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资源优势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邓伟[2](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王建新[3](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任思达[4](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苏麒[5](2017)在《县域小型非金属矿产供需分析与划区研究 ——以敦化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县级城市来说,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然而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矿山开采规模较小、矿山企业分布分散、矿山管理制度落后、乱采乱挖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开发准入管理制度相对宽松的县级地区尤为明显。论文针对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小、散、乱”的现象以敦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供需分析与划区研究,探讨了在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从当地矿产资源禀赋与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在着重考虑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县域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的问题。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我国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优化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和建立的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分区综合评价体系为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划区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政府相关部门促进小型非金属矿产的合理开发布局与分区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地质资料以及统计年鉴的查阅,分析总结了目前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运用定量分析与灰色关联排序的方法对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进行开发利用优先度排序,将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区域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分区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评因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禀赋、未来5年内敦化市相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运用预测模型对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进行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战略分析的基础,对指导敦化市未来小型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归纳目前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产业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存在的机遇与威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进行战略分析,最终分析结果得出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适宜采用SO和WO型开发利用战略,即受到外部发展机遇影响较大,有利于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时有利于形成规模产业。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SWOT分析结果也是进行分区划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结合小型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敦化市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矿区作为评价对象,综合考量地质背景、矿产资源禀赋、矿山开发利用状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分区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为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划定了4个集中开采区、1个备选开采区以及10个禁止开采区,并提出了各类开发利用分区的管理措施以及适宜敦化市实际情况的小型非金属开发利用的相关意见。
刘剑[6](2017)在《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文中提出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工作是石墨烯产业化瓶颈问题之一,该工作对指导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这方面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论文选择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矿床学、矿物学、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资源产业经济学、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原料选择及品质控制研究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法,引进石墨矿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这样一个新命题,探讨了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从新视角入手以揭示特定成矿地质条件约束的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1)全球鳞片石墨、脉型石墨和土状石墨的形成条件主要是热力学条件、碳源、有机生物、沉积建造等方面。(2)天然石墨成因及石墨化程度决定了石墨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结构、属性及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3)鳞片石墨的成因是影响石墨烯属性及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4)天然石墨都能作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初始原料,根据赋矿地质条件可以预测石墨矿物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且能够预先确定特定地质条件产出石墨矿物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供给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企业。(5)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数据库系统、石墨烯资源经济带、区域协调政策、环境法规、行业标准、动态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创新性表现在:(1)绘制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框架图,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概括为“碳质来源+含矿岩石+热力学条件+石墨化”,定义为天然石墨成矿的四要素。(2)构建了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表达式为Ggeo= F(Bat,Flex,Bio,Cor,Com,Thermo)= αBat + βFlex + γBio + δCor +εCom + ζThermo模型限定了成矿地质条件→石墨矿物→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材料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作为石墨烯材料的原料,为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探索了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具可控性的技术方法,认为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缺陷度、固定碳含量、碳质来源、变质相、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多种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可根据对石墨烯的层数或性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然石墨原料。(4)基于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将石墨烯看作战略性矿产资源并提出了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范式。
张迪[7](2017)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金属矿产资源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消耗了有限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致使资源保证程度下降,资源约束问题己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保证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持续有效供应,必加强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是实现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效管理的前提。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是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中针对非金属矿产的专项规划,我国开展的相对较晚,在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因此,有必要进行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非金属矿产的研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涉及的主体及勘查和开发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了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逻辑思维过程;同时,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勘查和开发行为及由此产生环境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在借鉴了国内外矿产资源整治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根据该理论与方法体系,结合目前包头市经济发展和非金属资源现状,对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和部署。
郝俊峰[8](2014)在《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整合作为我国近年来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所采取的新手段,自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集中行动,对于推进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资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也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借鉴价值的整合模式。本文以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为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全区两轮资源整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采用SWOT分析,确立了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四种模型,即: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挑战型战略(S-T)和集中防御型战略(W-T);并分别以内蒙古资源整合中形成的“鄂尔多斯模式”、“赤峰模式”、“主体整合模式”以及近期全面推进的“整装勘查”为例,探讨了整合途径与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认为:(一)对于类似内蒙古的稀土、煤炭等资源储量巨大、优势明显的矿产资源,其开发整合应借助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机遇,以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为前提,在保证资源优势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促进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二)对于类似赤峰市有色金属、贵金属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其整合应针对资源禀赋条件和矿石特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性扭转本地区采选冶的粗放式局面,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与综合利用,打造完整的金属产业链;(三)对于类似乌兰察布市的非金属小矿集中区,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同时,尽可能以主体整合的方式确立一个整合主体,通过“集中管理、分散开采”逐步实现集团化运行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四)为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要敢于打破现有矿业权设置不合理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制约,大力推行整装勘查,促进地质找矿突破。最后,提出了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措施:一是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工作方法,科学规划整合的目标任务,尽可能将整合与国家宏观政策相衔接,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做好长远规划;二是充分认识整合手段的多样化和途径的科学化,根据整合的矿种、储量规模、市场需求、经济贡献实力、开发利用水平、产业链及区域配套等情况,科学设定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其中对各类指标做了剖析;三是健全和完善严格的约束制度,强化市场引导,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矿权与采矿权之间的差异,优化矿业权的设置,防范人为干扰与政策随意性。
德吉[9](2013)在《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型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基地和独特的民族地区,西藏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地缘政治的协调稳定,关系着我国在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位置;从经济角度看,作为有色金属、地热、太阳能、传统能源以及白色盐业基地,西藏自治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切实提高区域农牧民收入,中央连续推行以援助型项目为核心的扶持战略,建成了江达县玉龙铜矿、曲松铬矿、马悠木金矿以及甲玛铜多金属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基地,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开采为主导产业的矿业经济,在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矿业基地的建成与投产成为自治区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随着中央扶持及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区外非藏族劳动力由于工资的吸引而不断进入西藏,在部分城市,外来劳动者几乎成为了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外来高素质、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为区域经济腾飞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及文化素质,在与本地劳动者竞争岗位时具有很大的优势,使本已狭窄的就业空间大部分为外来非藏族劳动力填满,国际上甚至出现了资源掠夺论。鉴于此,本研究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资源型地区劳动力市场特征及分异,重点分析本地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劳动力素质及就业意愿;其次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非藏族移民数量、居住特征、社会网络以及促使区外非藏族劳动力转移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系统建模评估资源型地区外来非藏族劳动力就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评估政府援助型发展战略对本地劳动力的吸纳度,基于研究区资源禀赋优势,探讨民族地区推行就业创造战略对经济增长绩效、收入分配及经济波动性等方面的改善,提出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战略。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分析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探讨资源型地区发展的主要理论,包括资源诅咒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等;第三章概述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区域人口、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等,探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甲玛铜多金属区劳动力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以甲玛矿区为案例,探讨资源型地区开采中外来劳动力的进入以及就业,同时分析本地劳动力的机械增长及就业途径,研究发现,随着资源型地区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外来非藏族劳动力转移明显,同时区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都在提升,但与外来劳动力相比,本地劳动力由于技术水平及文化素质的影响,难以获得较好的就业途径,现有的发展模式提供的就业岗位本地劳动力难以胜任,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加剧了区域自然灾害的风险,而区域居民收入的提高与个人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矛盾,资源富集区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容易导致“资源诅咒”;第五章为通过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模式选择,在第四章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就业弹性、产业发展结构偏离度指数等指标出发,探讨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在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现有资源开采战略的风险,提出以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推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立足区域文化、社会资源,在增加劳动力就业基础上提高农牧民收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由于独特的人口政策及生育文化,甲玛铜多金属区人口增长速率快,劳动力机械增长明显;随着以大型国有企业——中金黄金集团在这一区域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明显,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及其周边地区正处于“人口红利期”。(2)中央援助型发展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但由于对劳动力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现行发展战略对本地劳动力吸纳度有限,背离本地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市场。(3)基于区域资源禀赋及劳动力市场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实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推行就业创造战略,能有改善经济增长绩效、缓解收入分配矛盾、降低经济波动性。(4)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建设能有效集聚农村分散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分工与劳动力就业,政府实施创新型金融制度,协助区域农牧民微小企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劳动力就业。(5)西藏资源型地区资源开采过程中必须兼顾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尤其注重地质灾害的建成与治理,注重生态保护与重建,设立矿区保育、地质灾害防控、尾矿重建等专项,既提高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又能有效改善矿区环境,建成宜居、持续的多层次、全方位工矿业发展区。研究成果有望在“资源型地区制度安排、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对提高资源型地区自生能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驳斥“外来汉族劳动力威胁论”。
宋华,高征西,谭强[10](2011)在《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框架指导下,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的矿种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的指标,从矿山企业规模调整、技术结构调整及矿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开发利用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加快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资源优势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资源优势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
4.1.2 构建模型 |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
5.3.3 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5)县域小型非金属矿产供需分析与划区研究 ——以敦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非金属矿产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非金属矿产研究现状 |
1.1.2 国内非金属矿产研究现状 |
1.2 矿产供需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SWOT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敦化市区域发展背景及矿产资源概况 |
2.1 敦化市矿产资源概况 |
2.1.1 敦化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1.2 敦化市矿产资源特点 |
2.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吉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3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采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先度排序 |
3.1 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适宜性 |
3.1.1 基本公式 |
3.1.2 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适宜性影响因素 |
3.1.3 敦化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 |
3.1.4 敦化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优先度排序技术方法 |
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1 一般步骤 |
3.2.2 敦化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灰色关联分析 |
3.3 敦化市矿产资源开发优先序列的确定 |
3.3.1 敦化市矿产资源开发优先序列计算 |
3.3.2 敦化市矿产资源开发优先序列结果分析 |
第4章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供需分析 |
4.1 敦化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基础设施建设 |
4.1.1 敦化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
4.1.2 基础设施建设 |
4.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4.2.1 基本原则 |
4.2.2 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需求总量 |
4.2.3 未来5年内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
4.3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供给能力分析 |
4.3.1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供给能力预测 |
4.3.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供给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SWOT分析研究 |
5.1 矿产开发SWOT分析方法 |
5.1.1 SWOT分析方法原理 |
5.1.2 小型非金属矿业开发SWOT分析元素 |
5.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SWOT分析 |
5.2.1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的优势 |
5.2.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的劣势 |
5.2.3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的机遇 |
5.2.4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发展的威胁 |
5.2.5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业SWOT矩阵分析 |
第6章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划区与管理研究 |
6.1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综合评价 |
6.1.1 分区评价原则 |
6.1.2 构建评价体系 |
6.1.3 评价方法 |
6.1.4 样评价结果分析 |
6.2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划区 |
6.2.1 允许开采区 |
6.2.2 集中开采区 |
6.2.3 备选开采区 |
6.2.4 禁止开采区 |
6.3 敦化市小型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相关建议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思想 |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计划安排 |
1.4.4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与特色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
2.1 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国内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2 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外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2 国内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3 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3.1 石墨烯 |
2.3.2 国内外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4 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1 石墨烯产业化 |
2.4.2 国外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5 小结 第3章 石墨矿地质矿产特征 |
3.1 石墨资源概况 |
3.1.1 石墨工业类型 |
3.1.2 全球石墨资源概况 |
3.1.3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 |
3.2 石墨矿床主要类型 |
3.2.1 深变质石墨矿床 |
3.2.2 浅变质石墨矿床 |
3.2.3 接触变质石墨矿床 |
3.2.4 重熔花岗岩浆型石墨矿床 |
3.2.5 伟晶岩脉型石墨矿床 |
3.3 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3.1 全球石墨矿成矿背景 |
3.3.2 中国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4 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1 全球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2 中国石墨矿空间分布 |
3.5 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1 全球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2 中国石墨矿成矿时代 |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石墨矿床 |
4.1 晶质(鳞片)石墨矿 |
4.1.1 全球鳞片石墨矿 |
4.1.2 黑龙江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床 |
4.1.3 河南淅川县小陡岭石墨矿床 |
4.1.4 内蒙古兴和县黄土窑石墨矿床 |
4.1.5 山东平度市刘戈庄石墨矿床 |
4.2 脉型(块状、致密结晶状)石墨矿 |
4.2.1 全球脉型石墨矿 |
4.2.2 麻粒岩型石墨矿床(Granulite-hosted deposits) |
4.2.3 火成岩型石墨矿床(Igneous-hosted deposits) |
4.2.4 脉型石墨矿成矿作用 |
4.3 隐晶质(土状、无定形、微晶)石墨矿 |
4.3.1 全球隐晶质石墨矿 |
4.3.2 内蒙古大乌淀石墨矿床 |
4.3.3 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
4.4 小结 第5章 天然石墨成矿过程 |
5.1 石墨的形成条件 |
5.1.1 热力学条件 |
5.1.2 碳源 |
5.1.3 前寒武纪生态系统 |
5.1.4 前寒武纪沉积建造 |
5.2 石墨矿床矿化特征 |
5.3 成矿模式 |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矿床石墨矿物学 |
6.1 石墨晶体结构 |
6.2 石墨晶体特征 |
6.2.1 光学性质 |
6.2.2 X射线衍射谱线及晶胞参数 |
6.3 物理化学性质 |
6.3.1 物理性质 |
6.3.2 热效应 |
6.3.3 石墨化学组分 |
6.4 石墨物理化学参数 |
6.4.1 石墨化 |
6.4.2 石墨化程度 |
6.4.3 石墨化程度检验 |
6.4.4 变质相检验 |
6.5 小结 第7章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 |
7.1 模型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
7.1.1 天然石墨与石墨烯产业 |
7.1.2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
7.1.3 模型构建的思路 |
7.2 石墨成矿地质特征的专属性 |
7.2.1 石墨矿石学 |
7.2.2 石墨岩系物源性质及沉积环境 |
7.2.3 石墨岩系变质及矿化蚀变 |
7.2.4 石墨碳同位素组成 |
7.2.5 地球动力学及生态演化 |
7.3 石墨晶体化学特征的专属性 |
7.4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属性 |
7.4.1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属性 |
7.4.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属性 |
7.5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性能 |
7.5.1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
7.5.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5.3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6 石墨烯原料选择原则 |
7.6.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原料选择 |
7.6.2 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7.7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
7.8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 |
7.8.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原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
7.8.2 物理模型构建 |
7.8.3 数学模型构建 |
7.9 小结 第8章 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实证研究 |
8.1 实验 |
8.1.1 原料与化学试剂 |
8.1.2 氧化石墨(烯)制备 |
8.1.3 氧化石墨烯还原 |
8.1.4 结构表征方法 |
8.1.5 石墨烯的性能实验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天然鳞片石墨的表征 |
8.2.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 |
8.2.3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
8.2.4 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 |
8.3 实验结论 |
8.4 理论模型验证 |
8.4.1 物理模型有效性分析 |
8.4.2 数学模型有用性分析 |
8.5 小结 第9章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建议 |
9.1 资源战略的界定 |
9.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
9.2.1 SWOT分析原理 |
9.2.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
9.3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
9.3.1 石墨矿勘查战略 |
9.3.2 石墨矿开发战略 |
9.3.3 石墨提纯技术突破战略 |
9.3.4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突破战略 |
9.4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
9.4.1 石墨烯技术专利驱动战略 |
9.4.2 石墨烯资源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
9.4.3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
9.5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及建议 |
9.5.1 产业倾斜政策 |
9.5.2 区域协调政策 |
9.5.3 健全完善环境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 |
9.5.4 建立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数据库 |
9.6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成果 |
10.2 结论 |
10.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7)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和基础 |
2.1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逻辑思维 |
2.2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经济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地域分工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2.3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方法 |
2.3.1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的评价方法 |
2.3.2 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划方法 |
第三章 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
3.1 包头市地质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区域地质概况 |
3.1.3 矿产资源概况 |
3.2 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
3.3 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及资源储量变化 |
3.3.1 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
3.3.2 非金属资源储量变化 |
3.4 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
3.5 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6 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 |
4.1 包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
4.2 包头市非金属矿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4.2.1 对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
4.2.2 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
4.2.3 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五章 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研究 |
5.1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5.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
5.1.2 规划的目标 |
5.2 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研究 |
5.2.1 目标确定和主要任务 |
5.2.2 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布局 |
5.2.3 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建议 |
第六章 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
6.1 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方向与重点 |
6.1.1 石墨 |
6.1.2 石灰岩 |
6.1.3 珍珠岩 |
6.1.4 膨润土 |
6.2 非金属矿业结构调整研究 |
第七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研究 |
7.1 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
7.2 矿山环境的保护规划 |
7.3 矿山环境治理规划 |
7.3.1 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 |
7.3.2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研究和治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
2 我国矿产资源的整合及研究现状 |
2.1 矿产资源整合的内涵 |
2.2 矿产资源整合政策的提出 |
2.3 我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展 |
2.3.1 我国整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
2.3.2 整合的负面影响 |
2.4 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现状 |
3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
3.1 全区矿产资源概况 |
3.2 全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 2006 年首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
3.3.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
3.3.2 首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
3.4 2010年第二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
3.4.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
3.4.2 第二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
3.5 两轮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SWOT分析 |
4.1 SWOT分析概论 |
4.2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 |
4.2.1 内在优势(Strengths)分析 |
4.2.2 内在劣势(Weaknesses)分析 |
4.2.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4.2.4 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
4.3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模型 |
5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途径案例分析 |
5.1 煤炭资源“增长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鄂尔多斯模式”例析 |
5.1.1 全区煤炭资源的背景资料 |
5.1.1.1 全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
5.1.1.2 全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5.1.2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
5.1.2.1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
5.1.2.2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2.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1.2.4 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
5.1.2.5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
5.1.2.6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成效 |
5.1.3 小结 |
5.2 金属矿产资源“扭转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赤峰模式”例析 |
5.2.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
5.2.1.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
5.2.1.2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
5.2.2.1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
5.2.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2.3 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2.2.4 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
5.2.2.5 “赤峰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
5.2.2.6 “赤峰模式”的整合成效 |
5.2.3 小结 |
5.3 非金属矿产资源“集中防御型战略”整合——“主体整合”模式例析 |
5.3.1 全区非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
5.3.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
5.3.2.1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
5.3.2.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3.2.3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3.2.4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小矿的“主体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
5.3.2.4 “主体整合”模式的成效 |
5.3.3 小结 |
5.4 整装勘查——矿产资源整合的新途径(挑战型战略) |
5.4.1 整装勘查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
5.4.2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案例分析 |
5.4.2.1 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及成矿条件概述 |
5.4.2.2 整装勘查区内矿业权设置现状 |
5.4.2.3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 |
5.4.2.4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的成效 |
5.4.3 小结 |
6 矿产资源整合途径的对策研究 |
6.1 科学借鉴资源整合的模式 |
6.2 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 |
6.3 合理设定资源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 |
6.3.1 最低生产规模指标 |
6.3.2 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 |
6.3.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指标 |
6.4 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采矿权之间的差异 |
6.5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
6.6 尊重历史、统筹兼顾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个人情况简介 |
附录2 附图 |
(9)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型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地区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
1.2.2 资源型地区劳动力市场特征研究 |
1.2.3 资源型地区劳动力就业研究 |
1.2.4 资源型地区社会发展研究现状 |
1.2.5 资源型地区外来人口迁移与管理研究现状 |
1.2.6 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
1.2.7 西藏资源富集区人口迁移与流动研究 |
1.2.8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诅咒”与区域发展理论 |
2.1.1 “资源诅咒”理论 |
2.1.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1.3 “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
§2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2.2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2.3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
§2.3 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关系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关系 |
2.3.2 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相互作用机理 |
2.3.3 资源型地区劳动力就业研究 |
2.3.4 资源型地区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就业影响研究 |
2.3.5 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理论 |
第三章 西藏地区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
§3.1 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及劳动力就业 |
3.1.1 西藏人口现状与构成 |
3.1.2 西藏社会经济现状 |
3.1.3 西藏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3.2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2.1 西藏主要矿产资源分布 |
3.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2.3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劳动力迁移与就业研究 |
§4.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概述 |
4.1.1 甲玛铜多金属区自然特征 |
4.1.2 甲玛铜多金属区社会经济特征 |
4.1.3 甲玛铜多金属区生态功能地位与区划 |
§4.2 外来劳动力转移机理 |
4.2.1 区域人口集聚现状分析 |
4.2.2 外来劳动力集聚数量评估 |
4.2.3 外来劳动力来源地分析 |
4.2.4 外来劳动力对自治区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
§4.3 本地劳动力增长态势、就业现状与就业行为 |
4.3.1 本地劳动力性别、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分析 |
4.3.2 基于人口预测模型的本地劳动力供给 |
§4.4 本地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4.4.1 本地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 |
4.4.2 研究区企业用工特点 |
第五章 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
§5.1 区域计量经济系统建模 |
5.1.1 计量模型的变量设计 |
5.1.2 计量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5.2 甲玛铜多金属矿区计量经济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5.2.1 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5.2.2 财政援助型发展战略支出结构对甲玛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
5.2.3 财政支农结构对农牧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
5.2.4 本地劳动力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 |
§5.3 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
5.3.1 农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状况分析 |
5.3.2 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征分析 |
5.3.3 墨竹工卡县产业结构分析 |
5.3.4 墨竹工卡县劳动力就业弹性分析 |
5.3.5 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
5.3.6 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方案 |
5.3.7 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典型案例—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发展对策 |
§6.1 主要结论 |
§6.2 甲玛铜多金属区发展对策 |
6.2.1 资源型地区发展初期的基本措施 |
6.2.2 资源适度开发与环境保护 |
6.2.3 知识化改造及引资引智 |
6.2.4 城市与资源型产业的互动与协调 |
§6.3 甲玛铜多金属区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 |
6.3.1 财政政策 |
6.3.2 投资政策 |
6.3.3 产业政策 |
6.3.4 土地政策 |
6.3.5 农业政策 |
6.3.6 人口政策 |
6.3.7 环境政策 |
6.3.8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6.4 甲玛铜多金属区开发模式与措施 |
6.4.1 优化结构与集约开发模式 |
6.4.2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模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二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
(一) 提高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
(二) 加大已建矿山及采矿权的整合力度 |
(三) 调整产业结构, 拉长产业链 |
(四) 主要矿产品产能目标 |
二、“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 |
(一) 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的矿种选择 |
(二) 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指标的研究 |
1. 煤炭是我区最主要优势矿产资源, 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
2. 稀土矿是我区极优势矿产资源, 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
3. 我区钨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十位 |
4. 高铝黏土矿和萤石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三、“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
(一) 矿山企业规模调整 |
1. 严格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
2. 现有矿山企业结构调整 |
(二) 技术结构调整 |
(三) 矿产品结构调整 |
四、保障措施 |
四、加快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资源优势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县域小型非金属矿产供需分析与划区研究 ——以敦化市为例[D]. 苏麒. 吉林大学, 2017(10)
- [6]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D]. 刘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7]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非金属矿产资源规划研究[D]. 张迪. 河北地质大学, 2017(11)
- [8]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D]. 郝俊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型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为例[D]. 德吉.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1)
- [10]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思考[J]. 宋华,高征西,谭强. 西部资源,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