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唐惠珽[1](2019)在《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市场化分类研究》文中指出近五年来,PPP持续升温导致假PPP和伪PPP层出不穷,政府购买服务和PPP存在不少混淆和冲突,究其根本,是源于部门偏好的概念泛化冲动。概念泛化危害极大,将使得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和措施,导致PPP项目难落地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针对此问题,本文以环保产业为切入点,拟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项目分类、适用范围及应用要点进行研究。
刘茜[2](2019)在《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环保NGO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需求逐步上升,环保NGO应运而生。环保NGO在弥补政府职能缺失、保障民众优质环境诉求、参与环境治理方面取得较大作用。在西方某些国家,环保NGO的地位及影响力不亚于政府,甚至能推动立法。在我国,随着近年来不断进行体制改革,民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步调不匹配,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环保NGO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环保NGO发展时间较短,在组织自身和外部社会两个维度都存在掣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NGO发展,对其参与环境治理造成了障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武汉市为例进行调查研究。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六省特大城市,各类自然资源丰富,对环保NGO有较高需求。又因为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志愿者来源充足,理论上环保NGO发展极具代表性。基于此,本文以武汉市环保NGO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了解武汉市环保NGO总体发展和活动状况,武汉市民众对其认知和参与状况,研究其组织运行中存在的困境并进行了内外两维度原因分析,最终对武汉市环保NGO组织运行机制提出一些优化策略,结合协同治理理论对环保NGO与政府、社会民众、媒体等外部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提出优化空间。旨在对武汉市环保NGO良性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促进环保NGO更为有效的参与环境治理。
温馨[3](2019)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社会,由于美国继续行使霸权主义,不断挑衅中美友好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战,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贸易战的背后,其实是两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而高技术正是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然而要想实现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必不可少。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对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谁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比中一枝独秀,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京津冀是着名的首都商圈和科研中心,拥有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交通设施,更聚集了大批的科研人才,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好坏,对周边区域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质量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通过上述研究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概念,同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理论,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从行业结构、产业规模、科研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现状。从投资金融环境,经济基础环境,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的现状;其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定义的基础上,从产业基础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金融环境等10个方面出发筛选了29个指标指标,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质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得出在因子分析法下,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排名第四、天津排名第八、河北排名第十三,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介于好和较好之间,天津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较好,河北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一般的结论。
李继嵬[4](2018)在《美国环境税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20世纪中期以前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忽视了环境容量因素,牺牲生态环境来获得经济发展,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20世纪后期美国对通过开征环境税降低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达成共识,试图用环境税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坚持环保优先和专款专用的基本原则,开征大气污染税、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税、进口特定物质税、环境收入税和固体废物处理税等税种,联邦、州、地方政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征税对象、环境税率、纳税人等,出台多项环保优惠税收政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构建起了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通过开征环境税,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环境污染行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环境税立法起步较晚,2016年12月出台《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月我国正式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因此,分析美国环境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讨环境税结构、环境税实施的效果、经验等对我国环境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同时围绕着环境税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和环境税的经济效应等命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论文以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税的关系、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税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税的概念、类型、特征和环境税的作用进行一般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首先考察了美国环境税发展的发轫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其次,分析了美国环境税的体系架构,包括美国环境税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税种的构成等。第三,研究了美国开征环境税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包括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臭氧层化学品的使用量等的生态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高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和贸易结构改善、扩大清洁能源出口等经济效应;为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公众低碳出行等社会效应。第四,总结美国环境税发展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分析了中国出台独立型环境税的现实基础、必然性、中国环境税的构成以及完善和发展中国环境税的对策建议。
黄会[5](2018)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步加深,中马钦州产业园成为中国—东盟产能相互投资合作趋势的重要产物,探讨如何发展“两国双园”建立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并实现东盟示范园战略,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本文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工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技术创新的循环经济理论、多元共治理论以及工业园绩效评估理论,从基础设施、中马合作项目、园区制度、园区管理机构四个角度来分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建设现状,并结合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借助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构建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绩效评估的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测算园区的综合指标值。研究表明园区发展初期势头良好,是经济集聚能力,产业产出能力,经济效益能力,园区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园区管理能力的相互配合的结果,然而园区一旦进入“起飞阶段”要提高园区竞争力,实现长效发展,需要不断协调好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这六个要素的协调配合好离不开政府引导和园区的自我管理,因此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合作机制和增强园区自身科学管理的的政策建议。
薛婷婷[6](2018)在《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口分布相对较多、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的密集区域,是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城市规模极速扩张而导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济宁市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发展日益蓬勃,但是随之产生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研究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对促进济宁市建立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城市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济宁市的现实发展状况,选取了在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几个要素,构建了包含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经济、社会六大承载力要素共32项子目标的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框架。利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承压指数法计算各要素承载力的负荷现状以及综合评价法计算了济宁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了济宁市2006-2015年城市综合承载力、各要素承载力及承压指数,找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因素,以便提出具有参考价值和科学性的建议,促进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1)从2006-2015年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社会承载力增长较为明显,土地承载力增长较缓慢,交通承载力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到2015年大小依次为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这说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成为当前制约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2)从各要素贡献率来看,2006-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贡献率最高,成为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但近几年出现下落的趋势,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贡献率逐渐增长并赶超水资源承载力,成为现阶段对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起到主要作用的两大因素;(3)2006-2015年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中水资源承压指数和土地承压指数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较大,处于超负荷状态。(4)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以及环境承压指数变化都不大,处于一个相对较平衡的状态,但是济宁市的环境质量不太乐观,在全省排名靠后。济宁市的环境承载力有待提高,环境治理任务仍然很艰巨。
张型芳,吕连宏,杨占红,王晓,罗宏[7](2017)在《基于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2015年度年报数据,将我国55家上市环保企业划分为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综合环境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6个行业,从上市地点、注册地点、企业规模、专业化程度、利润、研发效益等层面研究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征,评估环保产业集中度,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的若干建议。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企业上市地点多集中于中小企业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广东、浙江和北京4个省市具有显着的地理集中优势;上市环保企业的规模还较小,但专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各行业毛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营业收入最高的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毛利润率最低,营业收入较小的环境监测行业毛利润率最高;水处理行业的研发效益最高,环境监测行业和生态修复行业的研发效益相对较低;环保产业市场结构类型介于竞争型和低集中寡占型之间,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活跃。
黄清子,王振振,王立剑[8](2016)在《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基于GR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保产业是连接环境与经济的桥梁,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重点建设内容,为更有效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有必要对众多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进行比较。本文基于国外经验及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分类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和三类六项政策工具的1995-2014年数据构建GRAVAR模型,通过测度政策工具对环保产业的重要程度及影响比较环保产业多项政策工具。研究得出: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三类政策中,科技政策工具最优、经济政策工具次之、法制政策工具最弱。其中,科技政策工具中代表成果的细分工具在六项细分工具中排名第五;经济政策工具作为经济手段,其与环保产业的关联程度高于另两类行政手段与环保产业的平均关联程度。
张振亚[9](2013)在《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臻成熟。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引领整个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如何在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领先一步呢,这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问题。众所周知,一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兴衰都与其所处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那么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自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谁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比中一枝独秀,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本文选择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为研究对象,河南省自开始制定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来,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形成了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发展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战略经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广泛关注,并开始进行相关的评估和研究。首先,根据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发展环境的特征,确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构成要素,将其分为可持续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公共服务、法制环境、市场与创新能力、人才与科研环境、金融环境以及经济开放度等十个构成要素,并且初步分析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特征以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设计出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构成要素为依据的10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构建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对比,选取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这两种评价方法准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进行评价,并详细介绍评价模型和算法。再次,选取河南省以及与河南省地理区位和人口规模具有可比性的10个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出河南省在11省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所处的层次,并借用因子分析各主因子的贡献率设计模糊评价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准确度量目前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程度。最后,在因子分析,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在这十一个省份的排名居于第二梯队,排在第8位,在模糊评价中,排在第6位,评价为“一般”,两者相差两位,可以得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在这十一省中处于中间略微靠后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并提出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优化要强调产业整体协调与重点发展,加大财政资助与税收优惠,鼓励科技创新与坚持人才为本,完善高新区行政运行机制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对策。
李雪松,叶小俊[10](2011)在《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文中指出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的领域。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宏观环境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科教资源丰富和区位优势明显等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存在市场信息资源整合不够、科教资源整合不够、政策资源整合不够与制度创新不足等发展障碍。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必须实施资源整合,创新制度和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武汉市环保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把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论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市场化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含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非PPP的政府购买服务 |
(一)特点 |
(二)适用领域及应用要点 |
二、非特许经营的政府购买型PPP(PFI) |
(一)特点 |
(二)适用领域及应用要点 |
三、政府购买服务型特许经营领域 |
(一)特点 |
(二)适用领域及应用要点 |
四、政府监管型特许经营领域 |
(一)特点 |
(二)适用领域及应用要点 |
五、结论 |
(2)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环保NGO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NGO的定义 |
2.1.2 环保NGO的定义 |
2.1.3 环境治理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武汉市环保NGO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现状 |
3.1 武汉市环保NGO调查问卷设计 |
3.1.1 武汉市环保NGO访谈问卷 |
3.1.2 武汉市环保NGO民众认知度与参与度调查问卷 |
3.2 武汉市环保NGO总体发展情况 |
3.3 武汉市环保NGO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1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
3.3.2 武汉绿色江城环保服务中心 |
3.3.3 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3.3.4 武汉行澈环保公益发展中心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武汉市环保NGO基本情况 |
3.4.2 武汉市环保NGO活动状况 |
3.4.3 武汉市环保NGO资金管理情况 |
3.4.4 武汉市环保NGO新媒体利用状况 |
3.4.5 武汉市环保NGO民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状况 |
第4章 武汉市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分析 |
4.1 外部因素产生的困境 |
4.1.1 政府给与扶持有限 |
4.1.2 民众参与力度有限 |
4.2 自身建设存在的困境 |
4.2.1 组织运行机制缺陷 |
4.2.2 人才管理缺陷 |
第5章 国外先进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环保NGO经验借鉴——推动立法 |
5.2 加拿大环保NGO经验借鉴——公众参与 |
5.2.1 参与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5.2.2 利用环保专业性督促各方履行环保社会责任 |
5.2.3 环保NGO与官方地位平等 |
5.3 澳大利亚环保NGO经验借鉴——媒体合作 |
5.3.1 合作背景 |
5.3.2 合作阶段 |
5.3.3 合作模式 |
5.4 日本环保NGO经验借鉴——政府支持 |
5.4.1 NGO资金援助政策群 |
5.4.2 NGO活动环境改善支援政策群 |
5.4.3 NGO对话协商机制 |
第6章 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创新提升策略 |
6.1 环保NGO外部体制机制创新策略 |
6.1.1 政府与环保NGO方面 |
6.1.2 环保NGO与其他环保NGO方面 |
6.1.3 环保NGO与媒体方面 |
6.1.4 环保NGO与民众方面 |
6.2 环保NGO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策略 |
6.2.1 项目运行模块 |
6.2.2 资金管理模块 |
6.2.3 人事管理模块 |
6.2.4 宣传合作模块 |
6.3 环保NGO与外部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武汉市环保NGO调查访谈问卷 |
附录B: 武汉市环保NGO民众认知度和参与程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构成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 国内研究进展 |
1.3.1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构成因素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 |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技术及产业发展环境相关理论 |
2.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界定 |
2.1.1 高技术的概念 |
2.1.2 高技术产业的概念 |
2.1.3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概念 |
2.2 高技术及相关经济理论 |
2.2.1 产业布局理论 |
2.2.2 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观点 |
2.2.3 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环境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
3.1.1 高技术产业的行业结构 |
3.1.2 高技术企业的产业规模 |
3.1.3 高技术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 |
3.2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3.2.1 高技术的投资金融环境 |
3.2.2 高技术的经济基础环境 |
3.2.3 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境 |
3.2.4 高技术产业法制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4.2 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步骤与算法 |
4.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4.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4.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4.4.2 模糊综合评价的算法 |
4.5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体系 |
4.5.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4.5.2 指标选取方面说明 |
4.5.3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实证分析 |
5.1 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5.1.1 因子分析的数据检验 |
5.1.2 因子分析过程 |
5.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5.1.4 因子分析法综合得分计算及结果分析 |
5.2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2.1 系统权重的确定方法 |
5.2.2 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
5.2.3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
6.1 宏观层面 |
6.1.1 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协调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
6.1.2 加大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税收扶持力度 |
6.1.3 鼓励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
6.2 微观层面 |
6.2.1 夯实产业基础推动高技术产业升级 |
6.2.2 优化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环境 |
6.2.3 扩大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6.2.4 构建良好的投资金融环境 |
6.2.5 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平台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环境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2 国外环境税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环境税产生与内涵的研究 |
1.2.2 国外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研究 |
1.2.3 国外环境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国内环境税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对国外环境税发展的借鉴 |
1.3.2 国内环境税的理论学习与拓展 |
1.3.3 国内环境税的理论检验与实证研究 |
1.3.4 国内环境税的实践与发展 |
1.3.5 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逻辑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二章 环境税的一般分析 |
2.1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2.1.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关系 |
2.1.2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
2.2 税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2.2.1 传统税收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功能 |
2.2.2 税收的环境保护职能 |
2.3 环境税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
2.3.1 环境税的定义 |
2.3.2 环境税的类型 |
2.3.3 环境税的特征 |
2.4 开征环境税的作用与意义 |
2.4.1 环境税对环境保护更加具有权威性 |
2.4.2 环境税提高经济主体的发展效益 |
2.4.3 环境税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效率 |
2.4.4 环境税有利于提供更多环境公共产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税的相关理论 |
3.1 外部性理论 |
3.1.1 外部性的内涵和分类 |
3.1.2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
3.1.3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3.1.4 环境税在外部性内部化的功能 |
3.1.5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 |
3.2.4 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3 公共产品理论 |
3.3.1 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
3.3.2 环境公共产品的内涵 |
3.3.3 环境税对公共物品分配产生的影响 |
3.3.4 环境税对公共产品使用的影响 |
3.4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
3.4.1 环境税双重红利产生、发展及内涵 |
3.4.2 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模型 |
3.4.3 环境税双重红利的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环境税的演变历程 |
4.1 美国环境税发轫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1 发轫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1.2 发轫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1.3 发轫阶段的环境管制方式 |
4.2 美国环境税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 |
4.2.1 起步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2 起步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2.3 起步阶段的环境税种建设 |
4.3 美国环境税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 |
4.3.1 成长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3.2 成长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3.3 成长阶段的税种建设情况 |
4.4 美国环境税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
4.4.1 成熟阶段的环保政策 |
4.4.2 成熟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4.3 成熟阶段的环境税种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架构 |
5.1 美国环境税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 |
5.1.1 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
5.1.2 为环境保护筹集环境资金 |
5.1.3 鼓励技术创新和吸引环保项目投资 |
5.2 美国环境税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5.2.1 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 |
5.2.2 专款专用原则 |
5.2.3 务实原则 |
5.2.4 循序渐进的原则 |
5.2.5 严格管理的原则 |
5.3 美国环境税种的构成 |
5.3.1 与汽车使用相关的税 |
5.3.2 环境污染税 |
5.3.3 资源开采税 |
5.3.4 环境收入税 |
5.3.5 超级基金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环境税效应分析 |
6.1 美国环境税的生态效应 |
6.1.1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
6.1.2 减少臭氧层化学品的使用数量 |
6.1.3 超级基金可有效地修复污染场地 |
6.1.4 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6.2 美国环境税的经济效应 |
6.2.1 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
6.2.2 增加福利效应 |
6.2.3 扩大经济增长效应 |
6.2.4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
6.2.5 促进美国高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 |
6.2.6 改变贸易结构,扩大清洁产品的出口 |
6.3 美国环境税的社会效应 |
6.3.1 环境税为公路建设提供50%左右的资金支持 |
6.3.2 低燃油税助推郊区化进程 |
6.3.3 促进公众低碳出行 |
6.3.4 环境税的公平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环境税对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启示 |
7.1 美国环境税收的发展经验 |
7.1.1 将生态利益和公众健康作为政策目标 |
7.1.2 实现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
7.1.3 环境税体系完善 |
7.1.4 环境税约束与相关激励的有效结合 |
7.2 美国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 |
7.2.1 环境税收体系覆盖面广 |
7.2.2 明确的环境税征管目的和管理目标 |
7.2.3 高效的环境税收征管体系 |
7.2.4 灵活的环境收入优惠制度 |
7.3 我国出台独立型环境税的现实基础 |
7.3.1 融合型环境税的存续和发展 |
7.3.2 税费并存型环境税的改革要求 |
7.3.3 现行税制的绿色化税收优惠制度 |
7.3.4 融合、并存型环境税的局限性 |
7.4 我国独立型环境税产生的必然性和环境税构成 |
7.4.1 独立型环境税产生的必然性 |
7.4.2 独立型环境税的政策目标和构成 |
7.5 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收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
7.5.1 国家层面应该逐渐完善环境税收体系 |
7.5.2 加强环境税收法治建设 |
7.5.3 为开征环境税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园区发展研究综述 |
二、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产业园区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产业园区的概念 |
二、绩效评估的概念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关于园区发展的基本理论 |
二、工业园区绩效评估有关理论 |
第三章 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建设现状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一、园区发展概况 |
二、产城配套功能建设进展 |
第二节 中马产业合作进展 |
一、园区项目布局 |
二、园区资本开发模式 |
第三节 园区制度建设情况 |
一、项目入园制度建设情况 |
二、园区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第四节 园区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
一、政企结合的管理模式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绩效评估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绩效评估 |
一、指标体系建设原则 |
二、工业园区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评估方法的比较 |
第三节 层次分析园区发展能力的优先级权重 |
一、园区绩效评估AHP建模 |
二、判断矩阵及一次性检验 |
第四节 定量和定性指标标准值的设定和标准化 |
一、定量指标标准值的设定 |
二、定量指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三、定性指标数值化 |
第五节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综合绩效评估 |
一、中马钦州园区绩效评估指标权重 |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
三、结论 |
第五章 进一步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合作机制 |
一、创新“双园”合作机制 |
二、加强政府引导园区经济 |
第二节 增强园区自身科学管理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标准化生产树立园区品牌 |
三、切合合作内容发展产业集聚 |
四、建设良好的园区生态环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
(6)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2.1 城市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
2.2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常用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 评价指标框架 |
3.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6 承压指数评价方法 |
3.7 各要素承载力评价指数 |
3.8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 |
3.9 本章小结 |
4 各要素承载现状分析及综合承载力分析 |
4.1 土地承载现状 |
4.2 水资源承载现状 |
4.3 交通承载现状 |
4.4 环境承载现状 |
4.5 经济承载现状 |
4.6 社会承载现状 |
4.7 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
4.8 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化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策略 |
5.1 资源承载力提升策略 |
5.2 环境承载力提升策略 |
5.3 交通承载力提升策略 |
5.4 社会承载力提升策略 |
5.5 经济承载力提升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数据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上市地点 |
2.2 注册地址 |
2.3 企业规模 |
2.4 专业化程度 |
2.5 利润 |
2.6 研发效益 |
2.7 产业集中度指数评价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8)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基于GR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环保产业政策工具分类的概念模型 |
3 环保产业政策工具比较的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
3.1 变量选取 |
3.1.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3.1.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3.2 数据来源 |
3.2.1 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 |
3.2.2 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 |
3.3 GRA-VAR模型构建 |
3.3.1 灰色关联度模型(GRA模型) |
3.3.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 实证结果 |
4.1.1 灰色关联(GRA)结果 |
4.1.2 向量自回归(VAR)结果 |
4.2 结果分析 |
5 结论 |
(9)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2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
2.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概念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构成要素 |
2.2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现状 |
2.3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问题 3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3.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 一级评价指标的含义及测定 |
3.3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样本与指标的选取 |
3.3.2 设计评价指标构成表 4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确立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1 评价方法的介绍与对比 |
4.1.2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思路 |
4.2 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步骤与算法 |
4.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4.2.3 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的计算步骤 |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算法 5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初步分析 |
5.1.1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数据 |
5.1.2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数据的对比分析 |
5.2 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5.1.1 因子分析的数据检验 |
5.1.2 因子分析过程 |
5.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3.1 子系统权重的确立方法 |
5.3.2 设计评价指标权重构成表 |
5.3.3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6.2.1 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协调与重点发展 |
6.2.2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金融资助与税收优惠 |
6.2.3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坚持人才为本 |
6.2.4 完善高新区行政运行机制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
(10)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武汉市环保产业的现状分析 |
2.1 武汉市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 |
2.1.1 国家政策支持 |
2.1.2 宏观环境有利 |
2.1.3 市场前景广阔 |
2.1.4 政府投资剧增 |
2.2 武汉市环保产业具备的优势 |
2.2.1 产业规模较大发展快 |
2.2.2 产业结构全 |
2.2.3 科教资源力量雄厚 |
2.2.4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强 |
2.3 武汉市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
2.3.1 环保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2.3.2 环保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缺乏国际竞争力 |
2.3.3 环保投融资渠道有限, 缺乏灵活性 |
2.3.4 行业规范和标准不健全, 环保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
3 资源整合,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
3.1 整合市场信息资源, 搭建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
3.2 整合政府政策资源, 搭建政府资源信息平台 |
3.3 整合区域科教资源, 搭建科教资源信息平台 |
4 制度创新, 提供产业发展动力 |
4.1 政策制度创新 |
4.2 法律制度创新 |
4.3 企业制度创新 |
5 发展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做强做大 |
5.1 建立环保产业联盟 |
5.2 推进环保产业合作 |
5.3 创建环保产业园区 |
四、论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市场化分类研究[J]. 唐惠珽. 品牌研究, 2019(13)
- [2]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环保NGO为例[D]. 刘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研究[D]. 温馨. 燕山大学, 2019(03)
- [4]美国环境税研究[D]. 李继嵬. 吉林大学, 2018(04)
- [5]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 黄会.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薛婷婷.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基于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的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特征研究[J]. 张型芳,吕连宏,杨占红,王晓,罗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7(05)
- [8]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基于GR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黄清子,王振振,王立剑. 资源科学, 2016(10)
- [9]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评价研究[D]. 张振亚. 郑州大学, 2013(12)
- [10]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J]. 李雪松,叶小俊. 生态经济,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