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型碾米机在湖南上市

新型微型碾米机在湖南上市

一、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1](2018)在《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自1865年沿秦淮河岸建成金陵机器制造局后,南京的工业建筑在之后的80余年中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见证了南京从六朝古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首都的巨大转型。本文以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在多个时期所展现的建筑现象和规划特征,并对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背景进行探究,以此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规律以及蕴含的价值做出讨论。填补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提出研究的时间分期的同时阐述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这些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评估。论文第三至第五章根据之前的时间分期对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建筑进行研究,从社会背景、工业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建筑形式、设计思想等多方面分析了每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的特征,并选取了七个主要案例和三十二个次要案例进行了论述。论文最后两章以前文的结论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并最终总结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了展望。

王成[2](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严鹏[3](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指出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秦琴[4](2011)在《农业工程专家吴相淦研究》文中指出吴相淦生于1915年,于2005年去世,是中国第一批农业工程专家之一。毕生从事以农业机械化和农村能源两方面为主的农业工程事业。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农业工程的概念更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始有提及。吴相淦作为中国第一批农业工程专家,在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33年18岁的吴相淦进入金陵大学农艺系农具组学习,1937年顺利毕业并留校任助教。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吴相淦的在金陵大学的助教工作一度停止,金陵大学也曾一度西迁四川,但是他的农具教学工作并没有停止过。金陵大学迁回南京后,吴相淦继续返校任教,并考取了由邹秉文先生促成的,美国向中国农业导入的农业工程“教育计划”奖学金,与其他19人一起远赴美国留学,专门学习美国农业工程,学业结束后,吴相淦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祖国,献身祖国的农业工程事业。时值中国新旧政权交替,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同时进行。刚回到祖国的吴相淦作为中国仅有的20名农业工程专家之一,一度拥有过无数光环。同时也全身心的投入农业机械化教育事业中。这一时期的吴相淦编着出版过3本农业机械方面的着作,并都成为当时农业高校的主要教材。1958年吴相淦因为被民盟组织错误地划成“右派”,从而被免去许多职务,下乡参与基础劳动,耽误了许多科研的大好时光。直至1979年才恢复名誉。进入80年代后,吴相淦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新能源的研究,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村能源专家,出版《农村能源》作为这方面的高校教科书,并成立“农村能源研究室”,调研中国农村能源的使用情况并参与国际能源会议。吴相淦毕生从事农业工程方面教育。先后在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任教。培养无数农业机械方面和农村能源方面的人才。吴相淦创建了金陵大学最年轻的系——农业工程系,同时他也是该系第一任系主任。本研究认为:吴相淦作为一名爱国的农业工程专家,他在平凡岗位上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在农业工程方面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也是推动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一种力量。

峁豆豆[5](2010)在《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形成及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是近代中国最具时代性的一种建筑类型,它加快了先进建筑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促进了现代建筑理论和技术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萌芽、发展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论文首先概述了国外工业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国内早期的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状况。然后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纵向脉络,通过文献阅读、实物调查与人物访谈来获取大量资料,并加以分析与归纳,从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分析影响昆明近代工业建筑形成和特征的主导因素,梳理昆明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并且对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现存实例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昆明工业建筑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成就,勾勒出昆明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演进脉络,挖掘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作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政治、技术下产生的昆明近代工业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是昆明近代建筑中有代表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现存建筑实例并不多。它是当前城市建设、改造中直接面对的历史存在,又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值得进行研究,尤其随着近年来昆明开展的城市建设,本来生存状态不佳的近代工业建筑难免再次面临存留的问题,这就更需要人们认识到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和价值所在,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是有一些理论和社会的现实意义。

卡丽娜[6](2008)在《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词汇学作为一门关于语言词汇的学科,研究语言的词汇及其基本单位——词。就语言的科学、技术以及实用功能分析而言,词汇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懂得这一点特别重要。语言对比研究是现代语言学最有趣的领域之一。这是对各种语言世界图景的认识,而语言世界图景是人们对反映各民族特色的不可重复的语言文化的感知。“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教堂,其中珍藏着讲该种语言者的灵魂”(霍尔姆斯)。语言的这个本质,使得语言学特别是对比语言学吸引着许多学科专家的注意。对比语言学的科学基础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发现了历史比较法,语言学也作为独立学科形成。历史比较语言学形成的同时,也打下了共时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现代对比语言学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们应该会有长足的发展。除了在其他领域占有主要地位的对比语法学,前景看好的还有对比词汇学、对比音位学、对比语义学和对比成语学。现代语言学里有一个被称作“对比语言学”的独立领域,其中包括本文研究的对比词汇学。本文将有助于乌克兰和中国语言学者,也有助于将汉语或乌克兰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大学生。对比词汇学首先能丰富词汇学和语义学本身,因为以其他语言作为镜子分析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支配词汇语义的一般规律,确切地感受词的语义结构中每个义素乃至整个词汇系统的意义。对比研究方法不仅对提高教学(此处指各种语言的词汇教学)效率有明显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益于完善词典学基础知识,进而有益于双语(多语)词典学知识教学。对语言进行的任何对比最终都会确定三个特性,即普遍的、相似的和特有的。本文首次尝试对乌克兰语和汉语词汇进行对比分析。目前该两种语言中每一种都有和其他语言(英、法、俄语等)词汇的对比研究,但是还没有乌克兰语和汉语的词汇对比研究,因此可以说,本文的大多数问题第一次被研究。本论文从对比方面来研究以下基本问题:词汇对比学的形成与发展,词汇对比对象,词汇对比,词汇对比与翻译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的词汇历史,除了对乌、汉语言作以简介,还探讨了语义和语音差异,构词,外来词,新词的相同与差异。语言的对比研究拓宽了语言学狭窄的学术兴趣范围,将其带出了几乎在整个20世纪阻挡语言学的自我中心框框,打开了研究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民族意识的相互关系这类人文问题的天地。本文首要任务之一是成为解决语言学问题的一个独特指引,同时有助于提高将汉语或乌克兰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理论观点附有实际例子。希望本文不仅有助于语言学者,还有助于其他领域涉及语言对比研究问题的专家。

周应堂[7](2007)在《20世纪苏中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发生着剧烈的变革,中国从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逐渐向一个工业社会转型,在这一转型中,苏中农业、农村、农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这一个长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历史变迁,探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从历史变迁过程中探讨中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运行轨迹及其运动规律,不仅有助于对苏中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苏中地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鱼米之乡,有着鲜明的地域经济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本文以20世纪一百年为研究时段,以经济发展变迁为主线,以江苏苏中地区的农业、农村、农民历史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20世纪苏中地区农业、农村、农民的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其发展变迁规律,运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分析苏中地区农业、农村、农民所面临的机遇、威胁和优势、劣势,提出苏中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战略,并具体提出了农业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农业特色化、农民工人化的发展思路。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基础和条件、研究材料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介绍了苏中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所依托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些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是苏中地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章),从苏中地区的农地制度、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结构等方面探讨20世纪苏中地区农业与农村变迁的轨迹和变迁的因素。农业土地所有制在20世纪苏中地区农村制度变迁中是最激烈的制度变革之一,这些变革对苏中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晚清民国时期,苏中近代的土地制度特征有四个:土地的占有特征是集中,土地的使用特征是分散,土地的外观特征是零碎,土地的税赋特征是高税赋。新中国成立前后,在苏中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苏中地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这20年的时间内,由于对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的改造,逐渐演变成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但苏中土地的使用特征和外观特征没有多大的变化,而农业税则从较高的税赋趋于零,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农业生产变迁中,主要介绍了苏中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变迁,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蚕桑业的发展变迁做了系统的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如水稻、棉花、油菜的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的百年变迁,说明解放前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苏中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处于一个发展缓慢且不稳定的状态。而解放后,农产品的单产、总产都成倍增长,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20世纪苏中地区的社会结构变迁,重点对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研究。苏中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也显示出苏中地区的特色。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晚清至1949年,解放后,苏中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较大,二是1949-1983年的缓慢发展时期,三是1984-现在的快速发展期。苏中地区的城市化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苏中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20世纪的变迁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对晚清明国时期的农村转移规模、转移特征、转移影响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对解放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作了一些分析。劳动力转移在苏中农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对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三部分(第五章)重点讨论了苏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动力与条件。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和政府农业政策的改变对苏中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业市场化是苏中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晚清民国时期,苏中地区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逐渐形成了区域化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变迁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特别是农作物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施肥技术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不仅起到了支持农业、装备农业的作用,对农业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和农业特色化、农民工人化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六章-第七章)为问题和对策研究。其中第六章从历史和现实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苏中在江苏三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它的优势和特色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误区即如农业产业化的误区、新型农民的误区、传统农民的观念误区以及其它的一些误区的分析比较。第七章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苏中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建立了苏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SWOT矩阵,提出了苏中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具体战略,即农业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农业特色化、农民工人化(新型农民)。在农业市场化研究中认为,农业既要接受市场的挑选,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一般需求,但更要培育市场、开发市场、维护市场,特别要重视以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以信息和物流技术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在农业企业化的研究中,提出了宏观的发展路径如由农户企业化、逐渐发展成为农业企业化、最终能够形成农业经济特色化,在各个部分中的微观操作与发展步骤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农民工人化的培养前提、培养的方法和培养的途径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当前农业管理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

王焕章[8](2002)在《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文中指出 湖南省双峰县中南机械厂(邮码:411500,电话:0738-6882973)最 近研制成功一种适用于丘陵地带农户的新式“宝琳”牌实用微型碾米机。 这种新颖、独特、整机重只有30

秦崇广[9](2001)在《与新产品开发共命运——记容县微型手扶拖拉机厂总工程师、共产党员刘玉成》文中研究表明

二、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限定
        1.2.1 研究对象的限定
        1.2.2 时间的限定
        1.2.3 空间的限定
    1.3 文献综述及分析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研究成果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
        1.4.2 点面相辅,整体研究结合具体分析
        1.4.3 结合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
    1.5 论文结构
    1.6 论文创新与未尽之处
        1.6.1 论文创新
        1.6.2 未尽之处
第二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时间分期
    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选址依据与空间布局
        2.2.1 影响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选址的因素
        2.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2.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2.4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与评估
        2.4.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存现状
        2.4.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评估
    2.5 小结
第三章 1865-1911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3.1 社会背景
        3.1.1 洋务运动带来的官办军事工业的开办
        3.1.2 清政府海防策略对南京军事工业的促进
        3.1.3 甲午战争后南京正式开埠带来的机械工业的开办
        3.1.4 南洋劝业会开办促成的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
        3.1.5 津浦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南京机车制造工业的开办
        3.1.6 清末货币制度变革对南京货币铸造工业的促进
    3.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3.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3.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3.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3.3 工业建筑的技术
        3.3.1 结构体系
        3.3.2 建筑材料
    3.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3.5 金陵机器制造局——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3.5.1 历史沿革
        3.5.2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选址
        3.5.3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营造过程
        3.5.4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划布局
        3.5.5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筑
        3.5.6 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3.5.7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现状
    3.6 浦镇机厂——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3.6.1 浦镇机厂的历史沿革
        3.6.2 浦镇机厂的选址
        3.6.3 浦镇机厂的营造过程
        3.6.4 浦镇机厂的规划布局
        3.6.5 浦镇机厂的建筑
        3.6.6 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3.6.7 浦镇机厂的现状
    3.7 小结
第四章 1911-1927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4.1 社会背景
        4.1.1 多变的政局对工业发展整体进程的延缓
        4.1.2 北洋政府的自由主义工业经济政策对中小规模工业的促进
        4.1.3 “五四运动”及“五卅惨案”对外资工业造成的冲击
        4.1.4 北伐战争对工业平衡的打破
    4.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4.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4.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4.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4.3 工业建筑的技术
        4.3.1 结构体系
        4.3.2 建筑材料
        4.3.3 建筑设备
    4.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4.5 和记洋行——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4.5.1 和记洋行的历史沿革
        4.5.2 和记洋行的选址
        4.5.3 和记洋行的营造过程
        4.5.4 和记洋行的规划布局
        4.5.5 和记洋行的建筑
        4.5.6 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4.5.7 和记洋行的现状
    4.6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4.6.1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历史沿革
        4.6.2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选址
        4.6.3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营造过程
        4.6.4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规划布局
        4.6.5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建筑
        4.6.6 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4.6.7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现状
    4.7 小结
第五章 1927-1949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5.1 社会背景
        5.1.1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对首都南京工业发展的促进
        5.1.2 《首都计划》的制定对南京工业布局的影响
        5.1.3 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南京工业的促进
        5.1.4 侵华日军对南京工业的控制和破坏
        5.1.5 战后工业复苏遇到的重重困难
    5.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5.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5.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5.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5.3 工业建筑的技术
        5.3.1 结构体系
        5.3.2 建筑材料
        5.3.3 建筑设备
    5.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5.5 北河口水厂——本土营造业的试炼场
        5.5.1 北河口水厂的历史沿革
        5.5.2 北河口水厂的选址
        5.5.3 北河口水厂的营造过程
        5.5.4 北河口水厂的规划布局
        5.5.5 北河口水厂的建筑
        5.5.6 北河口水厂的建设对南京营造业的试炼
        5.5.7 北河口水厂的现状
    5.6 永利铔厂——偏僻远郊的全能工业社区
        5.6.1 永利铔厂的历史沿革
        5.6.2 永利铔厂的选址
        5.6.3 水利铔厂的营造过程
        5.6.4 永利铔厂的规划布局
        5.6.5 永利铔厂的建筑和构筑物
        5.6.6 永利铔厂在全能工业社区方向的实践
        5.6.7 永利铔厂的现状
    5.7 江南水泥厂——花园工厂的畅想
        5.7.1 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沿革
        5.7.2 江南水泥厂的选址
        5.7.3 江南水泥厂的营造过程
        5.7.4 江南水泥厂的规划布局
        5.7.5 江南水泥厂的建筑
        5.7.6 群山环抱的花园工厂
        5.7.7 江南水泥厂的现状
    5.8 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评估
    6.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基本构成
        6.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6.1.2 价值的基本构成
    6.2 定性评估——多元化的价值构成
        6.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自身的价值
        6.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现代城市的价值
        6.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
    6.3 定量评估——保护和再利用的数据基础
        6.3.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简介
        6.3.2 价值评估的标准
        6.3.3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1.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跌宕起伏的时间分布特征
        7.1.2 生产资源与城市规划均衡主导的空间布局特征
        7.1.3 功能结合空间主导下兼顾形式的建筑营造特征
    7.2 对今日工业建筑保护的启示
        7.2.1 继续完善近代工业建筑名录数据库
        7.2.2 创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系
        7.2.3 对于确认价值的重要近代工业建筑进行可实施规划的编制
        7.2.4 创建应急保护机制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51处受保护工业遗产名录
    附录B: 市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的通知
    附录C: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成果介绍
    附录D: 《南京工业遗产》书中介绍的工业建筑统计表
    附录E: 南京市档案局藏近代工业相关档案目录
    附录F: 1865-1949年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统计表
    附录G: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图纸收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小结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小结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小结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致谢

(4)农业工程专家吴相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研究动态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 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吴相淦生平与求学生涯
    第一节 家庭背景奠定求学生涯
    第二节 从首批农具学本科到首批公派赴美
    第三节 投身国内农业工程工作
第二章 首批开展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
    第一节 参与并筹备国内农机学会
    第二节 探索性的农机研究
    第三节 深入宏观的农机发展建议
第三章 创建并发展中国农业工程教育
    第一节 创建农业工程学科
    第二节 编写撰述农业着作
    第三节 提出农机教育新理念
第四章 先批开展中国农村能源研究
    第一节 调研分析农村用能情况
    第二节 创新农村能源利用方式
第五章 对中国农业工程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一节 对农业工程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形成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源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和途径
        1.1.4 研究的范围
    1.2 国内外概况及相关研究
        1.2.1 国外概况及研究
        1.2.2 国内概况及研究
    1.3 论文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出现及形成过程
    2.1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出现的历史背景
        2.1.1 经济文化背景
        2.1.2 军事背景
    2.2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形成过程
        2.2.1 工业建筑的初步建设
        2.2.2 工业建筑的发展中期
        2.2.3 工业建筑的快速发展期
        2.2.4 抗战时期昆明工业发展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3.1 建筑的外观形式与文化特征
        3.1.1 近代工业建筑的形式特征
        3.1.2 近代工业建筑的文化特征
    3.2 建筑的空间与功能特征
        3.2.1 功能因素的对空间影响
    3.3 建筑的结构与技术特征
        3.3.1 砖石结构近代工业建筑
        3.3.2 钢结构近代工业建筑
    3.4 建筑的色彩与材质特征
        3.4.1 色彩对建筑的影响
        3.4.2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色彩的特征
        3.4.3 材质对建筑的影响
        3.4.4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材质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4.1 对有建筑历史价值的遗产保护
        4.1.1 工业遗产的定义
        4.1.2 对工业遗产的认识
        4.1.3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4.2 昆明的近代工业遗产
    4.3 近代工业遗产的拆与留
    4.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目与研究成果

(6)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第一节 对比与比较的区别
    第二节 对比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分类与渊源
    第四节 对比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有关研究成果
    第五节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语言学关系研究综述
    第六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各研究阶段
        二、中国俄汉语言与乌汉语言对比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乌汉语对比研究与词汇研究
    第一节 乌汉语对比研究的模式和方法
        一、四种模式
        二、三种方法
    第二节 乌汉语法对比与翻译
        一、乌汉语言的基本语法特点对比
        二、乌汉语语音、语调对比
        三、乌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对比
第三章 词汇对比和乌汉语词汇简介与历史
    第一节 语言学与词汇研究
    第二节 词汇和词汇学定义
        一、词汇学类型
        二、词汇和语音的联系
        三、词汇和语法的联系
        四、词汇和语言史的联系
        五、词汇和修辞的联系
        六、词汇研究方法
        七、义素分析和构词、书写结构的联系
    第三节 汉语词汇研究史
        一、现代汉语词汇历史研究
        二、汉字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乌克兰语词汇简介与历史研究
        一、乌克兰语简介
        二、乌克兰语词汇历史
    第五节 乌汉语构词方式之对比
        一、汉语词素
        二、乌克兰语形素和词素
        三、汉语复合词的构成及其在乌语中的体现
第四章 乌汉语词汇的总体比较
    第一节 词汇对比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环节
        一、关于对比语言学和类型语言学的关系
        二、对比词汇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节 乌汉语的词汇总量及内部类型集合比较
    第三节 乌汉语外来词比较
        一、汉语外来词
        二、乌汉语外来词比较
        三、乌克兰语、汉语在吸收英语借词方面,即乌化和汉化方面的差异
    第四节 乌汉语表情词比较
    第五节 乌汉语新词比较
        一、汉语新词汇在历史教中的应用
        二、乌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里面的新词
第五章 乌汉语词汇的形态学对比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总体的形态构成特征比较
    第二节 乌汉语中表示响应动作特征的表人名词
    第三节 乌汉语派生词比较
        一、词缀在造词法中的作用
        二、构成名词的后缀
    第四节 乌汉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一、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词缀的一般情况
        二、汉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三、乌克兰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四、汉语词缀的不同分类法
        五、构成形容词的后缀
        六、构成动词的后缀
    第六节 乌汉语复合词比较
        一、从构词成素的类别看乌汉语复合词
    第七节 乌汉语缩略式构词比较
第六章 乌汉语词汇的语义学对比
    第一节 乌汉语词化程度比较
    第二节 以词汇化途径来充实语言词汇的方法
    第三节 乌汉语词汇的理据比较
        一、关于词的理据性
        二、乌汉语中的语音理据词
        三、乌汉语中的形态理据词
        四、乌汉语中的语义理据
        五、文字理据
    第四节 乌汉语中的单义词和多义词
    第五节 乌汉语对应词意义比较
    第六节 乌汉语词汇转义比较
第七章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内部关系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同义关系
    第二节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反义关系
第八章 乌汉语语言与文化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对比
    第二节 乌汉思维方式的对比
    第三节 乌汉语数字文化对比与溯源
    第四节 乌汉语称呼语对比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7)20世纪苏中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存在问题和研究条件
    四、理论与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苏中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苏中的界定
    第二节 农业生态环境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章 苏中农地制度变迁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的农地制度
        一、苏中土地占有情况
        二、土地使用制度
    第二节 解放后的农地制度安排
        一、互助组农地制度
        二、初级社农地制度
        三、土地公有制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苏中农业产业结构变迁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变迁
    第三节 畜牧业、渔业、蚕桑业的变迁
第四章 社会结构变迁
    第一节 苏中城镇化
    第二节 苏中劳动力转移
第五章 苏中农业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第一节 农地制度变革与农业发展
    第二节 技术因素与农业发展
        一、农业机具的使用
        二、肥料的使用
        三、良种的引进、培育与推广
    第三节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第六章 比较观中的苏中农业与农村
    第一节 苏中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比较中的苏中农村与农业
    第三节 比较中的苏中农业与农村问题
第七章 未来苏中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
    第一节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威胁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三、苏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SWOT矩阵
    第二节 苏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苏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苏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适用战略
    第三节 推进苏中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推进农业市场化,增强农业竞争力
        二、加速农业企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致力农业特色化,增强区域竞争力
        四、加强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竞争力
        五、做好十项工作,促进区域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陈亮. 东南大学, 2018(12)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3]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农业工程专家吴相淦研究[D]. 秦琴.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5]昆明近代工业建筑的形成及特征[D]. 峁豆豆.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6]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 卡丽娜. 复旦大学, 2008(03)
  • [7]20世纪苏中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 周应堂.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1)
  • [8]新式微型碾米机在湖南问世[J]. 王焕章. 农村百事通, 2002(01)
  • [9]与新产品开发共命运——记容县微型手扶拖拉机厂总工程师、共产党员刘玉成[J]. 秦崇广.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01(05)

标签:;  ;  ;  ;  ;  

新型微型碾米机在湖南上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