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雪的交易方程及其对中国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柏栋皓[2](2020)在《我国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货币化率指标是由Mckinnon于1973年提出,用来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金融深化程度。在过去近三十年间,我国货币化率几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币化率更是出现了畸高的增长态势,这不禁让国内外众多经济学者担忧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危机等问题。同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相较于实体经济的长期低迷,我国虚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一方面,以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为主的虚拟经济部门所创造的GDP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日益增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虚拟经济部门的自我循环趋势日益加剧,大量货币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部门并在其中空转套利。因此,本文结合上述两个重要经济现象,尝试从经济过度虚拟化的角度探究其对我国高货币化率的影响,为引导我国经济更好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我国高货币化率的背景下探究了近年来不同层次的货币增幅情况,并结合同期虚拟经济部门快速发展的态势,认为我国持续畸高的货币化率与当前的经济虚拟化密不可分。其次,本文从逻辑上分析了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机制,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虚拟经济特殊的创造GDP机制。本文通过对比实体经济部门发现,虚拟经济部门可以通过货币直接创造GDP,其创造机制脱离了物质生产的过程,导致虚拟经济部门创造的GDP仅占其使用资金的很小比例。这就意味着虚拟经济部门单位货币创造GDP的效率相对较低,从而认为虚拟经济部门创造GDP占比的增多必然会带来货币化率的提高,历史的相关数据以及模型推导也支持了本文这一判断;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货币资金的传导机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虚拟经济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率差值开始凸显。大量货币资金出于逐利性而偏好流向以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为主的虚拟经济部门,并在系统内部空转套利,导致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进而影响了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速度。并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必然增加货币需求,从而促使我国货币化率进一步升高。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通过建立VAR时间序列模型对此进行了计量分析。从脉冲响应结果图可知,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商业银行同业存放额以及证券市场总市值的增加都会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产生显着地负向冲击,且在初期尤为剧烈。同时,从方差分解图中可知,上述三个变量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持续下降也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度,实证结果符合本文预期。最后,本文为了更好地引导我国经济运行减缓过度虚拟化,使虚拟经济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职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优化银行信贷流向,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2)完善金融机构监管机制,严禁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套利;(3)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避免土地住房过度货币化。
黄诗哲[3](2020)在《论资产泡沫的结构性与货币供给关系-货币数量方程的扩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弗里德曼将货币数理方程进行统一以后,对宏观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诠释,这三者是全球各政府、央行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政策调节可以对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较好的理论保障。但布雷顿森体系崩溃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泡沫经济以更频繁,更广泛的形式进行出现,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因此,当将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资产泡沫加到货币数量方程时,不仅可以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完善,还可以制定更好的经济政策保证资产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稳定运行。通过对泡沫经济这一概念的系统梳理,回顾历史事件中的泡沫经济事件,得到泡沫经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主要是因为货币自身发展的独立运行特征使得货币资金过度在某一类资产进行集中,使得价格过度膨胀,这类资产产生的泡沫相对通货膨胀来说,更具有结构性。通过对资产市场加入到货币数量方程,使得新的方程对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异象更加具有解释能力,而导致这种货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分配结构的失衡,货币分配结构失衡则是货币过度虚拟化的结果。新理论模型下,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从讨论模型变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现代经济体系下,不一定产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超发只是结构性资产泡沫产生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货币超发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使得货币过度虚拟化,进而产生较严重的资产泡沫,货币供给政策应针对货币供给的分配结构严重失衡进行相应调整和制定。全文由5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从全文的角度进行介绍,包括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基本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最后是文献综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进行了文献综述,首先是通过历史中的泡沫事件对泡沫的定义进行论述和总结,得到泡沫的基本定义,再从历史事件中泡沫形成的过程分析,找到泡沫的结构性特征,论述了实体经济对应着通货膨胀,而泡沫则是资产市场的产物,最后对货币数量方程中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与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新的关系的文献进行论述。第二章—通过对传统货币数量方程的研究和分析,指出该方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无效性,以及对现代经济的货币现象无法解释的缺陷进行探讨。认为在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从宏观经济构成了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结构性泡沫,以及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门内部的泡沫,因为内部产品的多样化,也形成了内部的结构泡沫,因此若想对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有更好的解释,则必须对货币数量方程进行完善和扩展,得到新的货币数量方程。第三章—在新的货币数量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详细论述资产泡沫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是指资产市场内容结构,主要通过两个内部市场来进行分析,一个是股票市场,一个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是因为价格偏离基本价值过度,而导致价格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过度流入,当资金过度流入资产市场时,在市场内部仍然会有一个资金的分配和流动,这种泡沫有时是两上市场都有,有时是单一某个市场,所以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先对泡沫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再就是结构性的产生的原因加以探讨。第四章—结构性资产泡沫产生的现实成因。在这章,将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分析结构性资产泡沫产生的现实成因,从上一章可以得到,货币结构的非均衡性是主要原因,而货币结构失衡的原因也将从两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新的货币方程,资产泡沫为什么具有结构性,以及产生的原因,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到相关结论,并进一步对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给出政策建议。
赵楠[4](2020)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和推进,我国也开始借鉴和采用了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学术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非常关注。但是,对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试图从货币政策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角度来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首先,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是从对货币的起源、本质及作用开始探讨的。对经济思想史上有关货币起源及本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金属论”和“货币名目论”、以及货币作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乃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即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的观点,为货币政策有效性找到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施历程,并总结了各自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就意味着一定的条件性,进而从两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中总结出货币政策有效性所需的一般条件以及中美两国的差别条件;最后,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面对的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总结了这一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完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即保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多种政策配合解决众多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内外部均衡等措施;第二,改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即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等措施。总之,所有这些宏微观条件改善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
王虎邦[5](2018)在《中国宏观杠杆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宏观杠杆率是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高杠杆风险已成为全球经济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美国经济的稳健增长,美联储的加息不可避免地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溢出效应,而去杠杆化正成为全球趋势。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使得外部环境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把去杠杆的成效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衡量指标。“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以确立。2016年公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经济去杠杆,指出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历史时期,就此提出了以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为首的三大攻坚战部署。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有序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而更加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2018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指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基于错综复杂国内外形势的考虑,本文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融资工具更趋多元化,实体经济的融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演变,以股票和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虚拟经济“热”而实体经济“冷”的社会融资结构非均衡性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有效平衡去杠杆与实体经济合理融资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经检验该面板数据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既存在着银行信贷融资、股票与债券融资对实体经济影响,也存在实体经济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影响。同时,对社会融资规模进行趋势分解后发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剧烈,这意味着金融深化导致融资环节增多、链条拉长、金融风险增加。此外,对实体投资、银行信贷融资、金融市场融资等各变量进行空间相关性的莫兰指数检验,表明各变量指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正依赖性。通过引入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交互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银行信贷、股票与债券融资方式都显着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政策相关性及不均衡特征。二、宏观企业杠杆率飙升使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脆弱性显着增加,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资产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决定着未来债务的动态发展路径和方向,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运行效率并与金融稳定密切相关。为化解企业杠杆率过度提高和资产价格泡沫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危害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本部分的研究以抵押担保约束模型为经济理论基础,即企业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外部融资,对其杠杆率施加上限约束,保证未到期债券及营运资本贷款总规模不超过抵押担保资产市场价值的相应比例。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了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所呈现的区制结构性特征,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相互传导的程度、路径与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升杠杆容易、降杠杆困难;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呈逆周期特性,与资产价格呈顺周期特性;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着非对称效应。此外,为保证企业杠杆率对经济周期及资产价格影响的动态特征结论的稳健和可靠,进行了递归参数稳健性检验与分析。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集聚了引发局部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因素,给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带来压力,而且还造成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活力与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不平衡和风险状况实施有效评估和动态监管,本部分的研究在Barro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平滑迁移机制,考察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发展的平滑迁移特征及其区域异质性,以期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进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随着政府新增债务率的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特征。东、中、西各地区新增债务率的核密度分布情况也反映了地方债务动态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特性。同时,研究还揭示了部分省份债务调整、偿债能力、结构失衡可能导致风险暴露问题。地方政府平均新增债务率的门槛值为8%。低于该值时,地方债务增加会显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该值时,地方债务对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影响机制平滑转向低速影响机制。此外,中西部地区债务风险具有长期性和刚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债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不均衡程度明显且省级分化特征突出。四、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和家庭流动性约束显着恶化对消费升级和经济产出的影响不容忽视,应警惕由此带来的隐患金融风险和经济下滑风险。为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完善持续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本部分的研究以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为经济理论和模型设定基础,基于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获得各类消费品收入需求弹性,并以高层次商品消费支出占比作为居民消费升级的度量指标。运用TVP-SV-FAVAR模型对居民杠杆率的时变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在模型参数中引入动态响应机制,以反映经济现实中结构变迁特征。结果表明:居民加杠杆短期内有助于消费升级,然而这种效果在长期内并不可持续表现为负向作用;居民加杠杆短期内对经济产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长期内对经济产出则形成持续的促进作用;住房资产在居民杠杆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所形成的财富效应和抵押品增值效应大于流动性约束所致的抑制效应。因此,既要重视债务占比高的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灰犀牛”风险,也要关注居民杠杆增长的质量,警惕家庭债务的“黑天鹅”风险。五、随着去杠杆进程的逐步演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所增加,以及金融市场呈波动加剧的情况,这些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紧缩效应。与此同时,高杠杆风险的不断积累与传导路径的复杂调整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如何借助货币政策来平衡“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有鉴于此,本部分的研究将宏观杠杆率的动态调整模型引入到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内,结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总需求曲线,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进行估计,考察了货币政策在平衡“稳增长”与“去杠杆”过程中所具有的时变特性及结构性差异,以期在科学地去杠杆进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反应在去杠杆过程中存在非对称的齿轮效应。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间具有显着的时变特性和非线性效应,但其调控效力在逐步减弱;企业和居民部门对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敏感,但政府部门并不敏感;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变慢且进入“惰性”区间,政府和居民杠杆率修正速度逐步加快。提出充分统筹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以共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建议措施。综上所述,宏观杠杆率是一个总量视角,但往往容易掩盖其结构性问题。无论是高杠杆的国有企业,还是地方政府本身的隐性债务,以及近年来迅速攀升的居民债务,在去杠杆过程中都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使宏观杠杆水平具有可持续性。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宜稳健中性。当然,解决体制性结构性问题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同时还要统筹协调好宏观审慎和财政政策结构调整的核心功能,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总需求下降过快,还可以优化杠杆结构,并在去杠杆的同时补齐短板。进而通过在总量上“稳杠杆”、在结构上“去杠杆”、在效率上“优杠杆”的路径,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都[6](2018)在《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其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相结合,以数量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时期,货币供给量水平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以利率为调控手段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有关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的时变特征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向价格型调控倾斜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从货币交易方程MV=PY的角度出发,从有效货币供给水平、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以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走势三个方面,对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与调控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并总结了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施政状况及其面临的现状。随后,我们将目光放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比研究之上,从宏观与时变的角度对比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趋势性特征与实际调控效果,比较二者在不同宏观经济调控层面的优劣,进而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选择框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本文全文分为7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全文研究的绪论部分,这一章系统地对数量型货币政策以及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内涵,调控手段以及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用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概念以及其他各国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不同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综述。在以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与研究目的,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出铺垫。从本文的第二章开始至第四章为止,为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系统研究部分。其中第二章主要从我国货币有效货币供给水平与货币供给缺口的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存在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并且我国的货币供给水平与实际货币缺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在广义货币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两种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水平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第三章主要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对M2供给的统计公式,从货币供给层次分解的角度,对我国不同经济阶段广义货币供给结构的数字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结构的动态演进趋势。随后,我们利用TVP-VAR模型,从广义货币供给结构调整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信贷水平与外汇储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调控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下降,货币中性化特征明显的现象,给出了货币供给结构层面的解释。第四章主要对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且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简要的计算,对其趋势性以及趋势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其中M0的流通速度V0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U”型走势,M1与M2的流通水平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这种流通速度的下降将会使得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相应的下降,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受到了限制。然而,货币流通速度趋势的稳定下降同样使得中央银行能够对M2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预期,进而能够对我国实际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相对准确地计算。货币供给量调控仍旧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调控手段。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比研究部分。在第五章中我们利用TVP-FAVAR方法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因子模型,估计并分析了在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具有调控效应较强,调控周期较长的特点;相比之下,利率调控的调控效应较弱,并且短期效应较为明显。就产出效应而言,次贷危机后货币供给量调控与利率调控的产出效应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次贷危机后,M2调控对产出的调控效果趋于稳定,而利率与产出之间的关联性则不断提升。此外,二者对于通货膨胀水平方面的调控效应均十分显着,控制货币数量与调节利率都是稳定物价的有效手段。第六章从利率调控对异质性通货膨胀调控的角度出发,首先建立了新凯恩斯框架下包含泰勒规则的通货膨胀模型,从消费者与生产者两个角度分析了利率对不同层面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差异性。随后利用TVP-VAR模型,从不同经济阶段的角度分析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对CPI与PPI调控效应的时变特性与动态差异,并对2010年以来我国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产生与持续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第七章从中央银行规则型货币政策选择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综合对比了中央银行在施行数量型规则、利率规则以及“混合规则”模型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以及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宏观经济应对经济体外生冲击的反应情况。就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其有着易于定量调控以及趋势性调控方面的优势,并且具有调控周期长,应对外生冲击能力弱的特点。而利率政策规则在宏观调控反应速度,反应幅度以及波动性调控方面效果较强,具有较强的短期效应,能够满足中央银行的连续性需求和预调微调的调控模式。最后,由于“混合规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对货币供给量水平以及利率水平进行调控,因此同时具有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的特点,通过量价二者之间的互补能够规避单一政策调控过程中的缺陷,但是就调控效果而言却并不突出。
姚瑶[7](2017)在《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宏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现象,但是相比通货膨胀的老生常谈,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研究相对较少。经济思想史上对该问题的探讨主要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分别处于这两个时代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与克鲁格曼都对通货紧缩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二者的理论却大多被一笔带过,更没有人将其进行比较。实际上,费雪和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通货紧缩的治理以及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分歧。费雪从供给角度,以自己的“交易方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债务在加强通货紧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债务-通货紧缩螺旋,提出以通货再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克鲁格曼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为基石,从需求角度论证了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主张——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本文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比较法,系统梳理费雪和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找出两位经济学家阐述问题的异同,并对其做了客观的评价,为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结论是,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有三点共同之处和三点分歧。其共同之处,一是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相似性;二是都肯定了过度负债对通货紧缩的作用;三是都主张用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在分歧方面,一是费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方程”,与凯恩斯相左,克鲁格曼则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二是费雪从供给角度解释通货紧缩成因,而克鲁格曼则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有本质区别;三是用通胀治通缩的操作方式不同,费雪主张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给量,而克鲁格曼的主张更为激进,建议央行制定一个具体的通货膨胀率,以提高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
陆平[8](2016)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作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手,他的经济思想、经济哲学改变了经济学发展史的进程,对西方思想界、政界、商界和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研究此前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尤其是在他2006年去世以后,很多文献总结了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本文的意图,是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弗里德曼的文本为基础,把他放在20世纪后半叶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洞见。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在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对弗里德曼的思想、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部分阐述弗里德曼理论的应用,第三部分是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评价。比较部分由五章构成,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理论的总体考察、方法论比较、宏观经济思想比较、社会影响的比较和企业伦理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本文阐明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是工具主义哲学的一个特例,说明了他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释了他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批评了他在企业伦理学方面的混乱。本文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的应用,分别是在英国的实验和中国曾经采取过的货币主义政策。弗里德曼的政策影响在英国要大于美国,所以本文选择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弗里德曼虽然有很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但其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在现实中并未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也曾采纳过弗里德曼的建议治理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显着。评价部分首先肯定了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贡献,然后分析了他的方法和理论的缺陷。此外,本文从新自由主义和方法论这两个角度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评价,尤其是从“二元经济学”的视角对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提出了批评。
周继燕[9](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于宾[10](2013)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一起决定了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决定了名义产出的水平。在既定的名义收入增长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由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的趋势和水平也反映出经济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长期以来,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与流通速度函数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被较好地预测到,也能够为货币政策提供有用的指导。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其变化也难以预测。西方国家的货币当局调整政策思路,或者采取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或者采用利率作为政策中介目标。但对于那些依然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国家来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于货币当局货量调控的效果依然有重要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起宣布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6年开始实行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起取消贷对款规模的限制。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从以信贷规模控制为主的直接调控变为以货币总量调节为主的间接调控,因而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课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按照1:8的经验公式进行货币投放,即现金流通量与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比为1: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改革推动的货币化进程造成的。目前我国采用广义货币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的M2/GDP比率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其它转轨国家的水平。我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是与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时,效果往往不理想;另一方面,货币供给的高增长并未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变化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问题,进而为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和希望达成的目标。事实上,笼统地讲货币供给量与名义收入间的关系是粗略的,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货币数量政策的传导效率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分析中国货币流通速度背后反映的货币传递机制问题,特别是其资产市场渠道。本文第2章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并结合有关预期的不同假设,来说明货币供给和名义产出之间的关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古典模型中,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都只是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影响实际产出。在价格刚性的凯恩斯模型下,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只影响实际产出而不影响价格水平,因为价格是刚性的。在一般模型下,货币流通速度与与货币供给一样,既影响价格水平,也影响实际产出。第3章回顾和梳理国际上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发达国家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特征、影响因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等。因为各国已经或即将经历相似的金融制度变迁,发达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历程,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和政策实践有启示意义。在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制度主义假说是对这种特征的解释,即U型模式是货币化进程和金融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化进程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和短期波动方面,1982年美国M1的“速度之谜”引起了大量争论,从那时起美国放弃M1作为政策中介目标。随着M2的流通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不稳定,美国又放弃了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再次证明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重要性。第4章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其效果,测算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变化和短期波动特征,并揭示其反映出来的经济与金融体统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VO体现出一定的U型特征。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推动的。90年代以后VO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这是由金融发展引起MO的替代品增加引起的。从短期波动来看,V1和V2都体现出顺周期波动的特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变化是对逆风调节的货币政策效果的抵消。目前,我国以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我国M2的流通速度水平过低,说明我国经济中存在超额货币问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效果一直不佳。第5章对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协整回归,并详细考察其中货币化进程与金融发展这两个主要的制度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化进程和金融现代化程度在回归结果中的表现符合制度主义假说的判断。我国的货币化进程不仅涵盖了产品市场,还涵盖了资产市场和各种生产要素领域的货币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其水平依然较低且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作用尚未发挥出来。除了制度因素外,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还有利率、储蓄率、通胀率等。因为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货币向支付手段转化的效率,也反映了货币数量变化的影响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第6章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传导效率问题,特别是货币政策通过资产市场的传导效率问题。本章分析货币数量变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来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机制。从货币数量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看,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通畅的,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出现了阻塞,原因是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割裂;从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来看,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能够起到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作用;但股票价格的上升无法起到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作用。总体来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股票市场这个板块上出现了问题,股票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失效,而房地产市场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各种经济力量共同影响和决定的。中央银行不能直接精确地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速度,但可以采取措施间接引导其向合意的方向变化。我们应当在保持货币供给量合理、适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改变当前货币流通速度过低的局面,改善货币数量调控的政策效果。
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及其对中国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费雪的交易方程及其对中国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一 货币化率概述 |
二 虚拟经济相关概念概述 |
(一)虚拟经济内涵 |
(二)房地产的虚拟性 |
(三)虚拟经济的功能 |
三 货币、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三者关系 |
四 货币流通速度相关理论研究 |
(一)货币流通速度概念概述 |
(二)经济虚拟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机制 |
(三)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化率的影响机制 |
第三章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与高货币化率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货币化率增长趋势及其分析 |
(一)货币化率增长趋势 |
(二)货币化率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
二 虚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一)金融业发展现状 |
(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
(三)虚拟经济发展评述 |
第四章 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基于虚拟经济创造GDP机制的分析 |
一 虚拟经济创造GDP机制对货币化率的影响分析 |
二 虚拟经济创造GDP机制对货币化率的影响理论推导 |
三 虚拟经济创造GDP机制对货币化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中国与美国 |
第五章 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基于虚拟经济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分析 |
一 经济虚拟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一)房地产业资金沉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二)“金融空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二 经济虚拟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
(一)实证分析 |
(二)实证总结 |
三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化率升高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
一 优化融资渠道,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 |
二 建立完善监管机制,防止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套利 |
三 加强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避免土地住房过度货币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资产泡沫的结构性与货币供给关系-货币数量方程的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资产泡沫及泡沫结构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泡沫形成机理的研究综述 |
1.2.3 货币数量方程与货币供给的研究论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框架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货币数量方程的扩展 |
2.1 新货币数量方程 |
2.1.1 对货币数量方程扩展的理由 |
2.1.2 新的货币数量方程的构建和资产泡沫的结构性 |
第3章 资产泡沫的结构性形成机理 |
3.1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宏观分析 |
3.1.1 资产泡沫产生结构性的理论与文献论述 |
3.2 在新方程下资产泡沫的结构性形成机理 |
第4章 结构性资产泡沫产生的现实成因 |
4.1 虚拟经济部门 |
4.2 货币分配结构不均衡的原因及特征 |
4.2.1 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假设前提:货币过度虚拟化 |
4.2.2 货币过度虚拟化的测度及相关表现 |
4.2.3 货币过度虚拟化的相关表现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论文结构 |
1.3 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1.1 货币金属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
2.1.2 货币名目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
2.1.3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2.2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
2.2.1 货币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
2.2.2 货币非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
2.2.3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2.3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分歧的理论依据 |
2.3.1 货币政策无效性的理论依据 |
2.3.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
2.3.3 货币政策无效性与有效性理论分歧之评价 |
2.4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基础分析的总结 |
第3章 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3.1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践 |
3.1.1 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
3.1.2 罗斯福新政的应急金融措施 |
3.1.3 罗斯福新政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2 20世纪60-70年代“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历史背景 |
3.2.2 美国经济“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
3.2.3 美国滞胀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3 2007年“次贷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影响 |
3.3.2 美国为期六年的四次量化宽松 |
3.3.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
3.4 对美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3.4.1 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条件性的阐述 |
3.4.2 凯恩斯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特色 |
3.4.3 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其他政策配合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历程及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4.1 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的货币政策实践 |
4.1.1 1984年-1996年从频繁调整到反通胀为主的货币政策 |
4.1.2 1997年-2002年以反通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
4.1.3 2003年-2007年为稳定经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4.2 2 007年“次贷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
4.2.1 2008年-2010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货币政策 |
4.2.2 2011年以后消化前期影响的稳健货币政策 |
4.2.3 次贷危机后我国货币供给量与GDP、CPI相关性验证 |
4.3 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综合评价及条件性分析 |
第5章 “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
5.1 我国“新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5.1.1 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
5.1.2 经济结构矛盾日渐突出 |
5.1.3 国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
5.2 “新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
5.2.1 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 |
5.2.2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下降 |
5.2.3 金融创新增加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 |
5.2.4 货币政策的自身局限性更加凸显 |
5.3 完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 |
5.3.1 货币政策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完成总量目标 |
5.3.2 多种政策相配合,共同解决结构性问题 |
5.3.3 解决内外部问题,保证均衡发展 |
5.4 改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 |
5.4.1 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 |
5.4.2 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
5.4.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5.4.4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 |
5.4.5 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 |
参考文献 |
引文文献 |
阅读型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国宏观杠杆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创新与研究展望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展望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宏观杠杆率 |
2.1.2 经济增长效应 |
2.1.3 结构性去杠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2.2 金融不稳定假说 |
2.2.3 信贷周期理论 |
2.2.4 金融加速器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宏观融资结构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
2.3.2 关于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3.3 关于政府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2.3.4 关于居民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3.5 关于宏观杠杆率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 |
3.1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的发展现状 |
3.1.1 宏观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的现实状况 |
3.1.2 社会融资规模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 |
3.2 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空间影响效应的模型设定 |
3.3 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空间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2 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空间影响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波动 |
4.1 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现实状况 |
4.2 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动态关联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2 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的动态关联 |
4.2.3 两区制具体特征及模型估计 |
4.2.4 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作用 |
4.3 稳健性递归最小二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
5.1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实状况 |
5.2 经济理论与模型设定 |
5.2.1 Barro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及扩展 |
5.2.2 平滑转移机制的引入 |
5.3 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2 地方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
5.3.3 全国及东中西地方债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平滑迁移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居民杠杆、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平稳运行 |
6.1 居民部门债务发展的现实状况 |
6.2 经济理论与模型设定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消费升级的度量 |
6.3.3 消费升级和经济产出对居民杠杆冲击的动态响应 |
6.3.4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稳增长与去杠杆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经济理论与模型设定 |
7.2.1 引入宏观杠杆率的货币政策理论模型 |
7.2.2 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7.3 货币政策调控的时变特性分析 |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2 基于不同部门宏观杠杆率的货币政策时变参数估计 |
7.3.3 引入企业杠杆后的货币政策时变特性 |
7.3.4 引入政府杠杆后的货币政策时变特性 |
7.3.5 引入居民杠杆后的货币政策时变特性 |
7.3.6 货币政策在不同部门间调控―稳增长‖与―去杠杆‖功效 |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
(6)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及文献综述 |
1.2.1 货币政策工具 |
1.2.2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综述 |
1.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货币中介目标选择理论综述 |
1.3.2 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 |
1.3.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 |
1.3.4 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相关综述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有效货币供给规模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研究 |
2.1 货币缺口核算方法介绍 |
2.2 我国货币供给水平测量与货币供给缺口分析 |
2.3 我国货币需求门限协整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2.3.1 门限协整模型估计原理与估计方法 |
2.3.2 我国货币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与参数估计 |
2.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义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
3.1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3.2 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结构的数字化特征分析 |
3.3 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3.3.1 TVP-VAR模型介绍 |
3.3.2 国内信贷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分析及短期预测 |
3.3.3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分及短期预测 |
3.3.4 广义货币供给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特征研究 |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4.2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4.2.1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相关概念及运用 |
4.2.2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
4.3 货币流通速度趋势性走势的国际经验分析与理解 |
4.4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6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小结 第5章 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时变特征与调控效应对比 |
5.1 研究现状 |
5.2 TVP-FAVAR模型的建立与估计方法 |
5.2.1 TVP-FAVAR模型建立 |
5.2.2 潜在因子的选取与先验参数的设定 |
5.2.3 模型的VAR表示 |
5.3 中国货币政策宏观因子模型的建立 |
5.4 数据处理 |
5.5 数量型货币政策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5.6 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利率政策与异质性通货膨胀调控 |
6.1 研究背景 |
6.2 文献回顾 |
6.3 新凯恩斯框架下包含泰勒规则的通货膨胀模型 |
6.4 利率冲击对CPI与PPI影响的静态特征分析 |
6.5 货币政策冲击对CPI与PPI影响的动态特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开放经济视角下我国规则型货币政策适用性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回顾 |
7.2.1 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 |
7.2.2 McCallum规则 |
7.2.3 泰勒规则 |
7.2.4 混合规则理论 |
7.3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DSGE模型构建 |
7.4 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7.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5.1 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5.2 开放经济环境下汇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
(7)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比较 |
2.1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
2.1.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
2.1.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
2.2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
2.2.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
2.2.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
2.2.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之异同 |
第3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比较 |
3.1 费雪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债务-通货紧缩 |
3.1.1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概述 |
3.1.2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传导机制 |
3.1.3 债务-通货紧缩螺旋 |
3.2 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总需求不足与流动性陷阱 |
3.2.1 解释总需求不足的跨期消费模型 |
3.2.2 流动性陷阱下的通货紧缩 |
3.2.3 通货紧缩的自我加强及“死亡螺旋” |
3.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
第4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比较 |
4.1 费雪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
4.1.1 自由放任,破产后的强制恢复 |
4.1.2 控制价格水平,用通胀治通缩 |
4.2 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
4.2.1 否定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
4.2.2 否定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
4.2.3 提高通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缩 |
4.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
第5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 |
5.1 费雪对 1929~1933 年经济大萧条的解释 |
5.1.1 费雪对大萧条成因的分析 |
5.1.2 费雪为大萧条提出的政策建议 |
5.2 克鲁格曼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通货紧缩的解释 |
5.2.1 克鲁格曼对日本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 |
5.2.2 克鲁格曼为日本摆脱通货紧缩开出的“药方”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思想:总体考察 |
2.1 弗里德曼其人其说 |
2.1.1 弗里德曼的成长 |
2.1.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概览 |
2.1.3 政策实践 |
2.2 弗里德曼的早期贡献 |
2.2.1 方法论 |
2.2.2 国际经济学 |
2.2.3 消费理论 |
2.2.4 货币需求理论 |
2.2.5 稳定化政策 |
2.3 货币主义 |
2.3.1 货币主义的经验证据 |
2.3.2 货币主义理论 |
2.3.3 货币主义政策 |
2.3.4 对货币主义的批评 |
2.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2.4.1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思想 |
2.4.2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货币主义的差异 |
2.4.3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其早期思想的继承 |
2.4.4 对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 |
2.5 弗里德曼的政治经济学 |
2.5.1 《资本主义与自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宣言 |
2.5.2 围绕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
3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史比较 |
3.1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 |
3.2 杜威的工具主义 |
3.3 两种工具主义的比较 |
3.4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是杜威工具主义的特例 |
4 宏观经济学发展史的缩影:弗里德曼和凯恩斯 |
4.1 货币理论的比较 |
4.1.1 流动性偏好 |
4.1.2 IS-LM模型 |
4.1.3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复兴 |
4.1.4 美国货币史 |
4.1.5 弗里德曼的马歇尔主义思想 |
4.1.6 货币政策 |
4.1.7 传导机制 |
4.2 反凯恩斯的弗里德曼 |
4.3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转变 |
4.3.1 与弗里德曼相近的凯恩斯 |
4.3.2 与弗里德曼相对的凯恩斯 |
4.4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反对 |
4.5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 |
4.6 弗里德曼:马歇尔的继承人 |
5 经济学家的社会影响: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思 |
5.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的经济现实世界 |
5.1.1 加尔布雷思的世界 |
5.1.2 弗里德曼的世界 |
5.2 不确定的年代vs.自由选择 |
5.2.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通过电视媒体的交锋 |
5.2.2 加尔布雷思的《不确定的年代》 |
5.2.3 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
5.3 经济思想的公众影响 |
6 企业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伦理观的思想史考察 |
6.1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 |
6.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
6.1.2 企业伦理与政治经济学 |
6.1.3 弗里德曼的观点 |
6.2 弗里德曼功利主义立场的结构 |
6.2.1 弗里德曼的基本原则观点 |
6.2.2 效用的含义 |
6.2.3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
7 弗里德曼思想的应用:英国的货币主义实验 |
7.1 撒切尔政府之前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 |
7.1.1 二战后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从边缘到中心 |
7.1.2 弗里德曼与英国经济学家的争论 |
7.2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 |
7.2.1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的理论背景 |
7.2.2 “从加尔布雷斯到经济自由” |
7.2.3 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实践 |
8. 弗里德曼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
8.1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思想与中国 |
8.1.1 建国后中国货币政策历程 |
8.1.2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在中国的困境 |
8.2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局限 |
8.2.1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 |
8.2.2 通货膨胀的治理 |
8.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
8.3.1 第一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85-1989年) |
8.3.2 第二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93-1995年) |
8.3.3 第三次通胀背景及原因(2007-2008年) |
8.4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困境 |
8.5 弗里德曼与中国 |
9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评价 |
9.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启示 |
9.1.1 经济自由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
9.1.2 “有限政府”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启示 |
9.1.3 平等观的启示 |
9.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9.2.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伦理学本质考证 |
9.2.2 自由观与平等观的缺陷 |
9.2.3 “有限政府”理论的缺陷 |
9.2.4 绝对自由化思想的缺陷 |
9.3 对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评价——“二元经济学”的视角 |
9.3.1 “二元经济学”概述 |
9.3.2 “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思想 |
9.4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 |
9.4.1 弗里德曼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界定 |
9.4.2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哲学批评 |
9.4.3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方法论批评 |
9.5 弗里德曼思想的整体把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
2.1.2 供需失衡论 |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2 文献述评 |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2.3 实证检验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
5.1.1 大萧条的经过 |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
6.3.1 行政体制改革 |
6.3.2 要素价格改革 |
6.3.3 财税体制改革 |
6.3.4 金融体制改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二章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
一、货币流通速度范畴下的有关概念界定 |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
三、资产交易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 |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名义收入间的关系分析 |
一、基本假设与含义 |
二、古典模型和货币数量论 |
第三节 凯恩斯理论:收入速度的系统变化 |
一、流动性偏好、价格灵活性和预期 |
二、价格刚性下的凯恩斯总供求模型 |
第四节 名义收入的调节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
一、菲利普斯曲线回顾 |
二、货币存量与名义收入一般模型 |
三、金融资产与货币调节机制 |
四、金融资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 |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变化特征:U型特征 |
二、货币流通速度长期趋势的决定因素 |
三、对制度主义假说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与政策含义 |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含义 |
二、货币流动速度的稳定性与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演化 |
三、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金融创新、资产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 |
一、金融资产交易与M1流通速度 |
二、金融技术冲击与M2流通速度 |
三、住房市场、股票市场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
第一节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及效果回顾 |
一、1984——1996年间的货币政策 |
二、1997——2002年间的货币政策 |
三、2003——2012年间的货币政策 |
第二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特征 |
一、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基本变化特征 |
二、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分析 |
三、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 |
四、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 |
第三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低水平与超额货币 |
一、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
二、我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改变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低位运行局面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
一、模型和参数选择 |
二、模型计算及结果 |
三、结果分析与经济解释 |
四、结论 |
第二节 我国的货币化进程 |
一、产品市场的货币化 |
二、资源和资产的货币化 |
三、总结 |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发展 |
一、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 |
二、我国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
三、我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失衡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资产市场的货币传导效率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
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资产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挑战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的相关文献回顾 |
二、我国货币数量变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三、结论与解释 |
第三节 资产市场的消费效应与投资效应 |
一、资产市场消费效应的文献回顾 |
二、资产市场投资效应的文献回顾 |
三、我国资产市场消费效应与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
四、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第四节 资产市场的货币沉淀效应 |
一、资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二、我国资产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三、我国资产市场的货币沉淀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费雪的交易方程及其对中国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经济虚拟化对高货币化率的影响研究[D]. 柏栋皓. 河南大学, 2020(02)
- [3]论资产泡沫的结构性与货币供给关系-货币数量方程的扩展[D]. 黄诗哲. 长江大学, 2020(02)
- [4]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D]. 赵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5]中国宏观杠杆率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王虎邦. 吉林大学, 2018(04)
- [6]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与货币政策框架选择[D]. 张都. 吉林大学, 2018(12)
- [7]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D]. 姚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1)
- [8]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D]. 陆平. 云南大学, 2016(04)
- [9]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10]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D]. 于宾. 南开大学, 2013(07)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流通速度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