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评出(论文文献综述)
卫盼盼[1](2020)在《近五年(2015-2019)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五年(2015—2019)的历史图书市场,涌现出《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人类简史》)等具有颠覆性、创新性的图书作品。它们畅销的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基因、市场逻辑、读者诉求都值得思考。它们的出现不仅给历史图书出版者和市场带来希望和生机,也将从《百家讲坛》栏目热播引发的第三次“普及历史”出版热潮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现代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历史方面的影视互动书的生产模式从高潮跌落趋于稳定,历史图书的内容和出版方式均显现出新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畅销的历史图书大都具有可读性强,语言通俗幽默的特点,这是它们能够赢得大量读者的基本要义;其次,内容范围不再以中国传统历史为主,关于“全球史”“人类史”“世界史”的内容在市场上也赢得读者青睐;最后,畅销的历史图书大都与时代联系紧密,成为反映时代主题的镜子。从作者来看,专业的历史写作者和跨界历史写作者各有其长,能力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专业也可通俗,业余也可好看。从出版者角度看,畅销书“走红”的背后都离不开出版者的匠心巨制和创意策划。专业出版社在确定选题和内容把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出版社擅长营销策划,利用互联网思维,抢占读者“注意力”,从而实现销售图书的目的。归纳过去五年历史类畅销书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经典图书通过新媒介对其重新宣传包装,可以成为长销书;娱乐化的历史表达方式,是当下历史图书畅销的内在逻辑;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多样化营销方式是如今图书营销的重要渠道,决定着图书能否获得巨大销量、赚取巨大利润;内容与大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完美对接,图书才可以占领读者市场。总之,一本图书想要畅销,根本上它必定要满足大众的一项需求或者多项需求,在这其中,移动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推动图书销售的技术手段,帮助实现畅销的目的。移动互联网的巨大能量启示我们,未来的历史图书出版流程和互联网紧密相关,互联网不仅成为图书的选题来源,而且成为一本书能否成为畅销书的“先验之地”。历史图书的叙述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文本,漫画等其他更新的表达方式也会应用到图书创作中。读者对历史内容的诉求在社会进步中逐渐被释放、被表达出来。出版行业中的盲目“跟风”和一味迎合大众娱乐化阅读趣味、妄顾历史事实的出版乱象,将会随社会进步和读者诉求的深层表达而逐步改善。总之,从具体的畅销书案例中总结经验,为以后历史图书的出版提供方向和思路,是研究近五年历史类畅销书的意义所在。在未来的历史图书生产销售过程中,从“网络热点”中寻找选题和注重图书的“互联网营销”都是题中之义。解决历史图书“跟风”出版现象,除了法律规范和加强行业自律外,优质图书的持续供应和培养读者品位也是从根源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提升良莠不齐的历史图书质量应先从避免历史的庸俗化、平庸化入手,流行的宏观叙事的历史写作手法并不能完全体现历史内容,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历史还有待于开发和传播。
李斐然[2](2020)在《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评奖作为奖励作家创作、引领文坛风向、规范文学体制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1978年,根据当时的文学情况,《人民文学》应要求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全国上下热情参与,成为新时期各类全国性文学评奖的开端,也是在这次评选中首次出现了读者参与的身影。此后的很多评奖,如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当代》“文学拉力赛”、“花城文学奖”、“京东文学奖”等,都不乏读者的参与,而《小说月报》“百花奖”更是将评选的权力交到读者手中,完全依赖读者投票评出。但多年来,学界对于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现象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读者参与的角度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活动,观照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现象的产生和流变,分析时代发展中读者参与对评奖原则、作家创作和专家审美的渗透,考察有读者参与的文学评奖与官方评奖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界定读者参与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机制、读者参与研究提供新的成果。绪论部分,通过回顾读者话语被重视和读者参与到文学评奖中的原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整理了当前学界关于读者参与研究的几种类型,同时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群众与读者”这个主要概念。第一章,简论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文革结束之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政治形势放宽,文学环境“回暖”,这些都为全国性的文学评奖活动奠定了基础。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文学活动“最权威的评定者”,“群众”的声音得到更大范围的传达。第二章,以官方文学评奖、期刊文学评奖和新世纪以来的网络票选为主要关注点,分析同一评奖活动中呈现出的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第三章,分析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比同时期完全由专家主导的文学评奖和读者选择的差异,认为读者趣味既会给予专家评选压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官方的诱导;从对作家的影响来看,读者参与评奖既成为作家的创作激励,扶植和培育新人,同时也给作家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第四章,探究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作为文学场内部占据一定位置的行动者,不论在何种文学活动中,读者参与都是文学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进程。但目前仍存在轻视甚至屏蔽读者声音的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和引导读者参与文学评奖,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结语部分,分析了读者参与文学评奖对于包括作家、读者本身和整个文坛在内的深远意义,认为当下名目繁多的文学评奖活动在冲击原有评奖秩序的同时也给了读者更多参与的可能。
宣敏[3](2020)在《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图书排行榜研究》文中指出论文聚焦国内图书排行榜大量涌现的热象,着手图书排行榜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思考图书排行榜评选主观随意性过强,缺乏清晰评选规则和体系化建设的问题,尝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选图书的方法,为图书排行榜的优化和体系化建设抛砖引玉。当前图书排行榜本质是评选主体针对标准考察一定范围内图书,是一种对图书的综合评价行为。现有图书排行榜在综合评价图书中还存在着评选分类标准界限模糊、评选指标缺乏体系化化建设和评选规则不详的问题。多指标构建针对现有图书排行榜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构建层次清晰的多指标,进一步完善图书排行榜的评选规则,平衡现有图书排行榜主观性过高问题,并为体系化建设图书排行榜进行一些尝试。目前,图书排行榜逐渐偏向图书的综合评价,以“好书榜”“好书推荐”“年度书单”的称呼进行图书荐读,成为出版市场的动态反映,肩负维护出版秩序和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功能。文章选取2019年度图书排行榜样本,分析该年度图书评选主体和规则、评选结果等基本情况,感知图书排行榜所反映的出版市场情况,并映射出图书排行榜评选规则不详,缺乏客观性。评委会经由活动主办方考虑,由学者、资深出版从业人员,媒体和书评人等组成,文章提出在现有评选规则的评委会初选后,以多指标综合评价评选最终的榜单结果,并根据前文分析和大量文献资料构建了图书质量、市场表现和读者反馈三个一级指标,细化后即选题质量、编校差错率、装帧设计、印制质量、印次、销量、投票评分、平台中差评率、豆瓣评分九个二级指标。在模糊层次分析-熵权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多指标评价数据进行处理,综合模糊层次分析出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的客观权重计算出相对客观的综合评分,从而实现图书排行榜的评选,并选用2019年出版图书,通过搜集的相关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排序试验,计算出综合得分依高低进行排序,得出试验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和初步理论验证,该方法实际可行。从指标确立到模型应用,基于模糊层次—熵权法结合评分和客观数据进行计算,可平衡旧有的图书排行榜评选过程中投票评选、评分等产生的主观随意性,综合指标更能实现图书排行榜被赋予和期待的阅读指导和文化消费引导功能。文章以结合主观评分和客观数据的综合权重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力图为图书排行榜评选规则优化提供可能性。
胡萱[4](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牛亚杰[5](2018)在《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简称“华东六少”,是由华东地区的六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共同组建的行业联盟,其目的是为了抱团发展,共同应对市场挑战。联合体成员包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以及福建少儿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华东六少”的整体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在全国少儿图书市场中不断上升,获得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华东六家少儿出版社作为少儿出版领域的同行,本着“竞合”的态度和理念,在一系列发展策略的推动下,共同跻身中国少儿出版领域的第一梯队,既赢得了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又获得了行业影响力,知名度大大提升。它的成功,是一种标杆,有很多值得出版业同行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本文以“华东六少”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华东六少”的主要发展策略,得出“华东六少”在中国少儿出版领域取得骄人业绩的原因,为中国其他出版联合体的发展以及地方专业少儿出版社的发展提供借鉴。“华东六少”作为一个少儿出版联合体,在具体执行各项发展策略时,既确保整体的协同发展,又确保个体在整体理念下的多样化发展。使“华东六少”的整体影响力和个体影响力都大大提升。全文着重论述对“华东六少”在各项发展策略的指引下所做的一些事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梳理总结。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华东六少”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的行文结构如下: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对“华东六少”的成立背景、成立目的进行了梳理分析,并通过事实数据对“华东六少”现阶段的市场地位、行业地位进行了总结归纳。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华东六少”在主要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然后,针对“华东六少”现阶段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它今后合作模式的转变和升级提供了一些建议。还对“华东六少”的合作发展策略给中国出版行业带来的现实价值意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华东六少”目前的主要发展策略还是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在各项发展策略的指引下形成了良性的“竞合”发展局面,不论是联合体还是各个出版社的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一些涉及到深度合作的策略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涉及到人才交流以及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也没有展开。所以,论文最后,笔者针对“华东六少”未来的合作领域及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华东六少”能够凝聚更大合力,作为中国少儿出版先进力量真正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李建红[6](2017)在《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文中提出“主题出版”的正式提法源于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出版工程。此后的十四年间,主题出版围绕着党和国家工作不同时期的工作主线,出版了一系列主题出版物,既不乏精品力作,又打造了诸多畅销图书。主题出版影响力与日俱增,双效益也在力求最大发挥,目前业界已经出现相关研究,但缺乏一定的历史性和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系统考察了主题出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体现国家意志是主题出版的内涵;主题出版活动由来已久,几乎与整个人类文明史相同步,与人类出版史相伴随,存在于每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之中,并在每个历史阶段担负着重要使命,尤其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其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了其肩负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重要使命。本文创新性地把2003年以来的主题出版分为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三个阶段,总结了政府管理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并尝试总结出主题出版的规律性,认为主题出版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认为主题出版要长期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矛盾:一是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学术性与大众化的矛盾,三是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四是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最后,文章预测了中国主题出版的七个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政府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强;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主题出版影响更加持久、广泛。由此给出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即国家管理层面要对主题出版做好“顶层设计”;出版企业层面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出版科研层面要密切关注主题出版实践,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徐静琪[7](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刘艺潇[8](2016)在《我国推荐好书榜研究(2005-2014)》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出版行业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出版业在规模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出版物市场日渐繁荣,出现了一批精神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优秀图书;但从图书排行榜单的数据来看,也存在着被推荐的好书在出版物市场中的销售并不理想的情况。本文将图书排行榜按其数据来源方式的不同,分为推荐好书榜和销售榜两种,主要研究的是2005-2014十年中的推荐好书榜现状及好书榜中的图书的销售情况,并根据分析提出对其的优化策略。首先搜集和整理了十年中推荐好书榜的情况,包括好书榜的名称、主办单位、主办单位类型、榜单内的图书数量等,对其每一年的情况做逐一的分析,阐述每年的新特点;再从整体对十年的好书榜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其规模与数量、主办单位类型、发展趋势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其次,分别搜集2005-2014十年内各类图书推荐好书榜单和畅销榜单,将图书分成虚构类、非虚构类和少儿类三种不同的类型,统计出每年好书榜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图书,并与该图书在畅销榜中的排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好书在十年中的畅销情况。通过分析得知,不同类型的好书在畅销榜中所占的百分比、作品类型、畅销周期、作者偏好方面的表现不同,各有其特点,但都与畅销榜存在一定的差距。再次,探究影响推荐好书榜中的图书销售的因素,即为什么会出现好书榜中的图书销量不理想的原因。好书榜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大众的阅读倾向影响了好书榜中图书的销售。销售数据的可信度也影响了销售榜单,也是造成差异的原因。最后,为了改善好书不畅销的情况,使“好书”向畅销书靠拢,引导全民阅读,不仅需要提升推荐好书榜的影响力,也需要促进好书榜中图书的畅销。对好书榜单自身来说,不仅需要科学制榜,也要对榜单做有效的宣传。对好书榜中的图书来说,需要从出版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等多方面进行提升与优化,共同促进好书的销售。
吴文瀚[9](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王倩[10](2015)在《《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评选研究(2010-2014)》文中研究说明图书排行榜,作为书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受到了众人最多的关注。读者在阅读生活中少不了图书排行榜的陪伴,书业人士也少不了对图书排行榜的评论。一本书在榜上榜下有着天壤之别。出版社和作者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图书悬挂在榜单上,暗地里还要使劲地往前挤一挤。书店和选题编辑则对图书排行榜研究透彻,希望能从中找到下一个市场。图书排行榜,从产生之初,实质即为畅销书排行榜。随着书业的发展,与之而来的就是图书推荐信息越来越多,造成图书排行榜越来越混乱的景象,缺乏权威性和客观性。那么,谁在推荐好书?都推荐了哪些好书?这些好书有什么价值?本文试图分析2010-2014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评选的总体特征、效果影响,以求在畅销书榜之外探寻一条好书推荐和传阅之路。作为出版业界《中华读书报》持续推选“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已长达10年了。榜单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有:1、现实化非虚构取向;2、学院派作家凸显;3、高端人文出版社的品牌支撑;4、引进版占半壁江山;5、图书定价的偏高性。通过以上榜单特征可以总结出《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的效果:1、理性评选,公信力强;2、社会导向与文化导向并重;3、引导读者阅读经典;4、侧面影响出版社选题来源、挖掘推广品牌作家、版权引进;5、引导未来图书产业发展方向。由此可以看出,《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评选的科学发展方向为:1、继续传承“光明”因子;2、倾听读者,减少小众化书籍;3、完善评选标准;4、保持独立性,避免趋同性;5、纸网合作大势所趋。
二、“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评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评出(论文提纲范文)
(1)近五年(2015-2019)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一、近五年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概述 |
(一)近五年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历史类图书 |
1.当当网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2.北京开卷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二、近五年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的出版特征分析 |
(一)历史类畅销书的内容特征 |
1.历史叙述内容的可读性强 |
2.写作语言“网络化”和趣味性表达 |
3.内容涉及广泛,视角具有全球视野 |
4.内容与时代脉搏同振 |
(二)历史类畅销书的作者特征 |
1.以专业的历史学者为领军人物 |
2.跨界作者成后起之秀 |
(三)历史类畅销书的出版者特征 |
1.专业出版社的匠心巨制 |
2.民营出版公司的创意策划 三、近五年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走红”原因分析 |
(一)形式与内容创新推动历史类图书“畅销”市场 |
1.经典历史类图书的重新包装带动销量增长 |
2.历史内容表达方式的娱乐化刺激读者消费欲望 |
(二)自媒体营销推广催生历史类畅销书 |
1.利用自媒体营销历史类图书的优势 |
2.社群营销成为历史类图书线上销售的重要渠道 |
(三)历史类畅销书内容对接大众的历史文化需求 |
1.社会进步激发大众渴望与历史建立联系 |
2.大众化叙事方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四、关于近五年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的启示与反思 |
(一)媒介形态的变迁对历史类图书生产营销方式的影响 |
1.“网络热点”成为历史类图书选题创意来源 |
2.互联网营销成为历史类图书营销的重要方式 |
(二)扩大历史资源挖掘的广度和深度是未来的出版方向 |
1.避免历史类图书出版的低俗化、庸俗化 |
2.开发历史类图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
(三)近五年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的跟风出版现象严重 |
1.历史类畅销书跟风出版引发读者审美疲劳 |
2.历史类图书避免盲目“跟风”出版,保持佳作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2)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的界定:群众与读者 |
第一章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缘起 |
第一节 文学环境的“回暖” |
第二节 何种“群众”在发挥何种作用? |
第三节 “群众+专家+领导”的“三结合” |
第二章 读者趣味与专家审美的差异与调和 |
第一节 官方文学奖: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标准动作” |
第二节 期刊文学奖:坚守中逐步向读者靠拢 |
第三节 网络票选:出版机构与大众传媒的助推 |
第三章 读者趣味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读者与专家的博弈 |
一、读者意见的“压力传导” |
二、读者选择的“可诱导性” |
第二节 读者参与对作家的影响 |
一、获奖对于作家的激励 |
二、重视与焦虑 |
第四章 读者参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场 |
第一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的象征资本转化 |
第二节 读者参与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对待读者的矛盾与尴尬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图书排行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图书排行榜 |
1.2.2 图书评价 |
1.2.3 多指标综合评价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图书排行榜的研究 |
1.3.2 关于图书评价的研究 |
1.3.3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图书排行榜分析 |
2.1 图书排行榜的概况 |
2.2 图书排行榜的发展历程 |
2.2.1 榜单评选主体:日渐增加 |
2.2.2 榜单评选依据和类别 |
2.2.3 榜单功能:简单销售数据反映到阅读文化引导 |
2.3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图书排行榜价值指向 |
2.3.1 评选好书维护出版秩序 |
2.3.2 推荐好书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
2.4 多指标图书排行榜评选的案例分析——以2019年度“好书榜”评选为例 |
2.4.1 评选主体与规则 |
2.4.2 评选结果 |
2.5 现有图书排行榜综合评价图书存在的问题 |
2.5.1 评选分类标准的界限模糊 |
2.5.2 评选指标缺乏体系化建设 |
2.5.3 评选细则不详,主观随意性过高 |
3 图书排行榜的综合评价多指标构建 |
3.1 图书质量 |
3.1.1 选题质量 |
3.1.2 编校差错率 |
3.1.3 装帧设计 |
3.1.4 印制质量 |
3.2 市场表现 |
3.2.1 印次 |
3.2.2 销量 |
3.3 读者反馈 |
3.3.1 投票评分 |
3.3.2 平台中差评率 |
3.3.3 豆瓣评分 |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熵权法的图书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4.1 理论基础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层次分析改进与优化 |
4.1.3 熵权法 |
4.1.4 模糊层次分析-熵权法 |
4.2 模型应用 |
4.2.1 模糊层次分析 |
4.2.2 熵权法 |
4.2.3 模糊层次分析-熵权法 |
4.2.4 模拟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论文视角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
一、结构:“70后”到“90后” |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
一、故事与空间 |
二、人物与互动 |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
一、“手读”变“纸读” |
二、“纸读”变“手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华东六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
2.1 成立背景 |
2.2 成立目的 |
2.3 社会地位 |
2.3.1 出版社获奖情况 |
2.3.2 出版图书获奖情况 |
2.4 市场地位 |
2.4.1 市场占有率及码洋情况 |
2.4.2 畅销书情况 |
3. “华东六少”的发展策略分析 |
3.1 协同发展策略 |
3.1.1 协同发展的理论概述及条件分析 |
3.1.3 协同发展的理念与愿景 |
3.1.4 协作机制保障 |
3.1.5 资源置换,共享平台 |
3.1.5.1 发行小分队制度 |
3.1.5.2 联合营销 |
3.1.5.3 联合参展 |
3.1.5.4 联合出书 |
3.1.5.5 联合维护版权 |
3.2 品牌发展策略 |
3.2.1 基于作者角度的品牌发展 |
3.2.2 基于产品角度的品牌发展 |
3.2.3 基于编辑角度的品牌发展 |
3.2.4 基于读者角度的品牌发展 |
3.3 多元化营销策略 |
3.3.1 基于电商平台的营销 |
3.3.2 直播营销 |
3.3.3 社群营销 |
3.3.4 概念营销 |
3.4 数字化转型升级策略 |
3.4.1 开拓有声书市场 |
3.4.2 研发数字阅读平台 |
3.4.3 建立线上直营旗舰店 |
3.5 引进来、走出去策略 |
3.5.1 大力引进优质版权 |
3.5.2 积极推动版权输出 |
3.5.3 国际组稿,打造国际化作品 |
3.5.4 成立合资公司 |
3.5.5 海外并购建分社 |
4. “华东六少”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4.1 同行竞争加剧 |
4.2 融合发展不充分 |
4.3 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缺乏 |
4.4 缺乏深度的资本合作 |
5. 对“华东六少”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加强品牌延伸,打造世界名牌 |
5.2 进行出版融合,引进融合技术 |
5.3 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建立人才库 |
5.4 加强资本合作,延长产业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主题出版:内涵、特征及意义 |
2.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主题出版的特征 |
2.1.3 主题出版的类型 |
2.1.4 主题出版与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的关系 |
2.2 主题出版活动的历史 |
2.2.1 人类文明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2.2 中国历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3 主题出版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主题出版体现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 |
2.3.2 主题出版对党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 |
2.3.3 主题出版肩负着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 |
3 中国主题出版的现状、经验与规律 |
3.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主题出版的初始期(2003-2006年) |
3.1.2 中国主题出版的成长期(2007-2012年) |
3.1.3 中国主题出版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 |
3.2 中国主题出版的经验 |
3.2.1 政府管理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2 行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3 企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4 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3 主题出版的规律 |
3.3.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 |
3.3.2 “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 |
3.3.3 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 |
4 中国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 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1 挑战之一:面临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4.1.2 挑战之二:面临严肃性与大众化的矛盾 |
4.1.3 挑战之三:面临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 |
4.1.4 挑战之四:面临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 |
4.2 主题出版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主题出版的认识不到位 |
4.2.2 出版行业管理缺乏引导力 |
4.2.3 出版企业缺少发展规划 |
4.2.4 主题出版推广工作不当 |
4.2.5 读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
5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5.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 |
5.1.1 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 |
5.1.2 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 |
5.1.3 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明显 |
5.1.4 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 |
5.1.5 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 |
5.1.6 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 |
5.1.7 主题出版的影响更加持久广泛 |
5.2 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 |
5.2.1 国家管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
5.2.2 出版企业层面: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 |
5.2.3 出版科研层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我国推荐好书榜研究(2005-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对象界定 |
1.2.2 时间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理论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之处 |
2 推荐好书榜榜单概况分析 |
2.1 历年推荐好书榜榜单分析(2005-2014) |
2.2 推荐好书榜榜单十年述评 |
3 推荐好书榜上榜图书畅销情况分析 |
3.1 推荐好书榜(虚构类)上榜好书及畅销情况分析 |
3.1.1 虚构类上榜好书情况分析 |
3.1.2 虚构类好书畅销情况分析 |
3.2 推荐好书榜(非虚构类)上榜好书及畅销情况分析 |
3.2.1 非虚构类上榜好书情况分析 |
3.2.2 非虚构类好书畅销情况分析 |
3.3 推荐好书榜(少儿类)上榜好书及畅销情况分析 |
3.3.1 少儿类上榜好书情况分析 |
3.3.2 少儿类榜单整体畅销情况分析 |
4 影响推荐好书榜图书畅销的因素 |
4.1 好书榜单自身的影响因素 |
4.1.1 好书榜的自身特点 |
4.1.2 好书榜自身建设的不完善 |
4.2 读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
4.3 销售环节的影响因素 |
5 好书榜图书畅销策略 |
5.1 推荐好书榜单优化建议 |
5.1.1 好书榜单的制作与推出 |
5.1.2 好书榜单的推广与宣传 |
5.2 推荐好书榜图书畅销策略 |
5.2.1 出版生产环节优化策略 |
5.2.2 出版流通环节优化策略 |
5.2.3 出版消费环节优化策略 |
6 总结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9)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10)《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评选研究(201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图书排行榜的发展与演变 |
2.1 基于图书排行榜有关定义的背景分析 |
2.2 图书排行榜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
2.2.1 欧美图书排行榜的产生发展 |
2.2.2 我国图书排行榜的发展概况 |
2.3 国内图书排行榜的发布机构分析 |
第3章 《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形态及评选机制分析 |
3.1“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形态演变 |
3.1.1 向欧美学习(1999-2004) |
3.1.2 评选模式成熟(2005-2014) |
3.2“年度十佳图书”榜单评选机制分析 |
3.2.1 评选原则 |
3.2.2 评选标准 |
3.2.3 评委构成 |
3.2.4 评选流程 |
第4章 2010至 2014“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具体分析及总结 |
4.1 2010-2014“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具体分析 |
4.1.1 2010年度十佳图书榜单:侧重本土原创性 |
4.1.2 2011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多元化阅读趣味 |
4.1.3 2012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引进与原创的阅读趋同性 |
4.1.4 2013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反映现实 关照现实 |
4.1.5 2014年度十佳图书榜单:坚守学术文化报刊水准 |
4.2 2010-2014“年度十佳图书”榜单特征总结 |
4.2.1 现实化非虚构取向 |
4.2.2 学院派作家凸显 |
4.2.3 高端人文出版社品牌支撑 |
4.2.4 引进版占半壁江山 |
4.2.5 图书定价的偏高性 |
第5章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的效果分析 |
5.1 理性评选公信力强 |
5.2 社会导向与文化导向并重 |
5.3 引导读者阅读经典 |
5.4 对出版单位的影响 |
5.4.1 选题参考来源 |
5.4.2 版权引进指示牌 |
5.4.3 挖掘推广品牌作家 |
5.5 引导图书产业走向 |
第6章 《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评选的改进措施 |
6.1 继续传承“光明”因子 |
6.2 倾听读者减少小众化书籍 |
6.3 完善评选标准 |
6.4 保持独立性避免趋同性 |
6.5 纸网合作大势所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2005-2014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作品 |
四、“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评出(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五年(2015-2019)中国大陆历史类畅销书研究[D]. 卫盼盼. 河南大学, 2020(04)
- [2]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中的读者参与[D]. 李斐然. 山东大学, 2020(12)
- [3]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图书排行榜研究[D]. 宣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4]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 [5]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的发展策略研究[D]. 牛亚杰. 南京大学, 2018(01)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D]. 李建红. 武汉大学, 2017(01)
- [7]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8]我国推荐好书榜研究(2005-2014)[D]. 刘艺潇. 南京大学, 2016(05)
- [9]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10]《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榜单评选研究(2010-2014)[D]. 王倩. 河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