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

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

一、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维[1](2022)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均显着好转(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颅内压更低,GCS评分更高(P <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较对照组,观察组脑积水、硬膜下积液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予以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颅内压下降,减少术后并发症。

蔡湛,范月超,单学仕,王健[2](2021)在《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PADBS患者行IC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32例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升高(ICP 15~22mmHg)者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后均恢复良好;31例颅内压中度升高(ICP 23~40mmHg)者均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颅内压,恢复良好17例,轻残9例,重残5例;50例颅内压重度升高(ICP>40mmHg)者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后,其中24例行单侧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15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例;26例予以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轻残2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6例。随着颅内压升高,患者GOS预后评分逐渐下降(P<0.001)。结论 ICP监测在PADBS治疗中可动态了解颅内压并进行有效监控,避免了不必要的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鲜亮[3](2021)在《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对脑表面血流影响的激光散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改良模型的构建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改良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为脑创伤研究提供合适模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基于Miller的模型构建方法,改良组基于改良的针头、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通过比较两组大鼠的生理指标、行为评分、死亡率、磁共振表现和HE染色结果对改良后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大鼠的生理指标基本一致。两组大鼠的行为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生存率高于传统组。MRI显示改良模型的血肿较厚且集中在注射侧。HE染色提示改良方法对注射部位周围皮层的侵犯少,比传统模型干扰因素更少。改良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能更好模拟人类血肿,且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结论改良模型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虽然死亡率与人类存在差异,但改良进后的模型操作简便,模拟人类血肿效果更好,并且改良模型可应用于如血流研究等更多方面研究。第二部分: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对脑表面血流的影响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鼠的脑表面血流改变。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在顶部打磨7mm×5mm透明骨窗。sham组不注射血肿;0.2m L组注射血肿量0.2m L;0.4m L组注射血肿量0.4m L。使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透过透明骨窗观测血肿对侧半球脑表面上矢状窦、静脉、动脉的血流变化,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的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别计算血流灌注率,并监测颅内压。对比急性硬膜下血肿前后和不同血肿量下的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个实验组术后及术后的30min、60min上矢状窦、静脉、动脉的血液灌注率对比术前及sham组显着下降。两个实验组术后的90min、120min上矢状窦的血液灌注率与术前及sham组相比有显着差异,而静脉、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实验组术前颅内压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各个时间点的颅内压对比术前及sham组显着升高。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各时间点上矢状窦、静脉、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各个时间点的颅内压对比术前及sham组有显着差异。综上,发生急性硬膜下血肿后,大鼠颅内压升高,上矢状窦及血肿对侧脑表面静脉、动脉血流将显着下降一定时间,在血肿形成后的90min时静脉、动脉可代偿恢复,而上矢状窦则无法恢复;对于大鼠,血肿量在0.4m L以下时,血流下降的程度与血肿量的多少并无关系。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一方面会造成高颅压,还会造成大脑血液循环障碍,这可能是造成继发性损害的因素。因此,在临床中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时,在术前就应通过影像学等手段关注患者的脑循环情况,以避免术后可能出现的脑循环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第三部分:大鼠急性脑膨出时脑表面血流的改变及机制目的探讨术中急性脑膨出大鼠的脑表面血流改变的机制及其影响,对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大鼠制作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后,在冠状缝后2mm,矢状缝左侧4mm处钻一个2mm的骨孔,将一枚可注水球囊置入硬膜外腔。之后在血肿注入侧半球开一骨窗,骨窗大小10mm×5mm,将颅骨去除,缓慢逐步切开硬脑膜并行血肿清除术。sham组在血肿清除后不做操作;0.05m L组在血肿清除后,将球囊缓慢充水0.05m L,诱导脑组织膨出10分钟后撤去球囊;0.1m L组在血肿清除后,将球囊缓慢充水0.1m L,诱导脑组织膨出,10分钟后撤去球囊。使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透过骨窗观测血肿清除侧半球脑表面静脉、动脉的血流变化,分别于血肿清除后、球囊充水后、球囊充水后10min、球囊撤去后、球囊撤去后10min分别计算血流灌注率。对比脑膨出前后、去除脑膨出因素前后和不同膨出程度下的脑表面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个实验组大鼠在球囊充水后及球囊充水后10min时,静脉、动脉血流显着下降。球囊撤去后及球囊撤去后10min,静脉、动脉的血流与术前相比显着下降,而相比于球囊充水后及球囊充水后10min,静脉、动脉显着上升。球囊充水后颅内压显着升高,高于正常颅内压;球囊撤去后颅内压显着降低,且低于正常颅内压。两实验组相比,血肿清除后静脉、动脉的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囊充水后及球囊撤去后各时间点,静脉血流有显着差异,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除血肿后,两实验组大鼠颅内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球囊充水后各时间点,颅内压有显着差异,球囊撤去后各时间点,颅内压无显着差异。综上,当脑组织膨出时,静脉及动脉血流都会显着下降;若脑组织持续膨出,这种循环障碍会持续存在;当及时的清除脑膨出诱因,降低颅内压,这种循环障碍可得到缓解,但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没有膨出的状态。不同程度的脑膨出对于动脉血流的下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对于静脉的血流下降有明显的不同。结论脑膨出越严重就会伴随越严重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且静脉的循环障碍相比于动脉更显着。因此,研究者们需要关注脑血液循环与术中急性脑膨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静脉循环。脑循环障碍可能与术中急性脑膨出互为因果,这也提示了临床医生,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术前就要关注患者的脑循环问题,在术中及后续治疗过程中,更要时刻预防或及时处理脑循环障碍。若术中急性脑膨出仍然发生,应尽快明确原因,去除诱因可尽量地缓解循环障碍,可避免产生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夏国金[4](202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f MRI脑功能变化,拟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 f MRI)不同频段下(Slow-4:0.027-0.073Hz、Slow-5:0.01-0.027 Hz)和Typical(0.01-0.08 Hz))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技术对DAI受试者自发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分析,并进一步分析DAI受试者异常FCD值的脑区与临床量表之间的相关性,试图解释其临床症状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筛选23例DAI受试者(男17例,女6例)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3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男性17例,女性6例),在静息状态下对受试者进行rs f MRI扫描,三个频段下DAI受试者组与HC组进行FCD对比分析(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GRF(Gaussian random field,GRF)矫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FCD值异常脑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在Slow-4频段,DAI受试者右侧核外/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边缘叶/海马/海马旁回FCD值显着高于HC组,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回FCD值显着低于HC组;在Slow-5频段,DAI受试者组在左颞下回/颞上回、左侧海马旁回/边缘叶、左核外/扣带回、右额内侧回有更高FCD值,在右额下回、右顶下小叶、左侧扣带回/边缘叶FCD值更低;在Typical频段,右侧核外/边缘叶/海马体/海马体旁回FCD值明显增高,右侧楔前叶/扣带回和右侧顶下小叶/缘上回FCD值明显减低。异常FCD值的脑区与部分的临床量表评分呈线性相关。结论:DAI受试者组存在多个脑区FCD值异常,提示脑功能网络破坏,而且数值与频率有关,与临床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我们的结果为阐明DAI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可能解释DAI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或代偿机制。

阳建国,钟兴明,汪一棋,赵朝辉,蔡勇,费振海,张磊,顾华,杨涛,吴利平[5](2021)在《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PADBS手术中的作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7例PADB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2017年6月前收治的采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6月后收治的采用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回顾性对比分析2组患者间术中开颅时间、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开颅时间[(19.2±1.6)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5.4±1.4) min],脑组织暴露时间[(18.5±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6.3±2.2) min],关颅时间[(11.2±1.5)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3±2.1) min],急性脑膨出发生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38.2%),预后良好率(7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死亡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能够缩短关颅时间及脑组织暴露时间,降低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更有效地改善PADBS患者的预后。

吉康荣,李康成,陈琴[6](2020)在《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83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颅脑CT检查,依据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诊断标准,观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情况,并根据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找出颅脑外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83例颅脑外伤患者中,28例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占33.73%。发生组在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有无误吸事件、有无颅底骨折、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与未发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在有无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血压、受伤至入院时间等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低血压、受伤至入院时间>3h是导致颅脑外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合并低血压、受伤至入院时间>3h可能是导致颅脑外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期降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率。

牛岗[7](2019)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50例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11±0.26)h短于对照组的(6.94±0.67)h,出血量(1132.23±40.01)ml少于对照组的(1678.56±50.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较大,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出血量,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张强[8](2018)在《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伤性脑膨出(traumatic encephalocele,TE)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开颅术中发生的急性脑膨出危象,是指术中脑组织快速从骨窗缘膨出,超出骨窗缘,不能自行还纳回颅腔,可发生于术中硬脑膜剪开的瞬间、颅内损伤清除的过程中及清除完毕后。脑膨出进展迅猛,使丘脑、脑干等重要的中线结构发生快速摆动,造成严重的继发性损伤,同时膨出脑组织严重嵌顿于骨窗边缘,脑组织严重损伤,神经功能严重损害,给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致残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达60%~73%。TE不同于的单侧脑肿瘤、脑出血术中的脑膨出。脑肿瘤、脑出血时脑膨出前病灶对侧脑组织是正常的,而TBI具有多发性损伤及迟发性损伤的特点,TBI脑膨出前颅内可能已经存在头颅CT显示明确的损伤或头颅CT分辨不出来的潜在的损伤。TBI术中急性脑膨出较脑肿瘤脑膨出更严重、速度更快,发生率更高,可能与术前开颅对侧已存在或潜在的占位性损伤术中突然加重有关。Jorgen等在1977年发现一侧小脑幕切迹疝患者脑疝对侧侧脑室颞角呈扩张状态。但之后关于小脑幕切迹疝对侧侧脑室颞角扩张和消失的不同变化在TBI患者中的不同作用的研究罕见报道。小脑幕切迹疝对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脑组织顺应性等间接占位征象的动态变化不仅能间接反应小脑幕切迹疝侧脑损伤的占位效应还能反应对侧的占位效应的变化。回顾国外文献,关于TBI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性研究主要是关于术中急性脑膨出时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大样本病例的研究非常罕见,结论普遍认为术中填塞效应的解除及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是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常见原因。但也有研究认为只有18%的开颅对侧合并颅骨骨折的患者出现硬脑膜外血肿,大部分合并颅骨骨折的患者并未出现硬脑膜外血肿及急性脑膨出,填塞效应解除并不是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CRASH和IMPACT研究预测模型包含了中线移位距离、脑池的阻塞及血肿,但未包括颅内损伤的体积变化及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因素。也有单中心对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脑膨出患者进行持续脑室内颅内压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这三组间术前颅内压间无显着性差异,行双侧开颅减压术后颅内压较术前均显着性下降。国内文献关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很少,回顾性研究结论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普遍认为开颅对侧远隔部位骨折及硬脑膜外血肿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献认为:开颅术中,颅内血肿、脑挫伤等占位效应病灶清除后,填塞效应的快速去除诱发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特别是对侧有颅骨骨折,且骨折线与硬脑膜动脉走行交叉,宽度大于3mm时,对侧更容易迟发硬脑膜外血肿。手术远隔部位出血是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常见原因之一,术前脑疝、弥漫性脑肿胀、术前缺氧、脑干伤、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冲击伤侧骨折,无颅骨骨折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情况并不少见,开颅侧是冲击伤侧即颅骨骨折侧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这时如何预测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关于TBI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动态观察及前瞻性研究更有助于脑膨出危险因素的评估,如何选择更具有普遍性的、能反应随颅内损伤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制定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平衡减压开颅手术策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脑外伤后颅内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变化是开颅术中脑膨出的根本原因。占位效应同样随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同时动态的反映占位性损伤体积变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能反应中线两侧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准确把握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及其引起的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特点,正确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是术前评估脑膨出的关键。回顾性分析受固定资料的限制,不能准确反应颅内损伤容积变化及其占位效应动态变化的特点。文献中关于颅内损伤占位效应动态变化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性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颅内损伤容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终极占位效应及脑组织顺应性变化如侧脑室颞角形态变化、中线移位距离与颅内血肿厚度差值,以及双侧颅内损伤、术前时间等进行前瞻性研究,这更有利于全面系统的评估TE的危险因素。首先观察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双侧颅内损伤等因素在术前观察期间动态变化的趋势及术前的特点,应用单因素分析鉴别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再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哑变量分析探讨其与术中脑膨出的相关性,鉴别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双侧开颅平衡减压提供理论支持。目的:观察脑膨出可能危险因素术前动态变化的特点,探讨TE的常见危险因素、术中脑膨出原因的快速诊断策略、预防TE发生的手术策略选择,为急性脑膨出的术前评估及手术预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有明确脑外伤病史;外伤至第一次颅脑CT检查时间在4小时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分~12分;颅脑CT检查发现明确颅内出血或脑挫伤。排除标准:既往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合并严重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近7天内应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50×109/L;双额叶脑挫伤、脑干挫伤或脑干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家属拒绝对侧开颅手术并死亡;开颅术中死亡;未行开颅手术的;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过去30天内分娩:合并严重的复合伤需急诊行颅外手术的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或严重麻醉药品过敏反应者。(1)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美国第三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指导临床治疗,入院后动态复查颅脑CT,观察术前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向肿厚度的差值、双侧颅内损伤、脑池受压、术前GCS、术前瞳孔直径的动态变化特点。护士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GCS评分及瞳孔变化,GCS每下降2分即复查一次颅脑CT。(2)最终选入675例开颅患者,根据术中有无脑膨出,分为脑膨出组及无脑膨出组。首先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脑膨出组与无脑膨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卡方检验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确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哑变量分析,比较不同哑变量因素与脑膨出的相关性。比较脑膨出后颅脑CT检查组与彩超检查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总结急性脑膨出患者的术中有效可行的应急处理措施。(3)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对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进一步行哑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为自变量,以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为因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两者间的关联强度(OR>1为危险因素,OR<1为保护因素)。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脑膨出组患者共170例,均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其中23例患者行同期双侧侧开颅颅平衡减压,147例患者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后并接受对侧开颅,505例患者术中未发生急性脑膨出,行单侧开颅。单因素分析表明:脑膨出组患者的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中线偏向侧合并颅骨骨折、双侧颅内损伤、术前时间、弥漫性脑肿胀、环池受压、瞳孔散大与无脑膨出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三脑室受压、术前G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95%CI2.399-212.276,OR=22.569,P=0.006)、双侧颅内损伤(95%CI1.104-7.256,OR=127.506,P<0.001)、弥漫性脑肿胀(95%CI9.052-1796.089,OR=124.169,P<0.05)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95%C/0.012-0.235,OR=0.053,P<0.001)、术前时间(95%CI0.032-0.389,OR=0.112,P=0.001)为保护因素。哑变量分析表明: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受压越重,术中脑膨出的危险度越高(OR值越大),侧脑室颞角变扁与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表明颞角变扁与扩张不是脑膨出的危险因素。术前时间越长,术中脑膨出的危险度越低(OR值越小),4~6小时组(OR=33.465)与大于6小时组(OR=1.66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表明4~6小时组及大于6小时组均是脑膨出的保护因素。170例脑膨出患者中23例直接行双侧开颅平衡减压,80例在术中发生进行性脑膨出,复查颅脑CT后完成对侧开颅,67例患者在剪开硬脑膜时就出现急性脑膨出,即刻行术中彩超检查明确脑膨出原因后行对侧开颅。3组脑膨出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直接双侧开颅组:术后2例死亡(GOSⅠ级),6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15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V级)。脑膨出后复查颅脑CT组:结果术后12例死亡(GOSⅠ级),41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27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Ⅴ级)。脑膨出后复查彩超组:7例死亡(GOSⅠ级),22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38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Ⅴ级)),3组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术前时间大于4小时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脑外伤后4小时内,颅内损伤多不稳定,常迅速加重,是观察颅内损伤及占位效应动态变化的最佳时间窗。脑外伤后4小时内动态复查颅脑CT能发现颅内损伤及其占位效应发生显着性变化,这段时间内因不可逆损伤开颅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2)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扩张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当术前颅脑CT显示中线偏离侧占位性损伤体积逐渐增大,中线移位距离逐渐增加,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呈直接扩张或逐渐扩张趋势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降低。(3)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当术前颅脑CT显示术前中线偏离侧占位性损伤体积逐渐增大,中线移位距离增加不明显,即颅内血肿厚而中线移位距离小,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呈直接消失或逐渐消失趋势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4)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越大,即在相同厚度血肿的压迫下,中线移位距离越大,表明中线偏向侧脑组织顺应性越好,术中脑膨出的风险越低,反之则顺应性越差,提示中线偏向侧有重度占位效应,术中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5)当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受压消失,同时颅内血肿厚而中线移位距离小,或有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术前做好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手术预案准备、合理设计开颅术式是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关键。

毛忠祥,黄录茂,李超,王卫红,程宏伟,肖瑾[9](2017)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创伤后414 h脑组织弥漫性膨胀或肿大。PADBS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发生,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达80%[1]。目前,关于PADB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对于PADBS的患者,是否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

杨林,温中华[10](2017)在《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 GC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仅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d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7d、14d治疗组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减压彻底,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二、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颅内压及GC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表现
    1.3 治疗方法
    1.4 监测指标预后分级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预后情况
    2.2 不同治疗方法预后情况
    2.3 ICP监测后避免开颅的手术病例展示
3 讨论

(3)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对脑表面血流影响的激光散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改良模型的构建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部分研究不足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对脑表面血流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部分研究不足
    本研究创新点
第三部分:大鼠急性脑膨出时脑表面血流的改变及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部分研究不足
    本研究创新点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缩略词表
附录 B 学术成果
附录 C 综述 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DAI损伤机制及病理特征
    二、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评估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四、本研究创新点
    五、技术路线图如下
    参考文献
第2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静息态的fMRI研究
    前言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神经认知评估
        1.3 数据采集
        1.4 数据分析
        1.5 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神经认知功能量表比较结果
        2.2 FCD结果
    三、讨论
    四、本研究不足之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功能磁共振影像评估
    参考文献

(6)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情况
    2.2 颅脑外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颅脑外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7)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实验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3 讨论

(8)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与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9)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ADBS的发病机制
2 PADBS的影像学表现
3 PADBS的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
4 PADBS的治疗
    4.1 手术治疗
        4.1.1 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4.1.2 手术方式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4.2 非手术治疗
    4.3 其他治疗
5 预后

(10)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CT检查分型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评价
        1.4.2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2 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 GCS评分对比分析
3 讨论

四、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J]. 王大维.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5)
  • [2]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蔡湛,范月超,单学仕,王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9)
  • [3]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对脑表面血流影响的激光散斑技术研究[D]. 鲜亮.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D]. 夏国金. 南昌大学, 2021(01)
  • [5]预缝式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PADBS手术中的作用探讨[J]. 阳建国,钟兴明,汪一棋,赵朝辉,蔡勇,费振海,张磊,顾华,杨涛,吴利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03)
  • [6]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响因素分析[J]. 吉康荣,李康成,陈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4)
  • [7]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牛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22)
  • [8]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D]. 张强. 山东大学, 2018(02)
  • [9]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研究进展[J]. 毛忠祥,黄录茂,李超,王卫红,程宏伟,肖瑾. 安徽医学, 2017(12)
  • [10]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疗效对比[J]. 杨林,温中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