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新潮食品值得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飞[1](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包海波[3](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董世豪[4](2020)在《“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许多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传统商业集市转变为城市中心,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位置优越的传统商业街区却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物质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老化使其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街区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充分发扬和利用。在当今大型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具有历史厚度的传统商业街区成为比千篇一律的商场更珍贵的商业空间和文化资源,如何通过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恰当的更新改造,使其既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又能够完好地传承和发扬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昆明市祥云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将“有机更新”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空间句法作为技术方法,对祥云街区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首先,对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对于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具有适用性和实践意义。其次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街区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重构,提炼出街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同时从街区的物质环境、商业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街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街区与昆明城市的关系以及街区自身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对目前街区的可达性情况,空间差异性情况和立体空间的可视性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街区现状问题和句法分析结论,探讨了祥云传统商业区的有机更新策略。本论文通过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和街区现状的研究,总结出街区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烙印和多元文化背景,同时也是昆明城市精神和市民记忆的寄托,相应价值需尽快给予重视和挖掘。随后结合句法分析结论和街区价值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机更新策略,建立了以物质空间(建筑、街道、公共空间)、商业环境(业态引导、文化产业培育、地下商业开发)、经营管理(开发机制、老旧建筑腾退)三个方面为主体的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框架。
孙玉林[5](2020)在《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化,且5G技术加速全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到消费者的购买场景、需求、支付方式,大到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与消费趋势等皆随之转变。不同于以往食品产品的零售场景与包装产品,消费者对设计个性化与消费体验愉悦化的诉求更加强烈,差异化需求更加迫切和具体。当前,国内外关于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研究文献较少,且食品包装定制产品存在定制程度受限、形式单一、风格保守、门槛较高等问题。本文的研究通过分析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产生的影响,结合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调研总结,从定制化设计与生产两个方面提出定制化消费模式下食品包装的设计原则,构建设计方法模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模式框架组成的要素及定制化的特点,总结了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产生的设计需求转变、生产流程改变、刺激多种设计可能性呈现的三方面影响。建立定制化消费模式与食品包装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本文的调研部分采取市场调研的案例归纳,总结现有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模式、流程及不足,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合EBK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对无锡市和保定市的三家商超消费者进行非参与式观察调研,对有食品包装定制化经历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用户访谈四种调研手段,最终根据调研得来的数据信息反馈,总结出消费者参与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定制的食品包装产品的使用场景、参与定制化设计的动机以及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现存问题。最后,将定制化消费模式与食品包装设计间的联系与调研所得结论相结合,从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与生产两个层面提出个性化设计原则、协同化设计原则、情感化设计原则、柔性化设计原则。以此原则为依据,综合先前研究工作提出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方法模型,小数据帮助挖掘情感需求、模块化设计理念介入设计与生产、行为引导提升互动体验三个方面阐述食品包装定制化的设计方法,并对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与生产更加注重场景化需求、供应链系统更加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做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从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出发,调查现有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的问题及消费者定制化需求,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模型,为食品包装定制化方面的研究以及食品包装定制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消费者参与定制化设计与生产的构想扩展了当前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研究维度。
任子茹[6](2020)在《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激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激活,作者主要通过分析中国与日本部分一线城市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生存现状,结合城市与商业综合体衔接方式,内部空间,业态,消费者等进行研究。前期对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收集,对现存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进行细致的实地调研,采用文献阅读、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激活进行了深入探索,归纳出适合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内部空间激活方式。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基础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框架以及内容。第二章分别对复合交通体系,接驳空间以及多首层做了基础研究,归纳总结了定义、国内外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为激活和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实践,属于主要研究内容,是本文的核心篇章。第三章调研选取并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案例,对国内外12个实际案例进行梳理和研究,从城市选址,公共接驳,空间组织,业态布局四个方面总结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激活的一般策略。第四章对应四个层面激活策略,结合对若干标杆案例及已完成案例调研,针对每个策略提出1~2个方面的深化策略,共20条策略。第三部分为第五、六章,为策略实践部分以及总结展望。第五章根据前文的策略进行项目实践,第六章对全文的总结与对未来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设计的展望。通过以上的方法,探讨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激活策略及方法,以此为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以及可行性建议。
李佩珊[7](2020)在《新零售下三只松鼠公司的体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面临大数据等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下,很多传统零售企业被迫跟上时代浪潮进行改革转型,又由于电商红利的增长遭遇瓶颈,客户与流量获取成本的提升,很多零售企业纷纷开始布局线下或者线上渠道,以线上流量带动线下消费,以线下体验带动线上销售,实现全渠道的运营。“新零售”模式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升级迭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新零售的最大特点就是重新构建了人、货、场这三者的互通关系,并且在对用户需求体验关键点的精确掌握下,设计研发相应的用户体验产品,使产品体验发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效果,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体验信息进行线上线下无边界的传播与全渠道的贯通融合。由于新零售和体验营销的侧重点非常一致,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因此,正在新零售下转型的零售企业想要成功转型或异军突起,就要对新零售下的体验营销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当下很多零售企业在用户体验的打造上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那么本文就案例零售企业在新零售下的体验营销进行分析研究,深化体验营销的理解以期望能给正在转型中的零售企业提供借鉴。三只松鼠公司作为新零售模式下第一批崭露头角的零售企业,自2012年上线以来至今已实现营收七十多亿,净利超2亿,俨然成为食品零售企业的一匹黑马,并且出色的体验营销也成为其能在休闲零食电商品牌中销量稳站第一的竞争力所在。所以本文在新零售模式、体验营销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三只松鼠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环境、体验营销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与保障策略,希望能对其他同类型的零售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刘绍勇[8](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李玲[9](2020)在《语素构词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编排》文中认为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围绕词汇进行的教学法研究更是不胜枚举。同时,人们对词汇部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是从语素与语素构词的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对外汉语语素教学之间的衔接度问题。本文以对外汉语系列教材《体验汉语》的课文语料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语素分为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两类,分类后分别对两种语素义和语素构词的词义以及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构成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体验汉语》系列教材的语素及其词汇的编排问题进行考察,权衡其得失。紧接着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教材编写在语素词汇方面应当遵循的顺序性、系统性、实用性、趣味性等基本原则以及应当适时的在教材中对语素与词汇进行总结和归纳。论文为编写更加适合语素教学、提高词汇教学质量的教材,提出综合考虑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大纲,课文材料的选择,课文练习的编排,以及相关知识的拓展和阅读板块的扩展等方面的因素。提升教材在语素词汇教学方面发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作用的科学依据和实用效度。除此之外,结合教材中语素与构词的编排关系及其在语义上的认知规律,论文还提出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选词定级方面,应当考虑词语及其构词成分之间的出现顺序,并以之作为一个定性的参考标准。
周莹[10](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二、三种新潮食品值得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新潮食品值得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历史街区与传统商业区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2 “有机更新”的概念 |
1.2.3 “空间句法”的概念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街区相关研究与更新实践分析 |
2.1 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外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研究概况 |
2.2 “有机更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 |
2.2.1 “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有机更新”理论的既往研究 |
2.2.3 “有机更新”理论在祥云街区中的应用意义和实践困境 |
2.3 典型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1 国外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3 更新案例的分析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与街区现状分析 |
3.1 祥云街区历史发展脉络 |
3.1.1 雏形——南门外的商业聚集地 |
3.1.2 机遇——昆明开埠区的核心地段 |
3.1.3 顶峰——抗战时期的商业中心 |
3.1.4 转型——改革开放初期的“金三角” |
3.1.5 衰落——如今城市中心的“洼地” |
3.2 街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街区概况 |
3.2.2 街区物质环境分析 |
3.2.3 街区商业环境分析 |
3.2.4 街区人文环境分析 |
3.3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与遗产要素分析 |
3.3.1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 |
3.3.2 街区遗产要素分析 |
3.4 街区现状问题分析 |
3.4.1 地块内部衰败,与街区商业价值不符 |
3.4.2 历史建筑老化 |
3.4.3 空间环境杂乱,影响商业活力 |
3.4.4 缺乏对地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
4.1 空间句法的概念与量化方法 |
4.1.1 空间句法分析的概念与应用意义 |
4.1.2 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 |
4.2 不同时期街区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
4.2.1 历史城区层面的分析 |
4.2.2 街区层面的分析 |
4.3 街区现状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
4.3.1 街道可达性分析 |
4.3.2 街道空间差异性分析 |
4.3.3 街道空间可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
5.1 街区发展定位与保护更新原则 |
5.1.1 街区发展定位 |
5.1.2 街区保护更新原则 |
5.2 街区物质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
5.2.1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5.2.2 道路空间格局的更新 |
5.2.3 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营造 |
5.2.4 更新方案的句法验证 |
5.3 街区商业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
5.3.1 商业业态的引导 |
5.3.2 培育文化产业 |
5.3.3 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
5.4 街区开发管理与公共政策 |
5.4.1 街区更新开发管理机制 |
5.4.2 公共政策制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街区文化特色及价值 |
6.1.2 句法分析结论 |
6.1.3 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5)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消费模式研究现状 |
1.2.2 定制化研究现状 |
1.2.3 食品包装定制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及食品包装设计相关理论依据 |
2.1 定制化消费模式概述 |
2.1.1 消费模式的概念及形成 |
2.1.2 消费模式的演变 |
2.1.3 定制化的概念界定 |
2.1.4 定制化消费模式 |
2.2 食品包装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功效 |
2.2.1 食品包装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2 食品包装基本构成要素的功效 |
2.3 定制化消费模式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2.3.1 食品包装设计需求的改变 |
2.3.2 商业模式变更对设计生产流程的改变 |
2.3.3 定制化生产技术刺激多种设计可能性呈现 |
2.4 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理论支撑 |
2.4.1 用户需求作为设计导向 |
2.4.2 用户体验作为设计宗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相关调研与问题分析 |
3.1 调研方法及框架 |
3.1.1 调研方法 |
3.1.2 调研框架 |
3.2 食品包装定制化设计相关案例调研分析 |
3.2.1 食品包装定制化市场调研分析 |
3.2.2 食品包装定制化相关案例及其分析 |
3.3 食品包装定制化的消费者需求调查 |
3.3.1 食品包装定制化需求调查问卷及分析 |
3.3.2 非参与式消费者行为观察调研 |
3.3.3 食品包装定制化的用户深度访谈调查 |
3.4 食品包装定制化调研总结与问题归纳 |
3.4.1 食品包装定制化调研总结 |
3.4.2 食品包装定制化问题归纳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定制设计原则 |
4.1 个性化设计原则 |
4.1.1 设计基于品牌调性 |
4.1.2 设计彰显生活态度 |
4.1.3 设计尊重文化多样性 |
4.2 协同化设计原则 |
4.2.1 消费者参与的信息协同化 |
4.2.2 印刷生产协同化 |
4.2.3 物流调度协同化 |
4.3 情感化设计原则 |
4.3.1 情感化设计的感知舒适 |
4.3.2 易用性与安全感的营造 |
4.3.3 设计建立情感纽带 |
4.4 柔性化设计原则 |
4.4.1 “高度适应”的高柔性设计流程 |
4.4.2 “以需定产”的高灵敏供应链 |
4.4.3 “精准生产”的高柔性制造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定制设计方法 |
5.1 小数据帮助挖掘情感需求 |
5.1.1 情感诉求细节化 |
5.1.2 功能诉求具体化 |
5.1.3 氛围营造场景化 |
5.2 模块化设计理念介入设计与生产 |
5.2.1 模块系统层级划分标准化 |
5.2.2 食品包装设计模块化 |
5.2.3 食品包装生产模块化 |
5.3 行为引导提升互动体验 |
5.3.1 舒适的定制界面的导航设计 |
5.3.2 创造安全清晰的定制界面操作环境 |
5.3.3 定制效果的即时传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2: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3:10个食品包装定制化案例研究 |
附录4:食品包装定制化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5:线下观察调研记录 |
附录6:用户访谈记录 |
(6)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激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需求背景 |
1.1.4 背景总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现存研究的分析评价 |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合交通与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概念辨识 |
2.1 城市复合交通体系相关概述 |
2.2 城市复合交通体系分类 |
2.2.1 动态交通分类 |
2.2.2 静态交通分类 |
2.2.3 步行系统与商业接驳空间 |
2.3 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相关概述及对象界定 |
2.3.1 商业综合体的定义和分类 |
2.3.2 商业综合体多首层出现原因 |
2.3.3 多首层商业综合体首层发展概况 |
2.3.4 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概念的界定 |
2.4 复合交通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需求探讨 |
2.4.1 建城一体的发展需求 |
2.4.2 经济利益的驱动需求 |
2.5 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现存问题 |
2.5.1 商业定位引发的社会问题 |
2.5.2 交通政策引发的经济问题 |
2.5.3 建筑主导引发的设计问题 |
2.5.4 问题小结 |
2.6 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首层的激活类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现状调查及策略初探 |
3.1 多首层商业现状调查 |
3.1.1 调查目的及内容 |
3.1.2 调查范围限定 |
3.2 城市环境 |
3.2.1 城市现状 |
3.2.2 城市激活分析 |
3.3 交通接驳 |
3.3.1 国内商业综合体公共接驳空间 |
3.3.2 国外商业综合体公共接驳空间 |
3.4 商业空间 |
3.4.1 空间组织分析 |
3.4.2 空间界面分析 |
3.4.3 空间序列分析 |
3.5 业态布局 |
3.5.1 国内商业综合体首层布置及业态布局分析 |
3.5.2 国外商业综合体首层布置及业态布局分析 |
3.5.3 业态激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多首层激活策略及研究 |
4.1 城市策略深化 |
4.1.1 规模合理化 |
4.1.2 核心立体化 |
4.1.3 城市激活策略总结 |
4.2 接驳策略深化 |
4.2.1 方式多元化 |
4.2.2 换乘便捷化 |
4.2.3 接驳激活策略总结 |
4.3 空间策略深化 |
4.3.1 组织差异化 |
4.3.2 界面细节化 |
4.3.3 序列韵律化 |
4.3.4 空间激活策略总结 |
4.4 业态策略深化 |
4.4.1 传统主导化 |
4.4.2 互动体验化 |
4.4.3 体验化类型 |
4.4.4 运营模式分析 |
4.4.5 业态激活策略小结 |
4.5 消费者策略分析 |
4.5.1 人群差异分析 |
4.5.2 消费心理分析 |
4.5.3 消费行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首层商业综合体设计策略实践 |
5.1 项目概述 |
5.2 接驳方式 |
5.3 空间打造 |
5.4 业态布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零售下三只松鼠公司的体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新零售理论 |
2.1.1 “新零售”的含义 |
2.1.2 新零售的特征 |
2.1.3 新零售的概念 |
2.2 体验营销理论 |
2.2.1 体验的内涵 |
2.2.2 体验营销的定义 |
2.2.3 体验营销的战略体验模块 |
2.2.4 体验营销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 4P营销理论 |
2.4 新零售与体验营销的关系 |
第三章 三只松鼠公司环境与现状分析 |
3.1 三只松鼠公司发展历程概况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微观环境分析 |
3.3.1 竞争者分析 |
3.3.2 目标顾客分析 |
3.3.3 供应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零售下三只松鼠体验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4.1 三只松鼠顾客体验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对象与设计目的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4.2 三只松鼠体验营销策略现状 |
4.2.1 用户需求体验现状 |
4.2.2 产品体验现状 |
4.2.3 体验信息传播现状 |
4.2.4 体验场景现状 |
4.3 新零售下三只松鼠体验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用户需求点认知不够全面 |
4.3.2 产品体验不足 |
4.3.3 体验信息传播仍有不足 |
4.3.4 体验场景的打造仍有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只松鼠在新零售模式下体验营销的策略优化与保障 |
5.1 体验营销策略优化 |
5.1.1 精准掌握用户体验需求 |
5.1.2 升级消费场景体验 |
5.1.3 产品体验策略 |
5.1.4 价格体验策略 |
5.1.5 渠道体验策略 |
5.1.6 促销体验策略 |
5.2 体验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5.2.1 信息技术保障 |
5.2.2 组织管理保障 |
5.2.3 人力资源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三只松鼠顾客体验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语素构词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编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材料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素与词的关系 |
2.1 语素 |
2.1.1 语素的定义 |
2.1.2 语素的分类 |
2.2 词 |
2.2.1 词的定义 |
2.2.2 词的结构类别 |
2.3 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2.3.1 语素义 |
2.3.2 词义 |
2.3.3 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3.1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义的义类 |
3.1.1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义的义类 |
3.1.2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的构词位置 |
3.2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构成词的义类 |
3.3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义与所构词的语义构成关系 |
3.3.1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与所构词的语义类别关系 |
3.3.2 教材中不成词语素义与所构词义的组合类型 |
第4章 教材中成词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1 教材中成词语素义的义类 |
4.1.1 教材中成词语素义义类 |
4.1.2 教材中成词语素的构词位置 |
4.2 教材中成词语素构成词的义类 |
4.3 教材中成词语素义与所构词的语义构成关系 |
4.3.1 教材中成词语素与所构词的语义类别构成关系 |
4.3.2 教材中成词语素义与所构词义的组合类型 |
第5章 教材中语素与词的编排情况 |
5.1 不成词语素与其构词的编排情况 |
5.2 成词语素与其构词的编排情况 |
5.3 超纲词语 |
5.4 教材词语编排与语素教学 |
第6章 教材中语素与词的编排建议 |
6.1 语素与词编排的顺序性原则 |
6.2 语素与词编排的系统性原则 |
6.3 语素与词编排的实用性原则 |
6.4 语素与词编排的趣味性原则 |
6.5 语素与词编排的重现和归纳原则 |
6.6 采用语素教学法对《体验汉语》中词汇教学设计举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三种新潮食品值得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4]“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D]. 董世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8)
- [5]定制化消费模式下的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D]. 孙玉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6]复合交通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多首层空间激活研究[D]. 任子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新零售下三只松鼠公司的体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李佩珊. 广西大学, 2020(07)
- [8]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9]语素构词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编排[D]. 李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