简介
        5.5.2 机械臂系统故障检测实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中间估计器的连续非线性切换时滞系统故障估计及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
        6.2.1 系统动态过程描述
        6.2.2 误差系统建立
    6.3 基于中间估计器的故障估计滤波器设计
        6.3.1 指数稳定性分析
        6.3.2 基于中间估计器的故障滤波器增益设计
    6.4 仿真实验研究
    6.5 机械臂系统故障估计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2)免耕播种机分拨草防堵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被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被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
        1.2.2 国外被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
    1.3 国内外主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主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
        1.3.2 国外主动式分拨草防堵装置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仿生拨草防堵装置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2.1 生物原型的结构分析
        2.1.1 仿生法介绍
        2.1.2 生物原型的选择
    2.2 前肢拟合方程的获取
        2.2.1 白星花金龟前肢结构分析
        2.2.2 试验设备
        2.2.3 试验步骤
        2.2.4 试验结果
    2.3 仿生拨草轮的参数设计
        2.3.1 轮盘设计指标
        2.3.2 仿生拨草轮的三维建模
        2.3.3 拨草轮盘运动分析
        2.3.4 拨草轮防堵作业离散元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仿生分草防堵装置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3.1 仿生分草挡板的结构设计
        3.1.1 白星花金龟后肢结构分析
        3.1.2 白星花金龟后肢轮廓曲线提取
        3.1.3 后肢轮廓曲线的拟合
    3.2 仿生分草栅条的结构设计
        3.2.1 白星花金龟后肢运动观察
        3.2.2 白星花金龟后肢运动轨迹的获取
        3.2.3 后肢运动轨迹曲线点阵坐标获取
        3.2.4 后肢运动轨迹曲线的拟合
    3.3 仿生分草防堵装置的整机设计
        3.3.1 分草防堵思路的确立
        3.3.2 分草防堵装置整体结构
        3.3.3 分草装置防堵作业离散元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分拨草防堵装置的设计及离散元仿真分析
    4.1 整机结构设计
    4.2 仿生分拨草免耕防堵装置的仿真分析
        4.2.1 离散元法简介
        4.2.2 颗粒床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介绍
        4.2.3 离散元仿真设置
        4.2.4 组合式分拨草防堵装置工作的离散元仿真
        4.2.5 Box-Behnken优化试验设计
        4.2.6 回归模型与显着性方差分析
    4.3 试验参数优化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3.1 入土深度与机具前进速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4.3.2 入土深度与分草挡板偏角之间的交互作用
        4.3.3 机具前进速度与分草挡板偏角之间的交互作用
    4.4 试验参数优化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4.1 模型参数优化
        4.4.2 模型拟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田间试验
    5.1 机具的加工制造
    5.2 田间试验的条件
    5.3 试验指标与方法
        5.3.1 机具通过性检测
        5.3.2 种带秸秆清除率
        5.3.3 土壤扰动量的测定
    5.4 性能检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B:图像识别程序

(3)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2.3.1 充种沟的设计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2.3.4 投种片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3.2.6 仿真试验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 整机结构
        4.1.2 工作原理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5.1 机具性能试验
        5.1.1 试验条件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6.4 田间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4)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地下采场充填接顶研究现状
        1.2.2 充填体沉积坡面预测研究现状
        1.2.3 粘塑性流体扩展流动研究现状
    1.3 工程背景与接顶现状
        1.3.1 采矿方法与采场结构参数
        1.3.2 充填工艺与关键技术参数
        1.3.3 充填接顶性能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膏体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膏体料浆流变模型
    2.3 试验材料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2.3.1 试验材料采集
        2.3.2 试验材料物化性质
    2.4 料浆流变性能试验
        2.4.1 桨式流变仪试验
        2.4.2 L型流动仪试验
        2.4.3 料浆流变试验方案
    2.5 试验结果分析
        2.5.1 桨式流变仪测试结果
        2.5.2 L型流动仪测试结果
        2.5.3 L型流动仪测试与屈服应力关联
        2.5.4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膏体料浆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3.2.1 CFD-DEM耦合基础理论
        3.2.2 CFD-DEM耦合数学模型
        3.2.3 CFD-DEM耦合计算实现
    3.3 岩石颗粒模型参数标定
        3.3.1 岩石颗粒堆积角仿真模拟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基于FLUENT-EDEM耦合的仿真
        3.4.1 连续相模型构建与参数
        3.4.2 离散相模型构建与参数
    3.5 L型流动仪试验模拟方案
        3.5.1 Fluent均质流体模拟方案
        3.5.2 Fluent-EDEM耦合模拟方案
    3.6 耦合模拟结果分析
        3.6.1 Fluent均质流模拟结果
        3.6.2 Fluent-EDEM耦合模拟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流变参数组合反演分析研究
    4.1 引言
    4.2 反演分析方法确定
    4.3 支持向量机基础理论
        4.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
        4.3.2 多输出最小二程支持向量机
    4.4 膏体流变参数LS-SVR反演预测流程
        4.4.1 流态数据提取
        4.4.2 试验数据预处理
        4.4.3 模型参数寻优与模型检验
        4.4.4 含粗骨料膏体流变参数预测
    4.5 本章小结
5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构建
        5.2.1 流态分析与模型假设
        5.2.2 控制方程
        5.2.3 本构方程
        5.2.4 边界条件
    5.3 流动模型解析推导
        5.3.1 控制方程无量纲化
        5.3.2 流体润滑层理论引入
        5.3.3 流体速度场
        5.3.4 流体通量
    5.4 流动模型数值求解
        5.4.1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
        5.4.2 模型数值求解
        5.4.3 流体液面曲线
        5.4.4 流体速度场
    5.5 本章小结
6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验证及参数修正
    6.1 引言
    6.2 试验平台与模拟排料实验
        6.2.1 试验平台构建
        6.2.2 试验实施流程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配比膏体充填实验结果
        6.3.2 不同排料位置充填实验结果
    6.4 膏体流动模型验证与分析
        6.4.1 不同配比料浆物理、数值试验结果
        6.4.2 不同排料口位置物理、数值试验结果
    6.5 膏体流动模型参数修正
        6.5.1 理论模型误差分析讨论
        6.5.2 模型参数修正
        6.5.3 修正后模型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充填接顶调控技术与工程建议
    7.1 引言
    7.2 膨胀型膏体材料制备
        7.2.1 试验材料与外加剂
        7.2.2 膨胀型膏体配比试验
        7.2.3 试验结果分析
        7.2.4 膨胀型膏体材料试验小结
    7.3 采矿区充填半工业试验
        7.3.1 相似理论与模拟采场
        7.3.2 充填排料工艺参数优化
        7.3.3 地下采场充填半工业试验
    7.4 半工业实验结果与工程建议
        7.4.1 膏体料浆充填终止液面
        7.4.2 充填体沉缩与沉积坡面
        7.4.3 工程建议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速犁犁体结构与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高速犁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速犁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速犁的研究现状
    1.3 耕作部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法研究
        1.3.1 耕作部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法国外研究现状
        1.3.2 耕作部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法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犁犁体结构参数的确定及实体模型的建立
    2.1 三面楔的工作原理
    2.2 高速犁犁体模型受力分析
        2.2.1 铧刃切割作用所受的力
        2.2.2 土壤对犁铧的总压力
        2.2.3 克服土壤与犁铧和犁壁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阻力
        2.2.4 使土壤运动所需要的力
    2.3 高速犁犁体结构参数的确定
    2.4 高速犁犁体数学模型的建立
        2.4.1 导曲线的数学模型
        2.4.2 高速犁犁体数学模型表达式
    2.5 高速犁实体模型的建立及输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犁犁体结构与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离散元法仿真分析
    3.1 土壤相关参数的测试
        3.1.1 土壤质地的测试
        3.1.2 土壤密度的测试
    3.2 土壤相关参数的标定
        3.2.1 模型参数的类型及标定参数范围的确定
        3.2.2堆积角与滑动摩擦角物理实验
        3.2.3 试验设计
        3.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5 试验验证
    3.3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
        3.3.1 边界模型的建立
        3.3.2 离散元接触力学模型
        3.3.3 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选取以及土壤模型的建立
        3.3.4 离散元仿真模型的验证
    3.4 高速犁犁体结构参数对耕作阻力的仿真试验研究
        3.4.1 仿真试验内容
        3.4.2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3.4.3 响应曲面分析
        3.4.4 参数优化
    3.5 高速犁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仿真试验研究
        3.5.1 仿真结果分析
        3.5.2 高速犁仿真结果后处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犁耕作的田间试验
    4.1 试验内容
    4.2 试验准备
        4.2.1 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条件
        4.2.3 传感器的安装
        4.2.4 数据采集软件的工作原理
    4.3 田间试验
        4.3.1 田间试验方案
        4.3.2 田间性能试验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基于DEM-CFD耦合的谷物垂直气流风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1.1 水稻生产加工与清选作业
        1.1.2 气流清选装置介绍
    1.2 谷物清选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1 离散元模拟在振动清选中的应用
        1.2.2 清选装置内气流场的研究
        1.2.3 基于DEM-CFD耦合的谷物清选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DEM与 CFD的基本原理及耦合方法
    2.1 离散单元法
        2.1.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1.2 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
        2.1.3 DEM控制方程
        2.1.4 DEM接触模型
    2.2 气流场的数学模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湍流控制方程
    2.3 DEM-CFD耦合方法
        2.3.1 数学模型
        2.3.2 DEM-CFD耦合流程
    2.4 本章小结
3.垂直风选机的几何模型及模拟参数的设定
    3.1 垂直风选机与谷物颗粒体系的几何模型
    3.2 模拟参数选取
        3.2.1 风选机内部流域网格划分
        3.2.2 边界条件
        3.2.3 EDEM与 Fluent模拟参数设定
    3.3 本章小结
4.垂直风选机DEM-CFD模拟研究
    4.1 风选过程模拟分析
    4.2 不同参数下风选过程耦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4.2.1 入风口风速对风选效果的影响
        4.2.2 下料量对风选效果的影响
    4.3 风选装置的最大工作效率
    4.4 本章小结
5.试验台的设计搭建与试验验证结果
    5.1 试验装置的零件设计
    5.2 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
    5.3 风机的选择
    5.4 试验台搭建
    5.5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垂直气流风选机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无人机航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无人机航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2.1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
        2.1.1 无人机飞行平台
        2.1.2 任务荷载与其控制系统
        2.1.3 飞行控制系统
        2.1.4 数据处理系统
    2.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数据采集
        2.2.1 技术准备
        2.2.2 航线设计
        2.2.3 设备检查和飞行调试
        2.2.4 飞行作业与数据获取
        2.2.5 数据质量检查与处理
    2.3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特点分析
        2.3.1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优势
        2.3.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劣势
3 无人机航测系统大比例尺测图的关键技术
    3.1 外业像片控制点布测
        3.1.1 像控点的选取原则
        3.1.2 像控点布设方案
    3.2 数据预处理
        3.2.1 镜头畸变校正
        3.2.2 外方位元素优化
    3.3 空中三角测量
        3.3.1 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
        3.3.2 空中三角测量的类型
    3.4 影像匹配与融合
    3.5 测绘产品生产
        3.5.1 数字高程模型
        3.5.2 数字正射影像
        3.5.3 倾斜实景三维模型
        3.5.4 数字线划图
4 工程实例
    4.1 测区概况
    4.2 外业数据采集
        4.2.1 像控点信息的采集
        4.2.2 无人机影像数据的采集
    4.3 内业数据处理(Context Capture)
        4.3.1 Context Capture新建工程导入数据
        4.3.2 添加并刺出像控点
        4.3.3 提交空三任务
        4.3.4 提交生产项目
        4.3.5 Pix4Dmapper的空三成果获取
    4.4 线划图的生产
        4.4.1 MAPMATRIX成图
        4.4.2 EPS三维测图
        4.4.3 DLG的精度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全野外数字地形图山区等高线的自动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结构安排
2 等高线生成的模型研究
    2.1 等高线的相关定义
        2.1.1 等高线的概念
        2.1.2 等高线的分类
        2.1.3 等高线的特性
    2.2 数字地面模型
    2.3 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算法
        2.3.1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2.3.2 传统的三角网生长算法
        2.3.3 Delaunay三角网的生成
        2.3.4 地形特征线的引入
    2.4 基于TIN的等高线的追踪
        2.4.1 等值点位的寻找
        2.4.2 等值点的追踪
    2.5 等高线的光滑
    2.6 CASS环境下绘制等高线
        2.6.1 绘制等高线的步骤
        2.6.2 关于等高线绘制的一些规范要求
    2.7 本章小结
3 地形测量作业方法及其对等高线的影响分析
    3.1 数字化地形测量
        3.1.1 地形测量
        3.1.2 数字化地形测量
        3.1.3 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
    3.2 山区地形图测绘及其注意事项
        3.2.1 山区地形图测绘
        3.2.2 山区地形图测绘注意事项
    3.3 数字地形图等高线绘制不正确的问题分析
        3.3.1 外业观测问题
        3.3.2 内业成图问题
        3.3.3 测图规范要求
    3.4 本章小结
4 等高线自动处理的程序设计
    4.1 AutoCAD二次开发简介
    4.2 C#语言介绍
    4.3 实验数据说明
    4.4 自动绘制地性线
        4.4.1 错误等高线的特点分析
        4.4.2 解决思路
        4.4.3 实例验证
    4.5 自动添加房屋高程点
        4.5.1 解决思路
        4.5.2 实例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9)天津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大气污染物水平研究述评
    2.2 数据清洗方法的研究述评
    2.3 数据聚类分析的研究述评
    2.4 数据可视化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清洗方法的研究
    3.1 结构化数据检测方法
    3.2 结构化数据清洗的评价指标
    3.3 数据噪声的检测
    3.4 数据噪声的修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与回归分析研究
    4.1 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点位分布及数据处理
        4.1.1 天津市监测点位地理分布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2 天津市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
        4.2.1 浓度统计
        4.2.2 浓度分析
    4.3 天津市污染物浓度月变化规律
        4.3.1 浓度统计
        4.3.2 浓度分析
    4.4 污染物浓度回归分析
        4.4.1 线性回归分析与相关关系
        4.4.2 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聚类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
    5.1 层次聚类分析算法
        5.1.1 层次聚类算法原理
        5.1.2 天津市气态污染物层次聚类分析
        5.1.3 天津市固态污染物层次聚类分析
    5.2 K均值聚类算法
        5.2.1 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
        5.2.2 天津市气态污染物K均值聚类分析
        5.2.3 天津市固态污染物K均值聚类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网格插值的污染物浓度研究
    6.1 AQI的计算方法与污染级别划分
    6.2 天津市行政区域划分及网格处理
    6.3 网格数据的插值处理
        6.3.1 径向基插值算法理论
        6.3.2 时间序列趋势对径向基结果的修正处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气污染物可视化方法研究
    7.1 三维空间实体的定义和分类
    7.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7.3 三维空间数据的构造
    7.4 污染物浓度高程数据的构造
        7.4.1 SIFT算法简介
        7.4.2 SURF算法原理
    7.5 污染物浓度三维可视化实现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三维城市地理空间建模
        1.2.2 三维城市地质建模
        1.2.3 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建模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维城市地理空间建模
    2.1 地表模型建立
        2.1.1 DEM简介
        2.1.2 地表模型创建
    2.2 道路模型建立
    2.3 建筑物模型建立
        2.3.1 外业数据采集
        2.3.2 内业数据制作
        2.3.3 模型优化及导出
    2.4 附属设施模型建立
        2.4.1 三维符号库管理
        2.4.2 三维专题图制作
    2.5 地物与地形匹配
        2.5.1 建筑物与地形匹配方法
        2.5.2 道路与地形匹配方法
第3章 三维城市地质建模
    3.1 三维构造模型要素与组织规则
        3.1.1 模型要素
        3.1.2 组织规则
        3.1.3 模型表达
    3.2 三维城市构造建模平台介绍
        3.2.1 SKUA-GOCAD简介
        3.2.2 SKUA-GOCAD基本几何对象
    3.3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及技术流程
        3.3.1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
        3.3.2 三维构造建模技术流程
    3.4 三维构造建模方法应用
        3.4.1 数据准备
        3.4.2 数据预处理
        3.4.3 数据导入
        3.4.4 构造模型建立
第4章 SKUA-GOCAD与Geo3DML转换研究
    4.1 Geo3DML简介
    4.2 Geo3DML的框架和主要模块
        4.2.1 框架结构
        4.2.2 主要模块
    4.3 SKUA-GOCAD数据组织结构
        4.3.1 可视化信息
        4.3.2 几何信息
        4.3.3 属性信息
    4.4 SKUA-GOCAD与Geo3DML的转换思路
        4.4.1 地质对象
        4.4.2 几何数据
        4.4.3 地质要素间关系数据
        4.4.4 属性数据
        4.4.5 可视化信息
    4.5 转换实现
        4.5.1 Model3d文件读取
        4.5.2 Geo3DML文件建立
第5章 三维城市空间模型一体化集成
    5.1 三维城市空间场景集成
        5.1.1 创建场景
        5.1.2 模型导入
        5.1.3 场景展示
    5.2 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应用
        5.2.1 三维标注
        5.2.2 场景特效
        5.2.3 场景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作业中的具体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的切换时滞系统鲁棒故障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越男.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2)
  • [2]免耕播种机分拨草防堵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洪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4]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D]. 邵亚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5]高速犁犁体结构与工作参数对耕作阻力的影响研究[D]. 雷智高.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基于DEM-CFD耦合的谷物垂直气流风选研究[D]. 丁贺贺.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7]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及应用研究[D]. 袁晓鑫.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全野外数字地形图山区等高线的自动处理[D]. 康惟英.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天津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 吕青普.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三维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技术研究[D]. 李佳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关于Dem的切割技术及其在VirtuoZo.NT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