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吃醋蛋有益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一苇[1](2021)在《在俗世的烟火中见证世道人心——回族青年女作家马碧静小说管窥》文中指出回族青年女作家马碧静以长篇小说《守住这一片阳光》起步,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领域崭露头角。近年来,她专注于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成效颇丰,尤以短篇小说见长。据我所知她先后在《民族文学》《山东文学》《四川文学》《边疆文学》《满族文学》《回族文学》《大理文化》等数十家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创作势头健旺。她的小说大多写俗世的烟火,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同时又不乏现代性的叙事技巧,在西南少数民族女性写作中独具特色。
高小淳[2](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问题研究 ——以C市Y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各大城市中来,与此同时,年轻生力军的父母们也发生了规模化的迁移,这些老人即随迁老人。他们当中,有些是为了遵从“家本位”的传统文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有些是为了帮助照顾孙子孙女,不得不到城市中来;也有些是为了享受更优渥、更宜居的城市养老生活;也有些是因为自身的身体情况不好,需要子女在旁进行照料。在随迁到城市中后,其饮食结构、邻里关系、情绪状态、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近年来,多位学者对随迁老人群体进行调研,并声明,在城市生活中虽然有更先进的设备支持、医疗保障体系以及更近距离的家庭环境,但随迁老人总体的生活幸福指数并不高,在多方面都存在困扰,并面临着“虽然不开心,但是出于现实情况或情感因素,没有办法解决”的真实困境,进而滋生了孤独、无助的消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更不利于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本文以C市Y社区为例,以饮食适应、交往适应、心态适应、技能适应四个维度为着眼点,重点研究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适应问题,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以团体动力学理论、生态视角理论为依托,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以参加小组成员的城市生活适应问题为主线,设计并实施了9次小组活动,对组员的城市生活适应不良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推进、干预。项目初期,笔者进行调研访谈、设立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前测;项目中,多次进行小组成员访谈、社区人员访谈,及时跟进服务对象的变化;活动后期,通过后测、成员反馈对小组工作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总结,验证了此次小组工作有效的改善了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适应情况,并为后续工作建立了一套可参考的作范式,可操作性强,同时,也为未来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刘娅云[3](2021)在《“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食物,不仅仅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础的保障,其饮食文化、餐桌礼仪、宗教禁忌、等级身份等更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透过食物这扇窗,更能真切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就地取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食物,一步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地域身份。在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又是如何将文化一层一层加诸在食物身上,赋予其更多的象征意义,甚至通过这个“物”来达到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中华文明三千年,小米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山西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地质地貌沟壑纵横,也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山西人不仅爱吃醋,也爱吃小米。本研究主要以沁县为田野点,以沁州黄小米为研究对象,从饮食人类学整体论的学科视角出发,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山西小米代表的沁州黄进行历史的追溯、文化的阐释以及最终所达到的地域认同。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饮食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食物作为一种中介来探析族群背后的文化性已成为常态。人类学中对于小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便从此研究角度出发,以小米作为媒介来探寻其背后的地方文化及身份认同。第一章主要是田野点概括。首先是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进而了解山西地区谷子的种植情况。其次是介绍田野之行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西沁县,介绍了沁县的历史沿革以及初到田野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最后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檀山村,介绍了檀山村的现况以及村名的来源和传说故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小米的历史。首先是中国小米的历史,包括小米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传播的过程。其次是山西小米的历史,从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踪迹到流传至今的神农教耕生谷到后期考古文物的出土,来追寻山西小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是笔者最终的田野点——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小米的相关传说。第三章主要是从小米的种植、食用、加工三个方面来展现小米的社会生命史。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小米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小米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于小米的不同认知。第四章主要是剖析沁县人如何通过小米这个媒介来达到一种身份认同。从日常的生活惯习着手,折射出漂泊在外的人通过想念家乡的小米粥来达到对于地方认同的阐释。通过本地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小米的饮食结构来体现小米对于当地人的重要性,以及外地人移民当地以后如何形成身体上对小米的依赖。通过身体适与不适以及心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对地方文化以及沁县人身份的认同。
吕斌[4](2021)在《养生谚语也需要更新》文中提出养生谚语流传久远,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热不烫唇,冷不冰齿""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等等。这些老话在今日还有一定的养生指导意义,不过医学专家指出,有些养生谚语也是要跟上时代步伐,需要更新升级的。人到老年,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长期与医生、药物和医药书籍打交道,病友之间也互相交流治病经验,不仅知道一些防治知识和常用药物,还对别人的疾病指指点点,旁人看上去这个人似乎很懂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久病成良医"。
江爱华[5](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王姝[6](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付兵兵[7](2020)在《平顶山谚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顶山人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缔造出了蕴意深刻的谚语,平顶山谚语是平顶山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用形象生动的词语、短小凝练的形式展示了平顶山方言的魅力。平顶山谚语根植于平顶山社会文化中,平顶山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民俗民风都在谚语中有所体现,因此研究平顶山谚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平顶山文化、了解平顶山人民。本文以平顶山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词汇、修辞及文化等角度对平顶山谚语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本文所选用的谚语一部分来自平顶山各县市的县志、市志,另一部分来自于田野调查,资料相对完整。本文的整体框架主要是由前言、正文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前言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写作缘由、研究价值、前人的研究成果、语料的详细来源等问题。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述了平顶山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对平顶山方言作简单介绍。对平顶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人文历史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在平顶山方言中,主要对平顶山语音声韵调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归纳。第二章讨论了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对平顶山谚语押韵及平仄进行分析。在押韵方面,主要是通过分析双句式谚语腰韵的押韵,总结归纳其整体的特点;在节奏方面,主要是对单句式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节奏特点;在平仄方面,平顶山谚语对平仄要求不高,其中平仄相间或相连现象较多。第三章分析了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对常用词汇和方言词汇进行梳理。平顶山谚语在选词上多采用口语词,使得平顶山谚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土乡土气的乡土味;用词方面平顶山谚语多采用生活化词语,巧用方言词语,极具生活化和地方化。方言词语多为名词和动词,其它词类数量较少,但都极具地方特色。第四章研究了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特点,对其单复句关系进行归纳。平顶山谚语从句式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复句和紧缩句,对所收集的谚语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顶山谚语多为单复句式,单句式谚语以主谓句为主,非主谓句数量较少;复句式谚语间的句式关系多通过语意和逻辑确立的,有不确定性和非唯一性。第五章总结了平顶山谚语的意义类型,对其类别及语义关系进行分类。从内容入手,将平顶山谚语分为社会谚、生活谚、农业谚和气象谚这四类;从语义入手,将谚语语义分为深层义和浅层义两种,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平顶山人民在表达上的特点,叙事讲理多委婉含蓄。第六章概括了平顶山谚语的辞格类型,对其谚语辞格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从常用辞格和辞格综合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平顶山谚语常用的辞格可分为浅层辞格和深层辞格,其中比喻、拟人、对偶、映衬、夸张为常见辞格;在辞格综合运用中,辞格套用、连用、兼用的综合运用,为平顶山谚语增添了光彩。第七章阐述了平顶山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重视农业、教育、人际交往及养生等。平顶山谚语承载着独特的乡村文化,其社会文化主要体现在平顶山谚语的词汇上,其社会文化既有其共性,也有其地方特色。谚语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推陈出新的变化,使谚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指导人们。结语部分则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要地说明未来研究方向。
李宏洁[8](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和现状,并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和实施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评价其初步运行效果,为今后促进农村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研究第一阶段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况调查以本研究中修订后的《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河南省某地市下辖的行政村内62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实际程度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第二阶段 农村老年人及照护者对积极老龄化的认知体验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7名农村老年人、17名老年人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需求和存在问题,为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修订本部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在前期文献回顾、访谈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初稿,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初稿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第三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①类实验研究,采取知情同意原则选取河南省鹤壁市下辖某两个行政村A、B的农村老年人各50人,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老年人参与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对照组老年人在健康层面参与村卫生室的常规健康教育活动,在参与层面参与当地村委会组织的日常活动;在保障层面参与当地乡镇卫生院组织的常规科普宣传活动。在干预前后采用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问卷、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休闲利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两组老年人进行测评。②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选取8名老年人、4名老年人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分析资料。结果第一部分:①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得分为70.00(30.00)分,处于较低水平;具体维度中“自理能力”得分最高,“建立经济保障”得分最低;影响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健身活动设施情况以及家属对社会参与支持情况。②针对访谈资料分析,从积极老龄化“健康”层面提炼出3个主题和2个亚主题:健康认知缺乏、健康信念积极、保健行为偏差(延迟就医行为明显、诊疗依从性不足);从“参与”层面提炼出4个主题和3个亚主题:社会参与愿望强烈、社会参与活动单一、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担心增加家庭负担、缺乏社会参与设施、他人对老年人态度)、易受不良商业行为误导;从“保障”层面提炼出2个主题:社会保障知识缺乏、存在多样化的保障需求。第二部分:初步构建干预方案后,根据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意见进行修订,最终构建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共8个活动主题:走近积极老龄化、积极互助胜远亲、居家安全动手做、自我保健样样通、积极防范擦亮眼、发挥余热有劲头、维权保障助我行、积极生活永相随。第三部分:①类实验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基线资料均衡(P>0.05)。10周的干预活动结束后,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领悟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休闲利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质性研究: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干预方案的优点、干预方案的效果、对干预方案的进一步期待。干预方案的优点:形式多样、趣味易懂,微信群互动产生“榜样的力量”;干预方案的效果:积极老龄观的树立,健康层面的转变(健康知识的掌握、自我健康管理的践行)。参与层面的转变(互动互助行为的增加、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保障层面的转变(老年保障知识的获得、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对干预方案的进一步期待:增加户外活动形式,保证干预资料的长期可用性,针对突发情况设置替代方案。结论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的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可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整体水平、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改善农村老年人对休闲利益的认知,可为今后开展农村地区积极老龄化普及行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陈凌[9](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认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依丽努尔·依明[10](2020)在《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从外界获得食物来保持自身的生活和从事各种活动,可见进食是生存之必需,饮食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之中,一直非常注重膳食问题,从而形成了许多璀璨的文化明珠,其中凝聚健康饮食观念的饮食谚语经过实践不断验证,成为了人们饮食生活的指南。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饮食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希望合理用餐,保持体内营养均衡,更注重科学证明。民间谚语是根据民众多年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是一种生活与生产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以民间文学理论为基础,从经验知识和科学实验两个层面出发,对中华民族民间饮食谚语中的营养科学价值进行深刻探讨并全面研究。力图找出饮食谚语的科学依据,为改善民间饮食谚语不被重视的现状和为饮食谚语的更好保护和传承贡献出一份力量。本文以民间谚语中的饮食谚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归纳法,对饮食谚语的营养学价值进行研究,在指出民间饮食谚语科学价值的基础上,总结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民间谚语的科学方法。分析如何传承保护具有营养学价值的民间饮食谚语并给与其相关意见及建议。以下内容将以五个方面逐层分析,首先为引言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过程采用的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对研究状况的相关综述等等。其次是对与之有关的定义概念的分界线,通过部分对民间谚语的记载,进行分类,给予了界线,并且对其鲜明特征进行了说明解释。第三部分介绍了经验与民间谚语的关系。第四部分列举有关人体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不同食物的可吸收营养价值、部分身体情况特殊的群体需要的特殊膳食、各种食物搭配在一起的平衡点、具有食物的医药作用的以及有关食物的重要性和饮食卫生安全等六个内容的饮食谚语,分别在饮食谚语和营养科学两方面说明了其中的科学营养意识。第五部分介绍了饮食谚语在营养学实验中的意义。饮食谚语不仅可以强化民众的营养健康观念,还可以补充营养科学实验平台,提供更多实验的启发。营养科学领域里研究饮食谚语还可以为饮食谚语提供保护和传承的生命科学新平台。
二、老年人吃醋蛋有益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吃醋蛋有益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在俗世的烟火中见证世道人心——回族青年女作家马碧静小说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编辑手记: |
(2)小组工作介入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问题研究 ——以C市Y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随迁老人 |
1.3.2 城市生活适应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3章 Y社区农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项目设计 |
3.1 项目背景 |
3.2 案主需求评估 |
3.3 项目设计理论依据 |
3.3.1 团体动力学理论 |
3.3.2 生态视角 |
3.4 项目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 |
3.4.1 活动原则 |
3.4.2 活动时间 |
3.4.3 活动阶段 |
3.4.4 活动评估标准 |
3.4.5 活动内容计划 |
第4章 Y社区农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项目实施 |
4.1 案例背景 |
4.2 服务目标 |
4.3 服务过程 |
4.3.1 第一次小组活动:在和原来怎么吃得不一样?——饮食与老年疾病的关系 |
4.3.2 第二次小组活动:重新认识这个城市 |
4.3.3 第三次小组活动:邻居也是好朋友 |
4.3.4 第四次小组活动:农村婆婆和城市儿媳怎么就相处不好? |
4.3.5 第五次小组活动:我们不孤独(上) |
4.3.6 第六次小组活动:我们不孤独(下) |
4.3.7 第七次小组活动:我也是懂信息的时尚达人 |
4.3.8 第八次小组活动:隔代抚养怎么做 |
4.3.9 第九次小组活动:不信保健品广告,科学养老最重要 |
4.4 个案评估 |
4.4.1 小组过程评估 |
4.4.2 小组效果评估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总结 |
5.2 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组活动记录表 |
附录三:访谈大纲 |
附录四:《Y社区“夕阳依旧别样红”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起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三晋大地上的沁州黄 |
第一节 了望三晋:黄土高原上的金珠粟 |
第二节 初探沁州:五谷中的金珠子 |
第三节 细访檀山:金珠子中的金珠王 |
第二章 发展脉络:沁州黄的历史长河 |
第一节 中国小米的起源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西小米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节 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的传说 |
第三章 文化隐喻:沁州黄的社会生命 |
第一节 种之有道:沁州黄的种植传统 |
第二节 食之有方:沁州黄的饮食风俗 |
第三节 延之有路:沁州黄的加工途径 |
第四章 地方认同:沁州黄的人文空间 |
第一节 乡愁是一碗米汤 |
第二节 流淌在血液中的生活习惯 |
第三节 “小米加步枪”的红色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6)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平顶山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我国谚语研究现状 |
二、平顶山方言谚语研究概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平顶山方言概况 |
第一节 平顶山市简介 |
一、平顶山自然地理概况 |
二、平顶山人文历史概述 |
第二节 平顶山方言概况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音特点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押韵 |
一、平顶山谚语押韵方式 |
二、平顶山谚语的押韵位置 |
三、平顶山谚语的韵辙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节奏 |
一、单句式谚语 |
二、复句式谚语 |
第三节 平顶山谚语的平仄 |
第三章 平顶山谚语的词汇特点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常用词语 |
一、地貌气象类词语 |
二、动植物类词语 |
三、农作物类词语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中的方言词语 |
一、名词 |
二、动词 |
第四章 平顶山谚语的句式结构 |
第一节 平顶山谚语的单句结构 |
一、主谓句 |
二、非主谓句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复句结构 |
一、一重复句 |
二、多重复句 |
三、紧缩复句 |
第五章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
第一节 谚语的分类标准 |
一、按谚语内容分类 |
二、按谚语结构分类 |
第二节 平顶山谚语的语义类型 |
一、生活类谚语 |
二、社会谚语 |
三、农事谚语 |
四、气象类谚语 |
第六章 平顶山谚语的常用辞格 |
第一节 表层辞格 |
一、对偶 |
二、对比 |
三、排比 |
四、顶真 |
五、回环 |
六、映衬 |
七、起兴 |
第二节 深层辞格 |
一、比喻 |
二、比拟 |
三、夸张 |
四、借代 |
第三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
一、连用 |
二、兼用 |
三、套用 |
第七章 平顶山谚语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坚持农本思想 |
一、农业谚语 |
二、气象谚语 |
第二节 重视文化教育 |
一、教育理念 |
二、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注重养生保健 |
一、饮食健康 |
二、身体健康 |
第四节 注重人际交往 |
一、语言技巧 |
二、以诚待人 |
第五节 规范行为品德 |
一、规范行为 |
二、塑造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理论依据 |
3.1 积极老龄化理论 |
3.2 生态位理论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研究 |
第一阶段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阶段 农村老年人及照护者对积极老龄化的认知体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访谈提纲 |
2.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修订 |
1 研究目的 |
2 干预方案初拟 |
3 形成专家咨询表 |
4 确定咨询专家 |
5 咨询过程 |
6 资料分析 |
7 结果 |
第三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步骤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相关综述 |
1.5.1 民间饮食谚语的研究状况 |
1.5.2 民间谚语的科学性研究状况 |
第1章 概念的界定 |
1.1 民间谚语及其分类 |
1.1.1 民间谚语 |
1.1.2 民间谚语的分类 |
1.2 民间饮食谚语及其分类 |
1.2.1 民间饮食谚语 |
1.2.2 民间饮食谚语的分类 |
1.3 民间饮食谚语的内容特点 |
第2章 经验与民间谚语 |
2.1 民间谚语——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经验 |
2.2 民间谚语——人类对自身经验的积累 |
2.3 民间谚语——人类对生命和谐规律的探索 |
2.4 饮食谚语——经验的科学性 |
2.5 饮食谚语——经验的片面性 |
第3章 营养学视域下饮食谚语中的营养意识 |
3.1 饮食谚语对人体消化系统与食物吸收的探索 |
3.1.1 有关饮食禁忌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1.2 有关食量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2 饮食谚语对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结论 |
3.3 饮食谚语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膳食观念 |
3.3.1 有关小儿饮食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3.2 有关妊娠期、哺乳期营养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3.3 有关老年人合理膳食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 饮食谚语对食物搭配的平衡点 |
3.4.1 有关主副、荤素、粗细搭配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2 有关季节方面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4.3 有关平衡饮食方面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5 饮食谚语对食物医药作用的研究 |
3.5.1 有关“药食同源”中的饮食观念 |
3.5.2 有关饮食保健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3.6 饮食谚语对食物的重要性与饮食卫生的劝诫 |
3.6.1 “民以食为天”中的饮食观念 |
3.6.2 有关饮食卫生与饮食安全的食谚中的饮食观念 |
第4章 饮食谚语在营养学实验中的意义 |
4.1 民间饮食谚语的营养学内容 |
4.2 饮食谚语——营养学实验对象 |
4.3 饮食谚语是营养学实验的自然土壤 |
4.4 饮食谚语强化营养学的健康实验价值 |
4.5 保护与传承饮食谚语的营养学实验科学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老年人吃醋蛋有益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在俗世的烟火中见证世道人心——回族青年女作家马碧静小说管窥[J]. 一苇. 大理文化, 2021(09)
- [2]小组工作介入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问题研究 ——以C市Y社区为例[D]. 高小淳.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养生谚语也需要更新[J]. 吕斌. 金秋, 2021(02)
- [5]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平顶山谚语研究[D]. 付兵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D]. 李宏洁.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经验与实验 ——饮食谚语的营养科学价值研究[D]. 依丽努尔·依明.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