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赫南特贝动物群与小达尔曼虫层的分布及其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晨[1](2021)在《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文中认为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河南省淅川县和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新疆乌什县蒙达勒克在晚奥陶世发育有浅水相腕足动物群。经过野外采集,实验室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腕足动物 25 属 28 种(包含 1 新属、3 新种):Acrosaccus sp.,Paracraniops sp.,Strophomena sp.,Strophomena?sp.,Strophomenoidea gen.et sp.indet.,Christiania sp.,Leptellina?sp.,Ishimia sp.,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 Wang 1964,Plectambonitoidea gen.et.sp.indet.,Triplesia zhejiangensis Liang in Liu et al.1983,Skenidioides sp.,Dolerorthis sp.,Dinorthis kassini Rukavishnikova 1956,Pionorthis?sp.,Bokotorthis cf,minuta Popov and Cocks 2014,Zhejiangorthis shiyanheensis sp.nov.,Wangyuella lineata sp.nov.,Rostricellula xichuanensis Xu 1996a,Altaethyrella inflata(Xu 1996a),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Rongatrypa xichuanensis(Xu 1996a),Xichuanatrypa sigangensis(Xu 1996a),Eospirigerina cf.pennata(Rukavishnikova 1956),Qilianotryma suspectum(Popov in Nikiforova et al.,1982),Schachriomonia dichotoma(Fu 1982),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 sp.nov.,Eospirifer(Protospirifer)sp.。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纲、9目、15 超科、16 科,其中,Xichuanatrypagen.nov.为新建属。产自河南淅川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可识别为Sowerbyella-Xichuanatrypa 组合、Rongatrypa-Altaethyrella 组合和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群落古生态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当时靠近古赤道,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在产自新疆乌什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中,无洞贝类 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sp.nov.和小嘴贝类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并伴生有正形贝类和扭月贝类,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这两套动物群的面貌与同时期浙赣三山地区、华北背锅山、青海祁连山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块体和澳大利亚东部的同期动物群面貌相近。为研究腕足动物的个体发育,本文提出了“生长标度”的概念,提出生长标度的计算公式,用来定量描述腕足动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材料中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壳长呈负异速生长(a=0.8840),壳宽近似等速生长(a=1.0113),壳厚呈正异速生长(a=1.1623),并且内部结构随着壳体生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的壳长呈微弱的负异速生长(a=0.9583),壳宽呈微弱的正异速生长(a=1.0762)。个体发育模式在不同属种的个体间差异显着。通过高精度系列切片、醋酸纤维薄膜撕片和三维建模,识别并复原了一枚Rongatrypa xichuanensis标本壳表的寄生型钻孔,推断宽角螺类腹足动物是该钻孔的寄生生物。该遗迹是腕足动物化石上指示寄生关系的早期记录,反映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高峰期海洋生态结构的复杂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细分为建设型寄生关系和破坏型寄生关系两类。上述两地的腕足动物群中均有少量的地方性属(或种),同时全球性分布的属略多于区域性分布的属。区域地质学证据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在晚奥陶世具有适宜腕足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都比较局限,这与现代生物地理学中“海洋类岛屿环境”的概念非常相似。腕足动物在此环境中表现出了高迁移率、高竞争性和低成种率的特点,其宏演化型式受到了古地理和古环境的约束,值得深入研究。
葛祥英[2](2020)在《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期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冰川及火山活动事件。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页岩气勘探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的存在指示该时期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认清冰川、火山活动等沉积事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作用可为下一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6条连续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剖面和华地1井钻井,以黑色页岩和斑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元素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等分析方法,基本明确了五峰-龙马溪组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系统分析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陆源输入、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火山活动时间及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奥陶-志留纪之交古气候、火山活动与页岩有机质富集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五峰、观音桥和龙马溪组岩性、沉积构造及生物特征分析将其划分为滨岸、潮坪、浅滩、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相,证实五峰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之间存在一次浅水沉积。(2)五峰-龙马溪组CIA指数的变化暗示该时期古气候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过程,也为中国华南奥陶世末期冰川事件提供了地化证据。(3)通过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获得年龄在440.4士5.6-448±2Ma之间,证实该时期火山活动延续了至少8Ma,各判别图解表明其原岩浆组分为中酸性;构造环境为岛弧,据斑脱岩层数及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事实及现阶段华南大地构造性质的新认识认为其来源可能与扬子北缘早古生代秦岭洋闭合过程中的板块俯冲有关。(4)五峰-龙马溪组TOC呈高-低-高模式,氧化还原指标(V/V+Ni、V/Cr、Ni/Co)指示水体经历了厌氧-富氧-厌氧的过程,生产力指标(Cu、Babio、Sibio)、陆源输入指标(Ti/Al、Zr/Al、Th/Al)表明五峰和龙马溪组具较高的生产力和陆源输入,观音桥组较两者均低,三者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反映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作用最大,生产力次之,陆源输入最弱。(5)从斑脱岩发育特征与有机碳、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看,频繁的火山活动可能对五峰和龙马溪组有机质的保存产生双促作用,一、为海洋提供营养物质,提升其生物生产力;二、火山灰飘落至海水表面阻止了部分光照进入,海底缺氧环境加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并落入海底作为有机质埋藏。(6)五峰组和龙马溪组虽同为黑色页岩,但其形成机制不尽相同;五峰组在构造挤压及火山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龙马溪组则是在挤压背景、火山活动及冰川消融三重作用下形成。
陈迪[3](2019)在《中国与缅甸奥陶纪末期髑髅贝型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文中认为显生宙以来发生过5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奥陶纪末的那次事件是显生宙的第一次大灭绝,可分为两幕。第一幕,冰川极盛,气候急剧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多门类、多生态领域里的暖水生物遭到重创,凉水赫南特贝动物群应运而生、全球广布;第二幕,冰川快速消融,气候回暖,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腕足类赫南特贝动物群整体消亡。赫南特贝动物群,地质历程短暂,地理分布广泛,化石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在这个动物群中,有铰类占据优势地位,而无铰类化石因个体小、数量少,长期未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它们占整个动物群近1/4的属,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即专门研究其中的无铰类腕足动物。本文研究的化石来自于华南地区(四川、贵州、重庆和湖北)的观音桥层和缅甸曼德勒地区的Hwe Mawng紫色页岩段(均系奥陶纪末赫南特期)。笔者主要通过镜下观察、精制铸模等手段对化石特征进行研究。除少量舌形贝超科的化石因保存很差而不予讨论以外,笔者共识别出平圆贝超科、拟髑髅贝超科和髑髅贝超科三类化石,总计7属、9种,包括6个未定种(Schizotretinia sp.,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cribrum,Petrocrania?sp.1,Petrocrania?sp.2,Xenocrania haimei)。据笔者所知,全世界已记载的赫南特期无铰类多达18属,分属于4个超科,它们是:拟髑髅贝超科3属(Craniops,Paracraniops,Pseudopholidops),触髅贝超科4属(Acanthocrania,Petrocrania,Philhedra Xenocrania),平圆贝超科5 属(Tehtyrete,Trematis,Kosoidea,Orbiculoidea,Schizotretinia)和舌形贝超科6属(Casquella,Eodinobolus,Lingula,Lirngudella,Palaeoglossa,Pseudolingula)。髑髅贝超科仅有髑髅贝科,该科在赫南特贝动物群无铰类腕足动物中尤为引人注目。尽管其数量不是最多,但其高度变化的形态特征使之具有相当特殊的位置。目前该科共包含23属,地质历程从奥陶纪一直延续至今。根据壳表装饰特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同心装饰为主,无放射壳线,基本无刺或瘤,有10属;第二类以放射状壳为主要装饰,发育不同程度的同心层,包括7属;第三类以装饰同心层为主,同时还发育放射状排列的脊刺或密布刺、瘤,共6属。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新属,即奇异髑髅贝(Xenocrania),该属的繁盛期是在奥陶纪末大灭绝的两幕之间,已在滇缅玛(Sibumasu),华南,阿凡隆尼亚(Avalonia),波罗迪卡(Baltica)和佩鲁尼卡(Perunica)等古地体上发现其踪迹;主要栖息于BA3生态位(中-外陆棚),少数生活于BA2(近岸浅水)。这个属的最主要特点是发育高度变化的壳表装饰,这种强烈多变的壳饰形态可能是受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的控制。在恶化环境的高压下,Xenocrania haimei居群发生大规模的变异,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演化革新,使其增加了度过大危机的机会。
郑宇龙[4](2019)在《四川盆地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环境演化及有机质富集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晚奥陶-早志留世转折期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在这一相对短暂时间内(453~440Ma)全球板块构造形态、古气候条件、古海洋环境、生物群类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扬子地区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之下沉积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勘探层位。本文以四川盆地南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矿物学资料,厘定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沉积相,并绘制岩相古地理图;进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照片及前人孔隙结构资料,对研究区页岩气物质基础进行简要分析,并圈定远景区;进行详细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厘清五峰-龙马溪组垂向沉积环境演化,并将重大地质事件与有机质富集规律相联系,建立有机质富集模式。具体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及认识:①四川盆地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受多重地质事件影响,岩相及沉积相发生了明显、快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古陆活动减弱,陆源输入通量降低,构造掀斜作用减弱,并发生全球性冰川事件,多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晚奥陶世末赫南特期发生大面积海退,并沉积了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突变层段观音桥组夹于两套黑色泥页岩之间。②四川盆地南缘地区五峰组顶部砂屑灰岩的出现表明五峰组沉积晚期局部地区可能发育小规模底流作用。这也为进入冰期的过程气候并非持续变冷,而是在气温整体降低的大趋势下冷暖交替波动性变化找到了岩石学证据。同时其也暗示了生物灭绝的原因不单是气候变冷,赫南特动物群的复苏也是建立在冰期大背景中相对较为温暖的气候条件下。③四川盆地南缘五峰-龙马溪组地层厚度大,TOC高,Ro适中,微孔缝发育好,具备良好的页岩气物质基础。研究指出除长宁地区外,叙永一古蔺-习水一线及以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具有良好页岩气富集潜力,值得进一步的勘探工作。④研究区田林剖面五峰-龙马溪组Al/(Al+Fe+Mn)、δCe、δEu平均值分别为0.65、0.77、0.86,表明非陆源来源硅主要为生物成因。Si、Sixs与Ca、Ti强负相关性表明,斑脱岩密集层段具有较高古生产力表明火山活动对古生产力有提升作用。五峰组沉积早期Mo/TOC与Mo/U值较低,指示该时期具有强滞留环境,而有机质富集层段主要在半滞留环境下沉积形成。⑤TOC与古氧相代替系数的高相关性表明有机质富集整体受古氧相控制。综合分析认为,五峰-龙马溪组不同沉积阶段有机质富集模式不同。非灭绝期为低陆源输入的安静深水环境产生的良好缺氧条件;第一幕灭绝期(五峰组末期)为成烃母质生物的勃发及强”海洋雪”作用致使的高成烃母质生物沉降率;第二幕灭绝期(龙马溪组沉积初期)为高成烃母质生物沉降率加之大量有机质在水底分解消耗氧化剂的同时分层水体阻碍氧气补给造就的水底长期极度缺氧环境。
朱逸青[5](2018)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中国获得页岩气工业突破的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地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地质统计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借助于显微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氩粒子抛光、相关地球化学分析和测井解释等方法技术,对该套地层的地层、沉积相特征及与其页岩气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进展:研究区龙马溪组地层完整,容易横向追踪对比,顶、底界及内部界线清晰,易于划分。龙马溪组与下伏五峰组顶部(观音桥段)呈连续的整合接触关系;在剥蚀区与上覆下二叠统梁山组呈不整合接触,在非剥蚀区分别与上覆的石牛栏组(或罗惹坪组、小河坝组)均呈整合接触关系;龙马溪组由老到新依次可划分为龙一段与龙二段,龙一段又分为龙一1亚段和龙一:亚段,龙一1亚段为目前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层段;龙一1亚段厚度稳定,在20~60m之间;龙一段、龙二段在局部地区和龙马溪组整体的厚度变化有差异,但具明显的继承性,均表现出从泸州深水区和川东WK-C7井区两个沉积中心向南北侧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黔中—雪峰古隆起区方向上逐渐减薄的趋势,且沉积中心区域发育大套的泥页岩类,向四周古陆或古隆起方向,粉砂质、钙质组分增多。根据对龙马溪组的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相等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相关资料,认为该套地层沉积时,研究区位于水体循环受到限制的陆棚相带中,该相带可划分为深水陆棚和浅水陆棚两个亚相。深水陆棚亚相由硅质棚、硅质泥棚和粉砂质泥棚3个微相组成,浅水陆棚亚相由浅水粉砂质泥棚、(泥质)粉砂棚和泥质灰棚3个微相组成;纵向上看,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期间有两次快速海侵开始到缓慢海退结束的旋回,龙马溪组底部龙一1亚段为最大海侵,全区整体为硅质泥棚微相,龙一,亚段末期3、4小层至龙一 2亚段末期沉积期间,沉积相演化依次为硅质泥棚、粉砂质泥棚以及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局部夹泥质/钙质粉砂棚微相,龙二段沉积初期为第二次快速海侵,此后缓慢海退,在非沉积中心区域沉积相演化依次为浅水粉砂质泥棚、泥质/钙质粉砂棚以及泥质灰棚微相,在泸州深水区和川东WK-C7井区两个沉积中心的沉积相演化依次为粉砂质泥棚以及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从平面上看,龙马溪期间由于受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黔中—雪峰古隆起和康滇古陆所围的构造格局以及海平面升降的影响,研究区四川盆地及周缘整体呈一个“喇叭”状的陆棚沉积格局。在远离物源区的深水地区发育深水陆棚环境,最深水处为硅质泥棚微相,向古隆起和古陆方向依次演化为粉砂质泥棚、浅水粉砂质泥棚以及泥质/钙质粉砂棚微相。通过对龙马溪组不同沉积微相与TOC、矿物组分、含气性以及孔、渗条件等的耦合关系分析表明,除硅质棚微相外,硅质泥棚微相的TOC、硅质组分、含气性以及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高,有机质孔最为发育,且有机质孔径最大,是最有利的沉积相带;其次是粉砂质泥棚和浅水粉砂质泥棚微相。最终通过沉积相带单因素分析,结合有利勘探区其他必要条件,对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和划分,共划分出10个有利的勘探区带,其中筠连-珙县-兴文-叙永区块(长宁)、威远-资中-内江区块(威远)以及涪陵东区块(焦石坝)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戎嘉余,魏鑫,詹仁斌,王怿[6](2018)在《奥陶纪末期深水介壳动物群在湘西北的发现及其古生态意义》文中提出首次记述湘西北桃源和慈利县境奥陶系顶部新开岭层产三叶虫武宁尖盾虫(松溪虫)(Mucronaspis(Songxites)wuningensis)和腕足类平月贝-小埃吉尔月贝组合(Paromalomena-Aegiromenella Assemblage),并新建小埃吉尔月贝群集(Aegiromenella Association).群落生态分析表明,这是赫南特期华南深水介壳动物群,栖息在上扬子区东南缘外的湘西北斜坡上,与上扬子区北缘陕南斜坡、渝北凹地(新名)、下扬子区赣皖苏缓坡的同期产物一样,均属于凉深水、低分异度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宜归于BA4-5(水深约60~150m,最深可达200m)的生态位;与上扬子台地浅水三叶虫M.(S.)mucronata类群和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 Fauna)有重要差异,后者主要栖息在BA2-3(水深约5~60m)的生态位.首次绘制出华南赫南特期浅水和深水壳相动物群古地理分布型式.假设湘西北奥陶纪末期沉积速率均等,根据五峰组压实厚度和笔石带绝对年龄值,推算出新开岭层沉积时间只有1.2万年,这或许表明该时期全球重大环境变化在时间上比原先想象的要短很多,尤其是对深水域的影响,明显短于浅水域.
周业鑫,丁俊,余谦,王剑,门玉澎,熊国庆,熊小辉,邓奇[7](2017)在《渝东北地区观音桥段沉积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区域对比》文中研究表明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间观音桥段厚度不一、沉积特征各异,自西向东对庙坝渝参1井(YC1)、田坝剖面(TBP)、白鹿剖面(BLP)、九湖四方洞剖面(SFP)和巴东两河口(LHP)剖面的分析表明,观音桥段以发育浅灰色中—薄层状泥质灰岩为主,局部为含介壳泥灰岩层,且强烈风化后常呈褐黄色、土黄色。研究区内两河口剖面为灰黑色泥质灰岩,也发育介壳化石,四方洞剖面观音桥段表现为粉砂质含量的明显增多。仅田坝剖面和两河口剖面见赫南特贝化石印模。各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垂向演化特征相似,具有区域及全球对比性;在赫南特期观音桥段均表现出明显的碳同位素正漂以及峰值,可能受局部环境影响,其正漂幅度不尽相同;五峰组至观音桥段碳同位素呈震荡性升高,可出现短暂的小型峰值;观音桥段至龙马溪组,碳同位素呈现持续稳定的下跌,下跌速度取决于龙马溪组厚度。
唐鹏,黄冰,吴荣昌,樊隽轩,燕夔,王光旭,刘建波,王怿,詹仁斌,戎嘉余[8](2017)在《论上扬子区上奥陶统大渡河组》文中研究说明在滇东北永善莲峰新发现的万和剖面,奥陶系-志留系交界地层发育良好、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含有笔石、腕足类、三叶虫、牙形类、几丁类和疑源类化石,包括了大渡河组、产Hirnantia动物群的观音桥层和龙马溪组。此处大渡河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灰岩与钙质泥页岩互层,上段为钙质泥岩夹灰岩。笔石自下而上可识别为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下亚带、Tangyagraptus typicus亚带和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以及Metabo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为凯迪晚期至赫南特早期。几丁类尚未在上段发现,下段属于Eisenackitina ripae带。上段底部(即Tangyagraptus typicus亚带底)产腕足类Kassinellasp.,Leptellinasp.,Paromalomenasp.等,属于深水BA5(底栖组合),在华南同期地层中未见及。观音桥层产典型的Hirnantia动物群,属于BA3,为标准的浅凉水组合。依据万和及相邻地区的资料,厘定了大渡河组。大渡河组分布于扬子台地西部(滇东北—川西南),与扬子台地内部广布的五峰组和扬子台地西南缘的铁足菲克组(大部分)、西缘的大箐组(上部)属同期异相。从产BA5腕足类的大渡河组上段底部,到产BA3赫南特贝动物群的观音桥层,再到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是奥陶纪末大灭绝第一幕和第二幕全球气候快速变冷和转暖、海平面迅速地先降后升在扬子海盆的充分反映。
张琳娜,樊隽轩,陈清[9](2016)在《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文中指出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环境背景,以及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的古地理背景.本研究基于GBDB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厘定了342条剖面的综合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模拟,重建了华南上扬子区观音桥层的空间展布.重建结果显示,观音桥层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大部分地区,集中出露于滇东北、黔北、川东南、重庆、鄂西等地,其中厚度最大的区域呈东西向分布于滇黔桂古陆的北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中心区;而同期的其他岩石地层单元则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边缘地区.同时,利用各剖面的沉积学与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特征推测该时期各地点具体的古水深值,从而恢复了上扬子区观音桥层沉积期的古地形.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在赫南特中期呈现出"一隆三坳"的古地理格局,"一隆"为湘鄂西水下高地,"三坳"为川东南坳陷、湘中坳陷和鄂北坳陷.这一三面为古陆环绕、局限滞留的古地理环境,是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
林志昊[10](2016)在《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志留系过渡层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中段的冈底斯带,与国内其他板块有着不同的地质发展史。在属于冈底斯带的申扎地区出露着数条奥陶系—志留系连续剖面,其生物序列完整,可与我国南方经典剖面作较精确的对比。界线上下的碳酸盐岩通过微相分析可以判断沉积环境,对认识早古生代冈底斯带有着重要意义。晚奥陶世是目前公认的显生宙五次生物绝灭事件中的第一次。对申扎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上下的微相分析,可以了解这次绝灭事件在该地区的响应。在5118高地剖面,我们对奥陶系—志留系界线上下的石灰岩进行了系统连续采样,并同时采集了剖面上各组地层的典型样品。所采集样品制成薄片后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通过石灰岩中的颗粒类型、生物组合及其古生态特征,将其划分出9种微相类型,分别是(1)MF-1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微相、(2)MF-2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3)MF-3泥晶灰岩微相、(4)MF-4含生物碎屑细粉晶灰岩微相、(5)MF-5生物碎屑质细粉晶灰岩微相、(6)MF-6粉晶灰岩微相、(7)MF-7含生物碎屑粗粉晶灰岩微相、(8)MF-8含海绵骨针生物碎屑灰岩微相、(9)MF-9含棘皮类生物碎屑灰岩微相,加上灰岩之间厚度不大的笔石页岩(MF-10)和石灰岩之上的上—顶志留统白云岩(MF-11),5118高地剖面各地层的沉积背景可解释为盆地相(MF-10)、开阔台地相(MF-1、MF-2、MF-3、MF-5、MF-8和MF-9)、局限台地相(MF-4、MF-6、MF-7和MF-11)三个相带,并认为晚奥陶世的生物绝灭事件在申扎地区并没有改变浅海环境的生态模式,只表现为生物属种上的更替。这与全球普遍现象是一致的。
二、中国赫南特贝动物群与小达尔曼虫层的分布及其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赫南特贝动物群与小达尔曼虫层的分布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1.2.2 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的辐射演化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奥陶纪华南板块的地质背景 |
2.2 奥陶纪塔里木板块的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域的上奥陶统分布 |
2.3.1 河南省淅川县 |
2.3.2 新疆乌什县 |
2.4 区域内上奥陶统的划分沿革 |
2.4.1 河南省浙川县 |
2.4.2 新疆乌什县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研究剖面 |
3.1.1 淅川县石燕河剖面 |
3.1.2 淅川县黑水庵剖面 |
3.1.3 淅川县垭子窝露头 |
3.1.4 乌什县蒙达勒克露头 |
3.2 化石材料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样品处理 |
4.2 实验室基础处理 |
4.2.1 样品挑选 |
4.2.2 机械修理 |
4.2.3 化学溶蚀 |
4.2.4 饰白与拍摄 |
4.2.5 形态测量 |
4.3 系列切片 |
4.3.1 系列切片简介 |
4.3.2 克罗夫特化石研磨机的改进 |
4.3.3 系列切片 |
4.3.4 醋酸纤维撕片制作 |
4.3.5 图像采集与三维建模 |
4.4 数学统计 |
4.4.1 PAST软件 |
4.4.2 体型大小-数量统计 |
4.4.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晚奥陶世扬子台地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1 前人研究进展 |
5.1.1 华南板块东缘和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2 塔里木板块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3 中国其他地区的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1 Sowerbyella-Xichuanatrypa组合 |
5.2.2 Rongatrypa-Altaethyrella组合 |
5.2.3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 |
5.3 新疆乌什县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4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时代 |
5.5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关联 |
第6章 腕足动物的异速生长 |
6.1 等速生长与异速生长 |
6.2 传统方法在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局限 |
6.3 腕足动物生长标度的定义与运用 |
6.4 研究材料的数据处理 |
6.5 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6.6 Sowerbyella (Sowerbyella) si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第7章 早期腕足动物的寄生型遗迹 |
7.1 奥陶纪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
7.2 钻孔的形貌 |
7.3 寄生型钻孔的识别 |
7.4 腹足类与腕足动物的寄生关系 |
7.5 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的分类 |
7.6 古生代腕足动物与其它生物的偏利共生关系 |
第8章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与研究区域腕足动物宏演化 |
8.1 现代海洋中的似岛屿型环境 |
8.2 研究区域的海相似岛屿型环境 |
8.3 研究区域腕足动物的面貌 |
8.4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下腕足动物宏演化的猜想 |
第9章 结论 |
第10章 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腕足动物化石个体形态统计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研究现状 |
1.2.2 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斑脱岩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工作量统计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区域地层 |
2.2.1 生物地层 |
2.2.2 岩石地层 |
2.3 研究剖面的介绍及分布 |
2.3.1 华地1井(HDP) |
2.3.2 武隆黄莺乡(HYXP) |
2.3.3 镇巴五星村(WXP) |
2.3.4 镇巴梁白(LBP) |
2.3.5 道真田家湾(TJWP) |
2.3.6 桐梓南坝子(NBZP) |
2.3.7 酉阳凤凰(FHP) |
3 研究方法简介 |
3.1 分析方法 |
3.1.1 扫描电镜 |
3.1.2 锆石U-Pb定年 |
3.1.3 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
3.1.4 X射线衍射分析 |
3.1.5 有机碳分析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古风化作用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3.2.2 古生产力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4 赫南特期冰期事件 |
4.1 晚奥陶世末期大陆冰川活动 |
4.2 冰川事件在华南地区的地球化学响应-以四川东部华地1井为例 |
4.2.1 华地1井地层及样品简介 |
4.2.2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 |
4.2.3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华地1井奥陶-志留纪之交古风化作用强度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
4.3 本章小结 |
5 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斑脱岩分布及其火山岩浆来源 |
5.1 斑脱岩基本概况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 锆石特征及其年龄 |
5.2.1 镇巴五星村剖面 |
5.2.2 镇巴梁白剖面 |
5.2.3 酉阳凤凰剖面 |
5.2.4 桐梓南坝子剖面 |
5.2.5 道真田家湾剖面 |
5.3 火山活动时间及沉积年龄的限定 |
5.4 源岩组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四川盆地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6.1 沉积相分析 |
6.1.1 潮坪相 |
6.1.2 滨岸相 |
6.1.3 浅滩相 |
6.1.4 浅海陆棚相 |
6.2 五峰-龙马溪组垂向演化序列及区域对比 |
6.2.1 典型剖面垂向沉积序列 |
6.2.2 区域对比 |
6.3 岩相古地理 |
6.3.1 五峰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2 观音桥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3 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4 龙马溪组上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7 四川盆地东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7.1 华地1井 |
7.1.1 有机质丰度 |
7.1.2 主微量稀土元素 |
7.1.3 古氧化还原条件 |
7.1.4 古生产力 |
7.1.5 陆源输入 |
7.2 武隆黄莺乡剖面 |
7.2.1 有机质丰度 |
7.2.2 主微量稀土元素 |
7.2.3 古氧化还原条件 |
7.2.4 古生产力 |
7.2.5 陆源输入 |
7.3 有机质丰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8 火山作用事件与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之间的关系 |
8.1 现代海洋火山灰与黑色页岩的关系 |
8.2 四川盆地东部奥陶纪末-志留纪初火山灰与黑色页岩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
8.2.1 斑脱岩分布与有机碳、笔石带的关系 |
8.2.2 斑脱岩分布与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 |
8.3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数据 |
附录2 个人简介 |
(3)中国与缅甸奥陶纪末期髑髅贝型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大灭绝事件 |
1.2.2 冰川事件 |
1.2.3 赫南特贝动物群 |
1.3 研究对象 |
1.3.1 腕足动物系统分类与研究历史 |
1.3.2 无铰类腕足动物的地史分布 |
第二章 野外工作与化石采集 |
2.1 观音桥层 |
2.2 野外工作 |
2.3 化石采集与处理 |
第三章 赫南特阶的无铰类腕足动物 |
3.1 平圆贝超科(Discinoidea) |
3.2 拟髑髅贝超科(Craniopsoidea) |
3.3 髑髅贝超科(Cranioidea) |
3.3.1 髑髅贝超科中的属 |
3.3.2 奥陶纪至志留纪早期髑髅贝超科的分布 |
3.3.3 奇异髑髅贝(Xenocrania)的古地理分布与生态意义 |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描述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1 图3.1中的相关种 |
A.2 论文发表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4)四川盆地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环境演化及有机质富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课题来源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 五峰-龙马溪组地层厚度展布 |
3 岩石矿物组分特征 |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2 矿物学特征 |
3.3 岩石学特征 |
4 岩相古地理及页岩气远景区预测 |
4.1 沉积相类型分析 |
4.2 沉积相对比 |
4.3 岩相古地理演化 |
4.4 页岩气远景区 |
5 沉积地球化学及演化 |
5.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5.2 主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5.3 沉积环境演化 |
6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及模式 |
6.1 古生产力方面 |
6.2 古氧相方面 |
6.3 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分析 |
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国内外勘探历程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及分区 |
第3章 地层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上奥陶统五峰组 |
3.2.1 概述 |
3.2.2 五峰组地层特征 |
3.3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
3.3.1 概述 |
3.3.2 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 |
4.1 沉积背景 |
4.1.1 五峰期 |
4.1.2 龙马溪期 |
4.2 相标志 |
4.2.1 颜色 |
4.2.2 沉积构造 |
4.2.3 古生物 |
4.2.4 地球化学特征 |
4.2.5 岩相 |
4.2.6 小结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 深水陆棚亚相 |
4.3.2 浅水陆棚亚相 |
4.4 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特征 |
4.4.1 典型单井和野外剖面沉积相 |
4.4.2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4.4.3 沉积相演化特征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6 沉积环境主控因素 |
4.6.1 构造格局及物源的影响 |
4.6.2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5章 沉积相与页岩气的关系 |
5.1 沉积相与TOC的关系 |
5.2 沉积相与矿物组分的关系 |
5.3 沉积相与含气性的关系 |
5.4 沉积相与孔渗条件的关系 |
5.5 沉积相与孔隙类型的关系 |
5.5.1 孔隙类型划分及特征 |
5.5.2 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5.6 小结 |
第6章 有利勘探区优选 |
6.1 有利勘探区其他必要条件 |
6.1.1 保存条件 |
6.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 |
6.1.3 有机质成熟度 |
6.2 有利勘探区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奥陶纪末期深水介壳动物群在湘西北的发现及其古生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地层与古生物记录 |
3 湘西北奥陶系顶部新开岭层壳相动物群分析 |
3.1 腕足动物群 (图5) |
3.2 三叶虫动物群 (图6) |
4 华南赫南特期深水腕足类组合特征与分布 |
5 华南赫南特期深水腕足类与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异同点 |
6 华南赫南特期腕足类群落生态分析 |
7 小结和问题 |
(7)渝东北地区观音桥段沉积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区域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观音桥段沉积特征及化石证据 |
3 有机碳同位素演化及区域对比 |
3.1 各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3.2 横向地层对比 |
4 结论 |
(8)论上扬子区上奥陶统大渡河组(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永善万和剖面 |
1.1剖面描述 |
1.2岩性特征及化石组合 |
1.2.1大渡河组 |
1) 笔石 |
2) 腕足类 |
3) 几丁类 |
4) 疑源类 |
5) 牙形类 |
1.2.2 观音桥层 |
2大渡河组的厘定 |
3滇东北—川西南 (扬子地台西部) 的大渡河组 |
3.1泸定—洪雅—汉源—威远 |
3.2盐津—大关—永善 |
3.3雷波 |
4扬子台地西南缘铁足菲克组 |
5扬子台地西缘大箐组 |
6结论与思考 |
(9)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观音桥层简介 |
2 数据和研究方法 |
2.1 数据准备 |
2.2 数据建模 |
3 重建与分析 |
3.1 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与厚度分布模式 |
3.2 观音桥层沉积期岩相古地理重建 |
3.3 观音桥层沉积期的古地形重建 |
4 结论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志留系过渡层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结构分类 |
1.2.2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微相的研究历程 |
1.2.3 申扎地区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论文实际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前寒武—早古生代地层 |
2.2.2 晚古生代—第四纪的地层 |
2.3 沉积构造演化 |
第3章 剖面分析 |
3.1 5118高地剖面 |
3.1.1 剖面描述 |
3.1.2 界线位置讨论 |
3.1.3 5118高地附近的三条界线剖面 |
3.2 扎扛剖面 |
3.2.1 剖面描述 |
3.2.2 界线位置的讨论 |
3.3 果格龙剖面 |
3.3.1 剖面描述 |
3.3.2 界线位置的讨论 |
3.4 申扎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对比 |
第4章 岩石类型及特征 |
4.1 碳酸盐岩类 |
4.1.1 石灰岩 |
4.1.2 白云岩 |
4.2 泥质岩 |
第5章 界线上下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
5.1 灰岩的分类方法 |
5.2 界线上下碳酸盐岩中的颗粒类型 |
5.2.1 生物碎屑 |
5.2.2 团块 |
5.3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
5.4 界线上下的沉积相划分 |
第6章 国内外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研究 |
6.1 国外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研究 |
6.2 国内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研究 |
6.3 申扎地区与全球O/S界线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赫南特贝动物群与小达尔曼虫层的分布及其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D]. 张雨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D]. 葛祥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中国与缅甸奥陶纪末期髑髅贝型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D]. 陈迪. 南京大学, 2019(07)
- [4]四川盆地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环境演化及有机质富集模式[D]. 郑宇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5]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D]. 朱逸青.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 [6]奥陶纪末期深水介壳动物群在湘西北的发现及其古生态意义[J]. 戎嘉余,魏鑫,詹仁斌,王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6)
- [7]渝东北地区观音桥段沉积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区域对比[J]. 周业鑫,丁俊,余谦,王剑,门玉澎,熊国庆,熊小辉,邓奇. 地质学报, 2017(05)
- [8]论上扬子区上奥陶统大渡河组[J]. 唐鹏,黄冰,吴荣昌,樊隽轩,燕夔,王光旭,刘建波,王怿,詹仁斌,戎嘉余. 地层学杂志, 2017(02)
- [9]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J]. 张琳娜,樊隽轩,陈清. 科学通报, 2016(18)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志留系过渡层沉积环境分析[D]. 林志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