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师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温守轰[1](2011)在《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之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师专逐步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师专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师专教学质量高低。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因素很多,诸如:经费的投入、学校教学氛围、计算机硬软件设施、课堂环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动机以及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教学思想和方法等等。有关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论文很多,却少有从运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来研究多媒体教学,针对师专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者、课件的开发者以及教学的引导者、管理者与激励者。有效教师是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而本研究基于教师的视角,围绕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六个维度,以桂林某师为研究对象,对师专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师专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偏低。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和多媒体教学理论,从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师专多媒体教学低效之原因,为师专多媒体教学追求有效,摆脱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序言”。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四个方面,确定了本研究的逻辑框架。第二部分,“多媒体教学理论概略”。引用了相关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理论:视听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阐明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优势;分析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维度,并以此展开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的调查研究;界定了本研究所运用的概念。第三部分,“师专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拷问——对G师专多媒体教学的调查”。调查问卷设计包含: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课件质量分析、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多媒体教学表达清晰性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分析和教师多媒体教学热情分析六个维度。并以师生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持肯定的态度,但师专多媒体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并不明显,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评价非常之低,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面临困境。第四部分,“师专多媒体教学低效之教师归因”。从教师的视角寻找师专多媒体教学低效之原因,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师自身原因,表现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不足,这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主要原因;二是多媒体教学管理不善,阻碍了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实施:三是师专现行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缺陷,影响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第五部分,“追求有效:提高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之对策”。针对多媒体教学低效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强化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提升多媒体教学素养;二是完善多媒体教学管理;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第六部分,“结语”。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意义,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高美玲[2](2008)在《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建国50年来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为对象,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着“文献工作先行”的态度收集和整理了建国50年来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期刊资料,对其进行较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以期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建国50年来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的发展脉络。全文将建国50年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的发展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至文革前、文革十年、文革后至20世纪末,前三章主要对这三个阶段的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将数量众多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教学思想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法、着名声乐教育家教育思想、课程、教学主客体研究等),以期使建国50年来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的发展脉络更清晰,更利于进一步的研究。第四章“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评析”分两节,第一节总结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研究特点并进行分析,第二节联系文艺思想、教育体制改革、音乐价值观念等从社会背景方面找出出现这些特点的深层原因。
龚剑[3](2008)在《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广西已先后有4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本并转型为多科性普通本科院。广西师专升本并转型为多科性普通本科学院是有其现实背景的。从世界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看,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转型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客观必然结果;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看,我国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升本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广西的高校布局结构看,广西师专升本转型是优化整个广西高校布局结构的需要;从加快整个广西高等教育大众化看,确实需要把各城市的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从广西城市发展看,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需要发展本科院校;从学校自身发展看,高校间实力竞争的压力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前景堪忧,广西师专升本转型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广西师专升本并转型为多科性普通本科学院是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有助于广西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缓解了原有高校本科扩招带来的压力,有助于广西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第二,广西师专升本探索出了一条扩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模和供给能力发展的新途径。第三,解决了一些地级市长期以来没有综合性或多科性本科院校的问题,有助于这些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从而提升地级城市的品位,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第四,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这些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学校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新的水平,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第五,广西师专升本后,对地级市发展高等教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可能带动地级城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广西由师专升本转型的院校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遇到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合作机遇和发展机遇,这些都是此类院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当然其发展也面临着环境的制约和办学条件的制约,同时受到竞争的威胁和毕业生就业形势、地方经济不发达等宏观威胁。作为由师专升本转型的院校,既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又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在发展中不至于迷失自我,迫切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学校的长远目标及行动路线作出宏观的、预见性的构想和规划。根据高校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和一些高等学校的发展经验,依据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这些学校的现实条件,遵循制定发展战略的原则,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可选择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按照分步走的原则,通过发展战略的实施,争取用二十年左右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把学校办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根据确立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选择的发展战略,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这些学校提出的要求,这些学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实施以下一些战略措施: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学习,更新办学理念;科学谋划,着力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推进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基础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教育;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队伍素质;实施开放办学,提升社会功能。
韩丽[4](2007)在《黑龙江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学》课程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全面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课程面临着改革的必然趋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培养小学美术教师的基地,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专业优秀、学识广博、能力卓越、具备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的小学美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师专开设的《小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是师范生今后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笔者从事《小学美术教材教法》教学四年的实践体会和教育硕士课程的学习经历,以及对黑龙江地区两所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学及相关课程的研究,认为在师专只开设《小学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已经不能适应小学美术教育迅猛发展的需要,所以,对师专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课程研究、《美术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性研究以及《美术教育学》课程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阻碍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设置、实施与发展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对师专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方向的认识比较模糊,课程设置效仿美术学院,从而造成了师专教师与学生不重视《美术教育学》课程的现状。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改革方法、新的美术教育见习与美术教育实习模式的构想以及构建《美术教育学》课程模块的设想,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原则、策略与方法,力求使本研究能对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照。
王胜青[5](2004)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正走向信息化。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要素除物质和能源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要素——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己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 概率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概率统计的这种独特思想方法,已被现代社会许多领域所运用;概率统计蕴涵的教育价值,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受到了数学教育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概率统计教育被纳入中小学数学课程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概率统计成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因此,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对概率统计的认知情况,便是笔者研究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主要起因。 本文从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及新课标入手,论述了概率统计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在调查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关于概率统计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下,对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改革构想,提出了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性建议;最后给出了一则课堂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中予以试验,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刻评析。 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理解概率统计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的内容标准及要求,改进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培养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新师资。希望对今后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张忠恒[6](2001)在《面向农村 面向21世纪 探索与构建培养新型师资的素质教育体系》文中研究指明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 ,从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体系的改革动因、基本思想方法、主体内容及实践思考等几个方面 ,对师专素质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探讨与理性审视 ,其对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借鉴意义
门福殿[7](2000)在《师专物理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最佳结合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分析当前师专物理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国内外教育教学的走势 ,在一段时间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最佳结合的方案
张海钟,杜明奎,党键[8](1999)在《教学时间是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文中研究说明
高岩,赵国林[9](1999)在《论面向21世纪的师专教育改革》文中指出在面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师专教育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日益突出的矛盾,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以师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开放式办学格局;二是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和师范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三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
杨行玉[10](1999)在《陕西师专规模发展、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师专20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呈层次性特征,发展历程呈阶段性特征;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办学效益逐年提高。但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和国家核定的办学条件仍有一定的差距。强化政府行为,制定扶持、保护和优先发展政策,加强师范教育法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法定的自主办学地位,建立“双向参与”办学机制是师专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规模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关键。
二、对师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师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之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外在需求 |
2、引导教师正确、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 |
3、多媒体教学是促进师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
(三) 文献综述 |
1、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
2、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的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概略 |
(一) 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
1、视听教育理论 |
2、教育传播理论 |
3、学习理论 |
4、系统理论 |
(二) 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模式 |
(三)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
(四) 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维度 |
1、关于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一般观点 |
2、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多维透视 |
三、师专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拷问——对G师专多媒体教学的调查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问卷发放和收回情况 |
(四) 调查结果分析 |
1、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 |
2、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课件质量分析 |
3、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 |
4、多媒体教学表达清晰性分析 |
5、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分析 |
6、教师多媒体教学热情分析 |
(五) 师生访谈 |
(六)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 |
四、师专多媒体教学低效之教师归因 |
(一) 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不足 |
1、教师多媒体教学意识淡薄 |
2、教师多媒体教学知识不足 |
3、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不强 |
4、教师多媒体教学态度欠佳 |
(二) 多媒体教学管理不善 |
1、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欠缺 |
2、缺乏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3、多媒体教学准入制度缺失 |
(三) 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缺陷 |
1、职称评聘制度的缺陷 |
2、薪酬分配机制不够合理 |
五、追求有效:提高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之对策 |
(一) 强化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提升多媒体教学素养 |
1、强化多媒体教学意识 |
2、丰富多媒体教学知识 |
3、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力 |
4、端正多媒体教学态度 |
(二) 完善多媒体教学管理 |
1、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
2、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3、制定多媒体教学准入制度 |
(三)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
1、改革现行的职称称评聘制度 |
2、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建国初至文革前(1949-1966)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
1.关于美声唱法教育方针研究的代表性文章 |
2.关于美声唱法教学内容研究的代表性文章 |
3.关于美声唱法教学法研究的代表性文章 |
4.关于着名声乐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的代表性文章 |
第二章 文革十年(1966-1976)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末(1977-1999)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文革和改革开放后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恢复与发展(1977-1991) |
二、声乐教学改革后的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发展(1992-1999) |
第四章 建国50 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评析 |
一、建国50 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特点分析 |
1.建国 50 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来源分析 |
2.建国 50 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 |
(1)建国 50 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数量与质量变化描述 |
(2)建国 50 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数量与质量变化原因分析 |
3. 建国50 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之特点分析 |
二、建国50 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变化之社会成因分析 |
1. 文艺政策对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影响 |
2. 教育体制改革对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影响 |
3. 音乐价值观念的改变对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 |
(一) 高等学校战略及战略管理基本概念 |
(二) 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实施模式 |
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
(一) 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 |
(二) 高等教育发展论 |
第三章 广西师专升本转型的背景及意义 |
一、广西师专升本转型的背景 |
二、广西师专升本转型的意义 |
第四章 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样本学校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二) 教师问卷统计与分析 |
(三)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
(四) 校领导访谈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SWOT 分析 |
一、优势 |
(一) 区域优势 |
(二) 资源优势 |
二、劣势 |
(一) 环境制约 |
(二) 办学条件制约 |
三、机遇 |
(一) 政策机遇 |
(二) 合作机遇 |
(三) 发展机遇 |
四、威胁 |
(一) 竞争威胁 |
(二) 宏观威胁 |
第六章 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 |
一、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目标 |
二、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发展战略选择 |
(一) 内涵式发展战略 |
(二) 跨越式发展战略 |
(三) 错位发展战略 |
三、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措施 |
(一) 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学习,更新办学理念 |
(二) 科学谋划,着力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 |
(三) 推进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
(四) 加强基础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
(五)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
(六) 强化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教育 |
(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队伍素质 |
(八) 实施开放办学,提升社会功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黑龙江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学》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主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课程研究 |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学》课程模块及相关课程研究 |
第三节 《美术教育学》课程的先行研究 |
第二章 《美术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性 |
第一节 教师专业素养 |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
第三节 与《美术教育学》课程相关的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
第四节 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相关性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章 《美术教育学》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设置 |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三节 《美术教育学课程》及相关课程的问题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的启示 |
第五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的启示 |
第四章 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方案 |
第一节 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
第二节 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改革 |
第三节 师专《美术教育学》课程实施 |
第四节 教学案例 |
结章 |
附录 |
注释 |
后i己 |
(5)新课改背景下的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1、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的背景 |
2、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及其在新课标中的内容解析 |
2.1 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 |
2.1.1 概率统计的随机观念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随机 |
2.1.2 概率统计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整体理解 |
2.1.3 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公民处理信息的能力 |
2.1.4 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
2.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概率统计内容解析 |
2.2.1 第一学段内容标准解析 |
2.2.2 第二学段内容标准解析 |
2.2.3 第三学段内容标准解析 |
3、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
3.1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状况评估 |
3.1.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对概率统计课的认识调查 |
3.1.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概率知识调查 |
3.2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
3.2.1 对国家统一《大纲》变革的背景分析 |
3.2.2 对几所院校《大纲》调查的比较分析 |
3.3 几点结论 |
(1) 培养目标关注面过窄 |
(2) 教学目的过于宽 |
(3) 教学内容太注重理论 |
(4)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
(5) 教学手段比较陈旧 |
(6) 教学过程缺乏新课程理念的支撑 |
4、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的总体构想 |
4.1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性质 |
4.2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 |
4.2.1 课程的涵义 |
4.2.2 课程目标的涵义 |
4.2.3 新时期师专培养目标定位 |
4.2.4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表述 |
4.3 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内容 |
4.3.1 课程内容的构成 |
4.3.2 课程内容选取的思路 |
4.3.3 课程内容的处理意见 |
5、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优化建议 |
5.1 课堂教学内容优化 |
5.1.1 课堂教学应重视理论的实际背景 |
5.1.2 课堂教学应淡化演绎逻辑推理,突出数学思想 |
5.1.3 课堂教学应注重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 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
5.2.1 引入新课的方法 |
5.2.2 突出重点的方法 |
5.2.3 突破难点的方法 |
5.2.4 使用教学语言的方法 |
6、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案例 |
6.1 课堂教学案例呈现 |
(1) 学习者分析 |
(2) 教学目标设计 |
(3) 学习任务分析 |
(4) 教学过程设计 |
6.2 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
结语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面向农村 面向21世纪 探索与构建培养新型师资的素质教育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新体系的改革动因 |
(一) 时代进步的历史趋势。 |
(二)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 基础教育的迫切呼唤。 |
(四) 高师改革的内在归宿。 |
二、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新体系的基本思想方法 |
(一) 把握改革趋势, 了解自身实际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前提条件。 |
(二) 更新思想观念, 突破传统束缚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思想先导。 |
(三) 明确培养规格, 确立改革基点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
(四) 优化培养模式, 建立基本框架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主攻方向。 |
(五) 突出自身特色, 把握改革取向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活力所在。 |
三、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新体系的主体内容 |
(一) 学校办学模式: |
(二) 人才培养模式: |
(三) 支撑保障模式: |
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新体系的几点思考 |
(一) 向农是师专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支点。 |
(二) 创新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 |
(三) 竞争是构建师专素质教育体系的动力。 |
(7)师专物理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最佳结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课题的提出 |
2 师专物理教学的缺陷 |
2.1 内容陈旧 |
2.2 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
2.3 教与学的沟通不力 |
2.4 素质教育体现不足 |
3 师专实验教学的缺陷 |
3.1 实验组织方式僵硬 |
3.2 预习知识面及深度不足 |
3.3 实验内容单调 |
3.4 实验空间、时间安排有待调整 |
3.5 实验针对性不强 |
4 学生教师问卷调查 |
4.1 课堂教学方面 |
4.2 实验教学方面 |
5 国内外教学动态 |
5.1 国内教学动态 |
5.2 国外教学动态 |
6 初步方案的实验 |
6.1 实验对象 |
6.2 实验方法 |
6.3 对初步实验情况的分析 |
6.4 对修订后的方案再对98级新生进行实验 |
7 结 论 |
7.1 实现最佳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
7.2 实现最佳结合的指标 |
四、对师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师专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之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教师的视角[D]. 温守轰.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4)
- [2]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D]. 高美玲. 武汉音乐学院, 2008(08)
- [3]广西师专升本转型后的发展战略研究[D]. 龚剑.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4]黑龙江地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学》课程的研究[D]. 韩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6)
- [5]新课改背景下的师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D]. 王胜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04(01)
- [6]面向农村 面向21世纪 探索与构建培养新型师资的素质教育体系[J]. 张忠恒.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02)
- [7]师专物理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最佳结合的研究[J]. 门福殿. 滨州师专学报, 2000(02)
- [8]教学时间是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J]. 张海钟,杜明奎,党键. 洛阳师专学报, 1999(06)
- [9]论面向21世纪的师专教育改革[J]. 高岩,赵国林. 甘肃高师学报, 1999(06)
- [10]陕西师专规模发展、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之比较[J]. 杨行玉. 安康师专学报,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