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草地退化的生态社会经济学透析(论文文献综述)
彩黎干[1](2021)在《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临我国草地生态恢复保护、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及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的局势,我国草牧业发展必须生态与效益统筹兼顾。在中央及各级政府支持下,以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10余项重大草原生态建设政策陆续制定实施,以生态改善为基础的人工草地建设项目陆续推广,草地畜牧业逐渐从“生态唯一”的保护方式向“生态优先、生产发展”观念转变,人工草地建设必将成为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和贯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能够在实现生态保护基础上,实现草畜系统生产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开展,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促进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可持续、推动西北地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分布、规模、生产力、模式特征及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测度分析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的比较效益;选取祁连县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生态协同性及可持续性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优化路径,为西北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规划依据,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人工草地发展较为缓慢,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地总面积比重小,近年来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多作为生态恢复治理的产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广西、青海等荒漠化、石漠化及草地退化严重区,发挥着巨大效益,同时也面临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以及“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等问题。(2)以西北地区为例,草地资源不足制约西北草牧业综合发展,而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促进草牧业发展、推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比较优势;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经济可推广性,净收益达2019元/hm2,具有低成本及高收益率的比较优势。(3)以祁连县野牛沟乡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例,短期来看,放牧型人工草地缓解了当前饲草资源短缺现状,遏制了草地生态与经济收入的劣化趋势;长期来看,随着牧区生产规模的增加,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态生产仍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4)开放禁牧政策和组织牧户合作经营管理有助于实现生态生产的协同及可持续发展,建议人工草地放牧时间增加1个月,增强24%暖季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冷季购进12.6×106 kg可食牧草,建议畜种结构为羊数量284只、牛数量44头。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草地保护并增加草地建设的投入,积极采取轮牧封育、补播改良等措施,科学转变禁牧、退牧等保护草地的措施,将用于草原生态奖补资金适当向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方面转移。(2)科学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重视气候环境的适宜性和区域草地的生物群落稳定性问题,注重区域布局、种植区划、放牧管理、经营决策等战略问题。(3)开发推广应用草畜系统智慧动态支持决策系统,并匹配适应性放牧管理策略,建立家畜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协同发展。(4)因地制宜合理评定草地封育、禁牧年限;鼓励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设计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及原则;发展西北草牧业优势精品产业,增加畜产品附加值,降低牧户对扩畜增收的依赖度,实现草牧业经济生态共赢。
周升强[2](2020)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文中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农业区与牧业区之间的农牧过渡带及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始终面临保护草原生态与改善农牧民生计的双重压力。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草原生态退化问题,改善农牧民生计状况,我国自2011年起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其效用与影响得到了肯定,但在政府要生态与农牧民要生计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激励不相容问题。禁牧与草畜平衡措施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牧业成本普遍上升,生计脆弱性高,可持续性低,致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无法有效调动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制约了政策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草原生态与改善农牧民生计二者矛盾仍然突出的现实背景,亟需探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的生计状况以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以通过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改善的有机结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农民分化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及生态经济人等理论构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北方农牧交错区核心区实地调研数据,归纳总结了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生计的现状与问题,分别就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分化、生计资本、牧业生计、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收入以及收入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改善农牧民生计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计改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虽在宏观层面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农牧民生计仍存在诸如生计缓冲能力弱、牧业生计活动与补奖目标相悖、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收入来源单一且稳定性低等问题。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草原生态的恢复,增加农牧民收入,转变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牧业生产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宏观层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应。农牧民微观层面的调研数据表明,农牧民普遍认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引致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对于家庭收入增加的作用有限,农牧民对政策的总体满意度并不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且农牧民生计资本存量低,生计缓冲能力弱,牧业生计活动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目标相悖,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收入来源单一,收入稳定性处于低水平,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改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仍是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促进了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但对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影响并不显着。以非农牧就业比例衡量的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测算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庭选择将家庭劳动力由农牧业就业转移至非农牧就业,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日益显现,且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农牧民牧业收入、农业收入与非农牧收入(不包括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生计活动的差异可将农牧民分为牧业为主型、农业为主型、均衡型、高兼型与深兼型五种类型的农牧民。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农牧民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与所获补奖金额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即兼业化程度越高,所获补奖金额越少,收入与生计对牧业依赖度越高,所获补奖金额越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虽不具有显着影响,但就影响方向而言具有负向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强化了农牧民收入维度垂直分化的“内卷化”。(3)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存量低,生计缓冲能力弱,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通过影响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进而增强农牧民生计资本。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较低,生计缓冲能力极弱,且生计资本存在属性间的分异。实证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补奖金额越多,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总值越高,以现金补偿为主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增强农牧民生计资本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补奖标准,增加农牧民的补奖收入对于增加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总量,提高其谋生能力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通过补奖金额对农牧民生计资本影响的分解回归得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的正向影响主要是通过补奖金额对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正向促进作用实现的。(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农牧民减畜及减畜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的意愿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与农牧民是否减畜及减畜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且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补奖收入不高,对于大部分农牧民而言,补奖收入与农牧民是否减畜以及减畜率之间的关系多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即补奖收入越多农牧民越倾向于不减畜,且减畜农牧民的减畜率越低。非农牧就业对农牧民是否减畜以及减畜农牧民的减畜率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农牧民是否减畜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政策影响农牧民减畜率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补奖金额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的意愿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且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补奖收入不高,补奖收入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之间的关系多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农牧民生计分化对牲畜养殖规模的扩大具有抑制作用,且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牲畜养殖规模二者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生计分化能够弱化补奖金额对牲畜养殖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在“倒U型”曲线的右侧,生计分化能够促使补奖金额对牲畜养殖规模的负向影响趋于放缓,有助于避免因补奖金额的增加引致牲畜养殖数量的锐减。(5)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以家庭生计活动和收入度量的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且生计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与以家庭生计活动和收入度量的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在补奖收入未达到拐点所需的补奖收入之前,补奖收入越多农牧民生计活动与收入对草地资源依赖度越高。通过对拐点的计算结果得出,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所获补奖收入普遍低于拐点所需的补奖收入值,导致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将随着补奖收入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纳入生计资本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生计活动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收入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6)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重点增加贫困农牧民的收入,增强其收入稳定性。补奖金额对促进贫困农牧民增收,尤其是对促进贫困农牧民中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增收效果显着,反映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具有显着的益贫效应,能够缓解贫困农牧民的贫困程度。补奖金额能够显着促进贫困农牧民牧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农业与非农牧业收入影响并不显着,即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益贫效应主要通过增加贫困农牧民的牧业收入来实现,表明在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同时,通过舍饲圈养或以草定畜的方式,合理的利用和发挥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引导牧业产业的发展,寻求生态补偿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补奖金额能够显着促进贫困农牧民收入稳定性的提高,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农牧民的收入稳定性,在抑制贫困农牧民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效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异质性农牧民微观利益的关注;以提高补奖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着力提升农牧民非农牧就业能力以引导劳动力要素的非农牧转移;着力提升农牧民的生计资本,降低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同时,应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战略,继续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扶贫的实施等政策建议。
杨磊[3](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认为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李先东[4](2019)在《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场经营制度的变迁、畜牧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致使传统草原畜牧业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牧区落实“草畜双承包”,赋予牧户独立的畜牧生产决策权,人为导致草场不断细碎化。随后,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草场流转现象日趋频繁。草场流转显着区别于农地流转,后者是解决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问题,而前者是改善草场的生态问题。本研究的核心思路是,草场流转?生态改善?生态减贫。即,牧民通过草场流转能够实现小区域内的游牧,有助于延长草场生态的恢复时间,调整草场载畜率、降低草场压力,最终起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本研究以生态贫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丰富了草场流转的内涵,进而采用新疆和内蒙古14个牧业旗县42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首先,在客观分析上,从收入视角比较不同草场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影响的差异。其次,从生态视角,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草场流转对提高牧民收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在主观分析上,从牧民感知视角,用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表征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有助于全面反映牧民对草场流转效应的主观感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427份有效样本中,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有120份,未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为307份,分别占总样本比重的28%和72%,表明调研样本的草场流转参与率略低于全国耕地30%的流转水平。具体而言,参与草场转出的样本为50份,参与草场转入的样本为70份,表明牧民转入草场的意愿更加强烈。(2)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分别从游牧变迁、社会分化以及社会保障、社会信任等维度,采用Logit模型探讨牧民草场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从流转意愿看,游牧方式变迁、游牧互助变迁以及牧业收入比重、牧业劳动力比重对草场转出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从生态保护视角看,社会保险感知、社会照顾感知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牧民参与延长圈养的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制度信任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延长圈养的意愿表现出显着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对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对延长圈养的影响不显着。(3)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按照是否转出草场、是否转入草场的流转类型分类,采用PSM模型比较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比较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总收入,草场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显着于草场转入的影响;草场流转对提高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差异,草场流转有拉大牧民收入差距的趋势。(4)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生态视角,探析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草场流转能够显着提高牧民收入;草场压力完全中介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负向调节效应被遮掩。进一步探讨实证结果与机理分析的矛盾发现,牧民草场流转大多基于亲缘、地缘或政策引导等渠道。牧民碍于亲情或法律意识薄弱,对于生态退化的草场很难从使用者获得赔偿。同时,政府有效监督的缺失,又导致违约成本下降,造成草场退化仍能增加收入的现象。(5)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牧民对草场生态环境以及家庭收入的感知评价数据,采用OLS回归和Ordered logit模型比较草场转出、草场转入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草场转出仅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感知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草场转入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感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生态改善效应的感知程度更明显。牧民通过转入草场、扩大放牧草场,实现机械生产力或劳动力禀赋与草场规模的有效匹配,对增加收入、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借鉴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经验,从稳定牧民收入和保护草场生态两个方面,强调草场流转要兼顾生态安全,提出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改革的思路,有效衔接草场流转与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即,在不改变草场所有权、草场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草场准市场化的流转,以期完善草场资源管理,保障牧民草场流转后生计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约日古丽卡斯木[5](2019)在《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好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提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评估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并探讨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实现绿色GDP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流域1990、2000、2006、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技术,首先分别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索其变化规律;然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揭示耦合协调过程的空间分异过程,再采用GIS冷热点分析法,对流域经济-生态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集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进行回归建模,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规律,探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艾比湖流域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如下:(1)1990-2016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特征为:1990-2000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2000-2006年间,也呈现持续恶化的变化趋势,2006-2016年间,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58分以上,按《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适合人类生存。(2)以10km×10km格网为单元,对艾比湖流域26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估,应用格网化方法对经济发展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GDP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研究可知,艾比湖流域1990-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从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独山子区,扩展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博乐、乌苏等区域。(3)以1990-2016年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经济发展现状评估的栅格数据为基础,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进行时空评估。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990-2000年,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一直处在一般耦合状态,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耦合表现为良好耦合,2006年之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好转趋势,一直处于良好耦合状态,到2016年两者处在极度耦合状态,总的来说这26年来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4)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比经济较落后的区域要好一些。从GIS空间冷热点分析上来看,在1990-2016年,艾比湖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冷点减少,热点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以上分析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保持一致。(5)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而且在空间上呈现出强影响区和弱影响区的交叉分布格局。林业对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整体性的正面影响,在对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区及其周围的影响程度比平原区域的更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具有正面影响,从其在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奎屯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强影响区分布较明显。城镇化对艾比湖流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博乐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及乌苏市的影响呈逐年显着的变化趋势,而且其影响是正面影响。海拔高度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负面影响,而且,在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就越小。河流距离因素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质上还是海拔高程因素。因此,河流距离因素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实际上并非是决定性的。污水处理率对生态敏感型地区的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王希义[6](2018)在《塔里木河下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人工生态输水效益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属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在干旱荒漠气候的控制下,塔里木河下游的地带性植被属温性灌木和半灌木荒漠。由于受到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在河道两岸发育有大面积的低平地草甸植被。该草甸植被以杂草类、豆科草和中生乔木为主,其中优势物种包括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花花柴(Kareliniacaspia)、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等,并生长有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等乔灌物种。1972年,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开始断流。草本植物退化十分严重,物种多样性减少,覆盖度降低,乔灌木物种的长势也逐渐衰退。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开展生态输水。但是,目前缺乏草本植物和乔灌木物种的长期监测资料,使得退化草地系统的生态输水效益评估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后续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配置和输水方式缺少借鉴依据。因此,退化草地系统的生态输水效益评价对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重点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草本植物和乔灌木的长期实地监测资料,并结合遥感解译的数据资料,以草本植物的生态特征变化为主线,采用多样性指数法、生物量法、微积分法、广义相加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和模型,分析了自生态输水以来以草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人工输水对当地生态经济的影响。所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前15次输水后,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约为20.44×108m3,占河水总水量的43.98%。土壤水补给量约占河水总水量的40.18%。草本植物水分主要来自于土壤水,对地下水的利用率很少,而多枝柽柳和胡杨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影响植物生态特征的关键因素为地下水埋深;草本植物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最为显着。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盖度逐渐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地下水埋深超过6 m后,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显着减少。多枝柽柳和胡杨的生物量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输水促进了草本植物的生长,多枝柽柳和胡杨的长势也有所好转。草本植物盖度平均增加幅度为204.51%,并且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显着增加。多枝柽柳的盖度和冠幅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8.45%、164.56%。胡杨郁闭度和冠幅增加幅度分别为191.3%、336.5%,枝下高降低了7.44%。草本植物生物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最为显着,多枝柽柳和胡杨生物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较为缓慢。2000—2016年,塔里木河下游草本植物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为0.611×108元,增加率为144.73%;多枝柽柳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为3.93×108元,增加率为14.76%;胡杨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0.41×108元,增加率为73.21%;生物多样性价值为0.856×108元。2000—2015年,考干断面草本植物群落输水投入价值与植物恢复价值比为1:5.63。2016年,塔里木河下游草本植物潜在分布面积为9 158.17 km2,潜在服务价值为6.10×108元;多枝柽柳潜在分布面积为6 243.61 km2,潜在服务价值为156.96×108元;胡杨潜在分布面积为234.51 km2,潜在服务价值为3.88×108元。2000—2016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植被恢复的投入产出比为1:3.3。2000—2016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69.57%;生态环境指数增加了40.67%,生态坏境状况逐渐转好;草本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升高,但是直到2016年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生态经济效益指数增加了246.88%,生态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综上所述,生态输水促进了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的升高,草本植物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最为显着。生态输水促进了塔里木河下游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草地面积扩大;多枝柽柳和胡杨的长势也有所好转。草本植物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量最高,多枝柽柳和胡杨的服务价值也有所增加,生态输水对植被恢复的效益十分显着。生态输水使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升高,生态环境好转,草本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生态经济也有所增长。
也尔那孜·玉山艾力[7](2017)在《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各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此,国家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退牧还草、牧民定居、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等重大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然而实施区域面积、时段和牧民生计等存在着差异,实施效果如何,需要合理、公正及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着力研究。本文重点对新源县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状况及效果程度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为后期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可参考性依据。研究过程中选取不同类型的多个子政策共同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多层次、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能反映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效果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因素分级赋分,确定相关指标的占比;对调研获取的相关调查数据求取平均值,并代入评价体系中各因子的权重值,运用综合评价公式论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整体实施效果评价指数,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牧民生计行为指标、获得财政补贴程度,其次是牧民生计经济发展指标、再其次是获得财政补贴程度;对草原改良综合政策实施效果影响最大的为牧民生计经济发展指标、其次是可感知的生态效益指标,再其次为牧民生态保护感知意识指标。同时,新源县草原改良工程政策评价分值处于第三等级划分,说明该政策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实施效果为一般;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分值处于第四等级划分,说明该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效果为良好;草原改良综合政策和生态奖补政策两个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三等级划分中,表明整体实施效果为一般,可见牧民对新源县所实施的现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程度为一般。(2)研究结果表明,新源县当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中存在着草原退化面积大、项目覆盖面积小、产业支撑不足、各项补贴缺乏针对性且标准低、补贴期短;牧民生产投入和成本加大、对草场产权意识不清、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等问题。在今后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中,当地政府需要注重和考虑生态治理项目投入与建设的质量及成果的稳固、设立与加大新型草原建设综合补贴的投入和力度、草原管理与生态治理的稳定组织系统的完善与长期化制度建设、牧民安置、草原承包确权以及推进牧民生计模式的各项保障工作。
胡振通[8](2016)在《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草原占到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具备生产生态双重属性,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是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确立了牧区发展实行“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从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世界范围内,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和流域,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非常少,而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在2011年之后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研究还很不完善,既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框架,也缺少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四个纯牧业旗县的三次实地调研,累计调查牧户795户,对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完善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梳理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在综述草原生态补偿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然后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基础,以草畜平衡、禁牧两种活动类型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草原生态补偿的基线、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条件性、后评估等核心问题。通过草畜平衡奖励的基线、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研究发现:草场面积是影响牧户是否超载和超载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草畜平衡奖励存在严重的减畜和补偿的不对等关系,预期能够实现的减畜比例仅为8.3%;草畜平衡奖励标准需要差别化,核心在于瞄准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考虑因素。通过禁牧补助标准的估算、标准的差别化等研究发现: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的禁牧补助标准的平均值为8.21元/亩,比实际标准的平均值(5.92元/亩)高2.29元/亩;禁牧补助标准需要差别化,应该综合考虑机会成本、生态重要性等因素,其中草地生产力是核心考虑因素;禁牧草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草场的生态属性和牧户的自愿性;在全禁牧类型中,有必要制定差别化的禁牧规定;禁牧政策需要谨慎处理,放缓禁牧速度。通过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偿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条件性,呈现出弱监管的特性,造成弱监管的根源在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违约成本太低和实际监管概率偏低。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权的分配,以村级草管员为主体,以大学生村官草管员为补充是相对合理的选择。通过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超载过牧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样本调研旗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42%,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平均每户理论收入影响为-8607元,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约35%,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686元,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为57%,不同旗县之间存在差异。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满意度越高,并不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政策满意度越高,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生态效果可能不佳。
张彦虎[9](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赵其波[10](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二、新疆草地退化的生态社会经济学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草地退化的生态社会经济学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研究 |
1.2.2 草畜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
1.2.3 草畜系统管理仿真模拟研究 |
1.2.4 草畜系统生产优化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理论基础 |
1.6.1 生态经济理论 |
1.6.2 系统理论 |
1.6.3 外部性理论 |
1.7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草地 |
2.1.2 放牧型人工草地 |
2.1.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 |
2.2 人工草地发展措施 |
2.2.1 重大工程项目 |
2.2.2 主要政策措施 |
2.2.3 主要法规 |
2.3 人工草地发展成效 |
2.3.1 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
2.3.2 放牧型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
2.3.3 典型放牧型人工草地的模式特征 |
2.4 放牧型人工草地面临的问题 |
2.4.1 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 |
2.4.2 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 |
2.4.3 “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效益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1.2 研究方法 |
3.2 放牧型人工草地成本收益分析 |
3.2.1 典型草地成本构成分析 |
3.2.2 典型草地收益构成分析 |
3.3 草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3.4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综合效益分析 |
3.4.1 经济效益分析 |
3.4.2 社会效益分析 |
3.4.3 生态效益分析 |
3.4.4 综合效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调研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模型框架 |
4.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
4.2.1 模型说明 |
4.2.2 草地产草量-家畜体重模块 |
4.2.3 家畜生产管理模块 |
4.2.4 牧户经营收入模块 |
4.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4.3.1 基准情景 |
4.3.2 未建植放牧型人工草地情景 |
4.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优化路径 |
5.1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情景设置 |
5.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政策管理优化 |
5.2.1 开放禁牧政策情景 |
5.2.2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情景 |
5.2.3 组合政策管理情景 |
5.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决策优化 |
5.3.1 饲草季节性平衡 |
5.3.2 畜种结构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牧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仿真模型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研究 |
1.3.2 农牧民分化 |
1.3.3 农牧民生计研究 |
1.3.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1.6.1 研究区域概况 |
1.6.2 数据来源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1.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
2.1.2 农牧民 |
2.1.3 农牧民分化 |
2.1.4 农牧民生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民分化理论 |
2.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5 生态经济人理论 |
2.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与农牧民生计现状及问题 |
3.1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践与效果 |
3.1.1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演变 |
3.1.2 基于宏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践效果 |
3.1.3 基于农牧民微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践效果 |
3.2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现状 |
3.2.1 农牧民分化现状 |
3.2.2 农牧民生计资本现状 |
3.2.3 农牧民牧业生计现状 |
3.2.4 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 |
3.2.5 农牧民收入及收入稳定性现状 |
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生计现存问题 |
3.3.1 农牧民分化显着 |
3.3.2 生计缓冲能力弱 |
3.3.3 牧业生计活动与补奖目标相悖 |
3.3.4 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 |
3.3.5 收入稳定性水平较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分化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 |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
4.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2.2 模型设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职业维度水平分化的影响 |
4.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维度垂直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
5.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2 模型设立 |
5.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影响 |
5.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的影响 |
5.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影响的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牧业生计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 |
6.1.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行为的影响 |
6.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2.2 模型设立 |
6.2.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的影响 |
6.3.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模型设立 |
6.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的影响 |
6.4.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4.2 模型设立 |
6.4.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 |
7.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
7.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设立 |
7.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
7.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活动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
7.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劳动力就业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
7.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8.1 理论分析 |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
8.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设立 |
8.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
8.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土壤类型 |
2.4 生物资源 |
2.4.1 草地资源 |
2.4.2 森林资源 |
2.4.3 动物资源 |
2.5 水文水资源 |
2.6 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
3.2.1 草地类型 |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3.1 草地超载放牧 |
5.3.2 其它人为因素 |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
5.4.1 物候变化 |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研究方法 |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
6.4.1 生态补偿 |
6.4.2 政策奖惩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生态贫困理论 |
2.2.3 路径依赖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2.4 理论框架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
4.1 引言 |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
5.3.1 研究框架 |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
6.3.1 研究框架 |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
7.1 引言 |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
7.2.2 研究框架设计 |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3.1 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
8.1 引言 |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
8.2.4 经验比较分析 |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着 |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
9.2 政策建议 |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 |
1.2.2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
1.2.3 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数据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资料的介绍 |
1.5.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河流水系条件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概况 |
2.2.2 农业发展水平 |
2.2.3 工业发展水平 |
2.2.4 旅游业发展水平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3.1 土地资源概况 |
2.3.2 水土资源开发格局与主要绿洲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
3.1 研究思路 |
3.2 主要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环境质量评估各指标的提取 |
3.4.1 坡度的提取 |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
3.4.3 植被覆盖度信息 |
3.4.4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
3.4.5 水网密度信息的提取 |
3.4.6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
3.4.7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
3.5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
3.5.1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 |
3.5.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
3.5.3 综合评估结果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研究思路 |
4.2 数据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确立 |
4.2.3 数据标准化 |
4.2.4 权重的计算 |
4.3 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
4.3.1 数据制备 |
4.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格网化 |
4.4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 |
5.3.1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
5.3.2 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度定量分析 |
5.4 协调耦合度冷/热点分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数据与方法 |
6.2.1 数据制备 |
6.2.2 GWR模型 |
6.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6.4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因素建模 |
6.4.1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机理 |
6.4.2 数据制备 |
6.4.3 自变量的选择 |
6.4.4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
6.5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 |
6.5.1 基于GWR的农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2 基于GWR的林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3 基于GWR的植被覆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4 基于GWR的河流距离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5 基于GWR的DEM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6 基于GWR的城镇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7 基于GWR的第二产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5.8 基于GWR的污水处理率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6)塔里木河下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人工生态输水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转移特征 |
1.2.2 植被特征影响因素 |
1.2.3 生态输水过程中植被响应价值 |
1.2.4 生态输水后植被潜在恢复价值 |
1.2.5 生态输水效益综合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貌概况 |
2.2 气候状况 |
2.3 植被分布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资源特征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水资源转移特征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
3.2.1 地下水埋深变化 |
3.2.2 各断面地下水补给量 |
3.2.3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补给量 |
3.3 基于氧同位素(18O)的植物水分来源分析 |
3.3.1 基于氧同位素的水资源转化比例 |
3.3.2 植物水分来源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输水过程中生态变化及植被指标量化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野外调研 |
4.1.2 研究方法 |
4.2 植被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1 样方分类 |
4.2.2 物种分类 |
4.2.3 植物种类的CCA排序 |
4.2.4 群落分布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
4.3 地下水埋深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3.1 草本植物盖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特征 |
4.3.2 草地物种多样性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
4.3.3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草地物种的多样性排序 |
4.4 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间的关系 |
4.4.1 不同离河距离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变化 |
4.4.2 植物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 |
4.5 输水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变化 |
4.5.1 草本植物群落生态变化特征 |
4.5.2 多枝柽柳生态变化特征 |
4.5.3 胡杨生态变化特征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输水后地表植物响应价值估算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草本植物新增生物量及价值变化 |
5.2.1 各监测断面草本植物年际新增生物量 |
5.2.2 区域内草本植物生物量及服务价值 |
5.3 多枝柽柳新增生物量及服务价值 |
5.3.1 各断面多枝柽柳地上年际新增生物量 |
5.3.2 区域内多枝柽柳年际生物量及服务价值 |
5.4 不同年份胡杨生物量及服务价值 |
5.4.1 各断面胡杨年际新增生物量 |
5.4.2 区域内胡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5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
5.5.1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2 调查结果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6章 人工输水后生态恢复潜在价值 |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方法 |
6.2 植物潜在恢复价值初探 |
6.2.1 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
6.2.2 样带内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
6.2.3 草本植物的生态恢复价值研究 |
6.3 因子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6.3.1 不同漫溢频次下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
6.3.2 不同漫溢持续时间下植物群落变化 |
6.3.3 不同漫溢强度下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
6.3.4 地下水抬升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6.4 植物潜在分布范围估测 |
6.4.1 模型建立 |
6.4.2 模型验证 |
6.4.3 植物潜在分布范围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生态输水效益综合评价 |
7.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遥感影像解译与分类 |
7.1.2 土地覆被变化分析方法 |
7.1.3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7.1.4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 |
7.1.5 草地群落稳定性评估方法 |
7.1.6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7.2 生态输水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
7.2.1 流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特征 |
7.2.2 生态输水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
7.2.3 生态服务的敏感度分析 |
7.3 输水后生态环境状况与稳定性评价 |
7.3.1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
7.3.2 草本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征 |
7.4 生态输水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7.4.1 塔里木河下游社会经济的驱动因子分析 |
7.4.2 社会经济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7.4.3 生态输水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学术贡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现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背景 |
3.3 新源县退牧还草政策实施情况 |
3.4 新源县牧民定居政策实施情况 |
3.5 新源县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情况 |
第4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4.1 研究的设计 |
4.2 新源县退牧还草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4.3 新源县牧民定居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4.4 新源县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综合评价分析 |
5.1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草原生态保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选择 |
5.3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步骤 |
5.4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2 进一步提高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公众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村级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生态奖补政策与各相关指标权重逻辑关系表 |
附录四 牧民定居和退牧还草政策与各相关指标权重逻辑关系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补偿和环境服务付费(PES) |
2.1.1 环境服务付费(PES)的概念 |
2.1.2 生态补偿的概念 |
2.1.3 生态补偿与PES的比较 |
2.1.4 生态补偿:近十年的快速发展 |
2.2 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生态补偿的主体:卖方、买方 |
2.2.2 生态补偿的客体:活动类型、环境服务 |
2.2.3 生态补偿的标准:核算方法、差别化 |
2.2.4 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2.2.5 生态补偿的效率:基线、额外性、瞄准 |
2.2.6 生态补偿和缓减贫困 |
2.2.7 评述小结 |
2.3 草原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
2.3.2 超载过牧和草畜平衡 |
2.3.3 禁牧 |
2.3.4 草原生态补偿的标准 |
2.3.5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2.3.6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 |
2.3.7 评述小结 |
第三章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 |
3.1 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和实施概述 |
3.1.1 退牧还草工程 |
3.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3.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框架 |
3.2.1 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 |
3.2.2 草原生态补偿的客体 |
3.2.3 草原生态补偿的基线 |
3.2.4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 |
3.2.5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
3.2.6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 |
3.2.7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 |
3.2.8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偿:超载过牧和草畜平衡奖励 |
4.1 草畜平衡奖励的基线:草原超载过牧的牧户异质性研究 |
4.1.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1.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4.1.3 模型选择和估计结果 |
4.1.4 小结 |
4.2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估算: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研究 |
4.2.1 理论分析框架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实证分析结果 |
4.2.4 进一步地探讨 |
4.2.5 小结 |
4.3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基于机会成本的异质性 |
4.3.1 内涵辨析 |
4.3.2 差别化实施现状 |
4.3.3 差别化和依据 |
4.3.4 小结 |
第五章 草原生态补偿:禁牧和禁牧补助 |
5.1 禁牧补助标准的估算:基于机会成本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估算结果 |
5.1.4 小结 |
5.2 禁牧补助标准的差别化:基于机会成本和环境服务的异质性 |
5.2.1 内涵辨析 |
5.2.2 差别化实施现状 |
5.2.3 差别化和依据 |
5.2.4 小结 |
5.3 禁牧政策实施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
5.3.1 研究区域 |
5.3.2 禁牧的瞄准:禁牧草场的选择 |
5.3.3 禁牧活动类型的创新:禁牧规定的差别化 |
5.3.4 禁牧补助的条件性和禁牧监管成本的降低 |
5.3.5 禁牧不禁养的适用性 |
5.3.6 牧户转产和进城的可行性 |
5.3.7 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生态补偿的条件性:监督管理 |
6.1 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
6.1.1 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制度 |
6.1.2 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制度 |
6.1.3 草原管护员制度 |
6.1.4 社会监督制度 |
6.1.5 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
6.2 弱监管下的博弈分析 |
6.2.1 草原生态补偿的监督博弈 |
6.2.2 弱监管的提出 |
6.2.3 弱监管的表现 |
6.2.4 弱监管的根源 |
6.2.5 草原生态补偿的动态博弈 |
6.2.6 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偿的后评估: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 |
7.1 评估思路 |
7.2 数据来源 |
7.3 生态绩效 |
7.3.1 草原生态恢复状况 |
7.3.2 减畜任务达成情况 |
7.4 收入影响 |
7.5 政策满意度 |
7.6 政策满意度和收入影响的相关关系 |
7.6.1 研究假设 |
7.6.2 模型建立 |
7.6.3 模型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7.6.4 估计结果 |
7.7 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
7.8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草原畜牧业术语和统计口径 |
附录二 甘肃省天祝县草原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能值分析理论 |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研究 |
1.5.2 历史研究 |
1.5.3 实证研究 |
1.5.4 文献研究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2.1 理论渊源 |
2.1.1 系统科学 |
2.1.2 地理科学 |
2.1.3 历史科学 |
2.1.4 全球化理论 |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
4.1.1 粮食安全 |
4.1.2 农村牧区安全 |
4.1.3 食品安全 |
4.1.4 农业地理安全 |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
4.2.1 食品安全 |
4.2.2 粮食安全 |
4.2.3 农村牧区安全 |
4.2.4 农业地理安全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
5.1.1 国际食品安全 |
5.1.2 国际粮食安全 |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
5.3.1 农业贸易 |
5.3.2 国际农业投资 |
5.3.3 体系建设 |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外部性问题 |
5.4.3 冲突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
6.2.1 食品安全 |
6.2.2 粮食安全 |
6.2.3 农村牧区安全 |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
7.1 规划背景 |
7.2 规划理念 |
7.3 总体设计 |
7.4 主要目标 |
7.4.1 食品安全 |
7.4.2 粮食安全 |
7.4.3 农村牧区安全 |
7.4.4 农业地理安全 |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
8.5.1 理论创新 |
8.5.2 主要贡献 |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7 今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疆草地退化的生态社会经济学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D]. 彩黎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D]. 周升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4]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D]. 李先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约日古丽卡斯木. 新疆大学, 2019(12)
- [6]塔里木河下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人工生态输水效益评估[D]. 王希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评价研究[D]. 也尔那孜·玉山艾力.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3)
- [8]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内蒙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D]. 胡振通.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9]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10]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