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时测定水中26种水溶性化学物质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潘瑶[1](2021)在《日常膳食中四种水果/蔬菜提取物及其中四种主要的植物化学物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探讨》文中认为日常膳食的蔬菜和水果中的植物化学物被认为对氧化应激引起的许多慢性疾病(例如:肿瘤、炎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预防作用。不同的植物化学物复配使用被证实可以产生抗氧化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加和作用)。根据分子结构和溶解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化学物分为易溶于极性溶剂(例如:水、甲醇、乙醇等)的水溶性植物化学物和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例如:氯仿、正己烷、二氯甲烷等)的脂溶性植物化学物。目前为止,有关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在化学模型或仅仅局限于对同种类型植物化学物相互作用的探讨;缺乏对不同类型、比例、浓度的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规律的深入研究;缺乏考虑生物学机制如细胞吸收、细胞膜转运蛋白、植物化学物作用靶点蛋白等的深入研究。本文以日常膳食中富含不同极性植物化学物的四种水果(桑葚、蓝莓、芒果、西瓜)以及四种蔬菜(茄子、紫薯、胡萝卜、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极性和非极性提取物复配组合对细胞毒性、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内抗氧化酶表达、细胞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索果蔬不同极性提取物以不同比例复配后在细胞内抗氧化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果蔬提取物中主要的植物化学物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发现咖啡酸、对香豆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为主要的四种极性和非极性植物化学物。以这四种植物化学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比例及细胞膜受体的不同表达对不同极性的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索植物化学物作用靶点对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ABTS)为指标,以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为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极性提取物不同比例混合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发现水溶性果蔬提取物和脂溶性果蔬提取物以不同的质量比例复配后,当水溶性提取物占据多数时,常表现为抗氧化协同作用(例如:ABTS模型中,桑葚-芒果9:1时,CI25=0.66±0.12,CI<1);当脂溶性植物化学物占据多数时,常表现为抗氧化拮抗作用(例如:ABTS模型中,蓝莓:芒果=1:9时,CI25=1.11±0.09,CI>1)。2.采用H2O2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以细胞毒性(MTT)、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CAA)、细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Px)的表达、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水平、细胞内炎症因子(ICAM-1、VCAM-1、IL-6、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为指标,探讨不同极性提取物不同比例混合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发现当水溶性提取物占据多数时,复配组常表现为抗氧化协同作用(例如:茄子:胡萝卜=9:1时,细胞内ROS水平胞内活性氧水平为30.37±0.25,显着低于单独茄子组34.34±0.36和单独胡萝卜组46.23±0.51)。另一方面,当脂溶性提取物占据多数时,复配组常表现为抗氧化拮抗作用(例如:番茄:紫薯=7:3时,细胞内ROS水平为68.21±0.95,显着高于单独番茄组34.51±0.76和单独紫薯组34.21±0.68)。3.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了果蔬提取物中的主要植物化学物,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主要植物化学物与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发现果蔬的水溶性提取物中主要植物化学物成分是花色苷、酚酸、黄酮类物质,而果蔬脂溶性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是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抗氧化协同作用可能具有关键影响的物质有飞燕草素、矢车菊素、咖啡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等;对抗氧化拮抗作用可能具有关键影响的物质有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4.采用H2O2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以细胞毒性(MTT)、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CAA)、细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Px)的表达、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水平、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泄露率(LDH)为指标,探究四种植物化学物(咖啡酸、对香豆酸、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以不同浓度、摩尔质量比例复配后抗氧化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发现当总浓度一定而水溶性植物化学物占比多时,复配组易表现出抗氧化协同作用;当脂溶性植物化学物占比多时,复配组易表现出抗氧化拮抗作用。当复配比例一定时,抗氧化相互作用随着总浓度的升高发生变化。例如:对香豆酸:β-胡萝卜素=1:9的复配组在3.0μM时表现为抗氧化拮抗作用(协同率SR:-11.68±1.25,SR<0),然而该组合在同一比例下、总浓度0.5μM时表现为抗氧化协同作用(协同率SR:12.27±3.24,SR>0)。5.采用H2O2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探究细胞膜转运蛋白(SR-BI和CD36)表达在不同水平时,咖啡酸/对香豆酸对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细胞吸收率、细胞内细胞膜转运蛋白表达、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内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SR-BI和CD36的蛋白表达被抑制剂抑制下咖啡酸/对香豆酸可以上调其表达,提高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细胞吸收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上调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的积累,促进其下游抗氧化蛋白(HO-1、GCLC、NQO1)的表达。这一现象可能是四种植物化学物抗氧化协同作用的机制之一。6.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咖啡酸、对香豆酸以及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氧化产物与Keap1蛋白BTB/Kelch结构域的相互作用与可能的空间构象变化。研究发现当类胡萝卜素的氧化产物(OPC)与BTB结构域优先结合后,酚酸便很难与BTB-OPC结合,这可能导致Nrf2在细胞核中的积累量减少,从而下调Nrf2下游抗氧化基因表达,使抗氧化能力下降。当咖啡酸/对香豆酸与Kelch结构域优先结合后,此时,类胡萝卜素的氧化产物与Kelch-酚酸复合物结合能力下降,从而使得Nrf2与Keap1的结合受到竞争性抑制,增加游离的Nrf2进入细胞核,上调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使抗氧化能力升高。这一研究表明Keap1蛋白上的BTB或Kelch结构域可能分别极性不同的植物化学物优先结合,从而影响进入细胞核的游离Nrf2浓度,进而影响抗氧化能力。这一现象可能是影响本研究中极性不同的四种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的机制之一。
杜宜蓥[2](2021)在《水溶性活性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后功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作为高分子材料重要分支的功能化聚烯和聚炔衍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通信和汽车等领域。然而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产品和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绿色化学对化学技术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由于水是世界上储量最多且绿色无污染的天然原材料,因此设计水溶性的聚合物并在水溶液中实现其后功能化将成为了未来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并对其在水溶液中实现后功能化进行了探索,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合成了水溶性的寡聚乙二醇单甲醚胺类化合物。其中包括四乙二醇单甲醚胺、七乙二醇单甲醚胺和PEG350单甲醚胺,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其分子结构。(2)设计并合成了四种基于四乙二醇单甲醚胺的水溶性活性丙烯酸酯单体和两种基于PEG350单甲醚胺的苯乙炔单体,并通过聚合试验成功获得了三种具有荧光效应的新型活性酯聚合物:4-(N-四乙二醇单甲醚胺基甲酰胺基)苯基聚丙烯酸酯、4-(N-聚乙二醇350单甲醚胺基苯甲酰胺)苯基-4-聚乙炔基苯甲酸酯衍生物和4-(N-聚乙二醇350单甲醚胺基苯甲酰胺)-2,3,5,6-四氟苯基-4-聚乙炔基苯甲酸酯衍生物,其中聚丙烯酸酯还具有明显地LCST行为。(3)采用绿色溶剂水作为聚合物后功能化反应的溶剂,讨论了水溶性活性聚丙烯酸酯在水中后功能化的条件,并发现在Et3N和DMAP的催化下聚合物的转化率能达到最高。(4)对三种聚合物分别用7种水溶性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在水中进行后功能化,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与甘氨酸反应能达到97%的转化率,同时,聚苯乙炔衍生物与脯氨酸反应具有最高的转化率,最高能达到93%。这些结果证明了在水溶液中对水溶性活性酯聚合物进行后功能化是可行的。
孙锐[3](2021)在《基于特异性反应的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方法检测抗菌剂/生物标志物》文中提出抗菌剂是一类在一段时间内,使一些微生物的生长或繁殖低于必要水平的化学物质;其多为疏水,水溶性较差,生物相容性较好。生物标志物是一类与机体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包括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及蛋白、酶、核酸分子等生物大分子。通过测定机体生物标志物浓度的高低,可以对疾病发生进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判。抗菌剂的不当使用或者生物标志物含量异常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或反映人类的健康。对于抗菌剂小分子化合物的检测多采用高效气/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而对于生物标志物,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通常能够发生特定的理化反应,因而可以采用荧光探针、酶联免疫反应等方法进行检测。尽管这些方法准确、可靠,但是涉及的实验过程十分复杂,耗时久,存在提高或改进的空间。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快速、无创、特异性高的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物分子检测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SERS作为分子指纹光谱,包含丰富的指纹信息,可以对复杂样品中特定物质进行无标记识别;SERS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可以实现单分子检测。常用的SERS基底多为亲水性金(Au)、银(Ag)纳米溶胶,对水溶性好的待测分子友好。但抗菌剂分子通常水溶性较差,很难靠近亲水性SERS基底,导致检测结果不理想。而对于生物标志物的SERS检测,存在的问题是生物标志物分子自身散射截面积小,因此无论是拉曼还是SERS信号都比较低。本论文拟通过引入分子间作用力或特异性生化反应,将待测分子主动拉近到SERS基底表面或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待测物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对它们的直接或间接SERS测定。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三氯卡班(TCC)是一种水溶性较差的抗菌剂小分子,其很难靠近亲水性的Au纳米粒子表面,因此SERS检测效果不佳。查阅文献发现,三氯卡班在酸性介质中溶解度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溶液p H改变三氯卡班的水溶性。本工作合成了亲水的、稳定性良好的Au纳米粒子,用酸来调控该Au纳米粒子溶胶介质的p H,以此增大三氯卡班在其中的溶解性,使更多的三氯卡班分子靠近基底表面;同时,使Au纳米粒子适当聚集,提高SERS增强效果,通过该措施,双方面增强三氯卡班的SERS响应,实现对其快速灵敏检测。2.研究发现,细胞内的硝基还原酶(NTR)含量过高与细胞内氧含量降低有关。由于NTR属于生物大分子,其自身拉曼散射截面积较小,无法直接用SERS检测NTR。不过NTR具有特定的生物酶活性,即在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存在时,NTR可以将芳香族化合物上的硝基催化还原成对应的氨基。本工作通过NTR对探针分子对硝基苯硫酚(4-NTP)的特异性识别和催化还原,生成产物对氨基苯硫酚(4-ATP),再通过Ag-S键将4-ATP修饰在SERS增强性能良好的Au@Ag基底表面,通过定量反应的转化率来测定NTR活性。基于该SERS传感策略实现对NTR特异性灵敏检测,并对NTR的抑制剂进行有效筛选。该SERS传感有望应用于细胞内硝基还原酶的检测,为临床诊断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3.白藜芦醇(RES)是一类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在预防癌症、保护心血管和抵抗衰老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被广泛添加在一些护肤品中。因此,为了对护肤品功效进行有效评估,有必要对其中的RES进行定量测定。但RES的水溶性较差,利用普通的Au纳米溶胶基底对其进行SERS检测时,效果并不理想。本工作我们首先合成了SERS增强性能优异的爆米花状Au纳米粒子,然后在基底表面通过Au-S键固定上连接分子3-巯基丙酸(MPA),利用MPA会与RES产生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主动将RES拉近到基底表面,因此增强RES的SERS响应,实现对其的特异性快速灵敏检测。
李霞[4](2020)在《几种噻吩和咪唑功能基取代酞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文中指出合成了一系列端基为噻吩、苯并噻吩的轴向取代硅酞菁配合物:二-(3,5-二(噻吩-2-羧酸丙酯)苯甲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M2SiPc),二-(4-二苯并噻吩-2-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BBT-SiPc),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CBT-SiPc)。应用1HMR、IR、ESI-MS和MALDI-TOF-MS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其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综合评价比较了不同取代基对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将咪唑引入锌/硅酞菁配合物,合成了两种轴向取代硅酞菁和一种周边取代锌酞菁。即二-(1-(2-羟乙基)咪唑)轴向取代硅酞菁(ID-SiPc)和其季胺盐二-(1-(3-溴丙基)-3-(2-羟乙基)-咪唑)轴向取代硅酞菁(Br-ID-SiPc)与四-(4-(2-二亚胺-1-乙氧基)-苯二甲腈)锌(II)酞菁(ID-p-Zn Pc)。应用1HMR、IR、ESI-MS和MALDI-TOF-MS等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其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综合评价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其中Br-ID-SiPc带正电荷且水溶性好寿命长,而且Br-ID-SiPc特异性靶向线粒体,可作为靶向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合成了聚乙二醇修饰的环糊精超分子(CM-β-CD-PEG),将CM-β-CD-PEG与三种酞菁光敏剂二-(3,5-二(噻吩-2-羧酸丙酯)苯甲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M2SiPc)、胆固醇基轴向取代硅(IV)酞菁(chol-SiPc)、二-(1-(3-溴丙基)-3-(2-羟乙基)-咪唑)轴向取代硅酞菁(Br-ID-SiPc)进行自组装,形成CM-β-CD-PEG@M2SiPc、CM-β-CD-PEG@chol-SiPc、CM-β-CD-PEG@Br-ID-SiPc,并通过SEM、DLS对形貌、粒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测定了它们的单线态氧和荧光寿命,并用与环糊精结合能力更强的盐酸金刚烷胺(1-ADH)和三磷酸腺苷(ATP)进行竞争释放取代酞菁实验,研究了它们的竞争控制释放行为。M2SiPc、chol-SiPc、Br-ID-SiPc与CM-β-CD-PEG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后荧光强度均下降。用盐酸金刚烷胺(1-ADH)和三磷酸腺苷(ATP)进行控制释放试验,释放后CM-β-CD-PEG@M2SiPc、CM-β-CD-PEG@chol-SiPc的荧光强度进一步下降,而CM-β-CD-PEG@Br-ID-SiPc的荧光强度上升,这是由于脂溶性的M2SiPc、chol-SiPc从环糊精中释放后不溶于水体系,形成更大的聚集体导致荧光更大程度的猝灭,而Br-ID-SiPc从环糊精中释放后在水中的溶解性良好,从而使得其荧光增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CM-β-CD-PEG@Br-ID-SiPc在水体系中具有更大的生物应用空间。
王君宇[5](2020)在《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中PM10浓度升高与人群心肺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PM10携带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极易通过上呼吸道纤毛和粘膜物理阻隔,在支气管和肺泡中直接加深和沉积,引发或加重各类心肺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作为一种豆科植物中的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干预PM10诱导的急性肺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论文采集天津市大气PM10颗粒物并分析其粒径、成分、形态,结果表明PM10颗粒物的当量直径集中在10μm左右,总体动力学直径在0~100μm范围内。PM10来源广泛,生物、化学成分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可溶性盐离子(F-、Cl-、NO2-、SO42-、NO3-、PO4-)、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等元素、有机物(芳香烃及其含氧衍生物、支链/正构烷烃、硅烷衍生物、酮类等)和生物组分组成。通过使用美国动物研究数据库(Tox Ref DB)、体外高通量筛选数据库(Tox Cast DB)和文献检索-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明确了PM10中致毒成分与呼吸系统损伤/潜在的关键分子靶点之间的显着相关性;揭示了PM10中致毒成分和预防与治疗PM10致呼吸系统损伤的信号途径及分子靶点:钙离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肌醇信号通路为PM10致呼吸系统损伤的主要途径,提示这些通路中的核心蛋白有极大可能性可作为预防与治疗PM10所致损伤的分子靶点。以BCA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源支气管正常上皮细胞,构建PM10暴露-BCA保护作用体外细胞模型,通过测定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指标发现,PM10极显着诱发胞内ROS激增,降低胞内CAT水平,引发胞内LDH外流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现象,极显着上调炎症因子IL-6,IL-8,TNFα基因表达及其释放,促进炎症介质NO的合成及其对应的关键合成酶基因i NOS的转录,而BCA(5、10、20、40μM)和PI3K/AKT靶蛋白抑制剂LY294002(10μM)均可有效干预PM10引起的上述变化,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活性。此外,围绕PI3K/AKT信号通路,利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初步揭示了BCA在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中的调节PI3K/AKT进程作用机制:PM10暴露会极显着影响到胞内生物标记蛋白、PI3K/AKT、DNA碱基修复通路的正常运作,而BCA则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PI3K蛋白在细胞内膜的活化过程,干预XRCC1和PTEN蛋白对PI3K/AKT的调控及PI3K对下游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进而对下游信号分子产生一定程度的调控以发挥抗损伤功能活性。
蔡爽[6](2020)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Krafft温度可逆调控研究》文中提出表面活性剂能够在界面上吸附和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从而具有有效降低表界面张力、乳化、发泡和増溶等重要性能。对于使用范围广泛、用量最大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ISAA)而言,上述性能发挥的良好与否和其Krafft温度(KT)有着密切的关联。KT过高则意味着ISAA的水溶性较差,将会极大地制约ISAA在水相体系中相关性能的展现。为此,人们常用“裁剪”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添加化学物质和表面活性剂复配等方法来改变ISAA的KT。这几种方法中,“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可逆地调控ISAA的KT,但需不断地向复配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而其他方法仅能单调地改变KT。关于“如何简洁有效而可逆地调控ISAA的KT”文献少有报导,为此,本文借鉴开关表面活性剂的构筑策略,分别采用CO2/N2和氧化还原(Redox)两种开关方法简洁有效而可逆地调控ISAA的KT;进而,对含硒烷基磺酸钠的KT实现了CO2/N2和Redox双重开关的可逆调控。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合成了十四烷基磺酸钠(C14SS)、3-癸烷基硒-1-丙烷基磺酸钠(C10SeC3SS)、3-十二烷基硒-1-丙烷基磺酸钠(C12SeC3SS)、3-十四烷基硒-1-丙烷基磺酸钠(C14SeC3SS)、3-十四烷基硒-1-丙烷基硫酸酯钠(C14SeC3AS)和3-十四烷基硒-1-丙烷磺基甜菜碱(C14SeC3SB)。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硒谱(77Se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方法验证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接着用两相滴定法测定C14SS、C10SeC3SS、C12SeC3SS、C14SeC3SS和C14SeC3AS的纯度,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4SeC3SB的纯度。(2)CO2/N2法调控烷基磺酸钠的KT由于叔胺具有良好的CO2/N2开关性能,在含有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或三乙醇胺(TEOA)的烷基磺酸钠(CnSS,n=12,14,16)水溶液中,鼓入CO2能有效降低CnSS的KT,接着鼓入N2能有效升高CnSS的KT;交替的鼓入CO2和N2可以有效调控CnSS的KT至少10次。TMEDA/CnSS摩尔比为2.5时,鼓入CO2,将C12SS的KT从36.7±0.2 oC降至18.0±0.2 oC,降低了18.7 oC,接着鼓入N2,其KT上升至30.0±1.5 oC,调控幅度为12.0 oC;C14SS和C16SS的KT分别降低了16.2 oC和12.3 oC,调控幅度分别为8.9 oC和8.5 oC。TEOA/CnSS摩尔比为5时,鼓入CO2使C12SS、C14SS和C16SS的KT降低了15.0 oC、12.0 oC和11.9 oC,在交替鼓入CO2和N2时,C12SS、C14SS和C16SS的KT调控幅度为10.0 oC、8.8 oC和8.5 oC。相比之下,TMEDA的碳酸氢盐降低C12SS、C14SS和C16SS的KT效率高于TEOA的碳酸氢盐。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TMEDA或TEOA的碳酸氢盐降低CnSS的效能减小,CO2/N2调控CnSS的KT幅度也变小。(3)Redox法调控烷基硒丙烷基型表面活性剂的KT在C14SeC3SS、C14SeC3AS和C14SeC3SB水溶液中,加入H2O2可以将其KT从54.2±0.4 oC、38.6±0.2 oC和>90 oC分别降低至1.4±0.2 oC、1.3±0.3 oC和0.5±0.3 oC,调控幅度可高达90 oC。然后向C14SeC3SS和C14SeC3AS水溶液中加入Na2SO3可以使其KT上升至57.7±0.3 oC和41.1±0.2 oC,交替的加入H2O2和Na2SO3,能够可逆调控其KT至少10次;向C14SeC3SB水溶液加入Vc可以使其KT恢复至>90 oC,交替加入H2O2和Vc,能够可逆调控其KT至少5次。通过1H NMR、77Se NMR和ESI-MS等手段对Redox过程中C14SeC3SS,C14SeC3AS和C14SeC3SB分子结构进行研究,硒在-Se-和-Se(=O)-之间交替变化。Redox前后C14SeC3SS,C14SeC3AS和C14SeC3SB均为表面活性剂。(4)CO2/N2-Redox法双重调控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的KT利用上述方法调控KT幅度的差异,用CO2/N2-Redox双重调控CnSeC3SS(n=10,12,14)的KT,向CnSeC3SS(n=10,12,14)水溶液(TMEDA/CnSeC3SS摩尔比为1:1)鼓入CO2,将其KT从23.4±0.2 oC、42.5±0.3 oC和52.2±0.2 oC分别降低至9.0±0.2 oC、18.6±0.2 oC和18.0±0.2 oC;接着加入H2O2使其KT进一步分别降低至0.5±0.2 oC、0.3±0.1 oC和0.9±0.1 oC;然后加入Na2SO3使其KT分别上升至23.3±0.1 oC、33.7±0.1 oC和43.3±0.2 oC;再鼓入N2使其KT继续分别上升至31.3±0.1 oC、45.7±0.3 oC和51.8±0.1 oC。上述可逆循环至少可以进行5次。
洪蕾[7](2020)在《露水的化学组成及露、雾、雨的区域特性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露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形式之一,与雨水、雾水相比,对露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对大气污染物的湿清除特性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分别在中国南京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2016-2017年冬季)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2017年6月-9月)开展了两个时间段的露水/霜、雾水、雨水的样品采集。对比研究了不同地域露水,不同形式湿沉降(露、霜、雾、雨)的化学组成和特征,重点分析它们的化学组份来源,并探讨露、雾、雨化学所代表的不同空间尺度大气环境的指示意义。在NUIST采集到的湿沉降样本包括23份露水,6份霜,7份雾水和23份雨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采样点(CSU)共收集到14份露水样品。通过仪器检测分析各类湿沉降样品中pH数值、无机离子、重金属元素以及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碳(IC)。研究结果表明:(1)NUIST采样点处的露水pH均值为7.2,变化范围为6.4~8.5,霜pH值变化范围为6.4~7.4,均值为7.0,雨水pH值(5.03~6.5)酸性略高于露水,均值为5.7。四种湿沉降中,雾水的酸性最强且总离子浓度(TIC)最高。露水中Ca2+离子浓度最高,SO42-为主导阴离子,K+,Mg2+与Ca2+离子两两高相关,表明这三种离子具有共同的地壳来源,SO42-,NO2-与Cl-离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说明这些离子均主要来自人为源。露水中的NO3-,SO42-与NH4+离子与PM2.5中对应的NO3-,SO42-和NH4+离子均存在着低且负的相关性,而大气中的NH3与露水中的NH4+存在高相关性,可以推测出NH3对露水的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CSU采样点采集到的露水样本的pH均值为6.7,变化幅度较小(6.23~6.93),Ca2+离子为主导阳离子,NO3-为主导阴离子,甲酸与乙酸比值范围为0.21~20.3,表明两者的来源比较复杂,SO42-/NO3-均值为0.45,说明当地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Ca2+,K+与Mg2+三者两两高相关,表明这三种离子均来自共同的地壳来源,SO42-,NO2-与NO3-离子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推测这些离子主要来自人为源。清晨露水蒸发时,NH4+离子以NH3形式挥发的比例Frac(NH3)在两个采样点处存在显着差异,NUIST采样点处Frac(NH3)的均值为0.57(0~1.0),CSU采样点处Frac(NH3)均值为0.93(0.22~1.0),可以推测当露水中总离子浓度越高(即环境污染越严重),被释放到大气中NH3的比例Frac(NH3)越低。对比中、美两个采样点的露样品发现,CSU采样点露水样品中的无机离子来源、组成与NUIST的露样品存在一致性,但由于采样点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的影响,露水化学组成的来源存在显着差异。(3)由于在所处时空尺度上以及形成过程的不同,露、雾和雨各自的化学特征有较大的差异,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集,对2016年南京北郊NUIST采样点处各类湿沉降(露、雾、雨)的化学特征及各自的环境指示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露水中TIC与同期大气中PM2.5、PM10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露水中的离子组成与大气PM2.5中离子组成也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对露水组分的影响很小。但大气降尘样品中的离子组成与露水中的离子组成却较相似,表明露水化学成分主要来自本地粗模态气溶胶的贡献,且受局地地表源的影响较大。观测发现雾水中的TIC与PM2.5的TIC随时间变化趋势相似,且雾水的TIC与PM2.5、PM10的相关性显着,与PM2.5相关性更高,表明细模态气溶胶是雾水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来源。雨水中的TIC与PM2.5和PM10之间的相关性低于雾水,但高于露水。对文献中雨水数据集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华北、华东及西南)雨水中的离子组成及比值存在显着的差异性。而南京地区雨水中的(Na++Cl-)/TIC,K+/TIC与华东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南京的(SO42-+NO3-)/(Cl-+Na+),NH4+/Ca2+,SO42-/NO3-特征比值与西南、华北区域有着较为显着的差异,而与华东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降水化学可以反映更大的区域尺度大气污染状况及区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特征。因此露水、雨水和雾水可以被视为从局地地表、局地尺度到区域尺度的大气环境状况的表征。
李德明[8](2020)在《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异丙甲草胺作为酰胺类除草剂,其在农田中的药效很容易受到阳光,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其持效期较短。本文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所制备的聚脲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由于聚脲微胶囊的载药量、释放性能、外貌形态及热稳定性等指标难以控制,所以本文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乳化搅拌速度、固化时间及固化温度、芯材与壁材的比例等反应条件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聚脲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和分布、表面形态及其热稳定性等的影响。一方面,利用界面聚合法,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制备出的聚脲为壁材去制备微胶囊,在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的实验中,当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时,其用量为4%,所制备出来的异丙甲草胺微胶囊乳液状态均一稳定,且其包封率良好(86.63%);当探讨乳化搅拌速率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时,在2000 rpm下制备出来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9.42μm);固化时间为2 h,固化温度为50℃时,聚脲微胶囊干燥后成白色粉末,无黏连,在光学显微镜下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呈球状且没有破碎的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制备出的聚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当芯材与壁材比例为2/3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聚脲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呈球状且表面未有凹陷和褶皱,其平均粒径为8.77μm,粒径分布较窄,包封率良好(84.53%)。另一方面,采用尿素代替多元胺对所制备的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改良,制备了致密性良好的聚脲微胶囊,本文使用了尿素、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种水溶性单体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并且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激光粒度分布仪、差热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使用尿素制备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且包封率良好,除此以外,尿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尿素微胶囊表面光滑,没有破裂现象,几乎为球形。结果表明,用尿素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能。
蔡红英[9](2020)在《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趋向反应研究》文中指出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是我国少数的陆封型冷水性珍贵鱼类,随着环境恶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细鳞鲑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为了保护和恢复资源,采取了自然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的措施。一方面在自然资源保护中,洄游产卵率至关重要,而氨基酸可能是细鳞鲑洄游的嗅觉印记的气味。另一方面,在人工养殖中,适口性是复合饲料被鱼类快速摄取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添加引诱剂来促进摄食,提高摄食效率。氨基酸可以诱导与饲料有关的嗅觉行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引诱剂的化合物之一。本实验运用行为学法、电生理(EOG)法研究了细鳞鲑对几种水溶性氨基酸的嗅觉反应。首先通过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细鳞鲑栖息地含量较高的8种(谷氨酸(Glu)、脯氨酸(Pro)、酪氨酸(Tyr)、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半胱氨酸(Cys))水溶单体氨基酸的嗅觉行为反应,筛选出了其敏感的氨基酸。其次运用行为学法研究确定筛选出的氨基酸的敏感性。最后进行EOG反应,找出电生理和行为学最敏感的氨基酸及最适浓度应用于细鳞鲑潜在的氨基酸类诱食剂中。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Y形迷宫选择槽实验对8种水溶性氨基酸处理下细鳞鲑的感觉行为进行研究。行为反应结果显示细鳞鲑对4.5×10-6摩尔每升(M)单体氨基酸有明显的趋向反应。细鳞鲑对几种水溶性氨基酸中,比较偏好的是谷氨酸,其次为脯氨酸,对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半光氨酸、酪氨酸的敏感性表现相似。根据偏好度有效值的计算,得出其对几种水溶性氨基酸的选择偏好为谷氨酸(Glu)>脯氨酸>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丙氨酸(Ala)>丝氨酸(Ser)>酪氨酸(Tyr)>甘氨酸(Gly)。细鳞鲑嗅觉行为的偏好可能反应了其嗅觉上皮敏感性与其栖息地氨基酸种类匹配的环境相应。(2)实验通过Y型迷宫实验研究了细鳞鲑幼鱼对浓度10-5到10-9M谷氨酸刺激液的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结果表明,细鳞鲑幼鱼对10-5、10-6、10-7、10-8、10-9M的谷氨酸刺激液的相对偏好度分别为0.396、0.436、0.381、3.801、1.142,表明细鳞鲑幼鱼对10-5、10-6、10-7M谷氨酸有负趋向反应,对10-8、10-9M谷氨酸有正趋向性,其中对10-8M有显着差异性(P<0.05),其嗅觉行为趋向的反应阈值为4.5×10-8M。结果表明,谷氨酸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诱食剂。(3)实验通过电生理(EOG)的实验研究了细鳞鲑对浓度为10-8M谷氨酸的嗅觉趋向。运用差分放大法记录信号,通过比较反应振幅确定不同浓度氨基酸的敏感性强弱,根据电生理嗅觉反应得出,浓度为10-8M的谷氨酸能够引起其嗅球振幅反应。
宋雨琪[10](2020)在《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方法对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大多都存在着设备成本高昂、检测耗时耗力、样品前处理繁琐、不适合现场检测等不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高灵敏分析的技术,具有检测迅速、样品消耗量少等优点。随着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SERS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复杂体系中其他组分的光谱特征峰重叠会给待测分子的准确分析带来挑战,需要采用可以同时结合分离功能和SERS检测功能的联用技术来避免干扰,达到灵敏检测的目的。目前开发一种能现场快速分离/检测的SERS复合基底已成为SERS技术研究热点之一,但常用的SERS基底多为硬质衬底,所制备的溶胶基底也不稳定,易碎且不便于携带,且需结合使用分离设备,不适用于复杂体系的现场检测。目前结合纸色谱分离功能的柔性材料大部分是以纤维素纸等作为衬底,但仍然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分析时间长以及基底稳定性不理想等不足,因此关注纸色谱分离结合SERS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制备时长、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分离/分析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在滤纸上溅射金纳米岛的方法快速制备了一种均匀、稳定的纸色谱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PC-SERS)基底,首先利用纸色谱的分离能力实现了对养殖用水中痕量杀菌剂(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分离,然后通过SERS技术对分离后的各斑点进行检测,证明了PC-SERS对于混合体系的分离效果和灵敏检测能力。滤纸纤维上金纳米岛间隙产生的电磁热点增强了拉曼光谱信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因此,基于Au3 PC-SERS基底可以实现杀菌剂混合物的快速分离和灵敏检测,在多组分实际体系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均匀稳定的Au3 PC-SERE基底对大米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离子(Cd2+、Ni2+和Cu2+)进行分离和检测,扩大了该SERS基底的应用广泛性。在该工作中,我们先在4-MBA修饰的Au3 PC-SERS基底上成功分离三种重金属离子,再通过和4-MBA修饰的Au NPs形成了“4-MBA@Au3PC-SERS基底/重金属离子/4-MBA@Au NPs”的三明治结构,利用结构中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电磁耦合作用增强了4-MBA的SERS信号,来达到间接检测无拉曼活性的重金属离子的目的。该方法不仅可以排除多组分的干扰,而且也缩短了常用检测方法对复杂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时间,使用便携式拉曼设备可以很好地应用在食品质量的现场监测中。3、上述两个工作所用的Au3 PC-SERE基底在对电负性物质的检测中存在着不足,因此,在工作三中为了实现对电负性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将PEI溶液加入Au NPs中合成了电正性的PEI@Au,将其吸附在滤纸上来制备了一种PEI@Au PC-SERS基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实现了对碳酸饮料中电负性色素(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分离和检测。同时针对牛奶中拉曼散射截面积小的抗生素(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通过氨基和对苯二甲醛的羰基生成席夫碱产物,来增大抗生素的拉曼散射截面积,并通过与PC-SERS结合成功对其进行了分离和检测。故此方法对于电负性物质和拉曼散射截面积小的复杂体系的分离/检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同时测定水中26种水溶性化学物质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时测定水中26种水溶性化学物质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日常膳食中四种水果/蔬菜提取物及其中四种主要的植物化学物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膳食中常见的植物化学物 |
1.2.1 脂溶性植物化学物 |
1.2.2 水溶性植物化学物 |
1.3 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 |
1.3.1 概述 |
1.3.2 研究现状 |
1.3.3 评价方法 |
1.4 植物化学物的生理活性与浓度的关系 |
1.4.1 剂量与效应关系 |
1.4.2 生理浓度与病理浓度 |
1.4.3 双相剂量效应 |
1.5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可利用度和跨膜运输 |
1.5.1 生物可利用度 |
1.5.2 被动扩散 |
1.5.3 主动运输 |
1.6 植物化学物对Nrf2-Keap1-ARE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
1.6.1 Nrf2-Keap1-ARE信号通路 |
1.6.2 植物化学物与对Nrf2-Keap1-ARE通路的作用 |
1.6.3 植物化学物对Nrf2-Keap1-ARE信号通路下游蛋白表达及氧化产物积累的影响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果蔬提取物体外抗氧化相互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实验材料 |
2.2.3 设备与仪器 |
2.2.4 细胞培养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极性果蔬提取物的制备 |
2.3.2 果蔬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2.3.2.1 总酚的测定 |
2.3.2.2 总黄酮的测定 |
2.3.2.3 总花色苷的测定 |
2.3.2.4 总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2.3.3 体外化学抗氧化相互作用的测定 |
2.3.4 对H9c2 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
2.3.4.1 DMSO对 H9c2 细胞的毒性实验 |
2.3.4.2 H_2O_2对H9c2 细胞的毒性实验 |
2.3.4.3 果蔬提取物对H9c2 细胞的毒性实验 |
2.3.4.4 单一/复配的果蔬提取物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保护作用 |
2.3.5 果蔬提取物组合抗氧化相互作用的评价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单一/复配果蔬提取物在体外化学模型中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相互作用 |
2.5.2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2.5.3 果蔬提取物组合的比例与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
2.5.4 果蔬提取物组合筛选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设备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极性果蔬提取物的制备 |
3.3.2 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3.3.3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3.3.4 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以及脂质过氧化物表达水平 |
3.3.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法) |
3.5.2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5.3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SOD、CAT、GPx、MDA表达的影响 |
3.5.4 果蔬提取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果蔬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设备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极性果蔬提取物的制备 |
4.3.2 果蔬提取物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4.3.3 果蔬提取物的HPLC-ESI-Qq Q-MS2 定性分析 |
4.3.3.1 果蔬提取物中酚酸类和花青素类物质的定性分析 |
4.3.4 果蔬提取物的UPLC定量分析 |
4.3.4.1 果蔬提取物中类胡萝卜素物质的定量分析 |
4.3.4.2 果蔬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定量分析 |
4.3.4.3 果蔬提取物中花青素的定量分析 |
4.3.5 果蔬提取物组合的主成分分析 |
4.3.5.1 提取物组合的分组 |
4.3.5.2 主成分分析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水果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表征与定量 |
4.5.2 蔬菜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4.5.3 果蔬提取物组合抗氧化相互作用与其主要成分的关系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浓度/比例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对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设备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毒性试验(MTT检测) |
5.3.2 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5.3.3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5.3.4 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MDA、LDH表达水平 |
5.4 数据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四种植物化学物对H9c2 细胞的毒性实验 |
5.5.1.2 不同浓度的四种植物化学物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5.5.2 植物化学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 |
5.5.3 植物化学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法) |
5.5.4 植物化学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5.5 植物化学物组合对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内抗氧化酶、MDA、LDH表达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设备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HPLC测定水溶性活性成分对脂溶性活性成分细胞吸收率的影响 |
6.3.1.1 细胞培养 |
6.3.1.2 毒性试验 |
6.3.1.3 实验分组 |
6.3.1.4 类胡萝卜素吸收率测定方法 |
6.3.2 Western blot法测定水溶性活性成分对脂溶性活性成分膜受体表达的影响 |
6.3.3 Western blot法测定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Nrf2 信号通路的表达 |
6.3.4 Western blot法测定H_2O_2诱导的H9c2 细胞HO-1,GCLC,NQO1的表达 |
6.4 数据分析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酚酸、类胡萝卜素对H9c2 细胞的毒性与促氧化作用 |
6.5.2 EZT对H9c2 细胞的毒性试验及对细胞膜受体表达的影响 |
6.5.3 酚酸对类胡萝卜素在H9c2 细胞内吸收的影响 |
6.5.4 酚酸对类胡萝卜素膜受体表达的影响 |
6.6 不同比例的酚酸与类胡萝卜素复配后在抑制剂作用与否时对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6.7 不同比例复配后的植物化学物在抑制剂作用与否时对H9c2 细胞内Nrf2表达的影响 |
6.8 不同比例复配后的植物化学物在抑制剂作用与否时对H9c2 细胞内Nrf2下游抗氧化蛋白HO-1、GCLC、NQO1 表达的影响 |
6.9 讨论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及其细胞内可能氧化产物与Keap1-Nrf2 作用的分子机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分析软件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分析软件 |
7.3 实验方法 |
7.3.1 准备配体与受体 |
7.3.2 Auto dock分子对接 |
7.3.3 Auto dock计算结合能 |
7.3.4 Py Mo L对两种植物化学物与Keap1 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BTB和 Kelch结构域与咖啡酸、对香豆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对接结合能 |
7.4.2 咖啡酸与BTB-OPC相互作用方式 |
7.4.3 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氧化产物与Kelch-咖啡酸/对香豆酸的复合物可能的作用方式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不同极性的果蔬提取物抗氧化相互作用与其比例相关 |
8.1.2 果蔬提取物中主要的植物化学物鉴定 |
8.1.3 果蔬提取物中主要的植物化学物与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
8.1.4 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与剂量/浓度-效应关系 |
8.1.5 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可能的机制 |
8.1.6 果蔬提取物中四种植物化学物在Keap1-Nrf2 信号通路上可能的作用靶点 |
8.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水溶性活性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后功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烯烃及其衍生物的直接合成方法与结构 |
1.2.1 直接合成方法 |
1.2.2 聚烯烃的结构特点 |
1.3 聚炔及其衍生物的直接合成方法与结构 |
1.3.1 直接合成方法 |
1.3.2 聚炔的结构特点 |
1.4 聚合物后功能化方法及常见反应 |
1.4.1 聚合物后功能化方法分类 |
1.4.2 常见的后功能化反应 |
1.5 绿色化学技术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胺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四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 |
2.3.2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的合成 |
2.3.3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2.3.4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胺的合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四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的表征 |
2.4.2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的表征 |
2.4.3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表征 |
2.4.4 寡聚乙二醇单甲醚胺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溶性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后功能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水溶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聚合 |
3.3.2 聚合物后功能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溶性丙烯酸酯单体的表征 |
3.4.2 水溶性聚丙烯酸酯的合成结果与表征 |
3.4.3 聚合物P2 与氨基酸后功能化的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聚乙炔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后功能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水溶性乙炔基苯甲酸酯单体的合成及聚合 |
4.3.2 聚合物后功能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溶性乙炔基苯甲酸酯单体的表征 |
4.4.2 水溶性聚乙炔苯甲酸酯的合成结果与表征 |
4.4.3 聚合物后功能化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特异性反应的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方法检测抗菌剂/生物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拉曼光谱 |
1.1.1 拉曼散射光谱简介 |
1.1.2 拉曼散射光谱原理 |
1.1.3 拉曼散射光谱的特点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1.2.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发展 |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增强机制 |
1.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特点 |
1.2.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 |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基底 |
1.3.1 粗糙的金属电极 |
1.3.2 金属纳米粒子溶胶 |
1.3.3 金属纳米粒子聚集 |
1.3.4 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 |
1.4 抗菌剂 |
1.5 拉曼信号分子 |
1.6 生物传感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基于酸调控的金纳米粒子快速检测水中三氯卡班 |
1.7.2 基于探针分子信号转换策略特异性检测硝基还原酶 |
1.7.3 基于分子间作用力的SERS方法快速检测白藜芦醇 |
第二章 基于酸调控的金纳米粒子快速检测水中三氯卡班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金纳米粒子基底的制备 |
2.2.4 检测体系优化 |
2.2.5 三氯卡班SERS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2 体系酸碱性对三氯卡班SERS检测的影响 |
2.3.3 三氯卡班的SERS检测 |
2.3.4 实际样品检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探针分子信号转换策略特异性检测硝基还原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银包金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4 硝基还原酶的SERS检测 |
3.2.5 硝基还原酶抑制剂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Ag纳米粒子的表征 |
3.3.2 传感器条件优化 |
3.3.3 NTR活性检测 |
3.3.4 NTR 选择性考察 |
3.3.5 NTR 抑制剂筛选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分子间作用力的SERS方法检测白藜芦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爆米花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4 RES的SERS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爆米花状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2 传感器条件优化 |
4.3.3 RES的SERS测定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几种噻吩和咪唑功能基取代酞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光动力疗法 |
2.光敏剂 |
2.1 第一代光敏剂 |
2.2 第二代光敏剂 |
2.3 第三代光敏剂 |
3.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工作 |
3.1 立题依据 |
3.2 主要工作 |
3.3 论文创新性 |
第一章 芳基噻吩树枝配体轴向取代硅酞菁的合成、表征与光物理性质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化合物M2SiPc、BBT-SiPc、CBT-SiPc的光物理性质 |
5.小结 |
第二章 咪唑取代锌/硅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光物理性质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化合物ID-SiPc、Br-ID-SiPc、ID-p-ZnPc的光物理性质 |
5.小结 |
第三章 取代酞菁-β-环糊精纳米超分子体系自组装及药物竞争释放 |
1.引言 |
2.实验 |
3.结果与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PM_(10)概述 |
1.1.1 PM_(10)概念、成分及来源 |
1.1.2 PM_(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1.3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的机理研究 |
1.2 鹰嘴豆芽素A概述 |
1.2.1 鹰嘴豆芽素A概念 |
1.2.2 鹰嘴豆芽素A生物活性 |
1.2.3 鹰嘴豆芽素A分子作用机制 |
1.3 PI3K/AKT信号通路概述 |
1.3.1 PI3K/AKT信号通路的传导与调节 |
1.3.2 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 |
1.3.3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炎症与免疫 |
1.3.4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 |
1.4 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BER)概述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津市PM_(10)形态学与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颗粒物样品采集 |
2.2.2 颗粒物粒径分析 |
2.2.3 颗粒物中无机元素测定 |
2.2.4 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 |
2.2.5 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测定分析 |
2.2.6 天津市PM_(10)颗粒物形态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天津市PM_(10)粒径分析与确定 |
2.3.2 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分析 |
2.3.3 天津市PM_(10)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分析 |
2.3.4 颗粒物中有机化合物分析 |
2.3.5 天津市PM_(10)形态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M_(10)诱导因素与呼吸系统损伤相关性分析 |
3.1 实验方法 |
3.1.1 PM_(10)成分信息收集 |
3.1.2 Chem View DB& ToxRef DB数据库评估PM_(10)成分 |
3.1.3 呼吸系统损伤的界定方法 |
3.1.4 呼吸系统损伤终点统计分析 |
3.1.5 Tox Cast DB数据库评估 |
3.1.6 基因分数计算 |
3.1.7 二模网络可视化 |
3.1.8 生物信息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Chem View DB& ToxRef DB数据库评估PM_(10)成分 |
3.2.2 致呼吸系统损伤化学成分Tox Cast DB生物活性分析 |
3.2.3 PM_(10)诱导因素-呼吸系统损伤二模网络可视化 |
3.2.4 Tox Cast?分子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细胞株 |
4.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PM_(10)颗粒物采集 |
4.2.2 PM_(10)颗粒物样品的制备 |
4.2.3 细胞培养 |
4.2.4 染毒母液的制备 |
4.2.5 细胞模型构建及处理 |
4.2.6 MTT试验 |
4.2.7 LDH试验 |
4.2.8 DCFH-DA荧光标记细胞内活性氧测定 |
4.2.9 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 |
4.2.10 炎症因子/介质的测定 |
4.2.11 基因表达测定 |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作用评价 |
4.3.2 BCA安全作用剂量考察 |
4.3.3 PM_(10)暴露-BCA保护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
4.3.4 DCFH-DA细胞内活性氧测定 |
4.3.5 BCA抗氧化作用评价 |
4.3.6 BCA抗炎作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CA缓解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细胞株 |
5.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培养、模型构建及处理 |
5.2.2 CRISPR-CAS9 法构建XRCC1 基因敲除BEAS-2B细胞模型 |
5.2.3 基因表达测定 |
5.2.4 细胞总蛋白提取 |
5.2.5 蛋白浓度测定及变性处理 |
5.2.6 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 |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BCA抑制PM_(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的生物标志蛋白表达 |
5.3.2 BCA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
5.3.3 XRCC1 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 |
5.3.4 BCA介导DNA碱基切除修复BER信号通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全文结论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Krafft温度可逆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2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
1.3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温度 |
1.4 调节Krafft温度的方法 |
1.4.1 改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
1.4.2 添加化学物质 |
1.4.3 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C_(14)SS的合成 |
2.2.2 C_nDSe(n=10,12,14)的合成 |
2.2.3 BAS的合成 |
2.2.4 C_(10)SeC_3SS与C_(12)SeC_3SS和C_(14)SeC_3SS的合成 |
2.2.5 C_(14)SeC_3AS的合成 |
2.2.6 C_(14)SeC_3OH的合成 |
2.2.7 C_(14)SeC_3OTs的合成 |
2.2.8 C_(14)SeC_3AM的合成 |
2.2.9 C_(14)SeC_3SB的合成 |
2.2.10 所合成表面活性剂纯度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_(14)SS的结构表征 |
2.3.2 C_nDSe(n=10,12,14)的结构表征 |
2.3.3 C_nSeC_3SS(n=10,12,14)的结构表征 |
2.3.4 C_(14)SeC_3AS的结构表征 |
2.3.5 C_(14)SeC_3SB的结构表征 |
2.3.6 所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纯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_2/N_2法调控烷基磺酸钠的K_T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胺的pKa测试 |
3.2.2 胺的CO_2/N_2循环 |
3.2.3 烷基磺酸钠的K_T测试 |
3.2.4 不同含量胺对烷基磺酸钠的K_T影响 |
3.2.5 CO_2/N_2循环调控烷基磺酸钠的K_T |
3.2.6 表面张力测试 |
3.2.7 胶束的检测 |
3.2.8 乳液的制备与类型鉴别 |
3.2.9 菲的标准曲线 |
3.2.10 回收石英砂中的菲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胺的分配曲线 |
3.3.2 胺本身的循环性 |
3.3.3 不同方法测试K_T的比较 |
3.3.4 不同含量胺对烷基磺酸钠K_T的影响 |
3.3.5 CO_2/N_2循环调控K_T |
3.3.6 表面张力 |
3.3.7 PC检测胶束的形成 |
3.3.8 Py荧光法检测胶束的形成 |
3.3.9 乳液的类型鉴别及粒径统计 |
3.3.10 回收石英砂中的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edox法调控烷基硒丙烷基型表面活性剂的K_T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C_(14)SeC_3AS、C_(14)SeC_3SS和C_(14)SeC_3SB的K_T测试 |
4.2.2 Redox法调控C_(14)SeC_3AS、C_(14)SeC_3SS和C_(14)SeC_3SB的K_T |
4.2.3 表面张力测试 |
4.2.4 胶束的检测 |
4.2.5 乳液的制备与类型鉴别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_(14)SeC_3AS、C_(14)SeC_3SS和C_(14)SeC_3SB的K_T |
4.3.2 Redox法调控C_(14)SeC_3AS、C_(14)SeC_3SS和C_(14)SeC_3SB的K_T |
4.3.3 表面张力 |
4.3.4 胶束的形成 |
4.3.5 乳液类型鉴别及粒径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N_2-Redox双重调控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的K_T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的K_T测试 |
5.2.2 不同含量胺对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K_T的影响 |
5.2.3 CO_2/N_2-Redox法调控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的K_T |
5.2.4 表面张力测试 |
5.2.5 乳液的制备与类型鉴别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的K_T |
5.3.2 不同含量胺对烷基硒丙烷基磺酸钠K_T的影响 |
5.3.3 CO_2/N_2-Redox法调控K_T |
5.3.4 表面张力 |
5.3.5 乳液的类型鉴别及粒径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露水的化学组成及露、雾、雨的区域特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露水形成机制 |
1.2.2 人工露水采集 |
1.2.3 露水对环境的影响 |
1.2.4 露、雾、雨及霜的酸碱度研究 |
1.2.5 露、雨、雾水样品中化学组成研究 |
1.3 现有工作不足和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现有工作的不足 |
1.3.2 本文研究目标 |
1.3.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观测与仪器分析 |
2.1 实验观测 |
2.1.1 湿沉降样品采集地点 |
2.1.2 露样品采样点 |
2.2 实验采样装置 |
2.2.1 露水采集装置 |
2.2.2 雾水采集装置 |
2.2.3 霜采集装置 |
2.3 样品收集 |
2.4 分析仪器介绍 |
2.4.1 南京样品分析 |
2.4.2 科罗拉多州样品分析 |
2.4.3 辅助数据与质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北郊露水离子特征分析 |
3.1 气象因素分析 |
3.2 离子平衡 |
3.3 露水的pH与水溶性离子检测 |
3.4 露水离子的来源分析 |
3.4.1 露水中离子相关性分析 |
3.4.2 PM_(2.5)和大气气体对露水组成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乡村地区露水化学分析 |
4.1 露水中pH与总有机碳分析 |
4.2 露水样品中的离子组成 |
4.3 露水中离子组成特征分析 |
4.3.1 甲酸盐 /乙酸盐 (Form~-/Ac~-) |
4.3.2 SO_4~(2–)/ NO_3~–与NO_3~-/ NO_2~- |
4.3.3 露水WSIs的相关分析 |
4.4 中和因子对比 |
4.5 露水蒸发时挥发的NH_3的比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沉降(露、雨、雾、霜)离子组成对比研究 |
5.1 几类湿沉降pH值对比 |
5.2 几类湿沉降pH的影响机制对比 |
5.3 露、霜、雾和雨的离子组成对比分析 |
5.3.1 露、霜、雾和雨WSIs组成对比 |
5.3.2 露、霜、雾和雨中和因子对比分析 |
5.3.3 湿沉降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露、雾、雨的污染特征和区域代表性 |
6.1 南京湿沉降分析 |
6.2 露水的特征和区域代表性 |
6.3 雾水的特征和区域代表性 |
6.4 雨水的特征和区域代表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农药剂型加工的目的和发展 |
1.2 农药微囊悬浮剂概述 |
1.3 异丙甲草胺概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
2.2.2 聚脲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3 聚脲微胶囊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2.3.2 乳化搅拌速率的优化 |
2.3.3 固化时间与温度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2.3.4 不同芯材与壁材之比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第三章 尿素改良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聚脲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聚脲微胶囊粒径分析 |
3.3.3 聚脲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 |
3.3.4 聚脲微胶囊包封率分析 |
3.3.5 聚脲微胶囊热重分析 |
3.3.6 聚脲微胶囊释放性能分析 |
3.4 聚脲微囊悬浮剂主要的性能指标表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趋向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鱼类嗅觉的形态结构 |
1.2 鱼类嗅觉机制 |
1.3 鱼类嗅觉行为生态 |
1.3.1 摄食 |
1.3.2 集群 |
1.3.3 避敌 |
1.3.4 生殖 |
1.3.5 洄游 |
1.4 鱼类嗅觉敏感性的研究方法 |
1.4.1 行为学法 |
1.4.2 电生理 |
1.5 鱼类饲料氨基酸的添加剂的研究 |
1.6 细鳞鲑的资源和保护现状 |
1.6.1 细鳞鲑的生态地位 |
1.6.2 细鳞鲑的生活习性 |
1.6.3 细鳞鲑生活环境中的氨基酸 |
1.7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嗅觉行为反应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鱼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内容 |
2.2.1 空白试验 |
2.2.2 对不同浓度氨基酸(甘氨酸)的反应 |
2.2.3 对同种浓度不同氨基酸的反应 |
2.3 结果与数据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细鳞鲑对谷氨酸的反应阈值 |
3.1 电生理(EOG)实验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过程 |
3.1.5 结果与分析 |
3.1.6 讨论 |
3.2 行为学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2.4 实验结果 |
3.2.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及项目 |
致谢 |
(10)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1.1 拉曼光谱介绍 |
1.1.2 拉曼的优缺点 |
1.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介绍 |
1.1.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优缺点 |
1.1.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现状 |
1.2 分离技术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进展 |
1.2.1 HPLC-SERS的应用进展 |
1.2.2 MIP-SERS的应用进展 |
1.2.3 TLC-SERS的应用发展 |
1.2.4 微流控芯片-SERS的应用进展 |
1.3 纸色谱-SERS联用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
1.3.1 纸基SERS应用进展 |
1.3.2 纸色谱 |
1.3.3 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1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杀菌剂的分离和检测 |
1.4.2 三明治结构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测 |
1.4.3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和检测 |
第2章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杀菌剂的分离和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 |
2.2.4 Au_3 PC-SERS基底的性能研究和分离检测分析 |
2.2.5 Au_3 PC-SERS基底场强模拟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_3 PC-SERS基底的优化研究 |
2.3.2 Au_3 PC-SERS基底的性能研究 |
2.3.3 Au_3 PC-SERS基底对混合杀菌剂分离效果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明治结构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 |
3.2.4 4-MBA@Au NPs的制备 |
3.2.5 Au_3 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检测分析 |
3.2.6 三明治结构间距模拟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检测原理 |
3.3.2 Au_3 PC-SERS基底对混合重金属分离效果的分析 |
3.3.3 Gaussian对三明治结构间距的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和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EI@Au的制备 |
4.2.4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检测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EI@Au PC-SERS基底的优化及表征 |
4.3.2 PEI@Au PC-SERS基底对混合色素分离效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同时测定水中26种水溶性化学物质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常膳食中四种水果/蔬菜提取物及其中四种主要的植物化学物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探讨[D]. 潘瑶. 南昌大学, 2021
- [2]水溶性活性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后功能化研究[D]. 杜宜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特异性反应的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方法检测抗菌剂/生物标志物[D]. 孙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几种噻吩和咪唑功能基取代酞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D]. 李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鹰嘴豆芽素A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PM10致急性肺细胞损伤机制研究[D]. 王君宇. 天津大学, 2020(02)
- [6]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Krafft温度可逆调控研究[D]. 蔡爽. 江南大学, 2020(01)
- [7]露水的化学组成及露、雾、雨的区域特性对比研究[D]. 洪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8]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D]. 李德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9]细鳞鲑对水溶性氨基酸的趋向反应研究[D]. 蔡红英.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10]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D]. 宋雨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抗氧化食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