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及市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0)在《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一个以1个或1个以上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定数量的大城市或都市圈为构成单元,依托互联互通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各城市功能定位较为明确、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较为完备和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密集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是指在市场、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和城市群上级政府等多元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城市群内部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交往日益紧密、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空间内的配置格局不断优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快速发展,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为代表的城市群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城市群正逐渐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不过,我们在看到我国的城市群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城市群在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同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群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地区间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日渐凸显,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尽完善。政府和市场是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两大动力,府际关系是影响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府际关系的实质是政府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关系。央地之间的事权配置结构和财权划分格局会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权限、决策动机和行为策略产生深刻地影响,并由此塑造出特定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格局,进而影响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协调好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群上级政府与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和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困境的生成,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中央政府主导实施的行政分权改革和财政分权改革所引发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格局的深刻变革、纵向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事权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统筹力度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群是一个包含多个行政区的经济区,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空间内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以及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而行政分权改革引发的地区间的政策壁垒阻碍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空间内的合理流动,财政分权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拥有了开展无序竞争的能力与强烈动机,不利于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的构建。同时,由于纵向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事权配置的不合理和城市群内部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均衡所引发的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使得城市群内部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格局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进而制约了城市群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此外,伴随行政分权改革和财政分权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统筹力度也随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的转变,现有的与行政区经济相适应的纵向政府间的事权配置与财权划分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制约了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如何选择有效的城市群治理模式来破除地区间的政策壁垒并弱化各地方政府开展恶性竞争的能力与动机,不断提升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而构建起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运行格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群治理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城市群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和城市群上级政府是城市群治理体系中的核心治理主体,城市群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依靠城市群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和城市群上级政府的共同推动。目前,我国城市群治理所采用的主要治理模式是以城市群内部的各地方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而对于以城市群上级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治理模式的探究相对较少。由于城市群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参与府际协作治理的意愿和动机不尽一致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在府际协作中可能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策略,致使府际协作治理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成效的发挥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在不断提升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探寻和运用以城市群上级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治理模式,通过推动以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模式和以城市群上级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治理模式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构建双重治理机制来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区域治理是一项由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的治理活动,区域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和区域上级政府是区域治理体系中的核心治理主体。在当前我国区域治理的实践中,因纵向政府间事权配置的不合理所引发的与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治理权限运行的碎片化以及因纵向政府间财权划分的不尽合理所引发的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竞争关系,是阻碍我国区域治理难题化解和区域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整合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治理难题的化解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密切协作,也需要由区域上级政府对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与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事权和财权进行必要的整合,以此来弱化区域内部碎片化的事权和财权运行格局给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带来的阻碍,进而更好地推动区域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在学界现有整合治理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概念,并尝试从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视角来化解城市群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水平。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是一种由区域上级政府对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与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事权和财权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断强化区域上级政府在区域治理和区域发展上的统筹与协调能力,以此来改变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的决策动机和行为策略,不断提升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区域上级政府与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之间决策和行为上的协同性,进而实现特定治理目标的区域治理模式。作为一种由区域上级政府主导实施的区域治理模式,纵向府际整合治理可以为我国的城市群特别是市场机制发育不太成熟、各地方政府参与府际协作治理的意愿相对较弱的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可行的治理路径。将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应用于城市群治理中,由城市群上级政府对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事权和财权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断强化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统筹与协调能力,有助于弱化各地方政府制造政策壁垒和开展无序竞争的能力与动机,不断提升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以此来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空间内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不断提升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目标。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是运用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来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两大基本路径。其中,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是由城市群上级政府对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事权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断强化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上的事权,以此来弱化各地方政府制造政策壁垒和开展恶性竞争的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而构建起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事权运行格局的整合治理举措。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的手段包括城市群地方政府规划权限整合、城市群内部省际或市际交界地区管理权限整合、城市群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权限整合、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整合等。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是由城市群上级政府对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部分财税政策制定权限和财税收入分配权限进行适度的整合,以此来弱化各地方政府制造政策壁垒和开展恶性竞争的动机,不断缩小各地区财力上的差距,进而构建起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财权运行格局的整合治理举措。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手段包括城市群地方政府财税政策制定权限整合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分配权限整合等。由于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是由城市群上级政府在我国现有的纵向政府间职责划分格局下推动实施的,现有的纵向政府间职责划分格局会对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运行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运行必然会对地方政府之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因而府际争议的出现可能难以避免。为此,需要通过不断变革和优化我国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划分格局、构建规范化的城市群府际争议解决机制并将城市群作为地方政府部分类型政绩考核的基本单位等手段来推动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作为一种由城市群上级政府主导实施的城市群治理模式,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城市群上级政府对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的部分事权和财权整合的力度要适度,整合的时机要适当,要注意保护好各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群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注意将以城市群内部的各地方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和以城市群上级政府为核心治理主体的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来构建起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双重治理机制,进而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雷巧[2](2020)在《基于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率在过去的五年间平均每年提升1.2%,共计8000多万农村地区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三农领域的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金融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它能够带来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同时也推动了金融领域的繁荣。荆州市每年新增城镇化人口数量高达7.87万,年均增长率为1.47%。但是荆州市金融供给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明显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共计分为6大部分。第1章,绪论,重点概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设计了本文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2章为农村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主要而言,有聚集-扩散理论、三元结构理论、小城镇理论。农村金融理论方面主要涉及到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哈耶克局部知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3章分析了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现状。一是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析了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现状;二是通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析了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现状;三是分析了几种基本的民间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现状。第4章分析了荆州市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投融资方式单一。三是金融服务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四是地方金融信用环境建设不够完善。第5章提出了增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力度的对策。一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区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引导和支持民间金融发展,逐步建立涵盖各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民间金融的业务范围。三是完善信贷服务,丰富金融产品。四是持续推动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政府必须着力创建良好的地方信用环境,以最大限度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的较快发展。第6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述。
李卓珂[3](2019)在《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商业网点在拉动消费、连接生产、促进城镇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即将进入高阶城镇化阶段,城镇化“后半场”注重“提质”,走精细生长之路,城镇的个性需要得到尊重,市场引导性加强,规划管控弹性加大。作为城镇体系基础的小城镇,需要积极适应这场变化,发展路径从强调发展产业经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建设时代,开始转为强调人居环境、注重文化传统的城镇软环境配套;从规模扩张、建设为主导转化为立足生态、精明增长;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人工到智能;城镇“流空间”(space of flow)逐步取代“场空间”(space of place),小城镇的底部能量被激发,自下而上地推动着城镇发展。作为专项规划的商业网点规划在主导思维上应与时俱进,从惯有的自上而下的城镇行政层级配套网点,到重新审视城镇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理清发展流,逐步加强底部作用的规划意识,主动适应以人为本的城镇时代发展脉络,突出顺势而为的哲学智慧。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分析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进行重新省视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促进小城镇商业网点发展的相关流量元素,提出了“重构1体系,更新5策略,创新6要点,拓展3领域”的流定思路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框架。该框架构建适应流定规划思路的规划新体系,通过整理网点有形要素、网点无形要素、流量与用地的关系、人本化强化商业服务、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和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6个技术支持,结合对“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在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圈、市场、社区商业和“微”商5个层面总结出规划策略,并以“商业+”的形式结合旅游、交通、园区进行商业网点拓展研究。通过该框架,整理明晰了小城镇商业网点繁杂的内容,基于活动的“流”元素,运用以流定型的商业网点规划技术旨在丰富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层次,涵盖更多的服务元素和融入灵活的机制,同时结合城镇的热力空间,将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使商业网点配套能立足长远,以人文本,适应发展,以城镇特色强商业,使小城镇的商业网点更具生命力。论文最后介绍了米易县商业网点规划的实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商业网点体系框架进行了模拟,对前文探索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
程芳欣[4](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认为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董姝娜[5](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陈海明[6](2015)在《中国城乡的复合双重结构 ——唐宋以来城乡发展脉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关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认识,一些研究会不自觉的应用源于西方历史经验抽象而成的“城乡二分”模式,其结果通常是把农村和城市分置开来纳入到一个“技术性解决”的问题思路之中。而随着城乡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城乡文化意识的日渐融合,又不断有研究通过新的方式来定义城乡。但根本问题是,我们已经难以摆脱将经典的现代化或城市化模式视作现实之背景,而城中村、农民工、钟摆流动等种种模式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仅仅是有待改造的“他者”。相关的研究寻求的是如何为这种想象中的现代化在城市和农村土地上找到可持续生长的实在空间,实在的现象转变成了如何去接近并检验西方“原生现代化”的理论素材。以往的研究指向并强化了农村成为一个问题空间的社会记忆,而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断层是这个问题的导火索。但是,农村的迟滞或城乡割裂之所以成为问题,或许根本就不是这两者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同时是农业人口大国在面对西方“现代性”所体现出的“城市偏向”问题的一种折射。在中国,这尤其表现为19世纪以来通商口岸和近代城市的发展所导致的“城市优越感”。从时空连续统的角度来看,过去历史中的某种“常量”恐怕才是纠葛城乡发展问题的真正所在。即便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在全球维度中实现了巨大飞跃,实现了年均1%数量增长的快速增长,21世纪的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农占绝大多数的社会传统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三农问题压力依旧、半城半乡现象普遍、城乡之间农村人口的流动频繁、区域发展差异显着。为揭示中国城乡的复杂性和内生性,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就当代中国城乡的多维复杂想象,阐述从传统城乡关系进行解释的思路。回顾城乡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确定本文的研究初步假设、研究的时间范畴和具体思路。第二章,由唐转宋的城乡互动发展。从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出发,以经济和空间分析为脉络,阐述这一时期一体多元的城乡互动特征和农业资本循环积累的形成机制。第三章,历明至清的城乡整合一体。从城市体系和市镇体系出发,着重分析人地资源矛盾突出的明清社会,城乡空间聚落演变的主要特征,以及民间社会组织对城乡社会整合的作用。第四章,历史结构:内生的城乡双重结构。梳理传统中国城乡发展脉络,进而阐述其城乡关系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第五章,时代结构:外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传统城乡脉络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现代中国城乡发展脉络,阐述现代化背景下城乡关系的一般特征。第六章,结论与不足。比较历史结构与时代结构,阐述城乡复合双重结构的解释框架。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7](2014)在《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3.1浅谈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中的横向联系功能关于农村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曾在1983年撰文作过初步探讨(见《经济学周报》,1983年9月5日)。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呢?我认为主要是通过集镇商业在农村市场上的横向联系功能来实现的。本文特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13.1.1农村市场的崛起与集镇商业的发展集镇商业,是农村集镇上所有商品交换活动的统称,既包括生活资料的流通,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流通。从所有制的成分去分析,既有国营的,又有集体的、个体的和各种联营性质的商业活动;从流通环节去考察,既有专门的批发
朱海强[8](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在占我国全部人口四分之一、国土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广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西部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玉林模式”为个案,比较分析“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异同,总结玉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7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5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第二章从普遍意义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全章首先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并结合玉林的具体情况,说明玉林面临着与西部广大地区同样的发展困境。第三章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当代玉林城乡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本章首先从百年前的近代追溯了当代玉林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次介绍了建国之后玉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玉林城市经济与城乡关系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先后经历了“玉林经济体制改革”到“农民办市”再到“县域经济发展”,最后是“玉林模式”的形成。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上探索了“玉林模式”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所具有的内涵、特点、实效,以及与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都模式”之间的异同点。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对“玉林模式”之于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王雅红[9](2010)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可以达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故而在城市发展的速度、范围、途径和道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本文以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城市学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并选取石河子市、博乐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地为样本,对其城镇化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考察了它们城镇发展不同的道路和途径,形成了对三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认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城市化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多元要素理论”和“区位复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从城市化主体、城市化要素和城市化动力三大系统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搭建了理论的平台。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模式的个案分析。在第三章里,主要分析了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嵌入”式移民城市的模式类型,指出其“即时城”的城市化特点,并分析了此类城市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意义。第四章是对新疆博乐市城市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化要素和指标的分析,指出其边疆口岸城市的发展类型,总结了其“核心——边缘”的城市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口岸城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实践为例,分析了“生态移民”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并就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意义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针对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所做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孙弘[10](2009)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组合、集聚、扩散、渗透的相互作用形态,体现为城乡之间在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投资和市场交换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是要素在城乡各个经济主体之间流动与配置的一种状态,从时间维度分析是城乡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结构状态转化的一种演进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受到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呈现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一般规律性特征,比如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长期以来对城市发展的偏向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制度安排等因素;也具有特殊性,体现在重工业发展的历史因素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东北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强化,以资源型工业发展为主的产业模式,大型装备制造业高资本密集化发展方式以及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因素不断强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产业、城乡消费与投资、城乡要素市场等出现结构性失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因而,要实现东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认清城乡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研究制约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从而以有效的途径实现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空间范围内分布、占有和变化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利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及其它相关理论,阐释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演进过程中体现出的特殊性,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说明城乡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点和表现出来的非均衡阶段性特征,将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村工业化作为破解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内生力量,强调以中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外部推力,以此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找能使农村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使城乡两个系统能彼此协调,在相互调整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本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背景、研究的学术与实践价值,阐述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基本框架、主要研究方法等。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本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进行归类分析与评价,以及相关理论对本论文研究的启示。第二章、第三章与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第二章分析了东北城乡经济关系从萌芽、形成、发展、延续的演进过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东北城乡经济关系的特殊性。这一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铺垫作用。第三章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东北城乡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并进行分类总结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东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第四章则在前三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促进东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形成机制问题。本文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县城为核心的中小城镇发展是外在推力,只有内力与外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第五章总结了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并研究了国内外经验对东北地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从东北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性出发,提出实现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对策。结论部分概括总结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提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相关研究课题的发展趋势,以使未来的研究更加完善、系统。
二、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及市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及市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五、有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纵向府际整合治理:一种区域治理模式 |
第一节 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提出的背景 |
一、我国区域治理的基本现状 |
二、当前我国区域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
第二节 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
一、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
二、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运行逻辑和运作方式 |
一、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运行逻辑 |
二、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运作方式 |
第四节 纵向府际整合治理在我国城市群治理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将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应用于我国城市群治理的必要性 |
二、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模式在我国城市群治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主要困境 |
第一节 城市群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一、城市群的提出 |
二、城市群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群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一、我国城市群产生的背景 |
二、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一、不同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 |
二、中西部城市群内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
三、城市群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地区间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日渐凸显 |
四、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不尽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群协调发展困境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困境的生成逻辑 |
一、行政分权改革引发的地区间政策壁垒阻碍了人口和要素的合理流动 |
二、财政分权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拥有了开展无序竞争的能力与强烈动机 |
三、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致使人口和要素空间配置失衡问题加剧 |
四、城市群上级政府的统筹力度不足阻碍了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
第二节 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治理路径选择 |
一、城市群府际协作治理 |
二、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 |
第三节 运用纵向府际整合治理推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
一、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 |
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构建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事权运行格局 |
第一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的缘起 |
一、城市群内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
二、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的生成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受阻 |
三、城市群区域性公共事务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
四、城市群省际或市际交界地区通常成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洼地 |
五、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 |
第二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的基本逻辑和主要手段 |
一、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的基本逻辑 |
二、城市群地方政府事权整合的主要手段 |
第三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规划权限整合 |
一、制定跨省域城市群规划法和省域内城市群规划条例 |
二、不断增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适用性 |
三、编制和实施城市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四、编制和实施城市群专项规划 |
五、实施城市群内部各地方政府间规划变更承诺制度 |
第四节 城市群内部省际或市际交界地区管理权限整合 |
一、统一编制城市群内部省际或市际交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二、在部分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省际或市际交界地区设立城市群协调发展示范区 |
第五节 城市群部分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权限整合 |
一、城市群部分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权限整合的必要性 |
二、城市群部分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权限整合的手段 |
第六节 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整合 |
一、不断优化城市群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
二、建立和健全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
三、强化城市群上级政府在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职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构建有利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财权运行格局 |
第一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缘起 |
一、碎片化的财税管理权限给城市群协调发展带来的阻碍 |
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缘起 |
第二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基本逻辑和主要手段 |
一、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基本逻辑 |
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权整合的主要手段 |
第三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财税政策制定权限整合 |
一、地方政府利用财税政策制定权限进行无序竞争的主要手段 |
二、城市群地方政府财税政策制定权限整合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城市群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分配权限整合 |
一、建立健全城市群内部地方政府间税收分享制度 |
二、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推动设立城市群协调发展基金 |
三、推动实施城市群内部地方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群纵向府际整合治理能力的提升 |
第一节 不断变革和优化我国纵向政府间职责划分格局 |
一、依据各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来划分各级政府职责 |
二、减少纵向政府间共同财政事权数量并规范共同财政事权运行 |
三、不断提升我国纵向政府间职责划分的法治化水平 |
四、建立纵向政府间职责划分格局动态调整机制 |
第二节 构建规范化的城市群府际争议解决机制 |
一、谈判 |
二、调解 |
三、仲裁 |
四、诉讼 |
第三节 以城市群为单位对地方政府部分类型的政绩进行考核 |
一、以城市群为单位对地方政府部分类型的政绩进行考核的必要性 |
二、适合以城市群为单位进行考核的地方政府政绩类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基于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2 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2.1 聚集-扩散理论 |
2.2.2 三元结构理论 |
2.2.3 小城镇理论 |
2.3 农村金融理论 |
2.3.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3.4 哈耶克局部知识论 |
第3章 荆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
3.1 商业性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
3.1.1 农村商业金融的功能和定位 |
3.1.2 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 |
3.2 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3.3 民间资本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3.3.1 农村民间资本金融的定位 |
3.3.2 民间资本金融支持情况 |
第4章 荆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
4.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投融资方式单一 |
4.3 保险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足 |
4.4 地方金融信用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
第5章 金融支持荆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
5.1 建立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5.1.1 发展多元化融资模式 |
5.1.2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 |
5.1.3 加大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
5.2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
5.2.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
5.2.2 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
5.3 优化信贷服务,创新金融产品 |
5.3.1 优化信贷结构,放宽信贷条件 |
5.3.2 研发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产品 |
5.4 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载体 |
1.2.4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论 |
1.3.2 文献研究 |
1.3.3 实地调研 |
1.3.4 比较研究 |
1.3.5 信息技术应用 |
1.3.6 实例分析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5.1 流量定型 |
1.5.2 城镇个性与商业网点的耦合性 |
第二章 基础分析与研究 |
2.1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认识 |
2.2 国内商业网点发展历程总结 |
2.2.1 建国后商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商业网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3 国外商业网点发展建设经验 |
2.3.1 日本:交通设施促进都市商圈形成 |
2.3.2 美国:通过商业规划实现有效调控 |
2.3.3 法国:商业规划委员会的机构影响 |
2.4 流动定型理论研究综述 |
2.4.1 流动定型理论的提出 |
2.4.2 以流定型原理运用分析 |
2.5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理论分析方法 |
2.5.1 区位理论的分析 |
2.5.2 中心地理论的分析 |
2.5.3 周期性市场理论的分析 |
2.6 传统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 |
2.6.1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特点 |
2.6.2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的自审 |
2.6.3 传统商业网点规划函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商业网点规划的影响“流”解析 |
3.1 影响商业网点的外因子“流”分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人口流动 |
3.1.3 产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影响商业网点的内因子“流”分析 |
3.2.1 城镇经济流 |
3.2.2 城镇交通流 |
3.2.3 区块间商业网点 |
3.2.4 商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3.3 受城镇功能影响的商业“流”研究 |
3.3.1 旅游型城镇与客流 |
3.3.2 交通型城镇与物流 |
3.3.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流 |
3.4 小城镇的商业流动环境分析 |
3.4.1 小城镇商业网点要素环境 |
3.4.2 小城镇商业发展趋势研究 |
第四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优化研究 |
4.1 重构商业网点体系 |
4.1.1 传统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2 “流定”小城镇商业网点体系 |
4.1.3 两类商业网点体系对比分析 |
4.2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要点创新 |
4.2.1 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基础要素梳理 |
4.2.2 影响小城镇商业网点的无形要素 |
4.2.3 以“流”量定商业网点用地 |
4.2.4 以“人”为本强化商业服务 |
4.2.5 层级化统筹零售网点 |
4.2.6 流量化凸显城镇特色 |
4.3 “流”影响下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4.3.1 城镇规模与网点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2 人群密度与商业空间关系特点研究 |
4.3.3 差异地段的商业网点空间特点研究 |
第五章 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的策略建构 |
5.1 更新规划总则 |
5.1.1 转换定位视角 |
5.1.2 更新技术路线 |
5.1.3 优化空间结构 |
5.2 突出规划准则 |
5.2.1 城镇商业突出综合性 |
5.2.2 体系规划体现前瞻性 |
5.2.3 规划措施突出可操作性 |
5.2.4 规划注重地方特色挖掘 |
5.3 “流”定商业网点的策略研究 |
5.3.1 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
5.3.2 商业街(区)/商业圈规划策略 |
5.3.3 交易市场规划策略 |
5.3.4 社区商业规划策略 |
5.3.5 流动“微”商规划策略 |
5.4 商业网点的拓展 |
5.4.1 旅游产业孵化商业网点 |
5.4.2 物流交通促进网点聚集 |
5.4.3 园区经济衍生商业配套 |
第六章 商业网点规划技术实证研究——以米易县城为例 |
6.1 城区商业网点现状分析 |
6.1.1 米易县概况 |
6.1.2 商业网点现状及评价 |
6.1.3 POI数据分析城镇商业网点 |
6.1.4 发展城镇商业网点的流量因子识别 |
6.2 “流定”商业网点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 |
6.2.1 确定规划总则 |
6.2.2 商业网点布局 |
6.2.3 融合城镇特色 |
6.2.4 强化网点效用 |
6.3 小结 |
结论 |
1、本文基本结论 |
2、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
1.2.2 中心城市区域 |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
1.2.4 规划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
3.1.1 区域范围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城乡建设 |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3.2.1 城市“三生”空间 |
3.2.2 乡村“三生”空间 |
3.2.3 城乡“三生”空间 |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经济发展 |
4.1.3 社会基础 |
4.1.4 城镇体系 |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
6.2.1 模式建构 |
6.2.2 协调机制 |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
6.3.1 经济网络 |
6.3.2 社会网络 |
6.3.3 生态网络 |
6.3.4 基础设施网络 |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6 本章小结 |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7.1 传统规划回顾 |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
7.2.1 整体技术框架 |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着书籍类 |
期刊杂志类 |
学位论文类 |
会议论文类 |
外文资料 |
其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
二、扩散效应研究 |
三、扩散模型研究 |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
一、扩散主体研究 |
二、扩散环境研究 |
三、扩散方式研究 |
四、扩散调控研究 |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
第五节 点轴理论 |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贸易交流理论 |
三、市场竞争理论 |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
一、直接投资效应 |
二、规模经济效应 |
三、长期增长效应 |
四、产业集聚效应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中国城乡的复合双重结构 ——唐宋以来城乡发展脉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如何解释多维复杂的当代中国城乡 |
1.2 研究视角与初步假设 |
1.2.1 从“城乡二分”到“城乡多元存在” |
1.2.2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历史机制” |
1.2.3 初步假设: 城乡复合结构 |
1.3 研究思路与设计 |
1.3.1 研究的时间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由唐转宋的城乡互动发展 |
2.1 城市地区的集聚变迁 |
2.1.1 有限的融合发展 |
2.1.1.1 制度外的混合发展 |
2.1.1.2 差异化的发展水平 |
2.1.2 普遍的集聚扩张 |
2.1.2.1 附郭街区的不断形成 |
2.1.2.2 适应发展的厢坊制度 |
2.2 农村地区的广泛发展 |
2.2.1 草市的星罗棋布 |
2.2.1.1 差异化的地方类型 |
2.2.1.2 共通性的发展特征 |
2.2.2 市镇的聚散并行 |
2.2.2.1 局部地区的集聚增长 |
2.2.2.2 全国范围的分散格局 |
2.3 城乡互动的特征与机制 |
2.3.1 特征: 一体多元的城乡互动发展 |
2.3.1.1 经济和市场的互联 |
2.3.1.2 制度和空间的互通 |
2.3.1.3 政府和社会的互补 |
2.3.2 机制: 农业资本的循环积累 |
2.3.2.1 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 |
2.3.2.2 原材料开采与农具提升 |
2.3.2.3 农业相关产业链的延展 |
2.3.2.4 知识技术的广泛传播使用 |
2.3.2.5 小结 |
第三章 历明至清的城乡整合一体 |
3.1 城市体系的停滞不前 |
3.1.1 数量规模的总体有限 |
3.1.1.1 城市密度的低位缓增 |
3.1.1.2 有限的人口经济容量 |
3.1.2 行政集聚的弱化分离 |
3.1.2.1 脱离行政等级的发展 |
3.1.2.2 中心职能的逐步转移 |
3.2 市镇体系的连续扩大 |
3.2.1 农村-市镇连续体 |
3.2.1.1 数量和质量的耦合增长 |
3.2.1.2 农村-市镇的连续市场体系 |
3.2.1.3 农村-市镇的紧密社会体系 |
3.2.2 市镇-城乡共同体 |
3.2.2.1 官府和民间的公共领域 |
3.2.2.2 城乡文化观念的助推器 |
3.2.2.3 自发性的社会空间秩序 |
3.3 城乡一体的特征与机制 |
3.3.1 特征: 多元一体的城乡社会整合 |
3.3.1.1 多元兼容的水平流动 |
3.3.1.2 四民不分的垂直流动 |
3.3.2 机制: 社会组织的弹性积累 |
3.3.2.1 宗族组织的拓展 |
3.3.2.2 政权建设的延伸 |
3.3.2.3 中心性整合机制 |
3.3.2.4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结构: 内生的城乡双重结构 |
4.1 秦汉时期社会系统的政治建构 |
4.2 唐宋时期经济空间的系统耦合 |
4.3 明清时期社会组织的互构博弈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时代结构: 外生的城乡二元结构 |
5.1 新中国以前的局部整合 |
5.2 改革开放前的刚性整合 |
5.3 改革开放后的刚性整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一) 城乡融合 |
(二) 城乡统筹 |
(三) 城乡一体化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梳理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列宁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发展 |
(一) 毛泽东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邓小平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三) 江泽民的城乡融合思想 |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城乡融合思想发展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
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两个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
(二) “三农”问题的凸显 |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
(四) 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五) 农村发展滞后,与城市的差距拉大 |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性 |
(一) 地理环境的恶劣 |
(二) 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 |
(三)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
(四) 封闭性自给经济导致先天基础不足 |
(五) 制度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 |
(一) 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二)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能否顺利推进 |
(三) 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长时段考察:从历史到现实 |
一、近代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1840-1949年 |
(一) 近代玉林城乡的空间架构:村——镇——城 |
(二) 近代玉林的城市人口 |
(三) 近代玉林地区圩镇的崛起 |
二、改革开放之前玉林城乡发展:1949 -1978年 |
(一) 建国初期玉林城乡行政建制的变化 |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口的起伏变化 |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
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乡关系的新发展:1978-2012年 |
(一) 1978-1992的玉林城乡体制改革 |
(二) 1992-2002的“农民办城市” |
(三) 2002-2009年玉林城乡关系的变革 |
(四) 2009至今“玉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玉林模式”分析 |
一、“玉林模式”的内涵 |
二、“玉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三、“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玉林模式”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
一、以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
二、以工扶农,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 |
三、以商促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两旺 |
四、加强城乡各方面的对接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五、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现状 |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模式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
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三 、城市化的模式 |
四、城市化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模式 |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
第三章 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
一、石河子概况 |
二、石河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
三、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
四、"即时城"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
第四章 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
一、博乐概况 |
二、博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
三、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
四、全球化时期的边疆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
第五章 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
一、阿克塞概况 |
二、阿克塞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
三、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
四、"生态移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 |
第六章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
一、要不要"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
二、"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
三、"城市生活化"还是"生活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实质 |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启示 |
第一节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乡之间要素占有的协调 |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协调 |
三、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关系由不平衡向平衡过渡的过程 |
第二节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三、对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
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对本论文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演化进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形成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前的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延续 |
一、城乡两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减弱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
二、城乡两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处于相对稳定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
三、城乡两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出现强化和扩大的趋势(20 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 世纪初期)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关系发展失衡的现状 |
一、城乡产业发展不均衡 |
二、城乡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均衡 |
三、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 |
四、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 |
五、城乡投资不均衡 |
六、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不协调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及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 |
一、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聚类实证分析 |
三、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制约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 |
二、制度因素的影响 |
三、城镇化的影响 |
四、农业发展滞后影响 |
五、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的影响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一——发展现代农业 |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
二、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 |
三、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二——农村工业化 |
一、农村工业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 |
二、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
三、东北地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之三——县域经济 |
一、县域经济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东北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
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激励机制 |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约束机制 |
三、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自我调节机制 |
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公平机制 |
五、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
第五章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及对东北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发达国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二、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三、拉美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教训 |
四、国际经验与教训对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一、江苏省苏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二、浙江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三、广东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四、国内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对东北的启示 |
第六章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
一、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
二、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流转 |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分配制度 |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 |
四、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
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
六、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七、以市场化推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政府协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
二、强化政府功能是政府协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 |
三、强化部门协调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 |
第四节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
二、实现农村工业化,推动中小城镇发展 |
三、发展农村服务业,繁荣农村经济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小城镇商业中心及市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纵向府际整合治理的视角[D]. 陈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基于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 雷巧. 长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流动定型理论的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研究[D]. 李卓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中国城乡的复合双重结构 ——唐宋以来城乡发展脉络的启示[D]. 陈海明. 南京大学, 2015(06)
- [7]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13专题研究[A].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 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2014
- [8]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朱海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 王雅红. 兰州大学, 2010(09)
- [10]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 孙弘.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