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世界·高中版》发刊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志[1](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提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孟凡明[2](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政策文本。如何实现由作为政策文本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转换为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方面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进行学理性分析,以期形成某些学术共识和共通话语,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概念、目标、内容和实施做深入的理论分析,以期避免经验化理解的狭隘性。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维度,尤其突出高中生公民教育的思想性,是培育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思想保证。为此,本文从前提性分析、本体性分析和条件性分析三个层面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问题。第一部分探讨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要素和特点。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是指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学习以及相关学科活动的参与,学生逐渐形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思维,掌握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基于人民立场的集体主义,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科学精神素养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自觉践行集体主义是科学精神素养所追求的必备品格,形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思维构成科学精神素养的关键能力,上述三者构成了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基本要素。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精神素养的批判性、历史性、价值性。第二部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是科学精神素养教育具体目标的核心要素。根据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结构的规定,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可划分为必修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课程内容。必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模块4“哲学与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3“逻辑与思维”的辩证思维部分,选修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模块3“历史上的哲学家”。本文研究没有局限于课程标准相关表述,而是力图从内在逻辑及教学问题角度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从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两个方面来探索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引导高中生把握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提升高中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构建对话倾听的师生关系,创建理性包容的教学氛围。本文提供了一则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课例——“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重点强调思辨性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师发展策略方面,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应该超越经验化教学定势,涵养教育理性思维。
范生莲[3](2019)在《现实与可能: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以《新语文读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什么、怎么读,不仅关系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能力的提升,更关乎学生精神的成长。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注重课堂内的学习和教材的学习,不太关注课堂之外的学习和课外读物的教学。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学校倡导家庭阅读的今天,阅读教学应该从课内走向课外。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课型的区分,阅读教学的课型被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在课型的区分下,教学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在这种教学结构之下,语文课外读物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外读物成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来源之一。《新语文读本》作为一套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的语文教材,在坚持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养育,力求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它的教育观念、编写理念、内容选择、教学设计等,都有自己独到而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是一种难得的优秀语文教材,对于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观念上、操作上的问题,只是将其定位为课外读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它不仅没有作为语文教材进入课堂教学,甚至没能作为课外读物真正进入课外教学,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新语文读本》高中卷为中心,讨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为例,从教科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情况。第二章,以《新语文读本》为例,对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情况引发思考,从《新语文读本》的编写理念、选文原则、编排体例和阅读方法四个方面考虑,使得《新语文读本》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对比,突出《新语文读本》的特点和其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第三章,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具体作品对选入《新语文读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提出方法指导。
刁宁[4](2018)在《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语文读本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进入20世纪,伴随着教材研究的兴起,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读本,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开明国语读本》、《开明文言读本》、《高中国文补充读本》等一系列读本,为传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也使读本逐渐摆脱了原来“教科书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语文学习材料。作为中国语文读本的优秀代表,《新语文读本》以其深度的思想内涵与系统的体系结构而着称于世,在当代语文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新语文读本》的“新”是针对传统工具训练主义的语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意在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一直压抑在科技工具主义语文教育观之下的人文素养。整套中学语文读本选文兼具时代性与经典性,力求打开文学的深度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实现精神成长。在文体方面,《新语文读本》力求全面,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均有涉猎,意在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以“读”为中心的独立系统,这是有开拓意义的。但正如《新语文读本》的主编钱理群所意识到的一样,《新语文读本》带有明显的“理想学生”以及“精英教育”的色彩,体系上偏重于模仿文选型的教科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本的读者范围,影响了读本功能的发挥。作为当代的教育强国,美国也较为重视语文读本的编写与研究,《美国语文读本》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与我国的语文读本不同,美国语文读本一向以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着称,选文简明轻快,以有趣的故事为主,这为我们比较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本文尝试从编写体系,选文系统以及助读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对二者进行详细的研究,重点探求《美国语文读本》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怎样引导和保持阅读兴趣以及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国语文教育实践。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五章,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简要叙述了研究的现状与进行读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从读本的发展历史入手,全面系统地了解读本的编写历史以及当代语文读本的发展趋势,并详细介绍了《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两部读本。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从读本的编排体系入手,在立足我国语文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我们需要研究的关键内容:读本自身的结构体系。长期以来,我国语文读本一直受“阅读是为了写作”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具体设计都注重模仿文选型教科书,偏爱单元系统排列的方式,外表系统而内在无序的情况比较明显。在这一方面,《美国语文读本》的体系建构则是采用了简明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方式,较为清晰流畅。第四部分是论文第三章,从读本的选文系统入手,了解中美语文读本各自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新语文读本》文学色彩浓厚,偏重于深度阅读,力图引导学生探索挖掘文本的内涵。选文上偏爱文学经典,重视选择多样化的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曲均有广泛的涉猎,意在系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美国语文读本》则是呈现诗歌与文章交替的形式,以一个又一个新颖而又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帮助读者建构共同的价值观念,重视德育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第五部分是论文第四章,着眼于读本的助读系统,从阅读提示语以及注释两个方面细致分析了二者背后语文教育观念的差异。《新语文读本》重视人文性和经典性,助读系统精准丰富,力图引发读者、编者与作者的三方平等对话。《美国语文读本》则是量少而精,重视对选文的帮助和理解,停留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并不追求对选文的创造性理解。第六部分是论文第五章,从语文教育实践的角度探索怎样构建有深度的趣味读本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语文读本。毫无疑问,《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均是优秀语文读本的代表。《美国语文读本》扎根于美国特殊的国情和英语言文化之中,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选文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由于内容新颖有趣,体系框架系统完整,对于《美国语文读本》读者大都是采取直接朗读的手法,并不需要刻意的学习和指导。《新语文读本》人文性和经典性鲜明,具有一定的深度,选文解读不仅需要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大量的资料。很显然,一味借鉴文选型教科书或是单纯模仿外国语文读本并不是有效的方法,只有从整体设计入手,丰富活动设计,以“读”为中心,全面构建包括方法、解读、问题以及活动在内的完整阅读体系,才是语文读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第七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回顾和总结了整体比较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读本编写应该以“读”为核心,以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为最高原则。从体系设计入手,通过选文系统与助读系统相互协调来慢慢探索适合我国的读本体系。
陈伟[5](2018)在《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特定文化的载体,它是经过编者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精心选择的结果。中学语文教科书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构成了学生的重要参照群体,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整个民国(1912-1949)作为时间背景,按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划分为国文时期、国语文混用时期和新国文时期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笔者选取了52套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性别、年龄、国别、身份这四个维度对52套教科书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窥探人物的发展演变。性别上,受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教科书中的女性数量有了显着提高,职业女性逐渐取代传统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成为教科书中女性的主要形象,她们不再是局限于家庭生活的“闺中妇人”,开始走出家庭、迈向社会。年龄上,在西方儿童本位论的指导下,教科书的编撰开始适应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一改民初成人垄断的局面,民国中后期的教科书开始出现众多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儿童,学生被赋予自己独立的个性与价值。国别上,新文化运动后,教科书不再局限于本国人物的塑造,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外国人物的主要来源,教科书对外国各领域人物均有涉及,所选择的外国人物身上体现的多是不分国界、种族、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身份上,普通百姓逐渐取代民初的“王侯将相、圣贤名儒”等传统道德人物成为教科书中的主要人物群体,科学家、发明家等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受到重视,教科书人物呈现方式越来越生活化与平民化。最后,笔者根据对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人物的统计与整理,发现教科书在人物选取时主要存在职业女性比例过低、独特的异域文化特征在教科书中甚少体现、民国后期教科书沦为政治教育的工具等几点问题。
徐蕾[6](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指出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刘炜评[7](2014)在《论“学报体”及其改良》文中研究指明"学报体"指发表在我国社科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所体现出的某些共性,既涉及题材内容,又涉及风格气象。我国社科期刊自创立至今,事实上存在着作为"正体"的和作为"伪体"的两种"学报体"文章,前者应得到护持,后者应受到贬斥。"正体"文章之长的主要体现是:分学科门类表述高深问题研究新得;举充分依据细密论证大小论点;以人文关怀给力社会发展;有较多行文规范服务内容表达。"伪体"文章之弊主要表现为:形式完备而内容贫瘠;"八股化"程度严重;缺少淑世情怀。当今"学报体"文章的改良,应先从三个方面做起:变文章评价由"重量轻质"为"重质轻量";变文章体式由"一体独大"为"众体并茂";变文章语言由"重质轻文"为"质文双重"。
裴瑞雯[8](2013)在《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为宏观背景,结合中国现代百年有余的语文教育史,分析每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目的观,探讨其形成及内在发展的规律,最后进行归因、总结和反思,得到有益的启示。这样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及研究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推进其向纵深方向发展以有效启发。全文共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绪论,在总结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该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基础,界定了语文教育目的观这一核心概念。第二章介绍了语文学科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的课程设置和名称的变更。语文学科的名称分别经历了“中国文学”设科期、“国文”设科期、“国语”“国文”科并设期和“语文”设科期四个阶段。第三章对现代语文教育发轫期(1904-1919年)、探索期(1919-1949年)、徘徊期(1949-1978年)、革新期(1978-至今)这四个时期的语文学科性质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目的观。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目的观又分别从内部状况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具体详明的解数,从而可观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演变轨迹。第四章总结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来其教育目的观演变的规律及其我们得到的深刻启示。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指向特点为笼统、片面到明确、具体。对这一特点的归因分析又分别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育总目标、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言以蔽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有余的历史窥探,总结归纳出各时期的语文教育目的观,合理有效地分析其演变的历程及形成的原因,希望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们以些许的感悟及启发。
过晔俊[9](2012)在《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地理教育的测量与评价一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一线的地理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地理教育、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的工作。地理教材中的测评版块,即为狭义的地理教材(地理课本)中所呈现的具有检验教学成果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随时了解教育和教学情况的,并能诊断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内容的集合体。根据不同分类方式,可将测评版块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教育测评目标将其分类,可分为识记类测评版块、理解类测评版块、简单应用类测评版块和综合应用类测评版块;按结构层次将其分类,可分为章前测评版块、章节中测评版块和章节后测评版块;按教育功能将其分类,可分为读图技能测评版块、分析技能测评版块、实践能力测评版块等。本文以中、美两国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等,将该研究对象由宏观到微观进行了相关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本文主要比较了中、美两国地理教材在测评版块的设计理念、内容结构和功能设置上异同;从微观的角度,本文主要比较了中、美两国地理教材在测评版块测评点的选择、测评类型划分以及测评内容表述方式的异同。通过比较研究,总结中、美两国地理教材测评版块的异同其结论如下:中国地理教材测评版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美国地理教材测评版块的设计理念和功能设置已基本一致,但在内容结构上,美国地理教材测评版块内容更为丰富且结构较为复杂。在测评点的选择上,中、美两国教材都十分注重各测评点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多样的测评方法以及丰富的表述形式来达到检测教学成果的功能。除此之外,在美国地理教材中编制了测评版块的使用说明,指导学生使用测评版块的方法,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测;部分测评版块也被放在目录中,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快速地检索;以及与教学内容和测评版块相配套的“在线测评”的设计,这些美国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也为中国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的设计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曾晓洁[10](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二、《作文世界·高中版》发刊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文世界·高中版》发刊词(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研究述评 |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目标和内容研究述评 |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实施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 |
(一)作为科学家专业素养的“科学精神” |
(二)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 |
(三)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 |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要素 |
(一)智育层面:关键能力 |
(二)德育层面:必备品格 |
(三)理想层面:正确价值观念 |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的特点 |
(一)批判性 |
(二)历史性 |
(三)价值性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目标和内容确立的基本依据 |
(一)促进新时代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施水平的重要要求 |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具体目标 |
(一)认知目标: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
(二)能力目标:描述、解释、选择和评价能力 |
(三)价值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必修课程内容: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模块4“哲学与文化” |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模块3“逻辑与思维” |
(三)选修课程内容:模块3“历史上的哲学家”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
(一)坚持科学灌输马克思主义,引导高中生把握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要求,提升高中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
(三)构建对话倾听的师生关系,创建理性包容的教学氛围 |
二、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的教师发展策略 |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二)超越经验化教学定势,涵养教育理性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反思 |
附录二 教育反思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现实与可能: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以《新语文读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情况 |
第一节 “人教版”必修教科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人教版”必修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第二章 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新语文读本》的特点 |
第二节 《新语文读本》的影响 |
第三章 《新语文读本》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设计与指导 |
第一节 《新语文读本》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指导 |
第二节 《新语文读本》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谢辞 |
个人简历 |
(4)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语文读本概述 |
一、PISA阅读素养与语文读本 |
二、古老的传统与迟到的“准教材” |
三、《新语文读本》的诞生与影响 |
四、《美国语文读本》评介 |
第二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编排体系 |
一、《新语文读本》重视文学素养 |
(一) 整体设计以文学展示世界 |
(二) 单元体系设计巧妙丰富的解读 |
二、《美国语文读本》重文学更重道德培养 |
(一) 整体设计以德育为中心 |
(二) 分册体系设计解读的三种不同指向 |
第三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选文系统 |
一、两部读本的选文标准 |
(一)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对选文的要求 |
(二)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对选文的要求 |
(三) 《新语文读本》选文标准 |
(四) 《美国语文读本》选文标准 |
二、两部读本选文的价值取向 |
(一) 《新语文读本》培养精神成长 |
(二) 《美国语文读本》培育价值观念 |
三、两部读本选文的文体 |
(一) 《新语文读本》文体的“百花园” |
(二) 《美国语文读本》以叙事诗歌为主 |
第四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助读系统 |
一、两部读本的提示语 |
(一) 《新语文读本》重视平等对话 |
(二) 《美国语文读本》重视帮助理解 |
二、两部读本的注释 |
(一) 《新语文读本》准确丰富 |
(二) 《美国语文读本》精确简要 |
三、两部读本的插图 |
(一) 《新语文读本》多漫画 |
(二) 《美国语文读本》纯素描 |
第五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的启示 |
一、《新语文读本》文学经典选择启示 |
二、《新语文读本》使用情况调查启示 |
三、《美国语文读本》趣味文本选择启示 |
四、共同启示以阅读体验为核心 |
五、语文读本的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基本概况 |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
(一)1912—1921年:国文时期 |
(二)1922—1928年:国语文混用时期 |
(三)1929—1949年:新“国文”时期 |
二、教科书人物基本情况介绍 |
(一)样本选择 |
(二)人物界定 |
(三)分析维度 |
第二章 性别——男性占据主导,新女性逐步呈现 |
一、数量上:男性拥有绝对优势,女性难以抗衡 |
(一)男性人物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
(二)女性人物数量快速增长后逐渐回落 |
二、活动领域上:男性活动广泛,女性走出家庭 |
(一)男性社会角色丰富多样 |
(二)女性从家庭迈向社会 |
第三章 :年龄——打破成人垄断,少年儿童得到关注 |
一、数量上:少年儿童迅速增长 |
(一)民国初期:成人垄断教科书 |
(二)民国中后期:少年儿童占据一定比例 |
二、人物类型上:各类少年儿童竞相出现 |
(一)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 |
(二)富有爱心的少年儿童 |
(三)勤奋刻苦、志向高远的少年儿童 |
第四章 :国别——冲破文化壁垒,外国人物纷至沓来 |
一、数量上:异国人物从无到有,欧美占据主流 |
(一)异国人物从无到渐趋稳定 |
(二)国家选择上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
二、思想内容上:注重共同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 |
(一)反战争反侵略 |
(二)对人性美好品质的推崇 |
第五章 :身份——告别单一类型,各式人物精彩纷呈 |
一、民国初年:种类单一,以王侯将相、圣贤名儒为主 |
二、二三十年代:人物呈现类型逐渐多元 |
(一)普通百姓受到更多关注 |
(二)科学家、发明家群体开始出现 |
三、民国后期:革命家群体异军突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6)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论“学报体”及其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报体”名实之辨 |
二、“学报体”文章“正体”之长 |
(一)分学科门类表述高深问题研究新得 |
(二)举充分依据细密论证大小论点 |
(三)以人文关怀给力社会发展 |
(四)有较多行文规范服务内容表达 |
三、“学报体”文章“伪体”之弊 |
(一)形式完备而内容贫瘠 |
(二)“八股化”程度严重 |
(三)缺少淑世情怀 |
三、“学报体”文章的改良 |
(一)变文章评价由“重量轻质”为“重质轻量” |
(二)变文章体式由“一体独大”为“众体并茂” |
(三)变文章语言由“重质轻文”为“质文双重” |
(8)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基础 |
(四) 概念界定 |
二、语文课程的设置和名称的变更 |
(一) “中国文学”设科期:独立设科的开端 |
(二) “国文”设科期:语用意识的苏醒 |
(三) “国语”、“国文”科并设期:表达意识的自觉 |
(四) “语文”设科期:表现意识的萌发 |
三、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嬗变轨迹 |
(一) 现代语文教育发轫期(1904-1919年) |
1. 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 |
2. 语文教育目的观 |
(1) 内部状况:废旧立新→渐入佳境 |
(2) 外部条件:取法日本→赫氏走俏 |
(二) 现代语文教育探索期(1919-1949年) |
1. 语文学科性质 |
(1) 语文的工具性 |
(2) 语文的文化性 |
(3) 语文的民族性 |
2. 语文教育目的观 |
(1) 内部状况:民主自由新国民→党化教育旧傀儡 |
(2) 外部条件:自由主义→杜威主义 |
(三) 现代语文教育徘徊期(1949-1978年) |
1. 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 |
2. 语文教育目的观 |
(1) 内部状况:欲培“新人”→皆育“旧人” |
(2) 外部条件:“一边倒”苏联→“凯洛夫”盛行 |
(四) 现代语文教育革新期(1978-至今) |
1. 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与文化性并存,与人文性统一 |
2. 语文教育目的观 |
(1) “语感中心说”:偏重感觉与接受 |
(2) 语用说:侧重认知与表达 |
(3) 语文素养论:注重本领与实用 |
四、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一)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指向特点 |
(二) 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归因分析 |
1.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
2. 教育的总目标 |
3. 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4. 教育理念、教育思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之宏观比较 |
第一节 教材测评版块设计理念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中、美地理教材测评版块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地理教材测评版块功能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之微观比较 |
第一节 测评版块之测评点选择的比较 |
第二节 测评版块之测评方法的比较 |
第三节 测评版块表述的比较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文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社会时代思潮 |
三、母语本体认识 |
四、个体语言环境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
结语 |
附录(一至五) |
后记 |
四、《作文世界·高中版》发刊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教育研究[D]. 孟凡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3]现实与可能: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以《新语文读本》为例[D]. 范生莲. 宁夏大学, 2019(02)
- [4]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D]. 刁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D]. 陈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7]论“学报体”及其改良[J]. 刘炜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8]现代语文教育目的观的演变[D]. 裴瑞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9]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比较研究[D]. 过晔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