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支书谈村民自治

与村支书谈村民自治

一、和村支书谈谈村民自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颖[1](2021)在《村民自治中的协商民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陈诗轩[2](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研究 ——以郑州市C镇H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的建设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乡村的内生能力,在于乡村如何从外部或者内在地动员和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本文基于资源动员理论,结合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考虑了社会结构对乡村结构的影响、资源动员的三个维度、动员产生行动的感性与理性机制,构建了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的分析框架。选取C镇H村这一具有典型性的农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积累相关材料,发现H村三十年来的发展焕然一新,形成了坚实的动员基础和完善的组织机制保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资源。按照H村资源动员的三个维度依次描述经济动员、成员动员和框架动员的经过,分析社区汲取资金项目资源、激活关系网络资源和整合价值目标资源的行为过程。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条:首先,农村社区在发展中会面临困难和决策,解决问题和实现计划依赖资源动员。然后,美丽乡村建设体现了一种国家引导乡村发展、乡村吸引外部资源的国家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结构改变了乡村结构,进而影响了乡村的动员方式。其次,相比于西方社会组织的资源动员,中国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的特殊之处在于丰富的社会资本和发达的关系网络、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的意识形态,掌握和利用好这些特征是农村社区资源动员成功的关键。最后,当社区开展资源动员时,村民一方面因为动员产生的集体认同感而行动,另一方面其行为也受到理性的利益动机驱使。H村通过资源动员实现了发展,成为了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带头人”传承和队伍建设面临挑战、集体经济亟需转型、长效动员机制缺乏等。H村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批乡村的代表,其发展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存在着典型性。为了使其他农村社区借鉴其成功的经验,避免可能出现的困境,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一是要依据乡村治理结构优化资源动员主体结构;二是要培育能人治村新路径推进乡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三是要完善资源动员机制激发多元化的动员方式;四是要提升资源动员能力走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道路。

王曦[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组织化问题研究 ——基于塘约经验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更富、村庄环境更美、村民生活更好。但我国部分农村仍然存在集体经济凋零、乡风不文明、主体意识弱、组织化程度低等现象。同时,分散的农户,依靠自身实力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因此,就有必要加强农户组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在于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户组织化的最佳形式是合作社,同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应依靠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组织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民组织化理论、毛泽东农民组织化理论和习近平关于农民组织化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及统计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公共参与、经济联合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分析塘约村农户组织化程度,发现塘约村的农户组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主要受个体理性程度、农户再教育程度、满意度、信任度、幸福感、社会公平认知、国家政策知晓度的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实现农户组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村庄经济联合,为农户组织化提供经济基础;提升村庄文化认同,为农户组织化提供制度依据。

李建勇[4](2020)在《“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文中研究指明生计方式是人类在适应居住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环境的改变通常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而生计变迁又会引起社会文化的变迁,从而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社会秩序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更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自人类文明诞生以后,任何社会都需要秩序,也都需要对秩序进行维系。为此,本文试图以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个村落——和平村为田野点,分析其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劳动力“回归”和“靠山吃山”生计方式得以维持的现象,并探讨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和平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东面的中越边境线上,是一个纯瑶族村。从1949年至今,和平大板瑶人的生计方式经历了由“居山游耕”转变为“定居农耕”,再由“定居农耕”转变为以“山林”经济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今年轻的大板瑶人将外出务工作为一个重要的生计选择。生计方式的变迁,使大板瑶人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迁。虽然其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建构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在总体上实现了“有序化”。从地方性视角出发,大板瑶人的“回归”主要是基于“父母权力”和群体习惯的双重迫力;大板瑶人对“靠山吃山”生计方式的偏好,主要是基于“生存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是包含在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之内的,既表现出生活的经验性,又表现出生活的智慧性;大板瑶人之所以能较好地维持“靠山吃山”的社会秩序,与其社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的“差序格局”特征不无关系。大板瑶人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在社会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板瑶人在互帮互助的社会关系之上所塑造的相似的价值观和共有的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在维系“靠山吃山”的社会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磊[5](2020)在《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本下乡的过程本质上反映出经济基础与上层的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关系与持久争论。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平衡,不能仅从资本或乡村治理单一方面出发进行考察,而应从双方的相互关系入手进行探讨。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多个案对比分析,探讨资本下乡中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类型的比较中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资本与精英不同组合类型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并寻找抑制资本负面效应激励其正面效应的关键机制。本文从工商资本下乡的视角切入,围绕资本下乡过程中三种不同的乡村治理类型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不同村庄中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情况,尝试提炼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的融合与分离的互变关系。在资本主导精英的村庄,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能人与政治权威两种不同身份合二为一,拥有资本的经济能人不仅主导了资本下乡,还主导了村庄治理,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精英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导下与内生治理建立了融合性的关系,形成了主导型治理。在资本与精英合作治理的村庄,村庄在发展主动引入资本,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都很强,资本与精英相互合作,双方都无法形成对于对方的主导地位,下乡资本能够与以精英为核心的内生治理实现融合,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多元属性实现了兼容与互利。在资本与精英竞争的村庄,资本为了顺利下乡和发展,不得不借助精英等的内生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也能与内生治理建立融合性的关系,但是由于资本的影响力有限,精英拥有较多的优势地位,就造成了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之间的博弈。通过多个案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资本下乡是否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取决于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在资本下乡后的村庄,资本是关键的外来要素,精英是内生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乡村治理。第二,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带来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调适情况。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得当,就能促进乡村治理;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失当,就会对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冲击。第三,资本下乡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治理结构调整加以避免,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安排实现良性调适。同时,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参与能力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主导型、合作型、依附型和博弈型四种不同的资本一精英组合治理形态,四种治理形态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会随着资本与精英两者的变化而改变。本文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起融合性治理机制,促进资本下乡发挥积极作用。

王荣[6](2020)在《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村民自治起源于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乡村一直在国家控制体系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天下未稳农村先稳,天下未乱农村先乱。怎么处理好国家与乡村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都要审慎应对的问题。当前,对村民自治而言,由于现实环境、历史条件的变化,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当初的设计者们未能预料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对此,学界多从共时性的角度,对这项制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而,村民自治从历史传统、孕育产生、发展嬗变到效能提升,自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规律,这个逻辑与规律,又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历时性与共时性、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既立足村庄,又跳出村庄看自治,才能形成较为深刻、完整的认识。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来看,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由传统中国的“化国家为天下”转为近代以来的“化天下为国家”,继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随着“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建设进程而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国家”建设步伐加快,村民自治从最初的地方性探索开始,逐步具备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的制度要素,并形成了统一模式向全国推广。但是,具备了民主的制度要素,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相应的民主效能。相反,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着效能不足的普遍困境,民主的实践机制不能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因此,必须对民主的制度要素与民主的实践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自治单元、自治载体和自治形式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找出让制度要素真正落地生根、有效贯彻实施的方法和机制。

金一虹[7](2019)在《嵌入村庄政治的性别——农村社会转型中妇女公共参与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妇女村庄公共事务参与行为的变化。通过对若干村庄的案例调查,分析她们是如何借助村庄经济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的转型,发挥自身能动性,并获取妇女组织提供的各种资源,在性别与村庄政治的复杂互动中重新定义公共性,打破公私领域的性别区隔,开启妇女公共参与的新空间。

林秀芝[8](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南宁市金陵镇农村的调查》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国家提出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中,村干部是落实该战略的关键。村干部虽是我国政治神经的细枝末梢,却也是党及政府不能忽视的对象。相比乡镇干部,村干部更为熟悉本村情况,国家各项农村政策,需要村干部来具体宣传和落实。作为村子的领头人,担当村经济发展、村务协调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等重任。总之,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绕不开村干部及其领导能力问题。我国村干部实质上包括了村委会成员与村支部成员。随着当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村干部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其领导能力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或是利益相关者,能持续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而本文村干部领导力是指以村支书和村主任为领导核心的村两委干部,在适应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和客观环境下,吸引和影响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并持续引领农村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宜居和乡村文化发展等目标的能力,是获得村民追随,能凝聚村中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能力。笔者以南宁市金陵镇农村为实地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访谈形式和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村两委干部领导力方面情况还不容乐观,未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存在领导自身组织建设不足、领导意识和方式落后、不注重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统筹领导农村文化和环境发展,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无法有效领导农村和村民走向振兴与更美好生活。通过深入探究发现,村两委干部领导力弱化的原因主要有:领导农村工作理念不能与时俱进;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学习理念缺乏;村集体经济薄弱因素客观存在;村“两委”制度设计的制约;村干部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必须重视村干部队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村干部领导力建设问题。从加强村支部自身建设,扎实领导核心地位;创设服务型和学习型村两委,通过服务意识和高能力素质实现有力领导;完善村干部队伍激励保障制度,激发他们农村工作的内在动力;着力增强村干部经济带动力,为各项农村工作提供物质保障;提升统筹乡风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关注思想素质和绿色生产生活方面对振兴乡村的重要性;提升村干部“三治合一”力,引领乡村有序发展等方面入手。从而全面提升村两委领导能力,助阵广大农村的振兴。

卢倩婷[9](2019)在《寻求“治理有效”:广州南村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深化构建,当前村民自治已然进入了所谓的“后选举时代”,村治发展目标在原有的四个“民主权利”实现的基础上呼吁了治理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目标和要求。而当前,村民自治大面积“空转”仍然是基本面,无法打通一条既民主又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而在近30年的村治实践中表明,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是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其中,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应用成效得到了充分检视,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农村问题治理的适用性。本研究旨趣在于,熟悉和了解我国乡村治理的内生秩序和外在动力,研判村民代表会议的有机运行机制对于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价值和方法。广东省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沿,传统乡土社会与现代思潮激烈碰撞,涌现了一批基于村庄特点进行自我探索、治理创新的成功案例。其中,广州南村展现出了相当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本研究以系统观的视野,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南村的创新治理进行了由里及外的整体性剖析。首先,基于代表理论的分析框架,论述南村代表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原理;其次,分析南村本土化、多样化的治理特点,归纳出村民代表会议的治理功能;最后,立足于村庄整体治理的层面,结合村庄的制度模式、权力结构、行政力量等要素,搭建出南村治理有效的整体结构和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结论:治理主体的有效构成是治理有效的基础;产权和治权相匹配是治理单元的有效配置;民主协商决策形式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村治困境的有益尝试;能人精英是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关键群体;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体系。本研究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治理有效的新载体和新出口,对于解决当前村治“空转”难题和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有实际指导价值。

李颖[10](2019)在《弱连带嵌入 ——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行动逻辑、功能及困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发展稳健。国家上层对农村的施政逻辑发生了转变,由“汲取型”逐渐过渡为“给予型”。以往,政府通过向农民收取税费,实现经济资源的汇聚,进而优先发展工业。当经济快速发展后,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曾经排在榜首的农业现在已经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及其他新兴产业。因此,政府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并且,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治理主体,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减少贫困现象的发生,才能更好的促进公民的物质平等。基于这一治理逻辑,国家不断出台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改革扶贫模式减少了贫困的诱因。显然,扶贫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前期通过开发式帮扶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体。然而现在已进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阶段。对此,唯有改革扶贫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贫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理念,通过从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拔“驻村第一书记”,实现贫困的精细化治理。笔者受弱连带嵌入理论的启发,思考认为精准扶贫政策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同乡村之间存在“弱连带关系”。首先,驻村第一书记同乡村联系次数少,情感交流弱。他们大多为省市直机关选拔的优秀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因其以往的工作地点在城市,对乡村工作环境不熟悉。其次,第一书记属于政策支持下,外来嵌入的行政力量。他们与乡村关系呈现一种弱连带的特征,摒除了血缘、地缘、业缘的强关系。由于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同当地政治利益牵连较小,对政治寻租行为起到较好的监督和规范作用。同时,第一书记扮演了链接异质网络资源的角色,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广泛的信息。透过嵌入理论可以更好的剖析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的现状,完善扶贫治理体系的研究。本文以驻村第一书记为研究对象,基于湖北省襄阳市实地调研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试图解构第一书记在帮扶贫困户以及乡村治理中的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整合了嵌入理论的发展历程,本土化研究以及弱连带嵌入理论。第三部分解构了弱连带嵌入型第一书记承担的角色。第四部分剖析了第一书记制度的积极效能,同村庄的弱连带关系不仅使他们避免了被私人关系裹夹和利益共谋的风险,规范乡村治理。更能通过他们广泛的人际互动网络,为乡村链接异质网络资源,构建起国家、行政组织、社会三者协同治贫的模式。第五部分阐释了现实情境中第一书记面临的难题,派出单位支持力度不一,第一书记同乡镇及村干部的关系微妙,缺位的驻村干部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牵制了第一书记制度的良性运转。第六部分针对困境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主张从支持度、信任度、激励度三个层次入手,完善第一书记制度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和村支书谈谈村民自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村支书谈谈村民自治(论文提纲范文)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研究 ——以郑州市C镇H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调查访谈法
        3.案例研究法
        4.参与式观察法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不足之处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一)理论基础
        1.资源动员理论
        2.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二)分析框架
    (三)核心概念
        1.资源动员
        2.农村社区
        3.美丽乡村
三、H村资源动员基础与要素构成
    (一)个案选择与资料来源
    (二)作为个案的H村概述
        1.C镇H村概况
        2.H村资源动员下的发展变化
    (三)H村资源动员要素
        1.资源动员的议题
        2.资源动员的维度
        3.资源动员的保障
四、H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资源动员维度分析
    (一)经济动员维度:汲取资金项目资源
        1.发展集体经济:挖掘村内资源奠定物质基础
        2.聚集行政资源:吸引上级政府政策资金
        3.引入市场资源:招商引资与资源互动
    (二)成员动员维度:激活关系网络资源
        1.党员带动群众:整村搬迁入驻社区
        2.村干部号召村民:组织开会动员
        3.能人代表社区:外出学习考察
        4.重视妇女老年人群体:针对性成立活动组织
    (三)框架动员维度:整合价值目标资源
        1.凝聚共同价值:以文化和规则培养认同感
        2.整合各方目标:基层党建引领
五、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资源动员效果探析
    (一)资源动员成效分析
        1.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2.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社区物质条件
        3.培育集体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4.传承发扬村落传统,再造新乡土文化
    (二)资源动员困境分析
        1.社区资源动员“带头人”传承和队伍建设面临挑战
        2.作为社区共同体支柱的集体经济亟需转型升级
        3.社区可持续发展缺乏长效动员机制
六、结论探讨与对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1.农村社区发展依赖资源动员
        2.美丽乡村建设影响了乡村结构
        3.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结合了乡土特征
        4.集体认同感和个体理性动机共同促进个体行动
    (二)对策建议
        1.依据乡村治理结构优化社区资源动员主体结构
        2.培育能人治村新路径推进乡村带头人队伍建设
        3.完善资源动员机制激发多元化的动员方式
        4.提升社区资源动员能力走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组织化问题研究 ——基于塘约经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缘起与价值:农户组织化研究概述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及评价
        (一)农户组织化内涵研究
        (二)农户组织化程度研究
        (三)农户组织化形式研究
        (四)农户组织化影响因素研究
        (五)农户组织化现有研究评价
    三、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对象
        (三)数据来源
        (四)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调查与分析:塘约村农户组织化程度探讨
    一、塘约村农户组织化维度建构
        (一)公共参与
        (二)经济联合
        (三)文化认同
    二、塘约村农户组织化水平调查
        (一)公共参与:赋权与协商
        (二)经济联合:共享与连接
        (三)文化认同:规范与包容
第三章 反思与探讨:塘约村农户组织化困境分析
    一、公共参与困境
        (一)可持续领导力不足
        (二)农户文化水平有待提升
        (三)农户主动参与意识有待增强
    二、经济联合困境
        (一)“搭便车”行为时有发生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
        (三)产业发展风险多
    三、文化认同困境
        (一)村规民约执行缺乏弹性
        (二)农户培训针对性不强
        (三)农户归属感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四章 影响与探究:农户组织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微观因素
        (一)个体理性程度
        (二)农户再教育程度
    二、中观因素
        (一)农户满意度
        (二)农户信任度
        (三)农户幸福感
    三、宏观因素
        (一)社会公平认知
        (二)国家政策知晓度
第五章 路径与展望:农户组织化何以可行
    一、发达国家农户组织化经验启示
        (一)日本农协的政府主导型
        (二)德国农民合作社的市场导向型
        (三)发达国家农户组织化启示
    二、农户组织化路径优化
        (一)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实现农户组织化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村庄经济联合,为农户组织化提供经济基础
        (三)提升村庄文化认同,为农户组织化提供制度依据
    三、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4)“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生计方式研究
        二、社会调控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边境上的和平村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族源
    第四节 人口与家庭结构
    第五节 传统习俗
第三章 靠山吃山:大板瑶人生计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居山游耕
        一、刀耕火种
        二、狩猎采集
    第二节 定居农耕
        一、稻作农耕与生活
        二、大板瑶人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隐忧
    第三节 商品化的山林
        一、稻作农耕的消逝
        二、“山林”经济与生活
        三、种养经济
        四、山地生态的改善
    第四节 、务工的兴起
        一、外出务工的原因
        二、选择性务工
        三、主动性“回归”
第四章 大板瑶人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
        一、共耕生产组织
        二、“村老”制度
        三、封建行政体系的演变
    第二节 大板瑶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现当代的演变
        一、乡村社会的“国家在场”
        二、非正式社会组织形式的现当代演变
第五章 大板瑶人社会生活的嬗变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现代”生活
        一、社会生活的“便捷化”
        二、社会生活中的分工
        三、社会关系的延展
        四、“他者”眼中的瑶人生活
    第二节 大板瑶人仪式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一、婚姻形式
        二、讲究的新娘装
        三、变动中的婚姻观
    第三节 市场、互惠与社会秩序
        一、“赶街”呈现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维系
        二、大板瑶婚礼中的“借”与“还”
第六章 大板瑶人的“存序”之道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大板瑶人的生存之道
        一、早婚:作为种族棉絮的功能
        二、“回归”:父母权力与群体习惯的双重迫力
        三、大板瑶人的“道义”与“经济”
    第三节 大板瑶人的“有序”之道
        一、大板瑶人的“互惠”与社会整合
        二、大板瑶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调控
    第四节 “存序”之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理与义的对立:资本与治理的冲突论
        (二) 理与义的交织:资本与治理的融合论
        (三) 理与义的疏离:资本与治理的无关论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分析视角与研究假设
        (一) 分析视角:过程-事件中的主体互动分析
        (二) 研究假设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
        (二) 资本下乡
        (三) 乡村治理
        (四) 乡村精英
    五、研究设计、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框架设计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来源
第二章 资本主导精英:主导型治理
    一、资本返乡与治理重构
        (一) 乐村之“乱”:失序的村庄
        (二) 政府动员与能人回请
        (三) 资本化精英的权威塑造
    二、资本治村:分配式治理与有限整合
        (一) 外力引入与策略性管理
        (二) 经营村庄与一致性行动
        (三) 股份合作与协作秩序
    三、资本下乡中的高效动员与治理风险
        (一) 乡村公共性重构与有序治理
        (二) 利益、控制与集体经济崛起
        (三) 资本主导下的精英治村
    四、小结
第三章 资本精英合作:合作型治理
    一、引资入村:集体与农民的主动呼唤
        (一) 山背村的穷:资源、产业与农民
        (二) 乡土精英与发展型治理
        (三) 资本进村:乡土情感中的理性选择
    二、引地入股:乡村对接资本的组织平台
        (一) 土地吸纳中的关系调节
        (二) 合作社:兼具市场与乡土的纽带
        (三) “权力—资本”有效整合下的产业发展
    三、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协调与开放治理
        (一) 作为“双管理者”的村治精英
        (二) 权责对等与村社自主
        (三) 利益联结与均衡秩序
    四、小结
第四章 资本精英竞争:博弈型治理
    一、资本主动下乡:寻求利益的理性选择
        (一) “平稳”的村庄:资本下乡的环境
        (二) 乡土联系与资本特性
        (三) 联结机制:资本、农户与村庄精英
    二、治理博弈:新权威崛起与权力平衡
        (一) 两个合作社之争
        (二) 村、社关系的紧张
        (三) 从经济到政治:新精英的出现
    三、多元化主体与权威再造
        (一) 权力争夺:村庄场域中的资本转换
        (二) 秩序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问题回应
    二、资本、精英与乡村治理形态
    三、资本下乡中的融合性治理机制构建
    四、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意识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文献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3.3 文献基础
    1.4 样本个案:村庄概况
第二章 化国家为天下:自治的传统与底色
    2.1 化外之区:中华帝国的边缘
        2.1.1 作为朝贡国的汉代“扶余国”
        2.1.2 作为羁縻州的唐代“渤海国”
        2.1.3 辽金元明清时期地方管理的加强
    2.2 移民之地:多姓村庄的融铸
        2.2.1 第一波移民浪潮:清初的招民放垦
        2.2.2 第二波移民浪潮:乾嘉时期的禁关令与流民的“闯关东”
        2.2.3 第三波移民浪潮:清末的弛禁与民国的屯垦
        2.2.4 北老壕多姓村庄的形成
    2.3 关外之乡:熟人社会的形成
        2.3.1 地缘关系与身份认同
        2.3.2 亲属关系与社会网络
        2.3.3 村庄习俗与乡民性格
第三章 化天下为国家:“民族—国家”视野下自治的试验
    3.1 从清末到民国:近代地方自治的尝试
        3.1.1 清末新政时的城镇乡自治
        3.1.2 民国初期的地方自治
        3.1.3 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
    3.2 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乡村秩序的动员性整合
        3.2.1 土地改革运动
        3.2.2 农业合作化运动
        3.2.3 基层等额选举
    3.3 人民公社体制的成型:国家权力的全面渗透
        3.3.1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3.3.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3.3 “民主办社”的实施效果
第四章 民主的制度要素:“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4.1 体制的转型:乡村社会的秩序重构
        4.1.1 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的社会失序
        4.1.2 自生自发的村民自治
    4.2 压力的转换:“海选第一村”的诞生背景
        4.2.1 整党运动:“海选”的政治背景
        4.2.2 基层矛盾:“海选”的内生动力
        4.2.3 整顿干部:“海选”的直接动因
    4.3 制度的转轨:“海选第一村”的正式诞生
        4.3.1 “三不原则”的提出
        4.3.2 “海选程序”的确定
        4.3.3 从地方到全国:“海选”模式的推广
第五章 民主的实践机制:“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困境
    5.1 自治与他治:农业税时代“双重压力”下的村民自治
        5.1.1 行政规制自治:村委会有限的公共财务权
        5.1.2 行政预留空隙:村委会充分的矛盾调解权
        5.1.3 行政指导自治: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和管理
        5.1.4 行政覆盖自治:农村计划生育的强制实施
    5.2 无作为与不合作:后税费时代的村干部和村民
        5.2.1 “村财乡管”和村庄财政空壳
        5.2.2 村委会职能不全和村务管理不善
        5.2.3 自治主体缺位和农户参与冷漠
    5.3 不规范与低效能:当前村民自治制度运作的挑战
        5.3.1 民主选举不规范
        5.3.2 民主决策不充分
        5.3.3 民主管理不理想
        5.3.4 民主监督不到位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6.1 自治的单元:“大传统”还是“小传统”
    6.2 自治的载体:传统宗族组织还是现代合作组织
    6.3 自治的主体:村干部还是村民
参考文献
致谢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南宁市金陵镇农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创新之处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村干部
        1.4.2 领导力
        1.4.3 村干部领导力
第二章 乡村振兴与村干部应然角色
    2.1 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及作用
        2.1.1 乡村振兴的由来
        2.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影响
    2.2 乡村振兴中村干部应然角色
        2.2.1 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2.2.2 村干部应然角色
        2.2.3 村干部领导力构成
    2.3 理论的应用
        2.3.1 领导权变理论
        2.3.2 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三章 当前村干部领导力困境及原因分析——基于南宁市金陵镇农村的调查
    3.1 南宁市金陵镇农村背景
        3.1.1 南宁市金陵镇概况
        3.1.2 南宁市金陵镇村“两委”组织现状
        3.1.3 近年来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领导能力建设情况
    3.2 当前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领导力困境分析
        3.2.1 调查方法与样本
        3.2.2 调查内容与结果
        3.2.3 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领导力的主要问题
    3.3 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领导力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3.3.1 领导理念和方式不能跟进
        3.3.2 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与学习理念缺乏
        3.3.3 村集体经济薄弱客观存在
        3.3.4 村“两委”班子制度设计缺陷
        3.3.5 村干部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中提升村干部领导力的主要对策
    4.1 乡村振兴中村干部领导力提升要求
        4.1.1 着力增强村干部经济带动力
        4.1.2 提升村干部统筹文化与环境建设能力
        4.1.3 提升村干部“三治合一”能力
    4.2 乡村振兴中增强村干部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4.2.1 巩固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村支部建设
        4.2.2 以德才聚力:创设服务型与学习型村两委
        4.2.3 激发内生动力: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宁市金陵镇乡镇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2. 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3. 南宁市金陵镇村干部调查问卷
附录4. 南宁市金陵镇村民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寻求“治理有效”:广州南村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治理有效”的研究
        1.3.2 关于村民代表会议的研究
    1.4 理论基础
        1.4.1 汉娜.皮特金的代表观
        1.4.2 代表理论的研究维度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案例呈现:南村从乱到治的时空转变
    2.1 南村样本特征
        2.1.1 人口结构
        2.1.2 社会概况
        2.1.3 经济状况
    2.2 南村治理的从“乱”到“治”
        2.2.1 南村治理的困局
        2.2.2 南村治理的蝶变
    2.3 南村治理的成效与意义
        2.3.1 南村治理新面貌
        2.3.2 南村治理的推广价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村村民代表的主体、客体及其效能提升
    3.1 村民代表的主体分析
        3.1.1 产生机制
        3.1.2 代表结构
    3.2 村民代表客体的多元统一
        3.2.1 价值取向多元
        3.2.2 主权聚合统一
    3.3 村民代表的效能评判
        3.3.1 合法性
        3.3.2 自主性
        3.3.3 回应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村村民代表会议创新治理的实现功能
    4.1 村民代表会议激发民主治理
        4.1.1 村治公平与效率的悖论
        4.1.2 民主治理的双重目标
    4.2 村民代表会议融合能人治理
        4.2.1 南村能人治理的特征
        4.2.2 村民自治的制度护航
    4.3 村民代表会议打造共同体治理
        4.3.1 村庄共同体现代重塑
        4.3.2 共商共治的秩序承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南村治理结构
    5.1 民主协商决策制度创新
        5.1.1 精细化的规则设计
        5.1.2 规范化的程序设置
        5.1.3 高效化的“时空”管理
    5.2 村庄权力结构均衡重组
        5.2.1 定人定责的权限配置
        5.2.2 村级组织权责分离
        5.2.3 派系力量弥散减弱
    5.3 乡镇政府回归指导本位
        5.3.1 驻村干部“包片挂村”
        5.3.2 指导与自治的互动衔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治理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及建议
    6.1 因地制宜划分村民自治单元
    6.2 完善对民主协商决策的制度设计
    6.3 加快乡村治理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6.4 创新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互动方式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村调研资料获取清单
    附录二:南村调研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弱连带嵌入 ——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行动逻辑、功能及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精准扶贫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驻村第一书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政治嵌入、弱连带嵌入与驻村干部制度
    2.1 嵌入理论
    2.2 弱连带嵌入理论
    2.3 驻村干部制度
第3章 弱联带嵌入:驻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及其角色分析
    3.1 弱连带嵌入:驻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
    3.2 驻村第一书记的全能角色分析
        3.2.1 政策解读者
        3.2.2 资源输入者
        3.2.3 懒政监督者
        3.2.4 村务指导者
第4章 帮扶:弱连带嵌入型第一书记助力扶贫治理
    4.1 政策把握:精准帮扶贫困户
        4.1.1 避免平均主义扶贫
        4.1.2 优化配置扶贫资源
    4.2 指导村务:提升村庄治理水平
        4.2.1 培育新生代的农村干部,提高政治素质
        4.2.2 优化基层行政组织形式,落实民主自治
        4.2.3 激发村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育政治文化
    4.3 运行监督:确保扶贫政策贯彻实施
        4.3.1 制衡村庄内生的公共权力,成为公道的调停者
        4.3.2 监管村内干部的政治行为,提倡依法治理乡村
        4.3.3 引导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激发民主监督意识
    4.4 链接资源:助力贫困户脱贫
        4.4.1 链接异质网络资源
        4.4.2 提供更广泛的信息
第5章 派出与嵌入: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多维困境
    5.1 支持度:派出单位对第一书记的支持力度不同
        5.1.1 单位职级各异
        5.1.2 兼职驻村逻辑
    5.2 信任度:第一书记同乡镇及村干部的关系微妙
        5.2.1 职能定位不清晰
        5.2.2 任务目标不一致
        5.2.3 第一书记的边缘化
    5.3 激励度:驻村第一书记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缺位
        5.3.1 考核主体较单一
        5.3.2 激励制度不完善
第6章 理顺关系:纾解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困境的路径
    6.1 引起派出单位重视,增强支持度
    6.2 明确同乡镇的权责,优化信任度
    6.3 创新考核奖惩机制,提升激励度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

四、和村支书谈谈村民自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村民自治中的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 李欣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资源动员研究 ——以郑州市C镇H村为例[D]. 陈诗轩. 郑州大学, 2020(02)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组织化问题研究 ——基于塘约经验的分析[D]. 王曦.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4]“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D]. 李建勇.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5]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D]. 万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D]. 王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嵌入村庄政治的性别——农村社会转型中妇女公共参与个案研究[J]. 金一虹. 妇女研究论丛, 2019(04)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南宁市金陵镇农村的调查[D]. 林秀芝. 广西大学, 2019(01)
  • [9]寻求“治理有效”:广州南村村民代表会议运行机制的研究[D]. 卢倩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弱连带嵌入 ——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行动逻辑、功能及困境研究[D]. 李颖.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与村支书谈村民自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