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庄收回最大一笔排涝电费(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1](2020)在《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水利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史考察。选取经历运河停漕这一历史事件后的鲁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一个具有与众不同背景的区域,为探索考察社会的经济变迁、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内容,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和开放的研究平台。通过将运河放置在社会发展的脉络中进行审视,利用视角转换、脉络梳理和史料挖掘,多方面考察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运河停漕折射出的鲁西区域社会发展景象,探究山东运河区域社会与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相吻合的共有时代趋势,以及在运河兴衰影响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变迁过程。试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填充运河停漕与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究由此形成的区域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路径。本文分为七章,加上绪论与结语共分九个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同时又与其他章节存在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了整篇论文的主体。绪论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对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探讨,同时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写作方法进行说明与介绍。第一章,将鲁西社会经济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导致漕粮河运结束的内外部要素,从多角度立体透视和分析运河停漕的动议及实施过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运河停漕前后,为应对运河停漕这一宏大国家政策的时代转折,从中央到地方的水利管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第三章,通过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了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以及山东运河工程局围绕地方实际展开的水利治理活动,肯定现代科学技术为水利事业带来的崭新理念。第四章,通过剖析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之间的关系,将水利纠纷放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展示村际、县际、省际相邻利害关系群体之间的博弈,对环境变迁、资源整合、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解决水利纠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主要叙述了在自然灾害及兵匪变乱因素的影响下,当社会平衡被打破之后,对鲁西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第六章,在新式交通工具兴起的背景下,对运河停漕、航运发展、铁路开通、公路兴筑后的区域社会做出分析,希望以此勾勒出乡村与城市、中心与边缘、鲁西地区与其他地区各层次的动态轨迹,探索鲁西地区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实施路径。第七章,通过士绅活动、民众生活、风俗改良等作为切入点,梳理鲁西地方社会治理中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应对举措,其中既有政府行政的强制力量,也有士绅民众的自觉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信仰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
蒋满霖[2](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温总理在2009年人大会议上曾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表达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切。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在巨变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60周年的今天,作为新农村建设核心的“三农”问题仍然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的农村,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距此目标还有多远?作为有着悠久的小农农耕文明,长时期的城乡二元分割,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之中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解决“三农”?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次大的变迁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作为旨在破解“三农”的第五次制度变迁的新农村建设的绩效关键取决于什么样的途径。事实上,新农村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文明,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文明。这些内在要求与论文界定的农村金融生态的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三农”是问题的起点,农村金融生态是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目标。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途径。那么该如何优化?在制度长期相对缺陷的中国来说,必须要依赖制度创新。建国后促成的几次农业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非大量经济投入,而是制度创新。由此,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构建制度创新框架诱导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农村金融生态可以破解的“三农”?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试图从学科前沿构建全新的理论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摈弃目前大多数的“金融生态”加“农村”就是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模式,甚至为颇受指责的农村金融“平反”。为此,本文原创性地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设计一个动态的揭示农村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金融内在机理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这是在新的逻辑起点上构建一个全新的逻辑体系。为此,论文以“金字塔三分图”为主线,分三大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分析基础,包括第一、二、三章,侧重于构建新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体系。论文从12个“一号文件”为切入点,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研究背景,而后系统地剖析相关研究动态,以此形成本文独特的视角,进而在对“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关系进行诠释的基础上,科学的从“塔尖”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塔腰”半显性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塔基”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同时,从国外的实践中寻找对中国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分析过程,包括第四、五章,侧重于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的分析过程。论文定性的从“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到“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最后到“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制度剖析,以昭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以在总体上分析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制度缺陷。进而,利用“金字塔三分图”理论创新中设计出的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省为个案,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证,以对制度因素进一步剖析和验证。第三部分是分析结果,包括第六、七章。从分析看,制度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原动力。在对农村金融生态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金融、农村经济等配套制度和生境的核心制度(主导因子)来构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框架。论文以独特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诠释“农村金融生态”,通过制度创新框架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旨在为破解“三农”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论文原创性给出了一个较科学的,包括观点、方法和政策的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框架。创新意味风险,论文也许不够精致,但至少为新农村建设途径的研究独辟蹊径。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在中国,研究“三农”几乎永不过时。从某种程度说,“三农”、“农村金融生态”和“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三农”是问题的起点,新农村建设是终点(目标),从起点到终点的途径很多,如资源、技术和制度投入等。只不过是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是最好途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优化过程就是“三农”问题的破解过程。2.从国外实践看,“三农”也长期存在过。国外政府都不遗余力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对“三农”进行扶持,农村金融几乎就是“政策性金融”。当然,国外的经验并不能简单借鉴,但他们对“三农”的偏爱态度和对城乡平等的尊重,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3.到底什么是农村金融生态?应该说,现有研究几乎是“指标简单罗列”的逻辑。论文原创性的从农村金融生态的最内在的逻辑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构建“金字塔三分图”,完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与外延。4.从定性看,“显性”的农村金融的矛盾、“半显性”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外在表现,其取决于“隐形”的生境的缺陷,而这源于制度缺陷。其实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是指一种高水平的生态均衡,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破解“三农”。5.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是可以评价的。论文选择具有“三农”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为个案,从三个层次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实证,结果显示处于“塔基”隐形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执法效率、社会诚信等主导因子成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关键。这也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创新的科学性的肯定。6.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诱导性的制度创新框架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金融制度和农村制度仅仅是配套制度,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的核心制度框架(农村金融生态的主导因子)才是生境制度。其实,最核心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在中国,对于政府来说,应该从思想深处尊重城乡的平等性。同时,在全社会积累出城乡平等的价值观。
冯林[3](2010)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础设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财政资金支出方式,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改进财政资金支出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多元投入机制的建立,形成农村基础设施长效投融资机制。2003年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目前财政支出方式落后,限制了通过财政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财政支出方式落后突出表现为财政有偿及间接支出方式应用范围狭窄、财政支出方式层次低、财政支出方式选择缺乏基于物品属性的一致性等问题,降低了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因此,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以有效拉动内需等背景下,改革和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方式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有三项研究目标:一是对财政支出方式的概念、分类及支出方式选择等理论进行完善;二是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特点及不足进行实证分析;三是提出改革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此,本文主要安排了三个部分共八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本部分首先提出了财政支出方式的概念及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历史演变路径的描述,剖析影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变迁的历史因素。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本部分首先对主要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归纳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特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映,对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本文以山东JX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以及山东XT自来水设施建设为例对财政支出方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三部分为第六章至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本部分首先对国外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总结,然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方式的政策措施及相关制度安排,最后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尚待深入研究之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全部支出方式主要适用于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部分支出方式主要适用于混合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无偿支出方式主要适用范围有:一是具有纯公共产品属性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二是具有正外部性但是无法通过收费机制收回成本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准公共品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有偿支出方式主要用于具有收费机制、能够由市场有效提供的混合产品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俱乐部”设施以及接近私人产品的基础设施;直接支出方式主要用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配置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间接支出方式主要用于市场能够有效配置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2)我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特点包括:一是财政全部支出方式与部分支出方式相结合;二是财政投资主辅结合;三是财政资金支出和实物支出相结合;四是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和引导其他要素投入相结合;五是财政资金事前支出与事后支出相结合。财政支出方式在全部支出方式及部分支出方式之间的合理选择尤其是部分支出方式的创新运用有效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3)我国当前财政支出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是间接及有偿支出方式应用范围狭窄;二是财政支出方式层次低且缺乏组合创新;三是财政支出方式缺乏基于产品属性的一致性。而对于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财政支出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困难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市场投入主体不成熟等。(4)对山东省JX县农村户用沼气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分析表明,财政补助资金对农村户用沼气设施建设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但是财政资金对农村户用沼气的过度支持反而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山东省XT市农村自来水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分析表明,财政支出在降低农户安装成本,提高农户积极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资金的无偿、直接支出在引导市场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种种制约。因此,对于上述两种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采取间接的或者有偿的支出方式。(5)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应该以公平基础上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为目标,以基础设施的产品属性为基础选择财政支出方式,同时必须要注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应该坚持对纯公共产品属性基础设施的全部无偿直接支出方式;根据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适时推进混合产品属性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更多地运用间接及有偿支出方式代替部分无偿直接支出方式;根据财政支出具体运行情况推进财政支出方式本身及其组合运用的创新。为推进上述改革进程,还需要在加快立法进程、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市场机制及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等五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郭亮[4](2010)在《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文中认为在1998年国家推动土地“二轮承包”的前后,正是农业生产负担沉重、粮价低迷的时期,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的S镇农户丧失了经营土地的热情,土地随时存在着被抛荒的可能。为了不让每一块土地所承担的税费落空,乡村两级政权不得不推动土地的大面积转包,由此导致了土地承包关系高度不稳定的事实。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因缺少相应的利益基础与之相承接,而无法为基层社会所接受。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土地的市场行情开始逆转。国家的地权政策不断地压缩基层政权对土地所享有的制度性支配权力,进而扩大农户对土地所享有的权利,农村的地权秩序开始了一场转型。由于地价上涨,农户对土地的权利意识得以形成,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关系成为了可能。然而,与此同时,围绕着土地权属的确定和土地收益的分配,S镇范围内却出现了大量的地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个人权利本位的地权建设是当前地权纠纷发生的直接诱因。由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农户事实上完成了一种“土地私有化“的想象。在之前土地承包关系经常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究竟是以何时的土地占有状况为确立新产权的起点,农户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为了更大程度地得到土地的收益,农户诉诸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历史事实,这直接对村委会的土地产权代理人身份形成挑战。总之,在利益的刺激下,通过农户表达权利的话语,各种土地制度的遗产都复活了。由于治理的需要,S镇以乡村两级为代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作为农户土地产权的保卫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两大任务的压力下,基层政权更多的是土地利益的相关者,他们一系列的治理内容仍然要通过土地权属的改变来实现。在这个条件下,农户土地的维权主张往往得不到基层政权的有效支持,反而被一种服务于地方整体大局的“意识形态”所消解。这表明,新产权合约的生成必须兼顾农户的土地认知与基层政权的治理现实对之所产生的影响。地权秩序转型绝非单纯产权建设的推进所能实现,而是一个新产权合约与其嵌入的社会系统之间互相配合的整体性工程,其中既包括对农户土地认知方式的重塑,又包括对底层政治生态的改良。在这个配套工程未能跟进的前提下,产权建设的孤军深入都有可能以引发进一步的社会冲突和纠纷为代价。
武华光[5](2006)在《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当前山东省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水资源成为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而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浪费现象的并存更使得我们越来越需要反思当前水资源利用管理方式,农业作为用水大户,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不善逐渐被认同为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研究理论与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理论做为指导,在区分不同类型灌区(引黄灌区、水库灌区、井灌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中的用水管理、供水管理、取水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有利于山东省节水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和规制政策,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现实实践,为提高和改进灌溉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 当前山东省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使我们意识到变革灌区管理制度是改善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灌溉水资源产权理论制度分析表明灌溉水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并且灌溉水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而灌溉水资源使用者的博弈理论分析也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设计,灌溉工程设施存在严重“搭便车”现象。另外灌溉水资源的产权理论分析则表明合理的灌溉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内化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产权主体对未来收益的合理预期,提高信息的完备性,具有激励作用。这一系列分析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就当前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用水制度而言,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或集体单一集权管理的灌溉组织模式。灌区灌溉工程设施产权不清,同时不尽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造成水价偏低。现行灌溉用水制度无法对农户产生节水激励,落后的灌溉技术以及用水计量方式使得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而在以小型灌溉工程设施为主的井灌区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多数井灌区都进行了灌溉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革新了灌区用水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使得井灌区农户行为及其绩效要优于引黄灌区与水库灌区,表现在亩均用水量控制、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凸现了灌区用水制度变革对农户节水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 (3) 对于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水管理来说,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的供水
陈杰[6](2003)在《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在城市总量中比重不断上升,但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形势严峻,防洪减灾任务繁重,城市水利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城市水利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概念模型,这直接影响到城市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中小城市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与水利、水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了中小城市水资源供需变化的特征,以及城市水利发展阶段、目标、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评价模型。建立了城市防洪标准的风险分析模型、模糊评价模型,以及排污收费模型和节水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角度研究城市防洪排涝、水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策略,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水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城市水域景观、水域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分析了政府、市场的两种调控行为,提出了城市水利项目分区的概念,认为可以通过以水利投融资、供水价格、管理体制这三项改革来实现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目标。最后以淮安城市为模本,通过对淮安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出了淮安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通过创建防洪保障城市、节水城市、生态城市,是可以实现城市水利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二、枣庄收回最大一笔排涝电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枣庄收回最大一笔排涝电费(论文提纲范文)
(1)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三、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复故还是从新:积重难返下的停漕改折 |
第一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外部因素 |
一、黄河铜瓦厢改道的冲击 |
二、漕粮海运的日渐活跃 |
三、各方博弈后开出的“救时方” |
第二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自身原因 |
一、日渐衰败的管理制度 |
二、吏蠹民瘼的漕粮弊政 |
三、难以维系的济运保运 |
第三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深远影响 |
一、政府治水预算大幅削减 |
二、民众生存空间受到侵蚀 |
三、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中央到地方:运河停漕前后管理规制的演替 |
第一节 管理制度的时空对比与分析 |
一、管理机构的调整 |
二、管理方式的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
一、卫所裁撤后的屯田处置 |
二、水域秩序的管理变革 |
三、因时调整下的因地制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民国山东运河的地方治理 |
第一节 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
一、以施工测量为先导的治水策略 |
二、以涸复地亩为目标的工程建设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工程局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
一、整理前人文献成果 |
二、运河治理前期查勘 |
三、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民国山东水利工程的成效与不足 |
一、水利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 |
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邻为壑: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秩序互动 |
第一节 水利治理体系引发社会关注 |
一、山东水利问题的多方表达 |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经济因素 |
第二节 堤内堤外:以武城县甘泉郑口两村案为例 |
一、甘泉郑口两村诉讼案件始末 |
二、堤内堤外水利纠纷案件分析 |
三、“避水纠纷”呈现出的类型特征 |
第三节 33.6公尺与35.1公尺之争:由来已久的苏鲁运河纷争 |
一、山东疏浚运河引起江苏抗议 |
二、江苏修建大堤引发山东不满 |
三、难以调和的区域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患与内乱:水环境系统变迁与地方动乱 |
第一节 运河区域灾害频仍 |
一、多重交织的自然灾害 |
二、迁徙逃离的无奈之举 |
第二节 土匪叛乱中民众的应对 |
一、土匪聚集的社会根源 |
二、匪患造成的严重后果 |
三、官民应对的策略措施 |
第三节 兵燹带给民众的深重灾难 |
一、兵与匪之间的密切联系 |
二、对地方社会造成的破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运河之外: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
第一节 新式交通工具的驱动作用 |
一、艰难生存的航运业 |
二、铁路运输业的勃兴 |
三、新式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发展路径 |
一、谋求贸易方式的转变 |
二、夹缝中求生的工商业者 |
三、依托优势产业寻找生机 |
第三节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新模式 |
一、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新型棉花种植 |
二、棉花运销带动下的花行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因时而异: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秩序整合 |
第一节 但得蜜成甘众口:热心家乡发展的士绅阶层 |
一、关注参与日常事务 |
二、积极推动各项事业 |
第二节 现代化的压力:乡村危机下的民众生活水平分析 |
一、乡村民众面临的诸多挑战 |
二、鲁西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 |
第三节 被动改变与主动选择:新生活下的老风俗 |
一、延续多年的传统民间信仰 |
二、民国祀神之风仍大有市场 |
三、政府改良风俗的多种手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6.1 理论上的创新(观点) |
1.6.2 实证上的创新(方法) |
1.6.3 实践上的创新(政策)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创新框架 |
2.1 新农村建设理论 |
2.2 农村金融生态理论创新——“金字塔三分图”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显性”、“半显性”和“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 |
2.2.3 农村金融生态特点 |
2.2.4 农村金融生态内在机理 |
2.2.5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机理——金融创新、物种多元化和生境构建 |
2.2.6 农村金融生态与金融稳定、金融功能的逻辑 |
2.2.7 “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 |
2.2.8 对农村金融的“平反”的逻辑 |
2.3 农村金融生态的核心是制度 |
2.3.1 制度创新理论 |
2.3.2 制度是金融发展的核心 |
2.3.3 农村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国外相关实践的启示 |
3.1 农村建设的模式 |
3.1.1 国外“三农”问题的总体情况 |
3.1.2 国外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
3.1.3 国外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 |
3.2 农村金融制度 |
3.2.1 发达国家 |
3.2.2 发展中国家 |
3.3 政府行为 |
3.3.1 公共财政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
3.3.2 政府倡导高度的信用金融文化 |
3.3.3 清晰的产权与完善的治理结构 |
3.3.4 政府行为适度 |
3.3.5 完备的法律等制度体系,交易成本低 |
3.4 对中国的启示 |
3.4.1 经验 |
3.4.2 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分析 |
4.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4.1.1 案例 |
4.1.2 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 |
4.1.3 新农村建设总体仅是起步,“三农”问题凸显 |
4.2 “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
4.2.1 “二元”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贡献 |
4.2.2 “二元”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
4.2.3 “二元”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 |
4.2.4 “二元”农村金融失衡的原因分析 |
4.3 “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
4.3.1 农村市场化水平较低,农村产权不清晰 |
4.3.2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4.3.3 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创业型农民太少 |
4.3.4 农产品总体国际竞争力很弱 |
4.3.5 城镇化水平在提升,总体较低 |
4.3.6 土地制度的极端缺陷 |
4.3.7 产业结构单一 |
4.3.8 薄弱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的影响 |
4.4 “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现状分析 |
4.4.1 政府支农投入不足,行政效率低下,过度干预农村经济金融 |
4.4.2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 |
4.4.3 基层干部(政治集团)腐败较为严重,“官本位”及其严重 |
4.4.4 基层政府失信普遍存在,交易成本过高 |
4.4.5 法律制度缺失 |
4.4.6 农村金融监管不力 |
4.4.7 农村文化、道德制度建设很薄弱 |
4.5 低水平均衡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性根源 |
4.5.1 农村经济、金融产权不清晰 |
4.5.2 农村社会的交易成本高 |
4.5.3 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制度缺陷,“过度”和“缺位”并存 |
4.5.4 政府“二元分治”制度固化 |
4.5.5 制度变迁模式缺陷,内生力量不够 |
4.5.6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悖论 |
第五章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分析 |
5.1 国内代表性实证案例的剖析 |
5.1.1 代表性金融生态的实证案例 |
5.1.2 实证案例的局限 |
5.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分析 |
5.3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指标体系的设计 |
5.3.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 |
5.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4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以安徽为个案 |
5.4.1 数据的处理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安徽省17 地市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对比分析 |
5.4.4 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动态评价 |
5.4.5 东、中和西部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比较分析 |
5.4.6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 |
6.1 实现功能性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
6.1.1 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定位 |
6.1.2 规范和许可农村非正规金融 |
6.1.3 建立和完善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
6.1.4 创新农村自助金融制度,拉近正式金融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
6.2 促进物种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 |
6.2.1 界定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 |
6.2.2 推进土地制度创新,构建农地内置金融制度 |
6.2.3 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制度创新 |
6.2.4 促进农村市场化的制度创新 |
6.2.5 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
6.2.6 推进农民创业的制度创新,打造“新型农民” |
6.3 构建高水平均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的制度创新 |
6.3.1 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制度 |
6.3.2 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
6.3.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制度 |
6.3.4 推进基层政府制度创新,实现“村民自治” |
6.3.5 建立完善与高效的法律制度 |
6.3.6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
6.3.7 建立高度的信用文化制度,促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
6.4 东、中和西部制度创新的差异性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的几点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进一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 研究范围界定 |
1.6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相关理论阐释 |
2.1 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
2.2 财政支出方式概述 |
2.3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渠道 |
2.4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选择理论分析 |
2.5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必要性 |
3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历史演进 |
3.1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历史沿革 |
3.2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变革的启示 |
4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现状分析 |
4.1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特点 |
4.2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存在的问题 |
4.3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案例分析 |
5.1 案例一:山东省 JX 县农村户用沼气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分析 |
5.2 案例二:山东省 XT 市农村自来水设施财政支出方式分析 |
6 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国际借鉴 |
6.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方式运用 |
6.2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方式经验借鉴 |
7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政策措施及相关制度安排 |
7.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目标和原则 |
7.2 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政策措施 |
7.3 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相关制度安排 |
8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个案研究与乡域政治 |
1.4 资料来源与田野地点选择 |
1.5 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
2 背景:地域社会 |
2.1 地域社会概况 |
2.2 关于土地的基本制度 |
2.3 关于土地的乡土知识体系 |
2.4 村庄中的土地交易 |
3 嵌入治理的土地制度 |
3.1 "中心工作"与乡村利益的共同体 |
3.2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践 |
3.3 以义务为取向的土地承包 |
4 30年不变的政策是如何可能的 |
4.1 从二轮延包到土地确权 |
4.2 情与法的冲突:土地确权的不确定性 |
4.3 被"抛弃"的制度遗产:土地调整 |
5 地权纠纷的基本样态 |
5.1 地权纠纷的类型 |
5.2 祖业权:地方社会的产权形态 |
5.3 生存权:被建构的话语 |
5.4 难以建立起点的"准土地产权" |
6 谁是农村土地的真正所有者? |
6.1 难以消失的村民小组 |
6.2 村民小组与村委会的博弈:一个特殊村庄的征地模式 |
6.3 以村民小组的名义继续"维权" |
6.4 "维权"导致"治理" |
7 土地流转中的乡村治权 |
7.1 土地流转的实践形态 |
7.2 土地流转的地方性分类 |
7.3 资本下乡后的土地流转 |
7.4 嵌入地方权力关系之中的土地流转权 |
8 结论 |
8.1 制度转型: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 |
8.2 地权建设的社会基础 |
8.3 土地的政治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作品目录 |
附录2 相关重要文件与资料汇编 |
附录3 白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2005年) |
附录4 白云区一份土地出让收入清算单(2009年) |
附录5 S镇2008年大事记 |
(5)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 |
1.5 内容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
2.2 产权与产权制度创新 |
2.3 灌溉水资源的产权制度理论分析 |
2.4 灌溉工程设施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
3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用水管理问题分析 |
3.1 引黄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2 水库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3 井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4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供水管理问题分析 |
4.1 引黄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2 水库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3 井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5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改革尝试—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
5.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内涵 |
5.2 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5.3 我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发展及其现状 |
5.4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概述 |
5.5 对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相关理论解释 |
5.6 灌区管理制度变迁(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原因以及意义 |
5.7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变迁方向设想—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 |
5.8 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组建方式 |
5.9 山东省自主管理灌排区的试点情况以及案例分析 |
6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取水管理问题分析 |
6.1 取水与取水管理 |
6.2 我国取水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
6.3 取水许可制度的发展—可交易取水许可(取水权交易)制度 |
6.4 国外取水权交易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
6.5 我国可交易取水许可制度(取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
6.6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资源的设想 |
6.7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灌溉水资源的相关案例演示 |
7 全文总结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科研情况 |
(6)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城市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
1.1 城市水利--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 |
1.1.1 城市水利地位 |
1.1.2 城市水利问题 |
1.1.3 城市水利理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城市水利内涵 |
1.2.2 城市水资源 |
1.2.3 城市水灾害 |
1.2.4 城市水环境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 |
2.1 城市化和水环境变化 |
2.1.1 城市类型及作用 |
2.1.2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2.1.3 城市规模和水环境的变化 |
2.1.4 城市中心部和周边部水环境的变化 |
2.2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中小城市水利发展阶段 |
2.2.3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 |
2.3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
2.3.1 城市水循环系统 |
2.3.2 城市水资源供需变化特征 |
2.3.3 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
2.4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
2.4.1 评价指标 |
2.4.2 评价权重 |
2.4.3 评价标准 |
2.4.4 综合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建设策略 |
3.1 中小城市水灾害防治策略 |
3.1.1 防洪经济标准的风险分析法 |
3.1.2 防洪标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3.1.3 排水最优策略 |
3.1.4 城市防洪策略 |
3.1.5 创建防洪保安城市 |
3.2 中小城市水污染防治策略 |
3.2.1 水污染防治 |
3.2.2 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
3.2.3 水生态的环境价值 |
3.2.4 生态城市 |
3.3 中小城市水资源利用策略 |
3.3.1 城市供用水特征 |
3.3.2 水资源优化配置 |
3.3.3 节水 |
3.3.4 节水型城市 |
3.4 中小城市水文化建设策略 |
3.4.1 水文化内涵 |
3.4.2 水文化建设 |
3.4.3 水文化发展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调控分析 |
4.1 政府、市场两种调控行为分析 |
4.1.1 两种调控行为的约束原理 |
4.1.2 两种调控行为的约束比较 |
4.1.3 两种调控行为的约束结论 |
4.2 中小城市水利投融资改革 |
4.2.1 城市水利投资现状 |
4.2.2 城市水利设施投融资改革模式 |
4.2.3 经营城市水利 |
4.3 中小城市供水价格改革 |
4.3.1 供水价格构成分析 |
4.3.2 供水价格计价方式 |
4.3.3 改革配套措施 |
4.4 中小城市水资源管理改革 |
4.4.1 水资源管理现状 |
4.4.2 水资源管理改革 |
4.4.3 城市水务管理 |
4.5 小结 |
第5章 淮安市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
5.1 淮安城市水利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社会经济 |
5.1.3 水利特征 |
5.2 淮安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 |
5.2.1 评价方法 |
5.2.2 系统层评价 |
5.3 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对策 |
5.3.1 洪涝防治对策 |
5.3.2 水资源利用对策 |
5.3.3 水环境整治对策 |
5.3.4 滨水空间利用对策 |
5.3.5 建设资金筹集对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城市水利走向可持续发展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博士生阶段发表论着、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枣庄收回最大一笔排涝电费(论文参考文献)
- [1]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D]. 张希. 山东大学, 2020(01)
- [2]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 蒋满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3]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 冯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4]地根政治 ——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D]. 郭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5]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D]. 武华光.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6]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杰. 河海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