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聋基因与相关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冯梦龙[1](2021)在《广西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家系耳聋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为隐性遗传基因杂合突变或阴性的广西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寻找罕见致聋基因或突变位点,甚至发现新的致聋基因或突变位点,为针对性地设计广西地区耳聋基因筛查方案提供更为详实的数据,提高耳聋基因检测效率,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方法:对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广西地区耳聋患者行病史分析、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收集10个耳聋患者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为隐性遗传基因杂合突变或阴性的广西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对家系成员的DNA样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所检测出的突变位点在家系成员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家系1,耳聋患者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父母双方听力正常,家系成员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均为阴性,进一步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家系父母分别携带MYO15A基因c.4143-1G>A和c.7396-1G>A杂合突变,先证者和其弟弟均为MYO15A基因c.4143-1G>A/c.7396-1G>A复合杂合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the Amerci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制定的变异解读标准,上述突变均为致病突变,经查数据库和文献未见致病性报道。2.家系2,先证者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弟弟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父母听力正常。家系成员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均为阴性,对家系成员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发现先证者父母分别携带TRIOBP基因c.5185-2A>G和c.3299C>A杂合突变,先证者和其弟弟均为TRIOBP基因c.5185-2A>G/c.3299C>A复合杂合突变,根据ACMG变异解读标准,TRIOBP基因c.5185-2A>G和c.3299C>A,分别为致病突变和可能致病突变,上述突变经查数据库和文献未见致病性报道。3.家系3,耳聋患者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父母双方听力正常。家系成员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均为阴性,对家系成员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发现先证者父母分别携带MYO15A基因c.5638G>A和c.6733G>A杂合突变,先证者和其妹妹、弟弟均为MYO15A基因c.5638G>A/c.6733G>A复合杂合突变,根据ACMG变异解读标准,MYO15A基因c.5638G>A和c.6733G>A均为可能致病突变,上述突变经查数据库和文献未见致病性报道。4.家系8/9/10,父母双方听力均正常,耳聋患者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成员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对家系成员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均未发现任何可疑致病突变位点。5.在8个耳聋基因芯片初筛结果为阴性的家系(共17名耳聋患者)中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11名(64.7%,11/17),其中,遗传性耳聋患者中携带新发致病突变有7人(63.6%,7/11);3个家系(共6名耳聋患者)携带SLC26A4基因致病突变,其中,携带SLC26A4基因c.919-2A>G突变的患者4人(66.7%,4/6)。结论:1.MYO15A基因c.4143-1G>A、7396-1G>A、c.5638G>A和c.6733G>A均为新发致病突变位点,其突变是导致非综合征性聋的重要遗传病因。2.TRIOBP基因是罕见致聋基因,本研究新发现的c.5185-2A>G和c.3299C>A致病突变位点丰富了该基因的突变谱。3.在广西地区常见耳聋基因芯片初筛为阴性的非综合征性聋患者中,可能存在罕见基因或突变位点,甚至新的致病基因或突变位点。
梁春颖[2](2021)在《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新生儿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初步探究内蒙古地区常见耳聋突变基因的携带情况及突变热点,为内蒙古地区耳聋的临床诊治工作及耳聋基因产前筛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于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5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检测4个耳聋基因的20个位点。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内蒙古新生儿人群耳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500例新生儿中检测到耳聋基因突变197例,人群总体检出率为5.63%;其中182例为杂合突变/异质突变,15例为线粒体基因均质突变。4个基因中,GJB2和SLC26A4检出率最高,均为2.34%。20个位点中,GJB2的235del C阳性占比最高,达到29.44%,其次是SLC26A4的IVS7-2A>G,阳性占比为27.41%。结论:内蒙古地区耳聋基因总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常见的耳聋基因为GJB2、SLC26A4,235del C和IVS7-2A>G是突变率最高的位点。应加强耳聋基因的筛查,重点关注GJB2和SLC26A4基因。
钱付平[3](2021)在《slc4a2b基因在斑马鱼毛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听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听力下降或者耳聋将会大大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听觉的主要器官是耳,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中的耳蜗毛细胞是我们感知声音信号并将其传递到神经系统的关键成员。任何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的因素都会引起听力的下降,甚至耳聋。导致耳聋的因素主要包括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处理和遗传因素等。遗传性耳聋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可以遗传的耳聋,目前,已被发现的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超过200个,但是还有大量耳聋基因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因此,不断发现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对于更好的了解遗传性耳聋的致病机制、预防和治疗遗传性耳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斑马鱼毛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筛选得到一批在斑马鱼毛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一些已经被证实的耳聋基因。斑马鱼solute carrier family 4,member 2b(slc4a2b)基因便是通过以上方法筛选得到的可能影响毛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候选基因之一,它是一种溶质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基因保守性分析,我们发现slc4a2b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并且,原位杂交实验结果发现,slc4a2b基因特异表达于斑马鱼耳囊和侧线神经丘中。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MO)介导的基因敲降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slc4a2b基因敲降和突变斑马鱼模型。研究结果发现,slc4a2b基因功能缺陷导致斑马鱼侧线神经丘毛细胞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slc4a2b基因功能缺陷引起毛细胞发生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综上所述,slc4a2b基因对于斑马鱼的毛细胞发育及其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结果可为临床上发现由于SLC4A2基因缺陷导致的毛细胞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为耳聋基因的发现提供思路。
郭云天晓[4](2021)在《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致病因素研究及遗传咨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遗传性耳聋一般分为非综合征型耳聋和综合征型耳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遗传方式一般常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随着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基因组认识的不断深入,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人群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本研究针对常规检测不明原因的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扩大耳聋基因检测范围,查找出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致病机制,为耳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为后续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其有婚育需求的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指导,减少遗传性耳聋家系再发耳聋的风险,为有效实现遗传性耳聋的出生缺陷的一、二、三级预防、降低遗传性耳聋发生风险提供帮助。方法:收集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遗传咨询,经知情同意后,采集耳聋患者及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10ml,进行DNA提取及耳聋基因位点检测。通过基因芯片和全外显子测序进行基因检测,对被检测到的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根据检测结果及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判定其致病性。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再次对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对该家系有生育需求的先证者夫妇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产前咨询、生育指导。结果:先证者(Ⅲ-3)及其丈夫(Ⅲ-4)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1、先证者:(1)检测出WFS1基因c.2051C>T突变,WFS1基因在第8外显子上2051位碱基由胞嘧啶(C)替换为了胸腺嘧啶(T),导致蛋白质水平上第684位的丙氨酸(A)错义突变为缬氨酸(V),导致Wolframin蛋白功能丧失,引起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重度耳聋。根据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WFS1基因突变评为可能致病。先证者母亲WFS1基因为野生型,先证者父亲由于病重,未进行基因检测,因此推测先证者的WFS1基因c.2051C>T突变不排除来自父亲或为新发突变。(2)检测出GJB2基因c.235del C杂合突变,该突变来源于先证者母亲(Ⅱ-5),同时对先证者母亲(Ⅱ-5)进行了基因芯片检测,检测出GJB2基因c.235del C/c.176-191del16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先证者母亲(Ⅱ-5)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重度耳聋,并对该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了验证。2、先证者丈夫(Ⅲ-4):(1)检测出SLC26A4基因IVS7-2A>G纯合突变,SLC26A4基因发生剪切点突变,距第8外显子起始2个碱基处的第7内含子的腺嘌呤(A)替换为了鸟嘌呤(G),导致不能正常剪接前体m RNA,从而影响了Pendrin蛋白的正常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导致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重度耳聋。该突变分别来源于Ⅲ-4的父母。(2)检测出CCDC50基因c.654_655ins AA突变,CCDC50基因在第6外显子上654至655位碱基之间插入两个腺嘌呤(A),导致蛋白质水平上发生移码突变,第219号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突变为赖氨酸(K),导致内耳细胞信号转导的效应因子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中-重度耳聋。根据ACMG指南致病等级分类,CCDC50基因突变评为可能致病。该突变来源于Ⅲ-4的母亲。3、上述突变均经过Sanger测序和/或基因芯片验证,结果一致。结论:1、找到了先证者家系的一个可能的致聋基因WFS1基因,并针对该基因进行了遗传咨询。同时发现该家系中的致病基因较为复杂,存在着不同的致病机制,家系成员在婚育时要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2、对耳聋患者及家系在检测前、检测中以及检测后进行更加详细的遗传咨询十分重要。耳聋患者及家系成员详细的临床资料及家族病史,是基因诊断的依据和遗传咨询的基础。遗传咨询在耳聋遗传学诊断和临床干预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贯穿始终。3、建立完善的精准的耳聋基因诊断流程和策略,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可以提高耳聋致病基因的遗传学诊断效力。针对遗传性耳聋患者,当现有的已知基因已知位点的检测无法明确致病基因时,使用WES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遗传学诊断效率,有助于明确其耳聋致病原因和致病机制。
谢璧蔚[5](2021)在《深圳地区耳聋儿童耳聋基因突变分析》文中指出目的:GJB2、SLC26A4和mt DNA12Sr RNA是中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而部分地区尚缺少针对耳聋儿童的耳聋基因突变分析。本研究对深圳地区耳聋儿童耳聋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统计,总结突变的耳聋基因及突变类型的规律,分析本地区耳聋儿童热点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及检出频率。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听力下降并伴耳聋基因突变的92例患儿,统计其基本资料、耳聋发病特征、家系情况、氨基糖苷类药物史、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92例耳聋患儿406个耳聋相关基因,同时利用sanger测序检测患儿父母相关突变位点,明确突变来源为遗传或自发突变,最后统计本地区耳聋患儿热点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及检出频率。结果:1、筛选出92例耳聋儿童均为汉族,户籍深圳,男(47例)女(45例)性别数量差异不大,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患儿(84/92,91.30%)明显多于3岁以后发病患儿(8/92,8.70%),听力损失非进展型患儿(69/92,75.00%)比进展型患儿多见(8/92,8.70%),散发病例(89/92,96.74%)多于家系病例(3/92,3.26%)。本研究所纳入的耳聋儿童主要为语前聋(3岁前发病)、非进展型聋及散发病例。2、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深圳地区耳聋儿童突变携带率前三位的耳聋基因依次为PCDH15(25/92,27.17%)、GJB2(23/92,25.00%)、USH2A(22/92,23.91%)。在25例携带PCDH15基因突变的患儿中,共检出19种PCDH15突变类型,突变种类多变,未发现典型的热点突变。在23例携带GJB2基因突变的患儿中,共发现4种突变类型,其中2种热点突变检出率分别为c.109G>A(28/184,15.22%)、c.235del C(7/184,3.80%),可见c.109G>A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在携带USH2A基因突变的22例患儿中,共发现25种USH2A突变类型,未见到典型的热点突变。统计出深圳地区耳聋儿童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前三位依次为GJB2 c.109G>A(28/184,15.22%)、GJB2 c.235del C(7/184,3.80%)、SLC26A4 919-2A>G(5/184,2.72%)。3、深圳地区92例耳聋患儿中,发现纯合突变13例,其中GJB2纯合突变10例(10/14,71.4%),其中GJB2 c.109G>A纯合突变8例,GJB2 c.235del C纯合突变2例,其他纯合突变分别为SLC26A4(c.919-2A>G)、MYO7A(c.6028G>A)及MPZL2(c.220C>T)。复合杂合突变患儿40例,最常见的复合杂合突变基因为USH2A(6/40,15.00%),其中2例患儿存在3个不同的USH2A基因突变,未发现典型的常见突变类型。4、深圳地区92例耳聋患儿经高通量测序检测耳聋基因后,明确致病突变患儿10例(10.87%),其中3例为自发突变,5例突变来源于父母,2例突变来源于父亲。30例(32.61%)发现可疑致病突变,52例(56.52%)未发现相关致病突变。结论:深圳地区耳聋儿童突变携带率最高的耳聋基因依次为PCDH15、GJB2、USH2A,热点突变分别为GJB2 c.109G>A、GJB2 c.235del C、SLC26A4 c.919-2A>G。本地区热点突变集中在GJB2和SLC26A4,其中GJB2 c.109G>A检出频率远高于其他突变类型。
马聪[6](2020)在《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 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目的 分析调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中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的情况,了解该地区常见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突变谱和频率,为本地区人群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及诊断奠定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自愿接受耳聋基因筛查的河北省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的非综合症耳聋患者51例以及听力正常者299例。对350例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与查体,血液标本的采集,然后提取血标本中的基因组DNA,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与耳聋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及洗涤,后对结果进行扫描判读与芯片结果的分析,对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SHI患者共有51例,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共检出17例,占33.33%,检出率由高到低为GJB2 SLC26A4 GJB3 mtDNA12SrRNA。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例数为8,占15.69%,235 delC检出6例,299-300 delAT合并235 delC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2例。SLC26A4基因突变7例,检出率占13.73%,其中2168 A>G杂合突变检出1例,IVS7-2 A>G突变检出5例,IVS7-2 A>G合并1229 C>T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1例。GJB3基因538C>T和mtDNA12SrRNA 1555A>G均质突变各检出1例,各占1.96%。299例听力正常组中检出突变共28例,占9.36%。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8例,占2.68%,GJB2 235delC杂合突变检出5例,GJB2 299-300delAT杂合突变检出2例,GJB2 299-300delAT合并235 delC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仅1例。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共14例,占4.68%,2168A>G杂合突变检出有4例,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检出6例,1229C>T杂合突变检出仅1例,SLC26A41174A>T杂合突变2例,SLC26A4 2168A>G合并IVS7-2A>G的复合杂合突变检出1例。GJB3基因538C>T杂合突变共检出6例,本组未检出mtDNA12SrRNA突变。将听力正常的人群分为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其中耳聋突变高危因素组共22例,检出突变7例,占31.82%。GJB2基因突变检出1例。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4例。GJB3基因突变检出2例。mtDNA12SrRNA1555A>G突变0例。耳聋基因突变非高危组共277例,突变检出21例(7.58%)。其中SLC26A4突变检出10例,GJB2基因突变检出7例,GJB3基因突变检出有4例。将耳聋人群分为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30例学语前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出10例(33.33%),学语后耳聋21例检出共7例(33.33%)。通过统计学分析,耳聋患者组及听力正常组的耳聋基因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正常听力人群中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的耳聋基因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学语前耳聋与学语后耳聋检出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口耳聋主要致病基因。2.正常听力人群中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比非高危组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具有高危因素的听力正常者仍是耳聋基因筛查的重点人群。3.学语前耳聋患者及学语后耳聋患者都建议行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图[1]幅;表[5]个;参[27]篇。第二章 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目的 本研究运用遗传学方法对一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进行遗传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的分析,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原因,并对第二个孩子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收集该家系的临床病历资料,绘制家族系谱图,抽取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genomic DNA,gDNA),同时对样本进行浓度和纯度分析检测,后进行靶向基因的捕获测序,经过dbSNP,1000G,ExAC,和GenomAD数据库过滤,获取致病突变位点。使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共分离分析,在200例正常对照中筛查该突变位点出现的频率,并对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包括结构功能等方面,明确该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最后进行羊水穿刺检查确定第二个孩子是否携带该突变。结果 1.目标区域基因测序发现新的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致病基因为NOG基因位点c.690C>G(p.C230W);2.通过羊水细胞Sanger测序检测发现胎儿未携带致病基因。结论 近端指关节融合合并耳聋家系致病基因为NOG基因突变位点:c.690C>G(p.C230W),该突变位点为最新发现并首次报道。图[9]幅;表[2]个;参[15]篇。
朱志玲[7](2020)在《长春地区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吉林省长春地区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了解该地区聋病基因热点突变位点和突变频率,并给予相应的生育指导及建议,以探讨减少该地区耳聋患儿出生的防治策略。方法:经过知情同意后,收集长春地区的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和正常对照人群,分流程别设为高危组和对照组。高危组共109例,对照组40例。高危组中:耳聋患者共71例,均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正常者38例,均为三代以内近亲属有耳聋遗传家族史但听力正常者(主要为上述患者家属)。对照组均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收集病史,行相关检查,采集静脉血后提取DNA并扩增,再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受试者4个耳聋相关基因上的15个热点突变位点,包括:GJB2(35 del G、176 del 16、235 delC、299 delAT),SLC26A4(IVS7-2A>G,2168A>G,1174 A>T,1226 G>A,1229 C>T,1975 G>C,2027 T>A,IVS15+5G>A),线粒体12S rRNA(1494C>T,1555A>G)和GJB3(538C>T)。利用微阵列芯片扫描仪扫描读取并判别相应耳聋基因。对于检测到突变基因及位点的家庭或个人提供遗传咨询,对检测阴性者给出相应解释和建议。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对照组共40例,共检出2例阳性结果,检出率5%(2/40),1例携带SLC26A4单杂合突变,1例同时携带GJB2和SLC26A4基因单杂合突变。高危组共109例,包含耳聋患者71例和正常听力者38例,分别占65.1%和34.9%。高危组共检出43例阳性结果,总检出率39.4%。耳聋患者中检出率45.1%(32/71)。其中,GJB2基因突变12例(16.9%):235delC纯合突变7例,235delC、299 del AT复合杂合突变2例,235delC单杂合突变3例;SLC26A4基因突变20例(28.1%):IVS7-2 A>G纯合突变3例,IVS7-2A>G、1229C>T复合杂合突变1例,IVS7-2A>G、2168A>G复合杂合突变1例,IVS7-2 A>G单杂合突变10例,2168A>G单杂合突变2例,2027T>A单杂合突变2例,1226 G>A单杂合突变1例;线粒体基因突变4例(5.6%):1555A>G同质性突变2例(2.8%),1494C>T同质性突变2例(2.8%);GJB3基因突变1例(1.4%),为538C>T单杂合突变。高危组听力正常者中阳性检出率28.9%(11/38),均为单杂合突变,具体为GJB2基因突变4例(10.5%),SLC26A4基因突变7例(18.4%),线粒体基因突变1例(2.6%)。高危组总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GJB2、SLC26A4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也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GJB3、12S RNA检出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内部:耳聋患者各基因突变检出率均高于听力正常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中19个参检家庭(共49例)中有4个家庭11例检测出致聋基因,占21.1%(4/19);15个家庭38例未检测出耳聋基因突变或虽检出携带基因突变但不能构成致病原因,占78.9%(15/19)。结论:1.长春地区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的基因突变携带率远高于正常人群。2.本研究中,长春地区最常见的耳聋突变基因为SLC26A4和GJB2,其中SLC26A4基因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JB2的235delC,SLC26A4的IVS7-2 A>G为长春地区热点突变位点。
徐梦洁[8](2020)在《郴州地区11055名育龄女性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变异在郴州地区听力正常育龄女性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11055名听力正常育龄女性进行遗传性耳聋4个基因GJB2、SLC26A4、GJB3、线粒体12SrRNA的20个变异位点筛查;采用Sanger测序对耳聋基因筛查阳性育龄女性的配偶行相应基因全面测序验证及对夫妇双方携带同型致病基因的孕妇行产前诊断。结果:11055例受检者中检出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448例,人群携带率为4.05%,包括6例SLC26A4双杂合变异;7例GJB2和SLC26A4双基因杂合变异。本研究共检出耳聋基因变异位点460个,检出率为4.16%,其中GJB2基因246例(2.22%,246/11055),主要变异位点c.235delC(1.75%)、c.299-300delAT(0.41%)及c.176-191delAT(0.07%);SLC26A4基因150例(1.36%,150/11055),主要变异位点c.919-2A>G(0.85%)、c.1229C>T(0.22%)及c.2168A>G(0.11%);GJB3基因28例(0.25%,28/11055),变异位点有c.547G>A(0.20%)和c.538C>T(0.05%);检出线粒体12SrRNA基因36例(0.33%,36/11055),其中m.1494C>T同质变异(0.05%),m.1555A>G同质和异质变异(0.22%)。385例筛查阳性者携带GJB2或者SLC26A4基因致病变异,其中135例携带者的配偶行相应基因全面测序,检出明确致病变异20例,c.109 G>A位点检出率达11.67%;经遗传咨询后15例夫妇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孕妇行产前诊断,其中3例胎儿为耳聋高风险者;针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发现,1例c.235delC位点携带者的配偶拒绝检查,目前已生育的子代确诊为先天性耳聋患儿。结论:1、郴州地区听力正常育龄女性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变异携带率为4.05%,以GJB2基因变异位点c.235delC和SLC26A4基因变异位点c.919-2A>G最常见;2、目前可推广的耳聋防控适宜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和遗传性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基础上,开展育龄夫妇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
李叶琳[9](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10例先天性耳聋病样本全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先天性耳聋是指出生后就已存在的耳聋,其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耳聋的病因是否具有遗传性、生殖安全与否是耳聋患者及其家属迫切关心的问题,耳聋的大量遗传性病因仍不清楚,大多数突变极其罕见,只在一个或几个家庭中报道过。为此,为了进一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耳聋人群的遗传病因学。现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10例先天性聋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地区遗传学数据库,以期为今后耳聋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产前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聋样本库中随机选取10例血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聋样本库目前有近1000例耳聋患儿的血样,均在-80℃冰箱保存,每例样本都与家长或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均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Fast QC软件,实行数据质量控制。将高质量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采用NCBI db SNP数据库、Hapmap8 SNP数据集、1000Genomes、Yan Huang(YH),进行SNPs过库筛选分析,将每个样本的变异与各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与耳聋相关的基因变异。结果1.10例先天性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中共有6例检测到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0%(6/10)。2.共有3例患者检测出GJB2基因突变(占30%),检出率最高。其中2例为235del C纯和突变,检出率为20%(2/10),另1例为235del C/299-300del AT复合杂合突变,检出率为10%(1/10)。3.10例患者中共有2例检测出SLC26A4基因突变,在本实验中为检出率第二高的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0%(2/10),均为IVS7-2A>G纯和突变。4.本实验检测出1例Col1a1/Col1a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0%(1/10)。5.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市之间的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702,P=0.378);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其他省市之间的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103,P=0.356);内蒙古自治区GJB2(235del C位点纯和突变、235del C/299-300del AT复合杂合突变)与全国已有报道的其他27个省市的平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66、0.286);我区SLC26A4(IVS7-2A>G位点纯和突变)与全国已有报道的其他27个省市的平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376);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GJB2、SLC26A4基因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我区男性和女性之间GJB2、SLC26A4基因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我区汉族与蒙古族之间GJB2(235del C位点纯和突变)基因位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我区汉族和蒙古族之间SLC26A4(IVS7-2A>G位点纯和突变)基因位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全外显子组测序和一代测序对于致病突变的检出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全外显子组测序对于致病突变的检出率要高于一代测序。结论在内蒙古自治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GJB2及SLC26A4为最常见的致聋基因,进一步验证了先前研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本实验检测出了1例Col1a1/Col1a2基因突变,Col1a1/Col1a2基因突变虽然在我国多个文献中报道其与耳硬化症的发生有关,但是通过本文分析,耳硬化症不会引起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因此考虑其不是引起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唯一病因。并且Col1a1/Col1a2基因会影响胶原合成,而胶原在内耳的多个部位均有表达,考虑Col1a1/Col1a2基因突变会引起内耳多个部位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
周丹梅[10](2020)在《川东北地区儿童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探索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在儿童早期听能/言语发育监测的临床意义;2.探索川东北地区儿童听力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听力-言语-基因联合的检查方式监测儿童早期听能/言语发育规律。受试者为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09月出生和(或)进行听力筛查与诊断的婴幼儿。1.A组: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出生且自愿接受听力筛查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的新生儿189名。B组:随机收集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听力言语疾病诊疗的0~8岁儿童71名,自愿接受耳聋基因筛查。2.对A、B两组260名儿童家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的认知与需求的问卷调查。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结果:1.听力筛查(初/复筛)未通过共11人(5.82%,11/189),耳聋基因筛查结果阳性6人(3.17%,6/189),其中听力筛查未通过、耳聋基因筛查阳性2人,听力筛查通过、基因筛查阴性174人,基因筛查阴性、听力筛查未通过9人,听力筛查通过、基因筛查阳性4人;听力筛查未通过组与通过组的耳聋基因携带率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高危新生儿初筛未通过6人,通过0人,普通新生儿初筛未通过82人,通过101人,高危新生儿组与普通新生儿组听力初筛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月ABR听力诊断未通过4例,其中有2例耳聋基因携带者,ABR听力诊断通过7例。B组结果:1.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共45人(63.38%,45/71),听力诊断(单耳/双耳)未通过43例(60.56%,43/71),其中有2例耳聋基因筛查阳性并且表现出言语发育迟缓,1例出现言语发育迟缓但常见耳聋基因筛查阴性。2.基因筛查阳性14人(19.72%,14/71),其中GJB2 235delC纯合突变2例,杂合突变5例,GJB2 176de116杂合突变1例,SLC26A4 IVS7-2A>G杂合突变2例,SLC26A4 2168A>G杂合突变1例,线粒体12S rRNA 1555A>G均质突变2例,异质突变1例。问卷调查结果:43例(16.54%,43/260)儿童家属完全不了解耳聋基因,142 例(54.61%,142/260)听说过,49 例(18.85%,49/260)了解一点,26 例(10%,26/260)比较了解。196 例(75.38%,196/260)儿童家属对耳聋基因检测结果表示信任,57例(21.92%,57/260)持怀疑态度,7 例(2.69%,7/260)不相信。159 例(61.15%,159/260)儿童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了解耳聋基因检测知识,73例(28.08%,73/260)表示非常感兴趣,21例(8.08%,21/260)表示感兴趣,7例(2.69%,7/260)表示不感兴趣。结论:1.新生儿早期听能与耳聋基因具有密切相关性。2.高危因素与听力初筛结果有明显相关性。3.川东北地区常见的致聋基因是GJB2235delC突变(突变率4.23%)。4.目前川东北地区普遍存在对耳聋基因检测相关知识认知不足,耳聋基因筛查覆盖率低,需要加强耳聋基因检测知识科普,这是未来工作的改进重点。
二、耳聋基因与相关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聋基因与相关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家系耳聋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NSHL基因的概述 |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NSHL基因 |
1.1 GJB2基因 |
1.2 SLC26A4基因 |
1.3 MYO15A基因 |
1.4 OTOF基因 |
1.5 CDH23基因 |
1.6 TMC1基因 |
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NSHL基因 |
2.1 WFS1基因 |
2.2 KCNQ4基因 |
2.3 COCH基因 |
3 X-连锁隐性遗传性NSHL基因 |
3.1 PRPS1基因 |
3.2 POU3F4基因 |
3.3 SMPX基因 |
3.4 AIFM1基因 |
3.5 COL4A6基因 |
第二部分 耳聋基因的常见检测技术概述 |
1基因芯片技术 |
2 一代测序技术 |
3 二代测序技术 |
4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
第三部分 广西地区NSHL家系耳聋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3.1 诊断标准 |
3.2 入选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病史采集方法 |
3.5 相关医学检查 |
4.实验方法 |
4.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 主要实验试剂 |
4.3 HL基因芯片筛查 |
4.4 全外显子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4.5 Sanger测序 |
4.6 氨基酸保守性分析 |
4.7 ACMG制定的变异解读标准 |
5 研究结果 |
5.1 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
5.2基因检测结果 |
5.3 新发现病突变位点氨基酸保守性分析结果 |
5.4 HL家系基因突变情况分析 |
6 讨论 |
6.1 MYO15A基因突变与NSHL |
6.2 TRIOBP基因突变与NSHL |
6.3 广西地区HL基因突变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非综合征性聋耳聋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遗传性耳聋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slc4a2b基因在斑马鱼毛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听觉系统简介 |
1.1.1 耳的解剖结构 |
1.1.2 前庭 |
1.1.3 耳蜗 |
1.1.4 毛细胞 |
1.1.5 支持细胞 |
1.1.6 螺旋神经元 |
1.1.7 血管纹 |
1.2 耳聋研究概况 |
1.2.1 耳聋概况 |
1.2.2 耳聋基因发现及其致聋机制研究 |
1.2.2.1 耳聋基因发现 |
1.2.2.2 耳聋基因分类 |
1.2.2.3 耳聋基因致聋机制研究 |
1.2.2.4 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 |
1.2.3 毛细胞损伤 |
1.2.4 毛细胞保护 |
1.2.5 毛细胞再生 |
1.2.6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听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1.2.6.1 单细胞测序技术简介 |
1.2.6.2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听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1.3 斑马鱼在听觉研究领域的应用 |
1.3.1 斑马鱼简介 |
1.3.2 斑马鱼内耳 |
1.3.3 斑马鱼侧线系统 |
1.4 SLC4A2 基因简介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细胞悬液制备 |
2.2.2 单细胞RNA测序 |
2.2.3 斑马鱼胚胎总RNA提取 |
2.2.4 逆转录反应 |
2.2.5 实时定量PCR |
2.2.6 斑马鱼整胚原位杂交 |
2.2.7 斑马鱼整胚免疫荧光染色 |
2.2.8 Morpholino介导的基因敲降技术 |
2.2.9 利用CRISPR/Cas9 技术构建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实验结果 |
第一部分 斑马鱼毛细胞发育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
3.1.1.1 斑马鱼毛细胞单细胞RNA测序 |
3.1.1.2 本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slc4a2b基因对斑马鱼毛细胞发育的作用 |
3.1.2.1 slc4a2b基因保守性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3.1.2.2 slc4a2b基因敲降斑马鱼模型 |
3.1.2.3 slc4a2b基因突变斑马鱼模型 |
3.1.2.4 本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slc4a2b基因突变斑马鱼转录组分析 |
3.1.3.1 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3.2 本部分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致病因素研究及遗传咨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 |
前言 |
研究对象、研究材料与方法 |
1.研究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剂 |
2.研究对象 |
3.家系患者临床资料采集 |
4.研究方法 |
4.1 采集样本 |
4.2 D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4.3 基因芯片检测分析 |
4.4 全外显子组(WES)测序 |
结果 |
1.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及Sanger验证结果 |
2.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1.先证者及其家系致病基因分析 |
1.1 WFS1基因致病性分析 |
1.2 GJB2基因致病性分析 |
2.先证者丈夫(Ⅲ-4)及其家系致病基因分析 |
2.1 SLC26A4基因致病性分析 |
2.2 CCDC50基因致病性分析 |
3.对先证者夫妇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
4.完善耳聋患者及家系遗传学诊断流程 |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深圳地区耳聋儿童耳聋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2.2.1 专科检查 |
2.2.2 血样采集与送检 |
2.2.3 高通量测序与数据分析 |
2.2.4 耳聋基因突变结果统计分析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1.1 基本资料 |
3.1.2 耳聋发病特征 |
3.1.3 家系调查 |
3.1.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史 |
3.1.5 影像学检查 |
3.2 耳聋基因突变的分布情况 |
3.2.1 PCDH15 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 |
3.2.2 GJB2 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 |
3.2.3 USH2A基因突变位点 |
3.2.4 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分析 |
3.3 耳聋基因纯合及复合杂合突变 |
3.3.1 耳聋基因纯合突变 |
3.3.2 耳聋基因复合杂合突变 |
3.4 致病性突变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耳聋基因GJB2及SLC26A4临床表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1.4 实验步骤 |
1.2 结果 |
1.2.1 非综合症型耳聋患者临床资料及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
1.2.2 耳聋基因突变高危组及非高危组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
1.2.3 听力正常就诊者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
1.3 讨论 |
1.3.1 GJB2基因突变 |
1.3.2 SLC26A4基因 |
1.3.3 GJB3基因 |
1.3.4 mtDNA基因 |
1.3.5 耳聋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咨询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遗传性耳聋基因学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长春地区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常见的耳聋基因 |
2.2 常用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
2.3 基因筛查技术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DNA提取 |
3.3 基因芯片筛查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高危组基因突变检出情况 |
4.1.1 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出情况 |
4.1.2 听力正常者基因突变检出情况 |
4.2 对照组耳聋基因检测结果 |
4.3 两组人群的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对比 |
4.4 高危组内部检测结果对比 |
4.5 高危组19 个家庭耳聋基因检测情况 |
4.6 遗传咨询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郴州地区11055名育龄女性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病史资料采集和临床检测 |
2.2.1 病史资料采集 |
2.2.2 临床听力学检查 |
2.2.3 研究符合的原则 |
2.2.4 检测样本采集及管理 |
2.3 实验材料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方法——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 |
2.4.1 DNA提取 |
2.4.2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
2.4.3 文库制备 |
2.4.4 文库质检 |
2.4.5 文库Pooling |
2.4.6 高通量测序 |
2.4.7 信息分析 |
2.5 实验方法——Sanger测序 |
2.5.1 DNA提取 |
2.5.2 PCR扩增与电泳 |
2.5.3 3730 测序 |
2.5.4 结果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育龄女性基因筛查结果 |
3.2 配偶相应基因验证结果 |
3.3 产前诊断结果 |
3.4 家系分析与用药指导 |
3.5 随访结果 |
3.5.1 263 例配偶拒行相应基因验证育龄女性的随访 |
3.5.2 28 例配偶携带意义未明变异育龄女性的随访 |
3.5.3 72 例配偶验证结果阴性育龄女性的随访 |
3.5.4 20 例夫妇双方携带同型致病基因育龄女性的随访 |
3.5.5 6 例 SLC26A4 双杂合变异育龄女性的随访 |
3.5.6 10607 例耳聋基因筛查结果正常育龄女性的随访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内蒙古自治区10例先天性耳聋病样本全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耳聋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川东北地区儿童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耳聋基因及听力筛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儿童家长对耳聋基因检测的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耳聋基因与相关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家系耳聋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D]. 冯梦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携带情况的研究[D]. 梁春颖.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slc4a2b基因在斑马鱼毛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钱付平. 东南大学, 2021
- [4]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致病因素研究及遗传咨询[D]. 郭云天晓.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深圳地区耳聋儿童耳聋基因突变分析[D]. 谢璧蔚.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石家庄及周边地区人群耳聋基因突变分析及靶向测序发现综合征型耳聋家系NOG新突变[D]. 马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长春地区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分析[D]. 朱志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8]郴州地区11055名育龄女性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D]. 徐梦洁. 南华大学, 2020(01)
- [9]内蒙古自治区10例先天性耳聋病样本全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D]. 李叶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川东北地区儿童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分析[D]. 周丹梅. 川北医学院,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