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如[1](2021)在《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体育中考分值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体育的关注陡然升温,体育课作为体育教育的主战场,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体育课是学生进行体质锻炼、获得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培养终身锻炼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学生的锻炼效果和锻炼强度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设计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投入及参与。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安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学生体育课上所表现出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能反映出教师课上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本研究对初中生在体育课上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进行调查,以了解初中生在体育课上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度,探究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对体育课的学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对情境兴趣、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枣庄市和济宁市8所中学的1112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量表》、《体育课学习投入量表》为研究工具,共发放1112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048份。运用Excel、SPSS25.0与AMOS2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果表明:(1)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结构包括新颖性、挑战性、探索性、注意力、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每一结构4个题目,共24题。在正式开展调查前先对89名调查对象进行预测,检验结果得出各题目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各维度信度系数也都高于0.7,分别为新颖性(0.723)、挑战性(0.760)、总体兴趣(0.800)、愉悦感(0.817)、注意力(0.831)、探索性(0.834),拟合效度良好(χ2/df=1.155,RMSEA=0.060,SRMR=0.042,GFI=0.924,CFI=0.935,IFI=0.937);(2)初中生体育课的学习投入结构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共17个题项。对89名预测对象的调查,检验学习投入各题目也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各维度信度系数分别为活力(0.797)、奉献(0.817)、专注(0.839),拟合效度良好(χ2/df=1.184,RMSEA=0.058,SRMR=0.037,GFI=0.968,CFI=0.979,IFI=0.980);(3)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所在地上都存在显着的差异性(P<0.01),学习投入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所在地上都存在显着的差异性(P<0.01),但在年级差异上并无显着性(P>0.05);(4)在对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情境兴趣中除挑战性这一维度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以外,其他五个维度都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5)最后以初中生体育课的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将与学习投入具有显着相关的情境兴趣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情境兴趣各维度中除新颖性和挑战性两个维度对学习投入无显着预测作用以外,其他四个维度:愉悦感、探索性、注意力以及总体兴趣对学习投入都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在不同性别和不同的学校所在地上存在显着差异性,即男生在体育课上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显着高于女生;城市学校的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度都显着高于农村学校的初中生。(2)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六维度中的探索性、注意力、愉悦感、总体兴趣对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中的探索性、注意力、愉悦感以及总体兴趣对学习投入具有影响作用。
马程[2](202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对方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目前关于应对方式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行为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生理和心理测量法,其中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是文献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国家正在致力于以新基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应用了在线体育教学,所以开展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类似线下学习倦怠的现象,而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情况如何,暂未见文献研究。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会影响学习倦怠,但应对方式是否影响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暂时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以及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1)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三个维度,均值分别为2.09、2、1.19。(2)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66,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25.7%;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85,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39.2%。(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女生大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类、艺术类、理工类、体育类;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农村大于城市。(4)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理工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情绪低落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行为不当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6)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7)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研究主要结论:(1)大学生所采用各种应对方式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2)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并且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高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3)大学生的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差异。(4)大学生的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专业、独生子女差异。(5)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倦怠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其中在体育学习情绪低落、体育学习行为不当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6)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7)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柳淑娟[3](2020)在《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与重构 ——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仍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此外诸多国家政策,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谱写了对妇女等少数人群体育参与的重视度。显然,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育质量的形势下,仍有学校体育参与性别失衡现象存在,特别是在篮球运动当中两性失衡问题尤为突出。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的均衡化发展,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因此解决高校篮球运动参与中两性失衡问题已刻不容缓。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民族志法、质性分析法(基于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个人生活史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市8所高校参与篮球运动的女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性别和积极性越轨理论视角出发,识别影响高校女生篮球运动参与偏好的因素群。基于现有样本中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路径依赖和偏好,以期探寻制约高校女生在篮球运动参与中的困境所在和社会文化规训机制,进而为促进女性篮球参与甚至两性体育参与平等提供一定的学理依据和路径依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高校女生体育参与偏好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造成了长久以来高校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1)普通高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主要包括想减肥、想长高、寻找自信等内在动机;球星效应、球鞋诱惑、应对考试等外在动机;内外动机的协调转换作用等三个方面;(2)客观存在因素,主要包括氛围、场地、器材、天气、身体素质等;(3)社会建构因素,主要包括在传统文化观念和固化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角色定位。2.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群组编码等步骤后整理得出普通高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路径依赖具有人为建构性和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校、家长和居住环境所营造的篮球支持情境激发和促进了她们过去和现在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2)同伴效应(兄弟姐妹、同学、室友、朋友等)推动了高校女生篮球参与偏好和实践行为的发生;(3)项目致趣点和群体体验促进了高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实践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在接触篮球运动后发现篮球运动自身有很多吸引主体参与的因素,参与者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发泄不良情绪、感受团队力量、展现自我、感受篮球运动带给参与者的快乐与自信等。3.对普通高校参与篮球运动的女生进行访谈发现大多数女生对篮球运动中凸显的性别差异现象持反抗态势,通过个人积极性的“越轨”行为对此发出挑战。本研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得出,支持参与者产生积极性越轨行为的路径依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自我赋权,参与主体通过积极性的姿态来应对甚至反抗进而满足自我需求;(2)具身认知和主体参与,在篮球运动和篮球有关的活动实践中提高主体认知度和参与度;(3)情境支持,主要表现为来自家庭、学校和居住环境等营造的篮球氛围。4.通过实地走访各高校和对访谈资料的反复研读与质性分析得出,多数高校女生在社会环境和家人对体育文化传统认知的影响下忽略了自身关注,反而更多的在乎外界对自身的看法,降低了其正确认识社会性别意识的机率,限制了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在社会性别的钳制和裹挟下依然自身难以脱敏,在教学项目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器材和场地等方面都表现出“两性无差别化”的教学现状;因此,提出从以下三方面对高校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进行重构:(1)社会层面,构建性别平等的体育政策,进行篮球规则和器材的软式化革新;加强女性在体育场域的话语权,促进女性体育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2)群体层面,加强群体氛围,营造浓厚的篮球支持情境。主要包括:从家庭、学校、篮球参与主体(包括老师、学生)等方面加强群体参与氛围;(3)个体层面,进行自我赋权,通过具身认知参与进而强化社会性别的主体意识。
周青青[4](2020)在《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父母方方面面的周到照顾,使其很少遭遇挫折,因而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他们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感情中的挫败以及求职过程中的不如意等挫折时,往往会不知所错甚至走入极端,因此,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抗挫能力,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全身心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从年级、性别、专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干部生与普通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信息支持,结论如下:(1)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在成就维度均值指标上较高,但在不适感耐受性维度、权利和情绪耐受性维度差异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体育院校学生经常参加专业训练和比赛,其挫折承受力较强。(2)男生挫折承受力总体及各维度上均高于女生(P<0.01),其原因可能是男女性别特点及对待新事物接受能力有关联。大四学生挫折承受力最高,其次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大三学生最低(P<0.05),可能大三学业任务较多,压力相对大些。(3)在四个专项的比较中,啦啦操专项生从整体上挫折承受力最强(P<0.01),其次为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专项生,可能是与专项特征有一定的关系。(4)非独生子女的挫折承受力高于独生子女(P<0.01),干部生挫折承受力明显高于普通生(P<0.01),其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对父母、家庭有更多依赖,干部生在工作中承担一定的责任,经历的磨练相对较多。(5)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生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包括:生活经验、挫折经历、主观体验、客观支持、学业及就业压力;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外部影响;学生因素包括动机因素、个性因素、情感因素、身体因素、能力因素。三者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心理的稳定和个人身心发展从内外因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6)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应对策略主要从完善学校挫折教育环境、挖掘学生自身抗挫潜能、努力挖掘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及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
陈恺琦[5](2020)在《体育学类本科生学习投入现状研究 ——以S大学体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群体的特点、专业培养要求及其学习情况的特殊性,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互相印证的方法,使用《体育学类本科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与相关的访谈内容作为调查工具,主要从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度以及校园环境支持度五个方面进行调查,探究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对该群体的学习投入水平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业挑战水平、教育经历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均超过中值水平,校园环境支持度得分最高;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和生师互动水平相对较低。2、不同性别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在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上的差异不显着。就其各维度而言,女生的学业挑战水平显着高于男生,男生的生师互动水平和教育经历丰富度显着高于女生。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和校园环境支持度上的性别差异不显着。3、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在专业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具体来说,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及其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历丰富度均显着低于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生。然而,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生学业挑战水平却显着高于其他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另外,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生校园环境支持度显着高于其他三个专业的本科生。4、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总体呈现出学习投入水平随着年级增高而降低的趋势。5、不同生源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差异显着。来自地方体校的本科生学习投入度最低。6、不同学业自评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在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其及各维度上均呈现出了显着的差异。总的来说,学业自评越高的本科生学习越投入。
冯俊琪[6](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提出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胡嘉瑜[7](2020)在《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教育部举行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发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时代呼唤。课堂是实施本科教育的主阵地,是保障立德树人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强烈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未来发展。但纵观当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危机普遍存在,难以激发学习激情和探究欲望的课堂日益为学生所厌倦。大学课堂应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场域,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在机遇和挑战同在,崛起与衰落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激发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潜能,需要对大学课堂教学重新进行目标定位,将卓越教学纳入高校的发展范畴,以卓越教学引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研究认为大学卓越教学是由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空内,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双方围绕高深知识的传递,创生而进行的一种超出平庸与一般,追求出色与更好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既追求德性的生发与弘扬,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堂始终,又致力于创造优质的体验,吸引学生沉浸其中。追求卓越教学已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之大势,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出台“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2014年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2015年英国政府提出卓越教学框架评估行动。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卓越教学思辨论证丰富,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卓越教学观;宏观层面卓越教学研究火热进行,但尚无课堂层面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种类繁多,但难与卓越教学相契合。本研究认为高深知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基调、教学学术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深层追寻、心流体验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高级诉求,因此在高深知识观、教学学术理论、心流体验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相关卓越教学研究成果建构了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并先后通过专家咨询、框架指标清晰度访谈、预测试调查对框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框架包括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等七个维度31个要素。以修正后的大学卓越教学框架为依据编制了“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采取随机取样法对S大学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70份,回收940份,问卷回收率为96.9%,有效问卷864份,问卷有效率为91.9%。随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3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采用混合分析软件MAXQDA20对问卷开放题进行归类分析。在问卷分析结果基础上,访谈了5位教师,了解教师对卓越教学的看法以及他们遭遇的教学困境,以充分把握卓越教学视角下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44分。当前大学课堂教学距离卓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课堂教学总体得分为3.53分,各维度均值得分从高到低为教学组织(3.81)>知识传授(3.69)>立德树人(3.68)>课堂互动(3.55)>教学学术(3.52)>认知收获(3.26)>过程体验(3.1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1)不同性别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五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并且男生评分显着低于女生;(2)不同年龄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并且00后学生的评分显着高于90后评分;(3)不同民族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仅在教学组织存在着显着差异,且少数民族学生评分显着低于汉族学生;(4)不同身份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仅在教学组织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且师范生评分显着低于非师范生;(5)不同年级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以及总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差异表现在:大一,大二显着高于大三、大四,且大四评分最低;(6)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以及总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差异表现在:自然科学显着低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7)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认知收获和过程体验这七个维度两两之间均在0.01的水平上存在显着的中低度正向相关;(8)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对因变量“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的变量及其影响系数分别是认知收获(β=0.525)、知识传授(β=0.158)、过程体验(β=0.141)、立德树人(β=0.098)、课堂互动(β=0.077)。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课堂过程体验难以达到心流之境界;第二,学生的课堂认知收获尚无深层之进步;第三,大学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彰显不足;第四,大学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仍待深化;第五,大学课堂教学疏于关注男女性别差异;第六,“00”后大学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第七,“大四现象”制约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八,自然科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以助力大学课堂教学实现卓越:第一、创造心流体验吸引学生享受课堂:(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2)多方位提升师生互动质量;(3)课堂教学使用“挑战-技能平衡”策略。第二、依托深度教学促进学生高阶发展:(1)教师学会反思审查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2)教师为课堂合理增负以提升教学含金量;第三、推动教学学术增强课堂学术韵味:(1)改革相关制度以提升教学地位;(2)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第四、开展课程思政深化课堂立德树人目标:(1)唤醒教师课程思政意识;(2)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第五、立足学生背景差异力争因材施教:(1)因性施教开发男女发展潜力;(2)因龄施教顺应00后鲜明特点;(3)因级施教破解大四危机现象;(4)因科施教展现学科独特魅力。
陈虹琴[8](2020)在《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的总和。学生学习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心智模式的改进、学校经验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目前实践当中,有关学生学习力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是较为欠缺的领域,现有的研究较多借鉴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未依托教育研究特点和需要,形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可操作性理论和实践方案,在教育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弱。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学生学习力形成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界定出“学习力”的核心要义,得出“学习力”的构成要素,依据学习力的构成要素,转化为问卷调查维度,编制《学生学习力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了Z校2年级—6年级学生的学习力现状,共收集样本数据1213份,其中有效样本1130份。通过Spss21.0和SPSSAMOS22.0对113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合对Z校教师的访谈、课堂观察以及学生学习资料,教师课堂教学情境等实物资料,探索学生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力形成的有效路径,丰富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归纳出学生学习力现状,发现Z校学生学习力在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发展较好。然而,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班干部、父母亲学历、母亲职业类型、辅导班报名情况这七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较显着。研究者依据问卷结果并辅之以对Z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资料,发现影响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家庭、教师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力双螺旋结构理论,建构了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个体背景变量具有显着影响;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显着影响;学习力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关系显着;学习力的形成与教师核心作用的发挥紧密联系;学习力的形成与精简的活动组织具有潜在关系。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学生、家庭、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要关注学生个体背景变量,以确保学习力的全面均衡发展;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学段差异,以实现学习力形成的精准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控性等素养,以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具体性;改善家庭育人功能,以增强学习力形成的保障性;增进相关主体间的协同性,以改善学习力形成的合作效能;优化学校活动组织,以加强学习力形成的关联性。
张倩[9](2020)在《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基础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过程中,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教育改革的要义。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性别平等是首要的,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基础教育领域中性别不平等现象突显,男生学业弱势现象越来越普遍。不论是从各校的学业成绩排名还是课堂表现、班级评奖评优等方面都反映出男女生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在学业方面的优势得到极大凸显且男女生的学业差距不断拉大。男生学业弱势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对性别与教育联结关系的忽视,直接影响了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有效开展。研究男生学业弱势现状,寻找解决男生学业问题的对策,不仅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男生群体学业自信,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实现男女生最优化发展。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调查研究依据。以农村A小学为例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选取三至五年级学生的期中成绩结合随机课堂观察与师生、家长的访谈,研究显示男生存在学业弱势。首先在学业成绩方面,男生学业成绩落后于女生;其次在课堂表现方面,男生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课堂不良行为频发;最后是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处于“局外人”的位置,表现为男生担任班干部的比例较低,班级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座位处于边缘化。造成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男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以教育学、社会学及性别差异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支撑,着眼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的教育对策:男生自身特点的改进策略,提高男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掌握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学校教育的改善策略,鼓励男教师加入教师队伍,转变教育模式,以多元化教育为中心,平等对待和差异对待相结合,因性施教,因性评价;家庭教育的改善策略,呼唤父亲回归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社会文化的改善策略,合理开展性别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男女生之间不是“零和”的斗争状态,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正视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尊重性别差异并超越性别差异,以自我反思为起点唤醒主体意识,促进男女生共同进步,推动农村教育良好发展。
刘洪翔[10](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二、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课是体育教育的主战场 |
1.1.2 学习投入是学生课堂上学习状态的表现 |
1.1.3 兴趣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 |
1.1.4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情境兴趣的相关研究 |
2.1.1 学习兴趣 |
2.1.2 情境兴趣的概念界定 |
2.1.3 情境兴趣的测量 |
2.1.4 体育情境兴趣的研究现状 |
2.2 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2.2.1 学习投入的概念 |
2.2.2 学习投入的测量 |
2.2.3 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2.3 情境兴趣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图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方案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抽样方法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4.2.4 逻辑分析法 |
4.3 研究工具 |
4.4 量表适用性检验 |
4.4.1 预测对象 |
4.4.2 项目分析 |
4.4.3 信度分析 |
4.4.4 效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的现状 |
5.1.1 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的现状 |
5.1.2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的现状 |
5.1.3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高低分组的情境兴趣差异性统计 |
5.2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统计 |
5.2.1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在性别上的差异性统计 |
5.2.2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在年级上的差异性统计 |
5.2.3 不同学校所在地的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的差异性统计 |
5.3 初中生体育课的学习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统计 |
5.3.1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的性别差异性统计 |
5.3.2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的年级差异性统计 |
5.3.3 不同学校所在地的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的差异性统计 |
5.4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
5.5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与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6 讨论 |
6.1 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 |
6.1.1 初中生体育课情境兴趣的现状分析 |
6.1.2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 |
6.1.3 初中生体育课学习投入高低分组的情境兴趣差异分析 |
6.2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和学习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2.1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2.2 初中生体育课的学习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3 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
6.3.1 新颖性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6.3.2 挑战性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6.3.3 探索性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6.3.4 注意力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6.3.5 愉悦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6.3.6 总体兴趣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应对方式 |
1.3.2 线下体育学习倦怠 |
1.3.3 线上体育学习倦怠 |
2 文献综述 |
2.1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2.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1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概念 |
2.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2.3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2.3.1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概念 |
2.3.2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
2.4 应对方式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
4.2.2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3 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3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分析 |
4.3.1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对比分析 |
4.3.2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对比分析 |
4.4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2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5 讨论 |
5.1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 |
5.2 大学生线下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 |
5.3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3)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与重构 ——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性别定义的演化:生理性别到社会性别 |
2.1.2 体育参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 |
2.2.2 女性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3 女性篮球运动的相关研究 |
2.2.4 高校女生体育参与的相关研究 |
2.2.5 高校女生篮球运动的相关研究 |
2.3 两性体育参与失衡的学术思想史梳理 |
2.3.1 历史进程中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性别平等与差异之争 |
2.3.2 女性主义性别平等与差异之争: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 |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质性研究法 |
3.3 研究路线 |
第四章 基于个人生活史的篮球参与偏好与路径依赖的质性研究 |
4.1 女生篮球运动偏好与实践行为发生的路径依赖 |
4.1.1 学校、长辈和居住环境营造的篮球情境对女生篮球参与偏好行为的影响 |
4.1.2 同伴影响对女生篮球参与偏好的促进 |
4.1.3 项目致趣点和群体体验与女生实践行为发生的关联 |
4.2 女生篮球参与偏好与实践行为发生的异质性 |
4.2.1 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要素 |
4.2.2 客观现实与社会建构:制约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因素 |
4.3 女生篮球参与中的积极性“越轨”及其路径依赖 |
4.3.1 自我赋权 |
4.3.2 具身认知与主体参与 |
4.3.3 情境支持 |
第五章 高校女生篮球运动参与性别失衡的重构路径 |
5.1 社会层面,构建性别平等的体育政策 |
5.1.1 在器物方面,进行篮球规则和器材的软式化革新 |
5.1.2 在话语权方面,促进女性体育参与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
5.2 群体层面,营造浓厚的篮球参与氛围 |
5.3 个体层面,通过具身认知参与强化社会性别的主体意识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挫折的定义 |
2.1.2 挫折承受力 |
2.1.3 舞蹈表演专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在教育领域中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在体育领域中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3 舞蹈表演专业与挫折承受力相关的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3.研究任务 |
4.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2.4 心理测量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4.2.6 技术路线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现状 |
5.1.1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状况及分析 |
5.1.2 不同年级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
5.1.3 不同性别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
5.1.4 不同专项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
5.1.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
5.1.6 干部生与普通生在挫折承受力中的差异分析 |
5.2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 |
5.2.1 指标筛选结果 |
5.2.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5.3 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应对策略 |
5.3.1 完善学校挫折教育环境 |
5.3.2 挖掘学生自身抗挫潜能 |
5.3.3 努力挖掘学科专业特色 |
5.3.4 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 |
5.3.5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体育学类本科生学习投入现状研究 ——以S大学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概念界定 |
1.4.1 体育学类本科生 |
1.4.2 学习投入 |
1.5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综述 |
2.1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概念界定 |
2.2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量化研究 |
2.2.1 横断研究 |
2.2.2 纵向研究 |
2.3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质性研究 |
2.4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 |
2.5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
2.5.1 社会因素 |
2.5.2 学校因素 |
2.5.3 个人因素 |
2.6 与体育学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相关的研究 |
2.7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量化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工具 |
3.3 抽样及正式施测过程 |
3.4 数据分析 |
3.4.1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描述性分析 |
3.4.2 不同性别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3.4.3 不同专业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3.4.4 不同年级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3.4.5 不同生源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3.4.6 不同学业自评的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第四章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工具 |
4.3 抽样及正式访谈过程 |
4.4 访谈资料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现状 |
5.1.2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性别差异 |
5.1.3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专业差异 |
5.1.4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年级差异 |
5.1.5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生源差异 |
5.1.6 S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习投入的成绩差异 |
5.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大学卓越教学研究 |
(二)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框架的构建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1.高深知识观 |
2.教学学术理论 |
3.心流体验理论 |
(二)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构建 |
1.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图解 |
2.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特征 |
3.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各维度的内涵 |
(三)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修正 |
1.专家咨询 |
2.框架指标清晰度访谈 |
3.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第一次修正结果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三)问卷预测试调查 |
1.项目分析 |
2.信度分析 |
3.效度分析 |
4.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第二次修正结果 |
(四)正式问卷的施测 |
1.问卷审核 |
2.数据清洗 |
3.数据转化 |
五、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一)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描述分析 |
(二)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差异性分析 |
1.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性别差异分析 |
2.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年龄差异分析 |
3.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民族差异分析 |
4.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师范生身份差异分析 |
5.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年级差异分析 |
6.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学科差异分析 |
(三)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以学生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基于MAXQDA对问卷开放题的归类分析 |
(六)小结 |
六、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的课堂体验难以达到心流之境界 |
(二)学生的课堂认知收获尚无深层之进步 |
(三)大学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彰显不足 |
(四)大学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仍待深化 |
(五)大学课堂教学疏于关注男女性别差异 |
(六)“00”后大学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 |
(七)“大四现象”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 |
(八)自然科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
七、大学课堂教学实现卓越的对策 |
(一)创造心流体验吸引学生享受课堂 |
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
2.多方位提升师生互动质量 |
3.课堂教学使用“挑战-技能平衡”策略 |
(二)依托深度教学促进学生高阶发展 |
1.教师学会反思审查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
2.教师为课堂合理增负以提升教学含金量 |
(三)推动教学学术增强课堂学术韵味 |
1.改革相关制度以提升教学地位 |
2.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
(四)开展课程思政深化课堂立德树人目标 |
1.唤醒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
2.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 |
(五)立足学生背景差异力争因材施教 |
1.“因性施教”开发男女发展潜力 |
2.“因龄施教”顺应00后鲜明特点 |
3.“因级施教”破解大四危机现象 |
4.“因科施教”展现学科独特魅力 |
八、研究反思与展望 |
1.研究的创新 |
2.研究的不足 |
3.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学习力的发展是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现实要求 |
2.学习力的发展有助于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 |
3.学习力的发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习 |
2.学习力 |
(二)学习力的内涵 |
1.学习力内涵的能量观 |
2.学习力内涵的品性观 |
3.学习力内涵的素质观 |
4.学习力内涵的能力观 |
5.学习力内涵的发展观 |
6.学习力内涵的综合系统观 |
(三)学习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1.“三要素说”和“综合体说” |
2.“四要素说”和“七要素说” |
(四)提升学习力策略的研究 |
(五)学习力评估方法研究 |
1.“蜘蛛图”动态评估方法 |
2.学习力提升的评估方法 |
(六)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反思和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学习力双螺旋结构理论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课堂观察法 |
4.实物分析法 |
(三)研究工具 |
1.学习力访谈提纲 |
2.学习力调查问卷 |
五、Z校学习力现状 |
(一)样本选取 |
1.调查样本主要特征 |
2.调查样本课外班报名情况 |
3.调查样本父母学历特征 |
4.调查样本父母职业类型特征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学习力总体描述 |
2.学习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
六、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
2.自控性与坚持性对学习毅力的影响 |
3.自我反思和学习策略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4.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对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激活 |
(二)家庭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2.家庭教育理念对学习能力与学习毅力的影响 |
3.家庭教育行为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4.家庭教育态度对学习能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
(三)教师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对学习动力与学习毅力的影响 |
2.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对学习动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3.教师的学生观对学习能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4.教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
5.优质案例——教师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
(四)其他因素对学习力形成的影响 |
1.同伴对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2.学校活动组织对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的影响 |
3.社会对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的影响 |
4.优质案例——学校军训活动对学生学习毅力的锻炼 |
(五)学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1.学习力形成影响因素模型的核心 |
2.学习力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3.小结 |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个体背景变量具有显着关系 |
2.学习力在学段上呈先慢后快的发展趋势 |
3.学习力的形成与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具有内在关联 |
4.学习力的形成与家庭教育能力高低具有密切关系 |
5.学习力的形成与教师核心作用的发挥具有紧密联系 |
6.学习力的形成与学校活动组织具有潜在关联 |
(二)研究建议 |
1.关注学生个体背景变量,以确保学习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
2.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学段差异,以实现学习力形成的精准培养 |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控性等素养,以把握学习力形成的具体性 |
4.改善家庭育人功能,以增强学习力形成的保障性 |
5.增进相关主体间的协同性,以改善学习力形成的合作效能 |
6.优化学校活动组织,以加强学习力形成的关联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学习力形成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习力形成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习力形成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习力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男生学业弱势现象普遍存在 |
2.农村男生学业弱势是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业 |
2.学业弱势 |
3.性别差异 |
(四)理论基础 |
1.教育公平理论 |
2.性别差异心理学理论 |
3.性别差异教学理论 |
4.社会分层理论 |
(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有关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 |
2.国外有关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 |
3.对已有文献评述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1.研究情境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二、农村A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现状 |
(一)男生学业成绩落后于女生 |
1.学业成绩的总体分析 |
2.学业成绩的学科分析 |
3.与其他研究者结论一致 |
(二)课堂表现男生逊于女生 |
1.课堂互动男生参与度低 |
2.男女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差异性 |
(三)班级管理的“局外人” |
1.班级“干部角色”性别失衡 |
2.班级活动的旁观者 |
3.教室座位的边缘化 |
三、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男女生性别差异 |
1.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
2.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
(二)同辈群体关系 |
1.社会分层式交往 |
2.同辈群体的消极引导 |
(三)农村学校教育的影响 |
1.教师结构分布不合理 |
2.教师刻板印象与性别期待 |
3.教学模式呆板单调 |
4.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
5.男生的天性与现行教育模式的冲突 |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
1.父亲角色的缺位 |
2.家庭学习环境恶劣 |
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
(五)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1.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 |
2.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四、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教育对策研究 |
(一)男生自我改进策略 |
1.培养男生自我管理能力 |
2.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
3.掌握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 |
4.形成积极向上的同伴群体关系 |
(二)学校教育完善策略 |
1.鼓励男性加入教师队伍,平衡教师结构 |
2.平等对待与差异对待相结合 |
3.转变教学模式,“因性施教” |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因性评价” |
5.面对农村实际,开展劳动教育 |
(三)家庭教育改善策略 |
1.呼唤父亲回归家庭教育 |
2.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
3.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
(四)农村社会文化改善策略 |
1.合理开展性别教育活动 |
2.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体育课的情境兴趣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陈彦如.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D]. 马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与重构 ——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质性研究[D]. 柳淑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4]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研究[D]. 周青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5]体育学类本科生学习投入现状研究 ——以S大学体育学院为例[D]. 陈恺琦.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嘉瑜. 西南大学, 2020(01)
- [8]小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个案研究[D]. 陈虹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D]. 张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10]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