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啤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方力[1](2019)在《中国啤酒三巨头:谁能笑傲未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啤酒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2018年共完成啤酒产量3812万千升,同比微增0.5%,实现了2014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啤酒公司的增长放缓。中国目前的三大啤酒公司青岛啤酒(600600.SH)、华润啤酒(0291.HK)、燕京啤酒(000729.SZ)占领着中国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经营成果来看,华润啤酒领先,燕京啤酒有待提升。
高山[2](2011)在《雪花啤酒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以四川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营销的作用是实现产品的价值交换,如果没有交换,那么公司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所以营销渠道是实现商品价值交换的路径,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现在4P理论中,在一定程度上,渠道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在产品、价格及促销手段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渠道的建设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在具体的营销中,如何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销售渠道不仅使企业的产品可以最快的速度与消费者见面,占领市场,同时可以抢占有效份额,减少公司相关费用的投入。如果不能牢牢地掌控有效的渠道,企业的产品就难以转换为货币,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国从1900年建立第一家啤酒厂到今天,啤酒业已经走过了111个年头,期间历经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和并购扩张三个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啤酒产量已经突破4000万千升,消费量也达到3000万千升以上,是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然而较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啤酒业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人均啤酒消费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啤酒业虽大但不强。因此我国啤酒产业的整体实力有待提升,管理手段急需提高,特别是营销渠道的管理。本文首先对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最近几年在营销渠道方面的管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成渝啤酒市场,并结合公司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营销渠道的具体优化方案和渠道的管理策略,从而为其他的啤酒企业或者快消品行业具有相同的营销渠道的企业如何能有效地构建专业化的营销渠道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经验。同时本文也以营销渠道的理论性和渠道管理与建设的实战性提出了如何将渠道中的生产厂、中间商和终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利润共享,风险共担,能够实现真正的共同成长,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进行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对渠道营销的概念,营销渠道的开发和设计以及涉及到的渠道营销的管理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对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其中重点介绍了雪花啤酒四川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雪花啤酒四川公司目前在成渝市场的渠道现状;第四部分是根据第三部分提出的渠道问题,分析阐述了雪花啤酒四川公司在渠道结构方面所作的优化举措;第五部分主要从雪花啤酒四川公司进行的价格优化方面来分析;这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营销渠道结构和价格的优化,可以清晰的梳理出雪花啤酒四川公司在成渝啤酒市场为了保持其领先的地位所作出的努力,为其他快消品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版;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前面部分营销渠道具体策略实施后的一个结果呈现,对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期;第七部分主要是一个结论的陈述。
李红[3](2009)在《国有企业EVA价值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推进,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管理层,都开始形成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要创造价值的共识,而传统的以利润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机制缺乏资本成本意识,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成果。因此,如何使现行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从以利润为主的考核上升到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考核,在国有企业全面实施EVA价值管理,是目前理论界和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基于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总体判断,论文以EVA在国有企业的实施原则及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EVA理论研究成果,从EVA的理论实质、内涵与外延,理论来源,产生背景等出发,对EVA的价值管理体系和计算模型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实施EVA价值管理历程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分析,并分别从国际、国内取得实际效果与存在问题两个层面,对实施EVA价值管理的典型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及须吸取的教训。由此,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EVA价值管理模式建议以及深化EVA价值管理的对策,构造了以EVA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价值管理模式,该模式包含两大“链条”(“制度链”与“价值链”)和四个子模式(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模式、价值管理模式、激励模式和理念模式),为EVA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论文指出经济增加值并不是单一的财务指标,而是反映资本成本率和资本使用效率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因而,经济增加值的实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浅尝辄止,追求一步到位,更不能形而上学脱离企业实际。因此,在EVA实施过程中,国资监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控,国有企业内部则应健全体制,制定可行的方案,并开展自上而下的培训,做到循序渐进,规范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论文在系统分析目前影响国有企业实施EVA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充分借鉴美国赫尔曼?米勒公司以及新加坡淡马锡等企业成功应用EVA价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国有企业实施EVA必须遵守的五个原则,并进而从如何构建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模式、价值管理模式、激励模式以及理念系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EVA价值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国有企业有效实施EVA价值管理体系,能够纠正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盲目追求增长率和盲目资本扩张的问题,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协调经营者及员工与出资人的关系,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提供价值引导。论文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EVA价值管理问题的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提供价值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论文认为国有企业实施EVA并不单单是国有企业本身的问题,应着眼于完善整个市场机制,理顺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成熟的经理人市场,改变业绩评价导向等各个方面,并充分发挥国资监管部门在其中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这对于国资监管部门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艺珺[4](2009)在《华润雪花欲“漫舞”全国市场》文中指出继在上海建立工厂并大手笔收购安徽、辽宁、浙江三省的啤酒厂后,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近日再次出击。华润雪花3月13日宣布,以2.85亿元收购位于山东北部的琥珀啤酒,这也是其两周内收购的第四家地方啤酒厂。记者了解到,关于这次收购协议,华润雪
孔云中[5](2008)在《华润雪花啤酒并购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一家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不可能完全靠自我经营的积累,毫无疑问,并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在发达国家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兴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本文以华润雪花啤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华润雪花啤酒实施并购战略的背景,再通过对其并购历程的回顾、并购环境与动因的分析以及并购战略的评价,试图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并购进行深度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提炼出华润雪花啤酒并购战略的可供借鉴之处。笔者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结论能够为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发展,乃至其他行业企业并购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梁庆凯[6](2007)在《华润雪花啤酒(东莞)有限公司雪花纯生啤酒口味测试调研报告》文中提出2006年3月,S啤酒(东莞)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为了了解其生产的S纯生啤酒口味的消费者接受情况,目标区域的市场状况、市场潜力,目标消费者群体特征,竞争对手情况,为S纯生啤酒口味的改进提供必要的决策资料和支持数据,进行了本次市场调研。本次调研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对调研得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目标区域的市场状况,估计出目标区域内纯生啤酒的市场容量,并深入分析研究了目标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竞争对手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S纯生啤酒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了S纯生啤酒在口味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对S纯生啤酒的口味改进提出了建议。
张本照[7](2006)在《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并购作为资本集中的重要方式,曾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自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兴起企业并购以来,已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我国的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发端于1984年河北保定市液压件厂合并了柴油机厂,而上市公司的收购和反收购则始于1993年9月的“宝延风波”。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趋频繁,企业收购和反收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和管理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就国内而言,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环境带来了重大变化,目标公司反收购和反收购的政府规制必将成为公司购并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相关问题,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国内企业收购和反收购的理论体系,弥补国内反收购政府规制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上,它不仅有助于目标公司实现内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以增进股东和公司的利益,有助于证券市场投资者对收购和反收购建立合理的预期,而且有助于规范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为,实现有法可依。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研究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收购和目标公司反收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公司反收购和反收购政府规制这一主线,结合我国实际,运用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有关原理,深刻分析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公司收购和目标公司反收购涵义、反收购的动机以及反收购的理论争论等反收购研究基础入手,通过深入研究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英美两国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为,并对两国目标公司采用的许许多多反收购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归类,重点分析毒丸计划这种西方资本市场中倍受争议却很有效的反收购防御措施,从四个层面构建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体系;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通过对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毒丸”计划、冠珠出售计划、“金降落伞”计划等反收购对策中的利益各方进行的博弈分析;通过对反收购对策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揭示出反收购对策是否会提高或者侵害公司股东的利益,不仅因不同的反收购对策而异,而且还受到管理效率的高低和公司监督内部程度(包括董事会监督、股东监督和债权人监督)大小的影响;在对英美两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归属选择和反收购规制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政府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政府规制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路。最后,将理论研究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典型案例进行评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国外反收购理论研究的全面回顾,对国外有关反收购争论的理论观点进行系统归纳,全面总结出对反收购持反对和支持两方面观点的有关理论。反对反收购的理论有: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结构理论和管理层自保理论;支持反收购的理论有:业务判断标准理论、管理层短视理论、市场短视理论和股东利益理论,这些成果对我国公司并购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目标公司反收购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2、通过借鉴英国和美国公司的反收购对策的经验,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当前的规定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对策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包含四层机制:固本机制
杨明清[8](2002)在《青啤文化蕴商机》文中研究说明青岛啤酒集团2002年1月初向社会宣布:2001年青岛啤酒集团实现销售251万吨,较2000年增长30%。记者近日就其中的奥秘采访青岛啤酒集团总经理金志国时,神采飞扬的金志国同记者大谈起了青啤的企业文化与经营。 金志国说:去年,青啤集团产销量达?
二、青啤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啤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啤酒三巨头:谁能笑傲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啤酒“三巨头”之战绩 |
中国啤酒“三巨头”之规模与增速 |
中国啤酒“三巨头”之高端化战略步伐 |
中国啤酒“三巨头”之品牌集中度 |
(2)雪花啤酒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以四川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营销渠道的概念 |
2.1 渠道营销的概念 |
2.2 渠道营销的开发和设计 |
2.3 渠道营销的管理 |
2.3.1 渠道管理中的产品问题 |
2.3.2 渠道管理中的定价问题 |
2.3.3 渠道促销 |
2.3.4 渠道管理与物流 |
2.3.5 渠道成员的绩效评价 |
2.3.6 控制冲突以增进渠道的合作 |
第三章 中国啤酒企业现状和雪花啤酒四川公司的发展历程 |
3.1 中国啤酒企业现状 |
3.2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发展历程 |
3.3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渠道现状分析 |
3.3.1 市场的宏观环境综合分析 |
3.3.2 渠道层级、密度以及中间商种类的设置 |
3.3.3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渠道现状 |
第四章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渠道的结构优化 |
4.1 相关概念介绍 |
4.2 优化的目的 |
4.3 优化的目标 |
4.4 优化的思路 |
4.4.1 减少渠道密度 |
4.4.2 减少渠道层级 |
4.5 优化的具体步骤 |
4.5.1 数据收集 |
4.5.2 渠道优化 |
4.5.3 动态调整 |
4.6 渠道优化的结果呈现 |
4.7 总结 |
第五章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渠道的价格优化 |
5.1 渠道价格现状 |
5.2 优化的目的 |
5.3 优化的具体操作 |
5.4 优化后的监控 |
5.5 总结 |
第六章 雪花啤酒四川公司营销渠道发展未来展望 |
6.1 为了达到的目的 |
6.1.1 保持了价格的稳定 |
6.1.2 渠道达到了专销 |
6.1.3 责权完全分明 |
6.2 为了达到的目标 |
6.2.1 定量数据 |
6.2.2 渠道效率 |
6.2.3 产品流向可控 |
6.2.4 渠道优势地位 |
6.2.5 渠道成员共成长 |
6.2.6 建立渠道壁垒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有企业EVA价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 EVA 价值管理理论概述 |
1.1 EVA 的定义 |
1.2 EVA 的理论基础 |
1.2.1 委托代理理论 |
1.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2.3 价值管理理论 |
1.2.4 经营者激励理论 |
1.3 EVA 价值管理体系 |
1.3.1 业绩考核(Measurement) |
1.3.2 管理系统(Management) |
1.3.3 激励制度(motivation) |
1.3.4 理念系统(Mindset) |
1.4 EVA 价值计算模型 |
2 中国国有企业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实证分析 |
2.1 国有企业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历史变迁 |
2.2 国有企业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个案分析 |
2.2.1 青岛啤酒公司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案例 |
2.2.2 东风汽车公司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案例 |
2.3 国有企业试点实施EVA 价值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2.3.1 EVA 价值管理体系的自身局限性影响EVA 的广泛实施 |
2.3.2 我国的宏观环境不利于EVA 的实施 |
2.3.3 企业价值观念和会计政策等微观条件限制了EVA 的发展 |
3 国外应用EVA 价值管理的案例及成功经验 |
3.1 EVA 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3.1.1 经济增加值应用地理区域的演变 |
3.1.2 经济增加值应用在行业方面的演进 |
3.2 国外公司实施EVA 管理体系的实践 |
3.2.1 美国赫尔曼·米勒公司 |
3.2.2 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 |
3.3 EVA 在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
3.3.1 瑞典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应用EVA 价值管理的主要做法 |
3.3.2 新加坡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淡马锡应用EVA 管理的理念及方法 |
3.3.3 意大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IRI 失败教训 |
3.4 经验借鉴 |
4 中国国有企业EVA 价值管理的模式构建 |
4.1 国有企业EVA 价值管理基本架构 |
4.2 国有企业EVA 经营业绩考核模式 |
4.2.1 单一EVA 指标业绩评价模式 |
4.2.2 EVA 与平衡计分卡(BSC)结合的模式及适用范围 |
4.2.3 EVA 与国家宏观调控相关指标结合的评价模式 |
4.3 国有企业EVA 价值管理模式 |
4.3.1 战略规划管控 |
4.3.2 制定综合的筹资和融资策略 |
4.3.3 制定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 |
4.3.4 投资评估与管理 |
4.3.5 建立EVA 对标管理体系 |
4.4 国有企业EVA 激励制度与安排 |
4.4.1 激励原则与目标 |
4.4.2 EVA 奖金计划的薪酬体系 |
4.4.3 奖金库或奖金银行的设立 |
4.4.4 EVA 考核激励过程控制 |
4.5 国有企业EVA 价值管理的理念的系统设计 |
5 进一步完善中国国有企业EVA 价值管理的对策 |
5.1 国有企业完善EVA 价值管理的原则和具体步骤 |
5.1.1 国有企业完善EVA 价值管理的遵循原则 |
5.1.2 国有企业完善EVA 价值管理的具体步骤 |
5.2 国有企业实施EVA 价值管理的前景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华润雪花啤酒并购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1 与并购相关的一些概念 |
2.1.2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2 企业并购的本质和类型 |
2.2.1 企业并购的本质 |
2.2.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3 并购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
第三章、华润雪花啤酒的并购背景 |
3.1 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3.2 中国啤酒行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
3.3 中国啤酒行业未来的并购趋势分析 |
第四章、华润雪花啤酒实施并购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的分析 |
4.1.1 华润雪花啤酒的基本介绍 |
4.1.2 华润雪花啤酒的资源能力和竞争力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2.1 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力量 |
4.2.2 中国啤酒行业主要经济特性 |
4.2.3 中国啤酒行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4.2.4 华润雪花啤酒并购战略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把握 |
第五章、华润雪花啤酒的并购发展历程 |
5.1 华润雪花啤酒的并购之路 |
5.2 中国其他主要啤酒企业的并购发展之路 |
5.2.1 青岛啤酒 |
5.2.2 燕京啤酒 |
5.2.3 重庆啤酒和金星啤酒 |
第六章、华润雪花啤酒分阶段并购战略分析及评价 |
6.1 并购初期的"蘑菇战略" |
6.2 并购中期的沿江、沿海中心城市战略 |
6.3 现阶段的全国生产布局战略 |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未来面临的风险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华润雪花啤酒(东莞)有限公司雪花纯生啤酒口味测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调研背景与调研设计 |
第一节 调研背景 |
第二节 调研设计 |
第二章 纯生啤酒东莞地区市场潜力 |
第一节 啤酒行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区域内纯生啤酒产品的市场容量 |
第三章 纯生啤酒东莞地区消费者群体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消费者的背景资料 |
第二节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
第四章 调研结果与建议 |
第一节 调研结果 |
第二节 竞争分析 |
第三节 S 纯生啤酒口味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录 |
(7)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反收购和反收购政府规制是我国企业并购研究领域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
1.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收购与反收购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收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收购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外反收购研究文献综述 |
1.2.4 国内反收购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基础理论 |
2.1 公司控制权、收购和目标公司反收购 |
2.1.1 公司控制权的涵义 |
2.1.2 公司收购的涵义和主要方式 |
2.1.3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涵义和主要特征 |
2.2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动机分析 |
2.2.1 反对恶意收购 |
2.2.2 获取更高的成交价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
2.2.3 维护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2.3 公司收购和目标公司反收购的社会福利效果分析 |
2.3.1 公司控制权市场说 |
2.3.2 公司社会责任说 |
2.4 国外关于目标公司反收购的理论争论 |
2.4.1 反对采取反收购对策的有关理论 |
2.4.2 支持采取反收购对策的有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体系构建 |
3.1 英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分析 |
3.1.1 收购前防御对策分析 |
3.1.2 收购方出价后的反击对策 |
3.2 美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分析 |
3.2.1 收购前防御对策分析 |
3.2.2 收购方出价后的反击对策 |
3.3 反收购毒丸计划的具体分析 |
3.3.1 反收购毒丸计划的涵义 |
3.3.2 反收购毒丸计划的历史演变 |
3.3.3 反收购毒丸计划对股东财富效应影响的分析 |
3.4 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体系的构建 |
3.4.1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目标公司反收购的规定 |
3.4.2 当前中国法律法规许可的反收购对策分析 |
3.4.3 构建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对策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利益各方的博弈分析 |
4.1 目标公司反收购悖论 |
4.2 企业收购的价值与出价者的低报价偏好 |
4.2.1 协同效应—企业收购的价值 |
4.2.2 收购报价的决策区间与收购中的低报价偏好 |
4.3 “毒丸”计划-反收购对策下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损益的博弈 |
4.3.1 “毒丸”计划实施对收购方的影响分析 |
4.3.2 “毒丸”计划下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损益 |
4.4 冠珠出售-歧视性的战略威胁下目标公司与收购者的利益博弈 |
4.4.1 冠珠出售战略胁迫下的报价策略 |
4.4.2 信息不对称下冠珠出售战略效果 |
4.5 “金降落伞计划”-公司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博弈 |
4.5.1 目标公司股东主导下的讨价还价 |
4.5.2 目标公司管理层主导下的讨价还价 |
4.5.3 “金降落伞计划”下管理层收益与股东财富的均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收购对策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反收购对策的种类 |
5.2 管理效率 |
5.2.1 管理效率的衡量 |
5.2.2 经验检验结果 |
5.3 董事会监督 |
5.3.1 董事会权力的衡量 |
5.3.2 监督效果 |
5.4 股东监督 |
5.4.1 股东监督程度的衡量 |
5.4.2 监督效果 |
5.5 债权人监督 |
5.5.1 债权人监督程度的衡量 |
5.5.2 监督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美目标公司反收购政府规制的比较及启示 |
6.1 英美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归属选择的比较 |
6.1.1 美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 |
6.1.2 英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归属 |
6.2 英美目标公司反收购规制立法体系的比较 |
6.2.1 美国目标公司反收购规制的立法体系 |
6.2.2 英国目标公司反收购规制立法体系 |
6.3 英美目标公司反收购政府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6.3.1 明确目标公司反收购决定权的归属 |
6.3.2 强调目标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和忠诚义务 |
6.3.3 允许目标公司采用适当的反收购对策 |
6.4 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政府规制的思路 |
6.4.1 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政府规制现状 |
6.4.2 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政府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完善对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政府规制的思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典型案例评析 |
7.1 新浪公司VS盛大网络反收购案例评析 |
7.1.1 新浪 VS盛大收购与反收购的背景 |
7.1.2 新浪 VS盛大收购与反收购的经过 |
7.1.3 新浪 VS盛大反收购评析 |
7.2 广发证券 VS中信证券反收购案例评析 |
7.2.1 广发证券 VS中信证券收购与反收购背景 |
7.2.2 广发证券 VS中信证券收购与反收购经过 |
7.2.3 广发证券反收购评析 |
7.3 哈啤集团-SABMiller反收购案例评析 |
7.3.1 哈啤集团-SABMiller收购和反收购背景 |
7.3.2 哈啤集团-SABMiller收购和反收购经过 |
7.3.3 哈啤反收购评析 |
7.4 延中实业 VS深宝安反收购案例评析 |
7.4.1 延中实业 VS深宝安收购与反收购背景 |
7.4.2 延中实业 VS深宝安收购与反收购经过 |
7.4.3 延中实业反收购评析 |
7.5 爱使股份 VS大港油田反收购案例评析 |
7.5.1 爱使股份 VS大港油田收购与反收购背景 |
7.5.2 爱使股份 VS大港油田收购与反收购经过 |
7.5.3 爱使股份反收购评析 |
7.6 木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青啤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啤酒三巨头:谁能笑傲未来?[J]. 方力. 中国酒, 2019(06)
- [2]雪花啤酒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以四川公司为例[D]. 高山.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3]国有企业EVA价值管理研究[D]. 李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4]华润雪花欲“漫舞”全国市场[N]. 郭艺珺. 解放日报, 2009
- [5]华润雪花啤酒并购战略研究[D]. 孔云中. 复旦大学, 2008(04)
- [6]华润雪花啤酒(东莞)有限公司雪花纯生啤酒口味测试调研报告[D]. 梁庆凯. 吉林大学, 2007(04)
- [7]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相关问题研究[D]. 张本照.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4)
- [8]青啤文化蕴商机[N]. 杨明清. 工人日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