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薛凤冠[1](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吕增艳[2](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徐金梅[3](2020)在《毛泽东革命观研究》文中认为革命问题是毛泽东一生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革命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毛泽东革命观既是引导近代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以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点,尝试梳理毛泽东革命观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厘清革命概念的涵义,探析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进而阐明毛泽东革命观所具有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毛泽东革命观是在多种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其革命的理想追求是改造中国与世界,革命的道路选择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的具体步骤是“两步走”战略。毛泽东革命观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有着区别于其他革命理论的特征——鲜明的人民性、坚定的阶级性和高度的实践性。在毛泽东革命观的发展过程中,革命对象的变化是其萌芽、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其萌芽阶段,毛泽东对于革命的认识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于革命对象的认识还未清晰;在其发展成熟阶段,于不断的斗争探索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应当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题由“革命”转向了“建设”,阶级矛盾已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毛泽东对革命对象的认识出现的偏差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总体而言,毛泽东革命观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应当得到承认的。同时,毛泽东革命观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应得到重视。
郭超飞[4](2020)在《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逻辑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哲学版本。在唯物辩证法形成与发展的时空及情景转换中确定理论参考系,回到毛泽东选择与接受、实践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历史情景中,试图以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逻辑作为研究对象来管窥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中国化的内在形成机理,彰显“中国化”对于唯物辩证法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源头是唯物辩证法,理解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必须展现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发生逻辑。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境界上批判改造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实现辩证法的科学革命。恩格斯深入到自然科学的理论领域,具体阐释自然辩证法。列宁结合俄国革命的现实实践,尝试利用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资源,着手建立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独特贡献的揭示中明晰唯物辩证法中国化的理论起点。在辩证法传播的中国客观历史条件与青年毛泽东的世界观转向过程中求索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何以中国化的深层动因。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而终于找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接受辩证法及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在经历多次失败和彷徨后,才抛弃了以前的客观唯心论、唯我论、心物二元论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是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的实践逻辑。毛泽东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找寻中国革命主体力量,探索中国革命的方式,提出人民军队建设的制度架构,通过对党内存在的各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等形而上学的斗争及在对中国革命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最终形成,其实质是辩证法的认识论。通过对毛泽东唯物辩证法理论形态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的实践面向、认识论和辩证法统一的理论内涵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定位的阐释,揭示毛泽东唯物辩证法在认识论维度上,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和矛盾不平衡发展的具体特殊性上推进了唯物辩证法的自我理解,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杨丽[5](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罗雨雨[6](2020)在《《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了多重探索,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和文化建设思想,由此提出中国要走适合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它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整顿前后,《论十大关系》就对邓小平的工作和思想活动产生影响。在五十年代后期,邓小平在党内外积极宣传《论十大关系》讲话精神。在全面整顿时期,邓小平从《论十大关系》中汲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和文化建设思想来指导经济整顿、国防工业整顿、农业整顿和文艺工作整顿。在邓小平理论的萌芽阶段,邓小平紧密结合《论十大关系》讲话基本思想和工作思路,首先针对“两个凡是”和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左”的思想领导全党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并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三大时期,邓小平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参照《论十大关系》体系化的思想来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我们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了邓小平理论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发展。新时代研究《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深化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认识,同时可以使我们对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避免中国发生苏联式历史悲剧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另一方面,这将深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通过完善社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刘成喆[7](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孔祥艳[8](2019)在《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文中提出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
李艳丰[9](2019)在《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巨人,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必须承认,他兼具文韬武略,百年难得一见。人们对他的文章、诗词、书法等皆推崇备至。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指导思想,并被继承与发展。然而由于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引发了巨大的争论,把毛泽东不重视制度建设作为解释其晚年失误的一个原因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就使得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一种误解:毛泽东的一生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很少提及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更有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此为突破口,断章取义地大肆攻击毛泽东“要人治,不要法治”,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等等。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毛泽东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始终在探索党的制度建设,始终致力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学说中国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正是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建设,才能够组建坚强的党和强大的人民军队,才能够夺取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也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打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毛泽东开始进行党的制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讲,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成果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为后来党的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还原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并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其一,探求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源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基础。列宁在此基础上,结合俄国革命实际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进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毛泽东在继承他们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开始了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其二,梳理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从成熟再到新的发展,从曲折发展到走进误区,都与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针对革命任务的需要和客观革命环境,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对推进的党的制度建设,推进革命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曲折发展和失误时期,依然提出过一些建设性的思想。其三,阐述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注重制度化安排,形成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思想、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思想、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思想、党的监督制度建设思想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建设思想等相对完整和严密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体系。其四,解析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内在运行机理。主要涉及毛泽东对党的制度的属性判断(人治还是法治),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性善还是性恶),制度建设的公平抉择(程序还是实质),制度运行的关键(平衡与失衡)等。其五,对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进行评价和反思以及启示探讨。文中客观评价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认为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中国化的先河,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文章还总结了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可见,毛泽东不仅拥有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而且其思想内容很丰富,指导作用很大,地位很重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王敏[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认为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二、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毛泽东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
2 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 |
2.1 作为核心概念的“革命” |
2.2 毛泽东革命观的基本构成 |
2.3 毛泽东革命观的思想根基 |
2.4 毛泽东革命观的鲜明特征 |
3 毛泽东革命观的形成与发展 |
3.1 社会反思中的思想萌芽:五四运动前的毛泽东革命观 |
3.2 斗争探索中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
3.3 客观条件变化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
4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
4.1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 |
4.2 毛泽东革命观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2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源头:唯物辩证法 |
2.1 马克思对思辨辩证法的超越 |
2.2 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阐释和发展 |
2.3 唯物辩证法的列宁主义阶段 |
3 青年毛泽东接受唯物辩证法的进程 |
3.1 青年毛泽东的世界观的杂糅与冲突 |
3.2 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3.3 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转变 |
4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的实践逻辑 |
4.1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萌发 |
4.2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
4.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运用 |
5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国化的独特阐释与价值 |
5.1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的实践面向:革命经验的理论化与教条主义的批判 |
5.2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涵: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5.3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
4.3.1 敢于斗争 |
4.3.2 善于斗争 |
4.3.3 勇于胜利 |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
4.4.1 理论批判 |
4.4.2 实践批判 |
4.4.3 自我批判 |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
一、调整产业结构 |
二、调整工业布局 |
三、变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 |
一、精简机构 |
二、发展与多党派合作关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一、向外国学习 |
二、贯彻“双百”方针 |
第四节 《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 |
一、为新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供了理论框架 |
二、为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
小结 |
第二章 《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整顿前后的思想影响 |
第一节 整顿前的思想活动 |
一、按中国情况写中国的文章 |
二、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
第二节 全面整顿 |
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二、发展国防尖端科技 |
三、农业是基础 |
四、要百花齐放,不要一枝独放 |
小结 |
第三章 《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萌芽的影响 |
第一节 全面拨乱反正 |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 |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
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
二、对内改革 |
三、对外开放 |
四、坚持中国式现代化 |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小结 |
第四章 《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影响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一、一心一意搞建设 |
二、共同富裕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
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
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三、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四、“一国两制” |
五、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研究《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影响的意义 |
第一节 深化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认识 |
一、《论十大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
二、《论十大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提供思想养料 |
第二节 回答社会主义中国不会重复苏联错误的问题 |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受住了九十年代国际风云的考验 |
二、中国依然不会是苏联 |
第三节 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体系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健全完善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
4. 拨乱反正时期 |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
一、“人心即天命”的世界观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一、民主革命基本思想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的形成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 |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特殊道路 |
一、中国红色政权理论 |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
三、毛泽东对托、陈取消主义的批驳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二、反对本本主义 |
三、从斗争实践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
一、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
二、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
三、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
四、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第四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
一、“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两论”创作的理论准备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 |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头 |
二、认识是随实践逐渐深入的过程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四、对两类错误认识和两类错误倾向的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与选择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多方面展开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思想在军事方面的系统展开 |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
三、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三、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运用 |
第一节 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唯物主义判断 |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 |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哲学意义 |
三、唯物史观的胜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9)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研究评析 |
(三) 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思考 |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来源 |
一、概念的定义与界限 |
(一) 制度的概念 |
(二) 党的制度相关概念 |
(三) 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四) 毛泽东思想语境中的制度概念 |
(五) 党的制度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二、在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前应该厘清的几个问题 |
(一)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地位不应否定 |
(二)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研究对象 |
(三)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与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关系 |
(四)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与党的其他建设思想的关系 |
三、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 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三) 关于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四) 关于党内选举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五) 关于党内监督制度思想的理论来源 |
(六) 关于党对政权的领导制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二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形成过程 |
一、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萌芽时期(1918-1927)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早期酝酿向具体实践过渡 |
(二) 节点:创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完成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开始萌发 |
二、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发动工农向武装斗争过渡 |
(二) 节点:三湾改编与古田会议 |
(三) 特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建设思想发展突出 |
三、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形成时期(1935-1949)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指导地方向指导全党过渡 |
(二) 节点:遵义会议与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
(三) 特征:革命党制度建设思想体系框架基本建构完成 |
四、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成熟时期(1949-1956)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二) 节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全面成熟 |
五、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 |
(一) 脉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从总结借鉴向全面自主过渡 |
(二) 节点: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三) 特征: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在曲折中发展 |
第三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基本内容 |
一、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思想 |
(一) 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思想 |
(二) 中央对地方领导制度思想 |
(三)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制度思想 |
(四) 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制度思想 |
(五) 多党合作制度思想 |
(六) 党对军队领导制度思想 |
二、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组织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思想 |
(三) 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三、党的干部制度思想 |
(一) 毛泽东关于党的干部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干部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四、党的监督制度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监督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监督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监督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五、党的管理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对党的管理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管理制度思想内容 |
(三) 党的管理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六、党的宣传制度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关于党的宣传制度的探索 |
(二) 毛泽东党的宣传制度思想的内容 |
(三) 党的宣传制度建设成果概览 |
第四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解析 |
一、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中的制度属性探讨 |
(一) 制度属性的质疑与评判标准 |
(二)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特征 |
(三) 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思想的特例 |
二、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 |
(一) 人性善恶与制度设计 |
(二) 毛泽东对人性的看法 |
(三) 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 |
三、制度建设的技术抉择 |
(一) “人民主体”的实质正义追求 |
(二) “群众路线”的程序正义保障 |
(三)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与偏离 |
四、制度调整的关键把握 |
(一) 三个选择 |
(二) 三对关系 |
(三) 四个要点 |
第五章 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
一、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制度建党中国化先河 |
(二) 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
(三) 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总体性框架 |
二、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摆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位置 |
(二) 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就必须解决制度缺位和制度虚设问题 |
(三) 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进程 |
(四)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部分 |
(五) 要把党的制度建设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于研究成果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
五、研究意义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海外 |
(二)中国学 |
(三)海外中共学 |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
七、写作框架 |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
一、毛泽东思想 |
二、邓小平理论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四、科学发展观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一、“中国梦” |
二、“四个全面”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
一、党内学习制度 |
二、党内集中教育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构成 |
一、技术官僚 |
二、党员 |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
第二节 组织制度 |
一、干部任命制 |
二、干部考核制 |
三、干部选拔标准 |
四、干部培训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一、领导小组 |
二、纪委 |
三、基层党组织 |
四、党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
一、腐败成因 |
二、反腐对策 |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
一、选择型反腐 |
二、打个“平手” |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
二、反腐动因 |
三、反腐之道 |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
第一节 悲观主义 |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
二、体制衰朽 |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二节 乐观主义 |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
一、走向西式民主 |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范式 |
一、市民社会 |
二、法团主义 |
三、权威主义 |
四、合法性 |
五、政党适应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定量研究 |
二、田野调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一、贡献 |
二、不足 |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2]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毛泽东革命观研究[D]. 徐金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逻辑研究[D]. 郭超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6]《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影响研究[D]. 罗雨雨.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 孔祥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毛泽东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D]. 李艳丰. 湘潭大学, 2019(1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