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非营利组织:我国区域文化建设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1](2020)在《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以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政府公权力的退出使得某些社会领域出现公共服务空白,为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多元主体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改革的稳步推进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发展也对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社会科学类社团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及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事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大局。在这一背景下,社科类社团如何找准定位,在科学分析评价自身生存与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自身公共服务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社科类社团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系统解析,构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社科类社团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方法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研究提出提升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首先,分析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基础理论,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市场/政府失灵理论等重要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分析这些理论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评价带来的借鉴作用。研究我国社科类社团及其公共服务实践,分析社科类社团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及基本特征,深入阐述社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动力机制,分析其实施效果,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价值作用。其次,通过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构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结构的“五维双层”分析框架,即从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价值引导、政策协调以及学术评估五个维度解析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核心能力,并对每个维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每个维度上提出公共服务能力的亚结构,其中:科学研究能力包含凝聚人才能力、协调资源能力、创新理论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涵盖文化传承能力、社科普及能力、扩大交流能力,价值引导能力细分为价值创造能力、价值传递能力、价值践行能力,政策协同能力包括政策吸纳能力和政策传导能力。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基于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属性识别,从资源管理、公众导向、胜任水平、服务效能四个维度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应建立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因子分析模型。为了全面揭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效果,还研究了影响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前因变量,并建立了测度前因变量影响效果的SUR模型。然后,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相关问卷并搜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引用SUR模型检验了前因变量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效果。最后,从路径设计、治理建议以及保障措施三个层面提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组织引导,明确社团自身定位;不断促进社会参与,整合多方资源;同时始终坚持社团使命目标,从提升社会效益意识入手,明确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二是不断完善社团评价体系,促进多元主体监督,并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以及增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专业化。三是从政府层面致力于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促进社团建设与监督有法可依,同时不断丰富资金支持、提升社会地位,增强社会认同度,以实现社科类社团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探索,希望能够丰富社团治理经验,提高社科类社团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并建立科学的、符合现实需求的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丰富和发展社科类社会组织能力定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张丽琳[2](2020)在《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研究 ——基于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为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增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它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它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孔子学院自身建设,特别是它自身的形象建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整理孔子学院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文献,我们看到孔子学院在媒体特别是国际媒体中的媒介形象及学术视野中的形象是不同的、复杂的。参考其他类型主体(如国家)形象建构层面的学界共识,孔子学院形象也可以一般性地分为理想形象、虚拟形象和公众认知形象,由此可见,孔子学院形象是多维度的。笔者认为,讨论孔子学院形象有必要明确其组织属性,才能充分考虑其形象建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界定和孔子学院职能、章程的比较分析,将孔子学院视为一个面向国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笔者选择从孔子学院建设者视角切入,以建设者故事文本作为研究素材,研究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以期丰富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的研究成果,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学院形象,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助力孔子学院形象建构及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叙事范式、公共关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基于研究设计,笔者对孔子学院建设者概念的内涵做出界定,选择采用狭义的建设者概念,建设者专指在海外孔子学院一线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他们直接面对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和中华文化感兴趣者,与海外民众进行跨文化交际。故事文本是指故事以书面形式存在的、完整的文字组合实体。依据这些筛选标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孔院长”“孔子学院院刊”作为素材来源,从中筛选出研究素材。通过整理分析故事与形象建构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叙事范式和叙事学理论知识在此类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它们适合进行故事文本素材的研究分析。所以,笔者依据叙事范式考查建设者故事文本中的叙事图景:在数量上,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自2017年起涨幅明显;在分类上,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故事占主体,相比之下,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偏少,从空间分布看,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与建设者故事数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特别地,发现非洲孔子学院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主题内容上,孔子学院院长书写的建设者故事反映出他们全面负责孔子学院的运营和管理,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书写的建设者故事关注教学工作,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与学生的故事。依据对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叙事要素和叙事理性分析,最终得到评判建设者故事优劣的标准,组建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研究的故事数据库。通过对社会组织形象建构与孔子学院工作的特性分析,发现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建构注重专业性。依据CIS组织形象识别系统,搭建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分析的理论框架,推出三个建构维度“符号建构”“价值建构”“情境建构”,得到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的三个维度“专业品牌形象”“专业文化形象”“专业服务形象”。其中,“专业服务形象”是笔者通过分析建设者故事文本重点分析的维度,得出的结论是,它的建构以孔子学院对外识别活动中的业务活动为主,孔子学院的“专业服务形象”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回顾以上研究结论,对研究的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展开反思。笔者总结出,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设立明确的组织定位和业务范围;二是突出专业服务形象;三是坚持组织属性并突出特色;四是不断深入学习,融入所在地区;五是发展公共外交,重视维护公共关系。这些可以为其他社会组织的形象建构提供借鉴。在社会组织形象建构中,有待改善和提升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系统性的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策略;二是未彻底贯彻实施孔子学院的专业文化形象;三是传播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的工作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此外,还分析了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建构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展望。
杨舟[3](2020)在《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元素。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在社区中的建设和完善对人们的归属感、合作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导致拉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总量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内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供需结构失衡、不匹配的矛盾突出。本文基于理论理性,从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重点对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城关区统计年鉴等,并从中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在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优化路径。根据上述思路,本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即论文的前两章。第一章,绪论。绪论章节主要介绍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并归纳出文章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主要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并且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重点阐释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即论文的第三、四、五章。第三章,对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概述,主要介绍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第四章主要阐述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主要从供需两个角度、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三重内涵来阐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现状,是全文的核心章节。第五章,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主要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和拉萨实际分析其中的原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也即论文的第六章和结论部分。本章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符合拉萨实际的优化策略。
毕荟蓉[4](2020)在《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基于49家社区基金会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发展离不开政府培育扶持。但政府培育扶持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组织发展还欠缺研究。社区基金会是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尽管数量有限,但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却非常突出,并因而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多地政府出台鼓励社区基金会发展的政见,探索社区基金会发展模式。但现有研究仅对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影响进行过个案式讨论,尚没有整体性分析,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亟待深入。本文考察了政府培育扶持的不同维度对社区基金会发展诸要素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界定了政府培育扶持、社区基金会发展等主要概念,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嵌入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进行介绍。再者,基于文本分析和专家咨询法,本文梳理了四种类型的政府培育扶持,归纳了衡量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两个基本要素,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对49家社区基金会的定量分析,对研究假设逐个进行检验,发现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具体来看,基础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及其组织资源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分配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的财务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市场化工具正向影响了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财务绩效;引导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尤其是财务绩效维度产生了负向影响。最后,本文从通过加大以政策引导为主的基础型培育扶持工具,调整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分配型培育扶持工具,强化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市场化培育扶持工具,转变以嵌入政府背景理事成员为主的引导型政府培育扶持工具这四个方面对政府如何更好培育扶持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提出建议。
白丽君[5](2020)在《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于扩张式的城市更新模式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在我国城市发展方向的探索过程中,城市微更新理念逐渐引起了广泛重视和深入探讨。微更新强调从小范围、小尺度方面入手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规避扩张式城市更新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达到城市环境持续发展、社会环境有机循环、人文关怀稳步上升的目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体现对人的生存价值思考的文化现象,具有美化空间环境、促进公共参与、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提升市民公共意识的作用。以公共艺术形式介入城市微更新建设中,不仅可以塑造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环境,提升空间的人文关怀,同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城市微更新的发展目标,形成自主更新机制。基于城市发展的人文诉求,本文从微更新角度出发,以公共艺术介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通过梳理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律,研究在以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发展模式下,公共艺术与城市微更新之间的关系。分析公共艺术在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功能以及介入的形式与特点,总结出公共艺术介入在地域文化重塑、促进公众参与、把控微更新品质以及促进微更新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其二,通过梳理公共艺术介入的理论概述,分析出公共艺术介入的五大基本要素和不同主体主导下公共艺术介入的发展形式,以及公共艺术介入对人、文、地、产、景等方面的内容营造,总结出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原则是以大众参与为基础,以渐进式手法为导向,以整合地域生态平衡和以人为本为保障,以可持续更新为目标。其三,通过走访与实地调研相关实践案例场地,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研究,针对国内三个不同项目的介入背景、介入内容、营造主体和介入形式作具体分析,总结表明城市微更新中的公共艺术介入并不仅是单一的艺术表达的问题,而是集合了城市人文环境、空间环境、人类活动等综合的有机循环体。其四,通过对前三部分研究的总结归纳,提出公共艺术介入的系统性营造策略,包括对介入体系的构建、介入的发展策略以及介入的营造策略。本文将公共艺术与城市微更新理论相结合,从二者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研究出发,整合分析了公共艺术与城市微更新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城市微更新理论的发展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及角度,弥补了现阶段我国微更新建设中艺术性缺失的问题,在公共艺术介入的系统性营造策略方面具有创新性。
王冬雪[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王海荣[7](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顾辰影[8](2019)在《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优化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文中指出城市群是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形态”,而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是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及城市群带来经济结构、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对公共文化服务及城市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化,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域空间界限必然将逐步弱化,区域间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与转型升级将成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球化治理的新思路。因此,本文将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体系、资源配置以及交流共享三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提出促进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优化的相关建议。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政府“以人为本”治理的关键职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城市供给,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也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供给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结合善治理论提出政府主导下的两种解决思路。其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水平通常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其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然众说纷纭。因此,为了验证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否确实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本文以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为基础,采用泰尔指数及其一阶分解对“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再次,在实现有效供给以及公平配置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共享与转型升级。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探讨了通过府际合作来优化文化交流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建设来增强文化合作的行政保障、通过地缘辐射来弱化文化共享的现实阻力等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路径。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资源配置、交流共享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合作管理,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次琴[9](2019)在《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增强,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矛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关键着力点,这必将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本研究以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吸收和借鉴当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理论渊源,探究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和需求、多元主体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经验,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不同阶层的人群、不同区域、城乡居民的需求不同,人民群众对居住的社区(村居)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最迫切。(2)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有: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浪费并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均衡;整体水平不高、公众满意度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多样性需求与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3)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呈多元发展趋势,包括政府、市场(营利组织)、社会(非营利组织、社区及个人)。政府和其它多元主体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4)在将来较长的时间,政府依然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关键角色,起主导作用。合作共赢的可能模式为:基于公众需求导向下的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积极参与供给的合作供给模式。(5)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政府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和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等;市场将趋向于发展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社会侧重于志愿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任倩[10](2019)在《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以L镇光伏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就出现了一系列公共管理问题,社会公众也开始对政府的工作产生质疑,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和质疑官僚制行政的有效性,过去对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这样的威权决策层和其背景下的非营利组织,随着社会情况复杂,对治理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非营利组织逐步参与到政府治理活动中,成为治理的主体之一,但在许多社会事务上非营利部门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更像政府代理人,而营利组织却可以弥补缺陷,带来信息优势并凝聚市场资本与资源以增进公共利益。在扶贫的中国实践中,我们发现,营利组织参与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扶贫行动。它具有可持续性,使得扶贫的着力点更加切实有力。本文因此探讨企业参与政府治理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贯穿于文章始终的两种研究方法为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观察其具体的行为以此得到真实的信息,并通过与各扶贫参与主体的交流探讨,挖掘有用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有更进一步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内容有实质性辅助作用。本文通过陕西省C县L镇的光伏产业这一具体扶贫项目入手,研究营利组织参与治理,打破了过去对治理主体主要限于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的想象,为营利组织参与治理具体化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营利组织参与产业扶贫虽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前景,但是在与政府互动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贫困户在互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光伏发电产业实际运用中,政府面临着各级政府权力配置不对等,县级政府干预太多、政府扶贫资金比较有限的问题;营利性企业面临着企业营利愿望与村民的实际情况相矛盾、企业的自有资金匮乏和光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受限的问题。还提到了贫困农户在参与光伏项目中的资金困难问题。最后,进行了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成功案例的整理,并总结可借鉴的部分,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产业扶贫提出可行性路径研究思路。
二、探讨非营利组织:我国区域文化建设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非营利组织:我国区域文化建设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 治理理论 |
2.3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 |
2.4 理论述评与运用 |
3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实践与价值分析 |
3.1 社科类社团规模与构成 |
3.2 社科类社团发展历程 |
3.3 社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机制 |
3.4 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效能分析 |
3.5 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系统解析 |
4.1 科学研究能力 |
4.2 文化传播能力 |
4.3 价值引导能力 |
4.4 政策协同能力 |
4.5 学术评定能力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 |
5.1 评价的属性识别 |
5.2 评价维度 |
5.3 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的前因变量 |
5.5 评价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评价 |
6.4 基于SUR模型的前因变量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
7.1 完善社科类社团发展路径规划 |
7.2 加强社科类社团内部治理能力 |
7.3 构建社科类社团外部保障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 |
(2)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研究 ——基于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和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形象建构研究文献综述 |
1.3.2 故事与形象建构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孔子学院形象建构研究文献综述 |
1.3.4 社会组织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方法与孔子学院组织属性 |
2.1 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形象 |
2.1.1 社会组织 |
2.1.2 社会组织形象 |
2.2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 |
2.3 孔子学院组织属性 |
2.4 孔子学院建设者和故事文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孔子学院建设者故事文本研究 |
3.1 孔子学院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图景考查 |
3.1.1 数量统计 |
3.1.2 分类分布 |
3.1.3 主题归类 |
3.2 孔子学院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叙事范式研究 |
3.2.1 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叙事要素构成 |
3.2.2 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叙事理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
4.1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工作特性 |
4.2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理论框架 |
4.3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特征 |
4.3.1 价值建构: 专业文化形象 |
4.3.2 情境建构: 专业服务形象 |
4.3.3 符号建构: 专业品牌形象 |
4.4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建构反思 |
5.1 本研究的整体回顾与总结 |
5.2 基于孔子学院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反思 |
5.2.1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的经验 |
5.2.2 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的不足和建议 |
5.3 影响孔子学院社会组织形象建构的其他要素分析 |
5.4 本研究的贡献、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目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目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文化服务 |
2.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2.1.3 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民参与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
3.1 拉萨市现状分析 |
3.2 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 |
3.2.1 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 |
3.2.2 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 |
第四章 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 |
4.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研方法 |
4.1.3 样本分布 |
4.2 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状况 |
4.2.1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举办状况 |
4.2.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状况 |
4.2.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状况 |
4.3 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状况 |
4.3.1 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需求状况 |
4.3.2 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需求状况 |
4.3.3 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的需求状况 |
4.3.4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
5.1.2 供给主体单一 |
5.1.3 供给内容不足 |
5.1.4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保障不完善 |
5.1.5 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较低 |
5.2 原因分析 |
5.2.1 地理环境的限制 |
5.2.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 |
5.2.3 政府“服务”理念的缺失 |
5.2.4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
5.2.5 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 |
5.2.6 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 |
第六章 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优化路径 |
6.1 开展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
6.2 促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模式的建立 |
6.3 多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 |
6.4 着力保证公共文化设施供给的质量 |
6.5 促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民参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基于49家社区基金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社区基金会 |
(二)组织发展 |
(三)政府培育扶持 |
二、基础理论 |
(一)嵌入理论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第三章 培育扶持政策概述与社区基金会整体情况 |
一、社区基金会培育扶持政策概述 |
(一)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 |
(二)地方层面的政策探索 |
二、社区基金会整体情况 |
第四章 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一、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二、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及测量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检验 |
三、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政府培育扶持与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 |
(二)控制变量与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 |
四、研究发现与理论阐释 |
(一)基础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分配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三)市场化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四)引导型工具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讨论与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加大以政策引导为主的基础型培育扶持工具 |
(二)调整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分配型培育扶持工具 |
(三)强化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市场化培育扶持工具 |
(四)转变以嵌入政府背景理事成员为主的引导型政府培育扶持工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需要 |
1.2.2 研究在城市微更新建设中的作用 |
1.2.3 研究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 |
1.3.1 国外相关研究内容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4.1 城市有机更新 |
1.4.2 城市触媒理论 |
1.4.3 城市微更新 |
1.4.4 地方重塑 |
1.4.5 公共艺术的概念界定 |
1.5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微更新与公共艺术 |
2.1 从更新到微更新 |
2.1.1 微更新建设的可能与必然 |
2.1.2 我国城市更新新方向 |
2.1.3 当前我国城市微更新存在的问题 |
2.2 城市微更新的特征 |
2.2.1 小规模渐进式 |
2.2.2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城市文脉的延续 |
2.2.3 适应城市更新新形势的需求 |
2.2.4 更新模式多元化 |
2.3 公共艺术——城市微更新的新形式 |
2.3.1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微更新的背景 |
2.3.2 公共艺术的功能 |
2.3.3 公共艺术介入的类型及特点 |
2.4 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介入的必要性 |
2.4.1 地域文化重塑 |
2.4.2 促进公众参与 |
2.4.3 把控微更新改造品质 |
2.4.4 促进微更新区域经济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介入的理论概述 |
3.1 公共艺术介入的基本要素 |
3.1.1 环境要素 |
3.1.2 更新模式要素 |
3.1.3 艺术性要素 |
3.2 城市微更新与公共艺术的参与主体 |
3.2.1 以政府为主导 |
3.2.2 以市场为主导 |
3.2.3 社会力量推动 |
3.2.4 民众自发组织 |
3.3 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介入的营造内容 |
3.3.1 人文的培育 |
3.3.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3.3.3 空间环境优化 |
3.3.4 产业发展 |
3.3.5 客观存在实体的更新与优化 |
3.4 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原则 |
3.4.1 以大众参与为基础 |
3.4.2 以渐进式手法为导向 |
3.4.3 以整合生态平衡和以人为本为保障 |
3.4.4 以可持续更新为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艺术的介入状况与实践分析 |
4.1 国外不同空间类型的公共艺术介入 |
4.1.1 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 |
4.1.2 日本社区营造微更新 |
4.2 国内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介入的实际案例 |
4.2.1 上升新所 |
4.2.2 “行走上海”微更新计划 |
4.2.3 北京大栅栏 |
4.3 国内公共艺术介入的实际案例分析 |
4.3.1 介入背景 |
4.3.2 介入内容 |
4.3.3 营造主体的参与程度 |
4.3.4 公共艺术介入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介入的系统性营造策略 |
5.1 公共艺术介入的体系构建 |
5.1.1 深化启蒙教育机制 |
5.1.2 强化专业人员素质培养机制 |
5.1.3 构建市场引导制衡机制 |
5.1.4 优化政府决策机制 |
5.2 公共艺术介入的发展策略 |
5.2.1 以人为本的功能策略 |
5.2.2 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
5.2.3 场所文化的营建策略 |
5.3 公共艺术介入的营造策略 |
5.3.1 公共艺术品布局 |
5.3.2 作品策划与设计 |
5.3.3 公共艺术资金来源 |
5.3.4 介入导则的制定 |
5.3.5 反馈平台的搭建 |
5.3.6 公共艺术品的维护与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可实施性探讨 |
6.2.1 本文的创新点 |
6.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3 可实施性探讨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说明 |
一、论文 |
二、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比较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方法 |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国家空间理论 |
(二)城市治理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优化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方法介绍 |
2.1 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城市群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 |
2.1.2 “一带一路”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2.2 理论方法介绍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善治理论 |
2.2.3 建构主义 |
2.2.4 Theil指数及其应用研究 |
第3章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优化研究 |
3.1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概况 |
3.2 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主体及治理的主要矛盾 |
3.2.1 政府供给:行政区划约束造成协调不畅 |
3.2.2 市场供给:利益至上使得供给碎片化 |
3.2.3 第三部门供给:“弱社会”导致参与非常态化 |
3.3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的善治设计 |
3.3.1 善治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3.3.2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善治逻辑 |
3.3.3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善治设计 |
第4章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
4.1 指标体系建构与数据来源 |
4.1.1 评价对象分组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2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数据处理 |
4.2.1 标准化处理 |
4.2.2 权重确定 |
4.2.3 Theil指数及其分解 |
4.3 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综合测度 |
4.3.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的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 |
4.3.3 珠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 |
第5章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传输优化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
5.1 建构主义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输转型升级 |
5.1.1 府际合作优化文化传输的顶层设计 |
5.1.2 制度建设增强转型升级的行政保障 |
5.1.3 地缘辐射弱化文化传输的现实阻力 |
5.1.4 协同效应鼓励转型升级的多元参与 |
5.2 建构主义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输困境 |
5.2.1 吸引力有待加强,同化严重、创新不足 |
5.2.2 文化发展过分依赖政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
5.2.3 文化转型升级在新全球化背景下推行的困难性 |
第6章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善治理论框架下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供给 |
6.1.1 政府组织内部公共服务协同创新 |
6.1.2 政府与其他组织间公共服务协同创新 |
6.2 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协同优化 |
6.3 文化传输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 |
6.3.1 文化的多样性与整合性 |
6.3.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6.3.3 全球化与去全球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设计与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设计与思路 |
2 理论渊源: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的内在机理 |
2.1 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的内在要求 |
2.1.1 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2 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特征 |
2.1.3 公共体育服务的分类 |
2.1.4 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
2.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理论支撑 |
2.2.1 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 |
2.2.2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体系 |
3 社会转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的时代背景 |
3.1 政府职能转变 |
3.1.1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手段 |
3.1.2 服务型政府建设 |
3.2 经济体制转型 |
3.2.1 市场化改革 |
3.2.2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3.3 文化体制转型 |
3.3.1 文化体制改革 |
3.3.2 文明法治社会逐步完善 |
3.3.3 休闲文化时代的到来 |
4 现状剖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调研 |
4.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 |
4.1.1 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
4.1.2 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 |
4.1.3 体育场地供给情况 |
4.1.4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 |
4.1.5 社会体育指导员供给 |
4.1.6 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投入 |
4.2 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 |
4.3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
4.4 不同区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探析 |
4.4.1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4.4.2 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4.4.3 湖南省衡南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4.5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4.5.1 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 |
4.5.2 市场供给存在的缺陷 |
4.5.3 第三部门供给面临的困难 |
4.5.4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 |
5 多元主体: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的必然选择 |
5.1 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优势 |
5.2 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
5.2.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政府 |
5.2.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二——市场 |
5.2.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三——社会 |
5.3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启示 |
5.3.1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 |
5.3.2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发展的启示 |
6 合作共赢: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的模式构建 |
6.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可能模式 |
6.1.1 政府为主的合作供给模式 |
6.1.2 市场为主的合作供给模式 |
6.1.3 社会为主的合作供给模式 |
6.1.4 社区自治型供给模式 |
6.2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合作关系 |
6.2.1 主导与被主导关系 |
6.2.2 相互竞争的关系 |
6.2.3 相互合作的关系 |
6.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优化选择 |
6.3.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优化机制 |
6.3.2 强化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中政府的责任 |
7 政策建议: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的实施方略 |
7.1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
7.1.1 转变政府职能,激励与支持公共体育服务合作供给 |
7.1.2 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
7.2 构建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
7.2.1 转变观念,政府统包统揽转变为多元主体合作供给 |
7.2.2 明确主体责任,规范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 |
7.2.3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供给 |
7.2.4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7.3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 |
7.3.1 制定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律与配套制度 |
7.3.2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7.3.3 强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监督机制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2.1 研究创新 |
8.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10)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以L镇光伏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关于扶贫模式的研究 |
1.3.1 救济式扶贫模式研究 |
1.3.2 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 |
1.3.3 劳务输出型模式研究 |
1.3.4 其他常见模式研究 |
1.3.5 产业扶贫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关于参与式治理的相关理论 |
2.1 治理的研究背景 |
2.2 参与式治理理论 |
2.3 参与式治理的特点 |
2.3.1 参与治理的民主性 |
2.3.2 参与式治理的信息获取 |
2.4 有效参与治理的要件 |
2.4.1 公民主体性 |
2.4.2 政治经济相关性 |
2.4.3 “法治政府” |
3 陕西省L镇光伏产业扶贫的背景及现状 |
3.1 L镇光伏产业扶贫项目背景 |
3.2 L镇产业扶贫的主体及作用 |
3.2.1 政府在扶贫中的参与及作用 |
3.2.2 营利性企业在扶贫中的参与及作用 |
3.2.3 贫困户在被扶中的行为与意识 |
3.3 L镇光伏产业的扶贫效果 |
4 参与式治理下产业扶贫运作的困境 |
4.1 政府治理中能力不足 |
4.1.1 权力配置不合理 |
4.1.2 财政资金不足 |
4.2 营利性企业的性质及扶贫中的弊端 |
4.2.1 企业与贫困户目标需求不同 |
4.2.2 企业自有资金有限 |
4.3 贫困户资金缺乏 |
5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路径选择 |
5.1 政府重新配置权力 |
5.1.1 强化“村两委”基层治理能力 |
5.2 产权型利益合作机制 |
5.2.1 以契约形式签订合同 |
5.3 自我致富能力的提升 |
5.3.1 政府观念引导与政策吸引并行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探讨非营利组织:我国区域文化建设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陈思.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孔子学院的社会组织形象研究 ——基于建设者故事文本的分析[D]. 张丽琳. 山东大学, 2020(11)
- [3]拉萨市城关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 杨舟. 西藏大学, 2020(07)
- [4]政府培育扶持对社区基金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基于49家社区基金会的实证分析[D]. 毕荟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城市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研究[D]. 白丽君.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8]中国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优化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D]. 顾辰影. 天津大学, 2019
- [9]转型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D]. 刘次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以L镇光伏产业为例[D]. 任倩.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