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杨虓,王健[1](2018)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晓永[2](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孙东宝[3](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车升国[4](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5](2004)在《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经济已经从以资源为核心的增长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决定着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凭借其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利用科技创新即将出现的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迅速抢占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发展中国家
张海明[6](2003)在《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内蒙古农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近50年内蒙古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历史动态分析与截面研究相结合,农户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利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作制度发展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剖析,并提出该地区农作制度高校持续发展的调整优化方向。研究得出: 1.近50年来,内蒙古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以杂粮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四大作物为主的格局。 2.按照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与方法,把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划分为5个类型区,包括东北部半湿润半干旱旱作丘陵大豆、小麦、油菜、奶牛种养加工区,东部半干旱平原井灌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种养殖与肉类加工区,中东部半干旱草原牧草、肉羊种养殖与羊肉加工区,中部半干旱、干旱黄灌井灌小麦、玉米、葵花、奶牛、绒毛羊种养殖、奶制品与皮毛加工区,西部干旱荒漠草原骆驼养殖与驼绒加工区。各类型区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差异性,其农牧业的结构和技术发展模式有显着不同。 3.农畜产品区域化趋势特征表现明显,中部和东部两大粮食主产区地位突出,东部区玉米,占全区的66.98%;中部区与东北区小麦,分别占46.98%与27.07%,中部区马铃薯,占全区的81.83%;大豆主产区为东北部于与东部区,分别占全区的62.76%与34.22%;两大粮食主产区又是肉类主产区:东部占44.10%,中部占34.61%;奶类主产区:中部占39.31%东北部占28.65%。 4.50年来第一产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影响度最大,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呈高度的正相关,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长期保持在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例为30-40%,属于以农牧为主体的典型的单一农业经济。全区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和有效灌溉面积等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其次是化肥的使用量和良种及农作技术;全区主要畜禽生产资料及产品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时间区段不同而异,生猪存栏数和牛及大牲畜存栏数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1979年-1991年,羊毛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1992年-1998年,牛奶产量成为对农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因素。 5.分析表明,各区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布局和竞争优势是:(1)玉米优势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地;(2) 小麦优势区:大兴安岭沿麓,巴彦淖尔盟;(3)大豆优势区:呼伦贝尔市;(4)马铃薯优势区:乌兰察布盟; (5)羊肉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6)牛肉优势区:通辽市; (7)牛奶优势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这三个盟市的牛奶产量占到内蒙古全区牛奶产量的70%以上;(8)羊毛和羊绒优势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羊绒优势区: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 6、农作制度调整优化及发展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为养而种,为工而养,减粮油增林草,通过粮草畜工贸结合,走区域性种养加一体化,商二牧农一条龙的产业化之路,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并重,发展具有资源和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由西向东形成驼绒、面粉、乳制品、山羊绒、马铃薯、肉羊、毛、皮、肉鸡、大豆等优势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龙头产业群,拉动相关农畜产品的增值转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7、研究提出了不同农作区的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主要农作区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模式: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持续高效发展模式。
王凤兰,张春芳[7](2000)在《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文中指出
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8](1994)在《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包头市农技推广站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包头市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
胡博[9](2012)在《河套灌区含有马铃薯的复种体系建立及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溉便利,而且长期形成了大水漫灌和秋浇水习惯,由此并引起了过量施肥,这已导致河套灌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但受黄河水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河套灌区大水、大肥的局面难以短期内改变。马铃薯是该地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作物,但马铃薯根系较浅,因此该地区马铃薯水肥利用率更低。为确保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地区灌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马铃薯的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套灌区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浅根作物(马铃薯)+深根作物”高效栽培的设想,即变一季栽培为双季栽培。通过集成覆膜技术、早熟栽培技术、深根系作物栽培技术、茬口选择技术,养分管理技术等建立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后作”双季节栽培体系,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减轻因过量施氮肥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有关结果如下:1.建立的早熟马铃薯与深根系作物双季节栽培体系氮肥回收率、光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普遍高于晚熟马铃薯单季节露地栽培,收获后0-16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晚熟马铃薯单季节露地栽培。从增加经济净收益、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洗风险,提高氮肥回收率、光能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多角度综合分析,在马铃薯+向日葵、马铃薯+高丹草、马铃薯+大白菜三个体系中,早熟马铃薯覆膜栽培+大白菜体系为最优选择。2.在225kg N/hm2施氮量下,与氮肥100%基施相比,氮肥50%基施+50%追施处理促进了农艺性状建成、各器官干物质累积,由此显着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净收益、氮肥回收率以及水分利用率,降低了晚熟马铃薯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3.覆膜提高了10cm土深地温、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覆膜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向深层淋洗的风险,提高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覆膜处理提早了早熟马铃薯的生育进程,促进了干物质累积,而且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光能利用率以及单株结薯重和块茎单产。覆膜虽然促进了晚熟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以前干物质累积,但并未对肥料偏生产力、光能利用率、块茎产量产生显着影响,而且降低了块茎商品率。4.在早熟马铃薯+大白菜双季节栽培体系设置了大白菜茬口4水平氮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种茬口施氮量在120kg N/hm2时,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达到最大。随复种茬口施氮量的增加,体系光能利用效率、大白菜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氮肥回收率呈现递减的趋势;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收获后0-1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复种茬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与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之间的矛盾很难协调。5.施氮量为225kg N/hm2下,在早熟马铃薯+高丹草双季栽培体系设置了高丹草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80000-250000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丹草干鲜草产量、高丹草水分利用效率、体系氮肥回收率、体系光能利用率显着提高,高丹草收获后0-160cm土层内硝态氮总累积量呈现递减趋势,进而降低了硝态氮污染地下水的风险。6.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覆膜栽培,各器官氮磷钾浓度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全生育期内根茎叶中氮磷钾累积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块茎中氮磷钾累积量随生育期延长呈现上升趋势;河套灌区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覆膜栽培生产1000kg块茎,植株所需N、P205、K20分别为3.00kg、1.53kg、6.72kg。河套灌区晚熟马铃薯克新1号单季节露地栽培,190kg N/hm2为推荐施氮量。
张瑞金[10](2009)在《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所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必然产生很大变更,农业产业效率也因此而大幅度提升。为了适应这种提升,如何制定并且能够有效地推动相关的可行的调整策略,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让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从而促进农业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包头市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以工哺农”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时机,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概念,在简要介绍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衍进过程的同时,系统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业变化的普遍规律。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提供参照,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启示。本文重点以包头市薯、菜、肉、乳四大优势产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包头市管辖的2个行政区,3个旗县为载体,通过对每个地区的产业现状和优势分析,确定四大产业的发展重点为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条可行性相对较高的发展思路。
二、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实施 |
1.4.1 地膜玉米。 |
1.4.2 地膜小麦与露地小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成本 |
2.2 产量 |
2.3 产值 |
2.4 净收益 |
3 结论与讨论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
1.1 研究意义 |
1.1.1 农作制度调整优化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
1.1.2 农作制度调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和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
1.1.3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农作制度的调整任务艰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农作制度研究方法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性及其特征分析 |
2.1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 |
2.1.1 农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2.1.2 农作制度分区的命名方法 |
2.1.3 农作制度主要区域类型 |
2.2 内蒙古农作制度区域类型特征 |
2.2.1 中部农作制度区 |
2.2.2 中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3 东部农作制度区 |
2.2.4 东北部农作制度区 |
2.2.5 西部农作制度区 |
2.3 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性格局已形成 |
2.3.1 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3.2 畜产品区域化趋势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3.1 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1.1 粮食生产变化 |
3.1.2 经济作物生产变化 |
3.1.3 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3.2 畜产品生产变化趋势 |
3.2.1 肉类生产 |
3.2.2 奶类产量变化趋势 |
3.2.3 羊毛、羊绒产量变化趋势 |
3.3 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
3.3.1 产业结构变化 |
3.3.2 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
3.3.3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
3.4 农业总体效益及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
3.4.1 农牧业增加值动态 |
3.4.2 农牧民农畜产品占有量及人均收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 种植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1.1 粮食单产的持续增加是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
4.1.2 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是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
4.1.3 内蒙古各生产要素对农业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4.2 内蒙古畜牧业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2.1 各生产要素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
4.2.2 主要畜产品产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
4.2.3 种植业发展对畜牧业的影响 |
4.3 内蒙古农村经济结构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3.1 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
4.3.2 各农作制度区农村产业结构差异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策略 |
5.1 资源禀赋特征及农牧业生产特征分析 |
5.1.1 资源禀赋特征 |
5.1.2 农牧业总体水平优势分析 |
5.1.3 种植业生产特征 |
5.1.4 畜牧业生产特征 |
5.1.5 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
5.2 内蒙古不同类型农作制度区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市场分析 |
5.2.1 农畜产品产量变化 |
5.2.2 主要农畜产品优势区域及市场预测 |
5.2.3 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5.3 内蒙古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1 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 |
5.3.2 各农作制度区优化调整对策 |
5.3.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保障措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作制度持续高效发展技术支持 |
6.1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 |
6.1.1 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构建总体构想 |
6.1.2 内蒙古持续高效农作制度体系主体建设工程设计 |
6.2 高效多熟种植模式及技术 |
6.2.1 中西部小麦茬复种油葵两熟制种植模式 |
6.2.2 河套灌区套作类型与技术 |
6.2.3 中部农作制度区麦后复种饲用作物种植模式与利用方式 |
6.3 不同农业类型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3.1 中部区作物高产种植技术 |
6.4 不同类型区生态治理及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 |
6.4.1 沙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圈发展模式 |
6.4.2 丘陵山区与河谷地农作制度发展模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方案的设计 |
1.1 试点的选择 |
1.2 试验设计 |
1.3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
1.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1.3.2 评价的方法及数据来源 |
2 经济效益评价 |
2.1 技术效果满足度 |
2.2 经济效益分析 |
2.2.1 土地生产率 |
2.2.2 劳动生产率 |
2.2.3 资金产出率 |
3 经济效益增长的因素分析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9)河套灌区含有马铃薯的复种体系建立及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马铃薯简介 |
1.1.1 马铃薯生产概况 |
1.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概况 |
1.1.1.2 中国马铃薯生产概况 |
1.1.1.3 内蒙古河套灌区马铃薯生产概况与存在问题 |
1.1.2 氮肥管理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1.1.2.1 氮肥施用量 |
1.1.2.1.1 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1.1.2.1.2 马铃薯生产中氮肥施用量对环境的影响 |
1.1.2.2 氮肥施用时间 |
1.1.2.3 正确的氮肥品种及施用部位 |
1.1.2.4 平衡施肥 |
1.1.3 硝酸盐污染的危害 |
1.1.4 农田土壤硝酸盐淋洗的影响因素 |
1.1.4.1 人为因素 |
1.1.4.2 自然因素 |
1.1.5 农田土壤硝态氮淋洗的阻控对策 |
1.1.5.1 氮肥管理 |
1.1.5.2 水分管理 |
1.1.5.3 选择适宜的填闲作物及合理轮作 |
1.1.5.4 氮高效作物品种的培育 |
1.1.5.5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政策控制氮肥的使用 |
1.1.6 复种对粮食安全的意义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假设与技术路线 |
2 内蒙古河套灌区马铃薯氮肥施用调查与双季节栽培复种其他作物选择 |
2.1 内蒙古河套灌区马铃薯生产氮肥施用情况调查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种植体系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
2.3.2 不同种植体系土壤硝态氮残留分析 |
2.3.3 不同复种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较 |
2.3.4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累积量与氮肥回收率分析 |
2.3.5 不同种植体系光能利用率分析 |
2.3.6 不同种植体系土地利用率分析 |
2.4 小结 |
3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生长及体系资源利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产量与商品薯率的影响 |
3.2.2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3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4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5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3.2.6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体系氮肥回收率的影响 |
3.2.7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体系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2.8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3 小结 |
4 不同熟期马铃薯对覆膜的反应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覆膜对不同种植体系地温的影响 |
4.2.2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苗期、淀粉积累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4.2.3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主要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4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4.2.5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商品薯率的影响 |
4.2.6 覆膜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2.7 覆膜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4.2.8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养分偏生产力的影响 |
4.2.9 覆膜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后茬不同处理对作物生长及双季栽培体系资源利用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复种大白菜结果分析 |
5.2.1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产量和双季栽培体系净收益的影响 |
5.2.2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不同时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5.2.3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4 大白菜茬口氮肥施用量对双季栽培体系吸氮量和氮肥回收率的影响 |
5.2.5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2.6 氮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2.7 氮肥施用量对种植体系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5.2.8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3 复种大白菜小结 |
5.4 复种高丹草结果分析 |
5.4.1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丹草产量的影响 |
5.4.2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丹草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5.4.3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丹草不同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4 高丹草不同种植密度对双季节栽培体系吸氮量和氮肥回收率的影响 |
5.4.5 高丹草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4.6 高丹草不同种植密度对种植体系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5.4.7 高丹草不同种植密度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5 复种高丹草小结 |
6 早熟马铃薯覆膜栽培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及晚熟马铃薯氮肥初效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 早熟马铃薯F覆膜栽培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试验结果分析 |
6.2.1 早熟马铃薯F覆膜栽培氮素吸收、累积、分配规律 |
6.2.1.1 马铃薯F各器官氮素浓度的变化 |
6.2.1.2 马铃薯F各器官氮素累积量的变化 |
6.2.1.3 马铃薯F各器官氮素吸收速率的变化 |
6.2.1.4 马铃薯F各器官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 |
6.2.2 早熟马铃薯F覆膜栽培磷素吸收、累积、分配规律 |
6.2.2.1 马铃薯F各器官磷素(P_2O_5)浓度的变化 |
6.2.2.2 马铃薯F各器官磷素(P_2O_5)累积量的变化 |
6.2.2.3 马铃薯F各器官磷素(P_2O_5)吸收速率的变化 |
6.2.2.4 马铃薯F各器官磷素(P_2O_5)分配比例的变化 |
6.2.3 早熟马铃薯F覆膜栽培钾素吸收、累积、分配规律 |
6.2.3.1 马铃薯F各器官钾素(K_2O)浓度的变化 |
6.2.3.2 马铃薯F各器官钾素(K_2O)累积量的变化 |
6.2.3.3 马铃薯F各器官钾素(K_2O)吸收速率的变化 |
6.2.3.4 马铃薯F各器官钾素(K_2O)分配比例的变化 |
6.2.4 生产1000kg F马铃薯块茎植株需N、P_2O_5、K_2O量 |
6.3 晚熟马铃薯K氮肥初效结果分析 |
6.3.1 不同氮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6.3.2 不同氮肥用量下马铃薯氮肥利用率 |
6.4 小结 |
6.4.1 早熟马铃薯F覆膜栽培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试验小结 |
6.4.2 晚熟马铃薯K氮肥初效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例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7.1.2 双季节栽培体系中复种作物的选择 |
7.1.3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覆膜的反应 |
7.1.4 后茬不同处理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7.2 结论 |
7.2.1 内蒙古河套灌区马铃薯氮肥施用调查与双季节栽培复种其他作物选择 |
7.2.2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马铃薯生长及体系资源利用的影响 |
7.2.3 不同熟期马铃薯对覆膜的反应 |
7.2.4 后茬不同处理对双季节栽培体系资源利用及环境的影响 |
7.2.5 早熟马铃薯覆膜栽培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及晚熟马铃薯氮肥初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1.1.3 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 基本概念 |
1.2.1 产业结构 |
1.2.2 农业产业结构 |
1.2.3 产业结构升级 |
1.2.4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
2 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2.1 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
2.1.1 包头市财政支农概况 |
2.1.2 包头市三大产业结构 |
2.1.3 包头市农业内部结构 |
2.1.4 包头市农牧民就业结构 |
2.1.5 包头市农牧民收入结构 |
2.2 包头市农产品供需结构分析 |
2.2.1 农产品需求 |
2.2.2 农产品人均消费量指标比较 |
2.3 包头市资源禀赋构成 |
2.3.1 土地资源结构 |
2.3.2 水资源结构 |
2.4 包头市农业优势产业结构 |
3 包头市农业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规模优势指数 |
3.1.2 生产优势指数 |
3.1.3 效率优势指数 |
3.1.4 比较优势指数 |
3.1.5 优势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 |
3.2 包头市四大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
3.2.1 马铃薯产业结构优化 |
3.2.2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 |
3.2.3 肉产业结构优化 |
3.2.4 牛奶产业结构优化 |
4 包头市农业优势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1 马铃薯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1.1 达茂旗马铃薯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1.2 固阳县马铃薯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2 蔬菜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2.1 九原区蔬菜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2.2 东河区蔬菜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3 羊肉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3.1 达茂旗和固阳县羊肉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3.2 土右旗羊肉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4 牛奶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4.1 土右旗牛奶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4.4.2 九原区奶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产前发展重点——规模化、机械化种养殖 |
5.2 产中发展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加工率提升 |
5.3 产后发展重点——完善市场化流通运作 |
5.4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的经济效益分析[J]. 李静,杨虓,王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7)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5]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6]内蒙古农作制度演变及持续高效对策研究[D]. 张海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7]包头市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试验示范经济效益评价[J]. 王凤兰,张春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S1)
- [8]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J]. 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 农业技术经济, 1994(06)
- [9]河套灌区含有马铃薯的复种体系建立及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D]. 胡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包头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张瑞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