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湖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沈旭舟[1](2020)在《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文中提出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通江湖泊,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水利设施兴建、围堰等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少,另一方面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导致污水排放量剧增,导致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升高、水华现象频发和水生植被退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识别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并提出适用于洞庭湖的控制阈值已成为当前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点。考虑到洞庭湖水环境特征存在显着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水文期、不同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阈值尚未明晰。本文通过2018年至2019年洞庭湖水文、水质和水生态野外监测数据,利用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洞庭湖不同时空下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稳态理论”和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存在性,明确了洞庭湖“草-藻”稳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沉水植物生长关键期和稳态转换关键湖区分析了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作用阈值。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包括:(1)东洞庭湖水系连通性指标显着低于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结合水动力特征,可将东洞庭湖划分为一类,其余四个湖区划分为第二类;根据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可将洞庭湖在时间上划分为四个具有显着差异的水文期,枯水期(12-3月)、涨水期(4-6月)、丰水期(7-9月)和退水期(10-11月);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在时间上表现为枯水期>退水期>丰水期>涨水期;不同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三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丰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枯水期和涨水期;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富营养化程度呈现枯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涨水期和丰水期。就空间分布规律而言,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在涨水期和丰水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在所有水文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叶绿素a(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性较差。水体流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相关性较差。(2)依据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水生态系统多稳态在空间上的存在性,采用“空间换时间”方式探明洞庭湖“草-藻”稳态分布特征,具体分布结果如下:(1)枯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基本处于过渡态,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两者皆有,东洞庭湖处于藻型稳态;(2)涨水期和丰水期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处于草型稳态,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多处于过渡态,东洞庭湖存在过渡态和藻型稳态;(3)退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生态系统以过渡态为主,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主要为草型稳态,东洞庭湖为藻型稳态。(3)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和稳态转换关键区域加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藻类、沉水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由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跃迁总磷阈值为0.07mg/L,藻型浊水稳态转变为草型清水稳态总磷阈值为0.046mg/L。可通过控制水体总磷浓度在0.07mg/L以下,来维持生态系统处于草型稳态,通过将总磷浓度削减至0.046mg/L以下来恢复水生植被,推动生态系统从藻型稳态转变为草型稳态。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区域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虽然较高,但由于水动力条件限制,水生态系统总体较好,处于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保持现有水动力环境即可维持现状。
杨梦云[2](2021)在《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的弊端分析——以荆江分蓄洪区为例》文中认为防汛抢险中常因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而出现险情误报、误判甚至失控状况,为达到分蓄洪区围堤同时满足外防洪与内防浪的双重目的,根据分蓄洪区围堤现状,结合历年的防汛抢险实际情况,分析了非植物内护工程对抢险、除险和堤防管理及生态的影响,风浪对内护堤段堤身的破坏能力和采用其他措施替代块石护坡防浪的可行性,认为分蓄洪区围堤内护工程应根据其防护重点、保护范围及保护对象,选择植物护坡或复合护坡,以防御分蓄洪后风浪对分蓄洪区内堤坡的冲刷破坏。
程春龙,潘晓春,沈旭伟[3](2019)在《蓄滞洪区输变电工程风浪爬高分析计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蓄滞洪区启用时具有洪水淹没范围广、水深大、时间长的特点,位于其中的输变电工程防洪设计时,风浪影响不可忽视。针对蓄滞洪区特点,对波浪计算的等效风区长度和计算风速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变电站防洪墙和线路塔基两种不同形式建筑物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风浪爬高计算提供参考。
高耶[4](2019)在《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同时是目前长江中游荆江段唯一与长江干流直接相联通的湖泊,对于维系长江中游地区的蓄泄平衡,避灾减灾以及江湖泥沙的冲淤平衡,起着长江多种经济鱼类种群数量补充基地的作用。荆江三口是沟通洞庭湖与长江的联系纽带,是洞庭湖和荆江河道历史变迁的关键驱动因素。三口河道冲淤演变和分水分沙直接影响着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区的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荆江三口和洞庭湖水沙发生重大变化,洞庭湖北部地区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常态,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1)洞庭湖的演变同荆江的发育过程息息相关,研究荆江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对于认识、保护和治理洞庭湖提供历史经验和思路。通过综合梳理近几十年来洞庭湖区地质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洞庭湖-江汉平原看作动态整体,重新认识和探讨全新世以来江湖关系和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全新世初期,洞庭湖区为河网交错状态,仅在现今沅江河口至东洞庭湖一带存在北东向长条状分布的过流型湖泊。全新世中期,气候趋于暖湿,海平面上升,长江中游河床加积增厚,现今东洞庭湖区一带逐渐壅高发展成面积较大湖泊。全新世后期,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共同控制着洞庭盆地的演变。随着北快南慢的掀斜构造沉降逐步转换为南快北慢,洞庭盆地持续沉降,古云梦泽衰亡和荆江河道南移。先秦两汉以后江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澧水改道入洞庭,荆江南岸开始分泄江水干扰洞庭。元明清之际,堵穴筑堤和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使江水归槽床底加积,导致荆江决口和分流。19世纪下半叶,随着藕池口和松滋口的相继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入洞庭格局,洞庭湖水面面积再次出现高峰。近一百多年来,伴随着巨量泥沙涌入和大规模围湖垦殖,洞庭湖快速萎缩,整个洞庭湖被明显地分为东、南、西三大部分。近几十年,由于下荆江裁弯和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修建,荆江普遍冲刷,三口入湖水沙锐减,洞庭湖盆由淤转冲,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2)以1980-2002年作为三峡水库运行前的近似天然状态,基于IHA指标体系度量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对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的影响。除新江口枯水期2-3月有小幅增长外,三口各站点在不同月份的多年平均月均流量值基本上都减少,汛期6-7月下降显着。最大日流量值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但2003年后相对稳定。弥陀寺和康家岗断流天数上下波动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沙道观和管家铺三站的断流天数明显上升。流量平均增加(减少)率均明显降低,径流过程坦化明显;愈靠近下荆江河段,口门流量平均变化率更大。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得5-7月“四大家鱼”繁殖时期,荆江河段的涨水过程明显坦化,荆江三口分流径流量及其所携带的漂流性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衰减。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生境恶化,洞庭湖“四大家鱼”的补充群体显着减少进而会影响到长江干流性成熟的亲鱼数量,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四大家鱼“自然种群数量陷入下降通道。(3)近几十年来,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均持续下降。但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下降幅度明显减缓。不同口门分流量和分流比的衰减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愈靠近下荆江河段,口门分流量和分流比的衰减程度越大。在荆江干流流量为10000 m3/s条件下,除康家岗站处于断流状态外,其余四站的分流能力无明显变化。在干流流量20000 m3/s条件下,松滋口分流增加,太平口分流减少,藕池口分流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着变化。干流流量40000 m3/s的高水条件下,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能力显着下降,弥陀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1950m3/s降至1674 m3/s,管家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3760 m3/s降至2617m3/s,降幅30.4%,康家岗站多年平均流量值分别为303m3/s和161m3/s,下降46.86%,三口分流能力明显下降。三峡水库蓄丰补枯导致荆江干流枯水期流量有所加大,但荆江三口五站中仅新江口在枯水期1-3月流量有小幅增长,其余四站基本处于断流状态,因此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调度对于缓解洞庭湖北部地区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成效有限。(4)通过分析荆江三口五站在不同年份相同流量时的水位变化说明河道断面的冲淤变化,同时解译枯水期和丰水期口门河段遥感图像说明三口口门河段的平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三口口门河段枯水河槽均处于冲刷状态;松滋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状态较为稳定,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处于持续淤积状态,但三峡工程运行后淤积速率减缓。上荆江河道低水河槽的冲刷程度基本相当于荆南三口河道,干流低水时期三口河道分流能力尚未造成明显影响。荆江干流和三口基本河槽均相对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着变化。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处于持续淤积状态,导致高水时期三口分流衰减明显。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荆江来水过程明显坦化,7-10月荆江汛期流量大幅下降以及太平口、藕池口门河漫滩河槽淤积是荆江三口分流显着衰减的主要因素。(5)近几十年来长江干流输沙量持续衰减,导致荆江三口年输沙量、分沙比和洞庭湖泥沙沉积量均呈现持续的明显下降趋势。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长江干流和荆江三口输沙量进一步减少,现阶段洞庭湖湖盆过渡为以冲刷为主。通过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定量描述三峡工程运行对于洞庭湖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仅解释了宜昌站年输沙量下降的27.9%和洞庭湖泥沙沉积量减少的16.9%,长江上游梯级水库修建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等流域人类活动发挥着主要作用。(6)三峡水库运行后,东洞庭湖水文情势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湖盆泥沙淤积和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的共同作用,东洞庭湖年最低水位持续上升。三峡工程运行调节降低了年最高水位,导致东洞庭湖年水位变幅明显减小。东洞庭湖1-6月均水位明显上升,9、10月均水位值明显下降。20-21米高程区间,年水淹时间持续增加;22米以上高程区间水淹时间先增后减,三峡水库调节增加了22米高程以下低滩地淹没时间,降低了22米高程以上滩地淹没时间,23米高程以上滩地的水淹时间普遍减小20天以上,东洞庭湖植被覆盖的最小海拔不断下降和植被条带分布格局同步下移。东洞庭湖水位上下变化的发生频率增加,水位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下降,不利于稳定生境环境的形成和生物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2003-2016年24-27米高程处退水时机分别较1981-2002年提前12、17、19和16天,出露时间大致提前到10月初、10月中旬、10月底和11月中旬。苔草最适宜生长高程由25米和26米下降至24米和25米区间,苔草分布高程区间下移,苔草分布面积减少。
曾文[5](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认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吕春玉[6](2018)在《基于CFD的湖区风生波浪模拟及浮码头防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拥有的丰富湖区资源,占世界第三位,而丰富的湖区资源在水利、航运、旅游和水电等工程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风生波浪往往对湖区船舶通航和平稳靠泊以及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时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故对湖区的风生波浪的研究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计算性能的快速发展,CFD(计算流体力学)的不断壮大,风生波浪的数值模拟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手段。目前关于风生波浪数值模拟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对海域风浪的研究,而湖泊和水库等小风区风浪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深水湖泊的浮码头为例,建立湖区风生波浪数学模型,分析不同风荷载工况下湖区的波浪要素分布以及传播状况,确定不同风况作用下对湖区浮码头运行以及船舶靠泊影响的最不利情况,揭示湖区波高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对湖区浮码头安全运行的最不利情况进行消波研究,将不同防波堤的消波方案的消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防波堤最优消波方案,可为防波堤的优化优选提供参考意见,为湖区建筑物安全以及船舶航行和平稳靠泊提供安全保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回顾了风生波浪研究方法以及浮式防波堤结构型式和消波方法,总结了风生波浪数值模型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各自模型局限性,并分析了风生波浪的生成机理以及湖区防波堤破坏的主要原因。(2)基于Mike 21 SW模型建立湖区风生波浪数学模型,并利用在国内湖区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莆田公式、SMB法以及规范法等经验公式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证明Mike 21 SW模型在深水湖泊的可用性,分析不同风荷载工况下湖区水域的波浪条件,分别研究不同风速作用下和不同水位下湖区波高变化情况,从而揭示湖区波高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确定不同风况下对湖区浮码头安全以及船舶通航产生威胁的最不利条件。(3)研究最不利风况作用下,不同浮堤布置、不同浮堤角度、不同浮堤长度、不同浮堤宽度以及不同浮堤型式等消波方案对浮堤消波效果的影响,将不同消波方案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浮式防波堤的最优布置方案,并分析最优浮堤消波方案对波浪的削减能力。
王陈浩[7](2017)在《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湖泊在我国的资源储备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对风浪特性进行研究,对海洋工程建设、海上活动及水资源利用而言十分重要。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特性试验研究,通过数理统计揭示了风浪生长和传播变化的规律,为之后数模研究和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及观测依据。(1)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数据,获得了定常风作用下风浪近水面区域风速剖面满足对数分布的特性,并且通过无量纲分析得到摩阻因子CD随壅水因子Vz=10cm2/2gh的增大而先减小后保持范围波动的变化规律。利用浪高仪采集风浪波面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统计特征值,并且掌握了随风速和风吹程变化的风浪成长和传播变化规律。再将两方面结果结合分析,得到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的风浪波要素与风的关系,即波高、波长随风速和风吹程同趋势增长;风吹程大于10米之后,大风速下的波高会因波浪破碎而增长缓慢;风吹程小于10米发生减水现象;在风吹程较大时出现壅水现象。(2)运用谱分析法,揭示了风浪频谱及内部能量结构的变化趋势,即风浪主频随着风速以及风吹程的增加而向低频方向偏移,尤其是非定常风作用下的风浪频谱主频会在渡过小波抖动阶段之后向低频方向偏移,并且频带宽度变窄,多峰向单峰趋势变化。(3)对统计特征值进行参数分析,得到了非定常作用下风浪生长和衰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即风浪生长时,主频先分散再集中向低频聚拢,以及谱峰由多峰变单峰的变化规律,波陡会出现明显的增长特性;而在风浪衰弱时,小风区波陡的降低更加明显。
袁野[8](2017)在《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为核心,是湖南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资丰腴,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洞庭湖区的灾荒史入手,通过大量档案报告和方志对民国湖区洪涝灾害进行历史研究,并着重分析民国时期防灾、救灾措施。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文章的史料来源,并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简述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和历史变迁。第三部分,概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包括梳理湖区灾况,分析洪涝灾害的特点以及成因。第四部分,利用史料分析阐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以1931年为例)。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阐述了应对灾情湖南省内赈务机构和民间慈善团体在洞庭湖区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以1931年大水灾为例,详细介绍了救灾的程序,施行的急赈、田赋蠲缓与豁除、工赈、农赈等措施,同时还涉及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等方面内容。
唐馨婷,刘曙光,高怡[9](2013)在《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浪是湖泊中重要的水动力因素,会影响航运、水上建筑物安全以及水体内物质交换过程,因此,风浪要素计算方法对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湖泊生态系统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贡湖湖区风浪站实测资料为依据,在莆田实验站法风浪要素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复调算,得到经过修正后的风浪要素计算公式。利用该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为理想,故推荐此修正公式为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公式。
朱晓荣[10](2012)在《基于决策树的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湿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本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日益加剧,洞庭湖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湿地面积急剧下降。人类活动与河流水沙情势制约着湖泊的演化,围湖垦殖和入湖泥沙淤积加速着洞庭湖的衰亡,洞庭湖敞水区的面积急剧缩小,洲滩面积逐渐增多,洞庭湖湿地的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光谱与纹理特征,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探索洞庭湖湿地信息的高效提取方法。同时根据多期影像数据的分类结果,揭示湿地的演变规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利用人类活动中洞庭湖防洪大堤对洞庭湖区域进行分区,结合GIS知识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洞庭湖湿地的分布特征,考虑冬夏季相的不同,充分挖掘数据,构建决策树实现对研究区湿地类型的精确获取。将分类结果与传统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利用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湿地类型进行分类,较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总体精度提高12.05%;总体kappa系数提高0.1407;特别是外湖区的林地,芦苇滩地,泥滩地、水体等覆盖类型其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有大幅提高。(2)利用SPOT-5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洞庭湖湿地土地覆盖分类,选择全色波段作为纹理特征计算的数据源;通过选定样本的J-M距离确定各湿地类型相对应的最佳纹理尺度;选用QUEST算法对遥感影像光谱、纹理信息构成的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构建决策树模型,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结合多尺度最佳纹理信息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分类精度达到78.57%,而单一光谱数据分类和结合单尺度纹理数据的分类精度分别为71.98%和76.76%。可见,纹理信息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物的识别程度,多尺度纹理能够更好地描述地物的纹理特征,更有效解决分类结果中的同谱异物现象,有助于提高高分辨率影像分类精度与效率。(3)水体、泥滩地、苔草滩地、芦苇滩地、水田是本研究最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水体、苔草滩地面积在所选时间跨度上先减少,后趋于稳定;泥滩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作为本区鱼类与水鸟主要栖息、觅食地的水体、泥滩地、苔草滩地的减少,表明奔去湿地退化严重威胁本区的湿地多样性保护。从1987年至1996年,研究区湿地类型发生剧烈变化,主要转化类型为泥滩地、水域、苔草滩地与林地的转化。1987年至2004年洞庭湖外湖区的林地面积仍在持续增加,同时泥滩地持续减少;在2004年-2009年区间,外湖区的林地面积一定程度出现下降,但不明显,其已经成为洞庭湖区特别是西洞庭湖区一种主要的地面覆被类型。(4)研究区景观总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变化不大;景观中各优势地类所占比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景观类型团聚程度增大,分散程度降低。研究区地类斑块在1987年至1996年总体呈现斑块趋于破碎化和小型化的趋势;在1996年至2009年2个时间段内,则表现为斑块趋于聚合的趋势。研究区地类斑块密度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在1996年达到最高,到2004年时又有很大程度好转,景观趋于完整;斑块边界密度在1996年至2009年之间总体下降,研究区地类形状趋于规则,受到较为剧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地类呈现出聚集度增加的趋势。
二、洞庭湖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研究现状 |
1.2.1.1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制 |
1.2.1.2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机制 |
1.2.1.3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方案研究进展 |
1.2.2 稳态理论研究进展 |
1.2.2.1 稳态理论内涵 |
1.2.2.2 稳态转换驱动因子 |
1.2.2.3 稳态转换阈值与机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
2.1 洞庭湖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径流和水系连通特征 |
2.2 监测方法 |
2.2.1 样点布设 |
2.2.2 监测指标及频率 |
2.2.3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浮游藻类干重 |
2.3.2 沉水植物和藻类干重比值 |
2.3.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
2.3.4 水系连通性指数 |
第三章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前言 |
3.2 洞庭湖水文水动力变化特征 |
3.2.1 水位过程线变化过程 |
3.2.2 水体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
3.2.3 水体深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4 浊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5 水系连通特征 |
3.3 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 |
3.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3.3.2 氮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3.3 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3.4 叶绿素时空分布特征 |
3.3.5 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3.3.6 水体透明度时空分布特征 |
3.4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草、藻稳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前言 |
4.2 浮游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
4.2.1 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2.2 不同空间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3 沉水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
4.3.1 不同水文期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3.2 不同湖区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
4.4 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现象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素及其阈值研究 |
5.1 前言 |
5.2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子分析 |
5.3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阈值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的弊端分析——以荆江分蓄洪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抢险、除险和堤防管理及生态的影响 |
2 风浪对分蓄洪区内护堤段堤身破坏能力的分析 |
3 采用其他措施替代块石护坡防浪的可行性 |
4 陶家坝、车家湾内护段与南线大堤内护段的比较 |
5 结语 |
(3)蓄滞洪区输变电工程风浪爬高分析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波浪要素计算 |
1.1 计算方法 |
1.2 风区长度及计算水深 |
1.3 计算风速 |
2 设计波浪爬高计算 |
2.1 变电站防洪墙波浪爬高 |
2.2 塔基桩柱波浪爬高 |
3 算例 |
3.1 风场要素及设计波浪要素 |
3.2 波浪爬高 |
4 结语及建议 |
(4)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
2.2 湖泊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
2.3 荆江三口和洞庭湖的水沙变化 |
3.数据来源 |
4.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洞庭湖与荆江的历史演变 |
1.全新世前期 |
1.1 洞庭盆地 |
1.2 江汉平原与荆江 |
2.全新世早中期 |
2.1 江汉平原 |
2.2 早期洞庭湖 |
3.有史以来 |
3.1 荆江 |
3.2 洞庭湖的变迁 |
4.结论 |
第三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的水文情势变化 |
1.引言 |
2.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3.荆江三口的水文情势变化 |
3.1 月平均流量 |
3.2 年极值 |
3.3 高、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延时 |
3.4 断流天数 |
3.5 流量平均变化率和逆转次数 |
4.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对四大家鱼的影响 |
5.结论 |
第四章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三口河道的分流能力变化 |
1.引言 |
2.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 |
3.2 断流临界流量 |
3.3 干流不同流量下荆江三口的分流 |
3.4 三峡水库枯季补水对洞庭湖北部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
4.结论 |
第五章 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的原因分析 |
1.概述 |
2.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
2.1 松滋口 |
2.2 太平口 |
2.3 藕池口 |
3.口门河段冲淤变化的原因分析 |
4.上荆江河道的冲淤变化 |
5.荆江干流的水文情势变化 |
6.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荆江三口输沙量变化与洞庭湖的泥沙沉积 |
1.引言 |
2.研究数据 |
3.三口入湖泥沙量与分沙比 |
3.1 三口入湖泥沙量 |
3.2 三口分沙比 |
4.四水入湖泥沙量 |
5.洞庭湖泥沙沉积量 |
6.结论 |
第七章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泥沙沉积的影响 |
1.引言 |
2.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3.结论与讨论 |
4.结论 |
第八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东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
1.引言 |
1.1 东洞庭湖植被的空间格局 |
1.2 洞庭湖草洲的空间分布 |
1.3 苔草 |
1.4 东洞庭湖植被条带分布的影响因素 |
1.5 鸟类 |
2.东洞庭湖的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 |
2.1 年水位变幅 |
2.2 月水位均值 |
2.3 不同高程水淹的持续时间 |
2.4 逆转次数 |
2.5 涨水和退水时机 |
3.东洞庭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泥沙沉积与地质沉降 |
3.2 汇流区冲淤与回水顶托 |
3.3 长江干流水文情势变化 |
4.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1.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之处 |
3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CFD的湖区风生波浪模拟及浮码头防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湖区风浪成长经验公式研究进展 |
1.2.2 波浪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浮式防波堤结构型式研究进展 |
1.2.4 浮式防波堤消波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湖区波浪数学模型方程 |
2.1 风生波浪形成 |
2.2 Mike 21 SW波浪运动控制方程 |
2.3 Mike 21 SW模型数值解法 |
2.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4.1 风能输入项 |
2.4.2 非线性波浪相互作用项 |
2.4.3 白帽耗散项 |
2.4.4 底摩阻损耗项 |
2.4.5 波浪破碎耗损项 |
2.4.6 边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区风生波浪数值模拟 |
3.1 自然条件概况 |
3.1.1 气象 |
3.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3.2.1 模型范围 |
3.2.2 网格尺寸与时间步长 |
3.2.3 参数设置 |
3.3 模型验证 |
3.3.1 有效风区长度和平均水深的计算公式 |
3.3.2 有效波高计算公式 |
3.3.3 模型验证结果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不同风况下湖区波浪场的分布特征 |
3.4.2 不同水位下的湖区波浪场的分布特征 |
3.4.3 不同风速下的湖区波浪场的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浪作用下浮式防波堤的消波能力研究 |
4.1 浮式防波堤的消波性能 |
4.2 浮堤位置对消波性能的影响 |
4.3 浮堤角度对消波性能的影响 |
4.4 浮堤长度对消波性能的影响 |
4.5 浮堤宽度对消波性能的影响 |
4.6 浮堤型式对消波性能的影响 |
4.7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的论文 |
2.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模型试验 |
1.2.2 理论数值模拟 |
1.2.3 现场观测统计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设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 |
2.2.1 风浪水槽与风管 |
2.2.2 浪高仪 |
2.2.3 风速仪 |
2.2.4 流速仪 |
2.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步骤 |
2.4 试验工况 |
2.4.1 定常作用下的风浪特性研究试验 |
2.4.2 非定常风作用下的风浪特性研究试验 |
2.5 试验设备验证 |
2.6 试验模型验证 |
2.6.1 风场有效试验段判定 |
2.6.2 风区稳定性判定 |
2.6.3 风浪场稳定性判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常风作用下风浪试验 |
3.1 风速剖面分析 |
3.2 风浪波要素分析 |
3.3 风浪波长分析 |
3.4 风浪壅水分析 |
3.5 风浪谱分析 |
3.6 风浪流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试验 |
4.1 风迅速增强作用下风浪试验 |
4.1.1 风浪风速分析 |
4.1.2 风浪波要素分析 |
4.1.3 风浪波长分析 |
4.1.4 风浪谱分析 |
4.1.5 风浪流速分析 |
4.2 风迅速减弱作用下风浪试验 |
4.2.1 风浪风速分析 |
4.2.2 风浪波要素分析 |
4.2.3 风浪波长分析 |
4.2.4 风浪谱分析 |
4.2.5 风浪流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
(8)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史料来源 |
2 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 |
2.1 洞庭湖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
2.2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
2.3 民国洞庭湖的水陆环境 |
3.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概述 |
3.1 洞庭湖区的灾况 |
3.2 洪涝灾害的成因 |
3.2.1 自然原因 |
3.2.2 社会原因 |
4.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 |
4.1 社会经济衰退 |
4.1.1 对城市的破坏 |
4.1.2 对农村的破坏 |
4.2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
4.3 阻断正常的交通运输事业 |
5.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防灾、救灾措施 |
5.1 赈灾的基本程序和实施形式 |
5.1.1 报灾 |
5.1.2 勘灾 |
5.1.3 放赈 |
5.2 施行多种赈济措施 |
5.2.1 急赈 |
5.2.2 田赋蠲缓与豁除 |
5.2.3 工赈 |
5.2.4 农赈 |
5.3 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 |
5.3.1 明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建设概况 |
5.3.2 民国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的开展 |
5.4 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 |
5.5 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 |
5.6 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风浪要素观测 |
3.2 相关影响因子的确定 |
4 拟合结果及验证 |
4.1 拟合 |
4.2 验证 |
5 结语 |
(10)基于决策树的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遥感技术在湖泊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
1.3.2 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4.1 基于知识的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技术 |
1.4.2 基于多尺度纹理特征的西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技术 |
1.4.3 洞庭湖湿地变化分析 |
1.4.4 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述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洞庭湖区的行政区划 |
2.1.2 研究区自然状况概述 |
2.2 遥感影像及辅助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2.3 辅助数据 |
2.3 遥感影像分类精度验证 |
2.3.1 误差矩阵及精度指标 |
2.3.2 Kappa 分析 |
2.4 决策树理论应用现状 |
2.5 景观指数选取与计算 |
2.5.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
2.5.2 景观水平指数 |
第三章 基于知识的洞庭湖区湿地信息提取 |
3.1 洞庭湖区湿地遥感分类 |
3.1.1 湿地分类系统的建立 |
3.1.2 解译标志的建立 |
3.2 基于知识的洞庭湖湿地分类特征及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
3.2.1 研究分区 |
3.2.2 地形与湿地的空间关系分析 |
3.2.3 光谱特征分析 |
3.2.4 分类决策树模型的建立 |
3.3 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
3.3.1 分类结果 |
3.3.2 精度验证与对比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多尺度纹理特征的西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 |
4.1 研究区分类系统 |
4.2 影像纹理信息概述 |
4.3 纹理分析方法 |
4.4 灰度共生矩阵的定义及数学表达 |
4.4.1 灰度共生矩阵的定义 |
4.4.2 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计算纹理的参数选择 |
4.4.3 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 |
4.5 纹理尺度的选择 |
4.5.1 基于训练样本的可分离度检验 |
4.5.2 最佳纹理尺度的确定 |
4.6 基于多尺度纹理特征的决策树的洞庭湖湿地分类 |
4.6.1 决策树模型构建 |
4.6.2 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
4.7 结论 |
第五章 湿地面积变化分析 |
5.1 洞庭湖湿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
5.1.1 各时期不同地物覆盖类型的面积比例 |
5.1.2 地类的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5.1.3 研究期地类面积转移变化分析 |
5.1.4 小结 |
5.2 围垦区湿地变化分析 |
5.3 洞庭湖外湖区覆被变化区域差异化分析 |
5.3.1 洞庭湖外湖面积变化 |
5.3.2 外湖湿地变化差异分析 |
5.4 典型区域覆被变化原因分析 |
第六章 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1 斑块类型尺度景观指数分析 |
6.1.1 景观要素基本参数 |
6.1.2 斑块分布及形态特征参数 |
6.2 景观尺度指数变化分析 |
6.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洞庭湖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D]. 沈旭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2]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的弊端分析——以荆江分蓄洪区为例[J]. 杨梦云. 中国防汛抗旱, 2021(02)
- [3]蓄滞洪区输变电工程风浪爬高分析计算方法[J]. 程春龙,潘晓春,沈旭伟. 电力勘测设计, 2019(10)
- [4]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D]. 高耶.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6]基于CFD的湖区风生波浪模拟及浮码头防波研究[D]. 吕春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7]定常风与非定常风作用下风浪特性试验研究[D]. 王陈浩.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8]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D]. 袁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探讨[J]. 唐馨婷,刘曙光,高怡. 中国科技信息, 2013(07)
- [10]基于决策树的洞庭湖湿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 朱晓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