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环保建材的十个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高艺璇[1](2020)在《聚磷酸铵/氢氧化镁阻燃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合理利用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由于其优异的保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但是,聚氨酯主要由碳氢链段构成,与无机材料相比较易燃烧,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硬质聚氨酯泡沫进行阻燃改性处理,制备一种新型阻燃聚氨酯保温材料。本文首先对比了市场上几种常用保温材料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改性。然后将聚磷酸铵(APP)与氢氧化镁(MH)按照不同配比用量组成协效阻燃剂加入聚氨酯硬泡的合成中制备了多组阻燃聚氨酯硬泡。通过临界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锥形量热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聚磷酸铵和氢氧化镁不同配比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和压缩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阻燃材料燃烧后残炭的微观结构。最后通过鸿业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HY-EP)对采用聚氨酯板和膨胀聚苯板作为保温材料的建筑分别进行全年负荷模拟计算,主要结论如下:(1)聚磷酸铵能显着增强聚氨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且随着聚磷酸铵含量增加,聚氨酯的阻燃性能越好,压缩强度增强。当聚磷酸铵的添加量为40份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6.2%,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APP能提高聚氨酯的火灾安全性,PUF/APP 40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比纯聚氨酯硬泡降低20.3%,总热释放量降低17.4%。泡沫成炭致密,有较好的阻燃效果。(2)氢氧化镁的加入增强了PUF/APP/M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燃烧时的烟毒气生成量。加入30份聚磷酸铵和10份氢氧化镁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为27.5%,最大烟释放速率比纯聚氨酯降低60.4%,一氧化碳生成量峰值比PUF/APP20的样品下降43.1%。随着氢氧化镁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逐渐降低,泡孔结构破坏较明显,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3)运用鸿业全年负荷计算软件进行全年负荷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太原市某办公建筑以聚氨酯板作为保温材料的围护结构方案比以膨胀聚苯板为保温材料的方案全年总负荷低1482.18 kW·h,具有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
常莎[2](2019)在《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文中认为山东省济宁市作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的先行城市,在探索环保部门垂直管理改革上提出了创新性的做法,早在2006年成立济宁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时就将其隶属于市环保局直接管理;并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运用云大数据平台,打破地域阻碍实现执法全覆盖。在垂直管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难题,由于人员待遇仍然实行属地化管理,基层环保部门对垂直改革积极性不高,干部横向交流阻碍大成为新的难题;垂直后与地方政府协调性变弱,缺少实体性议事协调机构,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也有待提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济宁市地区实际,应在强化责任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上设置具体的奖惩约束措施;探索建立实体性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垂直后的环保部门与其他业务相关部门、当地政府的协调联动性;扩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数量,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基层环保队伍执法力量,从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巩固垂直管理改革的成果,达到改革的目的,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李文全[3](2019)在《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为研究对象,先从对生态绿线这一新鲜词汇的理论渊源、词源分析、思维方式、功能及内容等角度展开释义与分析,得出生态绿线是一种倡导人们不断向高质量目标攀登的标杆,是生态文明理论在质量领域的特殊表达。文章在明确了生态绿线的释义及功能之后,对生态绿线与高质量的逻辑关系也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供给与高质量的需求,这需要一系列高水准的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标准来实现。生态绿线以其自身的高标准、引导性、螺旋上升性和非强制性为独特视角,对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将我国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生态认证制度分成了以产品、服务和环境为导向的三大类认证制度。文章在对上述三大类认证制度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如下四个问题:法律制度时效性不强且位阶较低;部分认证权威性不足且标准适用混杂;激励措施未能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监管制度不完善管控存在缺陷。并试图从法律完善、制度体系构建等角度入手,找出完善路径,并提出建设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初步构想,通过统一的规范和制度统领来实现我国生态绿线视角下认证制度的发展。全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生态绿线释义及功能的分析与定位;第二部分主要是指出国内外具有推动绿色发展性质的认证制度的制度现状并在对比之下提出我国生态认证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在整合推进我国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制度发展问题的探索;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展开对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卢键泽[4](2017)在《用交互技术服务用户体验的家居净化器产品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迅速崛起,全球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全世界产业结构逐步由工业型导向转化为体验服务型导向。正如美国着名学者贝尔在上世纪80年代所预测的那样,传统的工业设计理念与理念与创新思维在新社会和经济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的关于“体验”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出现成为应对目前困境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单只局限于其功能性,而是更愿意为产品的附加体验买单。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室内空气的健康从而选择购买净化器产品,针对这一具体领域的发展现状,笔者通过运用体验设计与家居净化产品的结合论述,发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研究将用户体验的方法引进到家居净化器产品的设计探索中,通过对用户体验理论的溯求源、用户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结合用户体验的感官、行为、情感等要素考虑,对家居净化器产品进行系统分析。因此,希望通过这次结合体验设计探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丰富现有体验设计理论和家居净化器产品归类的同时,发掘更多能够和其他领域产品结合的新方法,提供更多角度的设计思考,从而更加便捷有效地指导设计实践。首先,文通过广泛收集家居净化产品的研究资料,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分析相关设计规划及相关的体验系统,同时归纳并总结国内外家居净化产品的特征及优势,得出完整合理的家居净化器产品设施与服务系统的结构框架,为进一步改进净化产品设施与体验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其次,文通过分析研究体验设计的设计概念、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运用其中的体验设计调研方法对家庭使用净化器产品情况进行综合型调查,得到针对家庭社区情景的净化器产品和服务系统的需求痛点。最后,文运用体验设计方法,得出关于净化器家居产品的服务洞见和设计模式,并利用体验评估对家居净化器产品的方案进行总结评价。课题通过体验设计的相关调研方法、设计理论和创新框架,构建一套完善的家居净化器产品与服务体验系统,利用实践创新成果丰富现有的服务框架,扩展万物互联的创新领域,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互联网模式下的产品互联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途径的参考。
孙佳晨[5](2017)在《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摆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行部署,这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和提升。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部署,奏响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东营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自从1983年建市,一直到此后的90年代,东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展开。2009年、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从此,东营的发展迎来了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良好机遇。多年来,东营历届市委、市政府在生态建设上不断探索实践,迈出了率先推进的步伐,拉开了全面建设的框架,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设生态城市,推进黄蓝融合发展,既是东营实现科学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东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规划的责任担当。本文概述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图为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微薄之力。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和标准,以及本文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环境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对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归纳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第五部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六部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针对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既有成就以及战略部署,梳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五项主要对策,以促进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更好地发展。
徐苗[6](2017)在《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在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木材是绿色环保的材料。因为木材在力学和美学上卓越的优点以及在当前越来越重要的环保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当前还是一种建筑师们所青睐的材料形式。我国有着永久的木建筑发展史。早在公元前1000年古代埃及和希腊地区,木结构是一种基本梁柱形式,在古罗马则形成了体系化的木桁架结构。古代起,西方木结构便在居住建筑上得到的应用,与砖石结构形式并行发展。在古代中国经过华夏儿女的不断摸索,书写了不不朽的木结构艺术篇章,使之自成体系,从宫殿、坛庙、寺观到普通的住宅大都采用木结构。现代木建筑在我国日趋成为小众的建筑类型。我国关于木结构的相关政策以2015年为界线,在这以前,没有专门针对木结构的政策,2015年8月31日《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提出,“发展木结构建筑,促进木结构建筑应用,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敬老院、园林景观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随着近代欧美工业革命的兴起,尤其是最近50年在北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地区,木材从取材、加工、设计、安装都融入了高科技的成分,使木结构建筑成为传统的营造概念与高科技融合的产物。在北美,木结构住宅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加拿大,木材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木结构住宅的工业化、标准化和配套安装的技术非常成熟;在日本大量使用集成板材,新建的住宅多半以上是木结构。除了大量的住宅建筑外,由于多层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以及集成材技术的支持,木结构建筑还大量用于厂房、宾馆、体育馆等大跨度、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中。本文希望借由开放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的,应用于指导装配式木建筑的应用的研究,研究木建筑的现代化的建造环节(生产加工、建造方式、部品生产)和使用感受(可改造性、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应用策略。开放建筑具有开放的结构体系,支撑体形成较大空间,竖向管井集中设置,室内灵活划分,通过更换、维修实现填充体的耐久性的特点,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领域,具有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实际意义,有助于推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张盛灿[7](2016)在《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 ——以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改变了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要求标准的提高,农村生态规划建设被提到新的重视高度。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提法给予新农村规划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人们逐渐在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力。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建设理论体系的指导,不合理规划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其中: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物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问题是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使新农村建设从“农村城镇化”转变为“农村生活城市化”,如何使新农村建设从“农业工业化”转变为“农业生态化”,如何将新农村建设从“点”的发展连成线、形成新农村生态示范区,这已然成为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和创新的当务之急。2015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贵州调研考察时提出:“要加快贵州新农村规划建设”。这为贵州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大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如何在政策的支持下克服新农村规划建设所遇难题。笔者尝试对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利用调研所得的各项参数和数值,着力研究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建设方案与设计创新理念。全文对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交通系统、农舍和农村危房改造、历史遗址保护、公共服务设施、村庄绿化、乡村旅游、污染防治、农田改造、林相改造、微水利工程等10方面进行的详细的分析,研究其中各项规划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方案分析与调查研究,提炼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本论文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是针对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具体实际提出的,其所得结论可为该区域新农村示范区规划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供其它类似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参考与借鉴。
秦剑[8](2015)在《过滤性能检测评价用粉尘标准样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为了减少吸进内燃机的粉尘颗粒,进气过滤器装置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到了1940年,SAE期刊提出,评价空气过滤器的性能需要一种标准的试验粉尘。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试验粉尘主要为ISO 12103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土制备的A2细灰或A4粗尘。我国的试验粉尘主要依赖于美国进口,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同时拉动了零部件的市场需求,滤清器行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滤清器是易损件,要定期更换,滤清器的检测就需要用到标准试验粉尘。因此,标准试验粉尘的国产化是一件既有市场潜力,又能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大事。本论文首先以北方典型的粘土为原料,以美国A2标准试验粉尘为参照,通过对粘土进行烧失、热重、化学成分、色差、易磨性、形貌等物化性质的研究,分析了用中国粘土替代美国亚利桑那州沙土,制备标准试验粉尘的可行性。其次,利用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涡流磨和振动磨这三种不同的粉碎设备对预处理的粘土进行粉碎加工,通过对粉碎结果的分析,选择最佳的粉碎设备和参数,制得粗、中、细三种不同粒度分布的粉体。然后,利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语言编写粒度分布拟合模拟程序,借助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以美国A2试验粉尘的粒度分布为目标,通过误差分析,拟合出三种粉的最佳混合比例。通过合适混料机,按此比例进行均匀混合,以混合物料的粒度分布与美国A2粉的粒度分布最接近,偏差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佳混合时间。最后,通过过滤试验对混合粉和美国A2粉检测空气滤清器过滤性能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进一步确认以混合粉代替美国A2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200℃焙烧6h的粘土与美国A2标准粉尘相比,烧失率相差约为1%,化学成分在美国粉要求范围内,两者色差最小,形貌均为无规则状。综上,中国粘土替代美国沙土制备标准粉尘是可行的。(2)通过检测粉磨样品的粒度分布,发现机械冲击式粉碎机与涡流磨在各自的最强粉碎能力下均不能达到粉碎要求,样品的细度与美国粉相比偏大;然而振动磨会随时间的延长,粉磨效果越好,最后试验表明,振动磨可作为合适的粉磨设备,可将振动磨粉磨30min样品作为粗粉,40min样品作为中粉,60min样品作为细粉进行下一步配合。(3)在Excel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可编写相应的语言,经过Excel运算,可计算出理论上与美国粉差异最小样品的最佳混合质量比例为中粉:细粉=0.22:0.78。通过v型混料机按拟合出的最佳比例对物料进行均匀混合,通过不同时间的混合,对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混合的均匀程度,得出最佳的混合时间为50min,可使物料混合的最为均匀,并且与美国粉粒度分布误差最小。(4)两种尘源检测初始计重效率相差0.26%,全寿命计重效率相差0.5%,容尘量相差0.30%,误差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可用自制的混合粉代替美国粉作为检测空气滤清器的尘源是可行的。
清谷[9](2014)在《中国与蒙古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每个国家的发展,建筑企业也在快速地发展,现代的建筑不仅是四面墙,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格式有着独一无二的设计和细心的管理,所以对建筑企业来说如何适应形势,如何把握投资决策的方向,并加强在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关系到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基础来源就是工程的造价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工程造价的确定性与控制,工程造价就是把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测算,这样我们就会很详细的知道工程项目建设中发生的全部费用也能很好的控制资金,并修正缺点。总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可以采用各种措施加强工程成本的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安全方面的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针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做研究,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到项目实施的竣工结算阶段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而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中国与蒙古国的建设项目造价的对比来改善工程造价上的缺点和漏洞,帮助建筑企业发展。两国的工程造价程序基本一致,因此首先解释从投资决策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方法和特点。然后中国与蒙古国某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为列,从项目的特点和经济宏观状况进行研究,探讨每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解决与控制方案,总结所采取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张敬华[10](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二、国外环保建材的十个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环保建材的十个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聚磷酸铵/氢氧化镁阻燃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保温材料的选择 |
1.2.1 外墙外保温系统简介 |
1.2.2 常用建筑保温材料介绍 |
1.3 聚氨酯简介 |
1.3.1 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
1.3.2 聚氨酯的分类与应用 |
1.4 提高聚氨酯阻燃性能的方法 |
1.4.1 阻燃剂概述 |
1.4.2 添加型阻燃剂 |
1.4.3 反应型阻燃剂 |
1.5 建筑能耗分析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1 聚磷酸铵阻燃研究进展 |
1.6.2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研究进展 |
1.6.3 聚磷酸铵与金属氢氧化物协同阻燃研究进展 |
1.6.4 保温材料的建筑能耗分析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7.3 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3 仪器设备 |
2.4 试样制备 |
2.5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5.1 极限氧指数测定 |
2.5.2 垂直及水平燃烧测试 |
2.5.3 锥形量热测试 |
2.5.4 力学性能测试 |
2.5.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3.聚磷酸铵阻燃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阻燃性能 |
3.2.2 燃烧行为 |
3.2.3 力学性能 |
3.2.4 残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聚磷酸铵/氢氧化镁阻燃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阻燃性能 |
4.2.2 燃烧行为 |
4.2.3 力学性能 |
4.2.4 残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建筑能耗模拟计算 |
5.1 引言 |
5.2 建筑概况 |
5.3 参数设定 |
5.3.1 气象参数的设定 |
5.3.2 建筑参数的设定 |
5.4 建筑物冷热负荷模拟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 、垂直管理体制的定义和分类 |
2 、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原因分析 |
3 、国外垂直管理的实践经验 |
第2章 环保部门垂直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2.1 垂直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制度变迁理论 |
2.1.2 权变理论 |
2.1.3 公共选择理论 |
2.2 垂直管理模式与属地管理模式的比较 |
2.3 垂直改革的优劣分析 |
2.4 垂直管理的基本模式 |
2.5 垂直管理改革的意义 |
第3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实施现状 |
3.1 济宁市环保机构设置情况 |
3.2 济宁市环保体制改革探索 |
3.2.1 实施市环保局直管的分局机制 |
3.2.2 构建跨区域执法和监测网格化平台 |
第4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4.1 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水平较低 |
4.2 基层环境监管人员严重不足 |
4.3 环保部门内部交流协调难度大 |
4.4 环境执法仍有诸多难点 |
第5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5.1 内生条块冲突尚无制度解决方案 |
5.2 与垂直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
5.3 环境执法责任厘定不清 |
第6章 环保垂直管理制度完善之策 |
6.1 构建绿色发展考评体系,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改善率(50分) |
(2) 环境突出问题查处情况(20分) |
(3) 环境信访案件办理情况(20分) |
(4) 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运行情况(10分) |
6.2 建立健全环保议事协调机制 |
6.3 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 |
6.4 多渠道提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效能 |
6.5 建立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
7.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存在的难点 |
第二章 生态绿线的释义及功能 |
2.1 生态绿线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探讨 |
2.1.1 生态文明理论 |
2.1.2 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 |
2.1.3 标准化及合格评定理论 |
2.2 生态绿线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
2.2.1 生态绿线的词源分析 |
2.2.2 生态绿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 |
2.2.3 生态绿线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 |
2.2.4 生态绿线思维的具体表现 |
2.2.5 生态绿线的功能和作用 |
2.3 生态绿线理念下认证制度与绿色发展制度的逻辑关系 |
2.3.1 生态绿线理念下认证制度再认识 |
2.3.2 认证制度与绿色发展制度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3.1 国外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
3.1.1 生态绿线视角下美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
3.1.2 生态绿线视角下欧盟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
3.1.3 生态绿线视角下澳大利亚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概况 |
3.1.4 对国外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评价 |
3.2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现状 |
3.2.1 以环境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
3.2.2 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
3.2.3 以服务为导向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 |
3.2.4 对我国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的评价 |
3.3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法律制度时效性不强且位阶较低 |
3.3.2 部分认证权威性不足且标准适用混杂 |
3.3.3 激励措施未能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3.3.4 监管制度不完善管控存在缺陷 |
第四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绿色认证制度的整合与探索 |
4.1 探索统一的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立法模式 |
4.2 明确统一的生态绿线视角下促进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的基本原则 |
4.3 构建统一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标准、标识体系 |
4.4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保障与激励机制 |
4.4.1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保障机制 |
4.4.2 探索综合的促进绿色发展的认证激励机制 |
第五章 生态绿线视角下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初步构想 |
5.1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
5.2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基本制度运行 |
5.3 我国生态认证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用交互技术服务用户体验的家居净化器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背景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背景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家居净化器产品综述 |
第一节 家居产品概述 |
一、家居产品的定义与分类 |
二、家居净化器产品概述 |
三、家居净化器产品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家居净化器产品体验原则 |
第三章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与应用 |
第一节 用户体验设计理论概述 |
一、用户体验设计的系统组成 |
二、用户体验设计的目的 |
第二节 、体验设计方法在净化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一、基于感官体验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行为交互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反思的设计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居净化器产品体验设计系统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家居净化器产品体验设计研究 |
一、背景研究 |
二、人群需求问卷分析调研 |
第二节 用户需求分析与提炼 |
一、用户样选择 |
二、入户观察及访谈 |
三、用户访谈提纲准备 |
四、观察法与访谈法结果整理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家居净化器产品设计与体验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 |
第一节 家居净化器产品设计 |
一、产品造型设计 |
二、净化器竞品分析 |
三、设计体验要素指导 |
第二节 、产品外观体验分析 |
一、产品外观草图推演 |
二、家居净化器产品效果图 |
第三节 、家居空气净化器手机应用体验系统构建 |
一、App任务流程分析 |
二、APP界面原型设计 |
三、App视觉设计 |
四、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态城市建设基础理论 |
2.1 生态城市的内涵 |
2.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
2.1.2 生态城市的特点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 |
第3章 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要素分析 |
3.1 环境要素 |
3.1.1 主要优势 |
3.1.2 主要劣势 |
3.2 经济要素 |
3.2.1 主要优势 |
3.2.2 主要劣势 |
3.3 政治要素 |
3.3.1 主要优势 |
3.3.2 主要劣势 |
3.4 社会要素 |
3.4.1 主要优势 |
3.4.2 主要劣势 |
3.5 文化要素 |
3.5.1 主要优势 |
3.5.2 主要劣势 |
第4章 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
4.1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环境质量 |
4.1.1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4.1.2 全力开展水环境治理 |
4.1.3 稳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和能效倍增计划 |
4.1.4 提高环境监控能力 |
4.2 全面构筑生态系统,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
4.2.1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4.2.2 全力开展湿地修复 |
4.2.3 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
4.3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4.3.1 集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
4.3.2 大力突破现代服务业 |
4.3.3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
第5章 东营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政策机制不够完善 |
5.2 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强 |
5.3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求 |
5.4 科技投入和人才总量不足 |
5.5 新能源开发利用困难较大 |
5.6 生态旅游发展任重道远 |
5.7 节能减排工作存在压力 |
第6章 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选择与路径探索 |
6.1 目标选择 |
6.1.1 生态经济 |
6.1.2 生态环境 |
6.1.3 生态社会 |
6.2 路径探索 |
6.2.1 加强行政管理 |
6.2.2 发展生态经济 |
6.2.3 改善生态环境 |
6.2.4 建设生态社会 |
6.2.5 培育生态文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全球性地域建筑兴起 |
1.1.2 木建筑的重获关注 |
1.2 装配式木建筑的概念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 |
第2章 装配式木建筑的建筑地域性背景及特征分析 |
2.1 丘陵、山区地带的地域特征 |
2.1.1 丘陵、山区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 |
2.1.2 丘陵、山区地带的人文地理特征 |
2.2 传统木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2.2.1 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2.2.2 国外木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2.3 装配式木建筑的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 |
2.3.1 装配式木建筑的变化特征 |
2.3.2 装配式木建筑的发展趋势 |
2.4 木建筑的类型与特征 |
2.4.1 民间居住类木建筑 |
2.4.2 商业文化类木建筑 |
2.4.3 景观交通类木建筑 |
第3章 装配式木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1 装配式木建筑的空间特征分析 |
3.1.1 外部空间环境因素的引入 |
3.1.2 内部木材构架的因材制宜 |
3.2 装配式木建筑的营造技术分析 |
3.2.1 穿斗式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性 |
3.2.2 轻巧合理的木构架的确立 |
3.3 装配式木建筑中木材的多种应用 |
3.3.1 木材作为结构构件使用 |
3.3.2 木材与其他结构形式的组合 |
3.3.3 木材作为维护材料使用 |
3.3.4 木材作为表皮装饰使用 |
第4章 从装配式角度看木结构建筑的策略研究 |
4.1 装配式与木结构建筑结合的形成与发展 |
4.1.1 木建筑的装配式概念 |
4.1.2 木建筑的装配式特点 |
4.1.3 木建筑的装配式建造模式 |
4.2 装配式与木结构建筑结合的整体性能研究 |
4.2.1 力学性能 |
4.2.2 节能环保设计 |
4.2.3 排水、防潮、隔声 |
4.3 装配式木建筑的支承系统与连接节点分析 |
4.3.1 装配式木建筑的支承系统 |
4.3.2 装配式木建筑的连接节点分析 |
第5章 装配式木建筑创作过程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
5.1 突破装配式木建筑的内外局限性 |
5.1.1 模块化建筑 |
5.1.2 结构体系的标准化 |
5.1.3 围护结构的标准化 |
5.1.4 内装部品的标准化 |
5.2 装配式木建筑的建造方法与结构形式 |
5.2.1 概述 |
5.2.2 装配式构件 |
5.2.3 分层级拆解批量定制 |
5.3 装配式木建筑的木材搭接与节点设计优化 |
5.3.1 装配式木建筑的建造方法及优化 |
5.3.2 装配式木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优化 |
5.4 现代钢结构技术下的装配式木建筑的建筑实例分析 |
5.4.1 项目概况 |
5.4.2 应用策略 |
5.5 装配式木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
5.5.1 注重木材的天然属性 |
5.5.2 挖掘木材的结构潜力 |
5.5.3 提升环境的协调力 |
5.5.4 生态型与环保意识结合 |
5.6 主要结论 |
5.6.1 木结构建筑类型多样化 |
5.6.2 木材工业技术本土化 |
5.6.3 木构建筑设计的规范化 |
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 ——以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及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成果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新农村的相关概念 |
1.4.2 生态示范区的相关概念 |
1.5 研究内容 |
2 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法 |
2.1 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概况 |
2.1.1 洛安江核心区总体概况 |
2.1.2 规划范围及人口概况 |
2.2 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项目现状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 |
2.2.1 交通系统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2 农舍、农村危房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3 历史遗址保护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4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5 村庄绿化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6 乡村旅游系统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7 污染防治系统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8 农田改造系统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9 林相改造系统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2.2.10 微水利工程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项目建设规划目标 |
3.1.1 总体目标 |
3.1.2 分项目标 |
3.1.3 指标任务 |
3.1.4 规划理念 |
3.2 规划建设方案 |
3.2.1 交通系统工程规划建设方案 |
3.2.2 新建特色农舍、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建设方案 |
3.2.3 历史遗址保护规划建设方案 |
3.2.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案 |
3.2.5 村庄绿化规划建设方案 |
3.2.6 乡村旅游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
3.2.7 污染防治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
3.2.8 农田改造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
3.2.9 林相改造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
3.2.10 微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方案 |
3.3 效益估算 |
3.3.1 社会效益 |
3.3.2 经济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4 结论 |
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5.1 研究成果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过滤性能检测评价用粉尘标准样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标准样品 |
1.1.1 标准样品概念 |
1.1.2 标准样品作用 |
1.1.3 标准样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标准试验粉尘 |
1.2.1 标准试验粉尘由来 |
1.2.2 标准试验粉尘需求 |
1.2.3 标准试验粉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2. 制备标准试验粉尘可行性研究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工艺 |
2.3.1 烧失试验 |
2.3.2 色差检验 |
2.3.3 研磨工艺 |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烧失率对比分析 |
2.4.2 热重分析 |
2.4.3 研磨性能分析 |
2.4.4 色差分析 |
2.4.5 化学成分分析 |
2.4.6 微观形貌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粉磨加工工艺研究 |
3.1 粒度分布 |
3.1.1 粒度分布概念 |
3.1.2 粘土原料和美国A2粉粒度分布 |
3.2 粉磨加工设备选型 |
3.2.1 粉碎技术 |
3.2.2 粉磨设备 |
3.2.2.1 机械冲击超级粉碎机 |
3.2.2.2 涡流磨 |
3.2.2.3 振动磨 |
3.3 试验工艺 |
3.3.1 机械冲击超级粉碎机 |
3.3.2 涡流磨 |
3.3.3 振动磨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机械冲击超级粉碎机 |
3.4.2 涡流磨 |
3.4.3 振动磨 |
3.5 本章小结 |
4. 配制目标粉尘 |
4.1 拟合目标粉尘 |
4.1.1 拟合原理 |
4.1.2 拟合程序 |
4.1.3 拟合结果 |
4.2 不同粉均匀混合 |
4.2.1 粉体混合基本概念 |
4.2.2 粉体混合设备 |
4.2.3 粉体混合结果讨论 |
4.2.3.1 混料时间的确定 |
4.2.3.2 粒度分布的检测 |
4.2.3.3 微观形貌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过滤性能检测 |
5.1 过滤性能检测相关概念 |
5.2 过滤性能检测试验过程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中国与蒙古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章 中国工程造价的特点与控制分析 |
2.1 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2.2 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价方法 |
2.3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各阶段的特点及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
2.3.1 造价管理投资决策阶段 |
2.3.2 造价管理设计阶段 |
2.3.3 造价管理施工阶段 |
2.3.4 造价管理竣工结算阶段 |
第3章 蒙古国的建筑特征与造价管理方法 |
3.1 蒙古国的建筑历史与特征 |
3.2 蒙古国建筑法重要条文摘录 |
3.3 蒙古国建设项目造价的基本规范 |
3.4 蒙古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 |
3.4.1 造价预算的阶段 |
3.4.2 造价管理投资决策阶段 |
3.4.3 造价管理设计预算阶段 |
3.4.4 造价管理施工阶段 |
第4章 蒙中两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对比 |
4.1 蒙古国与中国工程造价案例比较 |
4.1.1 蒙古国某建设项目——罕乌拉区32户公寓楼 |
4.1.2 中国某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X市第四中学加固修复项目 |
4.1.3 蒙古国与中国工程造价案例比较分析 |
4.2 蒙古国与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
4.3 蒙古国与中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不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
4.4 蒙古国与中国建设监理管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
4.5 对蒙古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
1.4.1 论文结构框架 |
1.4.2 文中数据来源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1 文献回顾 |
2.1.2 文献述评 |
2.2 理论综述 |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
3.3.5 人力资本因素 |
3.3.6 农民自身因素 |
3.4 研究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
4.2 生产发展 |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
4.2.7 本节小结 |
4.3 生活宽裕 |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
4.3.7 本节小结 |
4.4 乡风文明 |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
4.4.6 本节小结 |
4.5 村容整洁 |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
4.5.5 本节小结 |
4.6 管理民主 |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
4.6.6 本节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
6.1.4 本节小结 |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
7.1.6 本节小结 |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
7.2.6 本节小结 |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
8.1 相关建议 |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
8.2 研究结论 |
8.3 论文创新 |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
附录 |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
四、国外环保建材的十个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磷酸铵/氢氧化镁阻燃聚氨酯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高艺璇. 中北大学, 2020(09)
- [2]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D]. 常莎.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生态绿线:推进绿色发展的认证制度整合与探索[D]. 李文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用交互技术服务用户体验的家居净化器产品研究[D]. 卢键泽. 深圳大学, 2017(07)
- [5]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孙佳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D]. 徐苗.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
- [7]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 ——以遵义市新蒲新区洛安江核心区规划建设为例[D]. 张盛灿.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8]过滤性能检测评价用粉尘标准样品的研究[D]. 秦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中国与蒙古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研究[D]. 清谷. 北京建筑大学, 2014(01)
- [10]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