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节目民族特色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张仙彩[2](2021)在《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后。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中央,面向民族地区的方针”,及时准确地向拉祜族民众,以及拉祜族地区的各族人民传播中央的方针和政策,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维护边疆安全和各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发展为研究脉络,以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媒介生态环境、生产内容、社会效益为研究视角,着重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资源现状,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形态及其社会功能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及媒介生态环境》。重点对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沿革和受众基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主要对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分类梳理,分析了各类拉祜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表达方式、节目追求。第三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价值探索及功能分析》。主要探索了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审美价值、传播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分析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资讯服务功能。第四章,《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梳理了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出发点对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做出相应思考。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宋娜娜[4](2021)在《《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典咏流传》是当下热播的一档大型诗词文化教育类节目。该文化节目的独特形式是通过“和诗以歌”的全新诗词演唱模式。节目一经开播就迅速引起广大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传唱,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加快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出独特魅力。通过研究《经典咏流传》节目,探究《经典咏流传》文化节目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模式来建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经典咏流传》节目特点,节目通过对经典诗词的重新改编谱曲,创造性的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通过经典传唱来充分挖掘诗词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再加上专业的诗词解读来全面普及诗词知识,为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当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新局面,并通过阐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所呈现出的积极元素来加强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形成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风尚。第三部分详细介绍《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通过融入多种方式来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锦上添花。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充分尊重青少年发展的身心特征,融入时代元素、名人效应、建立情感共识、寓教于乐、加强体验式教育、多元支撑等多种方式的合理应用来获得青少年的积极认同,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意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并孕育发芽,让其积极主动地保护、传承、弘扬、发展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以《经典咏流传》节目为代表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丰富了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苏日那[5](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王尊[6](2020)在《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文博类电视节目以文物为主要载体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多种原因发展得不如人意,一直处于小众冷门的状态。不过近年来,文博类电视节目积极进行创新转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具有特色的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都大幅提升,令大众耳目一新。这些节目创新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指导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更好发展。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是多种因素推动的必然结果,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外部环境的推动,其次是节目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存在不足急需进行提升,另外还有博物馆愿意走向大众以及经济技术支持的客观条件支持。文博类电视节目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好评,原因在于无论是节目制作还是传播方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上,坚守赋予文物生命的理念,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对接,并通过平衡专业性和大众化的方式对文物进行解读,使受众对文物建立新的认知。在节目的内容上,坚持文化先行,一改以往同类节目更加推崇文物的经济价值,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同时节目也开始重点关注人性情感,更加突出文化传承的意义,树立大众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节目的形式上,选择了更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将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交叉使用,并将多种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融合,最终运用技术使节目的视听呈现审美性。在节目的传播方式上,采用面向多年龄层受众与突出年轻原生网民相结合的受众策略,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通过网台联动实现节目的有效传播,并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以追求传播的最大效果。文博类电视节目虽然通过创新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与挑战,如市场份额比重小,在激烈的节目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节目的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且展示出的文物关联性弱;节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节目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节目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并增加节目的附加价值;对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进一步深入,并寻求节目的育乐平衡;扩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联系。
雷瑶[7](2020)在《守艺中国:《乡土》栏目非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见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底色,是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作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素材,更为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基石,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改变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出台多项政策进行保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凭借其形象感强等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辅助功能。因此,借助大众媒介的传播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播与保护,也将为地方媒体传播非遗的节目提供新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本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农业频道《乡土》栏目为例进行分析,《乡土》栏目作为国家级媒体、非遗传播的代表节目之一,以“守艺中国”为核心,延续“中国”与“乡土”的理念,突显民族性,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故事化的手法,展示我国丰富的“非遗”资源及精神内涵,并推出了《手艺中国》与《老艺新生》专题片,形成了系列化、规模化的非遗传播。通过《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背景、内容、传播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总结出《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传播困境,从而探索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优化方案,得出媒介在传播非遗时应该实现单一的选题内容进行多元化、深度化,单纯为了传播而传播的理念进一步要向为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单一的宣传模式拓展为立体化传播系统,促进新媒体平台合作与业内、受众的参与化传播。
陈霞[8](2020)在《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学前期幼儿处于语言敏感期,边境民族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是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基础,其发展对国家、本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意义。在查阅、整理双语教育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我国边境民族县——绿春县中的唯一一所双语双文示范园—D幼儿园双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主要针对D幼儿园中双语教育政策、模式、教师、教学、环境以及幼儿家长等。通过研究发现,D幼儿园中双语模式为“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汉语能力均强于哈尼语能力,双语与双语教育态度都较积极,但家长双语辅导意识较弱,辅导方式单一,幼儿园与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偏重汉语。双语教学缺乏本土化双语教材、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未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评价未成体系。双语政策、财政支持、环境创设的不足,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教师和家长双语内涵理解的偏差皆是影响D幼儿园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可从加强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完善幼儿园管理、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园所环境的创设,提升双语教师能力、加强教师双语内涵理解,增强幼儿家长能力、采取多样的辅导方式等方面提供一定建议,以期促进其学前双语教育的更好发展。
胡芳媛[9](2020)在《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壮语春晚的守正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壮语春晚是中国(广西)壮语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是广西电视台《绿色广西》栏目和广西新闻网红水河旅游频道在2017年联手创办的一档新的民族原创电视节目,该节目全程以壮语主持和演出,是一台集壮族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旅游风景为一体来展演的综合性大型节日晚会。壮语春晚开创了壮族民族语言春晚的先河,在宣传壮语之美的同时,挖掘了壮族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壮乡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促进了民族大团结,搭建了壮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壮语春晚的守正创新研究以壮语春晚为具体案例,论证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语境下壮语春晚的守正态度和创新引领,同时,从壮语春晚对民族原创电视节目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对壮语春晚的研究,总结民族原创电视节目的创办经验,思考民族原创电视节目是的未来走向,探究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如何走好守正创新之路,在完善民族原创电视节目的概念和类型的同时,使民族原创电视节目达到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王萌[10](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遗类电视节目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电视艺术形态。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缩影,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非遗的口传心授要求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必须活态化传承。自十九大召开以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要求使电视媒介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主力军。本文从大众传播理论出发,研究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重点梳理了近十年来非遗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现状,对节目内容、形式、制作技术、宣传方式等四个方面的时尚化传播进行深入综合研究。通过时尚化传播,有利于培养非遗传播的氛围,同时也能助力传统媒体的现代化转型之路。总结得出非遗类电视节目要想获得大众认可,必须从受众角度出发,尊重非遗文化性和多样性,创新电视节目形式,拓宽节目传播营销渠道,在每一个环节巧妙融入时尚化元素,让传统的非遗再批时尚流行外衣,实现传统文化与流行时尚元素的碰撞,增强受众视听享受的同时,才能保持非遗类电视节目持久的生命力。图24幅,表10个,参考文献51篇。
二、电视节目民族特色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节目民族特色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及媒介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 |
二、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 |
一、受众基础 |
二、基础设施 |
三、管理体制 |
第二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呈现方式 |
第一节 新闻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贴近民众的节目内容 |
二、报道式的节目表达 |
三、意义深远的节目追求 |
第二节 专题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科普性的节目内容 |
二、故事化的节目表达 |
三、惠民性的节目追求 |
第三节 文艺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呈现 |
一、民族化的节目内容 |
二、表演化的节目表达 |
三、娱乐化的节目追求 |
第三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价值探索及功能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价值 |
一、审美价值:原生态的拉祜族文化审美 |
二、传播价值:信息的获取与传播 |
三、文化价值: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
四、经济价值:宣传引导,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的功能 |
一、舆论引导功能:加强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力 |
二、教育功能:提高拉祜族群众整体素质 |
三、娱乐功能: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 |
四、服务功能:提供量体裁衣的资讯服务 |
第四章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拉祜语及广播电视媒体人才匮乏 |
二、缺少互动与反馈渠道 |
三、内容生产不能满足受众所需 |
四、影响力亟待提高 |
五、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思考 |
一、培育拉祜语广播电视专业人才 |
二、增建互动与反馈渠道 |
三、丰富节目内容,满足受众所需 |
四、扩展传播渠道与范围,提升影响力 |
五、向社会各界寻求经济援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点与重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重难点 |
2 《经典咏流传》节目简介与特点 |
2.1 《经典咏流传》节目简介 |
2.2 《经典咏流传》节目特点 |
2.2.1 “和诗以歌”创新形式 |
2.2.2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巧妙结合 |
2.2.3 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情怀 |
2.2.4 专业解读传播诗词的内涵与意蕴 |
3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分析 |
3.1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
3.1.1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
3.1.2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
3.1.3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征 |
3.1.4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 |
3.2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
3.2.1 青少年接触电视文化节目的基本情况 |
3.2.2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认知度 |
3.2.3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接受度 |
3.3 《经典咏流传》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
3.3.1 歌颂深厚的家国情怀 |
3.3.2 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 |
3.3.3 引领崇高的人生理想 |
3.3.4 激发积极地进取精神 |
3.4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影响 |
3.4.1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
3.4.2 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 |
3.4.3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风尚 |
4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
4.1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 |
4.1.1 融入时代元素 |
4.1.2 发挥名人效应 |
4.1.3 激发情感共识 |
4.2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 |
4.2.1 寓教于乐 |
4.2.2 生动化表达 |
4.2.3 多元支撑 |
4.3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
4.3.1 应用多媒体传播渠道 |
4.3.2 加强体验式教育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调査问卷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选点原因 |
0.1.2 选题原因 |
0.1.3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0.3.2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
1.1 历史变迁 |
1.1.1 历史背景 |
1.1.2 人口变化 |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
1.2.1 语言文化 |
1.2.2 媒体情况 |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
1.3.1 起步期 |
1.3.2 探索期 |
1.3.3 调整期 |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二章 语言政策 |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
2.2.3 政策落实情况 |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
3.1.2 语言能力 |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
3.2 语言使用状况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社区语言使用 |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
3.2.4 媒体接触 |
3.3 语言态度 |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因素分析 |
3.4.3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
4.1.1 教育现状 |
4.1.2 学校概述 |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2.2 语言使用状况 |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
4.2.4 教学及科研 |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3.2 语言使用状况 |
4.3.3 学习态度 |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总结与思考 |
一、总结 |
二、结论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田野采撷 |
附录三 数据资料 |
致谢 |
(6)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0.2.1 文博类电视节目概念界定 |
0.2.2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的背景 |
1.1 外部环境呼唤创新 |
1.1.1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
1.1.2 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 |
1.1.3 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 |
1.2 节目自身发展需要创新 |
1.2.1 节目的内容需要创新 |
1.2.2 节目的形式需要创新 |
1.2.3 节目的传播方式需要创新 |
1.3 客观条件允许创新 |
1.3.1 博物馆放下身段走向大众 |
1.3.2 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
1.3.3 技术的进步提供加持 |
第2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创新 |
2.1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创新 |
2.1.1 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的对接 |
2.1.2 探求专业性和大众化的平衡 |
2.2 文博类节目内容的创新 |
2.2.1 文化先行,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 |
2.2.2 关注人性情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
2.2.3 彰显文化传承,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 |
2.3 文博类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 |
2.3.1 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相结合 |
2.3.2 多种电视节目形式交互融合 |
2.3.3 年轻化和技术化的视听呈现 |
第3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创新 |
3.1 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策略的创新 |
3.1.1 目标受众覆盖范围全面 |
3.1.2 突出锁定年轻原生网民 |
3.2 文博类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策略的创新 |
3.2.1 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加强互动 |
3.2.2 网台联动扩大传播影响力 |
3.2.3 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 |
第4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及解决策略 |
4.1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与挑战 |
4.1.1 市场份额比重小,缺乏竞争力 |
4.1.2 内容同质化,缺乏关联性 |
4.1.3 宣传力度不够,限制节目发展 |
4.2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瓶颈的解决策略 |
4.2.1 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节目价值 |
4.2.2 深挖文化内涵,寻求育乐平衡 |
4.2.3 扩宽宣传渠道,加强与受众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守艺中国:《乡土》栏目非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0.1.1 从非遗传播谈起 |
0.1.2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典型性与当下性 |
0.2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相关研究述评 |
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
0.2.3 《乡土》栏目相关研究 |
0.3 概念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
0.4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背景分析 |
1.1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发展动因 |
1.1.1 国家层面的重视 |
1.1.2 非遗传承的现实需求 |
1.1.3 非遗传播媒介生态的亟需完善 |
1.2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积极探索 |
1.2.1 乡土题材挖掘中的非遗(2007-2019):日常节目的传统呈现 |
1.2.2 新媒体传播的初步探索(2017):短视频《手艺中国》 |
1.2.3 线下普及与传播(2018-2019):《手艺中国》走进高校 |
1.2.4 栏目化的规模效应(2019):系列专题纪录片《手艺中国》 |
1.2.5 综艺化传播与非遗的“新生”(2019):真人秀《老艺新生》 |
第2章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内容分析 |
2.1 选题分析 |
2.1.1 选题方式:“不自觉”到“有意识” |
2.1.2 选题理念:“中国”与“乡土” |
2.1.3 选题特色:民族性 |
2.2 非遗的类别分析:以“艺”为先 |
2.2.1 精与奇的手工技艺 |
2.2.2 美与雅的民俗艺术 |
2.3 内容主题:“守”与“传” |
2.3.1 关键词一:守护 |
2.3.2 关键词二:传承 |
第3章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策略分析 |
3.1 纪录式传播:原生态的非遗 |
3.1.1 故事化的呈现方式 |
3.1.2 多样化的叙事手法 |
3.2 立体化传播:构造多变的视觉空间 |
3.2.1 传播渠道的网络化 |
3.2.2 节目形态的多元化 |
3.2.3 节目内容的丰富化 |
3.3 参与式传播:使非遗“活”起来 |
3.3.1 新媒体助推,受众参与 |
3.3.2 与APP合作,业内参与 |
第4章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传播困境与启示 |
4.1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困境 |
4.1.1 内容偏向小众化和精英化 |
4.1.2 受娱乐节目冲击 |
4.1.3 商业价值小,社会效益要求高 |
4.2 《乡土》栏目非遗传播的启示 |
4.2.1 扩大线下传播范围,让非遗走向世界 |
4.2.2 宣传与技术的融合,实现多渠道传播 |
4.2.3 非遗品牌活态化,实现效益双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关民族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利用促进绿春县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三、学前期是进行双语学习的重要时期 |
四、自身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语言学习理论 |
二、多元文化理论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系辨析 |
一、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二、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绿春县基本概况 |
一、地理位置、人口及民族概况 |
二、教育发展基本概况 |
第二节 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一、双语教育政策与模式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二、双语师资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三、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四、双语环境创设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五、家长双语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 |
二、教学方面 |
三、环境方面 |
四、家长方面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策方面,相关政策体系与财政支持不足 |
二、教师方面,准入标准与考核体系欠缺,专业能力与理念认识有待提升 |
三、教学方面,教学管理不科学,幼儿双语水平差异大 |
四、环境方面,语言环境复杂 |
五、家长方面,双语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片面化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思考建议 |
第一节 政策方面 |
一、加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政策体系的制定 |
二、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学前双语教育专项经费 |
第二节 教师方面 |
一、拓宽学前双语教师来源渠道,稳定教师队伍 |
二、制定学前双语教师准入与考核制度,提高教师质量 |
三、 建立完善、全面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 |
四、 借助信息化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
五、加强教师对双语教育内涵的认识 |
第三节 教学方面 |
一、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分班 |
三、加强具有地区与民族特色园本双语教材的研发 |
四、使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
第四节 环境方面 |
一、创设兼顾幼儿心理的社会双语环境 |
二、幼儿园双语环境创设多样化 |
三、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均衡化 |
第五节 家长层面 |
一、加深对双语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 |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双语能力 |
三、增加双语辅导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壮语春晚的守正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访问研究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壮语春晚节目概况 |
第一节 壮语春晚的创办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区域背景 |
三、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壮语春晚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壮语春晚的简介 |
一、壮语春晚的节目内容 |
二、2017——2020 年壮语春晚的节目梳理 |
第四节 壮语春晚的认同效应 |
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
二、民族情感归属认同 |
三、民族区域经济认同 |
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语境下,壮语春晚的守正态度 |
第一节 壮语春晚的守正初心 |
一、守正是电视节目责任之本 |
二、守正是节目受众精神所需 |
第二节 壮语春晚的守正路径 |
一、春晚中民族歌舞文化的传承 |
二、春晚中壮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
三、春晚中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
四、春晚中壮族民俗风情的传承 |
第三节 壮语春晚的守正价值 |
一、展示壮语之美,挖掘壮民族历史文化 |
二、展示壮乡之美,拓展神韵八桂的魅力 |
三、展示民族大团结,推动壮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第三章 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壮语春晚的创新引领 |
第一节 理念上的求同存异 |
第二节 主题上的寓政于艺 |
第三节 内容上的雅俗共赏 |
第四节 形式上的多元融合 |
第四章 从壮语春晚看民族原创电视节目的未来走向 |
第一节 民族原创电视节目的机遇 |
一、电视人和电视节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 |
二、不断革新的技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
第二节 民族原创电视节目面临的挑战 |
一、播出平台和时间限制 |
二、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严重 |
三、节奏缓慢,信息密度不够 |
四、观众参与互动性不强 |
第三节 壮语春晚对民族原创电视节目未来走向的启示 |
一、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
二、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附录1 :精准扶贫普新歌 |
附录2 :访问 |
附录3 :2017-2020 壮语春晚节目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非遗与电视媒介概述 |
2.1 非遗的发展特性与现状 |
2.2 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
2.3 中国电视媒介的现状 |
第3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概况 |
3.1 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58-1976) |
3.1.2 起步阶段(1977-1999) |
3.1.3 发展阶段(2000-2011) |
3.1.4 成熟阶段(2011-至今) |
3.2 非遗类节目的类别和特征 |
3.2.1 非遗类电视节目的类别 |
3.2.2 非遗电视节目的特征 |
第4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时尚化传播必要性和动力 |
4.1 时尚化概念 |
4.2 创新推动非遗传承与传播 |
4.3 行业竞争的需求 |
4.4 电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需求 |
第5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时尚化传播策略 |
5.1 内容时尚化 |
5.1.1 选题内容丰富多样 |
5.1.2 时尚元素的巧妙融合 |
5.2 形式时尚化 |
5.2.1 非遗+真人秀 |
5.2.2 非遗+纪录片 |
5.2.3 非遗+演绎 |
5.2.4 非遗+竞技 |
5.3 制作技术时尚化 |
5.4 宣传方式时尚化 |
5.4.1 跨媒体推广节目 |
5.4.2 短视频平台宣传 |
5.4.3 非遗衍生品 |
第6章 毕业作品《匠心承》创作阐述 |
6.1 创作背景 |
6.2 创作思路 |
6.2.1 主题 |
6.2.2 风格 |
6.3 作品《匠心承》的时尚化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电视节目民族特色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中国拉祜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研究[D]. 张仙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D]. 宋娜娜.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6]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 王尊. 湘潭大学, 2020(02)
- [7]守艺中国:《乡土》栏目非遗文化传播研究[D]. 雷瑶. 湘潭大学, 2020(02)
- [8]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D]. 陈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民族原创电视节目壮语春晚的守正创新研究[D]. 胡芳媛.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D]. 王萌. 西安工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