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古代的蛮人与蚕丝起源的传说(论文文献综述)
闫咚婉[1](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2](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提出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李子溪[3](2021)在《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公园是在乡村地区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自农业观光园发展而来,具有除农业生产外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和生态康养等多方面功能,在我国低碳环保的新农村建设和优质公共空间营造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已早于2008年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在我国建设农业公园要满足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等要求。然而,以往的农业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往往忽略了承载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和设计布置人文景观,使其本应具有的农业产业特色和主题文化变得模糊了起来。因此,挖掘乡村地区特有的农业产业和文化,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农业公园是其规划设计的关键,也是将景观功能突出、景观效果放大的难点和突破点。蚕桑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具有突出的农业属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承接乡村旅游新形式的实体——农业公园中利用好蚕桑文化这一先天性资源,打造特色园区景观,将成为农业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探讨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就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蚕桑文化农业公园,打造个性化、科技化园区,传播好、延伸好蚕桑文化,助力蚕桑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实现“农文”融合,产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引证、归纳演绎、对比分析和案例实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农业公园、蚕桑文化和相关农业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运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农业公园相关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分类和特点,界定蚕桑文化概念,剖析其发展历史、内涵、外延、表现形式和特征,并分析农业公园和蚕桑文化二者间的内外耦合性,思考其融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之后对国内外典型的文化农业公园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在建设以某种文化为基底的农业公园时要注意利用当地现有资源,把握文化脉络,着重呈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并将旅游、科技、文化、康养、生态等内容充分融合,实现传统农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接轨。进而提出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进行表达时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表达路径和表达手法,通过对中国嘉陵蚕桑文化农业公园展开设计实践来对前文的理论内容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农业公园中进行蚕桑文化运用和表达时,要深刻剖析蚕桑文化内涵,注重“农文”融合,提高景观互动参与性,加入康养理念和引入科技力量,打造产业示范高地。通过文字直抒、图形演变、实体再现和环境烘托4条表达路径对农业公园进行功能性和观赏性的丰富,还要运用景观性、生产性、康养性、科普性和生态性5种表达手法深入刻画景观节点,传达蚕桑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联动作用。
董莉莉[4](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指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贾蕾蕾[5](2020)在《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老质朴、巧妙有序、淳朴天然的汉族传统男服是典型东方服饰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又相互交融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汉族传统男服对于西方文化有吸收、有摒弃,展示出多元性、民族性、开放性共存的时代特征。汉民族人口分布广泛,各地域的传统服饰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服饰特征,不同地域的汉族传统男服存在差异。地域差异视角下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研究,拓展了传统男服的研究视角与领域,同时为近代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全面系统的近代汉族传统男服文献与实物研究,将丰富完善汉族传统服饰遗产宝库,助力汉族传统男服文化价值弘扬。此外,近代汉族传统男服保护与传承路径的探究,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近代汉族传统男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馆藏汉族传统男服传世品实物分析,结合近代期刊、报纸、照片、小说、地方志、着作、论文等资料的佐证,运用尺寸测量法、色度测量技术、统计分析法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实物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历史进程中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嬗变,勾勒出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整体概貌。选取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流域的吴越地区作为代表,分别从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色彩、面料的物质层面挖掘地域文化差异所呈现的地域特色,运用定量分析法探寻地域差异与男服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落脚于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构建出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检索、图文互证、实物分析的方法,梳理汉族传统男服的演变过程。发现汉族传统男服的发展呈现出与政治、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递进关系,由简至繁。近代时期,汉族传统男服继承清代旧制的基础上,结构、色彩、面料发生了变化,归纳为袍、褂、袄、衫、马甲、大裆裤、套裤七种类别。长袍单穿或配以马褂和马甲是最常见的礼仪场合搭配方式,短衫(袄)和长裤、马甲和短裤是最普遍的日常劳作搭配方式。(2)基于实物分析,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是宽松肥大的外部轮廓造型和丰富多样的内部形制结构,体现出均衡对称的造型方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通过定性研究发现中原和吴越地区的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存在地域特色与差异。中原地区呈现褒衣宽袖的服装造型和黜奢崇俭结构特点,吴越地区呈现窄衣长袖和宽腰肥臀的服装造型特点。采用尺寸测量法对实物进行测量,并将中原和吴越男服形制的数据结果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佐证两个地区褒衣宽袖和窄衣长袖的形制差异。(3)我国传统天然染料独到的艺术表现和西方合成染料的逐步传入促进了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的丰富。依托文献资料和对传世实物的色度测量,确证男服色彩的丰富以及黑、蓝、褐色系的高频率使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佐证对不同地域男服色彩的主观判断。借助HSB色彩模式分析,有效获取中原地区浓丽纯朴,吴越地区温婉雅致的色彩特征。并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挖掘,得出中原地区男服色相范围广、多高饱和度和低明度色彩,吴越地区男服色相范围相对较窄、多低饱和度和高明度色彩的结论。(4)传统手工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纺织技术的引入为近代汉族传统男服提供了物质基础,丝织物名目愈加繁多,纹样题材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也存在地域特色与差异。中原地区的面料独具匠心,纹样庄重大方;吴越地区纺织业最为发达,面料不胜枚举,纹样优美清雅。结合文献检索与实物面料统计数据,发现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面料品类均以棉、丝织物为主,面料纹样存在稳重大气和优美婉曲的差异。(5)地域差异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形制、色彩、面料产生的影响是由表及里的。中原地区山川秀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吴越地区地势低平,江河交错,气候温和,影响男性的审美观念和穿着方式。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服饰审美的差异,中原地区在儒、道文化影响下呈现出古朴厚道、本分自守的“儒骨道风”,同时抵触变革,对待西方外来文化表现出龃龉难入的态度;崇文重教的吴越地区文化、经济发达,乐意尝新,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经济发展为男服提供物质保障,中原地区重农抑商,吴越地区重商轻农,不同的经济观念导致两地的经济状况差异显着,同时受到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原地区步履艰辛和吴越地区日新月异的纺织经济,进而形成传统质朴和时尚雅致的地域性男服差异。(6)围绕本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条路径展开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研究。针对微生物对博物馆藏品的危害,通过高效的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抗菌效率较高的新型Ti O2/GO/CA纳米纤维抗菌材料,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进行本真性保护。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和先进织物整理技术,探索磁控溅射方法在制备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棉服装面料上的应用,实现以创造新功能为主导的创造性转化。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段,将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实践,引领当代传统服饰的创新性发展。
曹爱娟[6](2020)在《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丝绸联盟落户杭州、以及“杭州丝绸”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等影响下,“杭州丝绸”不仅作为一种纺织服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主观个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诸多影响,人们对“杭州丝绸”存在不同的认知评价。在以“杭州丝绸”作为城市金名片、以城市旅游作为经济主导的杭州社会人文环境下,构建科学、有效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现阶段杭州丝绸产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对于提升“杭州丝绸”的整体形象和扩大“杭州丝绸”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了“杭州丝绸”的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划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结构维度,并找到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构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与改进“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对“杭州丝绸”的认知评价差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访谈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杭州丝绸”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杭州丝绸”的内涵为:生产加工地、品牌注册地或者关键工艺制造地在杭州的丝绸产品,包括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饰品、丝绸家纺(含蚕丝被)、丝绸工艺品和丝绸文创产品等,其原材料以蚕丝纤维为主(蚕丝纤维含量≥50%,不包括缝纫线等辅料)。(2)“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展开“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社会调查,收集访谈资料;采用NVIVO软件分析质性资料,从中提取、归纳出七项作用于“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知识与关联信息等两项个体层面的因素,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品牌表现、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等五项环境层面的因素;探明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构成维度,包括情感倾向与理性认知两个维度;确定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产出绩效,即民众趋近或规避“杭州丝绸”的行为意愿。根据数据编码,推导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3)“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回顾了认知理论与声誉理论等基础理论;设计“杭州丝绸”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根据调研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对质性分析获得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与简化:(1)产品知识、关联信息、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等通过情感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2)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和品牌表现等通过情感倾向和理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产品表现、品牌表现和服务表现等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4)“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构成。基于质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该体系包括2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7个影响因素(产品知识、关联信息、产品表现、品牌表现、服务表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22个认知内容(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行业企业推介、媒体舆论导向、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价格、服务专业、服务周到、售后保障、服务态度、店铺形象、品牌定位、形象识别、消费者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历史属性、文化寓意和文化载体)和对应的28个评价指标。(5)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根据“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作用结果——行为意愿,将被调查者分为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明显的变量与测量指标,并结合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趋近型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的均值高于趋远型群体,具体表现为:(1)产品知识变量中的“性能特点”与“购买使用经验”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趋远型群体对于丝绸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保健功能、抗皱性、勾丝纰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等属性认知不充分,且购买使用经验明显少于趋近型群体;(2)关联信息变量中的“信息渠道便捷性”与“媒体舆论导向”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3)产品表现变量中的“高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与“性价比”等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主要在于对丝绸制品蚕丝纤维含量的错误认知,以及趋远型群体对色牢度、时尚感、设计感、创新性和价格公正等属性的认知不充分;(4)服务表现变量中的“周到性”与“保障性”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对个性化定制、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等需求、以及对售后保障的不确定性;(5)品牌表现变量中的品牌图标“易识别性”比较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民众知晓知名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但不能辨别品牌商标,而且,对于代表产品质量的“杭州丝绸”国家地理标志和高档丝绸标志,民众知晓率很低,其根源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民众产品知识匮乏;(6)社会责任变量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产品标识信息、店员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最小的变量是文化内涵,比较差异较小的测量指标有“品牌多样性”“重视环境保护”和“历史悠久性”等。最后,基于“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所揭示的规律,结合访谈资料和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相关建议:(1)以专业知识普及与使用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的产品知识科普策略;(2)以意见领袖带动与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的关联信息畅通策略;(3)以自然属性应用开发与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的产品开发策略;(4)以周到性服务体系构建和保障性服务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的服务提升策略;(5)以实施高端品牌发展与重拾国家地理标志牌子为切入点的品牌建设策略;(6)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7)以文化认同度提升为切入点的文化引领策略。
黄文兵[7](2020)在《渝湘鄂边区明清时期竹枝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渝湘鄂边区既是土家族传统的聚居区,历史上也是各族杂处的区域,基于这样的历史现实,当我们扩大原有的单一民族视野,可以看到整个地区竹枝词创作面貌的多样性。由对渝湘鄂边区竹枝词发展史的梳理,可以看出竹枝词的创作实践具有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性质。在明代由容美土司家族的田九龄开启先声,清代“改土归流”后掀起多民族创作的热潮,但总体水平不但没有超越反而呈现出下滑的发展态势。社会身份、族群和文化背景各异的诗人们作为创作主体,表现出了异域猎奇心理、诗教风化心理、地方族群认同心理、隐逸心理或桃源情结等多样化的创作心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把握决定了竹枝词的创作面貌。以陈风俗为主要功能的渝湘鄂边区竹枝词,其写作客体是当地人们,主体表现客体,就形成了竹枝词中丰富的群体形象,以族群区分有苗人形象和土家人形象,以社会身份区分典型的有女性形象和渔樵形象,女性形象的全面表现和渔樵形象的回归本质都体现了渝湘鄂边区竹枝词对传统诗学的突破。“改土归流”后以劳动为内核的多民族交往生活是渝湘鄂边区的历史现实,当地竹枝词创作的现实性,决定了其多样性面貌下的整体性特征。
王嘉艳[8](2020)在《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地缘关系及一些历史因素,中越两国的边境地区居住着许多跨境民族,这些民族中包含着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民族后裔。因此,骆越文化在中越两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渊源和主体,然而在其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差异,越南境内的骆越文化经过整合成为了越南的国族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越南通过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宣扬这一国族文化。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梳理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概况,并以神话传说作为切入点,分析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源流,探索中越两国关于骆越文化的争鸣。第二章则对同时传承于中越两国的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行分析,说明其保护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绍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确认、立档及非遗申报成果。第四章对比中越两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力图分析出两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进一步总结中越两国的保护方式对传承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影响。由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渊源和主体,骆越文化既可能成为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同时会突显一定程度的文化安全争端。对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趋势研究,有助于推进中越两国文化的积极交流。
陈前进[9](2020)在《《尊前集》笺注汇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分四章,在正文前有前言和凡例,正文後添加有附录。前言主要介绍了《尊前集》的版本源流问题和在注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又对顾梧芳的生平和顾本《尊前集》的流传和存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其中为顾本《尊前集》缕出了一条淸晰的存藏脉络。同时,前言还对本注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凡例主要对注释的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具体说明。《尊前集》是一部唐五代词总集,本文主要对《尊前集》所收的289首词作进行了笺注,笺注主要采用了详注的方式。本注所用的底本原不分卷,但在注释时,本文将其分成了三章。其中文章第二章包含了《尊前集》前面部分的110首作品,第三章主要包含了中间部分的122首作品,第四章主要包含了後面部分的57首作品。《尊前集》共出现36位词人,本文为每一位词人都撰有小传。每一首词都设有词牌解题、注释和汇评三个部分。解题主要以《钦定词谱》为主;注释主要采用详注的方式,着意于搜寻相关作品的本事和典故。对於其中出现的一些曾经在解释上有争议的字词,本文在注释时都详加求证,广泛参考,择优而取。在文章最後,本文选取了有五篇与《尊前集》相关的重要跋文作为附录,以资参考。
于菁竹[10](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二、我国古代的蛮人与蚕丝起源的传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古代的蛮人与蚕丝起源的传说(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优势 |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
一、手工业 |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
一、儒教 |
二、佛教 |
三、天主教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
二、武术 |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
附录 |
(3)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业公园 |
1.3.2 蚕桑文化 |
1.3.3 相关农业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基本认知 |
2.1 农业公园 |
2.1.1 概念辨析 |
2.1.2 构成要素 |
2.1.3 功能 |
2.1.4 分类 |
2.1.5 特点 |
2.1.6 我国农业公园发展现状 |
2.2 蚕桑文化 |
2.2.1 概念辨析 |
2.2.2 发展历史 |
2.2.3 内涵 |
2.2.4 外延 |
2.2.5 表现形式 |
2.2.6 特征 |
2.2.7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
2.3 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耦合性分析 |
2.3.1 内在耦合性 |
2.3.2 外在耦合性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分析对象与内容 |
3.1.1 分析对象选取 |
3.1.2 分析内容 |
3.2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 |
3.2.1 基本情况 |
3.2.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
3.2.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
3.3 日本神户葡萄酒农业公园 |
3.3.1 基本情况 |
3.3.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
3.3.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
3.4 浙江湖州丝绸小镇 |
3.4.1 基本概况 |
3.4.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
3.4.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表达 |
4.1 总体思路 |
4.2 基本要求 |
4.2.1 巧借景观手法,实现“农文”融合 |
4.2.2 倡导绿色康养,关注身心健康 |
4.2.3 注重蚕桑科教,打造示范高地 |
4.3 表达路径 |
4.3.1 文字直抒 |
4.3.2 图形演变 |
4.3.3 实体再现 |
4.3.4 环境烘托 |
4.4 表达手法 |
4.4.1 基于景观性的表达 |
4.4.2 基于生产性的表达 |
4.4.3 基于康养性的表达 |
4.4.4 基于科普性的表达 |
4.4.5 基于生态性的表达 |
第5章 中国嘉陵蚕桑文化农业公园设计实例 |
5.1 现状分析 |
5.1.1 基本概况 |
5.1.2 现有资源 |
5.2 总体设计 |
5.2.1 设计原则 |
5.2.2 发展方向及功能定位 |
5.2.3 总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 |
5.3 蚕桑文化的具体表达 |
5.3.1 蚕桑景观 |
5.3.2 蚕桑生产 |
5.3.3 蚕桑康养 |
5.3.4 蚕桑科普 |
5.4 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表达的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和参加项目一览表 |
(4)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
一、早期丝绸之路 |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汉族传统男服演变 |
2.1 汉族传统男服的缘起 |
2.2 汉族传统男服史略 |
2.2.1 草创未就阶段——上衣下裳制的出现 |
2.2.2 方兴未艾阶段——上下连属制的发展 |
2.2.3 繁缛奢华阶段——多样化与时尚化并存 |
2.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 |
2.3.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类别 |
2.3.2 礼仪场合的男服搭配方式 |
2.3.3 日常劳作的男服搭配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特征 |
3.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1.1 外部轮廓造型 |
3.1.2 内部形制结构 |
3.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特点 |
3.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2.1 褒衣宽袖的男服上衣 |
3.2.2 黜奢崇俭的男服下衣 |
3.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3.1 窄衣长袖的男服上衣 |
3.3.2 宽腰肥臀的男服下衣 |
3.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比较 |
3.4.1 样本数据采集 |
3.4.2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特征 |
4.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1.1 染色工艺 |
4.1.2 丰富多彩的男服色彩 |
4.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色彩模式构建 |
4.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2.1 中原地区男服色彩测量 |
4.2.2 浓丽纯朴的色彩特征 |
4.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3.1 吴越地区男服色彩测量 |
4.3.2 温婉雅致的色彩特征 |
4.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比较 |
4.4.1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色相比较 |
4.4.2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饱和度比较 |
4.4.3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明度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特征 |
5.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1.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品类 |
5.1.2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纹样 |
5.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纹样内涵 |
5.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2.1 独具匠心的男服面料品类 |
5.2.2 庄重大方的男服面料纹样 |
5.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3.1 不胜枚举的男服面料品类 |
5.3.2 优美清雅的男服面料纹样 |
5.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比较 |
5.4.1 中原与吴越地区的面料品类比较 |
5.4.2 中原与吴越地区的面料纹样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域差异影响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因素 |
6.1 地理环境因素 |
6.1.1 山川秀美与江河交错的地貌差异 |
6.1.2 寒冷干燥与云蒸础润的气候差异 |
6.2 历史文化因素 |
6.2.1 儒骨道风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差异 |
6.2.2 龃龉难入和兼容并蓄的外来文化差异 |
6.3 经济发展因素 |
6.3.1 重农抑商和重商轻农的经济观念差异 |
6.3.2 墨守成规和日新月异的纺织经济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 |
7.1 历久弥新的保护——本真性保护 |
7.1.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馆藏保护现状 |
7.1.2 现代技术手段的保护 |
7.2 推陈出新的传承——创造性转化 |
7.2.1 面料功能性转化 |
7.2.2 男服创造性设计 |
7.3 革故鼎新的实践——创新性发展 |
7.3.1 局部借鉴法:男服形制的运用 |
7.3.2 直接运用法:男服色彩的运用 |
7.3.3 艺术再造法:男服面料的运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结构尺寸参数 |
附录C: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HSB参数 |
附录D: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纹样 |
(6)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5 相关术语说明 |
本章小结 |
2 “杭州丝绸”内涵的界定 |
2.1 “杭州丝绸”的指代性 |
2.2 产品范畴的“杭州丝绸” |
2.3 产地范畴的“杭州丝绸” |
本章小结 |
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质性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杭州丝绸”质性资料采集 |
3.3 “杭州丝绸”数据编码 |
3.4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证研究 |
4.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说明 |
本章小结 |
5 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 |
5.1 产品知识 |
5.2 关联信息 |
5.3 产品表现 |
5.4 服务表现 |
5.5 品牌表现 |
5.6 社会责任 |
5.7 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6 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 |
6.1 产品知识普及策略 |
6.2 关联信息畅通策略 |
6.3 产品开发改进策略 |
6.4 服务提升策略 |
6.5 品牌建设策略 |
6.6 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 |
6.7 文化内涵引领策略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目录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访谈素材原始语句列举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渝湘鄂边区明清时期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渝湘鄂边区竹枝词文献工作以及研究视野述评 |
第一节 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
第二节 土家族研究视野 |
第三节 地方研究视野 |
第二章 渝湘鄂边区竹枝词的多民族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和早期创作 |
第二节 兴起:乾隆时期 |
第三节 扩张:嘉道咸同时期 |
第四节 潜流:清朝末年 |
第三章 渝湘鄂边区竹枝词的多重创作心理 |
第一节 异域猎奇心理 |
第二节 诗教风化心理 |
第三节 地方族群认同心理 |
第四节 隐逸心理或桃源情结 |
第四章 渝湘鄂边区竹枝词的群体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族群形象 |
第二节 社会群体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渝湘鄂边区明清时期竹枝词诗人诗作统计表 |
《溪州竹枝词》篇目考异 |
各版本《溪州竹枝词》篇目数量差异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相关概念 |
第一章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传承 |
第一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
一、中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二、越南的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越两国的同源异流 |
一、始祖信仰 |
二、天琴 |
三、灰姑娘型故事母题 |
四、骆越铜鼓文化 |
第二章 中越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
第一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一、活态性 |
二、裂变性 |
三、民族性 |
四、地域性 |
第二节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一、历时的基本价值 |
二、共识的基本价值 |
三、时代价值 |
第三章 中越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和申报 |
第一节 非遗的确认立档 |
第二节 非遗申报成果 |
第四章 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趋势 |
第一节 保护方式 |
一、中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
二、越南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
第二节 保护趋势 |
一、中国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 |
二、越南对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 |
第三节 中越两国的保护措施对传承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9)《尊前集》笺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版本述略 |
二、知人论世 |
三、首见词作 |
四、互见词作 |
五、《尊前》词的主要内容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上) |
明皇一首 |
好时光 |
昭宗二首 |
巫山一段云 |
又 |
庄宗四首 |
一叶落 |
阳台梦 |
歌头 |
忆仙姿 |
李王五首 |
一斛珠 |
子夜 |
更漏子 |
浣溪沙 |
虞美人 |
李白十二首 |
连理枝 |
淸平乐 |
又 |
又 |
又 |
又 |
菩萨蛮 |
又 |
又 |
淸平调 |
又 |
又 |
韦应物四首 |
调笑 |
又 |
三台 |
又 |
王建十首 |
宫中三台 |
又 |
江南三台 |
又 |
又 |
宫中调笑 |
又 |
又 |
又 |
杜牧一首 |
八六子 |
刘禹锡三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纥那曲 |
又 |
忆江南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潇湘神 |
又 |
抛球乐 |
又 |
杨柳枝 |
又 |
白居易二十六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忆江南 |
又 |
又 |
宴桃源 |
又 |
又 |
卢贞一首 |
杨柳枝 |
张志和五首 |
渔父 |
又 |
又 |
又 |
又 |
司空图一首 |
酒泉子 |
第三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中) |
韩偓二首 |
浣溪沙 |
又 |
薛能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成文干十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冯延巳三首 |
捣练子 |
谒金门 |
玉楼春 |
温飞卿五首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又 |
皇甫松十首 |
怨囘纥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抛球乐 |
又 |
韦庄五首 |
怨王孙 |
定西蕃 |
又 |
淸平乐 |
又 |
张泌一首 |
江城子 |
毛文锡一首 |
巫山一段云 |
欧阳炯三十一首 |
南歌子 |
渔父 |
又 |
巫山一段云 |
又 |
春光好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江月 |
又 |
赤枣子 |
又 |
女冠子 |
又 |
玉楼春 |
又 |
更漏子 |
又 |
定风波 |
木兰花 |
淸平乐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和凝七首 |
江城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喜迁莺 |
麦秀两歧 |
孙光宪二十三首 |
浣溪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南歌子 |
又 |
应天长 |
生查子 |
又 |
又 |
又 |
遐方怨 |
更漏子 |
又 |
又 |
又 |
魏承班六首 |
生查子 |
满宫花 |
菩萨蛮 |
谒金门 |
又 |
又 |
第四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下) |
阎选二首 |
谒金门 |
定风波 |
尹鹗十一首 |
江城子 |
河满子 |
女冠子 |
菩萨蛮 |
又 |
拨棹子 |
又 |
金浮图 |
秋夜月 |
淸平乐 |
又 |
李珣十八首 |
中兴乐 |
渔父 |
又 |
又 |
南乡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溪子 |
又 |
李王八首 |
望江南 |
又 |
更漏子 |
蝶恋花 |
淸平乐 |
采桑子 |
喜迁莺 |
浣溪沙 |
冯延巳七首 |
罗敷艳歌 |
又 |
更漏子 |
又 |
临江仙 |
虞美人 |
又 |
李王一首 |
子夜啼 |
庾传素一首 |
木兰花 |
刘侍读一首 |
生查子 |
欧阳彬左丞一首 |
生查子 |
许岷二首 |
木兰花 |
又 |
林楚翘一首 |
菩萨蛮 |
薛道蕴一首 |
谒金门 |
徐昌图三首 |
木兰花 |
临江仙 |
河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我国古代的蛮人与蚕丝起源的传说(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D]. 李子溪.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5]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D]. 贾蕾蕾. 江南大学, 2020(04)
- [6]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D]. 曹爱娟. 东华大学, 2020(03)
- [7]渝湘鄂边区明清时期竹枝词研究[D]. 黄文兵. 暨南大学, 2020(04)
- [8]中越两国骆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D]. 王嘉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9]《尊前集》笺注汇评[D]. 陈前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