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与法院核查——及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质疑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与法院核查——及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质疑

一、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兼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吴云辉[1](2020)在《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游戏着作权有着不同于传统着作权的明显特征,决定着其在基本原则、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和证据规则等方面在适用时与传统着作权存在很大的区别。虽然我国在立法上,对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规定得较为完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侵权损害赔偿额低、证据规则适用困难和案件法定赔偿适用泛滥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三国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基本原则、证据规则和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的考察,结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重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完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证据规则和规范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适用这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何江[2](2019)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论》文中认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相继入法,辅之以传统的环境刑事公诉和新兴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使环境公益的司法保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由于同一环境侵害行为往往具备多重违法属性,而环境规制路径之间亦存在功能交叉或重叠,由此导致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着艰巨的程序协调难题。具体表现在:其一,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协调好环境行政规制与环境司法规制的关系;其二,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协调好各环境公益司法保护手段之间的关系;其三,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协调好与传统的环境私益诉讼之间的关系。既有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多及于特定类型诉讼程序的构建与完善,而未顾及环境公益司法保护之整体性构造,亟待从“整体主义环境哲学”的角度探讨环境公益诉讼与关联诉讼的协同配合机制。由于对“环境公益”这一基石性概念的研究阙如,直接造成环境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不清、模式选择混乱等现实难题。在解释论视角下,环境公益应当作“环境实体公益”和“环境制度公益”的二元界分,前者旨在恢复实体层面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构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诉求;后者旨在救济因侵害行为而对环境秩序造成的冲击,并构成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基石诉求。加之环境刑事公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均满足公益诉讼的基本构成要件,所以亦可纳入广义的公益诉讼范畴。鉴此,本文将环境刑事公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间的程序协调问题概括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内部程序整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实际上赋予了行政机关一个公法性质上、私法操作上的请求权,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界定为民事性质诉讼的观点有违其公法内核,犯了“手段凌驾于目的”的归因错误,将其界定为在环境行政规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法院为中心的行政执法程序更为妥当。因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一类独立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特殊诉讼类型。加上传统的环境民事/行政私益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有别,但程序上有所勾连。所以本文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私益诉讼、环境行政私益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协调问题概括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外部程序衔接”。同类型的环境公益诉讼内部程序整合与异质型的环境公益诉讼外部程序衔接的手段主要表现为“附带审理”与“合并审理”,二者在本质上均属于“诉的合并”的范畴,因此“诉的合并”理论就构成环境公益诉讼内部程序整合与外部程序衔接的基础理论。本文以“3.0版本”的“相对的诉讼标的理论”为基础,构造出一种广义的诉的合并理论,认为应当通过赋予法院以诉的合并自由裁量权保障诉的合并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中的应用,并通过对举证规则、管辖规则和既判力规则等的改造,使环境公益诉讼与关联诉讼的程序协调能够在契合诉讼法理的前提下实现对环境法益的整全性保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出一种“法院——责任人”的直接规制路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则构造出一种“法院——政府——责任人”的间接规制路径,二者在维护环境公益这一核心取向上是殊途同归的,由此引发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竞合。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协调可以通过设计不同情形下的诉讼模式选择方案、完善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来具体展开。环境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协调面临着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功能重叠、过罪化倾向和检察机关“双重代位”引发的主体不适格质疑,可以通过构建以“先民后刑”模式为原则,以“刑民分离”模式为补充的审理策略,并同时通过附带诉讼时的公告豁免、管辖级别冲突时的“就低”策略等手段来应对程序整合面临的问题。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程序协调面临着“紧密式衔接”和“松散式衔接”两条路径,鉴于前者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语境下面临着较大的“转轨成本”,“松散式衔接”模式则具有成本低廉而成效显着的优势,因此选择“松散式衔接”模式破解“双轨制环境诉讼”附带的弊端更具可行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争点分隔和中间裁判的方式实现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程序衔接的效率提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程序衔接也面临两条路径,即基于解释论的视角通过受案范围、诉前程序、起诉顺位、诉讼请求和证据融通等方面的制度改造实现程序衔接,以及基于建构论的视角赋予行政机关以责令修复、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的行政权力,以契合行政和司法相协同的“环境共治”理念。

张艳[3](2019)在《处分原则的转型及其解释》文中研究说明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民事诉讼法》第13条第2款对此有明确规定。本文以“处分原则的转型及其解释”为主题,从法理学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双重视角,以1982年至2015年这个时间段内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制度发展为素材,从射程变迁、技术改进、公益限制和制度误用等四个维度,展示和解释中国民事诉讼法上处分原则的理论、立法和实践及其变迁,反思处分原则及其制度贯彻中的基础观念问题与立法技术问题,力图实现对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的系统化和法理化理解。第一章“处分原则的射程变迁”,主要试图指出,即使在处分原则的理论定义和立法表述没有丝毫变化的情况下,对处分原则的具体理解和贯彻也可能极为不同,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法律观念调整着处分原则的具体“射程”。本章主要以应诉管辖和自认这两个规则的变迁过程说明处分原则射程的变化。通过应诉管辖规则长期缺失和最终确立的解释和分析,本文试图表达和证明,处分原则曾长期处于“国家干预”观念的内部压力之下,也处于有错必纠等法律观念的外部干扰之中。通过对自认规则长期缺失和最终确立的解释和分析,本文试图表达,处分原则可能因为民事诉讼法赋予法官对“事实认定”的绝对主导权而被排除适用,这是处分原则与民事诉讼体制或基本模式(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直接相关的重要证据。第二章“处分原则的法律技术”,主要是试图指出立法技术会对处分原则的贯彻产生实质性影响,处分原则的实际贯彻需要立法技术上的精致改进。本章主要以撤回起诉规则和诉讼时效抗辩援用主体规则为例来说明两种立法技术改进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上撤回起诉规则的反思,本文主张改变笼统“法官裁量”的立法技术,改为“原则与例外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如果有例外的话),原则上应当允许处分,但有例外限制,该限制可能是法定情形的罗列,也可能是设置抽象的兜底条款。通过对诉讼时效援用主体规则的变化的描述和反思,本文主张对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作出明确区分,避免将刚性程序运用于实体问题,导致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剥夺或者“代行”。第三章“处分原则的公益限制”,主要是试图提出两种类型的当事人处分权限制问题。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有其限度,至少是适用范围或条件,而且需要面对特殊情况。通过对民事上诉审审理范围规则变迁的解释与分析,本文试图主张,以该规则为范本,在常规民事诉讼程序设计中,在涉及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时,应打破作为处分原则核心要义的“处分权对审判权的限制”,允许甚至要求法官依职权有所作为。通过对我国《民诉法解释》中允许公益诉讼中当事人进行撤诉和和解的规则的反思,本文主张,为强化公益诉讼的特殊性,避免公益诉讼私益化,不能简单将私益诉讼中的处分逻辑都运用于公益诉讼,至少要设置极为严格的条件,并在制度上强化监督。第四章“处分原则的制度误用”,主要是试图对立法和实践中贯彻处分原则的两种不当方式进行批判。当事人的处分权可以限制法院的审判权,法院的审判权也会对当事人的处分权行使进行监督。通过对诉讼中达成和解而申请撤诉常规做法的反思,本文主张,重新审视和设计诉讼和解规则,强化其法律效力;如果诉讼中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因此要求撤诉,依据现行法框架,法院应依职权制作调解书,而不是准予撤诉。通过对“调解优先”司法政策的反思,本文主张,强化调解作为处分原则的典型体现的一面,充分保证其选择性和自愿性,淡化调解作为法院审判权的一面(并非否定),特别是放弃以考核督促法官调解的方式来增加调解率,避免产生“强制”问题。

何平[4](2020)在《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文中指出检视我国民事程序规范,虽然预决效力规则由来已久,但显然无论是在学理研究还是实务运作中,“预决效力”这一中国民事程序法上的独有规则仍面临理论基础不明、学理解释多元、程序规范失当、审判适用不一的现实问题,其理论根源则在于预决效力的性质认定、效力根据、适用要件、作用效果、主客观范围等基本问题尚不清晰,本文围绕预决效力的性质、根据、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主客观范围等方面,以我国现有理论成果与实务经验为依归,结合比较法上的智识资源,系统梳理并合理界定了预决效力的理论构成。本文除序言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预决效力的性质辨析。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推动了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而学术主张的对垒与立法规范的存废之争使得围绕预决效力性质问题所展开的论争显得颇为尖锐。当下学术场域中,围绕预决效力性质问题大体形成了既判力说、争点效力说以及证明效力说。透过对前苏联法上预决效力的追溯和我国预决效力规则立法史的简要梳理与评述,并参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教义学中判决效理论,以我国法上预决效力的现有规则与司法实践为基点,预决效力与既判力之间存在异质关系,而与判决附随效力具有共通性。就预决效力性质定位问题,现有学说中,无论是将其视为既判力、争点效抑或证明效的观点,都过于单一化与抽象化,忽视了预决效力在具体司法适用所呈现的丰富作用形态,因而有必要采取类型化的思考路径,以比较法上大陆法系确定判决的附随效力体系为参照,经由对预决效力司法适用的微观考察,本文主张应将预决效力性质定位为确定判决的附随效力,而与既判力等判决的固有效力相并立。具体而言,预决效力又因其多元化的内涵,而涵盖争点效、参加效、证明效等类型。据此,预决效力可界定为前诉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对后诉裁判的作用力。同时,我国法上的预决效力可主要分解为与争点效、参加效相对应的效力形态,因而,预决效力具体可区分为争点型预决效力与参加型预决效力。第二章预决效力的根据辨析。预决效力作用根据与法安定性理论存在差异。在预决效力的根据理论中,法安定性并非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就比较法上观察,法安定性理论无法作为争点效、参加效的主要根据予以认定,在与预决效力具有共通性的争点效、参加效发挥作用的场合,首位的考虑不在于法安定性,而是诚实信用原则与程序保障原理。预决效力是诉讼法上诚信原则在判决效层面的延伸。从民事立法的解释论角度出发,诚信原则应成为预决效力的重要根据之一,其理据在于:其一、预决效力内嵌敦促当事人促进诉讼的义务;其二,预决效力反映了诉讼上的禁反言原理;其三,预决效力贯彻了诉讼上权能失效原则。争点效与参加效在根据论上共通于程序保障原则,而程序保障与自我归责原则紧密关联。与之相应,预决效力的根据论中也离不开程序保障这一重要支柱。在争点效与参加效的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中,程序保障与自我归责原则发挥了重要指针作用。争点效以重要争点已经当事人间充分的攻击防御为要件,而在辅助参加场合,参加人实质参加诉讼同样是参加效得以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部分案例同样佐证了以程序保障理念作为划定预决效力作用范围与适用对象的重要根据。第三章预决效力的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要件为:足以影响判决结果的主要争点;当事人对主要争点已为充分争执;法院对该争点已作出实质性的判断。前后两诉在实体诉争利益上是否相当并无必要作为要件之一,而应融入前述“当事人已为实际争执”且“法院已为实质判断”要件之中予以考量。同时,无论是当事人主张还是法院依职权直接援引争点型预决效力,法院都应当在斟酌上述三项要件的基础上形成心证后决定既判事项是否产生争点型预决效力。而就这一心证而言,对方当事人仍可在后诉中通过否定或攻击上述三项要件成立与否以动摇法官的这一心证,最终仍可迫使法官放弃适用争点型预决效力。而这一点与既判力存在显着差异,因为在既判力作用效果之下,法院显然不允许当事人在后诉中争议是否存在应排除适用的再审事由,而应径直适用既判力规则予以裁判,对于前诉确定判决既判力有无的争执仅能委诸于再审程序予以救济。《民诉法解释》第93条规定,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法院可排除适用预决效力,对这一规则的理解同样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以及学理研究的思路,将这一证据规则与争点效的遮断效关联起来,具体而言,应将规则上“相反证据”的时间范围限定在争点效基准时点后的证据,而对于当事人在前诉事实审言辞辩论终结前就可以提出而未提出的证据,应不得在后诉中提出。参加型预决效力的适用场景在于有第三人辅助参加的场合,参加人与其所辅助的当事人协力作出诉讼行为,以同时保护当事人与参加人利益为目的,应当一体承受裁判的结果。因而参加人对于其所辅助的当事人,不得主张前诉裁判不当。其作用效果应为,在参加人与被参加人之间的诉讼中,后诉法院应受到前诉确定判决的拘束,而不得为相矛盾的裁判。但例外的,参加人可主张参加效排除抗辩。与争点型预决效力一致,当事人所提出的“因被参加人原因而不能提出攻击防御方法”的抗辩并非指向确定判决中结论的妥当性,而仅是针对结论形成正当与否提出争执,这也就意味着,在后诉中,参加人无法通过主张及举证推翻前诉确定判决已认定的事实。可以说,就作用效果而言,参加型预决效力与争点型预决效力虽然适用场合相异但最终殊途同归。第四章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界定。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问题是指确定判决理由中哪些判断能够产生预决效力,其主要围绕争点型预决效力展开。无论域外学界讨论的还是目前我国司法实务中提出的主要争点判断标准,实际上属于争点型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问题,其与诉讼标的识别标准与守备范围关联紧密,对于主要争点的认定首先应确定诉讼标的识别标准为何,其次才可认定导致发生特定法律关系的要件事实以及应凭借何种证据予以证明。一旦确定诉讼标的,法院便可经由与当事人的协动向当事人阐明哪些争议可纳入诉讼上主要争点的范畴。因而在界定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时,着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一是在简要梳理大陆法系诉讼标的理论流变的基础上,提出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的互动关系,结合我国当下诉讼标的理论的发展现状,在以旧实体法说占主导的司法实务中,争点型预决效力仍有其适用空间;二是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领域事实分类的基础上,主张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结构中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分野决定了争点型预决效力应主要在事实争点层面发挥作用,一般法律争点不应成为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对象。在民事诉讼法研究谱系中,虽然日本法上的争点效理论借鉴了英美法上的争点排除效力制度,但在普通法系民事诉讼构造中,当事人对法律争点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争点排除效力广泛地适用于法律争点顺理成章。大陆法系框架内,当事人对法律争点具有较少的主动权。就法律争点能否产生预决效力这一较为宏观的命题而言,除基于个别化的考量,应肯认某些法律争点能够纳入争点型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外,应采谨慎的否定态度。同时,无论是参加型预决效力还是争点型预决效力均需要明确何为“足以影响裁判结果的主要争点”这一核心要件,争点整理程序除对其所嵌入的民事程序具有贯彻集中审理原则的重要功能指向外,由于争点整理程序为当事人充分呈现纷争事实、诉讼主张与相应证据提供了一个适恰的制度容器,在此阶段,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协同提炼、固定乃至限缩争点,从而为后续围绕主要争点展开充分攻防提供了规划与可能,这也为后诉法官权衡主要争点是否已经当事人充分争执这一预决效力适用要件提供了指引。同时,争点整理程序的充实也为当事人免受诉讼突袭提供了重要程序保障,进而增强了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及判决效作用范围的预期可能性,成为后诉中预决效力拘束效果正当性的重要制度保证。就有可能产生的前、后关联诉讼而言,其对于后诉法官识别预决效力客观范围至为关键。第五章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辨析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旨在回答预决效力应拘束哪些主体,以及作为当事人应主动提出的主张,哪些主体可在诉讼上援引前诉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参考既判力相对性原理,基于预决效力的根据论考量,无论是争点型预决效力还是参加型预决效力,都应遵循相对性原则。结合我国法上第三人制度的类型化分析,参加型预决效力仅在辅助型第三人场合产生拘束力。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应谨守相对性原则,不过,由于否定争点型预决效力扩张及于第三人将不可避免动摇既判力,因而为求纠纷解决的统一性与当事人间的公平,有必要将争点型预决效力扩张及于受既判力扩张影响的第三人。

朱刚[5](2019)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事公益诉讼是因应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急剧变革所引发的侵害多数人利益的新型纠纷日渐增多而产生的新的诉讼类型。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始于清末,现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于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得以确立,初创时期的民事公益诉讼仍然面临观念、体制、制度和现实环境诸多困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两造失衡、系争利益集合化与扩散化等特征,法院职权干预主义、职权探知主义和职权进行主义等职权主义色彩浓厚。在程序规则方面,民事公益诉讼的受理规则、证明规则、裁判规则等均与传统民事诉讼有着较大差异,我国现行民事公益诉讼尚未形成独立完备的制度体系,需要进行系统的完善。全文共五章,主体内容约22万字,从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生发背景展开,落脚于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完善。引言部分对研究缘由与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等作了交代。第一章为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生成与展开。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产生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与发展理念变革、民众意识觉醒、理论发展与制度借鉴等背景。公益诉讼于清末引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即有探索,现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于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得以确立,其规范体系包括程序基本法、实体单行法和司法解释性文件。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统分结合的立法体系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前瞻性,并凸显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职能作用。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认知需要把握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诉讼构造、诉讼类型等。第二章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受理规则。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受理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公共利益的判断是其基本前提和难点,包括集合性公益和纯粹性公益。我国现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包括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英烈权益保护。当事人适格与诉的利益理论密切相关,其理论发展促进了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的扩张,起诉主体包括个人、团体、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诉讼请求与侵权责任方式和裁判方式关系密切,可分为预防性请求、恢复性请求、赔偿性请求、抚慰性请求以及费用请求等,其中赔偿性请求是研究重点。此外,公益诉讼受理规则中的重复起诉问题、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牵连问题需要具体把握。民事公益诉讼受理中存在一系列独特的规则,包括诉前程序制度、公告与告知制度、参加诉讼制度、支持起诉制度、禁止反诉制度等。第三章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规则。民事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具有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的诸多特点,原告对公共利益可能或正在遭受侵害的事实和具有基本因果关系负担初步证明责任,被告对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实、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目前我国司法解释确立了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但在《民事诉讼法》中仍旧存在一些受客观真实说影响的条款,而对民事公益诉讼证明标准,我国立法并未进行专门规定。证据的调查收集是民事公益诉讼的一大难点,为此,除了在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方面对原告予以照顾外,设定民事公益诉讼证据收集的特殊制度也是保障程序义务实质均衡的重要方面,包括证据调查令制度、文书提出命令制度、行政机关参与证据收集制度、“法庭之友”制度、法院依职权取证制度、证据保全制度等。第四章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规则。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民事公益诉讼对撤诉、和解与调解、自认等处分权的行使存在限制。公益诉讼原告仅对诉讼结果享有名义上的利益,而诉讼利益的真正归属应当回归到社会公众,因而诉讼利益的实现、分配、管理、使用等方面必须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现有的民事诉讼成本制度是适应以保护私权为目的私益诉讼而确立的,其制度体系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要求存在冲突,构建单独的公益诉讼成本制度是我国公益诉讼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效力的特殊规则集中体现在既判力扩张、预决效、执行力诸方面。第五章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完善。初创时期的民事公益诉讼面临观念、体制、制度和现实等诸方面的困境,包括公益保护的社会意识和力量的培育和发动不足、公共政策形成和权利生成功能孱弱、尚未形成独立完备的公益诉讼制度体系、法定案件范围有限、起诉主体范围过窄且不明确、证明规则有待完善、诉讼成本畸高、诉讼利益归属失范、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基础性障碍等。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体系化完善,包括制定独立的公益诉讼法、适时扩大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放宽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资格、完善民事公益诉讼的管辖制度、创设和运用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与裁判方式、构建民事公益诉讼证明标准、完善诉讼利益归属制度、构建单独的民事公益诉讼成本制度体系、构建民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完善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等。

丛鸿全[6](2019)在《论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文中认为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是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作为检察监督的一种派生权力,其实质是检察机关的公权力介入于私法领域中,因而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也产生了一些共鸣与分歧。现行《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相关司法解释等对检察机关的调查核实权作了原则性规定。通过对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等法律渊源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调查核实权范围笼统,导致其行使的不规范;二是调查核实权与当事人处分权可能存在冲突;三是没有赋予调查核实权强制力,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再从司法审判实践情况看,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在司法运行中也较为混乱。具体而言,一是检察机关滥用调查核实权的依职权启动,使权力容易产生肆意性;二是调查核实权针对对象界限不明确、行使范围规定不明确,适用程序不规范;三是调查核实权的证据效力不统一,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是否需要质证,以及证据效力如何等问题。为保证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正确行使,使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需要对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进行完善。论文首先提出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性原则、客观中立性原则、谦抑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其次,为了避免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权行使的肆意性,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合理规制,涉及调查核实权的行使方式、行使范围、行使程序、证据效力等方面。具体而言,一是调查核实权的范围不宜过大,要有一定的谦抑性;二是行使调查核实权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实现“案件化”的模式管理,要具备证据效力必须通过质证来确定;三是从检察机关内部进行规制,实行调查核实权责任“一体制”,增强检察机关与内外部门的协作,重新划分检察机关的职能重心。再次,又需要加强调查核实权的保障机制,促使其顺畅运行并提升效率。具体而言,一是赋予调查核实权强制力,解决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的情形,如对询问、查询、调取相关证据材料、查阅卷宗、勘验等采取强制性,以及通报其上级机关进行追责、罚款等;二是通过检察建议公开送达、整改效果公开评价机制的转变,使检察建议更具有刚性,更好地保障调查核实权的行使;三是可以通过强制手段采取证据保全,还有调查核实权的依职权行使期限可因案情适当延长。最后,从规制与保障两个方面提出了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完善思路。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行使应该兼顾平衡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权益,通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正确合法行使,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推进现代化法治的进步,维护法律的公正高效和权威。

杨晓雪[7](2019)在《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实证研究 ——以《民诉法解释》的相关规范为考察中心》文中提出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34条确立严格的证据失权制度,到201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65条转变为缓和的证据失权制度,再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102条对前述缓和的证据失权制度进行细化、扩充,虽然我国证据失权制度在历史变迁和实际运作中受到学术界、司法实务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也偶有质疑,但是立法者坚持在不断修正的基础上仍然予以保留,这或许佐证了证据失权制度具有内在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换言之,证据失权制度之于理论、之于实践的意义仍有必要加以深入探讨。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思路考察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运作现况,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证据失权制度的最新规定(即《民诉法解释》第101条和第102条),从新的规范和新的问题入手,尝试得出客观理性、不失偏颇的结论。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基本原理。民事诉讼证据失权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期限经过则不得提出,从而丧失证明权和证据提出权的一项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它与民事诉讼失权制度、举证时限制度、举证责任制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构筑于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和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基石之上,此项制度既裨益于实现程序效率价值,也通过促成当事人平等对抗和程序参与从而提升了程序公正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经历了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无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法定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和酌定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这三个阶段。第二章从相关条文的司法适用和案例裁判情况这两个维度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实证考察。在考察相关条文的司法适用时,主要是对《民诉法》第65条、《民诉法解释》第101条和第102条的司法适用样态进行实证分析。在案例裁判情况的实证考察部分,既以证据失权制度的启动主体为标准,对样本案例作了类型化归纳和分析:当事人申请适用证据失权和法院主动适用证据失权,同时对涉及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案例进行了总体描述:分析了样本案例的案由分布、审理法院的级别和地域、委托法律专业人士代理诉讼的情况、逾期证据的提交阶段和裁决结果、启动主体及法院支持情况、证据失权与否的裁判文书说理、以证据应否失权为由上诉或申请再审。第三章立足前文的实证考察结果,进一步剖析了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适用比例和功能表达的视角看,该制度的功能实效性不佳,其原因在于现行证据失权构成要件中缺乏对诉讼效率的考量;证据失权的判断逻辑多元化,集中体现在判断标准和论证思路中,失权消极要件中“基本事实”的外延不明是主要成因;二审举证之失权规制不足,究其原因是现行证据失权构成要件统一化的规定,忽视了不同审级在功能、结构方面的差异;逾期举证损害赔偿规则的司法适用率极低,救济当事人因逾期举证而受财产损失的立法目的落空,系为关键性的具体程序规则较为粗疏、可操作性低所致;证据失权制度运作时程序保障的供求关系失衡,主要表现为程序保障的实践供给不佳,致使其远远小于现实需求,而程序保障的实践供给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民事诉讼立法中缺少证据失权制度相关的程序保障规则。第四章探讨了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具体路径。从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内部构造分析,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制度功能实效性低、判断逻辑多元化和二审举证之失权规制不足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设置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因此调整现有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则是必然结论:引入诉讼延迟要件、严格限定“基本事实”的外延和区分设置不同审级中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为强化证据失权制度运作时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应当引入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审查程序,并在程序的启动、运作时段、证明及其标准、裁决形式、心证公开和救济途径等核心之处予以细化;细化逾期举证损害赔偿规则,明确其与逾期举证制裁措施的关系、关键环节的具体程序设计和救济途径,由此提升该规则在司法实务中的可操作性。从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外部构造观察,应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充实审前准备程序、保障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和规定法官的释明权。

谭东丽[8](2019)在《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以“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共计出现相关结果近750万个。可见,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已成为我国专利领域的热门话题。又以“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为主题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出现相关文献450余篇。质言之,该选题亦是我国学者多年来关注的研究问题,且有着比较充分的理论研究。然而,笔者另辟新路,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标准研究,在专利组的案例库中,通过对2150个案例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发现有2024个案件适用法定赔偿判决,适用率高达94.15%。即在司法实践中,法定赔偿已然成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独舞”,而其他计算方式形如具文。笔者对以此组成的数据库中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进行精准地分析,发现和探索出一些新的问题:考量因素不统一、计算标准缺失、赔偿数额差距大、批量案件频现、当事人举证责任缺位、数额幅度之上下限的确定性不明、法定外酌定无法可依等,故选择“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为笔者的博士论文选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现行关于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研究成果,从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含义着手,运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性质、功能和历史演进进行探讨,并运用法哲学、利益论、法经济学等多种基础理论对其存在的理论依据进行解析。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相关的立法现状和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困境进行检视,同时借鉴域外已有的经验,就完善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适用规则应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如何具体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制度设计进行探索和思考。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点。正文部分共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概述”主要探讨了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涵义、特点、相关概念辨析、性质和功能。首先,从词源说、学者说、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说等角度对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进行探讨从而得出本文中的法定赔偿的含义;并明确法定赔偿具有法定性、酌定性、数额幅度确定性等特点;对裁量性赔偿、酌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等进行比较和辨析,得出裁量性赔偿和酌定性赔偿是同一含义,仅是使用的语境不同,而法定赔偿是具有法定限制的羁束性的裁量性赔偿。其次,基于证据度减轻说、法官自由裁量说和二者综合的折衷说来探讨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性质。最后,对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具有补偿、预防、惩罚性功能进行探讨和论述,并回答由于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具有惩罚性功能,因而不与惩罚性赔偿制度并用。第二章“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历史演进”简要介绍了法定赔偿在国外和我国的发展历史沿革。本章主要分析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确立与发展脉络,分析法定赔偿在同为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的着作权法中朝着截然不同方向发展的原因,以及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得以发展的缘由,得出现阶段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依然发挥“恰逢其时”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理论解析”主要论证了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存在的合理性依据。首先,从法哲学角度而言,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体现对专利权人的救济和尊重,同时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亦是追求法的正义价值和实现法的秩序价值的体现。其次,从利益衡量论和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论的角度来说,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就是对专利权人所具有的排他性权利进行适度弱化限制并使这种具有排他性的权益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共享之结果。同时,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也是专利权和社会公共利益合理平衡结果。最后,从法经济学角度来说,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极大提高司法诉讼效率、实现实质正义和有效救济。第四章“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域外考察”主要介绍两个内容:其一,分别对美国着作权侵权法赔偿、日本和韩国的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立法及司法状况予以考察,重点介绍其当前规定和做法。其二,对美国、日本、韩国关于法定赔偿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归纳与评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从而为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第五章“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立法检视”。本章主要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和《专利法》及其相关的解释及司法政策文件中有关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内容进行剖析。发现:《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仅适用于难以确定价值的诉讼标的额,《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适用于难以确定遭受损害的人身权权益的特殊情形。《专利法》及其相关的解释尽管有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条款,但依然存在计算赔偿数额标准规定不统一、适用选择及范围规定不一致等不足。本章通过对法定赔偿的适用条件展开探讨,再对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有关的法律文本进行解读和归纳,为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完善立法路径选择奠定基础。第六章“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司法实践”通过对2011-2016年2150个专利侵权纠纷案例展开实证研究。首先从案例样本来源分布、采集原则和原告的索赔金额分布进行论述,然后通过对法定赔偿适用比例、法院判赔金额、原告提供证据、具体案例中考量因素、法定外酌定的适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适用率高、适用前提泛化、法官自由裁量权缺乏限制、数额确定的说理不充分、当事人举证责任缺失、法定外酌定无法可依、赔偿数额差距大等问题。除此之外,法定赔偿的数额确定也面临数额幅度的上下限过宽、计算标准缺失、考量因素过于模糊以及数额幅度之上下限的确定性不明等适用困境,导致法官很难把握法定赔偿数额确定的标准。同样,本章通过实证研究深度分析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困境,为具体完善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建议提供依据。第七章“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完善对策”主要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完善立法路径的选择。首先,通过《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侵权责任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专利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完善法定赔偿之立法路径的优劣进行比较,认为当前采用《专利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来共同完善法定赔偿制度为最优且最经济。然后,通过对《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有关法定赔偿的条款进行评析,结合当下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条款进行整体性修改,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之基本标准,除了已有的“专利权人损失、侵权人获利、专利许可的合理倍数以及法定赔偿”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基础上,建议引入“市场价值”计算标准和“证明妨碍推定规则”,对侵权人以授权三年内自申请日四年内不实施的专利抗辩为由,准予侵权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建议。第二,适用规则的完善。建议理性考量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是否具备损害已发生、损害数额事实难以证明等法定赔偿适用前提,通过结合所有证据、庭审当事人的辩论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和对审判文书中赔偿数额确定的具体因素进行充分说理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第三,法定赔偿数额幅度的分类设计。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法定赔偿数额幅度进行分层设计。首先,为引导当事人积极参与到司法诉讼中来,建议通过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质证、辩论中确定考量因素的权重。其次,通过对2011-2016年专利侵权一审样本案例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平均判决赔偿数额和最高判决赔偿数额统计分析与比较,提出以专利权类型为标准对法定赔偿的数额幅度进行类型设计:发明专利的法定赔偿数额幅度为1-500万元;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定赔偿数幅度为1-300万元;外观设计专利的法定赔偿数额幅度为1-200万元。最后,以原告是否提供证据以及证据的质量对法定赔偿数额确定进行分层设计:对举证不全的建议采用“综合考虑标准”;对举证不能的建议采用“市场价值标准”;对举证无效或没有提供证据的建议采用“法定赔偿数额最低标准”。

裴培祥[9](2019)在《论简易判决》文中提出在我国民事判决制度的实践运行中,缺席判决冲击着对席判决。根据进一步对缺席判决案件的调查,我们发现被告审前未答辩的案件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就被告审前答辩的案件而言,部分被告已在答辩状中予以明确自认。无论当事人在审前程序中应诉状态如何,判决的作出以庭审为前提,但庭审状态并不尽人意。例如在被告审前未答辩的情形下,庭审可能会因为被告的缺席而形式化,也可能会因为被告的答辩突袭而变得无序与反复,整个庭审散发着无力感。再如,当被告已在答辩状中对原告主张的事实予以明确自认时,庭审便成为了判决作出的一道形式化的程序。这样的庭审状态在英国、美国以及德国是不存在的,因为被告审前未答辩或明确自认的情形通过简易判决制度得以及时解决。所谓简易判决(summary judgment),有时又被译为即决判决,此处取其广义内涵,它包含了英美法系传统下的缺席判决(default judgment,有时又被译为不应诉判决),即指在当事人没有应诉或没有实质性地应诉,或者当事人明确地自认或认诺等案件事实没有形成实质性争议的情形下,法官可直接就法律事项进行衡量后作出的实体性判决。对于简易判决制度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和比较法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对我国民事判决制度的实践现状与价值导向的分析基础上,引出简易判决制度,通过比较法考察,力求清晰展示简易判决的制度内涵、程序定位与基本功能。接着,在对我国学者关于简易判决制度的质疑进行梳理与回应,以为简易判决的构建寻找可行空间之后,提出观点:在我国诉讼模式朝向当事人主义的改革趋势中,在审前程序之功能实质化以及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简易判决为当事人主义提供起点,为审前程序功能的实质化及其内部构造的格局优化提供助力。最后,在讨论如何构建简易判决之前,我们需要对英美德三个国家的自认制度进行系统考察。简易判决不以庭审为前提,它是一种简化事实认定环节的判决方案,自认——这种事实认定替代方案的存在便为简易判决提供了正当性之逻辑基础。需要说明的是,与判决前的程序保障(例如答辩机会的保障、对不利后果的知情权的保障等)以及判决后的程序保障(例如基于当事人缺席行为的简易判决中缺席当事人享有提出撤销或异议的权利,旨在事后纠错)这些简易判决制度之正当性基础的“内在性”规则支撑不同,自认制度有其自身的运行轨道,因此,自认可谓是简易判决制度之正当性基础的“外在性”逻辑源头。如果说简易判决是形,那自认就应当是魂。因此,整个论证体系是以“简易判决”为明线,以“自认”为暗线,紧紧围绕以拟制自认为基础的简易判决和以明示自认为基础的简易判决两条主线而得以完成。本文总计六万余字,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国民事判决制度的实践现状与价值导向。根据调查,在我国缺席判决冲击对席判决的情形下,被告审前未答辩的案件占据着缺席判决案件的主体地位,而就被告审前答辩的案件而言,部分被告已在答辩状中予以明确自认。至此,这也就为简易判决的提出奠定了司法实践层面的逻辑基础。之后通过对我国民事判决相关规则的考察,引出域外民事判决模式,并对二者进行价值层面的分析,以为简易判决的提出奠定程序价值层面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简易判决之制度命题的提出。在第一部分基础上,该部分主要采用比较法分析的研究方法,力求清晰展示简易判决之制度内涵、程序定位以及基本功能。接着,着眼于我国当前对简易判决制度的研究现状,回应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多重质疑以为简易判决的构建寻求可行空间。最后申明立场:在我国诉讼模式朝向当事人主义的改革趋势中,在审前程序之功能实质化以及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简易判决为当事人主义提供起点,为审前程序功能的实质化及其内部构造的格局优化提供助力。第三部分:简易判决制度的正当性源头。简易判决是一种简化事实认定环节的判决方案,自认这种事实认定替代方案便为简易判决提供了正当性源头。自认的形态与方式决定了简易判决的形态,因此本文主要以自认的形态和方式为切入点对域外自认规则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力求厘清自认与简易判决的逻辑关联。最后在对我国自认规则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确立审前拟制自认规则的可行性。第四部分:简易判决制度的系统构建。在前面三个部分基础上,该部分主要从简易判决的制度前提、作出与救济、适用范围、以及当事人复合型案件的应对措施这四个方面讨论如何构建我国简易判决制度。

刘韵[10](2019)在《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文中认为争点是当事人展开诉讼程序、法官进行审理程序的逻辑起点,争点整理对于民事诉讼程序而言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在立法层面,我国并未明确争点整理的概念,更无谓争点整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制度的展开。而于司法层面,我国相当部分法院已展开了诸多实践,但由于立法的缺失,也存在各行其是、规范不足的问题。目前对于争点整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以争点整理的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比较考察域外争点整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争点整理的相关立法与实践情况,并提出我国争点整理机制的具体建构进路。第一章围绕争点整理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体系结构、价值及功能等内容,论述了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传统基础理论。首先,从文义解释路径初步呈现争点整理的基本概念,强调争点应具有质的规定性、量的重要性和产生主体的限定性;围绕时空、主体、客体、方法、结果等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深入理解争点整理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争点产生于当事人之间,但争点整理的主体除了当事人之外,还包括法官和其他程序参与者;争点的特性决定了争点整理具有制度规范性、主体多样性以及效果阶段性等属性;通过与审前程序、集中审理、争点简化协议以及证据交换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厘清争点整理的具体涵义。其次,将争点整理体系分为以构成要素为主要内容的本体体系和以其他配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配套体系,将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法官职权介入制度和失权制度作为配套体系的主要内容予以论述。最后,从一般性层面,以公正和效率二元价值论阐释争点整理的制度价值;从特殊性层面,围绕直接性功能、基础性功能、程序性功能阐述争点整理的制度功能。第二章围绕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争点整理的发展路径,从比较法上对争点整理的制度渊源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关于争点整理在两大法系的源起,强调在自由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当事人对于民事诉讼程序均要求以一定的实质参与权。而在不同诉讼文化理念影响下,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采认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的两阶段审理模式。但囿于当事人放任主义盛行,导致其争点整理在时限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外观下却又暴露出严重诉讼延滞的隐患。而大陆法系强调实体正义,在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下争点整理呈现出非制度化、非规范化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而在后续发展中,英美两国的争点整理体现在诉答程序、证据开示、案件管理会议、审前再议或者审前会议中;大陆法系则形成了专门化的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如日本的准备的口头辩论、辩论准备程序、书面准备程序等组成了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在配套体系设计上,英美法系赋予当事人更为广泛的证据调查和收集权,课以当事人更为严苛的失权制裁,设置较为消极的法官职权介入;与此相对应,大陆法系采取较为限缩的当事人证据收集调查权,配置较为缓和的失权制裁和更为积极主动的法官释明。当然,同一法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具体制度的设置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的诉答程序一般仅具有通知性功能,而英国的诉答程序则具有实质性的争点整理功能;相较于日本,德国和台湾地区的失权制度规定更为严格。总体而言,在争点整理上,两大法系之间和各法系内部均出现一定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从宏观层面考察了我国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和立法现状。通过近现代以来我国不同时期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相关制度等,勾勒出我国争点整理从立法空白到“若隐若现”的发展过程。围绕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和配套体系的整体框架,在法律规范中抽象出关涉争点整理的相关理念,提取出关涉争点整理的相关制度因子。在立法层面,我国争点整理呈现出理论欠缺、结构不明、制度缺失和功能附属等问题。当然,虽然我国还未从立法上明确规定争点整理制度,但立法理念已为争点整理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第四章聚焦于我国司法实践,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分析司法实践中的争点整理的具体面向。对实践的考察围绕一般意义的、整体意义上的全国法院的司法实践,特殊意义上的、个别意义上的样本法院的司法实践以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局部法院的司法实践的路径而展开。首先以与争点整理密切相关的审前程序为考察视角,认为当前审前程序形式化、空洞化问题严重,从普遍意义上而言,我国法院整体层面的争点整理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其次,样本法院以集中审理为改革目标,其类案要素式审理模式和繁案争点式审理模式均以争点整理为基础和中心。围绕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对样本法院的争点整理进行抽象化分析,特别突出庭前会议、证据交换、诉答程序在试点改革中所承担的争点整理功能。强调样本法院在争点整理相关问题上所呈现出的改良和进步或是我国法院未来改革可借鉴之处,因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再次,以构成要素为展开路径对包括样本法院在内的局部法院在争点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予以论述。展开而言,影响争点整理时空要素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法官主体不仅成为争点整理的主导者,而且其本身就存在范围不够明晰的问题,当事人主体缺位和失位现象严重,其他程序参与人参与实效较弱;司法实践的客体范围亦存在失位、错位和缺位等情况;在方法要素方面,以庭前会议和证据交换为主的审前争点整理出现失序化,而庭审争点整理呈现无序化样貌;争点整理完成情况较差,其结果缺乏稳定性。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程序正义理念的异化和弱化、当事人主义的虚无、争点整理目的的偏差和集中审理的失范等。第五章旨在以争点整理参与主体的结构模式为基础建构我国争点整理的理论体系。争点整理属于当事人主义的精致化,要求当事人承袭程序主导权地位;争点整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归类于非实质性诉讼程序的争点整理应辅以不同于庭审程序的结构理念设计;主体间程序利益的内容同一性和实体利益的方向一致性为主体间的交往合作提供了可能性。所以争点整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和协同主义(修正辩论主义)等诉讼结构模式,其所呈现的特殊性要求应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指导下开展争点整理。而“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正当性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以及现实性基础之上,其内化要素可以抽象归纳为主体平等、主体自由和诚实信用三个方面。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下,当事人、法官、其他程序参与者对外呈现出合作面向,而在其内部,各主体应以不同分工模式展开争点整理。具体言之,争点整理应以当事人的主导、法官的监护以及其他程序参与者的协助为具体模式,即各主体间应形成“主导——多元”的协作型关系。第六章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基础上,对我国争点整理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初步构想。我国争点整理应确立便利当事人原则、全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和限度性原则。结合当前司法改革之需要,应突出强调争点整理的预防性功能、效益性功能、约束性功能、内化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争点整理本体体系的建构方面,特别强调在时空要素方面,应在遵循认识论及契合我国司法实际基础上,将争点整理分为审前争点整理程序和庭审争点整理行为两个阶段,由此形成审前+庭审的两阶段论。同时前者应注重制度化的构建,后者则需规范化的约束。客体范围的实质内容应采广义说,并且,从实用角度出发,建议将客体范围重塑为事实类争点、规范类争点和程序类争点。在方法要素上,要注意设计的体系化和多元化,强调方法适用的阶段化和弹性化。在争点整理配套体系的建构上,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为争点整理承担着资料提供的基础性作用,失权制度则为争点整理提供了效力保障作用,因此对以上配套制度应有科学化的认识和可操作性的设置。

二、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兼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兼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概述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及其对着作权侵权的影响
        1、网络游戏的概念
        2、网络游戏的特征
        3、网络游戏的特征对于着作权侵权的影响
    (二)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界定与基本价值
        1、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
        2、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价值
    小结
三、我国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现状检视
    (一)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1、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2、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
        3、侵权损害赔偿的证据规则
    (二)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
        1、司法实务总体状况
        2、司法实务个案分析
    (三)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1、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偏低
        2、侵权损害赔偿的证据规则不健全
        3、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法定赔偿适用泛滥
    小结
四、国外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考察及启示
    (一)国外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考察
        1、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考察
        2、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考察
        3、侵权损害赔偿证据规则的考察
    (二)国外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启示
    小结
五、我国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1、适用位序的独立平行
        2、实际损失的外延拓展
        3、侵权获利的科学计量
    (二)完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证据规则
        1、证据披露制度和和证据妨碍制度的试行
        2、优势证据标准的采用
        3、专家证人制度的建立
    (三)完善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适用
        1、适用前提的明确
        2、赔偿范围的界定
        3、参考因素的考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从程序竞合到模式选择
        1.1.2 从模式选择到程序协调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环境公益诉讼模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1.2.2 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旨趣与意义
        1.3.1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与关联诉讼的协同配合机制
        1.3.2 探讨诉的合并在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范围与限度
    1.4 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
2 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基本概念厘定
    2.1 环境公益的学理解释
        2.1.1 环境公益与环境公益诉讼之关系
        2.1.2 环境公益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2.1.3 环境制度公益与环境实体公益的界分
    2.2 环境公益诉讼的路径选择
        2.2.1 环境公益侵害行为的类型界分
        2.2.2 环境公益司法保护的实践样态
        2.2.3 小结
    2.3 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基本框架
        2.3.1 内部程序与外部程序的识别
        2.3.2 内部程序整合与外部程序衔接的建构
    2.4 小结
3 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理论澄清
    3.1 何以可能:环境公益司法保护的理论证成
        3.1.1 法院在环境规制中的角色演进
        3.1.2 “代理彩票理论”下的法院职能新解
        3.1.3 环境行政规制与环境司法规制比较分析
        3.1.4 小结:环境治理的第三条道路
    3.2 为何协调: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制度根源
        3.2.1 制度供给:环境公益诉讼单一模式选择的弊端
        3.2.2 制度需求:环境司法专门化中的程序协调需求
        3.2.3 如何调适:通过程序协调释放环境司法效能
    3.3 如何协调:诉的合并在程序协调中的应用及其限度
        3.3.1 诉的合并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中的应用基础
        3.3.2 诉的合并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中的应用形态
        3.3.3 诉的合并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中的应用策略
4 环境公益诉讼的内部程序整合
    4.1 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整合
        4.1.1 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比较
        4.1.2 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选择
        4.1.3 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的整合路径
    4.2 环境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整合
        4.2.1 环境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整合的现实镜像
        4.2.2 环境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整合的理论证成
        4.2.3 环境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整合的制度完善
5 环境公益诉讼的外部程序衔接
    5.1 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程序衔接
        5.1.1 双轨制环境诉讼模式的现实镜像与问题梳理
        5.1.2 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程序衔接的理论基础
        5.1.3 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程序衔接的制度构造
    5.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程序衔接
        5.2.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辩证关系
        5.2.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衔接问题
        5.2.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衔接机制
6 结语: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的限度及其规制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处分原则的转型及其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为什么研究处分原则?
    二、为什么研究“转型”?
    三、为什么是1982-2015?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处分原则的射程变迁
    第一节 “有错必纠”与处分原则的博弈——以应诉管辖规则的生成为中心
        一、涉外应诉管辖: 初步承认处分权?
        二、应诉管辖规则缺位: 强大的“有错必纠”与弱小的“处分原则”
        三、应诉管辖规则确立: 受限的“有错必纠”与“自我归责”的强化
        四、法院的告知义务: 处分权行使的保障规则?
        五、《民诉法解释》第35条: 移送管辖规则,还是应诉管辖规则?
    第二节 从“事实认定”到“权利处分”——以自认规则的生成为例
        一、自认规则的发展历程
        二、形成事实: 法官的权力还是当事人的权利?
        三、当事人承认与客观真实
        四、当事人承认与权利处分
第二章 处分原则的法律技术
    第一节 从“法官裁量”到“原则与例外结合”——以撤回起诉规则为例
        一、一审程序撤回起诉规则: “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的裁量思路
        二、上诉程序撤回起诉规则: 未区分一般性条件与排除性条件
        三、撤回起诉规则的统一化——《民诉法解释》第338条的反思意义
        四、撤回起诉规则的重构: 处分为原则,干预为例外
        五、对兜底思维与技术的反思
    第二节 实体与程序的区分——以诉讼时效抗辩的援用为例
        一、诉讼时效: 程序准入条件之否定
        二、诉讼时效: 法官职权援用时效之否定
        三、诉讼时效: 抗辩权发生说的确立
第三章 处分原则的公益限制
    第一节 公共利益作为例外——以上诉审审理范围的变迁为例
        一、“全面干预”立场: 全面纠正所有错误,上诉请求只是之一
        二、“例外干预”立场: 上诉请求以外的其他错误也应纠正
        三、“处分受限”立场: 上诉请求外只纠正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错误
        四、从“干预受限”到“处分受限”的思维方式真正贯彻了处分原则
    第二节 公益诉讼中的处分限制——以和解和调解为中心
        一、是否允许和解与调解: 一个理论争议问题
        二、公益诉讼和解和调解的实践: 运用比例大,但也有争议
        三、公益诉讼和解与调解之否定
第四章 处分原则的制度误用
    第一节 “多余”的处分权——以诉讼和解而撤诉为例
        一、中国法上的因诉讼和解而撤诉
        二、因诉讼和解而撤诉的双重困境——以“吴梅案”为例
        三、诉讼和解应赋予强制执行力
    第二节 有“强制”风险的处分——对“调解优先”的反思
        一、1982《民事诉讼法(试行)》: 强调法官应“着重调解”
        二、1991《民事诉讼法》: 删除“着重调解”,但未降低调解地位
        三、“调解优先”政策的兴起
        四、“调解优先”政策的悖论
        五、作为“例外与基准”的调判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成果

(4)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预决效力之性质辨析
    第一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与性质论争
        一、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
        二、预决效力性质的学理论争
    第二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制度溯源
        一、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述略
        二、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在其判决效力体系中的定位
        三、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立法演进
        一、预决效力规则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预决效力规则的立法流变
    第四节 预决效力性质的多元解析
        一、预决效力与既判力的异质关系
        二、预决效力与判决附随效力的共通性
        三、预决效力与证明效的关联性
        四、预决效力的类型化思考
第二章 预决效力之根据辨析
    第一节 预决效力根据论的理论价值与学理争议
    第二节 域外判决附随效力的根据解析
        一、争点效作用根据
        二、参加效作用根据
    第三节 预决效力根据的多维解析
        一、预决效力与法安定性
        二、预决效力与诚信原则
        三、预决效力与程序保障
第三章 预决效力之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厘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论争
        一、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的学术争议
        二、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的实务困惑
    第二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
        一、足以影响判决结果的主要争点
        二、当事人对主要争点已为充分争执
        三、法院对该争点已作出实质性的判断
        四、前后诉的诉争利益相当
        五、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作用效果解析
    第三节 参加型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
第四章 预决效力之客观范围界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理论争议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
        一、大陆法系诉讼标的识别理论回溯
        二、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发展现状与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空间
    第三节 预决效力的适用对象
        一、作为预决效力应然对象的事实争点
        二、作为预决效力争议对象的法律争点
    第四节 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界定与争点整理程序的协同
        一、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概要
        二、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界定与争点整理程序的互动
        三、我国法上争点整理程序的规范评述与改进
第五章 预决效力之主观范围判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主观范围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参加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
        一、域外参加效主观范围的相对性原理
        二、大陆法系判决效对辅助参加人的拘束
        三、大陆法系诉讼参加制度述略
        四、参加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
    第三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
        一、新堂理论中争点效的主观范围
        二、美国法上争点排除效力的主观范围
        三、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与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生发背景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二、国家治理与发展理念调整
        三、权利与诉讼意识觉醒
        四、理论繁荣与制度借鉴
    第二节 中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演进
        一、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与初创
        二、现行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
        二、包容性、开放性与前瞻性
        三、阶梯性与兜底性
    第四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认知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
        三、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四、民事公益诉讼的构造
        五、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
第二章 民事公益诉讼的受理规则
    第一节 公共利益的审查认定
        一、公共利益学说概略
        二、公共利益的类型
        三、公共利益的特征
        四、公共利益与相邻概念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有限性
        二、域外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第三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学说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当事人适格
        三、民事公益诉讼之诉的利益
        四、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
    第四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一、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的意义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请求类型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四、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第五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重复起诉
        一、起诉阶段的合并管辖
        二、公告阶段的参加诉讼
        三、裁判生效后的禁止再诉
        四、公益与私益诉讼的并行提起
    第六节 民事公益诉讼受理中的特别制度
        一、“诉前程序”制度
        二、公告与告知制度
        三、参加诉讼制度
        四、支持起诉制度
        五、禁止反诉制度
第三章 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规则
    第一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
        一、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特点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
        三、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标准
        一、民事公益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
        二、域外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标准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标准
    第三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收集
        一、证据调查令制度
        二、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三、行政机关取证制度
        四、“法庭之友”制度
        五、法院取证制度
        六、检察机关取证制度
        七、证据保全制度
第四章 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规则
    第一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处分权限制
        一、处分权限制的法理
        二、撤诉的限制
        三、自认的限制
        四、调解与和解的限制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利益归属
        一、诉讼利益的意涵
        二、民事公益诉讼利益的功能
        三、民事公益诉讼利益的归属
    第三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成本负担
        一、民事公益诉讼成本的意涵
        二、民事公益诉讼成本制度的立法状况
        三、民事公益诉讼现行成本制度的特点
    第四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效力
        一、生效裁判既判力的扩张
        二、生效裁判的预决效力
        三、生效裁判的执行力
第五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层面:公益保护意识亟需培育
        二、价值层面:公共政策形成功能孱弱
        三、制度层面:缺乏独立完备的程序体系
    第二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独立的公益诉讼法
        二、完善民事公益诉讼受理规则体系
        三、构建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规则体系
        四、完善民事公益诉讼裁判规则体系
        五、建立民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
        六、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论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概论
    (一)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概念的界定
        1.调查核实权的概念
        2.调查核实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二)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存废之争
        1.肯定说
        2.否定说
        3.折衷说
二、我国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立法现状
    (一)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立法背景
    (二)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立法特点
        1.调查核实权范围的笼统性
        2.调查核实权与当事人处分权可能存在冲突
        3.没有赋予调查核实权强制力
        4.调查核实权的立法粗疏
三、我国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司法现状
    (一)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运行现状
        1.调查核实权在民事审判检察监督中的运用
        2.调查核实权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运用
        3.调查核实权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中的运用
    (二)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运行中的问题
        1.调查核实权的运行状态较为混乱
        2.调查核实权依职权启动存在滥用的情形
        3.调查核实权的针对对象界限不明确
        4.调查核实权的行使范围规定不明确
        5.调查核实权取得的证据效力不统一
四、我国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完善思考
    (一)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行使原则
        1.法定原则
        2.客观中立原则
        3.谦抑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效益原则
    (二)对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的完善
        1.规制调查核实权的行使方式
        2.赋予调查核实权一定的强制力
        3.调查核实权与检察建议的互补
        4.调查核实权依申请情形可因案情适当延长
        5.保障调查核实权的相关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实证研究 ——以《民诉法解释》的相关规范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界定
        一、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内涵解读
        二、民事诉讼证据失权与相关制度的辨析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一、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价值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发展脉络
        一、证据随时提出主义
        二、法定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
        三、酌定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相关条文司法适用的实证分析
        一、《民诉法》第65条司法适用的实证分析
        二、《民诉法解释》第101 条、第102 条司法适用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涉及民事诉讼证据失权案例的审判实务类型化分析
        一、当事人申请适用民事诉讼证据失权
        二、法院主动适用民事诉讼证据失权
    第三节 涉及民事诉讼证据失权案例的总体描述
        一、案由分布
        二、审理法院的地域和级别分布
        三、委托法律专业人士代理诉讼情况
        四、逾期证据提交阶段和裁决结果
        五、启动主体及法院支持情况
        六、证据失权与否的裁判文书说理
        七、以证据应否失权为由上诉或申请再审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问题检视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功能实效性不佳
        二、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判断逻辑多元化
        三、二审举证之失权规制不足
        四、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程序保障供求关系失衡
        五、逾期举证损害赔偿规则的司法适用率极低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立法缺陷
        一、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不尽合理
        二、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重要程序规则可操作性低
        三、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程序保障规则缺失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路径探讨
    第一节 调整民事诉讼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
        一、引入诉讼延迟要件
        二、严格限定“基本事实”的外延
        三、区分设置不同审级中证据失权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引入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审查程序
        一、程序的启动
        二、程序的运作时段
        三、证明及其标准
        四、裁决的形式、心证公开及救济方式
    第三节 细化逾期举证损害赔偿规则
        一、明确逾期举证损害赔偿与其他逾期举证制裁措施的适用关系
        二、处理逾期举证损害赔偿请求的主要程序
        三、其他具体程序设计
    第四节 调整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外部构造
        一、充实审前准备程序
        二、保障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
        三、规定法官的释明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学术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概述
    第一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解读
        一、专利侵权损害法定损害赔偿的涵义
        二、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特点
        三、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性质
        一、证据度减轻说
        二、法官自由裁量说
        三、折衷说
    第三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功能
        一、补偿功能
        二、预防功能
        三、惩罚性功能
第二章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源起
        一、西方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萌芽
        二、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萌芽
    第二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确立和发展
        一、英美法系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确立与发展现状
        二、大陆法系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确立与发展现状
        三、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确立与发展现状
第三章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理论解析
    第一节 法哲学分析
        一、法的正义价值
        二、法的秩序价值
    第二节 利益论分析
        一、利益衡量理论
        二、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
    第三节 法经济学分析
        一、专利制度的经济学解读
        二、法定赔偿语境下的效益优先
第四章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域外考察
    第一节 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美国考察
        一、补偿兼惩罚功能的法律体系
        二、美国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
    第二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日本考察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共筑的法律体系
        二、日本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
    第三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韩国考察
        一、实体法主导的法律体系
        二、韩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
    第四节 国外法定赔偿的比较与评述
        一、美国着作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对我国的启示
        三、韩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立法检视
    第一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适用条件
        一、损害已然存在
        二、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事实难以确定
        三、依自由心证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第二节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立法现状
        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的立法现状
        三、我国《专利法》及司法解释的立法现状
第六章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的司法实践
    第一节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案例样本
        一、专利侵权案例样本分布
        二、专利侵权案例样本采集原则
        三、案例样本中原告索赔情况统计分析
    第二节 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例样本统计分析
        一、法定赔偿适用比例统计分析
        二、法院判赔数额统计分析
        三、原告提供证据统计分析
        四、法定赔偿适用案例样本统计分析
        五、具体判例考量因素统计分析
        六、法定外酌定案例样本统计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在司法适用的不足
        一、法定赔偿的适用前提泛化
        二、法官自由裁量权缺少限制
        三、赔偿数额的确定裁判说理不充分
        四、当事人举证责任缺位
        五、法定外的酌定数额无法可依
        六、赔偿数额确定差异大
    第四节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司法适用面临的困境
        一、法定赔偿条款规定的上下限幅度过宽
        二、法定赔偿数额计算标准的缺失
        三、法定赔偿数额确定应考量因素过于模糊
        四、法定赔偿数额之上下限的确定性不明
第七章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完善对策
    第一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立法路径选择建议
        一、《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立法路径选择
        二、《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立法路径选择
        三、《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立法路径选择
    第二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适用规则完善建议
        一、理性考量法定赔偿的适用前提
        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与行使
    第三节 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数额幅度的分类设计
        一、在庭审中辩论影响因素的权重
        二、法定赔偿数额幅度的类型设计
        三、法定赔偿数额幅度的层次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论简易判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民事判决制度的实践现状与价值导向
    (一)我国民事判决制度的实践现状
    (二)现行民事判决相关规则的价值导向
二、简易判决之制度命题的提出
    (一)简易判决制度的内涵与比较法渊源
    (二)简易判决制度的程序定位与基本功能
    (三)简易判决制度之三重置疑的逻辑回应
    (四)我国建立简易判决制度之必要性来源
三、简易判决制度的正当性源头
    (一)自认的规则要素
    (二)自认与简易判决的逻辑关联
    (三)我国确立审前拟制自认规则的可行性
四、简易判决制度的系统构建
    (一)简易判决的制度前提
    (二)简易判决的作出与救济
    (三)简易判决的适用范围
    (四)当事人复合型案件的应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观点
第一章 论题源起: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传统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争点整理的涵义界定
        一、作为主语的“争点”
        二、作为谓语的“整理”
        三、争点整理的意涵
    第二节 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
        一、争点整理的时空要素
        二、争点整理的主体要素
        三、争点整理的客体要素
        四、争点整理的方法要素
        五、争点整理的结果要素
    第三节 争点整理的属性
        一、争点整理制度的规范性
        二、争点整理主体的多样性
        三、争点整理效果的阶段性
    第四节 争点整理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争点整理与审前程序
        二、争点整理与集中审理
        三、争点整理与争点简化协议
        四、争点整理与证据交换
    第五节 争点整理的体系结构
        一、争点整理的本体体系
        二、争点整理的配套体系
    第六节 争点整理的价值及功能
        一、争点整理的价值
        二、争点整理的功能
第二章 论题展开:历史维度中的域外争点整理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两大法系争点整理的源起
        一、自由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共同选择
        二、不同诉讼文化中的异样开端
    第二节 英美法系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一、英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二、美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三、英美法系争点整理配套体系的具体化展开
        四、小结
    第三节 大陆法系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一、德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二、日本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三、我国台湾地区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四、小结
    第四节 两大法系争点整理的比较
        一、两大法系争点整理源起之比较
        二、两大法系争点整理功能之比较
        三、两大法系争点整理主体之比较
        四、两大法系争点整理方法要素之比较
        五、两大法系争点整理配套制度的构建
第三章 宏观考察:我国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与发展
    第一节 非体系化时期我国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
    第二节 体系化时期我国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
        一、民事诉讼法之争点整理
        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之争点整理
        三、司法解释、其他规章制度之争点整理
    第三节 立法层面的争点整理本体体系构造现状
        一、立法层面的时空要素: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
        二、立法层面的主体要素:法官主导型的争点整理
        三、立法层面的客体要素:证据争点、事实争点及法律争点
        四、立法层面的方法要素:诉答程序、证据交换及庭前会议
        五、立法层面的结果要素: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下的结果呈现
    第四节 立法层面的争点整理配套体系构造现状
        一、当事人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
        二、法官释明制度
        三、失权制度
    第五节 我国争点整理立法现状评述
第四章 微观探析:司法实践中争点整理的具体展开
    第一节 一般性之概览:司法实践下争点整理的基本现状
        一、法官审前事项的实践现状
        二、当事人审前事项的实践现状
    第二节 个别性之细究:样本法院争点整理的局部呈现
        一、以集中审理为改革目标
        二、样本法院体系化审理模式之介绍
        三、样本法院争点整理体系的构成情况
    第三节 局部性之总结:部分法院争点整理的问题概述
        一、争点整理的时空要素及其问题
        二、争点整理的主体要素及其问题
        三、争点整理的客体要素及其问题
        四、争点整理的方法要素及其问题
        五、争点整理的结果要素及其问题
    第四节 问题的成因:司法实践中的争点整理图景
        一、程序正义理念的异化和弱化
        二、当事人主义的虚无
        三、争点整理目的的偏差
        四、集中审理的失范
第五章 修正与重塑:争点整理理论体系的中国化建构
    第一节 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解构
        一、典型意义上民事诉讼模式之概述
        二、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解构:不同面向争点整理的属性展示
        三、争点整理的特殊性与旧有传统诉讼模式的不适应性
    第二节 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理念建构
        一、“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源起
        二、“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概述
        三、“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正当化基础
    第三节 “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具体展开
        一、“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内化要素
        二、不同视角下的“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
第六章 科学性与实用性:争点整理规则体系的中国化建构
    第一节 基础理论:争点整理基本原则、制度功能之确立
        一、争点整理的基本原则
        二、争点整理的制度功能
    第二节 本体体系:围绕争点整理构成要素的具体建构
        一、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时空要素
        二、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主体要素
        三、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客体要素
        四、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方法要素
        五、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结果要素
    第三节 配套体系:围绕争点整理配套机制的具体建构
        一、当事人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的中国化展开
        二、失权制度的中国化设置
        三、法官职权介入的中国化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四、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兼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游戏着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吴云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协调论[D]. 何江. 重庆大学, 2019(05)
  • [3]处分原则的转型及其解释[D]. 张艳. 吉林大学, 2019(06)
  • [4]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D]. 何平.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1)
  • [5]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研究[D]. 朱刚.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6]论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D]. 丛鸿全.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实证研究 ——以《民诉法解释》的相关规范为考察中心[D]. 杨晓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专利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D]. 谭东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论简易判决[D]. 裴培祥.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D]. 刘韵.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与法院核查——及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质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