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树萌芽更新造林经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楚博[1](2021)在《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对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该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林场包括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用材林3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54940.9 hm2,灌木林面积5887.8 hm2,森林覆被率92.46%,活立木蓄积1280813 m3,平均蓄积量仅为23.3m3/hm2,仅为中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25.95%;天然起源幼龄林占绝对优势,均为同龄纯林,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78.68%和18.98%。森林绝大多数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2)增加了特种用途林中的风景林,林场林种体系由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3个一级林种及7个相应的二级林种构成,形成了与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用材林区对应的林种体系。(3)制定龄组调整实施方案,分步骤提出了将占绝对优势的幼龄林龄组结构进行调整的操作步骤和调整时间节点,经过5个龄级期限的调整,可使林场森林达到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基本相等。(4)制定了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方案,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逐渐提高林分非优势树种的混交比例形成混交林。风景林和护路林采用景观树种丰富和改善现有森林植被的森林景观,增加观景台周围可视范围森林景观美景度,改善道路内湾通透度和通直道路绿植单一状况,丰富植物科普园和“接待处”的植物种类和观赏价值。(5)针对宜林荒山荒地提出以封育草灌为主,辅以雨季穴状补播锦鸡儿灌丛草场植被恢复方案。(6)明确了林场森林抚育目标、原则、对象与措施,落实了幼中龄林抚育间伐、公益林成熟林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抚育间伐技术,提出了林分改造和补植更新的具体措施。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唐继新[3](2019)在《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米老排是我国南亚热带区域适生范围极广的优良用材树种,具有一定的天然更新潜力,但当前其人工林的作业法主要为传统的同龄林皆伐作业法,生产的产品主要为中小径材,更新全为人工更新,需育苗、炼山、整地、挖坑和造林等。存在地表水土易流失、植被易破坏、更新成本逐年高涨、森林经营目标单一和功能不强等问题,既不利于发挥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潜力,也难于维持其人工林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为对象,基于野外固定样地观测、实验室和苗圃控制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采伐方式对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人工中龄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本研究阐明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的时空动态规律,探讨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适宜的作业时间、带宽和抚育时间等,揭示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探明了不同密度调控下米老排林分的生长规律,为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熟米老排人工林林分内天然更新的种源充足,不存在天然更新的种源限制;其种子雨散落的起始期、高峰期、消退期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保留带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在林缘外皆伐迹地扩散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5 m和20 m,其种子雨及沉水种子的空间分布可用指数函数描述。皆伐迹地种子雨的沉水种子百分比,随林缘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随后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基于指数函数转化的对数函数模型,对米老排种子雨与沉水种子相对密度值随林缘距离变化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利用水选法,去浮取沉,筛选及判定米老排新鲜沉水种子活力的可靠度>80%。(2)采伐作业方式对促进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密度和频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光照是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幼树建成的关键因子。利用米老排人工林的落种期与天然更新特性,使用皆伐、渐伐或带状皆伐方式,其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均可达良级标准(更新密度>3 000株·hm-2,更新频度>60%)。(3)高浓度的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米老排种子属于光中性种子,其萌发率受光照影响不显着。(4)在间苗作业后第3.5年,间苗抚育措施对促进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对改变其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但对其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着。前5年为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至合理密度对其林分径向生长极为重要。(5)除萌后第3.5年,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着,对其优势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着(P<0.05)。前5年为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抚育对其林分的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措施,对提高萌生幼龄林优势木比例的作用明显。(6)在南亚热带的中等立地,米老排树种径向生长的缓慢期在第1~2年,速生期在第3~10年,衰减期在第14年后。树高的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连年生长量呈多峰状,速生期主要在第2~6年。平均木与优势木材积生长的缓慢期均在前6年,从第8年起均进入速生期;在第14年后,米老排树种的实验形数趋于稳定。林分密度调控在520~1 200株·hm-2的范围内,密度调控措施对米老排林分平均木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林分树高和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不显着,对优势木的胸径与材积的短期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其长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对减小林分径阶分化及提高大径木比例的作用明显。(7)基于米老排树种的天然更新机制和生长过程特性,本研究设计的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可为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健康、稳定、高效和多功能的经营提供参考。
李志东[4](2018)在《杨树蛀干天牛防控技术总结提纯》文中提出在梳理汇总现有杨树蛀干天牛防治技术,总结过去30年杨树蛀干天牛防治工作成功经验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禁止伐木、标本兼治、立足长远的科学防控天牛的思路对策,并从人为、营林和生态三个方面筛选提纯出一套以森林健康经营为根本,以啄木鸟生态控制为推崇,以伐木截冠、粉碎木料和诱杀为补充的防控杨树天牛的实用技术。
杨延青,郑智礼,杨飞,郭斌,赵娟[5](2018)在《杨树短轮伐研究现状》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杨树短轮伐的文献,从品种选育、短轮伐模式、生长特性(光合特性、树体特性、生物量、土壤养分)、造林及经营技术(壮苗繁殖、整地措施、造林密度、施肥、间作、间伐、病虫害防治)、价值评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杨树短轮伐经营及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杨树短轮伐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张海龙[6](2017)在《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起,该地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对雁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的杨树防护林大面积死亡,生态防护功能明显降低,雁北地区的风沙危害风险加大。退化的防护林成为我国北方绿化生态屏障的薄弱环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改善退化林分质量,并对防护林维护提供参考,针对桑干河流域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出现大面积死亡、树龄老化、树木衰死等退化现象,对桑干河流域退化林分现状进行了研究,选择抗逆速生的金白杨和中金杨为主栽树种,选择针叶树种樟子松,阔叶灌木长柄扁桃和小乔木梭梭为混交树种,提供了四种改造试验类型,并对样地改造的情况状进行为期3a的监测。建立退化林分评价指标,对不同混交类型的树高、胸径、成活率等进行评价。各混交类型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在杨树伐桩嫁接更新改造试验中,杨树在胸径、树高、成活率方面均表现出优势状态,其中三年生中金杨可达6m,胸径5.62cm,三年生金白杨可达5.7m,胸径5.12cm,中金杨的长势要优于金白杨。(2)在杨树伐桩嫁接与樟子松混交试验中,樟子松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较好,杨树伐桩嫁接的生长表现则十分稳定。(3)在杨树伐桩嫁接与长柄扁桃混交试验中,长柄扁桃的成活率较低,生长较为缓慢,“中金杨”与“金白杨”表现较为稳定。(4)在杨树伐桩嫁接与梭梭混交试验中,梭梭的成活率比较差,推测原因是初期水分没有跟上,但尚需进一步实验证明。“中金杨”和“金白杨”表现则比较稳定。(5)各种更新模式均能有效对退化林分进行修复改造,混交模式与杨树伐桩嫁接纯林在3年内表现没有明显差异性,但杨树伐桩嫁接+樟子松混交模式总体生长稳定性优于其他混交模式。
刘丽婷[7](2017)在《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文中指出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是红壤指示植物,具有根状茎克隆和孢子克隆两种克隆方式,常在亚热带植物群落系统受干扰退化后重建过程初级阶段以优势种群出现。研究芒萁克隆扩散形成种群的生态过程对了解亚热带退化植被演替和通过干扰提升林分质效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芒萁的蕨类克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在四种低质林地生态特征,分析芒萁克隆生长、种群扩散及格局形成过程及产生的生态后果,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固定样地观测,分析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从克隆单株尺度分析红壤区异质生境下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态的机理,芒萁是浅根性、枝源性、无限生长型、单轴和合轴混合型蕨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将分株(茎芽、叶芽)放置在不同水平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强的水平拓展。在克隆生长过程中,芒萁形态整合主要特点有:以增加叶芽、茎芽构件萌芽数量,抵消芽构件高死亡率对种群扩散的不良影响;及与间隔子所处环境外因无关的单条根状茎生长的随机性长度差异,缓解环境异质性对基株的不利影响,提高适合度;芒萁克隆生长过程根状茎形态整合、生理整合等克隆生长优势综合单株格局特点,使芒萁种群在退化红壤生境中有较高环境适合度和竞争优势。2、通过对四种不同干扰类型、程度及持续时间低质林的调查,发现林下芒萁种群扩散林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红壤、地表植被干扰破坏、地位级指数低、林分早期郁闭度低等。在桉树人工林中,芒萁种群扩散需要的条件是芒萁孢子体具备克隆生长特性时,林分郁闭度要求0.6以下,当选择瘠薄的林地进行人工林营林,或者经营管理差、种植选择的品种早期速生性差、种植密度过小等经营问题存在时,人工林分郁闭度缓慢,会给芒萁源株定植有利的光照环境,芒萁种群迅速扩散。人工林下克隆植物种群的扩散,恰恰是人工林郁闭慢,即人工林目标树种冠幅横向扩展缓慢造成。芒萁不仅是红壤立地的指示物种,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过程,可视为红壤立地生境退化,乔木层树种冠层结构变化引起光资源均质性的生境向光资源异质性生境转变的过程。3、应用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株种群尺度芒萁种群克隆结构,结合根状茎生长速率、间隔子寿命等,可析知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在江西泰和“马尾松-芒萁”次生林中芒萁基株种群克隆基因型分布格局研究中可知,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地区,芒萁在林下单优种群一旦形成,种群不断克隆扩散,循环覆盖,无人为干扰这种群落结构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4、通过对受干扰湿地松林干扰斑块和异质性冠层斑块的扩展点格局研究,发现对林分的干扰可促进或阻止芒萁种群的克隆扩散。城郊湿地松林在城市建设中受到的干扰,给芒萁种群扩散创造了条件;在针叶林中在人工林窗种植常绿阔叶树种形成的常绿阔叶树种斑块,与芒萁斑块,通过扩展点格局的分析,两者间具有显着负关联关系;在湿地松、马尾松林分中,利用人工林窗干扰,种植常绿乡土阔叶树种,是积极有效的林分干扰方式。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芒萁具有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对稀土尾矿自然恢复的植被群落种间关联分析发现芒萁在尾矿迹地植被天然恢复前15年林下灌草层优势度最高,结合芒萁克隆生长特性对异质性红壤立地环境适应性,和芒萁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强种间关联特性,可选用芒萁作为稀土尾矿植被修复的灌草层首选物种。论文通过探讨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特征、种群克隆扩散的条件、生态适应性机理及生态效应,同时应用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概念、方法,解决森林经理中林地灌草层植被管理的问题;应用扩展点格局方法和斑块模型解决森林经理中干扰技术和植被关系的问题。
张显强[8](2016)在《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是我国南方速生用材树种,也是阔叶树中萌芽能力较强的树种之一。我国在很长时期造林都以实生苗为主,这样不仅造林成本高,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如今,我们的森林经营管理也在发生变化,逐步由过去那种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向注重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通过林木萌芽更新这种方式既可降低造林成本,又可避免造林整地带来的弊端。米老排作为一种南方速生用材树种,在社会经济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米老排萌芽更新研究相对滞后。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对米老排人工林一代萌芽更新进行初步研究,主要围绕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更新造林试验,采伐迹地炼山与否对米老排萌芽更新的影响,伐桩直径、伐桩高度、萌条保留数目对其更新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形成一整套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经过4个伐桩直径范围的伐桩萌条数量、生长量的比较。20-25cm伐桩萌条数量最多、长势最好。(2)通过对5个伐桩高度萌发的萌条数量及萌条生长比较,以贴近地面的伐桩相对于其他高度伐桩的萌条数量及生长均具有绝对优势。(3)米老排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造林试验比较发现:米老排萌芽更新造林在林木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冠幅、树干通直率及生物量都优于实生苗造林;通过对二者对林木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冠幅、树干通直率及生物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萌芽更新造林和实生苗造林差异显着,建议米老排造林,特别是在第一代米老排采伐迹地造林时,一般选用萌芽更新造林方式。(4)对米老排伐桩萌条数保留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发现萌条数保留1根时,米老排在胸径和树高生长均优于其他,随着保留萌条数目增加,其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随之逐渐减小。通过不同处理得出的数据分析对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生物量影响不显着。在实际造林时,考虑人为、自然灾害(风灾等)及造林成活率等因素,一般建议保留2根萌条造林。(5)通过对米老排采伐迹地是否炼山进行萌芽更新造林试验,对两种处理对米老排萌芽林的胸径、树高、冠幅及生物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炼山对米老排采伐迹地的萌芽更新造林影响不明显,考虑炼山对林地养分流失、生态环境等都有不良影响,建议对米老排采伐迹地萌芽更新造林时不进行炼山。
廖博一[9](2015)在《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桉树人工林生长快、轮伐期短,集约化经营,随着桉树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日趋严重,严重限制了桉树的造林规模。由于缺乏对桉树人工林栽培措施的生态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对桉树连栽地力衰退的原因和地力衰退的防治措施还不很清楚,导致了生产上桉树造林措施的盲目性极大,影响了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因此如何揭示桉树连栽地力衰退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在导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课题组2011年设计的桉树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不同混交林方式、不同绿肥套种模式、不同更新方式等定位观测样地,进行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的生长、林下植被发育、土壤肥力变化等进行动态测定,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筛选适合南方地区应用的能保持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经营措施,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均存在显着差异,商业收获处理桉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优于其它林地清理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全面清除植被处理的1.32倍、全树收获的1.15倍、采伐剩余加倍物的1.22倍,常规处理的1.47倍;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桉树林下植被存在差异。商业收获处理林下植被组成较为丰富;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商业收获处理优于其它处理。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十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商业收获的表现最佳。(2)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整地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差异达显着水平,穴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整地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全垦的1.51倍,带垦的1.11倍;带垦处理下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穴垦优于其它整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穴垦处理桉树人工林的表现最佳。(3)不同抚育方式对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显着影响。不同抚育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均存在显着差异,扩穴抚育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抚育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块状抚育的1.15倍,不抚育的1.32倍;不同抚育方式桉树林下植被发育存在差异,块状抚育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较高;不同抚育方式桉树林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块状抚育优于其它抚育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块状抚育和扩穴连带抚育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其中扩穴连带表现最佳。(4)套播绿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不同林地套播方式桉树人工林生长存在显着差异。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模式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套播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套播扁豆的1.1倍,不套播的1.5倍。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处理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维持效果好,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土壤的肥力状况表现为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处理优于其它套播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套播扁豆和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最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5)不同林地更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不同伐桩处理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差异达显着水平,伐桩催腐处理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状显优于其它更新方式,其4年生人工林胸径分别是萌芽更新的1.44倍,人工更新的1.31倍。伐桩催腐处理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表现却更丰富,对生态系统环境维持效果好,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土壤肥力状况表现为伐桩催腐处理优于其它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伐桩催腐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最好。(6)混交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显着影响。不同混交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存在显着差异,桉树×相思处理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混交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桉树×南洋楹1.08倍,桉树纯林的1.66倍。桉树与南洋楹混交林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桉树×相思处理的土壤肥力优于其它混交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桉树×相思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最好。
梁文俊[10](2013)在《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林分健康经营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人类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和地球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关键,如何科学合理的培育、经营和保护森林资源是当今林业的一大难题。全球现有的林分大多都是经过人类干扰下形成的,已经少有完全不受人类干扰的天然林分。天然林是经过漫长历史,结合各种实地情况所形成的最适合当地的最优林分。如何使次生林发挥其最大生态、经济效益和人工林实现近自然化成为世界林业研究的重点课题。本研究运用林分空间结构的一系列参数对华北地区几种典型林分的研究,判断各林分的生长状况,并对该林分进行经营诊断,提出林分优化经营设计的方案并对其经营效果进行评价。2009-2012年以河北省围场县木兰林管局为研究区,选择三种典型森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山杨混交、白桦混交、杨桦混交、白杨混交)进行调查与实验,对该地区森林结构和经营管理进行分析和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人工林不同于次生林,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是林分的密度,对于人工林的经营设计主要以调整林分密度为主。以油松和落叶松人工林为例,结合林木实际生长状况和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等参数,对两块样地进行经营设计,主要采取间伐的方式,兼顾林分直径结构的调整,伐除林分中不健康和受压林木,实现培育大径级林木和促进林下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目的。(1)油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呈正态分布,缺乏大径级林木,林下更新很少;林分胸径和树高呈现正比例关系,林分枝下高和树高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明显;15号油松样地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125,平均大小比为0.4931,平均混交度为0.3556。19号样地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3842,平均大小比为0.5079,平均混交度为0.0053,混交度很小,通过经营设计使其成为针阔混交林;(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呈正态分布,缺乏大径级林木,林分胸径和树高呈现正比例关系,林分枝下高和树高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明显;2号落叶松样地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47,平均大小比为0.5076,平均混交度为0;3号落叶松样地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458,平均大小比数为0.5,林中没有其他树种,混交度为0,说明两块样地为纯林;(3)枯落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油松、落叶松枯落物厚度分别为6.1cm和4.0cm,枯落物储量为33.93t·hm-2和43.16t·hm-2;浸泡24h后测定油松枯落物的含水量为268.10g,落叶松枯落物含水量为157.54g,它们的有效拦蓄量分别为30.07t·hm-2和57.56t·hm-2;(4)油松林的穿透降雨量、冠层截留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67.07%、29.79%和3.10%,落叶松分别为69.49%、28.82和1.1%;油松和落叶松林冠层穿透降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林冠截留与降雨量成幂函数关系。天然次生林的经营主要通过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和竞争指数为依据,以去除林中弯曲、受挤压、空间结构不合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竞争指数)、无培养前途和成熟林木为主进行林分结构的调整,尽量保留除山杨、白桦以外的树种,以便提高林分混交度,抚育过后在林分中适当植入油松、落叶松和云杉等针叶树种,不仅可以提供一定的木材,而且可以实现林分向近自然方向发展的目的。(5)山杨林分直径分布基本呈倒“J”形,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17,说明林木处于随机分布,平均大小比为0.4922,平均混交度为0.3156,山杨林地种内竞争指数最大的是山杨,竞争指数为1306,山杨、白桦和落叶松在林分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6)白桦林分直径分布基本呈倒“J”形,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66,说明林木处于团状分布,平均大小比为0.4892,平均混交度为0.4176,白桦林地种内竞争指数最大的是白桦,竞争指数为3136,白桦和落叶松在林分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7)杨桦林分直径分布呈正态分布,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45,说明林木处于团状,平均大小比为0.488,平均混交度为0.5101,杨桦林地种内竞争指数最大的是落叶松,竞争指数为305,山杨、白桦和落叶松在林分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8)白杨林分直径分布呈正态分布,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435,说明林木处于团状,平均大小比为0.4892,平均混交度为0.5089,白杨林地种内竞争指数最大的是落叶松,竞争指数为332,白桦、山杨和落叶松在林分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运用物种多样性、林分组成、林分直径分布、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竞争指数对研究区经营后的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四块天然次生林进行评价。除落叶松林分以外,其他林分物种多样性和混交度均有所提高,各林分中顶级树种的比例也都有所提高;通过调整较低了人工林的密度,使天然次生林林分都处于随机分布状态,同时也降低了各林分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提高了顶级树种的竞争优势,加速了天然林向顶级群落发展的进程。
二、杨树萌芽更新造林经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萌芽更新造林经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森林经营研究进展 |
1.1.1 森林分类经营技术 |
1.1.2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 |
1.1.3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
1.1.4 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
1.1.5 生态旅游经营技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扎赉特旗概况 |
2.1.2 神山林场概况 |
2.2 研究资料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分析 |
2.3.2 现地调查 |
2.3.3 归纳总结 |
2.4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
2.5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2.5.1 评价指标 |
2.5.2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
2.5.3 森林生态功能及等级划分标准 |
3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 林地面积分析 |
3.2 林木蓄积资源分析 |
3.3 森林(林地)分类分析 |
3.3.1 公益林(地) |
3.3.2 商品林(地) |
3.4 有林地资源分析 |
3.4.1 起源 |
3.4.2 林种 |
3.4.3 龄组 |
3.4.4 优势树种 |
3.5 灌木林资源分析 |
3.5.1 起源 |
3.5.2 林种 |
3.5.3 主要树种 |
3.6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3.6.1 森林健康 |
3.6.2 森林自然度 |
3.6.3 群落完整性 |
3.6.4 林地生产力分析 |
3.6.5 生态功能等级分析 |
3.7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
3.7.1 森林资源现状 |
3.7.2 林种体系特点 |
3.7.3 有林地资源龄组结构特点 |
3.7.4 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特点 |
3.7.5 宜林地资源的特点 |
3.8 森林资源经营的特点 |
4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1 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
4.1.1 具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 |
4.1.2 具有神秘悠远的蒙元祭祀文化 |
4.1.3 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性好 |
4.2 生态旅游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
4.2.1 景观植物资源分析 |
4.2.2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4.3 生态旅游景区林种树种分析 |
4.3.1 林种组成分析 |
4.3.2 树种配置分析 |
4.4 各景点基本情况分析 |
4.4.1 石老爷峰景区分析 |
4.4.2 博格达乌拉敖包景区分析 |
4.4.3 情侣峰景区分析 |
4.4.4 韶荣奥拉景区分析 |
4.5 神山林场生态旅游特点分析 |
5 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对策 |
5.1 林种体系完善对策 |
5.2 龄组结构调整对策 |
5.3 树种组成和景观改造对策 |
5.3.1 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改造对策 |
5.3.2 风景林和护路林改造对策 |
5.4 宜林地植被恢复对策 |
5.5 森林抚育措施改善对策 |
5.5.1 森林抚育目标 |
5.5.2 森林抚育原则 |
5.5.3 森林抚育对象与措施 |
5.5.4 抚育间伐技术 |
5.5.5 林分改造措施 |
5.5.6 补植更新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森林的天然更新、密度调控及作业法研究概况 |
1.2.1 森林天然更新研究概况 |
1.2.2 森林密度调控研究概况 |
1.2.3 森林作业法研究概况 |
1.3 米老排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生态学特性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和土壤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植被 |
2.2 试验林及试验材料概况 |
2.2.1 试验林概况 |
2.2.2 种子萌发试验材料概况 |
2.3 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1 米老排天然更新研究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1 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研究及带状皆伐作业法设计 |
3.1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预测 |
3.1.1 种子雨的数量及组成 |
3.1.2 种子雨的季节动态 |
3.1.3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的空间分布 |
3.1.4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空间分布的预测模型 |
3.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
3.2.1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分布的影响 |
3.2.2 采伐方式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及生长的影响 |
3.2.3 林缘距离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及更新频度的影响 |
3.2.4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直径及树高结构的影响 |
3.2.5 环境因子对种子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的影响 |
3.3 光照强度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1 遮荫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3.2 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 |
3.4.1 设计依据 |
3.4.2 适用条件 |
3.4.3 目标林相 |
3.4.4 主要经营技术措施及指标 |
3.4.5 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小班作业设计案例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1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1.1 间苗对林分平均生长的影响 |
4.1.2 间苗对林分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4.1.3 间苗对林分径阶结构的影响 |
4.2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萌生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2.1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影响 |
4.2.2 密度对萌生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4.2.3 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生长的影响 |
4.2.4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直径分布结构的影响及模型拟合 |
4.3 不同更新方式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2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优势木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3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径阶分布的差异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过程的影响 |
5.1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木生长的影响 |
5.1.1 密度对平均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5.1.2 密度对平均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
5.1.3 密度对平均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5.2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5.2.1 密度对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5.2.2 密度对优势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
5.2.3 密度对优势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5.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
5.4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 |
5.5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径阶分布的影响 |
5.6 不同密度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回归拟合及预测 |
5.6.1 QS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
5.6.2 SP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讨论 |
5.7.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分布的时空动态 |
6.1.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
6.1.3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6.1.4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6.1.5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应用 |
6.2 讨论 |
6.2.1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及抚育的适宜作业参数 |
6.2.2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缘外的扩散模型 |
6.2.3 米老排人工林不同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效果及分布 |
6.2.4 光照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
6.2.5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6.2.6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6.2.7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及应用 |
6.3 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杨树蛀干天牛防控技术总结提纯(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天牛防治技术梳理 |
1.1 杀灭技术 |
1.2 营林技术 |
1.3 生态控制 |
2 防治经验和教训总结 |
2.1 认识层面有待提高 |
2.2 管理层面需要强化 |
2.3 技术层面必须创新 |
3 科学思考与技术提纯 |
3.1 天牛防治的科学思考 |
3.2 天牛防治的技术路线与对策 |
3.3 天牛防治技术筛选提纯 |
3.3.1 人为控制天牛技术 |
3.3.2 营林防控天牛技术 |
3.3.3 生态调控天牛技术 |
4 结语 |
(5)杨树短轮伐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速生杨品种选育 |
2 杨树短轮伐经营模式 |
2.1 短轮伐模式 |
2.2 短轮伐模式的确定 |
3 杨树短轮伐期生长特性 |
3.1 光合特性 |
3.2 树体特性 |
3.3 生物量 |
3.4 土壤养分 |
4 杨树短轮伐造林及经营技术 |
5 杨树短轮伐价值评估 |
6 问题和前景 |
(6)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退化林分改造技术发展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发展趋势 |
1.2.1 多学科交流的态势 |
1.2.2 综合的效益评价体系 |
1.2.3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
1.2.4 不断加强的政策保障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域选择 |
2.3 地形地貌 |
2.4 河流水系 |
2.5 气候条件 |
2.6 土壤条件 |
2.7 植被条件 |
3 研究方法 |
3.1 退化杨树林生长评价 |
3.1.1 林分生长发育时期划分的依据 |
3.1.2 退化程度的划分 |
3.1.3 退化林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3.2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技术研究 |
3.2.1 立地类型选择 |
3.2.2 改造对象(采伐林分)选择 |
3.2.3 更新换代品种选择 |
3.2.4 采伐方式和面积 |
3.2.5 采伐时间与伐桩质量 |
3.2.6 接穗的采集与处理 |
3.2.7 嫁接时间 |
3.2.8 嫁接方法 |
3.2.9 封土 |
3.2.10 嫁接后管理 |
3.3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研究 |
3.3.1 杨树伐桩嫁接模式 |
3.3.2 杨树伐桩嫁接+樟子松模式 |
3.3.3 杨树伐桩嫁接+长柄扁桃模式 |
3.3.4 杨树伐桩嫁接+梭梭模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退化杨树人工林现状评价及成因分析 |
4.1.1 桑干河流域杨树退化现状 |
4.1.2 退化林分的成因分析 |
4.1.3 退化林分修复措施建议 |
4.2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对比 |
4.2.1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 |
4.2.2 不同模式下杨树生长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7)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
1.2.1. 概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克隆植物种群格局形成 |
1.2.3.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重点 |
1.2.4. 林学中克隆植物种群生态研究方向 |
1.3. 根状茎克隆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
1.3.1. 根状茎克隆特点 |
1.3.2. 根状茎的形态适应性 |
1.3.3. 根状茎生态适应策略 |
1.4. 克隆性蕨类植物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
1.4.1. 克隆蕨类种群生态理论研究 |
1.4.2. 蕨类克隆构件格局形成与生态功能 |
1.4.3. 蕨类克隆植物环境适合度 |
1.5. 芒萁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
1.5.1. 芒萁生长特点 |
1.5.2. 芒萁生物量与营养循环 |
1.5.3. 光合作用与化感效应 |
1.5.4. 重金属富集功能 |
1.5.5. 芒萁生态功能的争论 |
1.5.6.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芒萁生态位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科学问题 |
2.1.1. 问题提出 |
2.1.2. 解决思路 |
2.2. 研究背景与内容 |
2.2.1. 单株尺度: 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及格局 |
2.2.2. 基株尺度: 种群相同基因型单株格局 |
2.2.3. 群落尺度: 芒萁种群斑块与干扰、植被斑块间关联 |
2.2.4. 环境因素: 林分郁闭度与土壤条件 |
2.2.5. 林分影响: 对人工林目标树种生产力影响 |
2.2.6. 应用研究:稀土尾矿植被群落芒萁重要值与种间关联 |
2.3. 样地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赣中湿地松人工林试验地 |
3.1.2. 赣南马尾松次生林试验地 |
3.1.3. 广东雷州地区桉树林人工林试验地 |
3.1.4. 赣南县稀土尾矿试验地 |
3.2. 固定样地观测根状茎拓展过程与格局 |
3.2.1. 固定样地设置与观测 |
3.2.2. 完整单株根状茎挖掘与制图 |
3.2.3. 观测数据分析 |
3.3. 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基株扩散距离 |
3.3.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
3.3.2. 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3.3.3. 小尺度空间芒萁种群克隆多样性 |
3.4. 扩展点格局方法研究芒萁斑块与其他斑块关联 |
3.4.1. 植被和干扰的斑块化 |
3.4.2. 调查取样 |
3.4.3. 布局图绘制 |
3.4.4. 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与改进 |
3.4.5. Programita软件的应用 |
3.5. 空间替代时间对比林分研究芒萁扩散环境条件 |
3.5.1. 样地调查 |
3.5.2. 利用同龄人工林冠幅计算林分郁闭度 |
3.5.3. 土种类型与土壤肥力 |
3.6. 对比分析种群扩散对桉树生长影响 |
3.6.1. 样地设置 |
3.6.2. 植物调查 |
3.6.3. 数据分析 |
3.7. 空间替代时间研究尾矿芒萁群落种间关系 |
3.7.1. 植被调查 |
3.7.2.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单株根状茎生长规律与格局 |
4.1.1. 芒萁单株根状茎形态 |
4.1.2. 根状茎的水平空间格局特点 |
4.1.3. 根状茎拓展及萌芽的季节规律 |
4.1.4. 根状茎总长及芽总数变化数量动态 |
4.1.5. 分生组织(茎芽、叶芽)数量变化规律 |
4.1.6. 茎芽构件密度 |
4.2. 芒萁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基株种群扩散格局 |
4.2.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 |
4.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4.2.3. 基于EST-SSR标记的芒萁克隆多样性 |
4.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和干扰斑块关联 |
4.3.1. 点格局分析函数选择和参数确定 |
4.3.2. 过熟湿地松林受干扰下芒萁种群格局特点 |
4.3.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的关联关系 |
4.3.4. 芒萁斑块与干扰斑块的关联关系 |
4.4. 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条件 |
4.4.1. 芒萁扩散与林分郁闭度差异 |
4.4.2.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土种类型 |
4.4.3.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范围 |
4.5.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经营的影响 |
4.5.1. 调查样地环境特征 |
4.5.2. 芒萁扩散对桉树单株材积影响 |
4.5.3. 芒萁种群扩散对林下灌草层群落结构影响 |
4.5.4. 桉树林下芒萁优势种群数量特征 |
4.6. 稀土尾矿芒萁群落生态特征 |
4.6.1. 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6.2.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
4.6.3. 主要物种对间的关联性 |
4.6.4. 成对物种的关联测度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根状茎克隆生长特点跟异质性生境适应性分析 |
5.1.1. 游击型克隆构型的单株平面格局 |
5.1.2. 芒萁单株觅食行为 |
5.1.3. 芒萁种群形态可塑性 |
5.1.4. 资源分配的时空特性 |
5.1.5. 构件分生特点和克隆特征 |
5.1.6. 构件寿命与根状茎拓展长度、面积 |
5.2. 分子克隆生态学的基株格局分析 |
5.2.1. 蕨类植物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
5.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5.2.3. 基于EST-SSR标记的小尺度空间芒萁克隆多样性 |
5.2.4. 芒萁种群克隆扩散的时间与距离 |
5.3. 受干扰林分芒萁群落与环境关系分析 |
5.3.1. 植被及干扰斑块化与点格局分析 |
5.3.2. 克隆植物种群与点格局分析条件 |
5.3.3. 斑块关联分析与芒萁种群格局形成 |
5.3.4. 林分低质化趋势与芒萁种群扩散 |
5.3.5. 芒萁克隆种群源株复杂的定植过程 |
5.4.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的条件分析 |
5.4.1.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光照和土壤条件 |
5.4.2.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
5.5. 芒萁种群扩散在稀土尾矿植被修复应用分析 |
5.5.1. 群落种间关联动态 |
5.5.2.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物种筛选 |
5.5.3. 芒萁尾矿逆境生境的适应 |
5.6. 讨论 |
5.6.1. 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过程 |
5.6.2. 桉树林“林下不长草”生态现象 |
5.6.3. 芒萁种群在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5.6.4. 芒萁物种特性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克隆植物与林下植被管理 |
6.3.2 克隆植物与红壤区低效林质量提升 |
6.3.3. 克隆植物与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 |
6.3.4. 芒萁与稀土尾矿植被修复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米老排的研究现状 |
1.2 森林更新 |
1.2.1 种子更新 |
1.2.2 萌芽更新 |
1.3 萌芽更新在林业上的意义 |
1.4 萌芽更新的研究 |
1.4.1 萌芽更新的概念 |
1.4.2 影响休眠芽萌发的因素 |
1.5 萌芽林的培育技术 |
1.5.1 确定适宜的采伐时间 |
1.5.2 适宜的伐桩高度 |
1.5.3 林地清理与萌条保留 |
1.5.4 萌芽林施肥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7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所在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更新造林试验设计 |
2.3.2 伐桩直径对萌芽更新影响 |
2.3.3 伐桩高度对萌芽更新影响 |
2.3.4 米老排伐桩保留不同萌条数目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
2.3.5 炼山对米老排采伐迹地萌芽更新影响 |
2.4 各种指标的测定 |
2.4.1 树高测定 |
2.4.2 胸径测定 |
2.4.3 冠幅测定 |
2.4.4 生物量测定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伐桩直径对米老排萌芽更新的影响 |
3.1.1 米老排不同伐桩直径对萌条数量的影响 |
3.1.2 米老排不同伐桩直径对萌条高度的影响 |
3.1.3 米老排不同伐桩直径对萌条基径的影响 |
3.2 伐桩高度对米老排萌芽更新的影响 |
3.2.1 不同高度米老排伐桩对萌条数量的影响 |
3.2.2 不同高度米老排伐桩对萌条高度的影响 |
3.2.3 不同高度米老排伐桩对萌条基径的影响 |
3.3 米老排伐桩保留不同萌条数目的更新造林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米老排保留不同萌条数目更新造林对胸径生长影响分析 |
3.3.2 米老排保留不同萌条数目更新造林对树高生长影响分析 |
3.3.3 米老排保留不同萌条数目更新造林对林木冠幅的影响分析 |
3.3.4 米老排保留不同萌条数目更新造林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
3.4 炼山对米老排萌芽更新造林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炼山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析 |
3.4.2 炼山对林木树高生长的影响分析 |
3.4.3 炼山对林木冠幅的影响分析 |
3.4.4 炼山对林木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
3.5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更新造林结果分析 |
3.5.1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苗造林对胸径生长影响分析 |
3.5.2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苗造林对树高生长影响分析 |
3.5.3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苗造林对林木冠幅的影响分析 |
3.5.4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苗造林对林木树干通直率的影响分析 |
3.5.5 米老排实生苗和萌芽苗造林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伐桩直径对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的影响 |
4.1.2 伐桩高度对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的影响 |
4.1.3 米老排保留不同萌条数目的更新造林 |
4.1.4 炼山迹地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造林 |
4.1.5 米老排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造林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不同经营措施对人工林地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2.2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进展 |
3 研究地区概况 |
4 研究方法 |
4.1 试验设计 |
4.1.1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试验设计 |
4.1.2 不同整地方式试验设计 |
4.1.3 不同抚育方式试验设计 |
4.1.4 不同套种绿肥方式试验设计 |
4.1.5 不同更新方式试验设计 |
4.1.6 不同混交林方式试验设计 |
4.2 调查分析方法 |
4.2.1 生长量调查 |
4.2.2 林下植被调查 |
4.2.3 土壤取样及分析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动态影响 |
5.1.1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影响 |
5.1.2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材积的影响 |
5.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动态 |
5.2.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
5.2.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 |
5.3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动态 |
5.3.1 不同营林措施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3.1.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容重的影响 |
5.3.1.2 不同营林措施桉树人工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5.3.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5.3.2.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全氮的影响 |
5.3.2.2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全磷的影响 |
5.3.2.3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全钾的影响 |
5.3.2.4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3.2.5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PH的影响 |
6 讨论 |
6.1 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6.2 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林分健康经营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法正林模式 |
1.2.2 检查法 |
1.2.3 林分分类经营 |
1.2.4 近自然经营 |
1.2.5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1.2.6 模式林 |
1.2.7 森林健康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环境 |
2.1.5 土壤类型 |
2.1.6 植被概况 |
2.2 森林资源概况 |
2.3 人文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的设置 |
3.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2.1 乔、灌、草的调查 |
3.2.2 林下幼苗更新调查 |
3.2.3 枯落物的调查 |
3.2.4 解析木的制取 |
3.2.5 截留和树干径流的测定 |
3.2.6 物种多样性 |
3.3 林分空间结构指标 |
3.3.1 角尺度 |
3.3.2 混交度 |
3.3.3 大小比数 |
3.4 空间分布格局 |
4 油松人工林优化经营 |
4.1 油松人工样地基本状况 |
4.2 油松人工林下草本 |
4.3 油松人工林地的枯落物 |
4.3.1 枯落物的蓄积 |
4.3.2 枯落物的持水 |
4.4 油松人工林水文效应 |
4.4.1 油松林冠截留 |
4.4.2 油松树干径流 |
4.5 油松幼苗更新 |
4.6 油松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4.6.1 林分直径分布 |
4.6.2 林分胸径—树高关系拟合 |
4.6.3 林分枝下高—树高关系拟合 |
4.6.4 林分角尺度分析 |
4.6.5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4.7 油松人工林分经营优化 |
4.7.1 油松林分优化原则 |
4.7.2 油松林分经营设计 |
5 落叶松人工林优化经营 |
5.1 落叶松人工林分基本状况 |
5.2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的影响 |
5.3 落叶松人工林地的枯落物 |
5.3.1 枯落物的储量 |
5.3.2 枯落物的持水 |
5.4 落叶松人工林水文效应 |
5.4.1 落叶松林冠截留 |
5.4.2 落叶松树干径流 |
5.5 落叶松人工林分空间结构 |
5.5.1 林分直径分布 |
5.5.2 林分胸径—树高关系拟合 |
5.5.3 林分枝下高—树高关系拟合 |
5.5.4 林分角尺度分析 |
5.5.5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5.6 落叶松人工林分优化经营 |
6 天然次生林优化经营 |
6.1 山杨样地的经营 |
6.1.1 山杨样地基本状况 |
6.1.2 山杨林下植被 |
6.1.3 山杨水文效应 |
6.1.4 山杨样地空间结构 |
6.1.5 山杨样地优化经营 |
6.2 白桦样地的经营 |
6.2.1 白桦样地基本状况 |
6.2.2 白桦林下植被 |
6.2.3 白桦水文效应 |
6.2.4 白桦样地空间结构 |
6.2.5 白桦样地优化经营 |
6.3 杨桦样地的经营 |
6.3.1 杨桦样地基本状况 |
6.3.2 杨桦林下植被 |
6.3.3 杨桦样地空间结构 |
6.3.4 杨桦样地优化经营 |
6.4 白杨样地的经营 |
6.4.1 白杨样地基本状况 |
6.4.2 白杨样地空间结构 |
6.4.3 白杨样地优化经营 |
7 经营效果评价 |
7.1 林分组成评价 |
7.2 林分空间结构评价 |
7.2.1 林分直径分布 |
7.2.2 林分角尺度 |
7.2.3 林分大小比数 |
7.2.4 混交度 |
7.2.5 竞争指数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杨树萌芽更新造林经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营对策[D]. 王楚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D]. 唐继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杨树蛀干天牛防控技术总结提纯[J]. 李志东. 林业建设, 2018(06)
- [5]杨树短轮伐研究现状[J]. 杨延青,郑智礼,杨飞,郭斌,赵娟. 山西林业科技, 2018(01)
- [6]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D]. 张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D]. 刘丽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米老排人工林萌芽更新研究[D]. 张显强. 广西大学, 2016(06)
- [9]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廖博一.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 [10]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林分健康经营技术基础研究[D]. 梁文俊.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