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麻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系统模型研究

闽东南麻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系统模型研究

一、闽东南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韦素琼[1](2019)在《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的精辟解读和应用示范——《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评介》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是朱鹤健先生在其同名课程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于2018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朱先生于2011年起在福建师范大学开设"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课程,而该书体系的构建肇始于20余年前甚至更早。在此期间,朱先生不仅吸纳了国内外学术界最新学术成果,而且将丰富的实践经验糅合在相应的理论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一书,既浓缩了该课程的精髓,也是朱先生

丛慧[2](2013)在《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草地农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将牧草引入传统农业系统,以饲草种植、草食动物养殖为核心,兼顾生态和经济满足现代人食物结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对保障食物安全、缓解人畜争地争粮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草地农业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在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结合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调查,剖析了湖南省草地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展草地农业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模式和转变农业增长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等。其主要结果如下:1、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意识尚未完全改变,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技术投入少,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草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2、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必要性:湖南省资源优势明显,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发展草地农业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面临食物安全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草地农业可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兼顾。3、根据湖南省的自然条件(光、温、水等),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以草田轮作、果(林)-草-牧-沼生态农业模式、草-果(林)-渔模式、草地畜牧业四种为宜。4、根据湖南省草业产业化现状,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以“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宜。5、根据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途径:一是加强提高对草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认识,加强科学技术推广与服务,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行资源重组,加强草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企业、农户利益分配保障机制和草地农业产业链,扶持和发展典型龙头企业;三是加强对外开放,提高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本研究为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最终实现草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玉珍[3](2011)在《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刚性约束、生态渐次失衡、环境日益恶化已打破区域、国家的界限,演变成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主要的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再不能以生态、资源、环境为代价。本文作为国家软科学课题(编号2009GXS1D019)的主要研究成果,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Ecology-Environment-Economy-Society,简称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及协同发展开展研究。论文以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贯穿系统化分层的思路。其开展的主要工作、创新性探索及结论如下:第一,阐述了区域EEES系统的要素、特征、功能,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耦合原则、耦合效应和耦合模式。认为区域EEES耦合系统由人口、环境、科技、信息、制度等要素组成,人口是耦合的主体,环境是耦合的基础,科技与信息是耦合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制度是耦合的催化剂;系统具有整体性共生、开放动态、复杂不确定、自组织和他组织等特征;系统功能是保障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价值流“五流”的高效运转,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协同;目标是在耦合原则和协同模式、整合模式、利益模式等耦合模式的指导下产生正合作效应。第二,建立Logistic方程、耦合熵变模型、协同发展序参量模型,从三个维度分析了区域EEES耦合系统的演化机理。运用Logistic曲线方程将耦合系统演化模式分为倒退型、循环型、停滞型和组合Logistic增长型;导入耦合熵的概念,建立了耦合熵计算方程,将耦合熵细化为耦合规模熵、耦合速度熵、耦合结构熵,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四个子系统多个序参量的协同发展模型。第三,综合运用DEA模型和模糊数学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层面入手,评价了内蒙古EEES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状态。纵向结果表明内蒙古90-92年、95-96、99、01-04、07-08年后几个时间段内系统综合有效;93、98、06年协同有效、发展非有效;94、97、00、05年协同非有效、且发展非有效;横向结果表明内蒙古EEES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在全国31个地区中居第四类,协同发展综合效度仅为0.5146,处于初级协同状态,资源投入、环境投入冗余率高,未来应积极采取协同发展模式。第四,从战略层面、路径选择和实施措施三个层次阐述了内蒙古EEES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对策。战略层面应构建科技支撑下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导入耦合分区原则进行治理;路径选择上应立足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耦合生态旅游和产业旅游,构建“大金三角”和“小金三角”产业旅游区;实施层面提出生态移民过程中创业园、安居园、培训园的“三园互动”机制,避免落后地区产生习得性困境。

冯刚[4](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姚成胜,朱鹤健[5](2008)在《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运用食物安全性指标(FSI)、食物安全性指标均值(MVFSI)和食物安全性指标变异系数(VCFSI)3个指标,对19912005年福建省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水果、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水产品等9类食物的安全性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粮食生产处于极不安全的水平,粮食缺口逐年加大主要是由于间接粮食消费量的线性增长所引起的,而间接粮食消费又主要是由于猪肉和蛋类等耗粮型畜牧业的过度生产而导致的。牛羊肉、禽肉和奶类3类食物安全性水平较低,尤其是奶类从1998年以来,已出现亏缺状态。猪肉和蛋类安全性水平虽较高,但这两类食物属于耗粮型畜产品,面临着福建省粮食极不安全的现实,其较高的安全性完全有赖于省外粮食的进口,故区外粮食市场的波动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其安全性水平也不容乐观。水果和水产品则处于极为安全的水平,这主要是由福建省的地理位置条件所决定的。15年来蔬菜生产得到巨大发展,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总体而言福建省食物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最后,为提高福建省食物安全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卢中华[6](2008)在《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经济效益理论,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论文提出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期为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和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综述相关文献和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第二章首先总结了经济效益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业区位理论、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形成了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上述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包含主要影响因素的蔬菜生产效益的一个分析框架,即“环境—技术—组织—生产效益”理论模型。最后,根据山东省苍山县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苍山县蔬菜经济发展的初期,影响该县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价格指数、劳动力、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蔬菜运输人员、有机肥、成灾面积、政府公共投资;在其发展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为蔬菜价格指数、加工企业数量、集中度、大棚蔬菜播种面积、批发市场数量、运输总动力和公共投资。第三章先描述了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化发展的基本过程,然后为解决蔬菜生产布局中存在的各省区比较优势存在显着差异以及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不明显这两个问题,构建了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三个指标;接着运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1997-2004年间的数据,系统分析了三个指数的变化规律并做出了解释;结果表明有13省或直辖市具有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有7省级区域具有弱比较优势。再通过聚类分析发现20个优势省区的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排序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福建、上海;河南、广东、江苏、湖北、辽宁;山西、陕西、青海、甘肃、重庆、四川、湖南和江西。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和发展环渤海地区蔬菜产业带、黄淮地区蔬菜产业带、东南沿海地区蔬菜产业带和中南地区蔬菜产业带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章首先分析蔬菜加工对生产效益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者通过直接增加蔬菜需求提高生产效益,后者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菜农收益、增强蔬菜质量安全、提高菜农素质、促进蔬菜产业集群产生而增加生产效益。然后系统归纳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加工程度低、国际竞争激烈、蔬菜加工专用品种缺乏、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乏力、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行业法规及标准建设滞后、蔬菜加工技术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企业间恶性竞争严重、品牌意识差,指出蔬菜产业管理体制不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组织体系建设落后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是问题的根源。最后从加强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展龙头企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出口蔬菜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区域化布局;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建立蔬菜产业信息网络,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第五章在以法律制度为典型分析了我国蔬菜产业相关制度的变迁过程之后,论文提出我国蔬菜产业制度是内因和外因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始,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终,相辅相成的演化过程。接着,系统分析我国蔬菜产业制度在市场制度、合作组织制度、产业管理体制、保险制度、补贴制度、土地制度、科技创新制度、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根源于我国微观主体的制度供给和需求主体地位的缺失。然后,根据群众思想和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经济群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我国蔬菜产业制度优化的一个系统框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经济群的发展对蔬菜产业和蔬菜生产效益的促进作用。第六章通过纵向比较1994-2005年间中国大中城市露地西红柿和大棚西红柿的成本收益,发现后者比前者的净收益普遍的高;通过横向比较山东省寿光、苍山和莒南三市县2006年大棚蔬菜生产成本收益,发现同类型大棚蔬菜的肥料成本差别不大,但是产量、种子、农药成本的区域差异明显,因此生产效益的区域差别较大;原因在于蔬菜品种选择、区域分工、田间管理技术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对2004年荷兰和中国河西走廊两地区温室蔬菜成本收益的比较,发现荷兰温室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效益明显高于河西走廊地区,技术比较优势明显。为提高我国蔬菜生产效益,不断优化蔬菜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形成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企业、创新与推广以及不同创新系统间的动态适应性的分工协同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必然的选择。第七章首先分析了蔬菜产业组织对其生产效益的影响,以及在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蔬菜生产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蔬菜产业组织的转型和升级是农民摆脱困境、持续提高生产效益的基本途径,具有必然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两种有效的蔬菜产业组织。其次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可知,蔬菜产业链的构建的实质在于在蔬菜产业链不同生命阶段培育相应的产业链发展能力。最后,通过分别对1993年、1996年、2004年和2006年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生产农户、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发现:①价格因素是影响蔬菜生产农户、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②政府对科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加工、新品种引进、标准化、会展经济的适时有力的推动,是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③农户和企业在示范效应和政府的影响下,形成了正确的经济理念、良好预期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这促进了区域产业资源配置的良性累积循环,使集群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④蔬菜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相互促进,产生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优势,是促使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第八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蔬菜生产效益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宏观对策主要包括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宏观产业制度创新,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积极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中观对策集中在区域蔬菜质量安全制度与管理创新、区域蔬菜产业组织创新、蔬菜产业系统整合、区域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发展四个方面。在微观层面提出乡镇村政府积极进行制度宣传与制度的微观创新,探索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蔬菜产业化运营机制,激励本地蔬菜生产专家、技术人员,发挥其带动效应;蔬菜生产农户应当逐渐认识到家庭生产模式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姚成胜[7](2008)在《农业耦合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及其区域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系统耦合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任继周院士提出以来,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其研究仍主要停留在对农业系统耦合的概念、机理、作用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对农业系统耦合后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定性或半定量的说明阶段,而且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草原地区、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因此,本文针对农业系统耦合理论研究的不足,立足于我国南方福建省马坪镇,对农业耦合系统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期使人们能更加深入认识农业耦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推行农业系统耦合,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的概念,统一农业耦合系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指出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是由农业系统的生态生产力、生物生产力(包括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和微生物第三生产力)和生产服务力(包括农产品加工生产力和涉农服务生产力)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生产力和生产服务力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两者合称为经济生产力。同时还指出了农业耦合系统生态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的13种耦合方式及其意义,提出只有通过农业系统生态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的耦合模式,才能判定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效益。以马坪镇为例,对其农业系统耦合前后的传统农业系统和农业耦合系统的生产力进行了定量化研究。(2)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比较了马坪镇传统农业系统和农业耦合系统的生产效益、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水平,通过各种能值指标定量的说明了农业耦合系统的生产能力、结构和功能。(3)根据福建省种植业系统和畜牧业系统生产的实际情况,以种植业系统所提供的剩余粮食数量(SGA)与耗粮型畜牧业生产所消耗粮食数量(GACAHS)的匹配情况为依据,构建了福建省农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CCDPAHS),从时空两方面定量分析了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变化情况。最后,为提高福建省农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福建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并提出了改变其畜牧业生产结构、协调农牧系统发展的具体农业生产模式。

林承艺[8](2007)在《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发展,突破了民众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局限,强化了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本论文的目的是初步探讨和诠释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深化认识现代农业的价值。这不仅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福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论文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和起点。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比较利益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研究农业多种功能的理论基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集约化经营的增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农业产业关联度空前紧密、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是农业多功能的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多功能性价值现状。主要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价值显着、农村劳动力失业保险功能作用重要、农业对经济的有效缓冲作用显着、农业在消除贫困方面作用明显、农业的继承传统文化和提供农业景观功能日趋显着、农业替代社会福利保障功能被长期低估甚至被忽略。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的考察。从对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生态环境四个方面的分析,指出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挥的并不十分充分。最后根据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的考察,指出了今后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重点在于保证食物安全,尤其是粮食的安全、提高农业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生态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第五部分是具体分析了影响福建省农业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农业科技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第六部分探讨了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物质产品感受模式、农业物质产品功能转换模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模式、农业观光旅游模式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模式的推动举措。福建省在推动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应做到在农业结构中充分考虑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在社会投资上支持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在“软”环境上保证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在法律法规上保障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在各种媒体中大力宣传农业功能的多样性。第七部分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农业多功能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高度重视多功能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多功能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市场创新,大力开发多功能农业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鼓励农业多功能价值中的正向产出:实施多功能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农业功能创新。第八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总结,同时提出了本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红娟[9](2007)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以陕北米脂县高西沟为例》文中认为陕北米脂县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被誉为“陕北高原上的明星”,有“塞上江南”之称,生态治理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典型性、先进性和普遍性。本文以高西沟为研究对象,证实研究高西沟是否确实解决了农民要“票子”和国家要“被子”的矛盾,是否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双赢”的目的?本文在比较今昔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西沟生态环境治理历程的回顾,及对生态与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总结,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高西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为促进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双赢”发展,提出了高西沟模式,并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如下:(1)从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实践效果出发,分析总结了生态环境建设经历了5个阶段的历程,并指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针对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为了找出问题之“症结”,根据高西沟实际情况,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选择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并分别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论证。(3)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至2005年以来,高西沟生态效益变化趋势线性方程为Y1=0.5964x+50.144,生态效益总体一般;经济效益变化趋势线方程为Y2=3.6454x+22.313,经济效益呈现从差——较差——一般的趋势缓慢过度;社会效益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0.7121x+45.977,社会效益多数年份较差;综合效益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1.4011x+40.853,综合效益总体呈差——较差——一般的发展趋势。总之,高西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近几年的发展彼此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发展步调。(4)根据评价结果,结合高西沟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发展模式,即:高西沟模式,它包含了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立体开发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四方面,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说明。最后,以促进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发展为宗旨,结合高西沟实际情况,分别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5)创新点:第一次定性构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评价模型;提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即高西沟模式。

董岚[10](2006)在《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科技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增长——人类在过去的10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以往历史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长此以往,不仅仅经济的增长会受到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的制约,人类的生态安全也将因生态承载力的下降而受到威胁。如何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建立新型的发展观念,采用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产业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难题,才能保证人类的发展走上经济高效性、环境低污染性、能源的低耗性、社会和谐性的可持续的道路。 本研究共分为十章。 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动因和意义,并就国内外生态产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回顾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生态产业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产业生态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回顾,为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产业系统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第三章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首先分析了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和特点,再通过系统的要素及其耦合对该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又通过对环境与系统互塑共生的关系的分析,为该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逐一阐述。 第四章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理念。首先,通过对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实质和层次的阐述,分析了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其次,通过对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目的性与预见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析,对其性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提出了生态产业系统管理中应该具有的整体协同、时空、生态效益、耦合共生的观念。 第五章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国内外实践。首先对国外生态产业系统发展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再对我国生态产业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评述,从而指出了发展中的障碍,最后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提出我国的发展应从法制的建立和完善、环境产业的大力发展、科技的支持与多主体的共同参与等方面统筹考虑。 第六章生态产业系统的构建模式。首先,通过对目标与基本原则、构建模式的分析,指出了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两种模式:生态产业园模式和产业链的加环

二、闽东南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东南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的精辟解读和应用示范——《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括现代地理学作为交叉科学的特性
2 构建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
3 剖析人地关系、系统和空间构成思维脉络的运行机制
4 农业实践验证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的独特魅力
5 总结我国地理学发展历史, 展望现代地理学的未来

(2)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草地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4.1 系统耦合理论
        4.2 生态经济学理论
        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1 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生产现状
        1.2 社会经济生产现状
        1.3 草业发展现状
    2 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的农业生产意识尚未完全改变
        2.2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技术投入少
        2.3 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2.4 草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3 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形势分析
        3.1 发展草地农业的优势分析
        3.1.1 资源条件优势
        3.1.2 政府宏观政策支持
        3.1.3 市场前景广阔
        3.2 发展草地农业的劣势分析
        3.2.1 优质牧草种类少
        3.2.2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种草养畜生产效率低
        3.2.3 草山草坡地形复杂,交通运输不便
    4 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4.1 面临粮食与食品安全的挑战与机遇
        4.2 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4.3 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4.4 建立草地农业技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需要
第三章 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1 湖南省草地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1.1 草田轮作模式
        1.2 果(林)-草-牧-沼生态农业模式
        1.3 草-果(林)-渔模式
        1.4 草地畜牧业
    2 湖南省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
        2.1 草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2.2 草业产业化经营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2.3 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
        2.3.1 “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2.3.2 “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
        2.3.3 “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2.4 草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评价指标的建立
第四章 湖南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1 湘中涟源市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践成果
        1.1 白马镇、茅塘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1.2 石马山镇、枫坪镇“牛-沼-草”模式
        1.2.1 石马山镇、枫坪镇“牛-沼-草”模式实施情况
        1.2.2 经济效益分析
    2 湘南江永县生态农业实践成果
        2.1 粗石江镇“畜-沼-果”模式实施情况
        2.2 经济效益分析
    3 湘西新晃县种草养牛实践成果
    4 洞庭湖区湘阴县凤南渔场种草养鱼实践成果
    5 人工草场南山牧场实践成果
第五章 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分析
    1 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目标
        1.1 近期目标
        1.2 建立农牧耦合自成体系功能完善的产业
        1.3 实现草地农业经济高效持续发展
    2 发展草地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2.1 加强提高对草地生态农业发展的认识
        2.2 加强科学技术推广与服务,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3 进行资源重组,加强草业基础设施建设
        2.4 建立企业、农户利益分配保障机制
        2.5 建立草地农业产业链
        2.6 扶持和发展典型龙头企业
        2.7 加强对外开放,提高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六章 综合讨论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难题
        1.1.2 我国经济增长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代价
        1.1.3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提上日程
    1.2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2.1 选题的来源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认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2.1.1 传统的财富追求观
        2.1.2 悲观的零增长论
        2.1.3 乐观的经济发展论
        2.1.4 辩证的耦合协调发展观
    2.2 耦合观——系统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
        2.2.1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衍生的经济学新概念
        2.2.2 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耦合下的管理学新理念
        2.2.3 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运行层面的反映
        2.2.4 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操作层面的反映
    2.3 方法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的测度
        2.3.1 基于指数综合加成的耦合协调评价
        2.3.2 基于功效系数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2.3.3 基于空间变异和距离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2.3.4 基于序列动态变化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2.3.5 基于模糊理论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2.3.6 基于灰色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测定
        2.3.7 基于DEA 模型的耦合协调性测度
        2.3.8 基于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协调度测量
        2.3.9 其它相关方法补充
    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区域的概念
        3.1.2 生态、环境、资源的范畴及关系梳理
        3.1.3 耦合、系统耦合及协同相关概念
    3.2 耦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系统理论
        3.2.1 环境—经济系统理论
        3.2.2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3.3 耦合系统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3.3.1 系统论
        3.3.2 控制论
        3.3.3 自组织理论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及其协同发展内涵
    4.1 区域EEES 系统耦合原则与运行模式
        4.1.1 耦合关系的确定及耦合效应分析
        4.1.2 区域EEES 系统耦合原则
        4.1.3 区域EEES 系统耦合模式
    4.2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2.1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组成
        4.2.2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要素
        4.2.3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特征
        4.2.4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功能
    4.3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4.3.1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
        4.3.2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4.3.3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
        4.3.4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EEES 耦合系统演化机理
    5.1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耦合系统演化趋势
        5.1.1 耦合演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5.1.2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演化趋势
        5.1.3 区域EEES 耦合系统的演化模式
    5.2 耦合系统的熵变模型
        5.2.1 耦合熵的导入
        5.2.2 耦合熵的分类
        5.2.3 耦合系统熵变模型的建立
        5.2.4 基于熵流的耦合演化阶段
    5.3 耦合系统的序参量演化模型
        5.3.1 演化的理论模型
        5.3.2 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6.1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6.1.1 系统评价概述
        6.1.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
    6.2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 模型
        6.2.1 C~2R 模型
        6.2.2 C~2GS~2 模型
        6.2.3 模型有效性
        6.2.4 超效率DEA
    6.3 区域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度
        6.3.1 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度
        6.3.2 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综合效度
    6.4 指标的选取
        6.4.1 指标设置的原则
        6.4.2 指标的构建及筛选
        6.4.3 输入输出指标集的确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内蒙古 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7.1 基于纵向评价的内蒙古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7.1.1 纵向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7.1.2 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7.1.3 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7.1.4 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7.2 基于横向比对的内蒙古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7.2.1 横向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7.2.2 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7.2.3 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蒙古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战略路径与对策
    8.1 构建科技支撑下的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层面
        8.1.1 生态经济功能区的涵义
        8.1.2 生态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目标和战略意义
        8.1.3 生态经济功能区软环境与硬环境支撑系统
        8.1.4 导入耦合分区规划与治理原则
    8.2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
        8.2.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草原碳汇
        8.2.2 积极推进和完善生态工业
        8.2.3 实现生态旅游与产业旅游的耦合发展
    8.3 多元措施推进EEES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实施层面
        8.3.1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8.3.2 使企业成为实施主体
        8.3.3 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8.3.4 在生态移民中引入三园互动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重点工作及主要结论
    9.2 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发展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补偿理论
    2.5 和谐发展理论
    2.6 生态经济理论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4.1.1 生态经济
        4.1.2 生态价值理论
        4.1.3 能值价值理论
        4.1.4 绿色GDP理论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4.2.1 农民观念分类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5.2.2 生态农业
        5.2.3 生态型工业
        5.2.4 生态旅游业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5.3.4 分包制
        5.3.5 专业合作组织
        5.3.6 社区合作组织
        5.3.7 股份合作组织
    5.4 小结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6.1.4 小结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6.2.2 策略和措施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4 小结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6.3.3 协调模式设计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7.1 经济对策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7.2 环境对策
        7.2.1 加强环境管理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7.2.7 征收环境税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7.3 社会对策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7.4 资源对策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7.5 法律制度保障
    7.6 本章小结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8.1 苏北概况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8.4.1 邳州简介
        4.4.2 邳州大蒜产业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福建省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
    2.1 评价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及分析
    2.4 福建省粮食安全性状况分析
3 提高福建省食物系统安全水平的对策
    3.1 加强耕地保护力度, 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
    3.2 以节粮型畜牧业替代猪肉、蛋类等耗粮型畜牧业, 减少间接粮食消费量
        (1)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空间大。
        (2) 园地面积广阔。
        (3) 草山、草坡面积大。
    3.3 提高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消费

(6)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效益文献综述
        1.2.2 生产经济效益文献综述
        1.2.3 蔬菜生产效益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目标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蔬菜生产效益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
    2.1 论文的理论基础
        2.1.1 经济效益理论
        2.1.2 经济效益理论的相关理论
    2.2 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2.2.1 蔬菜生产效益的概念
        2.2.2 蔬菜生产效益分类
        2.2.3 蔬菜生产效益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模型
        2.2.4 蔬菜生产效益影响因素
        2.2.5 蔬菜生产效益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2.3 蔬菜生产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 区域布局与蔬菜生产效益
    3.1 我国蔬菜生产布局的演化
    3.2 蔬菜生产区域化布局存在的问题
    3.3 蔬菜区域化布局文献综述
    3.4 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3.5 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内在机制
    3.6 优化我国蔬菜区域布局的思路与建议
    3.7 本章小结
4 蔬菜加工与蔬菜生产效益
    4.1 蔬菜加工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4.2 我国蔬菜加工产业的主要成就
    4.3 蔬菜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4.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问题的根源
    4.4 我国蔬菜加工产业的对策分析
5 蔬菜生产效益的制度分析
    5.1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的演进
        5.1.1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的演进过程
        5.1.2 中国蔬菜产业制度的演进的内在逻辑
    5.2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5.2.1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的主要问题
        5.2.2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问题的根源
    5.3 蔬菜产业制度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5.4 我国蔬菜产业制度优化的一个分析框架
        5.4.1 经济群
        5.4.2 基于经济群的区域蔬菜产业制度优化的理论框架
    5.5 经济群与区域农业制度优化-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5.5.1 寿光市农业制度存在的问题
        5.5.2 寿光市经济群对农业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
    5.6 本章小结
6 科学技术创新与蔬菜生产效益
    6.1 蔬菜生产技术及其效益的比较分析
    6.2 我国蔬菜科学技术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6.3 我国蔬菜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优化
        6.3.1 我国蔬菜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优化
        6.3.2 我国蔬菜科学技术创新与推广微观系统的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产业组织与蔬菜生产效益
    7.1 蔬菜产业组织及其生产效益
        7.1.1 蔬菜产业系统和生产系统对生产效益影响的机理
        7.1.2 蔬菜生产系统优化的困境与突破
    7.2 蔬菜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
        7.2.1 蔬菜产业链文献综述
        7.2.2 东部蔬菜生产基地构建产业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2.3 产业链生命周期与产业链发展能力
        7.2.4 蔬菜生产基地构建产业链的思路和建议
    7.3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产生与发展
        7.3.1 农业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7.3.2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7.3.3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产生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
        7.3.3.1 蔬菜生产农户生产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3.2 寿光市蔬菜加工企业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3.3 寿光蔬菜营销企业效益的实证分析
        7.3.3.4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微观机制
    7.4 小结与政策启示
8 基本结论与对策研究
    8.1 基本结论
    8.2 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的思路与对策
        8.2.1 宏观对策
        8.2.2 中观对策
        8.2.3 微观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农业耦合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及其区域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农业系统耦合理论研究进展
    1.1 农业系统耦合理论的概念、耦合的必要性及其研究意义
        1.1.1 农业系统耦合和耦合系统的基本内涵
        1.1.2 农业系统相悖的涵义
        1.1.3 农业系统耦合的必要性及其研究意义
    1.2 农业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地理区域农业系统的耦合(横向耦合)
        1.2.2 前位生产层与后位生产层耦合(纵向耦合)
        1.2.3 农业系统的生态耦合(种间耦合)
        1.2.4 农业系统耦合的时空特性
        1.2.5 农业系统耦合的界面理论
    1.3 农业系统耦合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资料获取及分析方法
        1.4.3 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章 马坪镇农业资源环境状况分析及其农业耦合系统简介
    2.1 马坪镇简介
    2.2 马坪镇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2.2.1 气候资源
        2.2.2 水资源
        2.2.3 土壤资源
        2.2.4 生物资源
        2.2.5 土地资源
    2.3 马坪镇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3.1 农业基础设施状况
        2.3.2 农业区位条件
        2.3.3 农村劳动力条件
        2.3.4 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2.4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其生产效益简介
        2.4.1 马坪镇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
        2.4.2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的设计
        2.4.3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第3章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分析
    3.1 农业系统生产力研究进展
        3.1.1 农业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3.1.2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3.1.3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3.2 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研究概况
    3.3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的定量研究
        3.3.1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态生产力评价
        3.3.2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物生产力评价
        3.3.3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产服务力评价
        3.3.4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生产力汇总及分析
        3.3.5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益的综合判别
    参考文献
第4章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的能值分析
    4.1 能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4.1.1 能量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4.1.2 能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4.2 马坪镇传统农业系统与农业耦合系统的能值分析
        4.2.1 农业系统能值分析的指标体系
        4.2.2 传统农业系统和农业耦合系统具体生产情况
        4.2.3 研究方法和农业试验区的建立
        4.2.4 传统农业系统和农业耦合系统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
    5.1 福建省农牧系统生产情况简介
    5.2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5.2.1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5.2.2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方法
        5.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分析
    5.4 福建省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分析
    5.5 福建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及其发展模式
        5.5.1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条件辨识
        5.5.2 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第6章 研究结果、展望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6.4 区域农业耦合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6.4.1 马坪镇农业耦合系统优化调控的对策建议
        6.4.2 协调福建省农牧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农业多功能性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
    2.1 农业多功能性的理论基础
        2.1.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1.2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1.3 比较利益理论
        2.1.4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5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1.6 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思想
        2.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农业多功能性的特征
3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考察
    3.1 中国农业多功能价值现状
    3.2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现状分析
        3.2.1 农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3.2.2 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3.2.3 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3.2.4 农业生态环境分析
    3.3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重点
4 影响福建省农业多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分析
    4.2 经济因素分析
    4.3 农业科技因素分析
    4.4 社会因素分析
    4.5 人口因素分析
5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模式及其推动措施
    5.1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模式
        5.1.1 农业物质产品感受模式
        5.1.2 农业物质产品功能转换模式
        5.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模式
        5.1.4 农业观光旅游模式
        5.1.5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5.2 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模式的推动措施
        5.2.1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考虑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5.2.2 在社会投资上支持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5.2.3 在“软”环境上保证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5.2.4 在法律法规上保障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5.2.5 在各种媒体中大力宣传农业功能的多样性
6 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对策
    6.1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
        6.1.1 不放弃农业,维持农业基础地位
        6.1.2 工业反哺农业,提升和拓展农业新功能
        6.1.3 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合理的城乡收入比
    6.2 高度重视多功能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多功能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
        6.2.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6.2.2 积极探索农村人才市场建设,特别是农村企业家市场建设
    6.3 实施市场创新,大力开发多功能农业市场体系
        6.3.1 积极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各功能市场化
        6.3.2 规范多功能农业的市场秩序
    6.4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鼓励农业多功能价值中的正向产出
        6.4.1 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6.4.2 农业政策目标应多元化
        6.4.3 加强农业对环境的副作用的政策干预
    6.5 实施多功能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
        6.5.1 闽西北绿色产业带
        6.5.2 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
        6.5.3 沿海蓝色产业带
    6.6 积极探索农业功能创新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以陕北米脂县高西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现状与意义
    1.1 关于高西沟
        1.1.1 昔日的高西沟
        1.1.2 现在的高西沟
    1.2 研究的依据、意义和目的
        1.2.1 选题依据、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的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2.1.2 地质地貌
        2.1.3 生物特征
    2.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2.3 气候变化特征
        2.3.1 气温变化
        2.3.2 降水量变化
3 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实践效果评价
    3.1 生态环境治理历程回顾
        3.1.1 征山治水阶段(1959-1962年)
        3.1.2 初步形成土地耕作"三三制"阶段(1963-1972年)
        3.1.3 向小平原和宽幅梯田进军阶段(1973-1979年)
        3.1.4 成果巩固阶段(1980-1999)
        3.1.5 开拓创新阶段(1999年至今)
    3.2 生态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
        3.2.1 生态"老林化"日益明显
        3.2.2 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3.2.3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3.2.4 收入主要靠打工,经济来源单一
        3.2.5 教育极端落后
        3.2.6 "跟风"新农村建设
        3.2.7 水资源匮乏
        3.2.8 畜、牧业技术指导滞后
4 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模型框架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模型框架的设立
    4.2 指标权重的确立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4.2.2 基本方法
    4.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4.4 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持续发展评价
        4.4.1 生态子系统效益分析
        4.4.2 经济子系统效益分析
        4.4.3 社会子系统效益分析
        4.4.4 综合效应分析
5 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与对策
    5.1 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
        5.1.1 区域开发模式
        5.1.2 层次开发模式
        5.1.3 立体开发模式
        5.1.4 循环经济模式
    5.2 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途径
        5.2.1 生态环境对策
        5.2.2 经济发展对策
        5.2.3 社会发展对策
        5.2.4 以农业循环经济为纽带对策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生态产业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综合评述
        1.2.1 国外关于生态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
        1.2.2 国内关于生态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
        1.2.3 研究评述与展望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章小结
第2章 生态产业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产业理论
        2.1.1 产业生态学
        2.1.2 清洁生产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理论的关联分析
    2.2 生态学理论
        2.2.1 种群生态学相关理论
        2.2.2 群落生态学相关理论
        2.2.3 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3.1 系统论
        2.3.2 信息论
        2.3.3 控制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1 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3.1.1 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
        3.1.2 生态产业系统的特点
    3.2 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
        3.2.1 生态产业系统的要素组成
        3.2.2 生态产业系统的要素耦合
        3.2.3 生态产业系统的环境
    3.3 生态产业系统的功能
        3.3.1 生态产业系统的经济功能
        3.3.2 生态产业系统的生态功能
        3.3.3 生态产业系统的文化功能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理念
    4.1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内涵与实质
        4.1.1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实质
        4.1.2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层次
    4.2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性质
        4.2.1 生态产业管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4.2.2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目的性与预见性
        4.2.3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4.3 生态产业系统管理的理念
        4.3.1 整体协同观念
        4.3.2 时间空间观念
        4.3.3 生态效益观念
        4.3.4 耦合共生观念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国内外实践
    5.1 生态产业系统国外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演变
        5.1.1 生态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实践
        5.1.2 生态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5.2 生态产业系统在我国实践的历史、现状与障碍
        5.2.1 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历程
        5.2.2 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
        5.2.3 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障碍
    5.3 国外经验对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5.3.1 法制的建立和完善
        5.3.2 环境产业的大力发展
        5.3.3 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持
        5.3.4 多主体的共同参与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产业系统的构建模式
    6.1 生态产业系统构建模式与战略选择
        6.1.1 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6.1.2 生态产业系统的构建模式
    6.2 生态产业系统的产业园模式
        6.2.1 生态产业园的设计规划
        6.2.2 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6.2.3 生态产业园的管理
    6.3 产业链的加环闭合模式
        6.3.1 科技对生态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6.3.2 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6.3.3 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6.3.4 生态服务业的构建
    6.4 环保产业的强化
        6.4.1 环保产业的作用与地位
        6.4.2 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6.4.3 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产业系统的运行及调控
    7.1 生态产业系统的运行
        7.1.1 生态产业系统的运行机制
        7.1.2 生态产业系统的运行动力
        7.1.3 生态产业系统演进的路径
    7.2 基于价值链的生态产业系统的运行
        7.2.1 生态产业系统的价值链
        7.2.2 生态产业系统价值链的形成
        7.2.3 生态产业系统价值链的整合
    7.3 生态产业系统的调控
        7.3.1 生态产业系统调控的可能性与有限性
        7.3.2 生态产业系统的调控方式
        7.3.3 生态产业系统的调控主体
    7.4 生态产业系统的评价体系
        7.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7.4.2 选取的层次
        7.4.3 体系的构建
        7.4.4 评价方法
    本章小结
第8章 构建生态产业系统的政策支撑与保障
    8.1 生态产业系统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8.1.1 生态产业系统的法律框架
        8.1.2 生态产业系统的法律完善和制定
    8.2 产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8.2.1 产业政策
        8.2.2 经济政策
    8.3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8.3.1 绿色GDP核算制度
        8.3.2 生产制度
        8.3.3 生态消费制度
        8.3.4 环境标志及管理认证制度
        8.3.5 资源及废弃物回收的其它制度
        8.3.6 产权与排污权制度
    8.4 生态文化的建立与完善
        8.4.1 生态文化的内涵
        8.4.2 生态文化的构建层次
    本章小结
第9章 贵阳市的生态产业构建分析
    9.1 贵阳市的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背景分析
        9.1.1 贵阳市的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自然及资源环境
        9.1.2 贵阳市的生态产业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环境
    9.2 贵阳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战略分析
        9.2.1 贵阳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约束与障碍
        9.2.2 贵阳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
    9.3 贵阳市的生态产业系统构建与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9.3.1 经济政策支撑体系
        9.3.2 法制政策支撑体系
        9.3.3 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体系
        9.3.4 公众参与的支撑体系
    本章小结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0.1 全文总结
        10.1.1 全文主要内容
        10.1.2 主要创新点
    10.2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闽东南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的精辟解读和应用示范——《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评介[J]. 韦素琼. 地理学报, 2019(02)
  • [2]湖南省发展草地农业的实证研究[D]. 丛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3]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 杨玉珍. 天津大学, 2011(05)
  • [4]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5]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 姚成胜,朱鹤健. 自然资源学报, 2008(05)
  • [6]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卢中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7]农业耦合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及其区域实证研究[D]. 姚成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8]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研究[D]. 林承艺.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5)
  • [9]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以陕北米脂县高西沟为例[D]. 张红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10]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董岚.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闽东南麻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系统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