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大学习观”问题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蔡雯婷[1](2021)在《生态理论系统视域下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实施与思考》文中指出生态理论强调将家庭、学校、社会看作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在指导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的过程中,将个体的心理发展作为核心出发点,通过开设文化实境学习体验课程,利用当地资源来构建实施辅导体系,从课程设置、活动开发、个体辅导、家庭支持、职业体验等多维度去探寻有效途径。将辅导模式立足于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多年的实施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邓媛[2](2021)在《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某大学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师生互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大学习观的逻辑框架下,以我国某大学本科生学习满意度为调查样本,进行量化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师生互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显着性因素,相较于课外师生互动,课内师生互动在学生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位置更加显着。因此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关键,在师生互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聚焦课内师生互动,关注课堂师生互动的多样化形式,兼顾课外师生互动,挖掘其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潜在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体验。
张聪[3](2020)在《家班合作中学生立场的缺失与补偿——一种指向高质量班级生活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家班合作是构建高质量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是家班合作的主体。但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学生感受被忽视、学生立场缺位已然成为家班合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其中,学生主动性被压抑、差异性被忽视、全面性被取代是主要原因。为此,教育者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升学生立场,通过构建家班合作的良性生态提升班级生活质量。
杨帆[4](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区教育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利用,能够提供发起、支持、承载、服务等功能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目标,可以使学生在社区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对比苏州市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要包括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研究等内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研究主要包括社区教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情况的测评体系构建和社区教育资源取得的成绩、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四部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知晓度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社-社”和“学-社”的资源共享意识淡薄。针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苏州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主要包括:激发学生了解社区生活的兴趣,强化联系社区深入学习的动机;加强“社区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社区资源整合能力;发挥社区教育资源潜力,推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优化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教育生态体系等。
刘强[5](2020)在《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师生互动对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目标,课堂教学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渠道,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各个环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步调,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并提出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具体指的是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此思政视域下,如何促使体育课程不局限于“教师”,发挥全员育人功能;如何促使体育课程不局限于“课程”,发挥全程育人功能;如何促使体育课程不局限于“课堂”,发挥全方位育人功能;师生互动作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如何促使体育教师作为互动主体嵌入学生的运动经历,如何促使体育师生关系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满意度,如何发挥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都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东大学等16所高校选取大一至大四年级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理论路径进行阐述,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满意度路径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研究表明:(1)高校形象对于学生期望的路径系数为0.145,在所有的影响效度中排名最低,影响效度不高,学生期望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和体育课程满意度均存在显着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11和0.201,在所有的路径系数中排名不高,学生对于体育课期望程度越高,对于体育课程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2)师生互动主要分为:体育课程师生互动、个人运动经历师生互动、体育社团俱乐部师生互动和体育竞赛师生互动,其重要性分别为0.851、0.783、0.723和0.832,可以看出在师生互动的范围方面,体育课堂师生互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互动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发展支持存在显着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17,且只有直接效应,没有间接效应。师生互动对于师生关系有着显着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7;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有着显着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88,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的间接效应为0.068,其总效应为0.356。师生互动对于体育课程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81,师生互动通过“学习与发展支持”和“自我收获”对体育课程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0.027,另外通过“师生关系”对体育课程满意度也产生间接效应0.177,因此师生互动对于体育课程满意度的总效应为0.458。(3)学习与发展支持的观测变量有体育场地器材支持、医疗支持、体育课程活动竞赛支持和身心健康指导服务支持,其重要性依次为0.836、0.711、0.835和0.822;学习与发展支持对于自我收获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13,两者之间只存在直接效应,没有间接效应。(4)师生关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观测变量有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学生与体育社团俱乐部指导教师关系、学生与教练员关系,其重要程度分别为0.841、0.736和0.719;师生关系对于体育课程满意度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57,在所有的路径影响效应中居于首位,且只存在直接效应,没有间接效应。(5)自我收获包含了以下观测变量:“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品质”、“社会适应”和“终身体育思想”,其重要程度分别为0.861、0.851、0.843、0.832、0.822、0.703;自我收获对于体育课程满意度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94,只有直接效应,没有间接效应。(6)体育课程满意度分为四个测量维度,分别是体育风气氛围、课程质量、运动经历、整体成长,其重要程度分别为0.728、0.821、0.867和0.837,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运动经历占据首位;体育课程满意度主要受四条路径影响,分别是学生期望、师生关系、自我收获和师生互动,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01、0.457、0.394和0.458,在这四条路径中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的路径系数最高,这也表明了师生互动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也为高校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
徐笑梅[6](2019)在《家庭场域中的代际学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渗透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代际学习成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代际学习现象是家庭场域中的日常现象,是家庭成员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潜在”方式。代际学习给家庭成员带来的是深入骨髓的影响,不仅提供给儿童学习的机会,而且能够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从而达到缓解代际冲突,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成效,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本研究聚焦于家庭场域中的代际学习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开放性访谈的方法,试图揭示出当前家庭代际学习的现状。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解释了家庭场域、代际学习和家庭教育相关概念,梳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代际学习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代际学习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家庭代际学习的现状考察。包括问卷数据和个案家庭访谈资料的分析,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小结。第四部分基于研究分析的现状,从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分析影响家庭代际学习的因素。第五部分是对家庭代际学习的现实审思,并提出促进家庭代际学习的对策。第六部分对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进行了简要总结。研究发现,当前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代际学习的现象,代际群体的学习意愿较高。代际学习内容涵盖了知识、技能、价值观、文化、社会规范等多个方面。代际学习方向呈现单向、双向并存的特点。代际学习的场所呈现非正式且多样化的特点。代际学习的方式从传统的线下交流沟通为主,逐步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农村家庭相比,城市家庭代际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学习效果更好。家庭代际学习具有缓解代际冲突、提升自我价值和促进终身学习发展的现实价值,并呈现出多代性、多样性、互惠性和连续性的本质特征。
杨璐柳婷[7](2018)在《生生互动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文中认为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人际互动之一,带有隐性课程功能的生生互动影响着大学生发展,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士气及对院校的归属感认知,而后者也对大学生发展产生了影响。为了探寻同辈互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并避免互动内容纷繁复杂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个体在高校场域内与同辈之间常态化、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互动,不包括冲突、暴力等突发性的负性互动。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究大学生同辈互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生生互动、学习士气、归属感与大学生发展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首先,从互动内容、规模、对象来考察大学生同辈互动群体差异。就互动内容来看,样本学生学习性互动水平低于非学习性互动水平,其中理科生、内向生的学习性互动分别显着高于文科生、外向生;就互动规模而言,外向生、老生、党员学生、学生干部、成绩中上、县级市的学生互动规模分别显着高于内向生、新生、非党员学生、普通学生、其他生源地学生;就互动对象来看,学生往往与性格相投且接触便利的同辈开展密切互动。第二,大学生同辈互动在四个维度上呈现分层特征:1.内容分层,有“学伴”与“玩伴”之分;2.地位分层,具体互动情景中学生处于边缘或核心地位;3.权力分层,生生互动影响了学生校园地位的分层;4.性格分层,生生互动型塑了学生性格。通过访谈发现,分层的内在机制对文化再生产理论既有继承也有挑战。第三,经过AMOS21软件的多重中介分析,本文发现,学习士气在学习性互动与大学生发展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归属感在非学习性互动与大学生发展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通过结构方程多群组分析,发现学习性互动及非学习性互动给女大学生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更大;非学习性互动对性格内向生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作用;非学习性互动对外向生的个人发展起到更大作用。最后,站在人才培养与教育实质公平视角,就高校层面如何帮助大学生,尤其是互动中的弱势群体,更好投入同辈互动,实现个人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邢郁[8](2018)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探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年强,则中国强,学校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如果不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形成完整全面的价值观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学习小组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究是我国新形势下中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调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与
龙永红,汪霞[9](2017)在《高校生师互动的本质、价值及有效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生师互动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有效的生师互动是一种具有召唤性的对话实践,是一种关于学习意义的价值互动,也是一种基于大学习观的嵌入式互动。其价值表现在:它是学生学习收获的关键影响因素;它与高等教育质量、教育满意度直接关联,同时也是高校教学模式变革的动力之一。激发生师互动动机、拓展生师互动途径、提供情感支持是提升高校生师互动质量的有效策略。
倪超[10](2012)在《新课改下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及其转变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出诸多弊端,为改变这一现象,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衡量此次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数学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数学任务的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学习方式的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选取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行编制的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问卷为工具,深入一线调查。通过调查、比较和分析,了解到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得到如下结论:(1)总体上,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已从以传统学习方式为主转向以新的学习方式为主,并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2)男女生在传统学习方式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在新的学习方式整体上无显着的性别差异,而六种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中,男女生在自主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上有显着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年级差异与学校差异不大;(4)六种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转变数学学习方式提出了五条建议,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依据。目前,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效果并无预期的理想,所以数学教育改革需进一步深入,数学教育改革的美好蓝图需要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绘制,特别是一线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中学生“大学习观”问题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大学习观”问题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理论系统视域下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实施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探寻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有效途径 |
(一)生涯规划辅导课程体系建设 |
(二)实境体验式学习推动学生的学业辅导 |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职业设计 |
(四)使用咨询技巧澄清个体生涯困惑 |
三、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架构与基础 |
(一)构建生涯教育系列课 |
(二)个案辅导 |
(三)活动设置 |
(四)强调家庭以及同伴支持的作用 |
(五)培训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团 |
四、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研究创新 |
五、生涯规划辅导实施后的启示 |
第一,规划教育的前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
第二,目标倾向定位,是生涯规划的第一个步骤。 |
第三,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全面完整。 |
第四,规划和指导的机制形式可以多样化。 |
六、基于生态理论视野下的反思 |
1.生涯规划理念的推广。 |
2.生涯规划教育的贯穿性。 |
3.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
(2)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某大学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生互动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中的位置逐渐凸显 |
二、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1. 以“大学习观”为理论指导,构建理论模型。 |
2.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研究假设。 |
3. 研究工具的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
1. 信度检验。 |
2. 师生互动情况的统计分析。 |
3. 师生互动对大学生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
1. 师生互动及其内部形态显着影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 |
2. 探索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学习满意度。 |
3.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学习满意度。 |
4. 聚焦课内师生互动,关注课堂师生互动的多样化形式。 |
5. 兼顾课外师生互动,挖掘其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
(3)家班合作中学生立场的缺失与补偿——一种指向高质量班级生活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立场:构建高质量班级生活的关键因素 |
1. 学生处于家班合作的核心地位。 |
2. 学生是连接家庭和班级的重要纽带。 |
3. 学生是家班合作良性生态的基础。 |
二、学生立场缺失:建构高质量班级生活的瓶颈 |
1. 学生的主观感受易被忽视。 |
2. 学生的主观立场易受影响。 |
3. 学生的主体地位易被弱化。 |
三、审视与反思:学生立场缺失的关键原因 |
1. 主动性被压抑——学生很少具有自主选择权。 |
2. 差异性被忽视——学生被称为“群体”而非“个体”。 |
3. 全面性被取代——不良社会价值观念介入。 |
四、切实关注学生立场:构建高质量班级生活的实践路径 |
1. 贯彻国家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
2.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实现班级协商管理。 |
3. 构建家班合作共同体,重塑家班合作主体观。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概述 |
(一) 概念界定 |
1、资源 |
2、教育资源 |
3、社区教育资源 |
4、教育生态 |
(二) 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论述 |
(三) 思想资源 |
1、教育生态学思想 |
2、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必要性 |
1、课程性质的应然要求 |
2、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 |
3、学校和社区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可行性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
2、教师教学资源的易获取性 |
3、学生学习方式的易接受性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3、坚持整合配置的原则 |
三、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 |
(一) 社区教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情况的测评体系构建 |
1、测评目的与意义 |
2、测评体系的内容 |
(二) 调查情况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盐城市社区教育总体情况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总体情况 |
(三) 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取得的成绩 |
1、市区学校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情况良好 |
2、重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投入 |
(四) 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知晓度低,且存在区域差异 |
2、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 |
3、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 |
4、“社-社”和“学-社”的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
四、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学生难以提供健康的“根苗” |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不浓 |
2、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不够 |
(二) 教师难以提供充足的“水分” |
1、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利用意识 |
2、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利用技能 |
3、综合能力欠缺:缺乏利用能力 |
(三) 社区难以提供良好的“肥料” |
1、社区教育资源存量不足 |
2、社区与学校缺乏有效的沟通 |
3、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 |
(四) 外部环境难以提供合适的“土壤” |
1、唯分数论的学校教学理念 |
2、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二律背反” |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益借鉴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经验 |
1、充分利用社区物质教育资源 |
2、重视社区精神教育资源的熏陶作用 |
3、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 |
4、学校与社区有稳定的交往机制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启示 |
1、创新社区活动形式,提高利用率 |
2、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利用保障 |
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 |
(一) 激发学生了解社区生活的兴趣,强化学生联系社区深入学习的动机 |
1、利用社区真实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利用激励策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
(二) 加强“社区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社区资源整合能力 |
1、增强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自觉意识 |
2、深化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理论学习 |
3、提高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实践能力 |
(三) 发挥社区教育资源潜力,推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 |
1、充分挖掘、拓展社区教育资源的容量 |
2、促进社区教育资源效能的增大,提升资源使用效能 |
3、促进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 |
(四) 优化教育生态体系,营造课堂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环境 |
1、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2、加大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投入 |
3、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
(五) 学习和借鉴苏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方法 |
1、借鉴“校社互动”的模式 |
2、健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师生互动对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解释 |
1.3.1 互动概念 |
1.3.2 师生互动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师生互动的研究综述 |
1.4.3 文献研究现状简要评析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理论路径 |
3.1.1 师生互动与高校体育课程 |
3.1.2 师生互动与嵌入式互动 |
3.1.3 师生互动与自我收获感 |
3.1.4 师生互动与满意度 |
3.2 模型构建 |
3.2.1 结构方程模型 |
3.2.2 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潜变量及其测量 |
4.1.1 高校形象 |
4.1.2 学生期望 |
4.1.3 师生互动感知 |
4.1.4 师生关系感知 |
4.1.5 体育学习与发展支持感知 |
4.1.6 自我收获感知 |
4.1.7 体育课程满意度 |
4.2 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4.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2 因子适用性分析 |
4.2.3 模型拟合指数检验 |
4.3 模型检验 |
4.4 模型分析 |
4.4.1 高校形象的影响 |
4.4.2 学生期望的影响 |
4.4.3 师生互动的影响 |
4.4.4 学习与发展支持的影响 |
4.4.5 师生关系的影响 |
4.4.6 自我收获的影响 |
4.4.7 体育课程满意度 |
4.5 提升体育课程满意度的对策 |
4.5.1 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师生互动体系 |
4.5.2 打造师生关系,塑造体育人生导师 |
4.5.3 加大体育学习与发展支持,优化体育资源 |
4.5.4 发挥学生主体功能,提升自我收获感 |
4.5.5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学生满意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校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作者简历 |
(6)家庭场域中的代际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教育学视角:终身学习的使然 |
2.社会学视角:“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二、代际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 |
(一)关键概念的解读 |
1.家庭场域 |
2.代际学习 |
3.家庭教育 |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
1.代际学习的类型研究 |
2.代际学习的项目研究 |
3.代际学习的效果研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代际学习的理论支撑 |
1.社会学习理论 |
2.非正式学习理论 |
三、家庭代际学习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代际学习意愿 |
2.代际学习内容 |
3.代际学习方向 |
4.家庭学习氛围 |
5.父母参与学习情况 |
6.代际学习的空间分布 |
(四)家庭代际学习的个案分析 |
1.农民工家庭 |
2.干部家庭 |
3.教师家庭 |
4.农牧民家庭 |
(五)研究小结 |
四、家庭代际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因素 |
1.家长受教育程度 |
2.家长的教育观和学习观 |
3.家庭环境 |
(二)社会因素 |
1.地域间的发展差异 |
2.学习机会的供给 |
3.社会的关注程度 |
五、家庭代际学习的现实审思与行动对策 |
(一)审思家庭代际学习的现实价值 |
1.缓解代际冲突,增进代际理解 |
2.提升代际群体的自我价值 |
3.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 |
(二)洞悉家庭代际学习的本质特征 |
1.多代性 |
2.多样性 |
3.互惠性 |
4.连续性 |
(三)建构家庭代际学习的分析与设计框架 |
1.从国内外比较中把握家庭代际学习的主要内容 |
2.家庭代际学习的分析与设计框架 |
(四)促进家庭代际学习的行动之策 |
1.建立家庭学习共同体 |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
(2)营造积极的家庭学习氛围 |
(3)建立共同的家庭学习愿景 |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 |
(1)积极开展家校合作 |
(2)扎根社区,发挥社区的协调推进作用 |
(3)政府提高关注度,将代际学习纳入政策视野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生生互动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假设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样本特征 |
一、研究思路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生互动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互动内容 |
一、非学习性互动与学习性互动 |
二、不同群体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互动规模 |
一、互动规模总体水平 |
二、不同群体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互动对象 |
一、亲密互动对象的特征 |
二、不同群体的差异分析 |
第四节 互动分层 |
一、四维度分层:内容、地位、权力、性格 |
二、分层机制初探 |
小结 |
第三章 互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学习士气 |
一、学习士气特征及成因 |
二、互动与学习士气的关系 |
第二节 归属感 |
一、归属感水平与原因分析 |
二、互动与归属感的关系 |
第三节 大学生发展 |
一、大学生发展现状描述 |
二、互动内容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互动规模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四、学习士气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五、归属感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互动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一、模型假设 |
二、模型修正与结果 |
第二节 模型分析 |
一、中介效应分析:互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具体机制 |
二、群体差异:基于多群组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8)“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中学“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 |
二、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学习小组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
1. 以班主任为主导, 推进班级管理运行 |
2. 以科任教师为辅, 侧重学生学业导航 |
3. 以班委会为纽带, 拓宽管理渠道 |
4. 以学习小组为核心, 构建班级文化 |
三、小结 |
(9)高校生师互动的本质、价值及有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生师互动有效性不足的实践表征 |
1. 高校生师互动的狭窄性 |
2. 高校生师互动的形式化 |
二、高校生师互动的本质 |
1. 生师互动是一种具有召唤性的对话实践 |
2. 生师互动是一种关于学习意义的价值互动 |
3. 生师互动是基于大学习观的嵌入式互动 |
三、高校生师互动的价值 |
1. 生师互动是学生学习收获的关键影响因素 |
2. 生师互动与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满意度直接关联 |
3. 生师互动是教学模式变革的动力之一 |
四、高校生师互动有效性的达成 |
1. 有效生师互动的动机激发策略 |
2. 有效生师互动的途径拓展策略 |
3. 有效生师互动的情感支持策略 |
(10)新课改下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及其转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述评 |
3. 数学学习方式的含义及其种类 |
3.1 数学学习方式的含义 |
3.1.1 学习 |
3.1.2 学习方式 |
3.1.3 数学学习方式 |
3.2 数学学习方式的种类 |
3.2.1 传统数学学习方式 |
3.2.2 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
4.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调查设计与问卷编制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工具 |
4.1.3 调查过程 |
4.1.4 数据处理 |
4.2 问卷的编制 |
4.2.1 问卷编制过程 |
4.2.2 正式问卷的内容与记分方法 |
4.2.3 正式问卷的样本 |
4.2.4 正式问卷的信度 |
4.2.5 正式问卷的效度 |
5. 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5.1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1 传统数学学习方式和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总体情况 |
5.1.2 七种具体数学学习方式的总体情况 |
5.2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
5.2.1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整体的性别差异 |
5.2.2 中学生新的和传统数学学习方式的性别差异 |
5.2.3 中学生七种具体数学学习方式的性别差异 |
5.3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
5.3.1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年级差异 |
5.3.2 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年级差异 |
5.4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学校差异分析 |
5.4.1 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差异 |
5.4.2 不同层次学校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差异 |
5.5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6. 结语 |
6.1 调查研究的结果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6.2.2 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评价观 |
6.2.3 加强数学学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帮助 |
6.2.4 开发和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
6.2.5 实现多种数学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 |
6.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学生“大学习观”问题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理论系统视域下中学生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实施与思考[J]. 蔡雯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16)
- [2]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某大学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J]. 邓媛. 湖北招生考试, 2021(02)
- [3]家班合作中学生立场的缺失与补偿——一种指向高质量班级生活的讨论[J]. 张聪. 江苏教育, 2020(79)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杨帆. 苏州大学, 2020(03)
- [5]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师生互动对学生自我收获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刘强. 鲁东大学, 2020(01)
- [6]家庭场域中的代际学习研究[D]. 徐笑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生生互动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D]. 杨璐柳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 邢郁. 考试与评价, 2018(01)
- [9]高校生师互动的本质、价值及有效策略[J]. 龙永红,汪霞. 江苏高教, 2017(11)
- [10]新课改下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及其转变的调查研究[D]. 倪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