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

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

一、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玉涛,隋丹丹,贾心刚,王丹[1](2020)在《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秒激光具有精确度高、安全性强、可预测性好等多个特点,并且其具有微创伤口的优势,其在角膜的多方面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人们对手术要求的提高,飞秒激光成为眼科中最关注的一项技术。飞秒激光可以精确的切削眼组织中的任意位置,同时对于其他的组织影响相对小得多,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在眼科领域中逐渐被应用。本文论述了飞秒激光的工作原理,然后讨论了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徐媛媛[2](2019)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疾病微血管病变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以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患者、Balb/c小鼠耳部皮下瘤以及Balb/c小鼠耳部诱导皮肤癌为研究对象,展现其微血管的真实状况,并对比病变区域和相对应的正常皮肤区域的微血管差异,探讨疾病在演变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和微血管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临床无创诊断良恶性疾病,实时监测疾病变化和评价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设备参数的改进与图像分析处理:拟针对合作公司天津恒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OCTA设备进行预实验处理,以选定合适的参数和实验对象,得到更优的血管图像。二、建立Balb/c小鼠耳部皮下瘤模型:将20μl浓度为2×106个/ml的CT26直肠癌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耳部,建立Balb/c小鼠耳部皮下瘤模型,待肿瘤直径为35mm时视为接种成功。三、探寻Balb/c小鼠耳部诱导皮肤癌模型:试图探寻构建Balb/c小鼠皮肤癌演变模型,第一周于每周一和周四在小鼠两侧耳部涂30μl浓度为100μg/100μl的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丙酮液,从第二周后每周一和周四在小鼠两侧耳部涂30μl浓度为4μg/100μl的佛波酯(Phorbol ester,TPA)/丙酮液。在第一次涂抹试剂后0天、7天、21天、35天和50天,通过OCTA分别对小鼠的耳部皮肤成像,将成像部位取材,进行石蜡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以观察病理变化。四、入组鲜红斑痣患者:随机入组2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PW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光敏性皮肤病、孕妇、哺乳期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这些研究对象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没有接受过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或者只接受过一到两次PDT。五、OCTA系统扫描采图:通过OCTA设备对PWS病变区域和相对应的正常皮肤区域、Balb/c小鼠耳部皮下瘤区域和正常耳部皮肤区域、Balb/c小鼠耳部诱导皮肤癌不同时间段进行微血管成像,每次采图重复3遍。六、图像处理及分析:DensityV1.4软件分析图片血管密度;SegmentV11软件分析将图像分层;amira软件构建小鼠耳部微血管三维图像,除微血管外的皮肤结构三维图像和皮肤结构三维图像。七、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对PWS患者病变区域与相对应正常皮肤区域的血管密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一、通过三维构建可清晰的看出Balb/c小鼠耳部皮下瘤微血管较正常耳部皮肤微血管密度更大。二、Balb/c小鼠耳部皮肤癌诱导过程中,肉眼观小鼠耳部皮肤红肿变化、OCTA系统采集耳部微血管图片情况和病理结果三者对应较好。第7天小鼠耳部皮肤红肿严重,OCTA扫描图片相对受限,病理显示表皮细胞和微血管、炎症细胞增生明显。三、OCTA可无创、实时采集清晰的微血管图像,更真实地反映了良恶性疾病的微血管分布与形态。四、PWS患者病变皮肤区域与相应的正常皮肤区域相比,病变区域的血管形态更曲折;通过SegmentV11软件、DensityV1.4软件将图像分三层分析血管密度,分别为距离皮肤表面00.21mm、0.210.35mm、0.350.67mm处,可见病变区域的血管密度更大(第一层:t=3.794,p=0.001,df=20,95%CI=2.25-7.76;第二层:t=-5.514,p=0.000,df=20,95%CI=-9.93-4.48;第三层:t=-3.666,p=0.002,df=20,95%CI=-4.55-1.25)研究表明血管密度在距离皮肤表面0.210.35mm处较大;在PWS病变区域和相对应的正常皮肤区域中,第二层血管的直径均大于另外两层血管直径,即在距离皮肤表面0.210.35mm处微血管直径最大;性别、病变部位对病理特征有影响,但是本研究并没有分析出不同年龄的血管病理特征具有差异。结论OCTA系统可用于良恶性疾病微血管的成像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血管形态、参数,比较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微血管的差异,观察疾病演变过程中血管形态、参数和病理的对应关系,较好地反映出疾病的病理特征,为实现临床无创诊断疾病,实时监测疾病变化和评价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了基础。

钟思颖[3](2015)在《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激光医学是激光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60年,Maiman发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Campbell首先将红宝石激光用于眼科的治疗,从此开始了激光在医学临床的应用。随着血卟啉及其衍生物在1960年被发现,Diamond在1972年首先将这种物质用于光动力学治疗。本文主要对激光在医学临床,重点是激光在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谢俊[4](2015)在《飞秒激光脉冲在金属材料上诱导形成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年里,飞秒激光由于其独特的加工优势已经被证明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加工方法,尤其是加工金属、电介质以及半导体等固体材料。因为飞秒激光加工具有很短的热持续时间以及快速的固-汽相转变机制,因此可以限制加工过程中的热扩散现象,从而实现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的微纳加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电子动态调控的思想,使用飞秒激光单脉冲以及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加工金属铝和铜,研究了在金属表面诱导加工的微纳结构的形貌以及质量与激光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比较了飞秒激光单脉冲和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在控制金属上微纳结构形貌及质量上的差异。本论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采用飞秒激光单脉冲在金属铝表面诱导形成表面周期性结构,实验分析发现:随着激光脉冲个数的增加,铝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形貌逐渐清晰、质量逐渐变好,但是波纹的周期随着脉冲个数的增加几乎保持不变;当激光能量密度增加时,金属铝表面烧蚀区域的面积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波纹的周期也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变大,初步认为是由于材料表面自由电子密度增大的原因。(2)通过使用脉冲序列对电子激发、电子密度、电子复合以及电子电离等电子状态进行调控,可以有效的控制加工结构的尺寸。即增加双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使烧蚀区域尺寸明显减小。另外,使用脉冲序列在金属铜表面扫描加工可以获得高质量、高均匀性、高清晰性的大面积波纹结构,得出脉冲序列控制大面积结构的形貌以及质量比单脉冲加工更有效。这种基于电子状态调控的脉冲序列加工技术为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加工方法。(3)利用飞秒激光单脉冲加工金属铜,实验发现当保持激光能量密度不变时,铜表面烧蚀区域直径随着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增大,而脉冲个数相同时,烧蚀区域直径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激光烧蚀金属铜表面的热影响区深度随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另外,在铜表面烧蚀坑壁上形成了交叉的波纹结构,对于交叉结构形成的机理给予初步解释。研究还发现利用飞秒激光单脉冲在铜表面加工大面积波纹结构时,波纹结构的形貌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逐渐变得模糊,即波纹结构的形貌和扫描速度密切相关。

郑鹏翔[5](2013)在《眼科激光治疗仪能量反射装置的制作研究》文中提出激光是受激辐射产生的。它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相干性好,单色性好的特点。激光在医学上的研究和使用已超过25年的历史,特别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最为深入而广泛。激光治疗眼病有许多独到之处:因为激光有很多物理性效应,如压强效应,光热效应,电磁场效应等。正因为色素膜和视网膜有很多丰富的色素,容易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激光照射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眼科激光治疗主要用于:凝固新生血管,封闭黄斑渗漏点,治疗眼底病;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虹膜切除,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等。本设计重点是制作一个眼科激光治疗仪,即卡尔.蔡司VISULAS Trion眼底激光器的反射装置,使入射光通过45°的反射镀膜,反射到盛放人眼细胞的培养皿上,从而模拟激光对人眼细胞的照射,达到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测量从50mw-200mw的激光能量发射,每个能量值测量十组反射能量数据,取平均值,分别测量镀铝金属高反射膜、镀银金属高反射膜、多层介质高反射膜等三种不同镀膜对入射激光的反射率,对比镀膜反射率,找出多层介质高反射膜为最适合培养人眼细胞的反射镀膜,从而完成激光反射装置的制作,交付临床研究使用。

邓永红,张新媛,段俊国[6](2013)在《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1965年激光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眼科至今30余年中,眼科激光仍在不断发展。波长577 nm的黄色激光器采用微脉冲模式,是眼底激光光凝的理想激光。微脉冲是用短促高频的阈值下能量治疗视网膜病变,其有效作用时间更短,激光损伤更局限,在治疗眼底疾病时安全性更高,适应证更广。该激光器使用的2 W高功率能量,则让激光治疗中的能量更充足稳定。笔者依据激光治疗眼底疾病的原理,分析不同波长激光对眼底不同色素的作用关系,从而归纳临床治疗眼底病的各种常用激光器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阐述了波长577 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优势。

邓永红,张新媛,段俊国[7](2012)在《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1965年激光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眼科至今30余年中,眼科激光仍在不断发展。波长577 nm的黄色激光器采用微脉冲模式,是眼底激光光凝的理想激光。微脉冲是用短促高频的阈值下能量治疗视网膜病变,其有效作用时间更短,激光损伤更局限,在治疗眼底疾病时安全性更高,适应证更广。该激光器使用的2 W高功率能量,则让激光治疗中的能量更充足稳定。笔者依据激光治疗眼底疾病的原理,分析不同波长激光对眼底不同色素的作用关系,从而归纳临床治疗眼底病的各种常用激光器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阐述了波长577 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优势。

杨晓波[8](2010)在《基于超快光致破裂效应的飞秒激光巩膜造瘘微创手术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利用飞秒激光的光致破裂效应实施微创性巩膜造瘘术的可行性,并寻求适宜的激光参数和切割方式。方法飞秒激光(800nm/50fs/1kHz)经0.1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NA)的物镜聚焦后扫描离体兔眼水合巩膜。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精密三维平台的移动,尝试应用不同脉冲能量和曝光时间的飞秒激光对巩膜片的多种切割方式。应用扫描电镜对飞秒激光作用后的巩膜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飞秒激光能够在离体兔眼巩膜上完成包括线性切割,柱形孔隙和矩形空腔在内的三种切口。当脉冲能量在37.5-150μJ的范围内变化时,飞秒激光以0.025-0.1mm/s的速度线性扫描巩膜后均能在巩膜表面产生光致破裂效应。而当脉冲能量低于31.25μJ,功率密度低于4.06×1014 W/cm2的阈值水平时,受飞秒激光辐射的巩膜组织在扫描电镜下不会产生任何形态学改变。飞秒激光在巩膜表面产生的线性切口深度与激光的脉冲能量以及曝光时间呈正相关。扫描电镜显示飞秒激光在巩膜表面产生的切口具有精确的几何形状并且切口边缘光滑整齐,切口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的附带损伤。结论飞秒激光对离体兔眼巩膜高精度、微创伤的光致破裂效应,预示了它在抗青光眼的巩膜造瘘术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目的探索飞秒激光经外路巩膜造瘘的可行性,评价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只青紫蓝兔右眼后房注射α-糜蛋白酶,制备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将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兔。实验组右眼行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对照组右眼不做手术治疗。飞秒激光脉宽50fs,波长800nm,重复频率1kHz,脉冲能量0.4mJ。观察术后1个月内滤过泡形态、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组间眼压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于术后第3、7、14、30天对滤过道组织进行光镜观察,术后14天对滤过道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0只兔眼巩膜均被飞秒激光一次性穿透性切除,激光作用时间为15s-16s,巩膜切口约2mm×1mm2。术后第1、3、7、14、21、3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46,39.96,15.17,11.62,15.31,11.10;P<0.01)。除2眼因激光在切穿巩膜时损伤虹膜根部导致前房出血外,未见其他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天所有实验眼均有滤过泡形成,到第3天滤过泡隆起度最高。随后滤过泡逐渐缩小,泡壁增厚,第3周时滤过泡逐渐扁平消失。病理学检查显示飞秒激光巩膜造瘘的切口光滑锐利,对周围组织的附带损伤小,术后滤过道的修复反应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的轻度增生和薄层疏松胶原纤维的形成。结论飞秒激光经外路巩膜造瘘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有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目的比较经外路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和机械刀巩膜造瘘术的手术效果和滤过道创伤修复反应,探讨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实验研究。2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兔。一组右眼行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另一组右眼行机械刀巩膜造瘘术,左眼作为非手术对照眼。观察术后1个月内滤过泡表现、眼压变化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另有6只兔,随机选择右眼行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左眼行机械刀巩膜造瘘术,术后第14天处死,采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滤过道的创伤修复反应。飞秒激光脉宽50fs,波长800nm,重复频率1kHz,脉冲能量0.4mJ。本研究中的等级资料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手术成功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16只兔眼巩膜均被飞秒激光一次性穿透性切除,激光作用时间为15s-16s。飞秒激光组19%(3/16)的术眼因激光误伤虹膜导致前房少量出血,50%(8/16)的术眼手术区周边角膜出现水肿混浊。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生存时间以及眼压下降的持续时间均较机械刀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值=24.000,20.000;P=0.025,0.016)。飞秒激光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机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5,P=0.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第14天,机械刀组的巩膜切口及结膜下间隙已被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完全阻塞,而飞秒激光组的滤过道则基本保持通畅,结膜下仍见大范围滤过间隙存在。术后第14天,飞秒激光组滤过道内新生胶原纤维量、成纤维细胞量和新生血管量均少于机械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值=7.000,5.500,2.500;P=0.036,0.045,0.013)。结论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有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新型微创性抗青光眼手术方式。

杨晓波[9](2007)在《飞秒激光对离体兔巩膜光离解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飞秒激光在兔眼巩膜上产生光离解作用(photodisruption)的可行性,并寻求适当的激光切割方式及相关参数。【方法】将不同脉冲能量的飞秒激光(800nm/50fs)经过显微物镜(0.2NA)聚焦后作用于离体兔眼巩膜。通过计算机控制的三维平台的定向移动,尝试飞秒激光对巩膜片的多种切割方式。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激光作用后巩膜的形态学变化,并用Nd:YAG激光作为对比。【结果】飞秒激光能够在兔眼巩膜上完成打孔、蛇形扫描(snake pattern)和线性切割三种方式的光离解作用。当飞秒激光的功率密度达到或超过9.55×1014W/cm2,脉冲能量在37.5~125μJ变化时,激光以0.1mm/s的速度线性扫描巩膜能形成深度为30 70μm的沟道;当激光的功率密度减小至7.96×1014W/cm2,脉冲能量小于31.25μJ/pulse时,在相同条件下却不能产生光离解作用。与Nd:YAG激光相比,飞秒激光在兔眼巩膜上切割瘘道的内壁更加光滑整齐,对周围的组织损伤更小。【结论】飞秒激光对离体兔眼巩膜高精度和微创伤的光离解作用,预示了它在未来青光眼治疗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铭丽[10](2005)在《波前像差研究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技术迅速发展,人眼波前像差的矫正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及消除像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证实,本学位论文将CAD、眼科视光学、波前像差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结合,系统叙述了人眼波前像差理论,包括波前像差概念、表示方法、测量方法和产生的原因等。深入研究了准分子激光像差矫正系统,采用美国光学大会推荐的像差的定义、像差的Zernike多项式表示方法,定量分析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像差与角膜切削量的关系,采用主观式人眼像差仪测量像差,得出了像差矫正的角膜切削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采用过渡函数进行边界切削的方法,用于可调的过渡区切削量的计算,为人眼单色像差的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设计了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并对像差矫正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飞点扫描技术、主动跟踪技术、能量闭环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论文理论研究成果,在原有的国产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系统上,同有关单位合作,在国内首先研制了准分子激光像差矫正装备,目前已经投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飞秒激光的工作原理
2 眼科手术中飞秒激光的应用
    2.1 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2.2 飞秒激光在眼科中的其他应用
3 结 语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疾病微血管病变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系统的改进与图像分析处理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二部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对Balb/c小鼠耳部肿瘤模型的成像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第三部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鲜红斑痣微血管病变的初步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3)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激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1 激光在皮肤科及整形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2.2 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
    2.3 激光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3 激光应用于医学的发展前景
4 结语

(4)飞秒激光脉冲在金属材料上诱导形成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飞秒激光
        1.1.2 飞秒激光微加工的实验研究
        1.1.3 与本课题的联系
    1.2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课题意义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文章简介
第2章 飞秒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2.1 飞秒激光烧蚀材料的物理过程
    2.2 激光与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
        2.2.1 激光的加热过程
        2.2.2 表面效应
    2.3 超快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多尺度模型
    2.4 超短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量子模型
        2.4.1 超短激光与原子、分子和团簇相互作用的量子模型
        2.4.2 超短激光与晶体材料相互作用的量子模型
    2.5 等离子体模型
        2.5.1 电子的电离与热化
        2.5.2 光学特性
    2.6 改进的双温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秒激光诱导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原理及其实验系统
    3.1 引言
    3.2 周期性结构形成的机制
    3.3 实验装置和设备
        3.3.1 飞秒激光系统
        3.3.2 飞秒激光实验系统的搭建
        3.3.3 CCD 实时监测系统
        3.3.4 六自由度精密移动平台
    3.4 脉冲整形系统
        3.4.1 脉冲整形器
        3.4.2 脉冲整形系统的构成
        3.4.3 基于 MIIPS 方法的飞秒激光脉冲压缩的原理
        3.4.4 飞秒激光脉冲序列产生的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秒激光在铝表面诱导形成表面周围性结构
    4.1 飞秒激光脉冲加工实验平台
    4.2 飞秒激光单脉冲加工金属铝
        4.2.1 确定材料的烧蚀阈值
        4.2.2 脉冲个数对加工的影响
        4.2.3 能量密度对加工的影响
    4.3 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加工金属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秒激光脉冲微加工金属铜
    5.1 飞秒激光单脉冲微加工金属铜
        5.1.1 对烧蚀尺寸的影响
        5.1.2 激光诱导铜表面结构形貌的演化
    5.2 飞秒激光在金属铜表面加工大面积结构
        5.2.1 扫描速度对金属铜表面大面积结构形成的影响
        5.2.2 激光能量密度对金属铜表面大面积结构形成的影响
        5.2.3 包含两个子脉冲的脉冲序列时间间隔对大面积结构形貌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眼科激光治疗仪能量反射装置的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激光发展简史
    1.2 激光产生原理
    1.3 激光的特点
        1.3.1 方向性强
        1.3.2 亮度高
        1.3.3 单色性好
        1.3.4 相干性好
    1.4 激光生物效应
        1.4.1 热作用
        1.4.2 压强效应
        1.4.3 光化学效应
        1.4.4 电磁效应
        1.4.5 刺激效应
    1.5 激光在眼科治疗中的作用
        1.5.1 激光虹膜切除
        1.5.2 封闭视网膜破孔
        1.5.3 凝固新生血管,封闭黄斑部渗漏
        1.5.4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
    1.6 应用于眼科治疗的激光器
    1.7 设计背景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尔蔡司 VISULAS Trion 眼底激光器介绍
    2.1 卡尔蔡司 VISULAS Trion 眼底激光器的组成
    2.2 卡尔蔡司 VISULAS Trion 眼底激光器的操作原理
    2.3 激光裂隙灯中的光束传输
    2.4 卡尔蔡司 VISULAS Trion 眼底激光器其他相关知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置中使用的光学薄膜
    3.1 镀铝金属高反射膜
    3.2 镀银金属高反射膜
    3.3 多层介质高反射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能量反射装置的制作及数据分析
    4.1 激光能量反射装置制作的初步设想
    4.2 激光能量反射装置的制作
    4.3 数据测量与分析
        4.3.1 镀铝金属高反射膜数据分析
        4.3.2 镀银金属高反射膜
        4.3.3 多层介质高反射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光治疗眼底病的原理
二、不同色素的光谱吸收特征
三、眼底病常用激光器
四、波长为 577 nm 的黄色激光治疗眼底病的优势

(7)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光治疗眼底病的原理
二、不同色素的光谱吸收特征
    1. 黑色素:
    2. 血红蛋白:
    3. 叶黄素:
三、眼底病常用激光器
    1. 红宝石激光器:
    2. 氩离子激光器:
    3. 氪离子激光器:
    4. 染料激光器:
    5. 倍频Nd:
    6. 半导体激光器:
四、波长为577 nm的黄色激光治疗眼底病的优势
    1. 安全性更高, 适应证更广。
    2. 保护视功能, 治疗病变更精确。
    3. 黄色激光的副作用小于蓝绿色或绿色激光, 可帮助减轻疼痛和不适。
    4. 波长为577 nm的黄色激光器, 另一个关键优势是采用微脉冲模式, 因而还具有损伤小、视野视功能保护好、无疼痛、无闪光、患者固视配合好等优势。

(8)基于超快光致破裂效应的飞秒激光巩膜造瘘微创手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利用飞秒激光对离体兔巩膜的光致破裂效应实施微创性巩膜造瘘术的实验研究
    摘要
    Abstract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飞秒激光经外路巩膜造瘘治疗兔慢性高眼压的初步探索
    摘要
    Abstract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经外路飞秒激光巩膜造瘘术和机械刀巩膜造瘘术的对比研究
    摘要
    Abstract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飞秒激光在眼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全文总结和展望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接受)论文
致谢

(9)飞秒激光对离体兔巩膜光离解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
    理论分析
材料和仪器
    实验动物
    实验仪器
    试剂
溶液的配制
实验方法
    ⑴ 兔眼巩膜标本的取材
    ⑵ 离体水合巩膜的透光率的测量
    ⑶ 飞秒激光对巩膜片的切割和标本的形态学观察
    ⑷ 单脉冲能量小于 31.25μJ 的飞秒激光对巩膜片的线性切割
    ⑸ 单脉冲能量大于 37.5μJ 的飞秒激光对巩膜片的线性切割
    ⑹ 飞秒激光在水合巩膜上隧道的开凿
    ⑺ 飞秒激光对水合巩膜的蛇形扫描
    ⑻ 飞秒激光和 Nd:YAG 激光在离体兔眼球上的巩膜造瘘
    ⑼ 光镜标本的制备
    (10) 扫描电镜标本的制备
实验结果
    1. 离体水合巩膜的透光率
    2. 飞秒激光在水合巩膜上的线性切割
    3. 飞秒激光在水合巩膜上隧道的开凿
    4. 飞秒激光对水合巩膜的蛇形切割
    5. 飞秒激光和 Nd:YAG 激光在离体兔眼球上巩膜造瘘的比较
附图
讨论
    1. 飞秒激光切割生物组织的作用原理和特点
    2. 巩膜的透光性对光离解作用的影响
    3. 飞秒激光在巩膜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附录

(10)波前像差研究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课题来源及立题依据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波前像差与屈光不正
    2.1 波前像差的概念
    2.2 波前像差的描述
    2.3 波前像差仿真
    2.4 波前像差与屈光不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眼像差及其矫正的数学模型
    3.1 人眼视光学原理
    3.2 人眼波前像差
    3.3 波前像差的测量
    3.4 波前像差转化为角膜切削量
    3.5 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实现
    4.1 激光与角膜的相互作用机理
    4.2 像差矫正系统的硬件系统
    4.3 像差矫正系统的软件系统
    4.4 关键实现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像差矫正的临床应用
    5.1 LASIK 术临床验证审批条件
    5.2 像差矫正的临床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1:7 阶36 项Zernike 多项式
附录2:7 阶36 项Zernike 多项式对应的基本形状
附录3:准分子激光像差矫正系统

四、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J]. 马玉涛,隋丹丹,贾心刚,王丹.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24)
  •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疾病微血管病变的初步研究[D]. 徐媛媛.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3]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分析[J]. 钟思颖. 科技风, 2015(20)
  • [4]飞秒激光脉冲在金属材料上诱导形成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实验研究[D]. 谢俊.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5]眼科激光治疗仪能量反射装置的制作研究[D]. 郑鹏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J]. 邓永红,张新媛,段俊国.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05)
  • [7]波长577nm的黄色激光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J]. 邓永红,张新媛,段俊国.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03)
  • [8]基于超快光致破裂效应的飞秒激光巩膜造瘘微创手术基础研究[D]. 杨晓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9]飞秒激光对离体兔巩膜光离解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杨晓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波前像差研究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D]. 周铭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11)

标签:;  ;  ;  ;  ;  

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