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专家组[1](2021)在《“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为解读"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以及学校体育的应对之策,本刊组织国内6名专家对"‘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北京体育大学任海认为,学校体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投入,"不严肃"的"玩"承载着极为严肃的教育使命,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身体和精神养料。"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灵魂。因此,应利用"双减"政策的契机,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通过"玩"将"被动体育"变为"主动体育"。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认为,须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及"双减"的深刻意涵。"双减"既是需要把握的"机"又是必须警惕的"危"。应通过"双减"助力补齐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建设体教融合相关特色学校,实现体育课程"教会、勤练、常赛",促进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和升学体育考试的科学化,使体育与劳动、国防、安全、科技、艺术教育相结合。上海体育学院唐炎认为,学校体育欲从"双减"政策产生的潜在时间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实际时间,高等体育院系、学校体育研究院所和各级体育教研机构应紧密合作,按项目构建从基本动作技能到专项运动技能的一体化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中小学应在体育课程安排上打破按现有行政编班开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按项目兴趣编班上体育课,招聘项目特长优势明显的毕业生为体育教师,参照"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新要求,重新规划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认为,"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应做到"三个坚守":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让运动场更有"温度";坚守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底线,让全民共享学校体育的"红利";坚守以体育人的功能与价值,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应做到"三个突破":突破固有教育思维,从"传统体育"向"新时代体育"转变;突破固有教学模式,从"孤军奋战"向"家校社联动"转变;突破固有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浙江师范大学邵伟德认为,应基于"双减"政策为改革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的契机,形成"一主体、二主线、三保障"的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路径,即:以"运动俱乐部"为主体,以"运动竞赛""分层管理"为主线,以"政策规范""学校支持""校内外合作"为保障,协同提升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徐阿根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在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校体育活动与竞赛等方面优化实践策略,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朱可[2](2021)在《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12周中等强度的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选择足球与啦啦操运动改善初中生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弹性和改善心理健康提供实验依据和制定运动实践干预方案作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随机抽取镇江市某初中一年级的3个班共150名学生作为初始实验被试。最终确定138名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足球组(足球项目)45人;啦啦操组(啦啦操项目)45人;对照组(常规体育教学)48人。运动干预持续时间为12周,3次/周,每次进行累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强度控制。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班级团体方式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经过为期6周的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干预后,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都得到显着的改善(P<0.05)。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效果均明显好于6周的干预效果,干预效果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干预效果随之干预时间增加而增加。(2)12周实验干预后,初中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上均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时间的主效应显着(P<0.05)。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上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组别的主效应显着(P<0.05)。(3)心理弹性在足球运动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8.60%;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9.45%;消极应对方式在足球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3.43%;消极应对方式在啦啦操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效应的12.60%;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足球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7.49%;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1.13%;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啦啦操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序列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0.31%。研究结论:1.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干预时间和干预效果呈正比。2.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3.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同时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4.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运动能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心理弹性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啦啦操运动通过心理弹性经增加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龚承铭[3](2021)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仲磊[4](2021)在《留守初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指出
陈筱[5](2021)在《美国学校综合健康教育WSCC模式研究》文中提出
王思倩[6](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学大学生社会责任表现及培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胡东辉[7](2021)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 ——以湖北师范大学部分男生为例》文中指出
苏嘉睿[8](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马欢[9](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邓靖丰[10](2021)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当今中学生的偶像除了传统的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外,网红也成了最受他们追捧的对象之一,直播打赏也成了一种新的追星方式。中学生偶像崇拜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是社会、文化、学校和家庭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少学者都表示,对偶像的痴迷和崇拜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有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本研究将考察当前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特征,根据数据来比较三个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不同,探索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彭文波等人修订的《偶像崇拜量表中文修订版(CAS-R)》,王才康等人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在成都十二中、川大附中西区学校、眉山中学和苏辙中学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较为普遍,并表现出女多男少的特征,在偶像类型上以文体明星为主,还出现了崇拜虚拟人物这一新时代特征,在各维度检出率上,随着偶像崇拜卷入程度的加深而呈现阶梯形降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比较良好,但在焦虑、学业压力感、强迫和情绪波动性上表现出了轻微症状。2.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偶像崇拜的情感投射维度和关系幻想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在自我效能感也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在心理健康方面,除了心理不平衡和适应性不良之外,在总分和其他因子上表现出了显着差异。3.处在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和完全认同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明显不同,表现为初一最低,初三最高。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一显着低于初三、高一和高三。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表现出了显着差异,高三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年级。4.偶像类型因素在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没有显着差异。5.有无偶像在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上表现出了显着差异,没有偶像的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着高于有偶像的中学生。6.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显着负相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着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显着正相关。7.偶像崇拜和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都表现出了显着的预测作用。8.自我效能感是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二、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 |
1学校体育面临的核心问题:“被动体育”胜于“主动体育” |
2学校体育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玩”,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 |
领会“双减”深刻意涵助力学校体育改革 |
1“双减”的背景与深刻意涵 |
1.1突如其来但坚定推进的“双减” |
1.2背景深刻且意义深远的“双减” |
1.3体育有“机”也有“危”的“双减” |
1.4多管齐下“组合拳”中的“双减” |
2“双减”助力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
2.1助力补齐学生体质健康短板 |
2.2助力建设体教融合相关特色学校 |
2.3助力实现体育课程“教会、勤练、常赛” |
2.4助力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和升学体育考试的科学化 |
2.5助力体育与劳动、国防、安全、科技、艺术教育相结合 |
“双减”政策契机下学校体育如何主动求变 |
坚守与突破:“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与使命 |
1“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应做好“三个坚守” |
1.1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让运动场更有“温度” |
1.2坚守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底线,让全民共享学校体育的“红利” |
1.3坚守以体育人的功能与价值,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
2“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应做到“三个突破” |
2.1突破固有教育思维,从“传统体育”向“新时代体育”转变 |
2.2突破固有教学模式,从“孤军奋战”向“家校社联动”转变 |
2.3突破固有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
“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思考 |
1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存困境及理论归因 |
2“双减”政策为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提供契机 |
3“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路径 |
4结束语 |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实践之策 |
1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更新之策 |
2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优化之策 |
3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之策 |
(2)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体育运动与应对方式 |
1.2 体育运动与心理弹性 |
1.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
1.4 体育运动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4 实验方法 |
2.5 测量工具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不同组别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统计 |
3.2 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 |
3.3 足球与啦啦操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 |
3.4 足球与啦啦操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 |
3.5 足球与啦啦操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
3.6 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3.7 初中生体育运动、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3.8 多重共线性检验 |
3.9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
4.2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
4.3 中等强度足球与啦啦操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4.4 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生命的内涵 |
2.1.2 生命的特征 |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
4.2.2 调查结果分析 |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9)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父职 |
1.4.2 情感表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偶像崇拜 |
2.1.1 偶像崇拜的概念 |
2.1.2 偶像崇拜的原因 |
2.1.3 偶像崇拜模型 |
2.2 自我效能感 |
2.2.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2.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
2.3 心理健康 |
2.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2.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2.3.3 心理健康的测量 |
2.4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4.1 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 |
2.4.2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 |
2.4.3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 |
2.5 已有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 |
2.5.1 已有研究不足 |
2.5.2 问题提出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现实意义 |
4 研究设计和方法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5 研究结果 |
5.1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统计 |
5.1.1 偶像崇拜描述统计 |
5.1.2 自我效能感描述统计 |
5.1.3 心理健康水平描述统计 |
5.2 偶像崇拜在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
5.2.1 偶像崇拜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5.2.2 偶像崇拜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5.2.3 偶像崇拜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
5.3 自我效能感在有无偶像、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
5.3.1 自我效能感在有无偶像上的差异比较 |
5.3.2 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5.3.3 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5.3.4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
5.4 心理健康水平在有无偶像、性别、年级、偶像类别上的差异 |
5.4.1 心理健康水平在有无偶像上的差异比较 |
5.4.2 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5.4.3 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5.4.4 心理健康水平在偶像类别上的差异比较 |
5.5 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
5.5.1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5.5.2 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5.5.3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5.6 心理健康对偶像崇拜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5.6.1 心理健康对偶像崇拜的回归分析 |
5.6.2 心理健康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5.7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6 讨论 |
6.1 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 |
6.1.1 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 |
6.1.2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
6.1.3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 |
6.2 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6.2.1 偶像崇拜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6.2.2 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6.2.3 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6.3 自我效能感在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2 教育启示 |
7.2.1 教师和家长要理解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协助他们成长 |
7.2.2 学校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开展偶像教育 |
7.2.3 提高大众媒体的责任感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J]. 专家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11)
- [2]足球与啦啦操运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可.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龚承铭.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4]留守初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D]. 仲磊. 扬州大学, 2021
- [5]美国学校综合健康教育WSCC模式研究[D]. 陈筱.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学大学生社会责任表现及培育的研究[D]. 王思倩. 山东体育学院, 2021
- [7]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 ——以湖北师范大学部分男生为例[D]. 胡东辉. 湖北师范大学, 2021
- [8]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9]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邓靖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