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伊霞[1](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陈访贤[2](2018)在《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简称“五化同步”)。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正式提出“五化同步”战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历史转型,开创了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化同步”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可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五化同步”,就没有全国的“五化同步”;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是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目前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总体较低,这一状况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是我国实施“五化同步”战略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术界对“五化同步”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阶段,没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文献,且对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的研究很少。按照党中央“五化同步”战略部署,推动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理论指导,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体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探索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体现跨越发展要求的“五化同步”发展道路。围绕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这一主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六个方面展开系统性的论证和分析,具体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2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相关思想、国内代表性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系统性考察。之后,加强对“五化同步”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五化同步”的作用机理与演进特征,明确发展原则和未来发展趋向。第3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采取描述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欠发达地区“五化”发展状况、“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状况并对“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为后续查找问题、追根溯源、提出对策提供基础和条件。第4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反思。根据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五化”发展存在总体水平低、具有区域不平衡性、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强度较弱、协同度不高、带动效应不强等问题,并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文化因素五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反思并提出: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加快市场化进程、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培育技术创新动力、增强区内外经济联系。第5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围绕国家现代化和“五化同步”发展,介绍美国、德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和巴西、印度、南非的教训,并从中得出启示:欠发达地区要以“五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五化同步”的条件、“五化同步”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五化同步”实现现代化。第6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教训,重点从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建构有效的运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楚小庆[3](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张建俊[4](2017)在《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基于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历史性转换阶段。我国一直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多次报告都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典型的“绿色能源”,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对我国的经济整体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江苏地区经济发达生物柴油企业众多且经济效益较好,具备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在探索一条新型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全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本文课题所研究的重点。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首先阐述了相关的新型工业化研究理论和原则要求,其次从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的现状分析出发,对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根据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六大发展路径,特别是科技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最佳选择。最后从产业、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又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促进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参考。

韩敬宇[5](2017)在《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别于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不单追求工业增加值,更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几个方面的统筹兼顾,成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一直以来,工业化都被作为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由贫穷走向繁荣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已成为现阶段发展的总基调,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不单要稳住经济运行,更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与转型。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思路,这不单强调了工业化的作用,更注重四化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仍是四化的核心环节,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科技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基础。这也为黑龙江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出了发展方向。县域经济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上联宏观经济,下联微观经济,也是中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目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黑龙江省县域层面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对于推进和壮大黑龙江省县域工业经济乃至全省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梳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机理和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县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找出黑龙江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县域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以及支撑体系,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与问题障碍,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现实参照系,明确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基于县域新型工业化内涵,提出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即保持县域工业经济的健康增长、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质量、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资源保护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发展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使县域工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同时提出了追求利益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协调城市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三大重点;从协调视角阐述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在机理,即协调城市工业和县域工业的发展、追求县域效益和环境友好的工业化发展、以信息化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中;从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其次,基于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实际,结合县域新型工业化内在机理,从工业化进程、经济效益、能耗环境、科技与信息、人力资本和农业现代化六个方面构建了县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基准层和指标层权重,并基于极值标准化和目标值标准化两种方式处理数据,综合分析黑龙江省65个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结合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现阶段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普遍困境与共性问题,并将阻碍县域新型工业化提升的障碍总结为资源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提出处于五个不同阶段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再次,基于信息化带动战略、阶段性引导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基本战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探讨了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其中,宏观路径选择了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四化”协同机制、改革政府机构体制和优化社会服务环境四个方面;中观路径选择了选择主导工业、构建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链、发展信息化和高技术产业四个方面;微观路径选择了完善劳动力培训、加快资本要素流动、升级完善技术与制度和发挥企业集群效应四个方面。并从金融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中介组织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县域制度体系等六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保障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顺利发展的支撑体系。最后,针对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考虑到县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十七项对策建议,即完善县域市场体系、构建“两型”工业体系、发展低碳与生态工业产业、构建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构建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特色的工业企业、创建“两型”企业、构建企业学习型组织、加快人才培育建设。

赵雳珂[6](2013)在《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怀化市作为我国西部腹地且经济欠发达城市,如何走通并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阐述。第一部分简述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和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认真辨析了新型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传统工业化区别,及其内涵,并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了研究和相关的量化分析。第二部分对怀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背景、新型工业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十分细致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2007年和2011年两个时点的数据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三部分依托第二部分的分析,对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怀化实际,从政府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工农业协调发展,发挥产业聚集作用,以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望全面推动和促进怀化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广大的类似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吴丽华[7](2013)在《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直在寻求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信息化革命的形势下,中国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锡林郭勒盟在2003年提出了“工业强盟”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但实际上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进程基本沿袭了传统工业化的模式,一系列发展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作为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传统牧业区,锡林郭勒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对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工业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既符合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锡林郭勒盟发展的战略规划,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锡林郭勒盟工业化发展现状为背景,以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经济总量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水平、工业化内部结构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了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并根据各项指标的综合测度,得出了锡林郭勒盟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的结论。依据对锡林郭勒盟工业化现状的分析,得出锡林郭勒盟工业化过程中存在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偏高;工业化对牧区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局部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程度较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新”的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使经济增长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区情、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盟内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四个推进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才培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六项建议措施,力求为锡林郭勒盟寻找有利于新型工业化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

冯志刚[8](2011)在《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法制化的过程。工业化被认为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新疆作为最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工业化水平低是自治区的典型特征,也是该地区经济不发达的根源之一。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关乎新疆未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既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和途径的重大转换,也是符合新疆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合理分析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为背景,依据工业化的发展理论,判断分析了新疆及各地州工业化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分析了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评价体系,分析了新疆各地州工业化的进程,并进行了综合测度,合理评价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新疆目前处于新型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乌鲁木齐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有向高级阶段过度的趋势。根据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产品结构以初产品为主,满足最终市场需求能力弱;轻纺工业发展缓慢,部分行业呈现萎缩态势;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阻碍经济持续增长;私营企业经济力量薄弱,阻碍经济持续发展;工农双方利益协调联结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等七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区域集群建设,拓展集群效应;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总体思路的能够胜利实现,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信息产业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化金融支持方向,加大信贷投入;以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论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

谢春[9](201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范兴坤[10](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二、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2.1.3 绿色发展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命周期理论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2.3.1 衰败消亡
        2.3.2 深度开发
        2.3.3 转型发展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5.1.1 德国鲁尔地区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5.1.3 法国洛林地区
        5.1.4 日本九州地区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5.2.2 辽宁省阜新
        5.2.3 河南省焦作
        5.2.4 安徽省铜陵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欠发达地区
        2.1.2“五化”
        2.1.3“五化同步”
    2.2“五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
        2.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相关论述
        2.2.3 国内代表性学者的主要观点
    2.3“五化同步”发展规律探讨
        2.3.1 作用机理简介
        2.3.2 自身演进特征
        2.3.3 发展原则概述
        2.3.4 未来发展趋向
第3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
    3.1“五化”发展状况
        3.1.1 工业化发展状况
        3.1.2 信息化发展状况
        3.1.3 城镇化发展状况
        3.1.4 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3.1.5 绿色化发展状况
    3.2“五化”协调状况
        3.2.1 新型工业化与其他“四化”的协调状况
        3.2.2 信息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3.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3.2.4 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3.3“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测度
        3.3.1 指标建构原则
        3.3.2 指标体系建构
        3.3.3 主要研究方法
        3.3.4 评价结果分析
第4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反思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五化”发展水平低
        4.1.2“五化”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性
        4.1.3“五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强度较弱
        4.1.4“五化”协同发展水平低
        4.1.5“五化”发展的带动效应不强
    4.2 成因分析
        4.2.1 发展基础薄弱
        4.2.2 经济发展滞后
        4.2.3 体制机制障碍
        4.2.4 思想观念束缚
        4.2.5 文化因素制约
    4.3 现实反思
        4.3.1 加快市场化进程
        4.3.2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4.3.3 培育技术创新动力
        4.3.4 增强区内外经济联系
第5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的经验
        5.1.1 美国模式
        5.1.2 德国模式
        5.1.3 日本模式
    5.2 发展中国家的教训
        5.2.1 巴西模式
        5.2.2 印度模式
        5.2.3 南非模式
    5.3 对我国“五化同步”发展的启示
        5.3.1 以“五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5.3.2 积极创造“五化同步”的条件
        5.3.3“五化同步”要从实际出发
        5.3.4 通过“五化同步”实现现代化
第6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考
    6.1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6.1.1 澄清思想认识误区
        6.1.2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1.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6.1.4 优化政府行为导向
    6.2 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6.2.1 模式类型划分
        6.2.2 模式选择依据
        6.2.3 模式运行重点
    6.3 建构有效的运作机制
        6.3.1 环境支持机制
        6.3.2 互动融合机制
        6.3.3 评估反馈机制
    6.4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6.4.1 强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6.4.2 建立中长期支持政策
        6.4.3 完善地方发展政策
    6.5 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
        6.5.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5.2 完善技术规范与标准
        6.5.3 创新制度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4)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工业化定义
        2.1.2 新型工业化定义
        2.1.3 新型工业化路径定义
    2.2 新型工业化内涵和特征
        2.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2.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和要求
        2.3.1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
        2.3.2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要求
    2.4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2.5 基础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2.5.3 区域发展理论
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3.1.1 生物柴油企业快速增长
        3.1.2 生物柴油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3.1.3 生物柴油企业正在加强新型工业化建设
        3.1.4 生物柴油企业工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3.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生物柴油技术工艺的不稳定
        3.2.2 国家产业政策不完善,执行困难
        3.2.3 原材料供应不足
        3.2.4 销售渠道狭窄
    3.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存在的障碍
        3.3.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
        3.3.2 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技术共享平台
        3.3.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3.3.4 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3.3.5 国家政策和配套滞后,执行力度不够
        3.3.6 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
4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新型工业化的评价分析
    4.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4.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评价分析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数据分析
        4.3.1 调研数据对比分析
        4.3.2 评价指数分析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4 江苏地区典型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4.4.1 企业基本情况
        4.4.2 企业组织结构
        4.4.3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
        4.4.4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4.4.5 广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4.4.6 信息化战略,顺应市场变化
        4.4.7 提高产品质量,拓展营销网,保证经济效益
        4.4.8 案例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启示
5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路径提出
    5.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5.2 明确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总体架构
    5.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提出
        5.3.1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5.3.2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来拉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5.3.3 产业集群为优势,来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4 可持续发展为依托,来促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5 以循环经济为支撑,来助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6.以人才优势为基础,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6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对策建议
    6.1 基于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6.2 基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6.3 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
        1.3.3 论文结构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县域新型工业化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1.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2.1 县域的基本特征
        2.2.2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3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类型
    2.3 新型工业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
        2.3.1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2.3.2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农业增长瓶颈突破的重要手段
        2.3.3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2.3.4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2.3.5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四化”的落脚点
    2.4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4.1 二元经济增长理论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4.3 新制度经济学
        2.4.4 科学发展观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国外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经验
        3.1.1 美国农村工业化模式
        3.1.2 日本农村工业化模式
        3.1.3 韩国农村工业化模式
        3.1.4 印度农村工业化模式
        3.1.5 国外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评述
    3.2 国内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经验
        3.2.1 苏南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2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3 温州模式的新型工业化
        3.2.4 国内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评述
    3.3 对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
    4.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与重点
        4.1.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
        4.1.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
    4.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4.2.1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协同发展理念
        4.2.2 县域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原理
        4.2.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4.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与协同机制
        4.3.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4.3.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协同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状况及综合评价
    5.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5.1.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整体状况
        5.1.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具体现状
    5.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5.2.1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县域新型工业化指标权重的测定
        5.2.4 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综合水平评价方法
        5.2.5 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划分标准
    5.3 黑龙江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综合评价
        5.3.1 基于极值法标准化数据的综合评价
        5.3.2 基于目标值标准化数据的综合评价
        5.3.3 两种标准化方法的对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困境、障碍与思路
    6.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困境与共性问题
        6.1.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困境
        6.1.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6.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障碍
        6.2.1 资源性障碍因素
        6.2.2 制度性障碍因素
    6.3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6.3.1 第一类县域发展思路: 挖掘优势,明确思路
        6.3.2 第二类县域发展思路: 扬长补短,平衡发展
        6.3.3 第三类县域发展思路: 优势升级,突破发展
        6.3.4 第四类县域发展思路: 全面提升,实现跨越
        6.3.5 第五类县域发展思路: 持续发展,模范带头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7.1.1 信息化带动战略
        7.1.2 阶段性引导战略
        7.1.3 可持续发展战略
    7.2 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7.2.1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宏观路径
        7.2.2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中观路径
        7.2.3 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微观路径
    7.3 本章小结
8 保障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8.1 县域金融服务的支撑体系
        8.1.1 市场化投融资体系
        8.1.2 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8.1.3 投融资环境改良体系
    8.2 县域人才培育的支撑体系
        8.2.1 产业人才需求体系
        8.2.2 人才孵化成长体系
        8.2.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8.2.4 人才驻留与引进体系
    8.3 县域科技服务的支撑体系
        8.3.1 县域特色科技服务体系
        8.3.2 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8.3.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8.4 县域中介组织的支撑体系
        8.4.1 中介组织环境优化体系
        8.4.2 中介组织职能划分体系
        8.4.3 中介组织监督管理体系
    8.5 县域生态安全的支撑体系
        8.5.1 生态安全意识培育体系
        8.5.2 生态产业结构调整体系
        8.5.3 生态安全利益保障体系
        8.5.4 生态安全预警及防御体系
    8.6 县域制度保障的支撑体系
        8.6.1 制度创新供给体系
        8.6.2 “三位一体化”制度战略体系
    8.7 本章小结
9 推进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宏观制度层面的对策建议
        9.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9.1.2 加快信息化发展
        9.1.3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9.1.4 重视开放发展与招商引资
        9.1.5 制定县域工业发展规划
        9.1.6 完善县域市场体系
    9.2 中观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9.2.1 构建“两型”工业体系
        9.2.2 发展低碳与生态工业产业
        9.2.3 构建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
        9.2.4 构建特色工业产业集群
        9.2.5 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9.3 微观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9.3.1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9.3.2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9.3.3 培育特色的工业企业
        9.3.4 创建“两型”企业
        9.3.5 构建企业学习型组织
        9.3.6 加快人才培育建设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来源和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新型工业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理论
        一、 新型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三、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
        四、 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五、 我国工业发展的量化分析
第二章 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怀化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与条件
        一、 怀化新型工业化的背景
        二、 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 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分析
    第二节 怀化新型工业化状况分析
        一、 怀化经济总体状况
        二、 怀化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三、 怀化科技水平状况
        四、 怀化人力资源水平状况
        五、 怀化信息化水平状况
    第三节 怀化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工业化发展思路问题
        二、 产业结构问题
        三、 产业竞争力问题
        四、 信息化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
    第一节 怀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框架
        一、 怀化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
        二、 怀化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 怀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原则
        四、 怀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五、 怀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二节 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 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
        二、 生态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第三节 以产业聚集推动新型工业化
        一、 深入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二、 利用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聚集
        三、 以工业、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为产业聚集平台
        四、 注意避免产业聚集的负作用
    第四节 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一、 利用信息化扩大经济活动半径
        二、 将企业作为信息化的主体
        三、 深入挖掘信息平台功能
    第五节 开发人力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
        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 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研究综述
    1.1 工业化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1.1.1 工业化的定义
        1.1.2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回顾
    1.2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
        1.2.1 新型工业化之“新”
        1.2.2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1.2.3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第2章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和阶段分析
    2.1 锡林郭勒盟基本概况
        2.1.1 总体概况
        2.1.2 行政区划
        2.1.3 自然资源
        2.1.4 文化特色
        2.1.5 发展定位
    2.2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2.2.1 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总量水平
        2.2.2 锡林郭勒盟的产业结构水平
        2.2.3 锡林郭勒盟的就业结构水平
        2.2.4 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内部结构水平
        2.2.5 主要工业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2.2.6 锡林郭勒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2.2.7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的其他条件
    2.3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分析
        2.3.1 工业化阶段划分的方法及标准
        2.3.2 对锡林郭勒盟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第3章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 工业整体水平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
        3.1.2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偏高
        3.1.3 工业化对牧区发展带动作用不强
        3.1.4 局部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程度较重
    3.2 锡林郭勒盟工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传统工业化思想驱动
        3.2.2 经济利益驱动
        3.2.3 技术条件限制资源有效利用
        3.2.4 生态环境脆弱
第4章 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4.1 锡林郭勒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
        4.1.1 工业化在牧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1.2 新型工业化是牧区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4.1.3 新型工业化是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2 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4.2.1 以“新”的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
        4.2.2 使经济增长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4.2.3 立足区情、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4.2.4 促进盟内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4.3 锡林郭勒盟推进型工业化的保障措施
        4.3.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4.3.2 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4.3.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4.3.4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才培育
        4.3.5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二、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章 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1979-2002年)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2003-至今)
    第二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二、科技创新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快速提高
        五、企业结构调整取得显着进展
    第三节 新疆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一、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演变速度慢
        二、加工业中资源型产业比重高,制造业发展滞后
        三、工业发展以外源型为主导,内部矛盾突出
第三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评价
    第一节 新疆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
        一、基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判断
        二、基于产业结构判断
        三、基于就业结构判断
        四、基于城市化水平判断
        五、基于工业内部结构判断
        六、新疆各地州工业化水平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
        一、新型工业化指标描述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新疆新型工业化指标权重的确定
        五、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优势
        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二、中央对新疆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
        三、资源优势
        四、地理和区位优势突出
        五、市场优势
        六、科技交流优势明显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社会不稳定
        二、人口因素的制约
        三、生态环境脆弱
    第三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科技进步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三、产品结构以初产品为主,满足最终市场需求能力弱
        四、轻纺工业发展缓慢,部分行业呈现萎缩态势
        五、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阻碍经济持续增长
        六、私营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多元投资结构
第五章 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必要性
        一、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
        二、解决新疆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要求
    第二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加快区域集群建设,拓展集群效应
        三、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节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保障措施
        一、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二、加大信息产业建设,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四、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优化金融支持方向,加大工业信贷投入
        六、以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1.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2 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4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第3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3.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
        3.1.3 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90年代初)
        3.1.4 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90年代初之后)
    3.2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3.3.1 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3.3.2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3.3.3 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3.3.4 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3.3.5 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3.4.1 资源缺乏
        3.4.2 环境污染
        3.4.3 人口问题
        3.4.4 城乡收入差距
        3.4.5 信息科技水平低
        3.4.6 区域发展不平衡
        3.4.7 工业结构不合理
第4章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4.1 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4.2 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4.3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4.4 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4.5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4.5.1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保障
        4.5.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驱动力
        4.5.3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4.5.4 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资本保证
        4.5.5 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第5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5.1 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5.2 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5.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5.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5.4.1 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5.4.2 工业化质量
        5.4.3 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5.5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5.5.1 测度方法的选择
        5.5.2 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5.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第6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6.1 数据样本的收集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6.3.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测度
        6.3.2 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6.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7.1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7.2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7.2.1 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7.2.2 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8.2.2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8.2.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8.2.4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8.2.5 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8.2.6 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8.2.7 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8.2.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8.2.9 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四、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D]. 陈访贤. 吉林大学, 2018(04)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4]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D]. 张建俊.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5]黑龙江省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D]. 韩敬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6]怀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赵雳珂. 吉首大学, 2013(03)
  • [7]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研究[D]. 吴丽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8]新疆新型工业化研究[D]. 冯志刚.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12)
  • [10]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