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1](2020)在《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文章回顾了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地理、历史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过渡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过渡带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地理研究、生态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以及历史地理与地名规划研究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科"经世致用"的特点,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繁荣美丽新宁夏、为发展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做出较大贡献。

宋永永[2](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金林建[3](2019)在《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宁夏彭阳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残塬区,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劣。在县境内,存在着四类空间形态的村落,其中冲沟型村落是该地区特殊存在的一种类型。该类村落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尊重当地地形、气候、建房资源条件及不占用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形成了沿着冲沟两边分布靠崖窑,塬上进行农田耕种的村落空间形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彭阳县人地关系恶化,因此有必要对被抛弃但在节能节地上体现出优势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如何让这种村落在节能节地方面起到有效作用的同时,并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村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这就是本论文重点要研究的内容。本文立足建筑学科,以冲沟型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视角,通过对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杨坪村的实际情况,以“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为目标对空间形态进行解析,发现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空间的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生态宜居的指导思想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使杨坪村得到激活与发展。最后总结更新设计的方法,以此来指导彭阳县其他冲沟型村落的建设。首先,论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彭阳县村落生态宜居的三个标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并研究了生态宜居的建设方式。其次总体把握彭阳县的地区概况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并以自然因素作为划分准则对彭阳县境内的村落进行分类与总体研究,共分为平原团状型村落、河谷川道型村落、山地丘陵型村落和冲沟型村落,最后指出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有必要对节能节地的冲沟型村落进行重新认识与研究。其次,论文以彭阳县地区冲沟型村落的典型代表——杨坪村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它的村落概况、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和村落层级与院落层级的空间状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结合“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和“人居环境舒适”三个标准,指出它在村落层级和院落层级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文以杨坪村为例,在生态宜居的思想指导下,围绕中药产业及村民需求进行配套的更新设计研究,如设计游客服务中心兼中药博物馆、养老养生组团服务中心、村入口广场、药膳小市场、万寿菊景观中心、杨坪食疗及民俗产品展销中心,并基于目标人群的功能需求改建了原有的靠崖窑或在窑院里新建了锢窑或者厢房。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杨坪村在村落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空间和院落的空间形态更新设计方法。希望借此设计给面临相同困境的彭阳县冲沟型村落提供启示。

李喜梅[4](2017)在《河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及贫困区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区和贫困地区具有地域重叠性与发展目标一致性的特点;拥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的优势,也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可持续发展意识总体较淡薄、外向度评价较低、旅游接待条件薄弱的劣势,具有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区居民发展旅游热情高涨的机遇,还有外部资金介入导致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利益不对等、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矛盾的威胁。未来应通过深化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定位战略方向、充分论证规划方案、依托当地资源、慎重平衡利益分配等对策开展工作。

黄渊基[5](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张国昕[6](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燕宁娜[7](2015)在《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西北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民族关系复杂、政治敏感的区域。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包括固原(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同心县、盐池县,共7县一区,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58.8%。西海固地区资源的显着特征是光、热能源、土地资源丰富,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与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短缺,水资源极度匮乏。由于资源禀赋的约束,以及历史上人类与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频频作用,目前,西海固地区面临着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力接近临界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来看,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的人为原因在于:对该地区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条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对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不够。在当前城市化、生态移民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过程不但没有继承与发展传统聚落营建智慧和优势,反而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的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盲目套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模式,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使得原本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失去本真,带来了地区居住形态的衰落与良好民族社区氛围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将会激化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宁夏西海固回族传统乡村聚落营建规律及当前乡村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能够缓解宁夏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的矛盾,同时对于引导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宗教与聚落营建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理论、方法作为指导,通过广泛的调查与资料的收集,将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中影响回族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聚落形态中心、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宗教建筑的审美艺术及装饰技术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特征与特定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海固地区地域资源特征,生产、生活特点,提出当前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历史时期西海固传统乡村聚落演变历程及特征以宁夏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轨迹为线索,研究西海固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聚落形成、发展、演变的特征,关注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特征、聚落形态与空间结构、传统乡土建筑形态与营建技术以及营建材料的变化特征,挖掘传统聚落的演变机制,探寻应对地区资源、自然条件的生态文化理念、人居环境建设策略及传统聚落营建的规律性因素。(2)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的深层关系研究针对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生态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人文宗教思想的丰富多样、社会经济的落后等特定条件,以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聚落研究已有成果,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取聚落应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营建智慧以及受到回汉文化融合影响的聚落特征,进而探讨其相互关系,探寻聚落营建与发展的关键点。(3)自然环境约束下、人文宗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规律研究研究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西海固传统聚落应对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建材资源等方面的营建实例,对回汉文化融合下西海固传统回族聚落的宗教建筑特征、“寺坊”形态特征以及民居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回应地域资源、适应地区文化的聚落营建规律与适宜技术。(4)西海固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研究整合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回族传统聚落面对今天的快速城市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原有乡土聚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营建技术的提升与优化途径,为当前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移民新村的科学建设提供借鉴。

靳亦冰[8](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原思敏[9](2011)在《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扶贫对象,这类地区由于地理区位和历史原因保留了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学界关于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研究少之又少。由于集中连片贫困区具有特殊的发展背景、特色、属性、机制和模式,不能简单模仿发达地区模式,因此本文围绕“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组织全文,研究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模式和应用范围,以期为国内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通过旅游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提升当地旅游形象和弘扬当地民族民俗文化,获得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论文第一章分析了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和模式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和目前国内外贫困地区研究成果,提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概念、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条件和机遇,疏理了目前发展较好的四个典型案例,总结出这类地区发展的共同特点;第三部分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得出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了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第四部分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此方法对沂蒙山区、西海固地区、西藏地区和武陵山区的旅游发展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分别得出每个地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总结出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影响因子;第五部分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四大发展模式:资源驱动模式、需求带动模式、政府引导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从涵义、特征、适用范围、典型案例、影响因子和发展模式模型、对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种模式的内容,并将四种模式加以横向比较;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得出影响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11个因素;其次,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一级、二级和三级影响因子;最后创新性地从动力的角度归纳了四种发展模式,阐述了每种模式的涵义、特征、应用范围、典型案例、关键影响因子和发展对策,为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模式借鉴。

王联兵[10](2010)在《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针对不同的功能区,施之以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主动地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促进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协调区域发展中的落实和细化。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各区域旅游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规模小、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旅游特色挖掘不够等问题。旅游主体功能区划通过揭示具体区域旅游资源的客观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方式,是一种克服人类旅游开发活动盲目性的科学决策活动。考虑到宁夏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从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旅游资源可持续保护的角度,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构建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根据旅游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评分结果,结合宁夏自然环境、经济及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差异以及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各县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及潜力,确定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最终方案。将宁夏划分为一类重点旅游开发区、二类重点旅游开发区、限制开发农业旅游区、限制开发生态旅游区四类区域。根据区划方案进行宁夏旅游开发空间定位和评价分析以及提出管制对策,为宁夏各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树立鲜明旅游形象,进而协调区域旅游业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本文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省级规程,按照“相关理论分析——建立系统分析框架——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的研究主线,以主体功能区划及旅游区划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宁夏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旅游业发展等问题,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宁夏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在考虑宁夏各县市的旅游资源特征与空间布局、旅游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旅游战略选择等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旅游资源保护的角度,结合宁夏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以及资源条件,运用指数评价法及聚类分析法,尝试进行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类旅游主体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开发和管制对策。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1)主要对地理空间区划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2)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科学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地域分异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反规划”理论构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3)从概念探讨的角度,对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并对各类区划及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4)主要阐述了旅游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5)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案例地宁夏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其分为一类重点旅游开发区、二类重点旅游开发区、限制开发农业旅游区、限制开发生态旅游区四类区域。(6)根据分区结果,明确各旅游主体功能区旅游发展定位,提出其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7)从总结讨论的角度,对论文主要工作和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进行了总结,对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以期为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并为我国旅游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理论参考。

二、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态宜居
        1.3.2 冲沟型村落
        1.3.3 空间形态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内的相关研究
        1.5.2 国外的相关研究
        1.5.3 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的内容
        1.6.2 研究的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生态宜居相关理论研究
    2.1 生态宜居的内涵
        2.1.1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2.1.2 人文环境舒适
        2.1.3 基础设施齐全
    2.2 生态宜居的标准
        2.2.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生态宜居的标准
        2.2.2 《宁夏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山区)》标准
        2.2.3 彭阳县生态宜居的标准
    2.3 生态宜居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生态学理论
        2.3.2 人居环境理论
        2.3.3 生态社区理论
        2.3.4 系统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宜居建设方式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彭阳县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3.1 彭阳县地区概况
        3.1.1 范围界定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历史沿革
        3.1.5 地域资源与灾害
    3.2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3.2.2 历史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3 彭阳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3.1 外观空间形态特征
        3.3.2 内部空间格局特征
    3.4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现状分析
        3.4.1 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点
        3.4.2 典型案例一——城阳村马山沟
        3.4.3 典型案例二——刘河村黄家沟
        3.4.4 典型案例三——杨坪村
    3.5 彭阳县村落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3.5.1 彭阳县生态环境演变与产业的关系
        3.5.2 彭阳县人居环境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矛盾
    3.6 本章小结
4 生态宜居视角下冲沟型村落杨坪村空间形态解析
    4.1 杨坪村概况
        4.1.1 地理概况
        4.1.2 现状产业及经济概况
        4.1.3 历史沿革
        4.1.4 资源情况
    4.2 杨坪村村落空间形态发展
        4.2.1 起源阶段
        4.2.2 发展和成熟阶段
        4.2.3 衰落阶段
    4.3 村落层级空间状况
        4.3.1 村落整体空间
        4.3.2 道路空间
        4.3.3 公共活动空间
        4.3.4 节点空间
    4.4 院落层级空间状况
        4.4.1 院落空间
        4.4.2 建筑平面
        4.4.3 建筑结构
        4.4.4 建筑立面
    4.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现状主要问题
        4.5.1 村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4.5.2 院落层级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策略研究
    5.1 “生态宜居”典型案例借鉴
        5.1.1 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突破的“安吉模式”
        5.1.2 以人文资源开发为特点的“永嘉模式”
        5.1.3 以茶叶种植与加工为命脉的“桐木村模式”
        5.1.4 经验启示
    5.2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提出
        5.2.1 更新策略的目标
        5.2.2 更新策略的原则
        5.2.3 更新策略的思路
    5.3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策略的内容
        5.3.1 “生态优美”的更新策略
        5.3.2 “产业兴旺”的更新策略
        5.3.3 “人居环境舒适”的更新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更新设计探索
    6.1 生态宜居视角下更新定位与预期目标
        6.1.1 更新定位
        6.1.2 预期目标
    6.2 产业方面的更新设计
        6.2.1 村落整体空间更新设计
        6.2.2 街巷更新设计
        6.2.3 公共活动空间更新设计
        6.2.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6.3 生态及人居环境方面的更新设计
        6.3.1 延续村落特色的山水格局
        6.3.2 基础设施的补充与提升
        6.3.3 街巷更新设计
        6.3.4 节点空间更新设计
        6.3.5 窑院更新设计
        6.3.6 塬上民居更新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结论一: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7.1.2 结论二: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亟待提升的方面
        7.1.3 结论三:生态宜居视角下杨坪村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的方法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1 .杨坪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部分图纸
附录2 .杨坪村民居测绘表

(4)河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南省生态旅游和贫困现状
    1.1 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1.2 贫困状况分析
2 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2.1 生态旅游区和贫困地区的地域重叠性
    2.2 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3 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3.1.2 深厚的文化底蕴。
        3.1.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3.1.4 贫困地区对尚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破坏少。
    3.2 劣势
        3.2.1 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淡薄。
        3.2.2 外向度评价较低, 旅游接待条件薄弱。
    3.3 机遇
        3.3.1 政策支持。
        3.3.2 贫困区居民发展旅游的热情高涨。
    3.4 威胁
        3.4.1 外部资金介入导致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利益不对等。
        3.4.2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4 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策略
    4.1 深化完善管理机制
    4.2 合理定位战略方向
    4.3 充分论证规划方案
    4.4 尽量依托当地资源
    4.5 慎重平衡利益分配
5 结论

(5)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3.1 引言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3.3 模型构建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5 相关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5.1 引言
    5.2 案例区概况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6 本章小结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6)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7)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乡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2.2 西北人居环境与西海固研究综述
        1.2.3 伊斯兰教建筑与回族聚居区研究综述
        1.2.4 既往研究的评述
    1.3 关键词辨析
        1.3.1 “西海固”概念辨析
        1.3.2 “寺坊”与“回族聚落”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6.2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2.1 地区生态环境变迁
    2.2 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2.3 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2.3.1 农业生产类型
        2.3.2 贫困问题
    2.4 西海固地区人文环境
        2.4.1 历史沿革
        2.4.2 人.与民族
        2.4.3 风俗与文化
    2.5 小结
3 历史时期西海固乡村聚落的演变历程
    3.1 石器时代的聚落
        3.1.1 原始聚落群呈带状分布
        3.1.2 原始聚落选址近水向阳
        3.1.3 原始房屋生土构筑
    3.2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聚落
        3.2.1 游牧部落依随水草,居无定所
        3.2.2 城、乡聚落的分化
        3.2.3 军事聚落的雏形
        3.2.4 板屋土墙民居
    3.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聚落
        3.3.1 各民族杂居地区
        3.3.2 农牧移民聚落
        3.3.3 土坯瓦房民居
    3.4 宋、金、西夏时期的聚落
        3.4.1 “城—寨—堡”的军政体系
        3.4.2 军事堡寨聚落成熟
    3.5 元、明、清时期的聚落
        3.5.1 屯堡聚落——点的集中
        3.5.2 散居村落——面的扩散
        3.5.3 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重构
    3.6 西海固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
        3.6.1 城—寨—堡体系下的聚落分布格局
        3.6.2 移民迁徙、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回族聚落空间格局
        3.6.3 回应自然资源的乡村聚落营建
    3.7 小结
4 自然环境、资源制约下的传统聚落营建
    4.1 西海固自然环境概述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候
        4.1.3 水资源
        4.1.4 植被
    4.2 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特征
        4.2.1 地形地貌特征解读
        4.2.2 地形地貌与聚落空间布局特征
        4.2.3 地形地貌与聚落类型及特征
    4.3 气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4.3.1 降雨与屋顶形态
        4.3.2 气温与民居保温
        4.3.3 日照与采光遮阳
        4.3.4 风沙与聚落抗风
    4.4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4.4.1 水资源与聚落营建
        4.4.2 土地资源与聚落营建
        4.4.3 建材资源与聚落营建
    4.5 小结
5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聚落营建
    5.1 宁夏地区的人文宗教
        5.1.1 多宗教(民间信仰)、军事文化并存
        5.1.2 历代人.迁移及各民族分布
        5.1.3 回族人.的分布格局
    5.2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宗教建筑
        5.2.1 伊斯兰教礼仪、西海固地区教派与门宦
        5.2.2 伊斯兰教建筑的本土化
        5.2.3 伊儒合璧的清真寺
        5.2.4 中国化的拱北与道堂
    5.3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回族聚落
        5.3.1 回族聚落的―寺坊‖形态
        5.3.2 聚落营建礼仪与禁忌
        5.3.3 居住空间的宗教要素
        5.3.4 回汉聚落的比较研究
        5.3.5 回汉混居区的聚落
    5.4 小结
6 回族传统聚落的营建规律研究
    6.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规律
        6.1.1 回汉文化融合的生态智慧
        6.1.2 顺应自然的聚落选址与空间结构
        6.1.3 宗教文化限定的聚落形态与功能空间
    6.2 传统聚落民居营建规律
        6.2.1 回族民居形态与院落空间
        6.2.2 就地取材的生土民居
        6.2.3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6.3 传统回族建筑的装饰规律
        6.3.1 回族建筑雕刻艺术
        6.3.2 回族建筑的阿文书法艺术
        6.3.3 回族民居装饰的宗教化
    6.4 小结
7 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
    7.1 回族聚落面临的困境
        7.1.1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传统聚落特征淡化
        7.1.2 传统民居安全性差,聚落抗震问题突出
        7.1.3 生态移民新村规划建设的潜在问题
        7.1.4 关于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的思考
    7.2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7.2.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引导原则
        7.2.2 以回族聚落人文、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保护与发展
        7.2.3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农村绿色社区规划
        7.2.4 以土地资源、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聚落更新
    7.3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二:乡土建筑技术优化与提升
        7.3.1 生土建筑选址的优化
        7.3.2 生土建筑设计的改进
        7.3.3 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
        7.3.4 生土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的改进
    7.4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三:回族新村规划与建设
        7.4.1 回族新村规划建设的前提
        7.4.2 结合产业布局的村庄规划与建设
        7.4.3 回族新村的空间形态组织
        7.4.4 民居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7.5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结论一
        8.1.2 结论二
        8.1.3 结论三
        8.1.4 结论四
        8.1.5 结论五
        8.1.6 创新点
    8.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8.2.1 建议一
        8.2.2 建议二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经堂常用语汉语对释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西海固回族聚落村庄整治规划实例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9)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贫困地区的特征和优劣势分析
        1.4.2 旅游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
        1.4.3 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条件
        1.4.4 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2.2.1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2.2.2 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带动就业
        2.2.3 改善和提升当地整体形象
        2.2.4 弘扬民族民俗特色文化
    2.3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条件与机遇
    2.4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2.4.1 沂蒙山区
        2.4.2 西海固区
        2.4.3 西藏地区
        2.4.4 武陵山区
    2.5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特点
        2.5.1 区域合作性
        2.5.2 不可复制性
        2.5.3 地区差异性
        2.5.4 多方推动性
        2.5.5 时空演变性
3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机制
    3.1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理论基础
        3.1.1 区位论和增长极理论
        3.1.2 系统论
        3.1.3 比较优势理论
        3.1.4 竞争优势理论
    3.2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机制
        3.2.1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中的"钻石体系"
        3.2.2 "钻石体系"因子分析
        3.2.3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机制
4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影响因子的量化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4.1.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优势
        4.1.2 灰色关联方法建模机理
    4.2 指标体系与数据收集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选取
        4.2.3 数据收集
    4.3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3.1 量化分析结果
        4.3.2 分析结果比较
        4.3.3 小结
5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模式
    5.1 资源驱动模式
        5.1.1 资源驱动模式特征
        5.1.2 典型案例
        5.1.3 影响因子和发展模式
        5.1.4 发展对策
    5.2 需求带动模式
        5.2.1 需求带动模式特征
        5.2.2 典型案例
        5.2.3 影响因子和发展模式
        5.2.4 发展对策
    5.3 政府引导模式
        5.3.1 政府引导模式特征
        5.3.2 典型案例
        5.3.3 影响因子和发展模式
        5.3.4 发展对策
    5.4 市场运作模式
        5.4.1 市场运作模式特征
        5.4.2 典型案例
        5.4.3 影响因子和发展模式
        5.4.4 发展对策
    5.5 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6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空间区划及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综述
    2.1 地理区划的研究进展
        2.1.1 地理区划的发展历程
        2.1.2 地理区划发展的新特点
    2.2 国外有关空间区划及对我国的启示
        2.2.1 美国标准区域的划分
        2.2.2 欧盟标准地区统计单元目录的划分
        2.2.3 法国的领土整治规划
        2.2.4 巴西规划类型区的划分
        2.2.5 日本的区域规划
        2.2.6 国外空间区划(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2.3 主体功能分区研究综述
        2.3.1 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内涵
        2.3.2 主体功能区的定义及类型
        2.3.3 主体功能区划的特性
        2.3.4 主体功能区划的作用
        2.3.5 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2.3.6 国内有关主体功能区的研究现状
        2.3.7 国内外主体功能区划及空间区划的研究评述
第三章 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的提出
    3.1 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的提出
    3.2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特征
    3.3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目标定位
    3.4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与相关规划的比较
    3.5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与相关区划的比较
    3.6 宁夏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3.6.1 旅游区划研究概况
        3.6.2 宁夏旅游区划研究概况
    3.7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3.7.1 国土全覆盖的原则
        3.7.2 基本依托行政区的原则
        3.7.3 自上而下、下级功能区划服从上级功能区划的原则
        3.7.4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7.5 科学性和可行性并重的原则
        3.7.6 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4.1 宁夏经济地理环境
    4.2 宁夏地理概貌
    4.3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3.1 经济增长较快,但实力仍然较为薄弱
        4.3.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农、服务业快速发展
    4.4 宁夏旅游业发展概况
        4.4.1 宁夏旅游资源特点
        4.4.2 宁夏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4.4.3 宁夏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五章 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5.1 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的选择
        5.1.1 空间单元的边界
        5.1.2 空间单元的规模
        5.1.3 基本空间分析单元的选择
    5.2 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
    5.3 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研究
        5.3.1 区域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3.2 区域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3.3 区域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4 区域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5.3.5 区域旅游主体功能分区方法的选择
第六章 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区划
    6.1 各单项指标的评价
        6.1.1 旅游资源评价
        6.1.2 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6.1.3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6.1.4 生态重要性评价
        6.1.5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6.1.6 人口集聚度评价
        6.1.7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6.1.8 交通优势度评价
        6.1.9 旅游发展战略选择评价
    6.2 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区域的初步划分
        6.2.1 指标的归并
        6.2.2 指数评价法的运用
    6.3 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区域划分的量化分析
        6.3.1 量化方法
        6.3.2 指标体系及数据获取
        6.3.3 分析过程
    6.4 多方案集成确定最终区划方案
第七章 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7.1 旅游主体功能区管制的基本内涵
    7.2 各旅游主体功能区旅游发展定位
    7.3 各旅游主体功能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7.3.1 一类重点旅游开发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7.3.2 二类重点旅游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7.3.3 限制开发农业旅游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7.3.4 限制开发生态旅游区开发管制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实践
致谢

四、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 经济地理, 2020(05)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3]生态宜居视角下彭阳县冲沟型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 ——以杨坪村为例[D]. 金林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河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J]. 李喜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6)
  • [5]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7]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D]. 燕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9]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 原思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10]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D]. 王联兵.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