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应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

立法应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

一、立法上应确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惠[1](2020)在《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基于以下理由: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担保物权章节首次采用了“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的模式,典型担保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结构保持了一致,纳入物权编中的“担保物权章节”,除典型担保外的非典型担保,《民法典》388条第1款明确将“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类型一并纳入担保范畴,表明《民法典》对非典型担保确立了开放、包容、非排斥性的立法态度,非典型担保合同效力的确认为非典型担保进一步类型化区分规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的高频流通强调动态规避和化解风险,从属性因过多赋予担保人抗辩权,已经成为束缚担保物权发展的桎梏,世界范围内担保物权出现了“从属性之极小化”趋势,国内担保物权目前处于不动产动产抵押到担保一元化的中间阶段,“保全型担保”向“流通型担保”的过渡时期,实践中,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债权的非典型担保类型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滥觞于强制平仓、进口押汇等我国民商事实务各个领域,纷繁的表象形态已经表现出市场主体对担保物权独立性的渴望和需求。但是,目前对全国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对此种非典型担保规制的总体思路为否认债权人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参照抵押的处理方法,并将其纳入从属性担保的规制范围。以上规制方法无视了担保物权的独立性诉求及市场主体选择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而非传统担保的目的。将直接造成以下几种后果:第一,将此种非典型担保强制纳入传统担保的程序进行规制,无视市场主体对现有担保实现程序高成本的不满,将使市场主体寻找更加隐蔽的担保形式以降低担保权实现成本,引发新一轮的适法与司法问题;第二,否定此种非典型担保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债权人的效力,将其直接归于从属性担保,导致其无法为商事实践出现的强制平仓、进口押汇等提供制度供给,商事实践将会另寻相同的制度以供给其自身结构的建立;第三,由于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担保权人后,设定人并无措施控制债权人对第三人转让财产,尤其是债权人认为债务人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不会等到法院拍卖标的物即会处分财产以实现担保权,而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债务人起诉要求标的物的所有权也只能以违约进行赔偿,反而更加不利于债务人利益的保护。总体来看因传统担保物权“僵化地理解和构造从属性原则”,这种对债务人父爱主义的强制关怀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融资需求,最终后果只能逼迫市场主体另立游戏规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双合同并立、所有权转移担保的实然状态做了深入的考证:我国出现的此种非典型担保与比较法上的德日等国的让与担保在外观上相同,因此,有观点直接称之为让与担保。但是在标的范围上与德日让与担保具有显着的不同,例如德国让与担保标的范围仅限于动产、债权等。而日本让与担保的标的范围为动产、不动产等一切可以转让的财产性权利。而此种非典型担保的标的范围主要为登记生效主义内的不动产、权利等。适用标的范围的不同,直接反映出市场主体期望达到的经济目的不同。比较法上德日等国以让与担保替代抵押的作用,而在我国直接原因则是担保物权独立性诉求在非典型担保领域的强烈表达。经过以上考证得出如下结论:即我国需要的为能够承载担保物权独立性的担保类型。而我国出现的此种非典型担保,并立合同的相互分离使其在交易外观上呈现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双方之间债的约定的当然结果,直接表现为设定人对于债权人擅自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失控。从内容上,“所有权转移担保”使得担保权严格附着于所有权之上区别于传统抵押中抵押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架构,能够在客观上摆脱设定人对标的物的束缚,进而摆脱“先诉讼后偿债”的传统担保实现模式,为了与德日让与担保相区分,本文认为称之为独立让与担保更为适宜。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构建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的设计思路:即以突破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为使命,在我国登记生效标的范围内构建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第一,理论上,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理论不是建立于物权无因性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债权与担保权仅仅是目的性关联,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这一自罗马法的观念,本文对独立让与担保的债权与担保权之间关系做了拆分,从而使担保权与基础债权关系相分离,确保独立性效果。价值上,基于现行经济社会大环境进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取舍和价值衡量,并不适宜将独立让与担保设定为流通型担保,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属性目前应仅限于解决债权的快速实现问题,但是作为流通功能的前提,对于独立性的承认为未来流通型担保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为了确保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标的的范围不应设定过于宽泛,应限定于登记生效范围的不动产和权利,此范围区别于德国的动产让与担保以及日本的“一切可以转让的财产性权利”的宽泛型让与担保,也与我国目前传统抵押标的泛化没有关系,两者在法律结构上具有平行性,一项制度的建立不会导致另一项制度的闲置。且从我国司法实践考察独立让与担保仅仅以非占有转移型已足,无需设定占有转移型让与担保。第三,独立让与担保的独立性要求以所有权绝对转移说作为其理论架构,标的物所有权于担保设定时绝对转移于担保权人,担保权人仅在担保的目的范围内受到赎回的契约约束。在实现上构建“先偿债后诉讼”的程序,履行期届满即担保权人不受赎回协议的约束,可以市场价自行处分标的物实现债权,债务人不可以基础债权关系的效力缺陷为由阻止担保权人实现债权。第四,由于独立让与担保承担弥补后《民法典》时代担保物权的独立性诉求功能,对其规制应总体从严,并需要配套相应的机制:设立强制评估机制,具体包括担保设定时不能由市场主体约定排除的法定第三方强制性评估以及履行期限内评估价格的监督机制。同时,基于我国解决执行难常态化的趋势以及现行执行力度状况,构建担保权人履行期限内擅自转移标的物的惩罚性违约机制,即在法律上强制明确债权人擅自转移财产承担不少于标的物评估价值50%的赎回违约金。鉴于独立让与担保并不接纳流质契约,超额利益不具有归入担保权人的理由,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对基础法律关系有异议或者认为标的物的价值超过被担保的债权,请求债权人返还超额价值的,可以另行起诉,此诉讼的提起不影响担保权的实现程序,强制清算后,超出债权部分利益应归还于债务人。

欧阳亦梵[2](2020)在《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是事关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的自动续期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住宅和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双轨制”。2015年至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取得重要制度成果,并已经落实到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但当前各界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期间届满续期问题缺乏关注。本项研究拟建构中国特色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针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展开分类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分析框架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有不少研究往往脱离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而孤立地探讨续期问题。从域外经验看,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时的续期制度均是嵌入其土地产权制度体系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件,中国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嵌入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中国公有地权体系与其续期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反馈关系结构,即:一方面,我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约束和塑造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是公有地权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结果;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又必然是对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的表达,公有地权体系的内核也将通过续期制度得到再现和巩固,但续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势必推动着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同时,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土地“两权分离”中使用权续期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可资我们借鉴。对于国有土地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由于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存续期限长、产权人数量众多、续期规模极大、与公民的居住权密切关联等特殊属性,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绝非一个单纯的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公有地权改革、事关政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变革。2007年《物权法》提出的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自动续期”,明确了这一重大改革方向。本研究表明,自动续期的要义是土地使用权人无须申请,无须与原出让人达成合意,也无须交付对价即可自行启动续期程序。而要保障续期自动机制的实现,最终须将其落实到法定续期的轨道上,即使用权期间届满时使用权人可依法自动地完成续期,原出让人得依法予以配合。但是,自动续期程序之启动不以交付对价为要件,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权人无须承担新期间的土地使用费。针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收费制度,本研究引入特征价格模型,以杭州市住宅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为基础,对二手住宅成交价格的各项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的长短对二手成交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交通条件、医疗条件、容积率、装修程度、户型等其他影响因素,剩余年限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住宅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问题是有所反应的,购房者对未来住宅建设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采取有偿续期是有预期的,但重新缴纳类似于建设用地首次出让时的高昂土地出让金则超出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本研究引入有偿续期的年金制度,在法定续期的制度框架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新的使用期间内应履行缴纳年金的法定义务。在年金的征缴方式设计上,可通过设置房地产税附加,在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房地产税附加税率,对期间届满续期后的房地产按不同情形依法征缴数额不同的年金。对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由于非住宅建设用地所涉及的个人业主相对较少,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其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多样性,且主要以私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与生产活动,这决定了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不宜采法定续期的方式,而应选择申请续期制度,为土地使用者提供表达个人续期意志的空间和途径,以满足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差异性土地利用活动的多样化续期需求。不同于住宅建设用地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申请续期本质上是“合意续期”。从法律关系上来说,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合意续期”是在公法规范约束下的意思自治,即土地使用权人与原出让人双方通过达成约定、订立合同的行为来实现新的合同期限的延展。其中,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相对于原出让方的相对优势地位,公法给予一定的规范,这一制度逻辑体现在续期申请、行政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地上物处理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诸关键环节上。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言,续期问题是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地域性、经营性与高风险性的特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内部关系上虽然以公法规范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上则以遵从私法规范为主,这决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总体上属于私法领域内对等的私法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基本理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应当走“合意续期”的路径。与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相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合意”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公权力可不予以干预。依私法自治原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基本制度是:双方已作约定的,即依其约定;未作约定的,须协商一致。在这一续期法律关系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发送续期申请,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则有权决定是否同意。至于集体内部对续期同意与否的决策,则应遵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公法规范。纵览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在“意思自治”尺度上存在分异。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逻辑中,公法规范介入的广度和深度呈递减状态,而私法规范作用的力度则呈递增状态。亦即,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的意思自治的广度与深度依次递增,续期的法定性程度则依次递减,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方案设计要遵从这一基本逻辑。在续期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呈现出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相对优势地位”和“保护双方相对平等地位”的分异格局。

陈佰茹[3](2019)在《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分析及风险防范》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收账款在其资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物权法》,其中规定了企业的应收账款也可以进行出质,同时也在担保物权领域中将应收账款质押确立为一种新型担保方式。《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明确,使得使用应收账款进行担保融资的行为变得合法化,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该项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物权法》中只有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的原则性规定,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风险,对其实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司法审判实务,针对该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优化措施,以求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应收账款质押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确定了应收账款具有价值性、特定性、或有性、时效性等特征,并论述了应收账款质押“客体特殊”、“保全方式特殊”、“实现方式特殊”等独立特征,对这一制度建立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逐一整理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的立法现状,通过比较法研究发现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粗简及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通过引入大量司法实践案例,发掘出我国现有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存在的风险,集中体现在标的方面、公示方面、主体方面,如因质押标的“不适格”、虚假、不明确引发的风险,因登记机构仅做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引发的风险,因债务人清偿行为引发的风险等等;最后部分,针对分析出的风险提出解决方案,如为了应对当下法律制度中的风险,提出“规范质押合同内容”、“严格审查程序”等防范措施,也包括为长远计,对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提出的优化建议,如明确应收账款内涵及外延、完善登记制度、完善通知制度、建立直接收取债权制度等。

李海霞[4](2019)在《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权分置”改革,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由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18年12月29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正式审议通过,“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正式在法律层面得以确认。但此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订是将政策指导落实到了法律层面,更多的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还需要修改《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内容,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将原则性规定进一步细化。从理论定位、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维度对“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内容包括“三权分置”的基本法理、“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发包人的权利义务、承包人的权利义务、经营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三权分置”的程序法建构。“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具有法理依据。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不是简单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与经营权,而是创设土地经营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土地承包权仍然是物权法中的承包经营权,仍属于用益物权。配置土地经营权并不违反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土地经营权是财产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符合用益物权的性质,土地经营权设定为物权才能满足其再转让和抵押融资的功能定位,贯彻“三权分置”的改革精神。我国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包括:第一、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应当在实现公平与效率间寻求平衡。第二、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在农地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农地制度改革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第三、守住政策底线不突破原则。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农地集体所有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价值,农地私有制、国家所有制均不具有可行性;坚持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以稳定承包关系为关键环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探索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坚持农地农用,严格贯彻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原则,深刻认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形成适合不同地区的“三权分置”具体实现路径和办法,稳妥地推进农地改革。“三权分置”的实体法构建主要涉及发包人的权利义务、承包人的权利义务、经营人的权利义务。发包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发包权、监督权、承包地收回权、转让承包地同意权;发包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权、经营人的自主经营权,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地等。承包人享有的权利,具体包括承包权、监督权、获得补偿权、流转权、有偿退出权等;承包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维持地力,不得造成土地永久性损害,承包期届满不再续期应返还承包地并恢复原状等。土地经营人享有的权利,具体包括占有使用权、自主经营权、收益权、流转权和获得补偿权;土地经营人应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严格遵守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约定,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资源。“三权分置”的程序法构建。为实现“三权分置”改革目的,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承包权的设立、变更应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再流转程序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需要;通过登记,赋予土地经营权公示公信效力,加强对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保护。

刘芮[5](2019)在《“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农民而言,享有一项具有真正“财产属性”的农地权利,是一直以来的愿望。民间对于开放农地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都在中央立法以及相关政策中及时予以反映。自2014年中央正式提出土地经营权的概念以来,法学界系统研究土地经营权的学术成果并不多。“三权分置”模式下的土地经营权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根据既有的法律规范与现行立法政策,从权利的法理定位、权利的静态构造、权利的动态构造三大维度系统研究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对于落实“三权分置”模式的改革,推进物权法理论研究,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围绕“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问题展开,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土地经营权的法理定位。内容包括土地经营权的概念界定、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界定、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界定。通过论述土地经营权概念的原则、对象、关键与核心,分解土地经营权概念在法律层面上的含义,土地经营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取得的、在农村土地上以农业产业化生产为目的的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土地经营权的属性可以从权利的私权性质和物权性质分别展开分析。就私权性质而言,建构私权性质的土地经营权,是在集体土地领域里建立商品经济体制的最关键举措,为解决我国农地利用效率低下提供方案,为清晰化国家与集体组织、农户之间的土地关系提供依据;就物权性质而言,土地经营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受物权保护的绝对性与完整性。将土地经营权设定为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可以发挥集体土地的使用价值,应对农业生产主体弃耕抛荒的困境、有助于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项制度功能。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包括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就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而言,以用益物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构建土地经营权的基础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就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而言,为用益物权与所有权的关系。第二部分,土地经营权的主体。包括定名、定位、定型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一般法律概念的角度、民事主体意义的角度、物权主体意义的角度分层次论述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名问题,并探讨土地经营权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以及系统论述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构成资格、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属性与范围,认为包括承包农户在内的、所有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民事主体,均可为土地经营权主体。第三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客体。土地经营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不动产用益物权,没有违反“一物一权”原则,以“权利行使理论”界定土地经营权客体具有合理性。同时,结合我国农地权利分置的法权结构与农地用益物权客体构成的一般要件、我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土地经营权客体界定的启示,从客体的定性、定量方面,提出并论证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即集体所有的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村土地。第四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就承包型土地经营权而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与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大体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原则上不具有处分权能,有关主体在合同中另有约定的应尊重其约定,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可转为转让型土地经营权。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主要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包权、互换权、入股权、补偿请求权。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义务主要有合理使用土地的义务、不得弃耕抛荒等义务。就转让型土地经营权而言,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包括占有(直接占有农村土地)、使用(经营自主性、用途限制性)、收益(天然孳息、法定孳息)和处分(权利处分权)。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地上物所有权、依约使用土地的权利、流转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权利、物权请求权、续期请求权。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享有的义务有支付土地使用费、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保持与优化地力。同时,从物权法理论、民法平等性价值以及法律公平理念入手,认为在土地经营权之上设定权利负担且该负担有可能减损承包农户之既有权利时,才需要采“经过承包方的(书面)同意”的做法。第五部分,土地经营权的设立。依据物权法理论,从土地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的设立的一般概念和特征出发,并以权利设立方式的不同,区分“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与“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两种类型。其中,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为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根据,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是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根据。此种“二分法”对于土地经营权法构造的设计具有核心意义,能够使土地经营权制度真正承载中央提出的“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目标。两种类型的土地经营权的物权设立规则有所区别: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可采形式主义登记,即当事人在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发生对外转让其权利的,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成立时,承包型土地经营权随之设立;转让型土地经营权应采实质主义登记,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属于物权合同,该合同成立后,需进行登记才可设立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第六部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我国新时代农地制度改革的落脚点,其关键在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转让、抵押、入股、出租、赠与和继承。其中,土地经营权转让为一种不动产物权变动,成立要件包括主体要件与意思要件两方面,生效要件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土地经营权抵押不存在法律障碍,通过抵押土地经营权,可以有效缓解权利人融资困难等资本层面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于设立土地经营权抵押具有必要性;土地经营权入股是土地经营权资本化最重要的模式。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制度设计需要考量的是,入股的形式、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入股风险防范措施等。土地经营权出租是土地经营权债权性流转方式,应当从五层涵义上分析理解此种流转方式。土地经营权赠与在现行法上为诺成性法律行为,未来立法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证的方式,将土地经营权赠与合同纳入要式合同范畴。土地经营权继承属于权利继承,是土地经营权作为一项纯粹财产权利的必然要求,具有成为继承权客体的正当性基础。第七部分,土地经营权的变更与终止。土地经营权的变更包括内容变更和客体变更。土地经营权内容变更应严格遵循物权法定原则,在法律规定的典型内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包括“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之增加”和“土地经营权客体变更之减少”两种情形。前者指的是“原土地范围内的客体增加”,即在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后,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后者包含“农村土地的部分灭失”和“农村土地的分割”两类情形。土地经营权变更的程序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不动产物权变更登记手续、向集体组织申请办理备案手续。土地经营权终止的原因有:权利期限届满、违反法定义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解除、土地被征收、权利人死亡后不发生继承、土地灭失等。土地经营权终止的法律效果是:承包农户或集体组织产生原物返还请求权、原土地经营权人具有注销登记义务、原土地经营权人享有地上物取回请求权、原土地经营权人享有补偿请求权。

程博[6](2019)在《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配置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海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在过去被认为是完全开放的空间,物权没有存在的余地。但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由于人们恣意于私益,放任于经济利益,海洋不幸成为公地悲剧的现实标本。世界各国的海域物权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公法理论在我国影响颇深,所以我国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设计主要基于公法理论,导致现行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海域使用权的私权性未得以彰显,表现在:海域使用立法主要以实现国家对海域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为目的,以公法性规范为主,义务性、禁止性规定居多,而私法性规范不足,不重视权利,忽视对权利的保护。这种制度设计在我国海域物权制度建立初期,起到了稳定用海秩序、强化国家对海域资源管理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律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限制权力、权利平等、物尽其用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延续公法理论无法解决私权流转效率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物权法的视角,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经济分析法,对海域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研究,探寻完善我国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法律路径。由于长期受限于公法理论,对海域使用权性质的认识并不清晰。尽管海域使用权在设立、行使、变更、消灭、保护等方面附加了公法的诸多限制,但不能以此作为海域使用权是公权的依据。海域使用权“私权化”有两个根本动因:一是赋予私人主体对一定范围内海域排他性支配权利,使其可以从对该海域付出的劳动和投入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二是界定私人主体可以从事排他性支配活动的范围,平衡不同私人主体的利益以及私人主体与社会整体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确定海域使用权为用益物权,既是对物尽其用的回应,也是消解海域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冲突的私法选择。因此,尽管海域使用权受到公法的诸多限制,但不能改变其私权属性。海域成为民法之“物”,是对传统物权客体应为有体物及具有特定性、价值性、可支配性认识的突破和发展。海域资源的空间性决定了海域资源可以综合利用。海域使用权配置模式的选择是实现海域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现行海域使用权单一配置模式不适应海域多功能、多层次利用的需要。分层确权理论是对我国现有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突破,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域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基于海域资源的空间性特点,提出按照海域功能用途设立海域使用权的构想,海域使用权的配置应当以海域功能用途为核心,根据海域功能用途的不同进行归类划分,基本原则是“一类功能用途、一项权利”,即依据实现海域的某一项经济价值的需要,确定该项海域使用权涉及的海域空间范围,并论证了这种构想与物权法理论的相容问题,为实现海域资源的立体综合配置和最佳利用提供了思路。海域使用权流转方式的选择影响海域使用权变动的效率。在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海域使用权以行政审批方式出让为主,竞争性方式所占比重较小,市场的作用有限,导致海域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海域使用效率低下。在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海域使用权流转受到多重限制,并附加了行政审批程序,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造成海域使用权流转不畅,物尽其用难以实现。因此,应区分公益性用海与经营性用海,分别设置海域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公益性用海采用行政审批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变动的,严格实行行政审批制;经营性用海采用竞争性方式出让,优先选择挂牌或拍卖方式,取消对海域使用权流转的不合理限制,促进海域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实现物尽其用。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以限制权力的滥用。审视与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登记制度,使之与物权法相衔接,以弥补法律的不足,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为海域使用权流转提供有效保障。海域使用权是物权,所以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应以物权法理论为架构。由于海域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关乎公益与私益,关乎效率与公平,所以,公法的引入与规制不可或缺。因此,应在尊重公法适度干预的前提下,从物权法的视角,对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理论解释、制度设计和法律完善,使其回归物权性,实现物尽其用。

程秀建[7](2019)在《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财产权领域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各国都对土地制度作出了基于历史与国情的独特安排。我国独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牵引着农村,又联结着城市,具有独特的制度品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作为稀缺土地资源的宅基地的资产功能日益显现。建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与农民缺乏必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市场配置宅基地资源已成当下改革的必然进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我国现行法上并无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表述,为寻求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丰富内涵在法律上的妥善表达与实现,需要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件为目标导向,结合实践反馈的经验,建构“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法权结构。本文分为三个模块,七章内容。全文以第四章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为联结,围绕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这一主线展开论证。第一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及演化溯源,系统地梳理了70余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历史。建国初期,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指导下,新中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为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策,通过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双重管制下的城乡二元治理方式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承载着诸如居住、社会保障、财产、社会控制等复杂的功能。立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宅基地使用权,拥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一般用益物权的独特秉性:在宅基地产权制度上,“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一宅两制”;在宅基地利用制度上,行政配置主导与市场配置辅助的双轨配置;在宅基地分配制度上,居住保障基础上构建了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永久使用;在宅基地流转制度上,严格限制流转。正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与承载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的难度。第二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经部分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因逐渐固化成型的宅基地利用格局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的重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以延续至今。但是,“权能残缺”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能因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扼制农村振兴、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隐形流转的屡禁不止以及涉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纠纷叠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重重困境,表现为既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无法达致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且有逐步走向管理失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时代的变迁。“后乡土社会”下农村社区封闭性与人口非流转性已打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所依托的“乡土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迁。其二,功能的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负载的居住及保障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减弱。其三,制度的供给。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由于立法价值偏差以及成文法的滞后性,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落后。第三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当代民法制度催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从“所有”到“利用”的物权观念发展,要求实现“物尽其用、物尽其利”。缺乏处分权能的宅基地使用权使得宅基地及农民房屋成为农民手中的“死产”。新型城镇化发展方略下,以乡村为面向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既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出转变,应当更注重农民需要什么,而不是农民可以继续做什么。事实上,作为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性权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助于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实质增加。因此,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以及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人地捆绑”的松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发了制度功能的转变,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备了实践可能性。虽然在理论上对于放活流转仍村争议,但多数学者已经提出,不宜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身份限制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物权属性予以混淆。严格限制农户处分宅基地的做法无异于是将所有的农民都视为“禁治产人”,与现代法律的“理性人”假设不相符。自2005年起,国家在天津等地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宅基地流转试点。通过对两轮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应坚持以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为主线。2.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个前置性问题分别是宅基地应如何估值、改革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及如何理顺城乡关系。3.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可变革、确保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以及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第四章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改革起于农村,源自实践。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遵循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惯常模式,即:自实践中自发探索到试点实践和政策先行,待成熟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固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因实践需要而生成,从多年中央政策中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连贯表达可见,其实质是农地“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延伸与扩展。经由语义逻辑对“分置”与“分离”的辨析,“分置”概念更符合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法律表达。通过对政策文本中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深刻意蕴的解读,可以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逻辑:落实集体所权为起点,保障农户的资格权是关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落脚点及核心。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强化与落实集体所有权,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实现三方主体共享宅基地权利以及围绕宅基地建构权利,完善民法典权利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为“三权分置”之下的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沿波溯源,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源于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经过国家政治动员而迅速开展的农村土地合作化实践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建构之初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变革工具而运行,并未明确区分集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权,直至物权法才第一次明确以“集体所有权”的表述方式将其与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相并列。通过对既有理念的检讨,集体所有权在性质上符合“新型总有说”理论,属于特殊的共同共有。通过对集体所有权在宪法与民法两个维度的考察,民法上的所权制度设计应在尊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将公有制简单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而试图照搬西方的物权制度建构我国的农村土地法权体系。实践中,由于主体界定不明、权能残缺以及实现机制阙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弱化和虚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彰显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物权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因忽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时代功能,而对集体所有权产生新的冲击。因而,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注意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并将授予其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二,厘清集体所有权的特殊运行机制,完善其实现机制;其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实现管理权能的回归。第六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制因应。通过对实践及理论上关于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及法律属性的梳理,指出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两个视角下资格权可能的制度安排与妥适性,证成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为集体成员权。宅基地资格权的概念与表述仅在中央政策文件中以通俗用语载明,并无实体法上的意义。立法上仍坚守集体成员权的制度建构,而非创设新的宅基地资格权。物权法上的规范表达从“农民集体”到“本集体成员集体”的转变,意味着对农民集体成员权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的确认。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为集体土地利用困境提供制度依据,集体成员权是连接集体成员与成员集体的纽带。完善的集体成员权制度有利于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与集体成员权益的保护,并能为成员集体内部秩序生发提供制度支撑。由于集体成员权与成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人法属性,已然溢出了传统民事权利的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纳入到民法典分则物权编之中。第七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分置的使用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落脚点,应当在现行法体系内作出妥适的规制。通过对“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实践样态分析,循着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成员权的权利内容的论证逻辑,分置后的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去除身份性的纯粹用益物权,从而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领域形成“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后)”的权利结构。回归到政策本意对“三权分置”作进一步的检讨,“三权分置”后三权在法实现过程中实际表现为“四权”,分由三类权利主体享有,即“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社会主体)”。“三权分置”为宅基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奠定了基础,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全无风险。不容忽视的是,资本的嗜血性与农民对抗资本侵蚀能力的弱质性。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民生产、生存保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央政策文件亦不无警醒的提出放活应予“适度”,即以不损害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为前提,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关键,严格落实一个“不得”和“两个严格”。否则,放活使用权将会遭遇集体所有权有被虚置、农民有居无处所以及使用权自身运行等诸多风险。财产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就农村发展而言,因其资源禀赋不同,并非均质化的世界,在放活土地使用权方面应作出区分,对不同的农村实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从宅基地分散、零碎的固有属性来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应扩展其经营性功能,以期实现宅基地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利用又结合。农民房屋作为农民享有所有的权的重要财产,实现其财产性收益的核心是放活转让与抵押,变资产为资本。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直触农村土地制度核心。这是兴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国家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完整的映射到法律规范之中,将其转化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这一法律制度的建构会对其他相关农地法律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为依归,而非照搬西方物权理论追求理论上的纯粹与卓越。基于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在历史的视野下寻求资格权及使用权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的妥适表达,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法制要求和条件。通过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够达成剥离宅基地使用权负载的身份属性与社会保障功能、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完全用益物权化的使命。

张焱[8](2019)在《住房承租权特别保护法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更新,租赁住房居住已经成为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方式之一。住房租赁市场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租购同权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的特殊保护。各类房屋表现的功能不同,不同房屋租赁承载的社会价值和使命也不一样。住房租赁因承载着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应与商业用房租赁、公共住房租赁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商业用房租赁属于市场化主体行为,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和合同自由原则;公共住房租赁保障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是国家或政府的当然义务,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住房租赁首先是民事合同关系,但因关涉承租人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以传统民法坚持的合同自由无法达成对住房承租人的公平对待,因此需要国家权力介入对所有权绝对和契约自由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规制,以强制性规范保护住房承租人的特殊利益。传统民法坚持所有权绝对和契约自由原则,无法实现保护弱势住房承租人的目的,需要立法对住房租赁法律关系进行干预,对合同自由的形式正义进行矫正,以实现实质正义。以保护住房承租人合法利益为宗旨,实现出租人与承租人在住房租赁关系中实质上的平等,是各国住房租赁法的重要法政策目标。各国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突破了传统民法的合同相对性原则,以租赁合同为基础、以住房承租权为核心建构保护承租人的住房租赁法律制度,通过增加住房出租人义务,限制出租人的权利,扩大住房承租人权利,强化住房承租权的物权化效力,提升承租人地位等,强化对住房承租人权利的倾斜保护。论文首先对住房承租人权利特别保护的缘由进行了理论论证。由于承租人在住房租赁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客观上就需要法律对形式平等进行矫正,对弱势的住房承租人予以倾斜性保护,实现实质性的平等;住房关系着承租人及其家人的基本生存利益,从利益衡量比较,承租人的利益﹙居住利益﹚要比出租人的利益﹙收取租金的投资利益﹚更为重要,更应得到法律的适度的倾斜性保护;在人权法上,国际公约确认了适足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将承租人对租住房屋上的租赁权提升到人权保障的高度,住房租赁承租人享有的的适足住房权包括住房安全权、人格尊严权、住房安宁权、禁止驱逐权等,确保住房承租人在租住房屋期间享有安全、自由、和平和尊严的权利是适足住房权的重要内容和使命;在法理论上,住房承租权源于住房租赁合同与占有的结合,通过占有的状态表现出权利的性质,法律对于占有的事实给予物权性请求权的保护,自然应以占有的保护方式保护住房承租人的承租权,法律对于有权占有的保护实际上是保护其背后的实际权利;社会理论方面,20世纪初的所有权社会责任理论强调个人所有权的行使,应为国家的公共利益甚至为增进人类的共同需要和幸福而附随社会责任。住房所有权的社会义务就是要发挥住房的社会保障功能,对住房所有权人附加相应的社会义务,并限制住房所有权人行使权利的自由。对住房承租人权利的强化就是对住房所有权所施加的束缚。住房租赁法律制度应以保护住房承租人特殊权利、稳定住房租赁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标,贯彻承租权物权化、承租合同长期化、租金标准稳定化、承租人权利业主化、权利表征显性化等主要制度理念,体现为特殊的制度构成。文章论述了基于住房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基于诚实信用而生的特殊的附属义务。在国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和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方面,应建立住房租赁的最低适住性安全标准,保障承租人在租住房屋中安全、健康、有尊严地居住和生活;建构住房租赁的租金调整制度,稳定住房租赁关系,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强化对住房租赁押金的规制,特别要建立专业租赁机构押金的分离管理制度;在限制住房出租人权利行使方面,应建构住房租赁合同解除中对承租人的特别保护制度,以正当理由规则保障住房承租人的租赁存续利益;赋予住房出租人的减损义务,发挥物尽其用的社会效益;限制出租人收回住房私力救济,实现社会和平稳定,从而达到保障住房承租人利益的目的。基于保障住房承租人生存利益的政策考量,各国立法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的居住权利的优先保护。这种受到法律特别保护的居住性权利是专属于住房承租人享有的,经过学者们的提炼,形成承租权概念。本文理清了住房承租权的含义,认为住房承租权(住房租赁权)就是承租人在租赁住房中的居住权,是承租人基于住房租赁合同,在租赁住房交付后,对租赁租房占有期间所享有的,得在租赁住房中安全、健康、有尊严地居住和生活的权利,也即是承租人对租赁住房为使用、收益,并得对抗新的所有权人和其他第三人的权利。承租权的实质性特征就是物权化效力。住房承租权具有保障租赁关系存续、对抗其他人对承租人安定居住和生活的妨害和阻扰的效力。在分析住房承租权的性质和效力基础上,提出我国住房租赁法应采承租权物权化的理论构建保护住房承租人的制度体系。现代民法在坚持私有财产保护和契约自由的原则下,更加强调对社会弱者的保障,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实质平等。在住房社会化运动的推动下,立法者逐渐承认了住房承租人对租赁住房的特殊利益。各国立法强化住房承租人的权利保护,赋予住房承租人在租赁住房占有期间以较强的保护手段,出现了住房承租权物权化的趋势和特征。对于住房承租权予以物权化效力保护,是世界各国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且有不断得以强化的趋势。各国立法大多规定了房屋买卖不破租、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承租人优先续租权等制度,租赁法律关系不因租赁住房的所有人变更而受影响,成立在先的租赁权可以对抗新的房屋买受人,在与第三人权利存在冲突时,住房承租人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保障权。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承租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住房租赁合同目的获得持续、安全的保障。住房租赁法律制度是以住房承租权为核心而建构的制度体系。住房承租权成立后,其效力主要表现为住房租赁法律关系的存续不因住房所有权人的变动而受影响,住房承租人基于合法占有而得享有占有保护的物上请求权。基于承租权的效力辐射,次承租人和承租人死亡后的同住人也享有基于承租权的特别保护,租赁关系稳定性得到延续。本文认为住房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具有独立的制度功能和社会价值,但应完善我国的优先购买权制度,基于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不应忽视住房受让人的利益保护,因此租赁住房通过公开拍卖的不应有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优先续租权没有独立的制度价值和功能,理由在于住房租赁契约属于继续性债之关系,租赁合同的存续特别重视当事人的信赖关系与人格信用,住房租赁合同到期后是否续展依赖于承租人与出租人相互间的信赖关系,若在合同履行中双方信赖关系被破坏,赋予住房承租人在合同期限届满时主张法定优先承租权,明显对出租人不公,因此,法律重视住房租赁契约上当事人间信赖基础之维护,是否续租,原则上交由当事人在信赖关系之基础上选择。在对出租人住房实现抵押权时,存在与住房承租人利益的冲突,各国创设了诸多制度保障承租人的利益,包括承租人知情权、缓期交付制度、抵押权人同意制度等,我国立法应建构抵押权实现过程中对住房承租人特殊保护制度。在租赁住房买卖过程中,承租人的地位不因所有权人变更而受影响,受让人得承继原出租人地位,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属于特别保护住房承租人的强制性规定,不应允许当事人特约预先放弃,否则该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住房承租人的保护将流于形式,本文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租赁核心制度的构想,并论述了司法处置(强制拍卖)债务人住房对承租权的保护制度及对承租权干扰的排除,完善住房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增强住房承租权的公示效力,保障真正的住房承租人,预防债务人(住房所有权人)与案外承租人通谋以虚假租赁合同阻碍强制执行的行为得逞。最后,本文基于现代城市居住模式下住房承租人权利的扩展分析,认为在我国以建筑物区分所有与传统独家独户的住房形态已有根本性的变化,承租人租赁的住房不仅是对业主住房专有部分的使用,还必须使用小区物业范围的公用部分和公共设施设备,必须维护小区住户的共同利益,形成与业主(出租人和小区其他业主)、物业服务人、业主委员会等多方面的法律关系。提出承租人在住宅小区的特别权利获得保护的依据是业主权利的默示让与,特别权利内容就是准业主权,包括居住小区公共资源和设施设备使用权、接受物业服务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权、在业主大会上陈述意见权、知情权、妨害行为制止权等,进一步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特别保护,维系小区物业范围内所有居住者的共同利益和秩序,力图构建住房承租人权利的立体保护制度体系。法律是当事人利益平衡器。住房租赁法的制度在强化保障住房承租人利益的同时,应兼顾出租人利益的保护,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世界各国的立法进程体现出对住房承租人权利的保护有一个逐步扩大权利范围、不断强化住房承租权效力(保护方法)的过程,即便一些国家(日本、德国等)的人均住房比都已达1.0以上,也仍然继续以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的保护为住房租赁法的宗旨。我国的住房租赁法应遵循现代住房租赁法的立法方向,应以租赁合同为基础而构建住房租赁法律关系相关规则,以承租权为核心构建住房租赁法律制度,特别保护承租人利益,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王晓芬[9](2018)在《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知识产权战略在我国的深入推进,专利技术及专利权利的拥有与利用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转让、许可、质押等专利交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经济的共生现象,专利交易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专利许可中的重复授权、“一女二嫁”、专利转让、质押中的无权处分以及不同交易交织引发的利益冲突等不断涌现。以上现象,实质关涉善意交易人利益保护诸多方面,对此,现有立法的缺失与不完善制约着我国专利交易的进一步发展。近现代以来,人们对财产权价值的认识经历了由财产支配为重心到财产利用为重心的变化,在权利的保护上也经历了从注重财产权静态保护到日益注重财产权动态交易安全保护的发展历程,许多专门的善意保护制度在民法各领域中确立,如表见代理、物权公示公信、善意取得、债权表见让与等等。毫无质疑,交易安全已成为现代民法的重要价值取向,成为财产法的重要制度内容。如同有体财产权交易发展规律一样,随着专利交易的发展与兴盛,人们的目光也将会从强调专利权利保护转向对专利交易安全的日益注重,而现实的经济生活已经对专利交易安全提出了迫切的制度需求,法律须对此予以积极的回应,这不仅仅是应对现实问题之需,也关涉到专利制度根本目标的实现。专利法立法目的,一方面,通过赋予、保护发明创造者对其发明创造一定期间的专有权、独占权,从而使其获得相应的报酬以激励技术创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推广应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二者关系上,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体现为专利权的授权与保护,后者体现为不遗余力地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达到促进专利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最终目标,创造安全的专利交易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交易安全保护是法的秩序价值在交易领域的具体体现,构建完善的专利交易善意人保护制度,对于维护专利交易安全,促进人们积极地从事交易、实施专利,充分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专利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权利产生的法定性、权利存续的不确定等,专利交易中的善意交易人保护往往涉及更为复杂的利益平衡问题。试举一例,我国《专利法》中对发明创造申请权及专利权归属均有明确规定,如若实际进行专利申请并取得专利权者与法律规定的权益归属之应然状态不符,当实际获得专利授权的人将该专利转让给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时,如何处理应然权利享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关系呢?现行法未做任何规定,实践中能否准用物权法中善意取得之规定存有不同认识。与有体物不同,专利权依据法定授权而产生,授权公告既是专利权产生的法律依据,也是专利权公示的方式,似乎不存在权属真实状态与外观公示不一致的情形。然而,如若从利益冲突角度出发,问题的实质仍是真正权益享有者之静的归属安全与善意交易者之动的交易安全之冲突,与物权法中善意取得所涉问题及价值取舍并无本质差异。但是,如若准用物权善意取得规定,似乎又对专利权人的利益保护明显不足。其他交易情形中的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也多涉及专利权特殊个性问题,是否保护及如何保护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传统大陆法系财产法是建立在物权、债权二元区分基础之上,知识产权的迅速发展使其以独立的姿态进入到基本财产权体系中。知识产权客体与物权客体不同的存在样态,导致了人们对两种财产不同的支配与使用行为,进而形成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权利内容与制度设计。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二者的具体差异性,也应关注二者之间内在的意义关联,从整体上把握蕴藏于二者之间的共同原理与共性制度需求。基于财产性、支配性、绝对性、排他性等基本相同的权利属性,物权应作为与知识产权最相关联的一项财产权而存在,鉴于此,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对专利法具有最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运用物权法中的交易安全保护理论来研究、反思专利交易问题成为可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结合专利权自身特性进行妥适的制度设计。基于以上总体思考,围绕“专利善意人保护”这一核心问题,本文研究内容除“导言”和“结论与建议”部分外共分为六章,其内在结构关系见下图: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为“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基本理论”。本章从分析“交易”“善意”“善意交易人”等基本概念出发,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传统民法中关于善意保护的交易安全理论及善意保护的社会学基础,并对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所涉基本范畴进行了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交易”一词,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其意义经历了不同的认识。古典经济学中,“交易”一词与“交换”同义,而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赋予了“交易”以现代涵义。康芒斯揭示了交易具有的制度意义,对于私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交易意味着,于一定法律、习俗等秩序中发生的个体之间的所有权之移转。科斯所讲的交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活动过程。结合上述经济学中对交易的基本认识,本文所指称的交易,主要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市场交易行为。从民事交往及民事制度角度定义,交易是指,依照约定当事人一方转移财产权利(利益)于对方,对方给付相应对价的双方有偿法律行为。善意是现代民事法律制度中一个常用术语,但立法上对此无一般性界定。从历史发展脉络看,现代意义上善意的基本含义更多是指,行为人不知道、不应当知道某种事实真实情况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本文也是在此含义上来概括所研究的善意法律现象。善意保护,旨在保护善意者的合理信赖,所谓合理信赖,意味着尽到了必要的、相应的注意义务基础上付出的信赖,法律上善意的评价与过失密切相连,过失与否及过失程度常常成为界定善意与否的重要考虑因素。另外,民法上的善意,在具体的制度重有明确的内涵所指,虽然其体现了诚信意识的某种要求,仍不宜为内容更为丰富的主观诚信所替代。本文所称的善意交易人,是指民事交易行为中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仍不知某项重要交易事项真实情况的交易当事人。交易安全为当代民商法的重要价值关怀。交易安全是指交易主体之交易行为及其合理期待利益的安全。善意交易人合理信赖利益的保护是交易安全的核心内容。交易安全保护具有理性基础,主要体现在:从注重静的安全保护到注重交易安全保护,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求;交易安全相对于静的享有及归属安全之优序保护,是一定条件下法的秩序价值、正义价值、效率价值等综合权衡的结果;对善意交易人合理保护具有科学认识论的逻辑基础。交易安全保护理念下的外观理论,为善意交易人保护具体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中观层面的理论指导。外观理论的适用条件,主要体现外观事实之存在,善意交易人的合理信赖、本人具有可归责性等三方面内容。该理论适用的后果,或使善意信赖者处于与其信以为真状况相一致的交易状态中,使其“得其所欲”,或是赔偿信赖方所受的信赖损失,使得信赖方处于交易行为发生之时的状态。在交易安全理念的指引下,外观理论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知识产权领域的善意保护等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另外,关于“信任”的社会科学研究为民法善意信赖保护原则及相关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坚实的法社会学基础。信任与信赖,词义上非常接近,法律理论使用“信赖”一词,其更多强调了信任基础上的依靠、依赖之意,法律更多关注的是基于信任有所具体行为下当事人之间的制度安排。信任在维系人类生活中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们生活关系正常展开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信任历经具体人格信任到系统信任的社会变迁。系统信任是一种客观的、确定的信任,主要依靠相关的制度来推进和保障。作为社会往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法律上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成、保护合理的信任,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等,正是从制度层面上促进市场交易中的信任、信赖关系,维系交易的顺利进行。正如拉伦茨所言,“只有当必不可少的信赖被保护时,人类才有可能在保障每个人各得其应得的法律之下和平共处。”1保护必要而合理的信赖,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内在需求,是基本的法秩序价值的具体体现。专利权在性质上为私权,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总体上也应遵循现代私法善意保护一般理念。“专利”“专利交易”“专利善意交易人”等构成了专利善意交易保护的基本范畴。由于客体形态上的不同,专利权与所有权相比较具有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构成了其作为独立权利的本体性,而两种客体的共同“物性”,又使得二者之间具有不可隔断的内在关联,专利权和所有权的差异并不应妨碍依据物权法原理对专利权的拥有、行使、保护进行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一过程中应结合专利权自身特性进行独立的思考。第二章为“我国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及成因分析”。本章以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质押为主要分析对象,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专利交易中常见的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及主要情形。从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归纳,主要分为无权处分类、重复许可类、无效宣告类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客体的非物质性、难以控制性及权利本身的法定性、不确定性等专利特性,是造成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的内在成因,而制度供给不足与理论研究薄弱是导致专利交易领域善意交易人保护不足的重要外在因素。第三章为“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专利因其客体的非物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使得专利交易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与风险性。对于传统财产权交易,以保护善意交易人为核心的法律规范已较为完备,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专利交易领域,善意交易人保护的理念及制度设计付之阙如。加强与完善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现实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其是保障专利交易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适时进行专利强保护观念纠偏之需要。加强与完善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理论上正当性在于,是财产权交易安全保护理念在专利交易中的基本内容体现,是信赖保护法理的内在要求,是知识产权上利益平衡原则的具体展开。第四章为“无权处分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本章结合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基本原理,对专利善意取得的能与否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及就如何保护专利善意受让人等进行了具体的制度探讨。专利无权处分实质上也涉及到真正权益享有人与第三人合理信赖利益冲突,也存在静态归属利益与动的交易安全利益矛盾时的价值选择问题。基于专利权与物权(特别是所有权)之间的相同法律属性、共同的无权处分适用情形,似乎应肯定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类似之专利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审慎思量,专利公示的正确性欠缺相应的配套制度及保障措施,专利权不具有物权适用善意取得的制度基础与平衡机制,忽略专利客体的特殊性而直接准用不动产善意取得规定,将对真正权益人的利益造成过度损害,并进而影响专利法立法目标的实现。基于专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权利产生的法定性及现有的审查制度,虽然不能给予善意受让人以类似物权善意取得之强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交易安全置之不理,专利法不能将自己隔离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效率及合理信赖保护的理性选择之外。本文认为,为规范专利交易秩序,合理平衡各方利益,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对于常见的非因真正权利人意志参与而促成的专利权初始登记瑕疵情形,应建构“法定权利人转移请求权及在先善意受让人的普通许可获得权”之利益平衡模式。具体内容为,一项发明创造被无权利人提出专利申请,法定权利人有权要求其转移该申请。如果该申请已经被授予专利权,法定权利人有权要求专利权人转移该专利权;在专利权依请求发生转移登记前,善意的受让人、被许可人等在原实施、准备实施的范围内有权获得一个普通许可,但应向新的专利权人支付合理的许可费。其次,对于因真正权利人意志参与而形成的“专利权登记瑕疵”及其引发的无权处分,应倾向于善意受让人保护。如共有人约定共享专利利益但以一方名义申请专利,后因专利登记名义人违反约定并将专利转让于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所引发的无权处分,以及因前手转让合同无效、被撤销等所导致的在后交易合同构成无权处分等,权利人对登记瑕疵的形成具有可归责性,从保护交易安全、维护登记稳定性及利益平衡角度出发,立法上应肯定善意第三人取得专利权,此时准用物权善意取得处理为宜。若如不能满足善意取得所有要件,从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实施利益考虑,亦可参照前述专利权初始瑕疵的规范设计,赋予善意受让人在原实施、准备实施的范围内享有普通许可获取权,但应向权利人支付合理的许可费。第五章为“重复许可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本章主要探讨了专利许可使用权法律性质及其设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保护善意交易人之公示制度。专利许可使用权的权利性质定位,从根本说取决于其本身特性及实际权利内容。就独占许可使用权(排他许可使用权可准用之)而言,权利人依约定取得一定范围的专利独占实施权,有权禁止任何第三人行使同一内容的权利,当第三人妨害独占许可使用权人权利的实现时,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具有准物权特性,物权变动公示制度可以为独占许可使用权的变动所借鉴。鉴于普通许可使用权在内容及效力上的非排他性,将其定位为债权更切合该权利的内在基本特性,以债权属性为基点来进行相应规则的设置较为妥当。当然,债权属性的基本定位并不影响例外情形下因实际需要赋予其一定的登记对抗效力。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基于法律行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之立法模式,主要有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相应地,准物权之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设定亦具有意思主义、形式主义(具体又包括债权形式主义、准物权形式主义)可能模式。从国外关于独占许可使用权的变动规定看,大陆法系国家更多程度上是借鉴了物权变动理论来构建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变动模式,但并非完全与本国物权变动作相同的模式选择。不同的变动模式更多是一种立法技术选择,何种立法模式为佳,端视一国的法律文化传统、经济及社会需求及配套制度之健全性而抉择。综合权衡自由、秩序、公平、效率的价值需求,结合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本身特性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登记要件主义模式更具合理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宜将现行的合同备案登记制度转型为权利公示登记制度,并需要在公示内容、登记程序、赔偿责任等方面进行具体完善。第六章为“无效宣告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本章在阐释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法理价值与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就专利无效下相关合同效力及履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我国立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保护专利善意交易人、平衡双方利益的制度建议与具体救济路径。专利无效宣告程序是当前各国专利立法普遍确立的一项制度,被认为是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举措。无效宣告的溯及力后果深深影响到基于专利权所进行的各种专利交易行为的效力与后果安排,各国的做法及法理基础虽有不同,但实践结果仍具有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并不因此否认在先合同效力、专利无效前已经支付的使用费、转让费原则上不予返还及恶意例外等。我国《专利法》第47条旨在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实现法律公平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过,由于我国在专利合同效力规定上的立法理念滞后,导致专利善意交易人利益保护存在明显不足,如依据现行法,尚未履行及正在履行的交易合同因专利无效的追溯力将被认定为无效,这不仅不当地排除了当事人的契约自由,而且对于已经进行大量投入且后续技术实施仍有赖于许可人技术指导的被许可人而言,很可能因合同无效而无法得到对方应有协助而陷入经营困境。同时,现有《专利法》第47条也因“恶意”、“明显违反公平”等抽象术语认定标准的不明确而导致法律适用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标的自始不能原则上不应影响合同效力,“标的不能合同有效”已经成为当今合同法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标的不能理论发展趋势,立足于鼓励交易、合同自由、经济效率等合同法基本理念,从专利权的法定性、不确定性及保护善意交易人角度出发,本文认为,专利无效宣告决定对专利权存在的溯及力不应影响专利无效宣告前已经订立的专利合同的效力,建议对我国《专利法》第47条增添以下完善内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等不具有追溯力。专利权因无效宣告而灭失后,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对已经履行部分的专利使用费、转让费不予返还,但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在合同有效的框架下,对专利善意交易人适切救济的具体路径为,有约定依约定以及无约定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合同因解除而终止后,为继续实施技术之必要,基于诚信原则,受让人、被许可人等可以请求相对方依原合同约定继续提供技术指导与协助,但应支付合理的费用。在最后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本文提出,以交易安全、善意保护理念为指导,构建从专利授权、专利权行使到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等全过程的相关善意保护,立法层面的完善主要包括:法定权利人转移请求权及善意交易人普通许可获取权的制度构建、专利许可使用权变动公示制度及对抗效力模式的构建、专利无效宣告不影响在先交易合同的有效等制度完善。同时本文也提出,司法层面应结合专利特性积极而谨慎地探索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合理方式,理论研究层面也应引起应有的重视与积极跟进,从而合力建构理论学说、专利立法与司法判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法律运行体系。

姚宇[10](2019)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我国一项特有的物权制度,并已逐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主要依据,以相关地方法规、司法解释为补充的确权制度规范。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相关立法仍存在权利主体不清、客体界分标准不明、确权程序冗杂等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失灵问题。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规范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制度环境。建国初期的农村土地农民私有制,为后来形成的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配模式奠定了基础,也因其有再度造成农民失地的风险而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埋下伏笔;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公有化趋势和行政干预不断增强,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多元化和客体碎片化;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双层经营体制”并未缓解行政权力对农村土地权利配置的束缚,集体土地权属关系的二元立法结构(公法与私法调整并存)逐步形成并被不断巩固。土地所有权是一项基础性财产制度,无论物权法理论或制度经济学原理,还是国内外法律实践均表明,归属明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既是我国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前提,也是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优越性的需要,更是完善物权法律体系的必然。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需通过物权法上的确认请求权制度实现。物权确认请求权是物权保护的基础,也是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依据。物权确认请求权的基本理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特征,可以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提供分析框架。物权确认请求权与其他物权请求权相较既存在特别之处,也具有物权请求权的一般共性,其本质上仍属于一种独立的物权请求权。相应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实现并不限于诉讼方式,其构成要件应当包括符合法律规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相对人、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关系不清事由及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法律程序。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的实现将产生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效力。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主体制度是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适格主体的法律制度,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主体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的行使主体。现行立法规定了乡(镇)、村和村民小组三级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不清。符合土地集体所有的主体应当单一化为农民集体的最小单位,即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或不设村民小组的村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既不是“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也不是法人所有,而应当视为一种“新型总有”。相应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属性,应当是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非法人团体,权利的归属者是一定社区范围内的农民构成的集体主体。农民集体欠缺独立人格,立法须进一步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人格实体化。在《民法总则》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立法背景下,农民集体内部的村民小组或未设村民小组的村委会等农民集体最小单位的基层自治组织法人应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实际发挥作用的农民集体,应当由农民集体最小单位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客体制度是规范集体土地界分标准的法律制度,包括对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间的界限划分和不同集体土地间的范围划分。我国有关集体土地界分的立法虽已形成相对丰富的规则体系,但较之复杂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现状仍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既具地域性又具有普遍性,可通过借鉴所有权客体界分理论和域外民事立法中土地所有权原始取得规范予以完善。经比较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对基于法律或政令取得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不足,对依占有取得土地所有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立法对此应予回应。首先,划定“城市的土地”边界,明确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土地的权属性质。其次,建立集体土地概括国有化制度,并兼顾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再次,引入农地重划规范体系,为集体土地的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依据。复次,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推定制度,为不同情形下的集体土地无权占有提供界分标准。最后,明确单一层级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对“不适合生产队所有的土地”通过立法直接规定为国家所有,对“适合归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实际使用情况确权给农民集体的最小单位。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程序制度是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实现方式的法律制度,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的行使路径和救济路径。我国现行立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采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并行的解决机制,实践中表现为以行政程序为主、司法程序为辅。行政裁决处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具有业务相关性、权力一致性、程序高效性和成本低廉性等优势,但亦存在主体上的利益牵连、程序上的非严谨和结果上的非终局等不足。立法应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提供差异化的纠纷解决路径,国家与农民集体间的确权纠纷应直接适用司法程序,不同农民集体间的确权纠纷应适用行政裁决前置程序,并保障司法程序的终局审查。农民集体不服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行政裁决的,应当选择适用行政复议程序;对于不服行政裁决及其复议结果的司法程序选择,法院应当依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适用行政诉讼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立法须设置集体成员权制度,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申请和请求基于真实意思表示作出。倘若农民集体作出不当确权意思表示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依法提起撤销权诉讼,撤销相关决定;倘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或基层自治组织法人怠于行使权利,消极作出确权意思表示,立法应当效仿团体法中的代位诉讼制度,赋予集体成员提起代位诉讼的主体资格。

二、立法上应确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法上应确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1)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二)历史研究方法
        (三)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四)文献分析法
第一章 《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与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可能性
    第一节 《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与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立法可能性
        一、《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对非典型担保的开放、包容与非排斥性
        (一)《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立法解析
        (二)《民法典》对于非典型担保的开放、包容与非排斥性
        二、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立法可能性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效力的立法确认
        (二)独立让与担保物权效力确认的可能性
        (三)独立让与担保独立效力确认的可能性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构建的现实可能性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现实趋势
        (一)国际担保物权独立性渐强趋势
        (二)国内担保物权独立性现实驱动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现实表象
        (一)独立让与担保现实成因
        (二)独立让与担保实然印证
第二章 独立让与担保制度构建的必要性论证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必要性分析
        一、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裁判规则需求
        (一)独立让与担保裁判进程
        (二)独立让与担保裁判症结
        二、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制度需求
        (一)进口押汇
        (二)融资融券中强制平仓制度
        (三)对赌协议
        三、回应担保物权独立性的功能需求
        (一)缓和物权法定的僵化功能
        (二)替代流质契约的效率功能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必要价值分析
        一、独立让与担保价值因素定位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价值因素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价值定位
        二、独立让与担保价值因素配比
        (一)公平与效率的价值配比
        (二)保障与流通的价值配比
第三章 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概念厘定
        一、独立让与担保与让与担保、独立保函
        (一)独立让与担保与让与担保
        (二)独立让与担保与独立保函
        二、独立让与担保概念及特征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概念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特征
    第二节 让与担保的学说述评与独立让与担保的法律性质
        一、让与担保的所有权法律构成理论及其评析
        (一)相对的所有权转移说及评析
        (二)绝对的所有权转移说及评析
        二、让与担保的担保权法律构成理论及其评析
        (一)授权说及评析
        (二)设定人保留权说及评析
        (三)附解除条件说及评析
        (四)质权说及评析
        (五)抵押权说及评析
        (六)担保权说及评析
        三、独立让与担保与所有权绝对转移法律构成
        (一)担保权法律构成理论非适合性
        (二)选择所有权绝对转移法律构成
    第三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逻辑证成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结构独立性
        (一)平行并立合同外在独立性
        (二)所有权转移的高度独立性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理论推导
        (一)独立让与担保独立性的依据
        (二)独立让与担保权的独立进路
第四章 后《民法典》时代独立让与担保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设定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当事人
        (一)独立让与担保契约当事人资质
        (二)第三人成为独立让与担保主体
        二、独立让与担保之标的及合同
        (一)独立让与担保之标的
        (二)独立让与担保之合同
        三、独立让与担保相关配套措施
        (一)标的物强制评估机制
        (二)担保权人违约惩罚机制
    第二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公示
        一、独立让与担保公示方式
        (一)比较法上相关公示规则考察
        (二)独立让与担保公示方式分析
        二、独立让与担保相关公示规则
        (一)独立让与担保公示原由
        (二)二次登记的税费问题
    第三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法律效力
        一、独立让与担保内部法律效力
        (一)独立性在各方主体的体现
        (二)独立让与担保债权之范围
        (三)独立让与担保权效力所及标的物之范围
        (四)标的物之占有使用和善管收益
        (五)市场主体不当处分或毁灭标的物之责任
        二、独立让与担保外部法律效力
        (一)对于一般第三人的效力
        (二)与设定人的一般债权人的关系
        (三)与担保权人的一般债权人的关系
    第四节 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
        一、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条件
        (一)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充分条件
        (二)独立让与担保权实行的必要条件
        二、独立让与担保清偿中的两种关系
        (一)债务人交付标的物与债权人支付清算金之间的关系
        (二)债务的清偿与设定人的赎回权之间的关系
        三、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及流程
        (一)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方式
        (二)独立让与担保的实现流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若干问题
    2.1.1 自动续期的内涵
    2.1.2 自动续期的期限问题
    2.1.3 续期次数问题
    2.1.4 自动续期有偿无偿的争论
    2.1.5 自动续期的程序
    2.1.6 自动续期的立法安排
2.2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2.3 地上建筑物续期的法律后果
2.4 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域外研究
    2.4.1 国内外关于英美法系土地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2.4.2 国内外关于大陆法系地上权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2.5 评论与展望 3.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3.1 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的续期因果反馈结构
3.2 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的理论构造
    3.2.1 城乡土地所有权二元分立
    3.2.2 公有土地所有权“公私二重性”
    3.2.3 公有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3.2.4 土地使用权“物债二分”
3.3 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分析框架
    3.3.1 逻辑起点: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债权续期的分野
    3.3.2 制度内核:土地用益物权续期的有期性与有偿性
    3.3.3 制度路径:国有与集体土地续期“意思自治”的分异性
    3.3.4 改革目标:用益物权在地权体系中的轴心地位
3.4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及类型化
    3.4.1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
    3.4.2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的类型化 4.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域外经验
4.1 两大法系下土地权利制度的差异
4.2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4.2.1 英国租赁地产权
    4.2.2 我国香港地区土地租业权
    4.2.3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4.3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4.3.1 德国地上权
    4.3.2 日本借地权
    4.3.3 我国台湾地区地上权
    4.3.4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4.4 两大法系土地权利续期的比较与启示
    4.4.1 续期的法律关系
    4.4.2 续期机制
    4.4.3 续期期限
    4.4.4 续期有偿性
    4.4.5 地上物处置 5.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
5.1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5.1.1 住宅建设用地的特殊性
    5.1.2 民意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诉求
    5.1.3 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5.2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制度逻辑
    5.2.1 法定续期权
    5.2.2 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
    5.2.3 续期制度运行成本最小化
    5.2.4 防止土地占有不公的长期固化
5.3 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有偿性的预期与响应
    5.3.1 二手房价格与剩余年限的关系
    5.3.2 特征价格模型及其理论的适用性
    5.3.3 基于杭州市二手房数据的实证分析
5.4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5.4.1 自动续期制度的法定续期机制
    5.4.2 自动续期的法定义务:年金制
    5.4.3 不予自动续期的情况及纠纷处理机制 6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6.1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6.1.1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范围界定
    6.1.2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特征
    6.1.3 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6.2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制度逻辑
    6.2.1 公私法交融下的合意续期
    6.2.2 反映非住宅建设用地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6.2.3 体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地位的相对优越性
6.3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6.3.1 合意续期的域外范式
    6.3.2 申请续期程序
    6.3.3 续期土地出让金
    6.3.4 地上物的处理
    6.3.5 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的申请续期
    6.3.6 续期纠纷的处理机制 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7.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使用权界定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特质
    7.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实践之验视
7.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制度逻辑
    7.2.1 对等私法主体之间的合意续期
    7.2.2 保持双方利益的相对平衡
    7.2.3 私法调整为主、公法调整为辅
7.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7.3.1 发送续期通知
    7.3.2 续期的集体决议
    7.3.3 续期价格评估
    7.3.4 行政审核
    7.3.5 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7.3.6 土地续期中的纠纷 8.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分析及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应收账款质押基本概念及理解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理解
    (二)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及理解
二、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一)大陆法系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
    (二)英美法系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
    (三)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立法现状
    (四)境外立法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立法的启示
三、我国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标的风险
    (二)公示风险
    (三)当事人风险
四、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的风险防范
    (一)对标的风险的防范
    (二)对公示风险的防范
    (三)对当事人风险的防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权分置”界说
    第一节 从“二权分置”到“三权分置”
        一、“二权分置”的局限性
        二、“三权分置”的提出与立法确定
    第二节 “三权分置”的法律界定
        一、“三权分置”的含义与制度价值
        二、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理依据
        三、“三权分置”与“一田二主”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法律内涵与法律属性
        一、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二、土地承包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三、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
        一、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
        二、“效率”与“公平”的现世冲突
        三、“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二节 自愿原则
        一、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在农地制度中的体现
        二、贯彻自愿原则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政策底线不突破原则
        一、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二、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三、坚持农地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四节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原则
        一、坚持循序渐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发包人主体界定
    第二节 发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发包权
        二、监督权
        三、承包地收回权
        四、转让承包同意权
    第三节 发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权、经营人的自主经营权
        二、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三、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承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承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承包权
        二、监督权
        三、获得补偿权
        四、流转权
        五、有偿退出权
    第二节 承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营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经营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占有使用权
        二、自主经营权
        三、收益权
        四、流转权
        五、获得补偿权
    第二节 经营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二、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资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权分置”程序制度构建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确权与行使
        一、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二、土地所有权行使
    第二节 土地承包权设立与流转
        一、土地承包权设立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二、土地承包权流转
        三、土地承包权退出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取得与再流转
        一、土地经营权取得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二、土地经营权再流转
        三、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土地经营权的法理定位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的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界定概说
        二、界定的原则:物权法定原则
        三、土地经营权之“土地”——农村土地
        四、土地经营权之“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土地经营权之“权”——用益物权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的私权性质
        二、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三、土地经营权为独立用益物权
        四、土地经营权为不动产用益物权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与已有农地权利的关系界定
        一、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
        二、土地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第二章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法构造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名
        一、一般法律概念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二、民事主体意义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三、物权主体意义上的土地经营权主体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
        一、土地经营权主体之价值目标
        二、土地经营权主体之功能定位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定型
        一、土地经营权主体之构造的正当性
        二、土地经营权主体的构成资格
        三、土地经营权主体的属性与范围
第三章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立法问题及其研究价值
        一、土地经营权客体的立法问题
        二、土地经营权客体立法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与一物一权原则的处理
        一、一物一权原则的内涵限缩
        二、一物一权原则的主要适用场景
        三、土地经营权与现行农地权利互不冲突
    第三节 以权利客体分层理论界定土地经营权客体之辨析
        一、权利客体分层理论的传统适用范围
        二、土地经营权不应被视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中的例外
        三、土地经营权与地上权的不可比性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悖反性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客体的法构造
        一、农地权利分置的法权结构与农地用益物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二、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土地经营权的客体界定
        三、客体定性:不动产之农村土地
        四、客体定量:农业经营型土地资源
第四章 土地经营权内容的法构造
    第一节 承包型土地经营权内容之法构造
        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特征
        二、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
        三、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转让型土地经营权内容之法构造
        一、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基本权能
        二、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全面采“经过承包方的(书面)同意”的法理检视
第五章 土地经营权的设立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方式与注意事项
        一、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方式
        二、土地经营权设立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承包型土地经营权之设立
        一、“增人不增地”模式下无地农民的困境
        二、集体组织中无地农民的发展权
        三、“增人不增地”模式下无地农民的出路
        四、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性质与内容
    第三节 转让型土地经营权之设立
        一、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性质
        二、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主体
        三、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内容
        四、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的不动产登记规则
        一、承包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可采形式主义登记规则
        二、转让型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应采实质主义登记规则
        三、土地经营权的设立时间节点及风险负担规则
第六章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转让
        一、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与出让的关系辨析
        二、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性质与特征
        三、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条件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抵押
        一、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法理辨析
        二、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类型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设立土地经营权抵押的作用
        四、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实效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入股
        一、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
        二、土地经营权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
        三、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四节 土地经营权出租
        一、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债权性法律关系范畴
        二、土地经营权出租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三、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权利行使方式上的意义
        四、土地经营权出租应属于权利出租
        五、土地经营权出租的具体类型
    第五节 土地经营权的赠与、继承
        一、土地经营权赠与
        二、土地经营权继承
第七章 土地经营权的变更与终止
    第一节 土地经营权的变更
        一、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变更
        二、土地经营权的客体变更
        三、土地经营权变更的程序
        四、土地经营权其他事项变更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的终止
        一、土地经营权终止的事由
        二、土地经营权终止的法律效果
结论与创新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确定
        一、海域使用权流转概念的界定
        二、海域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理论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物权法理论
    第三节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基本价值取向分析
        一、公益与私益平衡
        二、公平与效率兼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客体研究
    第一节 海域使用权性质之辨
        一、海域使用权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海域使用权性质的学说之争
        三、关于海域使用权权利类型的学说之辨
        四、海域使用权制度是对用益物权的发展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客体之思
        一、大陆法系关于物权客体的历史演进与立法比较
        二、大陆法系物权客体理论对我国民法理论的启示与影响
        三、海域成为物权客体之理论分析
        四、海域的厘定
        五、海域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海域使用权内容之析
        一、海域使用权人的权利分析
        二、海域使用权人的义务解析
    第四节 海域资源综合利用视域下的海域使用权配置研究
        一、海域使用权“私权化”的动因分析
        二、关于海域使用权配置模式之批评性讨论
        三、关于海域使用权配置模式的构想
        四、按照海域功能用途确权与物权法相容问题探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流转方式问题研究
    第一节 非竞争性方式的适用与分析
        一、行政审批行为法律性质之辨
        二、申请人范围的确定与特殊群体利益的保障
        三、行政审批程序的确定
        四、关于海域使用权取得时间的讨论
        五、行政审批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第二节 竞争性出让方式的确定与评析
        一、招标方式的适用
        二、关于拍卖方式
        三、挂牌方式的确定
    第三节 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流转方式的改进
        一、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流转方式比较分析
        二、权力的限制与权利的保护
        三、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流转方式之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方式问题研究
    第一节 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方式的适用与分析
        一、转让方式的适用
        二、出资方式的确定
        三、抵押方式的探讨
        四、关于出租方式
    第二节 关于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限制条件的反思
        一、海域使用权转让限制条件设置目的分析
        二、海域使用权转让限制条件的必要性探讨
        三、海域使用权转让附加行政审批程序的必要性讨论
        四、取消对海域使用权转让的不合理限制
    第三节 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法律法规的多重限制导致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不畅
        二、促进经营性用海市场化流转是实现二级市场功能的迫切要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域使用权流转之登记制度探析
    第一节 海域使用权登记之功能定位
        一、海域使用权登记的内容分析
        二、海域使用权登记行为法律性质的探讨
        三、海域使用权登记兼具公法与私法的功能
        四、海域使用权流转登记制度与海域使用权流转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流转登记制度之思考
        一、海域使用权登记的效力有待完善
        二、海域使用权登记的法律依据效力有限
        三、关于海域使用权登记机构的规定存在缺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海域使用权流转的现状与困境
        一、海域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不完善
        二、现行立法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
        三、法律之间存在的冲突需要协调
        四、海域使用权配置不合理
    第二节 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思路选定与路径选择
        一、回归物权性是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基本思路
        二、强化现有法律的私法性是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之立法完善
        一、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
        二、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登记制度
        三、建立以海域功能用途为核心的海域使用权配置模式
        四、规范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源起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嬗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演化发展趋势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定的历史背景回溯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功能及特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概念及特征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现状描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变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的社会生活图景变迁
        二、功能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
        三、供给不足: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
    第一节 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可行性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梳理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争鸣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改造的出路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
    第一节 生成逻辑:源于实践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实践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生成
        二、语义逻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语词转换: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文本分析: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二、冲击与回应: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溯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依据
        二、法权建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民法学基础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生成及性质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生成溯源
        二、集体所有权属性的理论梳理
        三、集体所有权属性的多维度思考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的现实困境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困境
        二、“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的冲击
    第三节 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
        一、明确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
        二、完善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
第六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治因应
    第一节 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
        一、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认知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厘定
        三、宅基地资格权是集体成员权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集体成员权表达
        一、我国集体成员权制度的生成与性质
        二、集体成员权的权能
        三、作为成员权的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制回应
第七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
    第一节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宅基地“使用权”
        一、分置的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二、“三权分置”的四权实现
        三、“三权分置”政策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第二节 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一、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8)住房承租权特别保护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之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基本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六、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住房承租权特别保护的制度基础
    一、相关基础概念
    二、对住房承租人特别保护的社会客观基础
        (一)租购同权、发展租赁市场的国家政策目标需要对住房承租人予以特殊保护
        1、租购同权的政策背景
        2、租售并举与租购同权的政策目标
        (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必须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的权利保护
        1、住房租赁和住房所有(自有)都是一种居住方式
        2、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必须强化对住房承租权的特别保护
    三、对住房租赁承租人特别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利益比较:承租人的利益更加值得法律倾斜保护
        1、社会政策基础——住房承租人与出租人相比一般处于经济上弱势地位,其基本的生存利益更值得法律予以保护
        2、伦理基础——对承租人生存权利的保护
        (二)人权法基础——对住房承租人的住房权保障
        (三)法理基础
        1、基于占有权利的法益效力
        2、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化义务理论(私权社会责任理论)
第三章 住房租赁法律关系中的特殊权利义务
    一、住房承租人特殊权利义务产生的基础
        (一)保障住房承租人利益的法价值目标
        1、强化住房承租人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倾斜,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稳定住房租赁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保障住房承租人利益的主要制度理念
        1、承租权物权化,保护实际居住人
        2、承租合同长期化
        3、租金标准稳定化
        4、承租人权利业主化
        5、权利表征显性化
    二、国家运用公权力对住房租赁法律关系适当干预的正当性基础
        (一)公私法的分类和社会法对社会弱者特别保护的正当性
        (二)现代民法对合同自由的限制: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
        (三)国家公权力对住房租赁法律关系适当干预的正当性
    三、住房租赁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特殊内容
        (一)基于住房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出租人的适住性默示担保义务:提供和维持适合于居住的住房的义务
        2、住房出租人的修缮义务
        3、承租人支付租金和附加费用的义务
        4、承租人遵守业主公约的义务
        5、承租人的租住安宁权
        6、承租人住房租赁关系终了之返还住房义务
        (二)基于国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规制:保障承租人权利,平衡当事人利益……
        1、建立住房租赁的最低适住性安全标准
        2、建构住房租赁的租金调整制度
        3、强化对住房租赁押金的规制
        (三)对住房出租人权利行使的限制,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的保护
        1、住房租赁合同解除中对承租人的特殊保护
        2、住房出租人的减损义务
        3、出租人收回住房私力救济的限制
第四章 住房承租权的特别保护法律制度内容
    一、住房承租权的物权化
        (一)住房承租权的概念
        (二)住房承租权的效力
        (三)住房承租权的性质
        (四)住房承租权物权化的演变与发展
        (五)我国住房租赁立法的制度选择:住房承租权物权化
    二、承租人的优先权(包括优先购买权和优先续租权)
        (一)住房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1、住房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概念和特征
        2、住房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价值和正当性基础
        3、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4、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5、优先购买权被侵害的权利救济
        6、需要厘清的问题
        (二)住房承租人优先续租权
    三、住房抵押中承租权的特殊保护
        (一)各国关于抵押权实现过程中保护承租权的法律制度
        1、知情权规则——抵押权实现过程中的通知义务
        2、缓期交付制度
        3、抵押权人同意制度
        (二)我国关于抵押权实现过程中与承租人保护的立法完善
        1、抵押权与承租权的冲突与协调
        2、建构抵押权实现过程中对住房承租人特殊保护制度
    四、住房买卖中承租权的特殊保护
        (一)住房买卖交易中对承租人的保护:买卖不破租赁制度
        1、买卖不破租赁制度的含义
        2、域外关于住房买卖不破租赁的立法例
        3、住房买卖不破租规则的立法理由
        4、买卖不破租赁的成立要件
        5、买卖不破租赁的法律效果
        6、适用买卖不破租规则的例外
        (二)司法处置(强制拍卖)债务人住房对承租权的保护制度及对承租权干扰的排除
        1、案外人以住房租赁合同对强制执行干扰的表现形式
        2、完善保护承租权制度:住房承租人的执行标的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
        3、完善住房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增强住房承租权的公示效力
        4、加重承租权人举证义务,加大对虚假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惩罚力度
        5、对司法机关委托拍卖公告记载的租赁负担与实际不一致的处理
    五、强化对次承租人和同住人住房承租权的保护
        (一)基于承租人的转租权(或部分转租权),完善次承租人利益保护制度……
        1、关于住房转租和承租权转让
        2、次承租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理由
        3、次承租人权利保障的范围
        4、我国立法选择:强化对次承租人的权利保障
        (二)完善同住人承租权(加入权)保护制度
        1、各国立法比较
        2、同住人承租权的性质
        3、适用同住人承继承租权的条件
        4、同住人承租权的效力
        5、我国法律对同住人承租权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现代居住模式下承租人的特别权利保护
    一、现代居住模式的特点和住房承租人的特殊权利保护
        (一)现代居住模式的特点
        (二)现代居住模式下强化对住房承租人特殊保护的理由
    二、承租人取得权利的依据:业主权利的默示让与
    三、现代居住模式下住房承租人的特别权利:准业主权
        (一)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关系:公共部分使用权能默示性转移给承租人
        1、居住物业区域公共资源和设施设备使用权
        2、要求出租人协助进行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权利
        (二)住房承租人与物业服务人的关系:接受物业服务权
        (三)住房承租人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权
        1、公共事务参与权
        2、在业主大会上陈述意见权
        3、知情权
        (四)住房承租人与相邻人的关系:妨害行为制止权
    四、建立住房租赁当事人失信制度,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善意交易人的基本范畴
        一、交易及交易人的概念
        二、善意内涵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含义
        三、善意交易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民事交易安全理论与善意交易人保护
        一、交易安全的内涵
        二、交易安全保护的理性基础
        三、交易安全之外观理论与善意交易人保护
    第三节 善意交易人保护之社会学基础:信赖与保护
        一、信任、信赖及其社会功能
        二、系统信任与信赖利益的法律保障
    第四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基本范畴
        一、专利及其法律特性
        二、专利交易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三、专利交易主要类型及其权义关系
        四、专利善意交易人及其保护概况
第二章 我国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主要情形分析
        一、专利转让中的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
        二、专利许可中的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
        三、专利质押中的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
    第二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一、专利权及其客体的特性使然
        二、制度供给不足所致
        三、理论研究薄弱之间接原因
第三章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第一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一、保障专利交易安全的迫切需要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时代需求
        三、适时对专利强保护观念进行纠偏之需要
    第二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的正当性分析
        一、加强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是财产权交易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是信赖保护原则的内在要求
        三、加强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是利益平衡原则的具体展开
第四章 无权处分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
    第一节 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分析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缘起与现状
        二、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价值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专利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与学说争议
        一、专利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现状
        二、专利善意取得的学说争议与观点评析
    第三节 专利善意受让人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一、英国:受限制的转移请求权及善意者非独占许可获取权
        二、日本:无限制的转移请求权及善意者非独占许可获取权
        三、德国和法国:受限制的专利转移请求权
        四、韩国:受限制的专利申请权及善意者非独占许可获取权
        五、美国:禁令中的衡平救济
        六、小结
    第四节 我国专利无权处分中善意交易人保护的制度完善
        一、专利善意取得合理性之质疑
        二、善意受让人保护宜当引起立法的适当关切
        三、我国善意受让人保护进路与制度构建
        四、无权许可、无权质押的类似处理
第五章 重复许可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
    第一节 专利许可立法现状及善意交易人保护问题
        一、专利许可的意义
        二、我国专利许可立法现状
        三、现行立法框架下善意交易人保护之不足
    第二节 专利许可使用权性质探讨
        一、专利权的性质认知
        二、专利许可使用权性质的学说论争
        三、专利许可使用权特性的域外立法考察
        四、许可使用权性质“区分说”的合理性
    第三节 专利许可使用权的设定模式与我国立法选择
        一、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设定模式及我国选择
        二、普通许可使用权的设立及其对抗效力
    第四节 我国专利许可登记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一、我国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备案的功能与不足
        二、专利许可权利变动公示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专利许可登记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无效宣告类善意交易人保护及其制度完善
    第一节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基本内容
        一、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价值及功能
        二、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专利无效宣告与专利合同处理规则
        一、专利无效宣告引发的专利合同效力及后果处置问题
        二、专利无效宣告对专利合同影响的域外考察
        三、专利无效宣告下我国合同效力的立法规制及其不足
    第三节 专利无效宣告与专利交易合同效力的关系探讨
        一、标的不能及其合同效力机能的发展变迁
        二、标的自始不能不应影响合同的有效
        三、专利无效宣告的溯及力不应影响在先专利合同的效力
        四、我国立法完善的建议
    第四节 专利善意交易人合同救济的具体进路
        一、约定优先
        二、无约定时的法律处理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范围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本文研究的范围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域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
第2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基本原理
    2.1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2.1.1 产权理论
        2.1.2 制度变迁与博弈理论
        2.1.3 物权保护理论
    2.2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法律属性
        2.2.1 物权确认请求权性质的理论争议
        2.2.2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本质:实体法上的物权请求权
    2.3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规范构成
        2.3.1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范围
        2.3.2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构成要件
        2.3.3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效力
    2.4 小结
第3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规范体系和实践现状
    3.1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规范体系
        3.1.1 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规范
        3.1.2 界分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法律规范
        3.1.3 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法律程序
    3.2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规范的制度特征
        3.2.1 法源的多样性
        3.2.2 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调整
        3.2.3 规范内容受历史因素影响
        3.2.4 规范的强行法属性
    3.3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法律实践
        3.3.1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纠纷案件的类型化描述
        3.3.2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纠纷案件的基本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
    4.1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主体不清
        4.1.2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界分标准不明
        4.1.3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程序冗杂
    4.2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问题成因
        4.2.1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4.2.2 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的非确定性
        4.2.3 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碎片化
    4.3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的完善路径
        4.3.1 从政策到法治
        4.3.2 从授权立法到法律保留
        4.3.3 从公法到私法
        4.3.4 从一般法到特别法
    4.4 小结
第5章 权利主体:单一层级农民集体的法律形态
    5.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层级的单一化
        5.1.1 多级主体存废的学理争议
        5.1.2 确立单一层级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5.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态的法律选择
        5.2.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态的理论分歧
        5.2.2 土地集体所有的主体形态选择
        5.2.3 农民集体的主体属性
        5.2.4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5.3 小结
第6章 客体界限:集体土地的范围界定
    6.1 所有权客体归属的理性基础
        6.1.1 所有权客体界分的法理依据
        6.1.2 通过占有取得所有权的正当性
        6.1.3 利益平衡理论对土地界分的影响
    6.2 集体土地界分标准的比较法借鉴
        6.2.1 借鉴依法律或政令取得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6.2.2 借鉴土地所有权的时效取得制度
        6.2.3 排除适用添附取得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6.3 集体土地界分规则的改进
        6.3.1 公平划定“城市的土地”边界
        6.3.2 立法确立集体土地概括国有化制度
        6.3.3 引入农地重划的规范体系
        6.3.4 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推定制度
        6.3.5 明确单一层级集体所有土地的范围
    6.4 小结
第7章 程序规则: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实现方式
    7.1 集体土地所有权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
        7.1.1 土地确权程序选择适用的学术争议
        7.1.2 行政裁决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正当性
        7.1.3 行政裁决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优势与局限
    7.2 建立以司法程序为保障的差异化纠纷解决路径
        7.2.1 弥补行政裁决局限性的多元确权程序
        7.2.2 保障行政裁决公平性的司法审查程序
    7.3 建立有效的所有权确认请求权救济路径
        7.3.1 农民集体意思表示形成的困境
        7.3.2 集体成员权的属性与立法抉择
        7.3.3 完善集体成员撤销权制度
        7.3.4 赋予集体成员代位权制度
    7.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立法上应确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让与担保制度研究[D]. 徐晓惠. 吉林大学, 2020(03)
  • [2]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D]. 欧阳亦梵. 浙江大学, 2020(06)
  • [3]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制度分析及风险防范[D]. 陈佰茹. 吉林大学, 2019(03)
  • [4]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D]. 李海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的法构造研究[D]. 刘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D]. 程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程秀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住房承租权特别保护法律研究[D]. 张焱.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专利善意交易人保护制度研究[D]. 王晓芬.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10]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制度研究[D]. 姚宇. 辽宁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立法应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