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和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到自我意识的转变

康德和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到自我意识的转变

一、康德与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向自我意识的过渡(论文文献综述)

黄斯琪[1](2021)在《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文中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梳理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重点分析和比较康德与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本文的思路在于:第一,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本身及其演变。第二,讨论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第三,讨论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第四,总结两种方案的异同。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本身及其演变。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这个问题一方面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即世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当把“存在”分解为“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时候,思维和精神存在同质,所以,可以提出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认识论问题)。它涉及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我们把“存在”分解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问题就变成了“思维与物质有无同一性”(异质问题)和“思维与精神存在有无同一性”(同质问题)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认识论问题。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对象(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即究竟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按照康德的看法,将对象或世界进行现象和本体(本质)的二分后,这个问题又进一步细分为:现象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本体(本质)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根据上述的划分,笔者将简要勾勒“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历史演变,并且讨论在此问题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对康德的影响。唯理论的观点影响了康德:康德在主体中寻求使知识产生普遍必然性的形式,这种先天思路来自唯理论。经验论者洛克和休谟认为实体不可知,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可感性质(现象),因为实体不可被直接感知,这或许导致了康德去划分现象界和本体界。第二部分讨论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康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但他的认识论事实上涉及了该问题。这一章将论述两个问题:一、在康德看来认识现象是何以可能的?回答了认识现象的可能性根据,就解决了现象领域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二、康德为什么认为不能认识本体或自在之物?即为什么在本体领域不能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这就是认识领域的划界问题。康德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如经验论和唯理论那样),而是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对立与统一转换成了思维形式和感觉材料、对象(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对立与统一,这是康德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康德的“先验思路”或“先验哲学”。康德通过这样的“先验思路”,在现象领域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否认了在本体(自在之物)领域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可能性,将本体领域留给了实践哲学(道德哲学)和神学(信仰)。第三部分讨论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与康德不同,黑格尔是有意识地要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存在论的同一性和认识论的同一性。并且,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对康德的理论哲学的批判之上。此部分论述两个内容:分别讨论黑格尔对康德的解决方案的批判以及黑格尔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一个层面,讨论黑格尔对康德的解决方案的批判。首先,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范畴理论。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范畴本质上是主观的。思维正是要从知性阶段过渡到理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把握无限。停留于知性阶段的范畴是贫乏的,不具备把握无限的能力,但是过渡到理性阶段的范畴具有把握无限的能力,理性阶段的范畴既是思维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的规定性。其次,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和不可知论。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自在之物”是抽象的、贫乏的。他的理由是,无限之物并不是不能被把握的,而是等着人类理性去把握。黑格尔批评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论,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是错误的。针对康德对先验理念(传统的三大实体)的批判,黑格尔进行了反批判。他们较量的核心是如何理解“存在”概念,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第二个层面,讨论黑格尔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对“存在”的理解,这是其理论前提,黑格尔和康德的理解是不同的:康德理解的“存在”是时空中感性的存在,黑格尔的“存在”是逻辑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康德所指的“存在”其根据是黑格尔的“存在”概念,认为前者可以从后者推演出来。在存在论层面,黑格尔认为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因此,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在认识论层面,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第四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和评论两种解决方案的异同。两者相异之处在于,康德的方案是多元论的、不可知论的,而黑格尔的方案是一元论的、可知论的;康德给予了“感性”以重要地位,黑格尔则轻视“感性”;黑格尔的“存在”(Sein)与康德的“存在”即实存(Existenz)是不同的,前者是逻辑的“存在”,后者是感性的“存在”。两者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一种“先验思路”:康德通过先天形式(时空和范畴)在现象界使思维和存在达到同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演变所达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也完全是“先天思路”即“先天构想”的结果,不是从经验得来的;黑格尔和康德对于“客观性”的理解是一致的,都认为客观的意味着普遍必然性;两人的根本相同之处还在于两者都是本质主义的立场。

徐国政[2](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研究说明“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张健[3](2021)在《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文中研究说明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所受到的广泛关注相比,卡西尔的认识论思想相对较少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系统研究。由于这样一种反差,不仅制约了我们对卡西尔思想整体性的把握,还影响了我们对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也使人们难以认识到卡西尔在康德以来认识论思想发展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卡西尔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认识论体系建构,包含着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整体思路,并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一些局限和不彻底性。只有当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推进的内在逻辑被揭示出来之后,卡西尔思想才能获得更为全面地理解。康德为了解决传统认识论假定观念符合对象而导致无法解释认识的客观性问题,通过哲学的“哥白尼革命”把对象到主体的认识思路转变为主体到对象的认识思路。通过区分经验的形式与质料,康德把形式的作用视为对感性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因而经验或认识对象就是被形式所建构起来的,而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即试图确定使经验得以可能的先天形式。卡西尔将这种先验方法和建构论思想作为其哲学的原则,并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对象化领域。在卡西尔思想发展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来源。首先,尽管通常把符号形式的哲学视为卡西尔对其早期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视野的超越,但可以肯定的是,卡西尔还是受到柯亨和纳托普等人思想的影响。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思想,也可以追溯到马堡学派提出的文化哲学,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即是要从那些作为既有事实的科学和文化中寻找和确定支撑这些文化事实的思维原则或先天形式。卡西尔把这种先验方法推广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例如神话、语言和艺术的研究,因而了解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思想是理解卡西尔哲学的重要方面。其次,由于意识的符号化功能是文化形式的“演绎”的基础,所以心理学承担着为符号形式的哲学进行逻辑奠基的职能,其中卡西尔受到意向性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较大。布伦塔诺和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活动和本质的理解,而胡塞尔对于意向对象和意向活动的区分,则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的代显功能的阐发。而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整体大于元素之和的观点,使卡西尔把知觉中的感性因素和意义因素看作不可分的统一体,并影响了卡西尔提出的“符号性孕义”概念。通过吸收意向性心理学思想,卡西尔实现了对感觉主义的进一步修正,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感觉主义残余。最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对卡西尔的影响则是文化形式的整体观,卡西尔坚持认为哲学必须涵盖各种文化形式的全体。卡西尔依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把不同的符号形式视为辩证地上升过程,把所有符号形式视作一个知识现象学发展过程的必要部分,神话意识辩证地演化为语言,语言又辩证地演化为科学。卡西尔并且把人类精神和意识的起源从黑格尔的感性确定性进一步追溯到神话意识阶段。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涉及广泛。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基于功能论观点用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先天形式思想取代了康德静态的、绝对的先天形式理论。在文化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将康德哲学的建构论原则和先验方法推广到文化事实和一般经验领域,从而试图克服由素朴实在论世界观和感觉主义认识论导致的文化客观性与价值危机,并为文化科学提供充分的方法论基础,实现了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卡西尔通过符号形式的思想把康德的形式学说扩展为各种“文化形式”对于经验的“赋予意义”作用以及对质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并试图展示每种符号形式和对象化领域的“构型”规则。卡西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也致力于像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那样,完成一种文化批判或文化形式的“演绎”,即说明每一种文化形式如何使经验建构成有结构的意义整体,从而确证各种文化形式的客观有效性和统一性。在文化形式的“演绎”中,意识的符号化功能尤其是意识的代显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代显功能既是“演绎”的关键,也是意识构建与形式统一性的前提。通过代显作用,在意识中替代地显现另一个内容的感性内容,就成为相对被代显内容而言的符号。意义因素通过代显作用才能把自身转变成相应符号,意识的具体内容变成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符号,卡西尔的符号思想也克服了康德图型论的一些困难。所以对于符号形式这一概念来说,应该理解为“符号化的形式”或“形式以符号为媒介而得到实现”,也就是说形式自有其本质,符号则作为其实现的媒介或手段,因而符号就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卡西尔的广义认识论最终把康德的认识对象扩展为一般的意义对象,将形式对于对象的建构作用推广到所有客观性领域,并把康德的先验人类学发展为哲学人类学。

向玲玲[4](2020)在《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大量与死亡、复活、永恒、不朽、上帝、乐园等主题相关的诗歌。本文将它们统称为永恒主题诗歌,并从诗人面临的形而上学的困境出发,探讨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狄金森的永恒观形成于19世纪新英格兰的宗教转型期,即从正统的清教思想和新教加尔文宗教义向多元化杂糅思想的转变时期。这些多元杂糅思想包括:一)、强调原罪、天谴、预定、有限救赎等的“正统派”基督教思想;二)、强调爱、仁慈、人类自由意志、个人向善的力量与救赎的关系等的“自由派”基督教思想;三)、以科学理性证明教义与经书真实性的“科学主义神学”思想;四)、浪漫主义文学及有机论诗学;五)、通俗文化,如悼亡诗歌、死亡审美化潮流等。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一个特色,是对基督教观念作“过滤”与“筛选”。她在诗歌中摒弃了“罪”与“罚”的宗教训诫模式,选择较为温暖、人性的神学话语,并以戏仿、归谬、夸张的方式反讽基督教排他的、否定个体意义的观念,如“基督(徒)的得胜”、“天国赐名”、“灵性的身体”等。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二个特色,是对永恒外在于认知的清醒认识与不懈的描绘。一方面,她认识到永恒是一个“安静的谜”,即当代理论家所谓不可进入的“绝对他者”;另一方面,她又试图对永恒主题进行不可言说的言说。这种不可说之说,体现在狄金森大量使用的隐喻语言、“美满结局”式的诗歌结构、“天国非家”的命题转移、“地下村镇”的诗意构建等。她以隐喻书写永恒中的身体和意识,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身体隐喻和矛盾的意识隐喻,如处境化的金石身体、变态昆虫与球茎植物的重生隐喻、天国中的微粒身体、矛盾冲突的“天国中的我”(天国语境中的自我意识)等,借助隐喻的超越性思维实现从日常语言到永恒这一未知领域的概念映射,同时又对这种书写的有效性保持质疑。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三个特色,是以“家园”理念为线索,将尘世、死亡、天国三种语境串联在一起。与形而上传统背道而驰的是,她将尘世称为“家园”或“故园”,将永恒天国视作“异乡”或“非家”,将地下墓园描绘为“地下村镇”、“地下都城”等尘世家园的仿制品,在揭示“天国家园”理念的内在矛盾与虚假性的同时,以“尘世天堂”、“死亡家园”的隐喻来重建自己的家园理念。面对信仰危机及随之而来的对彼岸未知深渊的恐惧,狄金森首先以反讽姿态解构了形而上的、基督教传统中的永恒观,同时又试图以诗歌语言的方式再次接近永恒、感知永恒、重建永恒。虽然她未能冲破认知的局限性而破解这个“安静的谜”,却在永恒的观照下赋予生命、死亡、人类的经历以独特的连续性与意义。

谈伟[5](2020)在《康德人格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格”(Person)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哲学上的人格通常指“自我”,更确切地说,指在不同时间中意识到自身数的同一性的实存着的自我。从洛克开始,近代哲学家们对这一概念做过很多重要的研究,但是他们将人格概念的意义限制在理论哲学范围内,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困难,康德探究导致困难的深层原因,并试图在实践维度建构人格论。本文旨在分析论证康德如何实现人格概念从理论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转向。首先考察康德的理论哲学中的人格概念。回顾近代哲学家洛克、莱布尼茨和休谟关于人格的理论。通过对《纯粹理性批判》中第三个谬误推理的分析展示康德对洛克等人的批评,康德的批评针对两个方面(它们也是人格之成为人格的两个构成要素),第一个方面是对人格性(Pers?nlichkeit)亦即人格的“数的同一性”如何理解的问题,康德论证了理论哲学中的“数的同一性”只能是“先验统觉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自我在理论维度是否是一个实存(Existenz)的问题,康德否证了作为思维者的我(灵魂)具有实存。康德哲学中人格性概念的张力导致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康德理论哲学中的人格论问题产生分歧,通过对人格性以及人格概念的辨析,证明康德在理论哲学中不接受任何一种意义上的人格论。接着探讨人格如何从理论维度转向实践维度。结合对理论的自我存在和自我意识的理解,阐述实践的自我存在与实践的自我意识的含义。论证人格的实践转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着重分析作为人格的两个构成要素的人格性与自我实存(自我规定)如何从理论转向实践并且试图建立它们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说明人格性从理论哲学的统觉统一性转向实践哲学中的自由的根据,并解释为什么自由概念可以被理解为人格性及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充分必要性;概述康德的知识论,提出其哲学体系中的另一种知识类型,即理性知识,重点分析实践的理性知识的表达形式和特性,在此基础上澄清自我规定是如何从理论维度转向实践维度的。最后讨论实践人格论的建构。康德区分了两类实践知识:可能的命令式的根据和以行动为客体的实践知识,两种类型的知识对应着实践人格的两个层次,即人格作为本体的人和作为同时实存于感性世界中的人格。通过对人格的构成要素在实践维度中的考察,论证实践人格论的第一层建构,并阐明本体的人作为实践人格论现实建构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形而上学人格为基础,结合对构成人格的要素的分析,与理论哲学中的人格论进行对比,证明康德如何克服理论哲学中导致谬误推理的困难,从而在实践哲学中完成人格理论的建构。

张笑笑[6](2020)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哲学的主题在近代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古希腊的自然本体和中世纪的上帝本体转向了人自身的主体,并演绎出围绕“自我”而展开的蔚为壮观的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它发端于笛卡尔的“我思”,最终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于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不仅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所依据的“基础要素”,而且其自身的“内容”也存在着由主观到主客统一、由先验到绝对、由人性向“神性”不断发展的形上演进逻辑,揭示这一逻辑进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近代唯理论哲学中,自我意识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主体之中。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建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主基调并在唯理论哲学中确立起了围绕“我思”来打造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原则,这个“内在性原则”围绕着如下三个问题展开:“我思”的内容是什么、“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我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唯理论哲学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推动了“我思”的主体性建构,其中笛卡尔将“我思”确定为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斯宾诺莎完成了最高实体与主体“我思”属性之间的“一元化”,莱布尼茨则让作为单子的“我思”具有了创造和生成的自我能动性。然而,由于唯理论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经验立场考察“我思”的实体本性,这便让“我思”陷入了无法被经验实证的逻辑困境,因此“独断”是其无法逃脱的理论宿命。休谟的怀疑更是让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试图围绕经验性的“我思”来建构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要想重建主体性形而上学,必须超越“我思”的经验性,由经验自我向先验自我的跃迁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出场。康德率先从先验自我出发,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之旅。康德认为我们必须要对于主体自我的结构、功能、范围和界限进行充分的先验审查,方能让未来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稳固的主体“地基”——先验自我之上,先验自我也成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康德在其之上尝试了真、善、美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费希特秉承并彻底地发挥了康德开创的主体性道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主体之中纯粹的“绝对”,让绝对自我的先验设定活动成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最高根据,结果造成整个世界的主观化于绝对自我之中,也让形而上学在主体之中的建构走到了“绝境”,“绝境”意味着哲学转向即将来临;谢林从知识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最高知识原理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主观,而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内容无涉,于是便将费希特主体中的“绝对自我”引向了主、客观之上的“同一绝对”,“自我意识”不是最高的“绝对”,而是能够映射“绝对”内容于自身之中的主体之在,这便让主观的“自我意识”之中融入了“绝对”的客观内容,让“自我意识”客观化的形而上学建构终成可能;黑格尔继续沿着谢林确立的“主体客观化”方向,进一步将谢林的“同一绝对”的内容逻辑化为绝对理念、将谢林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并用辩证法完成了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辩证统一,最终建构起并完成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中,绝对精神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的现实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就是将绝对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自我实现的历史,而历史的终点就是自我意识与绝对理念的最高和最后和解,也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如此看来,从康德的先验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呈现出不断发展、转向和跃迁的演进逻辑,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总体逻辑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不仅决定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也直接关乎到哲学思维方式由知性向理性的发展逻辑、真理观由外在符合论向内在符合论的发展逻辑、历史观由合目的性向合规律性的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本身的逻辑发生了变革,这些逻辑的变革才成为可能,它们之间具有变革和演进的内在同构性。当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当黑格尔用思辨理性完成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也自然将理性本身推向了极致的巅峰,其结果只能面临着被消解和解构的命运,这也决定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现代转向。叔本华以“意志”取代“理性”,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意志化哲学建构;马克思用实践批判理性,让“认识自我”回归“实践自我”,从而让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分析哲学更是用“语言——世界”的关系来消解“思维——世界”的关系,从而完成“语言”对自我意识的哲学解构,既然“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说的,我们当然要对之保持沉默;当面临着“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胡塞尔的现象学再次回到主体的先验自我之中,用意向性结构来消除传统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性本质”,为“现象”重新确立形上的根据。可以说,虽然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都是以消解自我意识的“理性”为已任,但自我意识本身依旧是哲学研究的主战场,其从未淡出过任何现代哲学样态的主视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逻辑,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化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发展的逻辑,还可以为建构具有民族自我的中国当代形而上学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符越[7](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古典哲学成为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其中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哲学家们纷纷建构起一种具有知识性、真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些形而上学不仅是成为包含科学在内的一切知识产生和存在的终极根据,而且在其中也锻造出真正属于形而上学自身的哲学方法。随着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自身形态的不断发展,其哲学方法论也存在着不断转变形态的演进过程,而揭示这些哲学方法论自身发展的逻辑进程,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和主旨。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诞生以来,“逻各斯”和“努斯”就内化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精神特质,并在其中孕育出理性通达本体的哲学方法论,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回忆说”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通神般的“沉思”等等,最后在古希腊哲学的母体中结出了形式逻辑工具论的果实。中世纪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哲学方法自然成为了为宗教和上帝服务的神学方法。伴随着文艺复兴的觉醒和数学、自然科学的独立,培根用《新工具》率先启动了以科学方法替代旧神学方法的“方法论革命”。随之笛卡尔在《方法谈》中对于理性演绎法的确立,斯宾诺莎专门在《知性改进论》中讨论方法论问题,并在《伦理学》中开始尝试用几何学的方法来建构起一元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可以说,近代经验论哲学因袭了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哲学更加信赖数学演绎方法的可靠性,原因在于这些近代哲学家们看到了作为知识性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知识之间在方法上存在着同构性。休谟的怀疑论不仅让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陷入了知识论危机,更让哲学家们意识到,形而上学不能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建构,必须打造出属于哲学自身的哲学方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不仅让超越科学之上未来的形而上学建构成为可能,而且也提出了属于先验哲学自身方法的“建筑术”,从此开启了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建构之旅。康德运用先验知性范畴综合一切经验现象的“建筑术”方法论,不仅具有数学般的普遍必然性,而且经受得起怀疑论者的怀疑,同时康德也在实践领域中用“建筑术”完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绝对自我,从而完成了自我和非我之间相互设定的主观演绎法;谢林充分意识到费希特主观演绎法无法摆脱“唯我论”的主观局限性,失去了客观的知识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于是,谢林转向知识论立场并确立了主、客观同一的“绝对”,将自然界和自我意识视为“绝对”的客观和主观存在样态,进而将费希特的主观演绎法转向了主客同一的客观演绎法;谢林的客观演绎法被黑格尔吸收并改造成为理念——自然——精神的思辨哲学体系,辩证法方法切入事物本身的“内容”,与事物自身运动方式达成了一致,从而辩证法方法完全超越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数学的演绎方法,成为了既分析、又综合的理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因此,黑格尔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推向巅峰的同时,也完成了哲学方法与本体论的统一,即辩证法是本体论,也是方法论。纵观哲学方法自身的发展逻辑进程,我们会发现哲学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有什么样态的形而上学就有什么样态的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更与认识论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形而上学认识方式决定着方法论的生成方式;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都在试图超越传统的形式逻辑,在由康德的先验逻辑向黑格尔的思辨逻辑的发展进程中,方法论与逻辑学之间同样保持了发展的同构性。西方后现代哲学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出现了哲学向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转向,但在哲学方法论的建构却从未中断过,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现象学方法仍旧代表着打造属于哲学自身方法的现代取向。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而且也会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上的理论支撑。

韩冬雪[8](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研究 ——从先验人性到思辨神性的演进之路》文中指出哲学自西方古希腊产生以来就具有运用理性对“形上之在”形成知识的理论特质,更要求“形上学”建立在绝对、无限的本体根基之上,否则,形而上学的知识大厦就会失去了稳固的地基。古希腊超现象的“本体”是哲学的根基,中世纪上帝是神学的根基。近代认识论转向,“根基”便由超验本体转向了人自身。近代经验论以人的感觉为根基,建立起“外在经验”的形而上学,而唯理论则以人的理性为根基,建立起“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同时它们在建构中均与自然科学和数学之间保持着同构之维。休谟的怀疑论不仅让知识论陷入了时代的危机之中,而且也让哲学家们按照科学模式来建构形而上学的哲学理想化为泡影。于是,超越科学、为科学奠基的“未来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任务,自康德决心要重树未来形而上学的“地基”开始,便演绎出了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建构的逻辑进程。德国古典哲学起于康德的先验哲学,经费希特的知识学和谢林的同一哲学,完成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其中每个形而上学形态都蕴含着作为“科学的科学”的知识性理论特质,它们都试图以体系的完整性来保障形而上学知识的真理性,而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围绕着一个确定的“根基”才能得以完成。康德重新审视了主体之中的认知能力,用“先验自我”的各种认识形式来统摄经验质料,从而将未来的形而上学建构在人的“先验根基”之上;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推向“绝对自我”,让“绝对自我”的能动设定活动成为产生一切知识要素的基础,使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统一于以“绝对自我”为根基的知识学体系之中,结果使得形而上学的“根基”达到了主体之中的绝对之境;谢林超越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存在论立场,试图将客观的自然界和主观的自我意识统一于“同一理性”的“绝对”之上,从而形成了以“绝对同一”为根基的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反对谢林的主、客观的“无差别的同一”,让“有差别”主、客观在“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中完成统一,从而完成了以“绝对精神”为根基的思辨形而上学的体系建构。逻辑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别成为“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发展过程中展开的三个有机环节,从“绝对精神”反观整个宇宙的发展进程,任何具体的、历史的存在,不过是走向“绝对精神”的一个环节和阶段,这便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种带有目的论的神性目光,绝对精神的理性内容替代了上帝创世的主观意图,最终完成了将形而上学的根基提升为神性的哲学使命。深入剖析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发展的逻辑进程,我们会发现其自身的变革逻辑,并伴随着自由观和历史观的演变逻辑。具体表现为:一是“根基”本身由康德的先验人性向黑格尔的思辨神性的不断演进,呈现为由人性不断退却、神性不断生成的逻辑跃迁;二是“根基”与人性自由相伴而行,“根基”由人向神的发展进程中人性自由也随之由先验的形式自由向绝对精神的伦理实体自由的不断演进;三是随着“根基”迁移,主体的自我意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达成主、客观内容的统一,历史观也呈现出理性主义的逻辑建构。我们知道,当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在完成了西方理性的形而上学的同时也宣告了它的终结,而拒斥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各种哲学也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根基”,叔本华用“意志”取代黑格尔的“理性”根基,开启出非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现代之路;费尔巴哈用“类本质”让黑格尔的理性根基由神向人自身还原,用人性的秘密揭示上帝神性的秘密,最终完成了“上帝人本化”的宗教批判;马克思则进一步将黑格尔的“理性”根基向人的实践本性回归,从而确立起以“实践”为根基的唯物史观。通过对德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自身演绎逻辑的研究,不仅会让我们从“根基”的视域来重审马克思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变革,而且由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根基”本身就是“科学何以可能”的根据,这更会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哲学与科学之间的本然关系。

王展[9](2018)在《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文中研究指明哲学是专属西方的吗?还是说哲学应该打通东西,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如果哲学能够融合东西方,发展为康德式世界概念意义上的世界哲学,那么路径在哪里?本文认为,哲学融合与创新,取决于对哲学思维的研究。基于对哲学思维的研究,本文先从康德的先验统觉与黑格尔的概念之间的关联入手进行分析论述,对西方哲学做一个哲学思维的梳理,得出西方哲学是建基于因果性思维,同时也保留了关联性思维。而关联性思维则是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于黑格尔概念在西方哲学语境的分析论述,总结出东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两种基本哲学思维,即因果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思维在东西方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造就了东西方哲学的不同,而这恰恰是东西方哲学融合创新,进而发展出世界哲学的切入点。诚学,就是两种基本哲学思维的世界哲学思想体系,是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创新发展。诚学,三位一体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具体包括性论、诚论和明论三部分。

傅星源[10](2018)在《从先验主体到先验唯物主义 ——齐泽克本体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无疑是当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由于其着作主题广泛涉及通俗文化、文学、政治政策、自然科学等等各个领域,并且他本人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从竞选总统到真人秀乃至于拍摄电影,使他获得了较之其他哲学家更大的声誉和影响力。但是另一面,如他自己经常抱怨的那样,他的公众形象已经掩盖了他真正的哲学关切。这一点从对其思想研究侧重点的严重失衡中可以清晰反映出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多数研究都聚焦于他早期的意识形态理论,而他更为纯粹的哲学思想则鲜有人问津。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在承认齐泽克思想重要性的前提下,尝试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系统探究齐泽克思想中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本体论。该研究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下:首先是齐泽克思想内在的高度融贯性。齐泽克着作一直以极富古典哲学的韵味将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政治哲学)内在融贯地交织在一起,特别反映在1996-97年对谢林的集中研读促使他在政治立场上逐渐远离后马克思主义而导向革命先锋式的列宁主义,也就意味着离开本体论实际上就不能理解其政治哲学的基础,也不能动态系统地把握其思想变化;其次是本体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在当代的复归。本体论作为直接探究“存在”本身的学问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形态,即使近现代发生过所谓“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但是要明白,这些转向的根本动因在于不得不在探究存在之前考量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条件,其理论最终归宿仍然是以存在为鹄的,尤其是量子物理学诞生之后,已经打破了人作为客观中立观察者的传统观点,从而吁求着能够同时思考主体与实在的新本体论,如齐泽克常表述的那样,必须将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认识条件推及到本体论层面;最后是齐泽克思想与本体论论题的高度契合。齐泽克通常被认为是综合了拉康精神分析学、德国古典哲学和唯物主义三大思想传统,后两者的本体论意蕴不言而喻,关键是齐泽克对拉康精神分析学也作了本体化的处理,拉康的实在界和象征界概念在齐泽克看来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表象与本质问题全新而又更为贴切的表述,而其死亡驱力范畴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否定性有着结构上的类似,最终通过齐泽克不断地交错迂回解读,在解决西方哲学核心问题的同时,发展了唯物主义。以上三点同时在总体框架上标定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由引言、五个专题章节和结语七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作整体上的相关说明。包括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以及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的申明。第一章笛卡尔的余波与拉康对主体的精神分析式重建,针对齐泽克着作中大量萦绕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概念,对主体从近代笛卡尔以来的流变作了梳理,指出不管是“我思”的直接继承者也好还是反对者也好,都是在理性自明的意义去发展主体的,而二十世纪诞生的精神分析学和结构主义则从无意识和去主体化两个方面消解了主体的理性自明性。通常被称作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的拉康采取了中间路线,一方面去除了无意识在弗洛伊德那里残存的生物学痕迹,一方面将主体去中心化的同时保留了空洞性的主体形式,为齐泽克从主体出发的本体论提供了基本概念框架和可能路径。第二章实在界问题与齐泽克主体的先验维度,首先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对拉康思想中极为重要却没有得到解决的实在界问题及其相关于西方哲学传统问题的同构性作了明确论述,这通常被视作齐泽克构建其本体论的起点。通过迂回到康德、黑格尔及弗洛伊德那里,齐泽克在先验统觉和死亡驱力两个意义上初步确立了先验主体所同时具有的空洞形式性和否定能动性。第三章主体先验性的自然科学论证,分析了齐泽克从生物学和量子力学两个方面对先验主体所做的拓展和论证。当前生物学发展回归黑格尔主义的倾向在齐泽克看来主要是因为进化论只提供了无机界过渡到有机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因此必须在本体层面就用一种类似自相关否定性去设定主体或意识的存在有效性;量子力学的出现则颠覆了借助经典物理学形成的主体观和真理观。本章还指出,自然科学对主体先验性的论证在齐泽克那里不是单向度的,主体先验性同时为解决量子力学本体论问题提供了可能路径。第四章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再实现化,这部分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齐泽克思想的核心,是齐泽克将其理论应用到哲学史进程重建中的伟大尝试,具体来讲其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自由奠定可靠的形而上学根基,二是齐泽克认为作为绝对否定性的自由实际上打开了德国观念论中隐藏的唯物主义逻辑。本章尝试将齐泽克多年来散见于不同着作的思想按照线条方式直接呈现出来。第五章迈向先验唯物主义的可能,对齐泽克近些年着作中开始明确表述的唯物主义作出分析。第一节围绕约翰斯顿提出的先验唯物主义概念考察了学界对齐泽克本体论思想进行界定的尝试,本文认为先验唯物主义范畴的确立对于研究齐泽克是一个很好的推进,但是需要区分不同学者不同意义上的使用以及与齐泽克理论本意上的微妙差别。后两节分别从拉康性化公式和希格斯场两个方面论述了齐泽克对物质和辩证法两个范畴的发展,最终得出结论,认为齐泽克是一个以量子力学时代发展唯物主义为己任的重要哲学家。最后在结语部分对齐泽克本体论的核心特征作了总结性的概述,并且就其本体论与政治哲学的内在联系作了简要评析。

二、康德与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向自我意识的过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德与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向自我意识的过渡(论文提纲范文)

(1)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及其转化和演变
    2.1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涵义及其转化
    2.2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概述
    2.3 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对康德的影响
3 康德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
    3.1 认识现象的可能性
        3.1.1 纯粹感性形式
        3.1.2 纯粹知性形式
    3.2 认识本体的不可能性
        3.2.1 现象与本体的划界
        3.2.2 先验理念在时空中没有对象
4 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
    4.1 黑格尔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批判
        4.1.1 对康德“范畴”理论的批判
        4.1.2 对康德“自在之物”和不可知论的批判
    4.2 黑格尔的解决方案
        4.2.1 黑格尔的“存在”(Sein)概念
        4.2.2 存在论层面: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
        4.2.3 认识论层面: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
5 结语:两种解决方案的异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卡西尔与康德哲学认识论思想
    1.1 “认识之谜”与“哥白尼革命”
    1.2 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1.2.1 先天形式与客观性问题
        1.2.2 建构性与范导性
    1.3 综合统一与图型论
        1.3.1 综合统一与知觉问题
        1.3.2 图型论与规定性判断力
第2章 卡西尔哲学的其他思想来源
    2.1 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1 卡西尔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2 马堡学派的发生认识论思想
        2.1.3 先验方法与文化哲学
    2.2 意向性心理学思想
        2.2.1 胡塞尔现象学与布伦塔诺意向性思想
        2.2.2 格式塔心理学思想
    2.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2.3.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2.3.2 精神现象学与知识现象学
第3章 卡西尔认识论思想的进展
    3.1 功能论:从静态的先天形式到动态的先天形式
    3.2 扩大的认识论与先验方法
        3.2.1 认识论的扩展与客观性问题
        3.2.2 文化哲学与文化的批判
    3.3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思想
        3.3.1 符号形式的概念解析
        3.3.2 代显问题与图型论
第4章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理论意义
    4.1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逻辑与结论
    4.2 作为思维方式变革的符号形式的哲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注释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2章 狄金森的永恒观
    2.1 永恒是什么?
        2.1.1 “永恒”溯源
        2.1.2 狄金森的永恒观
    2.2 狄金森诗歌中的永恒
        2.2.1 神性的永恒
        2.2.2 他性的永恒
第3章 永恒中的身体
    3.1 身体是什么?
        3.1.1 “身体”溯源
        3.1.2 狄金森的身体观及其表现形式
    3.2 狄金森永恒诗歌中的身体
        3.2.1 “地下村镇”中的金石身体意象
        3.2.2 变态昆虫与球茎植物的重生隐喻
        3.2.3 永恒天国中的微粒身体意象
        3.2.4 面孔:从物化到深渊的两极
        3.2.5 永恒中的身体:无法以隐喻归化的他者
第4章 永恒中的意识
    4.1 意识是什么?
        4.1.1 意识与自我意识
        4.1.2 狄金森的意识观
    4.2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识
        4.2.1 现世语境中意识的矛盾作用
        4.2.2 永恒语境中的意识与自我意识
        4.2.3 意识的自我指涉与不可满足的认知渴求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5)康德人格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康德着作名称与缩写简记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人格还是人格性?康德理论哲学中的人格论问题
    一、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关于人格含义的探讨
    二、康德对诸人格理论的批评:基于第三个谬误推理
    三、人格性的不同立场与理论人格的存在问题
第三章 从理论人格向实践人格的转向
    一、实践哲学中的自我存在与自我意识
        1.“我作为思维者存在”与“我作为意志者实存”
        2.理论的与实践的自我意识
    二、向实践人格转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性
        2.理性的兴趣
    三、人格性:从先验统觉的统一性到自由
    四、自我规定: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
        1.一般的理性知识
        2.实践的理性知识
        3.从理论的自我认识向实践的自我认识的过渡
第四章 实践人格论的建构
    一、实践知识作为意志的自我规定与人格作为“本体的人”
        1.道德法则的存在及其客观实在性的证明
        2.“本体的人”作为实践人格的形而上学基础
    二、以行动为客体的实践知识与同时实存于感性世界中的人格
        1.实践人格是经验性概念吗?
        2.对有限理性存在者而言的实践知识
        3.实践维度的人格论构建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创新
第2章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内在性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2.1 西方近代哲学以前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溯源
        2.1.1 古希腊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化
        2.1.2 中世纪神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2.1.3 近代哲学转向与“上帝人本化”之路的开启
    2.2 近代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2.1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我思”的内容
        2.2.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思”的地位
        2.2.3 主体与上帝的关系:“我思”的根据
    2.3 唯理派哲学中主体内在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2.3.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内在性原则的确立
        2.3.2 斯宾诺莎“实体一元论”对主体内在性原则客观维度的推进
        2.3.3 莱布尼茨单子论哲学对主体内在性原则主观能动维度的推进
    2.4 “知识论危机”中主体性困境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场
        2.4.1 休谟的怀疑论让“我思”陷入“独断”
        2.4.2 “知识论危机”与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2.4.3 德国古典哲学重审“我思”内在性的形上诉求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而上学建构
    3.1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先验自我
        3.1.1 康德对“先验”、“先验自我”的界定
        3.1.2 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3.1.3 基于先验自我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建构
        3.1.4 康德主体性原则的先验确立
        3.1.5 先验自我的主体限度与主观局限
    3.2 费希特知识学中“行动”的绝对自我
        3.2.1 自我意识由“先验”向“绝对”的推进
        3.2.2 “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最高原理
        3.2.3 以“绝对自我”为根据的知识学体系建构
        3.2.4 费希特将主体性原则向主观极致的推进
        3.2.5 唯我论的绝对化与知识客观性的缺失
    3.3 谢林同一哲学中的先验自我
        3.3.1 由主观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
        3.3.2 “绝对同一”与最高知识学原理的确立
        3.3.3 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先验唯心论体系
        3.3.4 谢林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的推进
        3.3.5 自我的“理性直观”与其神秘化
    3.4 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精神”的自我意识
        3.4.1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含义
        3.4.2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结构、原理与功能
        3.4.3 “绝对精神”中的思辨哲学体系建构
        3.4.4 黑格尔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统一”的推进
        3.4.5 主体性哲学在思辨理性中的终结与转向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之路
    4.1 自我意识从主、客观对立到统一的演进逻辑
        4.1.1 康德先验自我与物自体的对立:主、客观的二元化
        4.1.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4.1.3 谢林“绝对”统摄之下的“自我”与自然的同一
        4.1.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4.2 自我意识与形上思维方式发展的演进逻辑
        4.2.1 康德基于“先验自我”的先验思维方式
        4.2.2 费希特基于“绝对自我”的“纯粹反思”思维方式
        4.2.3 谢林基于“绝对同一”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
        4.2.4 黑格尔基于“绝对精神”的辩证思维方式
    4.3 自我意识与真理观发展的演进逻辑
        4.3.1 康德先验自我与真理的“逻辑幻象”
        4.3.2 费希特主观主义的“知识学”真理
        4.3.3 谢林具有客观维度的“绝对同一”真理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思辨理性真理观”
    4.4 自我意识与历史观建构的演进逻辑
        4.4.1 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历史目的论”
        4.4.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人类历史
        4.4.3 谢林“绝对”视域中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4.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世界历史规律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现代转向
    5.1 叔本华开启的“意志”自我的现代哲学转向
    5.2 马克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实践论转向
    5.3 分析哲学用“语言”来消解自我意识的语言学转向
    5.4 胡塞尔向“先验自我”回归的现象学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概述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理论溯源
    2.1 西方古典时期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确立与发展
        2.1.1 “逻格斯”和“努斯”精神中哲学方法的寻求
        2.1.2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方法论的初始确立
        2.1.3 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方法
        2.1.4 认识论哲学转向中“旧工具”方法论的隐退
    2.2 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方法论的科学之维
        2.2.1 近代形而上学建构方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同构性
        2.2.2 培根《新工具》中的经验归纳法
        2.2.3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普遍数学的方法
        2.2.4 斯宾诺莎建构《伦理学》的几何学演绎法
    2.3 “知识论危机”与重建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反思
        2.3.1 休谟怀疑论引发的“知识论危机”
        2.3.2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重建中的哲学方法论诉求
第3章 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3.1 《纯粹理性批判》中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
        3.1.1 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3.1.2 知性综合中的先验演绎方法
        3.1.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对科学方法的批判
    3.2 作为“建筑术”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3.2.1 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的基础:先验自我
        3.2.2 量、质、关系、模态方法论的先验结构
        3.2.3 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有机性原则
    3.3 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
        3.3.1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
        3.3.2 《判断力批判》中的方法论
        3.3.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局限性
第4章 费希特和谢林的“知识学”方法论
    4.1 费希特知识学的主观演绎方法论
        4.1.1 知识学原理是普通逻辑的先验根据
        4.1.2 “绝对自我”设定中的主观演绎法
        4.1.3 费希特知识学主观演绎法的特点
    4.2 谢林知识学的客观演绎方法论
        4.2.1 谢林对数学及一般意义上哲学方法的批判
        4.2.2 “绝对同一”的知识论立场转变
        4.2.3 “绝对”在自我意识中的客观演绎法
        4.2.4 洞悉“绝对”理性直观方法
    4.3 费希特和谢林知识学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4.3.1 对于康德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先验推进
        4.3.2 “正、反、合”的演绎方法的确立
        4.3.3 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理性演绎法奠基
第5章 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
    5.1 对以往知性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1 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5.1.2 黑格尔对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3 黑格尔对直观主义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4 黑格尔对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5.2 思辨哲学方法论的辩证结构: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
        5.2.1 开端:概念内容的既分析又综合
        5.2.2 进展:概念内容展开的环节既分析又综合
        5.2.3 向开端返回:返回到概念内容自身
    5.3 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
        5.3.1 超越知性的理性方法论的首次确立
        5.3.2 超越科学的真理方法论的首次开启
        5.3.3 黑格尔哲学内容和方法的统一
第6章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演绎逻辑和理论价值
    6.1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自我发展的逻辑进程
        6.1.1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本体论中的演进逻辑
        6.1.2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中的演进逻辑
        6.1.3 方法论在逻辑学中的演进逻辑
    6.2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哲学方法论发展的现代指向
        6.2.1 现代分析哲学向科学方法论的回归
        6.2.2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的确立及其发展
        6.2.3 后现代哲学对于现代性哲学方法论的解构
    6.3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6.3.1 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
        6.3.2 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研究 ——从先验人性到思辨神性的演进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学者对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思想的研究现状
        1.1.2 国内学者对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思想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1.3.2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第2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知识论形态”之维
    2.1 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建构中的“科学”向度
        2.1.1 经验论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2.1.2 唯理论哲学与数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2.1.3 知识论危机与形而上学“根基”的重建
    2.2 德国古典哲学“知识性”形而上学的理论特质
        2.2.1 超越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2.2.2 形而上学建构的体系性
        2.2.3 形而上学根基的绝对性
    2.3 德国古典哲学“知识形态”形而上学的具体样态
        2.3.1 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作为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
        2.3.2 费希特和谢林的知识学:“科学的科学”
        2.3.3 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真理之学”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根基”及其建构
    3.1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的理论定位
        3.1.1 “根基”的人性向度:先验主体性、有限性、必然性
        3.1.2 “根基”的神性向度:主客统一性、无限性、自由性
    3.2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体系的“根基”建构
        3.2.1 康德的“理性批判”: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人性根基
        3.2.2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主客统一的“主观绝对”根基
        3.2.3 谢林的“理性同一”:主客统一的“客观绝对”根基
        3.2.4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客辩证统一的神性根基
    3.3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体系的逻辑建构
        3.3.1 康德的“纯粹理性”与先验形而上学的建构
        3.3.2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建构
        3.3.3 谢林的“绝对同一”与先验唯心主义体系的建构
        3.3.4 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思辨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发展的逻辑演进
    4.1 “根基”本体的由人性向神性的形上迁移
        4.1.1 康德先验理性的人性根基
        4.1.2 费希特和谢林“绝对”对于康德人性根基的超越
        4.1.3 黑格尔“绝对理念”的“神性”根基建构
    4.2 “根基”跃迁中人性自由发展的演进逻辑
        4.2.1 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先验自由
        4.2.2 费希特自我设定中的主体自由
        4.2.3 谢林“艺术直观”中超验自由
        4.2.4 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实现中的理性自由
    4.3 “根基”跃迁中历史观的演进逻辑
        4.3.1 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世界历史”观
        4.3.2 费希特“理性王国”中人类历史进程
        4.3.3 谢林“先验演绎”的理性历史观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辩证历史观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的解构及哲学转向
    5.1 德国古典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与终结
        5.1.1 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与理性至上性的完成
        5.1.2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神学化及其终结的“宿命”
        5.1.3 形而上学“神性”根基消解方式及其路径
    5.2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根基”返向“人性”的哲学转向
        5.2.1 叔本华以“意志”为根基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5.2.2 费尔巴哈以“类本质”为根基的人本学
        5.2.3 马克思以“实践”为根基的新唯物主义
    5.3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根基”的价值意义
        5.3.1 深化我们对于马克思哲学理论来源的理解
        5.3.2 推动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再反思
结束语:我国当代形而上学体系的重构及其“根基”的可能性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的情况

(9)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概念与统觉的关联:黑格尔与康德
    一、统觉与先验演绎——康德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
    二、《遗着》中的统觉与概念的开启——康德哲学体系的发展
第三章 概念运动和黑格尔哲学体系
    一、概念运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历程
    二、主体与实体:存在与思维的概念化运动
第四章 诚学:存在与思维的世界性哲学
    一、思维、意识对存在的“诗与思”的把握
        (一) 思维方式的多样
        (二) 思想与语言喻意
        (三) 技术的应然
    二、诚学:关于存在与思维的哲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求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10)从先验主体到先验唯物主义 ——齐泽克本体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笛卡尔的余波与拉康对主体的精神分析式重建
    1.1 主体的树立
        1.1.1 笛卡尔与“我思”
        1.1.2 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
    1.2 理性主体对自由主体的宰制
        1.2.1 易碎的主体
        1.2.2 理性一元论的痼疾
    1.3 拉康的精神分析主体
        1.3.1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
        1.3.2 拉康对自我心理学的狙击
        1.3.3 去中心化的主体与拉康的三界理论
第二章 实在界问题与齐泽克对主体的先验维度确立
    2.1 实在界初步问题
        2.1.1 拉康的实在界
        2.1.2 实在界初步问题:两种实在界
        2.1.3 视差本体化
        2.1.4 “我思”的隐秘内核
        2.1.5 先验统觉之我的优先性
    2.2 实在界深层问题
        2.2.1 实在界深层问题:由实在界到象征界
        2.2.2 实在界的动荡与死亡驱力
        2.2.3 无限判断与人性中的过度要素
    2.3 齐泽克对先验主体的确立
        2.3.1 从质询主体到自由主体
        2.3.2 主体与客体的视差转换
第三章 主体先验性的自然科学论证
    3.1 自相关否定性作为生命或意识的基本特征
        3.1.1 当代生物学回归黑格尔主义的倾向
        3.1.2 回路特征与生命或意识
        3.1.3 避免新的二元论:具体的普遍性
    3.2 主体与量子力学本体论
        3.2.1 经典物理学范式主导下的真理观与主体观
        3.2.2 量子物理学对传统真理观和主体观的冲击
        3.2.3 主体先验性与量子力学本体论的双向论证
第四章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的再现实化
    4.1 德国观念论再现实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1.1 德国观念论再现实化的必要性
        4.1.2 德国观念论再现实化的可能性
    4.2 再现实化的逻辑进程
        4.2.1 康德:难以规训的“任性”
        4.2.2 费希特:Anstoss与本原行动
        4.2.3 自由与后康德、费希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4.2.4 黑格尔:世界之夜
        4.2.5 谢林:无意识深渊的决断
第五章 迈向先验唯物主义的可能
    5.1 先验唯物主义范畴及其争议
        5.1.1 齐泽克唯物主义的坐标
        5.1.2 约翰斯顿与先验唯物主义的最初界定
        5.1.3 卡雷对约翰斯顿的反驳及齐泽克的回应
    5.2 性化公式逻辑与唯物主义论域的拓展
        5.2.1 拉康性化公式逻辑
        5.2.2 性化公式与康德二律背反的同构性
        5.2.3 齐泽克唯物主义的公理
    5.3 向下“综合”的辩证法与从无到有
        5.3.1 辩证法的两种解读:从赞扬知性到绝对反冲
        5.3.2 没有“物质”的唯物主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康德与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向自我意识的过渡(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德和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解决及其异同[D]. 黄斯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D]. 张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4]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D]. 向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5]康德人格概念研究[D]. 谈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D]. 张笑笑. 辽宁大学, 2020(01)
  • [7]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D]. 符越. 辽宁大学, 2019(11)
  • [8]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研究 ——从先验人性到思辨神性的演进之路[D]. 韩冬雪. 辽宁大学, 2019(12)
  • [9]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D]. 王展. 厦门大学, 2018(12)
  • [10]从先验主体到先验唯物主义 ——齐泽克本体论思想研究[D]. 傅星源. 山西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康德和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到自我意识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