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现代汉方药对肝病的预防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张葳[2](2021)在《基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CAG伴IM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病理表现特点为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根据公认的Correa胃癌的发展模式,将胃粘膜萎缩基础上伴发肠上皮化生称为癌前状态,故临床上目前如何有效干预肠上皮化生对防治胃癌发生、发展,阻断胃癌发展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西医学方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及对因治疗,尚缺乏明确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不单能有效的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情,还可以延缓、阻断肠上皮化生发展,具有显着的优势。本课题通过前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证候学研究结果与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采用理气活血解毒法进行干预,临床实践中该法对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异型增生均具有明确疗效。长期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和肿瘤“炎癌转化”的相关性已被公认,NLRP3炎症小体是近年来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NLRP3炎症小体被过度活化与其所诱导的一系列级联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在炎症反应的调控中,炎性信号转导途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炎症的启动激活、放大及反应等“多米诺效应”反应链密切相关,然而理气活血解毒法是否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达到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链”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确切。基于此,本课题拟采取网络药理学及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通过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文献综述、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免疫组化实验研究。文献综述部分总结撰写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初步探索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效应特点和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免疫组化实验研究部分,采用理气活血解毒法对30例肝胃郁热、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进行干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组织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NLRP3、caspase-1、IL-1β、IL-18、GSDMD的变化,尝试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分子机制。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参白颗粒中的92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38个靶基因达到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效用,其中来源于中药莪术与柴胡的新莪术二酮、莪术二酮、胡薄荷酮、诺卡酮、香芹酮等为主要药效成分;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参白颗粒可通过白介素-12信号通路、CD4+T细胞的TCR信号通路、白介素-23信号通路、白介素-1信号通路、白介素-2信号通路、CD8+T细胞的TCR信号通路、NF-κβ经典通路、干扰素γ信号通路等10多条通路,经由代谢调控、能量通路、免疫反应、抗细胞凋亡等10个生物学过程,发挥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作用。(2)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组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关键分子得出,治疗前后NLRP3、Caspase1、IL-1β、IL-18、GSDMD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参白颗粒调控NLRP3炎症小体活化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协同效应特点,通过靶基因功能富集发现其多条信号通路,与NLRP3炎症小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2)理气活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关键分子NLRP3、caspase-1、IL-1β、IL-18、GSDMD分子具有调控作用,发现理气活血解毒法可下调NLRP3、caspase-1、IL-1β、IL-18、GSDMD分子的表达水平,故该法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达到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变进展。
张嘉鑫[3](2021)在《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HC)为肝脏受各种损伤因素侵袭,出现以肝纤维化、假小叶为特点的疾病,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酒精等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5年生存率为14-35%,已成为全球成人死亡率第14高的病因。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病因与并发症防治方面,肝硬化本身能否被逆转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认为,肝硬化实现逆转必然涉及以下三方面环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肝细胞再生及肝小叶结构重建。其中,ECM降解为重要前提。近年研究提示,弹性蛋白合成、降解及其交联阻碍了 ECM降解,进而影响逆转过程。弹性蛋白是由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分泌的,为ECM重要组分。其在正常肝脏中也存在,但含量极低,在肝硬化阶段,沉积迅速。目前,中药单体、复方研究多集中于抗纤维化领域,对早期肝硬化关注较少,需要更多基础研究及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中药疗效优势,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深入挖掘。中药复方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先天优势,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抑制HSCs活化、促进胶原降解或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等方向,尚未对中医药潜在的调控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的相关机制进行探索。目的:基于益肝消积方对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的调控作用,探索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脏发生损伤形成早期肝硬化病变后,该复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益肝消积方进一步成果转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亦为其它防治早期肝硬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方向。方法:通过给予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00±10g)1ml/kg腹腔内注射50%CCl4和橄榄油混合液,2次/周,共6周,构建早期肝硬化模型。7周始,予益肝消积方、阳性对照药(安络化纤丸),1ml/100g剂量灌胃。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组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日1次,持续6周。用生化法检测ALT、AST评估肝功能;行组织病理学染色(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估早期肝硬化病变进展、检测肝脏胶原沉积;用弹性纤维染色评估肝脏的弹性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组织中TGF-β1、CD68、CD80、CD163和α-SMA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R-Ⅱ、Smad2/3、P-Smad2/3、Smad4、Smad7、Sp1、TNF-α、Ras、MEK1/2、ERK1/2、MMP-2、MMP-9、MMP-12、TIMP-1的蛋白水平及bFGF、弹性蛋白(Elastin)的mRNA水平变化,进而对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1.模型制备:予50%CCl4/橄榄油混合液,腹腔注射,1ml/kg,2次/周。造模6周后,组织病理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大量纤维增生,汇管区增宽,形成假小叶,说明模型制备成功。2.一般情况:益肝消积方治疗组及阳性对照安络化纤丸组大鼠毛色、精神状态、进食量等方面均优于模型组。体重上,治疗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体重增长趋势上,益肝消积方组优于安络化纤丸组。3.肝功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升高显着(P<0.01)。益肝消积方和阳性对照组(安络化纤丸)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安络化纤丸相比,益肝消积方在改善ALT方面疗效较优。4.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从肝脏外观看,模型组大鼠颜色变暗,体积缩小,表面粗糙,边缘较钝,质地较硬韧,部分肝脏在剥离时与胸膜腔其他组织相粘连,难以剥离。益肝消积方和安络化纤丸治疗后的大鼠肝体积缩小不明显,表面粗糙不明显,质地较柔韧,未发现与胸腔其他组织粘连,较易剥离。此外,通过组织学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发现,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益肝消积方和安络化纤丸治疗后的大鼠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病变范围减小,汇管区及周围纤维增生程度减轻,假小叶数量明显减少,且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少(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抑制胶原沉积的效果较好。说明益肝消积方能够有效抑制炎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从而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5.弹性纤维染色结果:为观测弹性纤维变化,我们对其进行了特殊染色。实验发现,在早期肝硬化阶段,模型组弹性纤维含量增多迅速,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肝消积方、安络化纤丸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弹性纤维含量显着减少(P<0.01),且益肝消积方效果较明显。6.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α-SMA、CD68、CD80、CD163阳性表达区域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安络化纤丸组阳性区域明显减少。7.qRT-PCR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lastin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治疗组Elastin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减少ElastinmRNA表达更显着;模型组bFGF mRNA较正常组升高显着(P<0.01)。对比模型组,益肝消积方治疗组bFGF 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对比安络化纤丸,益肝消积方下调bFGF mRNA表达更显着。8.Western blot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 RⅡ、P-Smad2/3、Smad4、Ras、Sp1、MMP-2、MMP-9、MMP-12、TIMP-1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0.05 或 P<0.01),Smad7、TNF-α、MEK1/2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肝消积方治疗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CCL2、CCR2、TGF-β1、TGF-β RⅡ、P-Smad2/3、Smad4、Ras、Sp1、MMP-2、MMP-9、MMP-12、TIMP-1 蛋白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 P<0.01),Smad7、TNF-α、MEK1/2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1.予50%CCl4/橄榄油混合液,腹腔注射,1ml/kg,2次/周,共6周,可成功制备早期肝硬化大鼠模型。予益肝消积方干预后,可改善早期肝硬化大鼠体重、肝功能;有效抑制早期肝硬化大鼠肝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弹性纤维等ECM沉积,改善病变程度。2.益肝消积方可抑制α-SMA表达,下调CD68、CD80、CD163表达量,抑制CCL2-CCR2通路,进而具有抑制HSCs激活,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阻止单核/巨噬细胞向损伤肝组织部位迁移,减少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和Elastin含量,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3.益肝消积方能通过 TGF-β1/Smads、TGF-β1/Ras/ERK 和 bFGF、TNF-α/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ECM合成,发挥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4.益肝消积方可通过调节MMPs/TIMPs酶系,促进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ECM降解,达到干预早期肝硬化的作用。
王畅[4](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张昔伟[5](2020)在《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一般情况、肝脏病理学形态、肝功、血脂、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将40只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初步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疏肝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模型组10只外,其余每组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造模。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8周。待确认造模成功后,喂养高脂饲料的大鼠重新随机分组。所有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空白组按1ml/100g鼠重灌服去离子水,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分别给予健脾疏肝方颗粒剂及易善复混悬液灌胃。本实验等效剂量设为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给药量:15.05g/kg),高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3倍浓度给药,低剂量组以中剂量组的1/3浓度给药,易善复组给药量:137.3mg/kg(实验用药剂量是根据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计算而得),持续干预4周,每日1次,期间自由饮水饮食,观察动物精神状态、毛发、大便及饮水摄食等行为情况,体质量每周称量1次。实验进行到12周末,给予各组大鼠灌胃后禁食24小时,称重后以10%水合氯醛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体重每100g,用水合氯醛0.3ml)。麻醉起效后,迅速采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将血液样品于室温放置2小时后离心(4℃,3000r/min,10min),然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做好日期标记待检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空腹血糖(FPG)、血清脂联素(ADPN)的水平并根据FINS与FPG数值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明确各组对肝脏酶学、血脂等指标的影响。取血后迅速摘取肝脏,观察形态并称取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肝湿重/总重量×100%);然后从肝脏右叶组织取大小约0.5cm×0.5cm×0.5cm,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标本,并标好日期,放入冰箱等待检测,后以肝组织匀浆取上清液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研究结果①一般情况及肝脏病理学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枯黄且色泽黯淡,喜团聚蜷卧,大便干稀不调且气味臭秽,NAS病理评分及肝脏指数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与空白组相比在大鼠毛色、饮食、行为以及排泄物等方面无明显异常,个别大鼠可见稀软便;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着降低;健脾疏肝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模型组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评分,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小叶内炎症。②肝脏酶学: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ALT、AST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ALT、AST水平,低剂量对肝脏酶学水平无显着影响。③血脂: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显着升高,HDL无明显降低;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TG水平,健脾疏肝方低、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TC水平,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HDL水平;健脾疏肝方中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LDL水平。④氧化及抗氧化:模型组较空白组肝组织SOD、CAT水平显着降低,MDA水平显着升高;健脾疏肝方低、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SOD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升高CAT水平;健脾疏肝方各组及易善复组均能显着降低MDA水平。⑤胰岛素抵抗:模型组较正常组FINS、FPG、HOMA-IR水平显着升高,ADPN显着降低;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降低FINS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FPG水平;各干预组均能显着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能显着提高ADPN水平。研究结论健脾疏肝方能有效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状态,有效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大鼠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大鼠肝脏酶学水平,从而减轻大鼠肝细胞损伤。
黄佳钦[6](2020)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和)异型增生称为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由于胃癌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发现晚等特点,故胃癌癌前病变作为肠型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早期在此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对阻断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治疗及对因治疗,其中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抗胆汁反流、抗氧化、叶酸及COX-2抑制剂等治疗方式,尚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而中医药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国内外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延缓、阻断甚至逆转PLGC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且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结合PLGC病机特点及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使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PLGC,并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得出该法在PLGC的治疗上确有疗效,然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故本课题拟从临床疗效和分子机制两部分展开研究:临床疗效部分,通过证候量表、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评价方式以明确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PLGC的临床疗效;分子机制部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及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由文献综述、临床疗效研究及分子机制研究三部分组成。文献综述部分分为以下2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进展”部分,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特点、分型论治、现代医家治疗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西医研究进展”部分,主要围绕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治疗方法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临床疗效研究部分,收集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门诊的肝胃郁热、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30例,使用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对其进行干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镜病理学表现情况,试图探索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子机制部分,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探索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进而运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30例肝胃郁热、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运用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组织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Bcl-2、P53、ERBB4、PTEN的水平,尝试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对比,本研究共纳入30例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为53.93±7.87,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且不同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下者较多,其中高中21例,占70.00%;就诊季节以冬季(46.67%)、秋季(40.00%)居多;本病诱发情绪因素以焦虑忧虑(63.33%)、急躁易怒(60.00%)、精神紧张(43.33%)多见;患者饮食习惯以嗜食油腻(70.00%)、甜食(60.00%)、辛辣(40.00%)居多;生活作息方面,作息规律(46.67%)者多于熬夜(40.00%)与劳倦(30.00%)的患者;烟酒史方面,吸烟(43.33%)及饮酒(36.67%)患者较多。(2)临床疗效主要从临床症状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两方面评估运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临床症状积分得出,痊愈2例(6.67%),显效5例(16.67%),有效19例(63.33%),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67%,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及次要症状积分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对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得出胃脘痞塞、心烦易怒、反酸、烧心、口苦、口干、暖气、身重倦怠、精神疲乏、纳差、气短、大便溏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胃脘疼痛、懒言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中嘈杂、大便干结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进行统计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病理总积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及慢性炎症4项病理表现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性病理表现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网络药理学结果与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多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共搜集了 858个化合物,以OB≥30%,DL≥0.18为筛选条件,共得到83个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较好的候选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路共有41个hub节点,其中靶点≥35个的化合物有11个,13个靶点能与≥20个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有54个节点,其中包含31个靶点与23个疾病;对参白颗粒中6种草药对应的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确定了 324个GO条目;并对上调的部分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FDR≤0.01筛选得到24条KEGG通路信息。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组织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进行多色免疫荧光检测得出,PI3K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AKT、Bcl-2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BB4、P53、PTEN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一般情况中,从性别年龄分析,该病好发于45-65岁的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与季节、饮食、情绪有关,其中就诊季节以冬、秋季节较多,情绪中焦虑忧虑、急躁易怒、精神紧张三方面因素影响较大,饮食以嗜食油腻、甜食、辛辣、生冷食物者居多,同时烟酒史也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发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故可以发现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3)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细胞凋亡、P53、ERBB4、癌症通路等17条通路均与PI3K/AKT通路相关,由此猜测,参白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进一步观察理气活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Bcl-2、ERBB4、P53、PTEN分子的干预作用,发现理气活血解毒法可下调PI3K、AKT、Bcl-2分子的表达水平,故该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癌变的发展。
钟岢屹[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杨洪超[8](2019)在《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健脾化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肠肝轴”理论观察健脾化浊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观察: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健脾化浊饮水煎剂,对照组给予水林佳,疗程为12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积分、体重、体质指数、生化指标(ALT、AST、TG、TC、GLU)、血清内毒素、肝脏彩超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实验研究:采用高脂饲料诱导的方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实验共设置5组:空白组、模型组、健脾化浊饮低剂量组、健脾化浊饮中剂量组和健脾化浊饮高剂量组。分别干预8周后,检测每组大鼠的肝湿重、ALT、AST、TG、TC、GLU、LPS、D-Lac,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TLR4、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组织Occludi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相对定量。结果:临床观察: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单项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主症右胁肋胀满和次症中的大便质稀不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除形体肥胖外,其余症状积分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4.体重和体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ALT、AST、TG、TC方面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在TG、TC、GLU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内毒素: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7.肝脏彩超: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指标:两组均未出现异常。实验研究:1.在肝湿重、肝指数、ALT、AST、TG、TC、GLU方面,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出现异常(P<0.05),健脾化浊饮中剂量、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改善(P<0.05)。在肝组织病理方面,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异常,健脾化浊饮中剂量、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改善。2.在D-Lac、Occludin蛋白、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方面,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出现异常(P<0.05),健脾化浊饮中剂量、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改善(P<0.05)。在肠粘膜病理表现方面,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异常,健脾化浊饮中剂量、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在血清LPS和TLR4、NFκB蛋白表达方面,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出现异常(P<0.05),健脾化浊饮中剂量、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改善(P<0.05)。结论:1.健脾化浊饮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血清内毒素以及肝脏彩超情况,而且安全性良好。2.健脾化浊饮改善NASH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粘膜屏障,降低肠粘膜通透性,从而抑制LPS/TLR4/NFκB信号通路,阻断肠肝损伤的恶性循环,通过调节“肠肝轴”而发挥作用。3.本研究证实脾虚浊阻是NASH的主要病机,健脾化浊、祛湿化痰为有效治法,为中医药防治NASH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朱丹[9](2019)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背景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迄今西医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亦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相比之下,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防治脂肪性肝病不良反应少,显示了较大的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性肝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各学会对脂肪性肝病认识也基本达成了一致,制定了相关的中医药诊疗指南和规范,供临床参考。但这些意见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发挥,需要在临床上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另一方面,名老中医作为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主力军。因此,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及丰富诊疗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研究目的本论文是在“十五”、“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项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在学习古代文献及现代中西医对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的同时,基于当代一百余位名老中医辨治脂肪性肝病的文献、临证医案以及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特色和临证医案分析,系统总结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进行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共性经验总结和个性经验分析。并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探索,以提高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水平。3.研究方法(1)中医药对脂肪性肝病的认识;结合有关文献及古籍从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上对脂肪性肝病进行论述。(2)对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和493例患者共1469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挖掘方法,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经验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认识、证候特征、方药规律等。(3)对导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和340例患者628诊次临证医案进行整理总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辨治特色和辨证用药规律。(4)探索将知识图谱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的研究之中,并结合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进行了构建探索,以便更好的传承中医药经验,提升中医药临床水平。4.研究结果4.1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经验总结的137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病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经验文献资料中所论述的中医病名有25种之多,其中列入前5种的分别是“胁痛”、“积聚”、“痰证”、“肝癖”、“积证”,以“胁痛”为最多。但“胁痛”及“痰证”、“积聚”、“积证”都属于一类代表广泛的疾病,特异性太差,以其命名不合适。而其中以“肝癖”特异性较强,但认知度不够高,说明就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名而言,尚缺乏共识。(2)病因病机:病因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大量饮酒、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为主要病因。病机方面,以脾虚失运、肝失疏泄、痰癖互结、肝郁脾虚、血瘀为主。(3)证候特征:文献中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证候很多,常见的证候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脾虚失运、肝脾不调等。(4)治法:健脾、活血、疏肝、化痰、理气、清利湿热、祛湿、化湿、化浊、益气为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其中健脾使用的频率最高。在临床应用中,名老中医常多种治法合并使用。如两种治法并用的健脾与疏肝,健脾与活血,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等;三种治法合用的健脾、疏肝、活血,健脾、化痰、活血等;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健脾、疏肝、化痰、活血。说明上述治法针对主要病机,可以起到综合辨证而施治的目的。(5)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55种,其中自拟方102种,时方及经方53种,使用方剂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这些自拟方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其基本病机、个体经验及相关方剂加减组合而成。除自拟方之外,常用成方有二陈汤、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一贯煎、茵陈蒿汤、四逆散、小柴胡汤、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复元活血汤等,反映了健脾、疏肝、化痰、活血的基本治法。(6)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208种中药,1674药次。常用中药有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麸炒白术、炒山楂、生山楂、陈皮、白芍、郁金、法半夏、茵陈、赤芍、黄芪、当归、醋莪术、虎杖等。药物的使用种类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活血化瘀、消食及清热类。从用药规律上反映了脂肪性肝病脾虚为本运化失调的病机特点。(7)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泽泻、丹参、茯苓、柴胡、炒决明子、生山楂、炒山楂、白芍、陈皮、郁金、法半夏、茵陈、黄苗、赤芍、当归、醋莪术、虎杖、荷叶、麸炒枳壳、制何首乌、麸炒苍术、麸炒枳实、甘草、川芎、姜厚朴、党参、海藻、木香。这些药物根据证候的不同,组成核心处方,其功效为祛湿活血、健脾疏肝、消积化痰、清利湿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病机及病机的复杂性,治疗上不能单用健脾疏肝等方面的药物。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整个病证情况,注意运用祛湿活血、化痰消积、清利湿热等相关治法。4.2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493例1469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以乏力、右胁肋胀痛不适、大便溏、口苦、口干、腹胀、纳呆、小便黄、眠差、头晕等常见。舌象以苔白、舌红、苔黄、舌暗、舌尖红、舌暗红、苔腻、舌淡暗、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较为常见。脉象以弦、细、沉、滑以及由此组成的复合脉象常见。(2)证候特征:常见中医证候有痰瘀互结、肝络不和、热毒内蕴、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浊内蕴、肝胆湿热等。(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病名共64种,排在前五位的为:肝痞、胁痛、眩晕、肝着、肝癖,由于“痞”和“癖”经常互用,所以“肝痞”和“肝癖”可以一道统计,达322诊次,占全部病名记录诊次(977次)的33%,而胁痛和眩晕包含的病种比较多,缺乏特异性,很难作为病名来考虑。“肝着”是传统病名,作为五脏之积“肝积”的病名,要从病名上全盘考虑。从以上分析,说明对脂肪性肝病的病名尚缺乏统一认识,但多数医生考虑以“肝癖”或“肝痞”较为适宜,“肝着”亦在考虑范围,而其他病名认可较少。所以脂肪性肝病的病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4)兼夹西医疾病:“原始医案”所涉及到的西医疾病达174种,分布非常广泛,但从总体来看,主要的兼夹病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排在前10位的兼夹西医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息肉、肝功能异常、糖耐量异常、肝囊肿、高尿酸血症。(5)治法:常用治法有活血、疏肝、化痰、健脾、清热、解毒、化浊、清利湿热、理气、化湿等。由于脂肪性肝病病机证候相互兼夹,治法也应是多法同用。两种治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疏肝与活血、活血与化痰、疏肝与化痰、清热与活血、清热与解毒。三种治法中常以疏肝、化痰、活血,解毒、活血、清热,化痰、活血、清热,化痰、解毒、活血,化痰、解毒、清热相合而用。四种治法合用最常见的是解毒、化痰、活血、清热,其次为解毒、疏肝、活血、清热。(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182种,其中自拟方107种,时方及经方75种。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种方剂依次为:逍遥散、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二陈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天麻钩藤饮、四逆散。(7)用药特点:共使用了 456种中药,19106药次。常用中药有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等。中药的使用类别很广,共计16大类,最多的是利水渗湿类和清热类,其次是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消食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微寒、平、温、寒、微温。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用药特点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8)核心药物:组成治疗方剂的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郁金、茯苓、泽泻、炒决明子、甘草、白芍、陈皮、柴胡、茵陈、麸炒白术、赤芍、荷叶、黄芩、法半夏、炒莱菔子、当归、醋莪术、黄连、麸炒枳壳、垂盆草、生山楂、黄芪、虎杖、海藻、连翘、六月雪。4.3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通过对姚乃礼教授治疗脂肪性肝病临证医案340例628诊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临床特征:乏力、大便溏、眠差、口干、嗳气、胃脘胀满、口苦、右胁肋痛不适、腹胀、反酸等常见。其中以乏力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脾在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舌象以苔暗红、舌淡暗、苔黄腻出现的频率最高。脉象以弦脉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脉弦细。(2)证候特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脾虚失运、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痰浊内蕴、浊邪内滞、浊邪瘀滞、肝血亏虚等。其中肝脾不调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证候。常见相兼中医证候为肝脾不调与湿浊内停,肝脾不调与痰浊内蕴,肝脾不调与浊邪内滞,肝脾不调与浊邪瘀滞,肝脾不调与湿热蕴结。反映了导师对脂肪性肝病基本病机的认识,强调肝脾不调是其基本病机。(3)相关中医疾病:与脂肪性肝病相关中医疾病共19种,导师认为将脂肪性肝病命名为“肝癖”能反映该病的特点,较为贴切。(4)兼夹西医疾病:所涉及到的兼夹西医疾病共116种,排在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高脂血症、慢性胃炎、高血压、肝囊肿、肝功能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胆囊息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胃息肉。分析结果与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结果大致一致。(5)治法:常用治法有健脾、调和肝脾、化浊、化湿、疏肝、清利湿热、活血、理气、化痰等。两种治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化浊与健脾、化浊与调和肝脾、健脾与疏肝、活血与化浊。三种治法中化浊、调和肝脾、活血,化浊、疏肝、健脾,化浊、健脾、活血等常相合而用。(6)选方特点:共使用方剂27种,临床选方时以自拟方为主,这与脂肪性肝病病机复杂多样,涉及多脏腑,且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有关。故选方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中方剂依次为:四君子汤、逍遥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柴胡疏肝散、二陈汤、温胆汤、香连丸、四逆散。(7)用药特点:导师治疗脂肪性肝病医案共使用了 312种中药,10767药次。常用中药有茯苓、麸炒白术、丹参、甘草、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陈皮、夏枯草、姜厚朴、厚朴花、党参、醋鸡内金。中药类别最多的是补虚类和利水渗湿类,其次是清热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所用中药的性味分布排序为性温、平、微寒、寒、微温等。所用中药归经分布排序为脾经、肝经、肺经、胃经等。(8)核心处方:茯苓、麸炒白术、丹参、醋莪术、法半夏、赤芍、太子参、白芍、当归、黄连、豆蔻、焦山楂、柴胡、木香、茵陈、炙甘草等。4.4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规律和个性经验分析共性规律的研究,选取一百余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文献及医案资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探求其共性经验和规律。这些名老中医,无论从所处地域、专业水平、时间跨度和提供的资料,虽不能全面代表各方面的学术和经验,但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诊疗经验,所以得出的证治规律可以供我们来学习提高。在此基础上,选取医案数据库中医案数最多的三位名老中医就治法、选方、中药进行个性经验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名老中医对脂肪性肝病的病机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其发病病位在肝,与肝、脾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但侧重点不同,或侧重于本虚,或侧重于邪实,也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就治法而言,侧重于本虚者,常用健脾、疏肝的方法。侧重于邪实者,常用活血、化痰、清利湿热等方法。方剂而言,以自拟方为主,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上,个性化治疗比较突出。用药而言,反映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规律性,即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清利湿热”为整体治疗思路,这与前述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相吻合的。当然也囊括了个人用药习惯的特殊性。因此,对名老中医个性化经验的分析挖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诊疗特色并发现总结其共性经验,让名老中医经验得到不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并能开拓临床思路,为中医理论注入鲜活的新鲜血液。4.5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本部分利用图形数据库中的Neo4j作为存储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的数据库,探索构建了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知识图谱,并以名老中医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展示。从有关图谱中,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对病因、病证、治法、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进行理论探析,对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增添了新的方法,对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但知识图谱的方法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增加其可视性、重要性及达到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
张一伟[10](2019)在《乌头赤石脂丸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是急危重症,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上升。现代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多采取溶栓疗法为院内急救争取时间,然而存在医护人员赶到之前患者未能及时服用特效药进行自救而死亡的情况,无法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争取有效时间,因而开发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自行急救的特效药物迫在眉睫。本实验通过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主要应用乌头赤石脂丸组含药血清予以干预,探讨乌头赤石脂丸方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用2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乌头赤石脂丸组、阳性对照组(参附汤)进行常规饲养和给药,观察大鼠状态,5天后提取含药血清。选用H9C2心肌细胞株进行分组培养和传代。应用细胞计数器将H9C2心肌细胞按500010000个/孔种入96孔板,24h后准备细胞活力检测。设置4组时间(1,2,4,8h)与4个H2O2浓度(分别为600,900,1200,1500μmol/L),通过酶标仪检测各组的光密度,并计算细胞活力,得出最佳造模时间(4h)与H2O2造模浓度(900μmol/L)。依照此浓度与时间,制备正常组、H2O2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乌头赤石脂丸组(造模同时给予含药血清),进行组细胞活力检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9C2心肌细胞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cymphoma-2,Bcl-2)、Bcl-2-Assaciated X蛋白(Bcl-2-Assa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1.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H2O2诱导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结果显示900μmol/L浓度、时间为4h时最为接近半数致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乌头赤石脂丸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显着升高,接近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显示,正常组Bcl-2在心肌细胞核周围胞质中呈强阳性表达,模型组仅少量阳性表达。阳性对照组有相对较高的阳性表达,而乌头赤石脂丸组可见大量的阳性表达,荧光强度高于模型组,提示乌头赤石脂丸方可以上调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正常组中BAX的表达不明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阳性对照组荧光表达相对较低,而乌头赤石脂丸组仅见少量荧光表达,荧光强度低于模型组,提示乌头赤石脂丸方可以下调心肌细胞中BAX的表达。3.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乌头赤石脂丸组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接近正常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乌头赤石脂丸组心肌细胞中BAX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高于正常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比,略低于阳性对照组,乌头赤石脂丸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赤石脂丸方能够抗H2O2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可以通过上调线粒体通路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二、日本现代汉方药对肝病的预防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现代汉方药对肝病的预防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2)基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CAG伴IM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范畴与历史沿革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治疗 |
4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 |
5 理气活血解毒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简介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 |
4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研究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对CAG伴IM患者胃组织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的研究现状 |
1 肝硬化病名渊源 |
2 中医对肝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治疗肝硬化思路 |
4 导师论治肝硬化的经验 |
5 中医药防治肝硬化的机制探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弹性蛋白及其调控因子在早期肝硬化中的作用 |
1 流行病学 |
2 肝硬化现代研究进展 |
3 弹性蛋白在肝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
4 调控弹性蛋白合成的细胞因子 |
5 调控弹性蛋白降解的细胞因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益肝消积方对早期肝硬化的干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二 益肝消积方调控弹性蛋白合成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三 益肝消积方调控弹性蛋白降解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
1. 暖肝与疏肝 |
2. 暖肝与泻肝 |
3. 暖肝与补肾 |
4. 暖肝与补脾 |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5.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病名归属 |
2.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辨证论治的认识 |
4.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的认识 |
5.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问题与展望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综述三: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2.1.1 实验动物的适应性喂养 |
2.1.2 动物分组及造模 |
2.2 给药方法与剂量 |
2.3 动物实验造模及干预流程图 |
2.4 动物标本的采集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一般情况 |
2.5.2 肝脏指数 |
2.5.3 血清指标的测定 |
2.5.4 肝组织病理 |
2.5.5 胰岛素抵抗指数 |
2.5.6 大气肝匀浆指标测定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大鼠的一般状况和肝指数 |
2.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2.1 肝脏肉眼观察情况 |
2.2 肝脏电镜观察情况 |
3. 血清及肝组织相关指标 |
3.1 对血清ALT、AST的影响 |
3.2 对血清TG、、TC、 HDL、LDL的影响 |
3.3 对肝脏SOD、 CAT、 MDA的影响 |
3.4 对血清FINS、 FPG、 HOMA-IR及ADPN水平的比较 |
讨论 |
1. 中药复方“健脾疏肝方”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2. NASH模型选择的依据 |
3. 健脾疏肝方治疗NASH可能的机理 |
3.1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3.2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指数的影响 |
3.3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肝功及血脂的影响 |
3.4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健脾疏肝方对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的影响 |
结论 |
讨论部分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认识 |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3 现代医家辨证论治特点 |
4 辨病专方治疗 |
5 中成药治疗 |
6 外治法 |
7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 |
8 理气活血解毒法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治疗 |
3 PI3K/AKT通路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分子机制研究 |
一、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健脾化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
1.1 相关概念 |
1.2 常见危险因素 |
1.3 发病机制 |
1.4 诊断 |
1.5 治疗 |
2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 |
2.1 病名归属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辨证论治 |
3 健脾化浊饮理论基础 |
3.1 脾虚生浊理论 |
3.2 脾虚浊阻与NASH |
第二部分 健脾化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止标准 |
1.5 病例脱落及处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3.2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
3.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3.4 肝脏彩超疗效评定标准 |
3.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
5.3 临床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
5.4 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
5.5 体重和体质指数改善情况 |
5.6 生化指标改善情况 |
5.7 血清内毒素改善情况 |
5.8 肝脏彩超改善情况 |
5.9 安全性监测结果 |
6 讨论 |
6.1 健脾化浊饮组成及方义 |
6.2 健脾化浊饮主要药物分析 |
6.3 健脾化浊饮临床疗效分析 |
6.4 健脾化浊饮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7 研究结论 |
8 问题与不足 |
第三部分 健脾化浊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健脾化浊饮对NASH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饲料、药物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NASH模型复制方法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标本采集 |
2.4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记录 |
3.2 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变化情况 |
3.3 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
3.4 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 |
4 讨论 |
4.1 NASH大鼠模型评价 |
4.2 健脾化浊饮疗效评价 |
5 结论 |
实验二 健脾化浊饮对NASH模型大鼠肠粘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药物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NASH模型复制方法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标本采集 |
2.4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血清D-Lac变化情况 |
3.2 大鼠肠道病理学变化情况 |
3.3 大鼠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表达情况 |
4 讨论 |
4.1 肠道菌群、肠粘膜屏障与NASH |
4.2 健脾化浊饮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5 结论 |
实验三 健脾化浊饮对NASH模型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主要药物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NASH模型复制方法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标本采集 |
2.4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血清LPS变化情况 |
3.2 肝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情况 |
4 讨论 |
4.1 LPS/TLR4/NF-κB通路与NASH |
4.2 健脾化浊饮对大鼠LPS/TLR4/NFκB通路的影响 |
5 结论 |
实验小结 |
1 结论 |
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文章 |
(9)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脂肪性肝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认识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证治规律 |
4.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
5.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姚乃礼教授对脂肪性肝病的学术见解及辨治经验 |
1. 病名研究 |
2. 病因病机认识 |
3. 重视气化理论在病机演变中的作用 |
4. 重视肝脾关系 |
5. 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6. 常用方药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研究 |
1.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
2.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医案研究 |
3. 通过姚乃礼教授临证医案分析其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 |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共性经验总结及个性经验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知识图谱构建探索研究 |
1. 知识图谱概念和构建过程 |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
3. 知识图谱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疾病证治规律研究中的作用 |
4. 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创新点 |
3.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10)乌头赤石脂丸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钙超载是心肌细胞凋亡重要环节 |
2.方药对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的调控作用 |
3.方药对心肌细胞凋亡死亡受体通路的调控作用 |
4.方药对心肌细胞凋亡内质网通路的调控作用 |
5.小结与展望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不同浓度的H_2O_2对H9C2 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大鼠培养的材料与方法 |
1.2 H9C2 心肌细胞培养的材料与方法 |
2.实验方法 |
2.1 CCK-8 法筛选H_2O_2 最佳造模浓度与造模时间 |
2.2 CCK-8 实验检测乌头赤石脂丸方对H_2O_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实验步骤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小结 |
第二章 乌头赤石脂丸方对H_2O_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凋亡荧光表达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株 |
1.2 H9C2 心肌细胞株培养 |
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乌头赤石脂丸方对心肌细胞Bcl-2 表达的影响 |
3.2 乌头赤石脂丸方对心肌细胞BAX表达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章 乌头赤石脂丸方抗H_2O_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凋亡导致Bcl-2/BAX失衡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配置试剂 |
1.5 配置分离胶与浓缩胶 |
2.实验方法 |
2.1 H9C2 心肌细胞的裂解与蛋白定量 |
2.2 蛋白免疫印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小结 |
结论 |
讨论 |
1.乌头赤石脂丸的中药和药理学研究 |
2.选择H_2O_2 造模及加药方式的比较 |
3.在H_2O_2 造模浓度为900μmol/L、时间为4h下,各组细胞形态变化 |
4.乌头赤石脂丸方与参附汤的比较 |
5.乌头赤石脂丸方在患者尚未有条件进行院前溶栓急救时的应用前景 |
6.乌头赤石脂丸方较单纯应用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理论优势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科研情况 |
个人简介 |
四、日本现代汉方药对肝病的预防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CAG伴IM的机制[D]. 张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弹性蛋白合成及降解探讨益肝消积方干预早期肝硬化的机制研究[D]. 张嘉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D]. 张昔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黄佳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健脾化浊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D]. 杨洪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9]名老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证治规律研究及知识图谱构建探索[D]. 朱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10]乌头赤石脂丸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张一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