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新能源——生物质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滢泉[1](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张焱[2](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李晓乐[3](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洪振国[4](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期,农村能源同样受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农业农村节能已被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农村能源消费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宏观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能源消费,扩充能源消费列表,有助于深入分析农村能源消费演进特征。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背景下,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清洁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模拟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特征,进而选取实例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相关效益,可以为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阶梯理论和能源堆集理论、可耗竭资源理论和替代能源为基础理论。宏观上,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掌握农村能源种类、数量和设备保有量数据,阐明当前统计数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太阳能、畜粪和微小型发电三类能源消费数据,从消费量、结构、属性和模式四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演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的突出问题和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进而展开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的研究。以节能潜力和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农村能源消费和模拟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变动。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直接体现用能技术是否具备推广潜力的指标,论文选取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实例,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测,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从农户生活角度出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利用效率,分析其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以期为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能源从低效、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低的消费模式转向相对高效、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的消费模式。农村能源系统朝高效、清洁、可再生、便捷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村能源消费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9年的20.78%增长至2016年的31.64%。与此同时,LPG、电力、太阳能等高品质能源消费量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种类多元化趋势增强。(2)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有效能消费中低效、高污染的生物质能不再是主要贡献者。19892016年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实物量消费的比重从0.33%上升到10.04%。实物量消费中,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虽占48%以上,但在2014年以后化石能源有效能消费超过了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生物质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能源属性变化显示,农村能源清洁性、便捷性和能源用途多样性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清洁、便捷和多用途的能源,相比之下这类能源价格也更高。19892016年,农村能源经济性(单位用能支出)提高了4.86倍,清洁性和便捷性分别提升了5.97和3.34倍,用途多样性提高了1.85倍。(4)能源消费模式从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向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的消费模式。1989年农村能源消费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分别占实物量消费的98.82%和75.4%。19892016年,非固体能源消费从1.18%增加到34.15%,商品能源消费从24%上升到45%,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5)农村主导能源品味差、能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浪费严重、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能源的良性发展。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能助力农村能源走出当前困境,促进农村能源系统转型和生态新农村建设。2.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更强,节能潜力巨大。但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和未来消费量预测值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仍然需要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1)不考虑联网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时,到202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总节能潜力为32.31 Mtce,约为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量的10.61%。其中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的节能潜力分别为9.113 Mtce、23.11Mtce和0.088 Mtce。太阳能利用中,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到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寒冷冬季不适用”特殊性,对其节能效果有一定的高估。沼气利用方面,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单位有效池容节能潜力相当,但受劳动力外流、原料难以保障等因素影响,户用沼气发展状况不佳,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未来沼气发展重点领域。微小型发电仅有小型光伏发电获得了发展良好,微型水电和小型风电缺乏顶层设计,短期内发展前景不佳。(2)农村能源消费量持续降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GM(1,1)模型预测显示到2030年,农村能源实物量消费将降至272.6818 Mtce。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增加,马尔可夫预测指出,到203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占实物量消费的20.65%,约合56.07 Mtce。但对比2030年清洁可再生能源预测量和2020年节能潜力,还有23.76 Mtce的差额。能源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未来能源发展需求,未来十年内仍需加强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效率仅为理论转换效率的1/3左右,扩大热水用量的提升空间巨大。以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替代其它燃料提供热水时,结果显示热水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显着。(1)研究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可利用期为263天,期间太阳能热水器理论可转换热量为3661.7 MJ。但现实生活中,居民仅利用了1168.6 M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热效率仅为12.77%,为太阳能热水器理论热效率(40%)的1/3左右,仍有2/3的未用热量可用,同时区域内热水器应用普及率仅为123.86 m2/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7m2/千人,热水器推广扩散也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2)以实际利用热量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收益不高,但环境效益明显,社会影响显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1.837.89 t,其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与乘用车行驶10684550 km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相当。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安装使用时,能极大的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热水器的使用改变了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室内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3)基于实际利用的热水器推广建议:农民自身要改善使用习惯,提高热水器利用效率。在热水器选购时,根据家庭规模选择适当水箱容量的热水器。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热水器的购买者提供相应补贴,作为对热水器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补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的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和推广,引导农村能源向着低碳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孙红杰[5](2020)在《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区域公平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造成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核心都集中于能源系统。目前关于已发生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相对较为成熟,但能源系统对未来减缓气候变化不同设定目标响应的相关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系统梳理了50多年来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能源消费演变的经验事实,归纳发展规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基准情景(CPol)、国家自主贡献情景(NDC)、2℃、1.5℃等四种不同气候情景,选取AIM/CGE,IMAGE,MESSAGEix-GLOBIOM,POLES,REMIND-MAgPIE及WITCH-GLOBIOM等六个综合评估模型对全球及区域尺度能源相关指标进行不同时间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转变轨迹,判断趋势特征及差异,以及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情况。通过假定2025年及以后全球各国在同一温升情景同一综合评估模型下,征收同一水平碳税,并将碳税作为能源投资的重要来源,以CPol情景为基准参照,测算不同温升情景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同时进一步假定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全部自行解决,为方便不同经济水平区域的统一对比,将能源投资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视为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同时将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与GDP比值和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占全球的比例,也视作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从新的视角揭示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对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对贡献。并进一步考察对比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对未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能源消费经验事实(1)1965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74倍,其中亚太地区增幅最大,对全球增长贡献了54.56%。发展中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增速大于发达国家,部分发达国家呈负增长,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脱钩理论。50多年来,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及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显着增大,同时核能、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的占比呈快速上升态势。(2)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显着提高,但非洲、亚太地区、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聚的区域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发达国家。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2000年之前一直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之前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也仅为美国同期的32.87%。(3)全球电力生产稳步增长,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占绝对比重,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发电占比呈上升态势。除亚太地区外,各地区发电能源均趋向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4)过去的50多年,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总体不平等程度呈减弱趋势。从地区来看,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发达国家相对较小,发展中国家较大。化石能源中,全球天然气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最大,煤炭最小。全球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显着大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对一次能源人均消费的总基尼系数贡献率,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2、能源系统对不同温升情景的响应(1)全球未来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不同温升情景(NDC,2℃,1.5℃)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将会下降,越严格的温升情景,下降幅度越大。中长期来看,化石能源占比在CPol、NDC情景中呈上升态势,在2℃、1.5℃情景中呈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在所有情景中均呈上升态势。(2)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从地区来看,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NDC情景LAM(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OECD90+EU(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地区的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严格温升情景(2℃,1.5℃)呈相反状态,ASIA(亚洲的国家,不包括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MAF(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REF(前苏联的国家)地区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3)全球电力生产,CPol基准情景燃煤发电的首要地位一直未变;NDC情景全球电力生产总量略低于CPol基准情景,但燃煤发电的绝对量并没有绝对减少;严格温升情景(2℃,1.5℃)相对于基准情景,全球电力生产短期内会呈一定程度下降,中长期将明显提高。严格温升情景下,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短期内将控制在30%40%,中期内将控制在1%4%,可再生能源占主导;长期到2100年全球太阳能、风能发电合计占比将达70%以上。(4)各地区未来电力生产构成来看,在CPol、NDC情景,化石能源发电的占比随时间推移呈下降态势,到21世纪末占比仍在30%以上,风能、太阳能合计占比到21世纪末仍不会超过50%。严格温升情景下,中长期,各地区发电均将以太阳能、风能为主导。(5)越严格的温升情景对应CO2排放量的减幅越大。严格温升情景(2℃,1.5℃),CO2排放量呈持续下降态势,LAM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率先实现CO2零排放,ASIA地区(除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国家)最晚实现CO2零排放;短期内大部分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影响,中长期主要受能源结构影响所致。3、不同温升情景能源投资缺口与政策成本(1)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从短期到中期来看,严格温升情景(2℃,1.5℃)全球能源投资缺口呈增大态势,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最大点位于2050年左右,缺口率达47.24%(72.15%);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相对平稳。NDC情景全球能源投资缺口较小,长时间序列呈收敛态势,中长期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小于1%。(2)从地区结合能源投资缺口角度来看,实现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以ASIA为主的发展中地区难度更大。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约占全球能源投资的20.63%,但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中国与美国比较来看,CPol情景能源净投资基本皆能满足NDC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和短期2℃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中长期来看,两国均存在较大的能源投资缺口,但中国能源投资缺口率明显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实现2℃减排目标,从能源净投资角度来看,中国的相对付出远远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3)从相对政策成本视角来看:发达国家集聚的OECD90+EU地区仅在NDC(国家自主贡献)情景短中期承担全球64%左右的政策成本;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严格温升情景(2℃,1.5℃)将一直承担全球80%左右的政策成本。(4)从相对政策成本国家视角来讲,中国在2℃情景、NDC情景(中长期)对全球GDP损失的贡献远远大于美国。这个分析结果应引起我们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承担划分的再认识。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实现严格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2℃,1.5℃),若无国际机制协调帮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未来面临的相对付出与其经济实力、所处发展阶段和碳排放的历史累计等均不匹配;为保证全球公平、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预定目标,发展中国家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理应得到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技术支持与资金帮助。本文研究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或国家筛选有效的能源发展策略,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客观论据。
程道俊[6](2020)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采和利用,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化石能源消耗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极端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需更多的能源支持,因此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压力,同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能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能源具备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优势,但是,我国新能源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性、技术发展快速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需要选择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能源高速消耗,加剧了能源消耗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国内需从国外进口新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的掣肘。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在能源消费中优先使用新能源,并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有效地推动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基于国际能源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矛盾展开的探讨,在中国能源实现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中国新能源产业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协同治理、政府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引入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治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明晰了我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政府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障,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存在本位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二是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与产业主体缺乏互动联系;三是政府治理效率低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担当和责任越发显现,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大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保障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不断拓宽政府治理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政府治理运行机制;不断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强化政府协同治理,并加强政府对新能源的宣传,从而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框架的创新、实践路径的创新。本文是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和论证了政府治理的模式选择、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职责等问题;政府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内的治理,也包括政府组织间的治理,不同的治理组合,在新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视角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丰富了政治制度领域的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王琦[7](2019)在《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展的重要物质需求,也是农村地区“三生空间”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乎国家战略的发展,而当前农村地区在能源公平、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能源问题仍较为突出。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对薪柴的过度依赖以及低值粗放的利用方式直接导致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间接导致区域贫困高发,因此对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进行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有助于区域能源发展、社会发展,有利于保障石漠化治理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选择四个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环境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文献阅读法、抽样调查法、模型分析法、生物质能潜力估算法和生物质能承载力评估法对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关岭)研究区、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贞丰)研究区及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的农村能源结构和消费特征以及农村能源利用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生物质能潜力估算对生物质能承载力进行评估,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农业发展类型、能源利用现状及能源潜力等方面,研发了适合不同石漠化等级地区的生物质能优化技术,得出以下结论:(1)喀斯特地区薪柴消费比重高,电力消费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仍显不足。调查的四个研究区内,农户能源消费的类型主要有电力、薪柴、煤炭,而沼气和太阳能用户较少,虽然电力用户占比达99.31%,但对薪柴消费的替代作用较弱,仍有83.10%的家庭把薪柴作为主要的生活能源之一,其他能源用户占比均不足50%;在消费量上,薪柴的消费量最多,研究区内户均年总能耗为5330.95kgce,其中,薪柴消费达户均2702.3kgce,占总能耗的50.69%,但在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性,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能源利用以煤炭+薪柴为主,煤炭消费占总能耗的49.92%,薪柴占比为35.23%,中强度石漠化(关岭)地区、中强度石漠化(贞丰)地区及无-潜在石漠化地区薪柴消费量占比分别为46.2%、60.56%及54.96%。(2)喀斯特地区能源消费主要受到人口数量、电器数量、养殖数量、年纯收入、能源支出占比、耕地面积、是否享受政策的显着影响。煤炭消费受到电器数量、能源支出占比以及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薪柴消费仅在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与年纯收入呈现负相关,与耕地面积呈现显着正相关,表明该区收入越低,薪柴消费越高,而其他石漠化等级地区的薪柴消费并没有受到收入的影响;秸秆消费主要受到养殖数量、耕地面积、政策因素的正向影响;电力消费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石油消费主要受到电器数量、养殖数量、年纯收入、能源支出占比、以及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新能源的使用主要受到政策显着的正向影响。优化喀斯特地区能源结构可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改善农业发展水平实现,还可通过政策法规、扶贫措施等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调控。(3)喀斯特地区农业生物质能潜力巨大、承载力较强,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农业生物质能承载力为5741.56kgce/hm2,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和贞丰地区分别为5725.74kgce/hm2、1256.16kgce/hm2,无-潜在石漠化地区为361.85kgce/hm2,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能可以完全替代薪柴消费;而林木生物质能仅在无-潜在石漠化地区表现为正值的承载力,为4289.06kgce/hm2,其余石漠化等级区域均为负值,且石漠化现象越严重,林业生物质能承载力越差,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为-17.07kgce/hm2,中强度石漠化关岭和贞丰地区分别为-924.8kgce/hm2和-593.4kgce/hm2。(4)喀斯特地区生物质能优化技术多样,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以基于薯类资源进行液化制取乙醇燃料和利用林业剩余物固化成型技术为主;中强度石漠化(关岭)地区发展甘蔗液化制取乙醇燃料以及以规模化养殖户为基础利用秸秆-粪便混合发酵制取沼气为主;中强度石漠化(贞丰)地区以粪便发酵制取沼气为主要的调整技术,大中型沼气项目与户用沼气相结合;无-潜在石漠化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以林业剩余物固化成型技术和直燃供热技术为主,辅以户用沼气技术。
孙建华[8](2019)在《泰国新能源发展与中泰新能源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如今的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当中。世界各国都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国际竞争也愈演愈烈,沙特和阿联酋等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的中东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的发展。在大国主导的世界新能源浪潮中,泰国是颗耀眼的新星。传统化石燃料的供需矛盾,优越的新能源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共同成就了今天泰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泰国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泰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国家之一,其不断扩大的市场、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中国新能源领域的自身优势为中泰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首先通过对泰国新能源资源状况及其发展历程的论述揭示了其新能源的发展是以其长期的能源供需矛盾和丰富的新能源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其次,通过对泰国新能源发展政策及实施效果的梳理,指出泰国政府历来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其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更广阔的国际合作。最后,通过对中泰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论述展现了两国在该领域广阔的合作前景。通过分析发现,泰国不仅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还有着有利的政策支持,在矿物燃料匮乏,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其新能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际合作已成为泰国政府促进其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也十分广阔。中国新能源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到泰国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去,抓住机遇,不惧挑战。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中国企业的自身实力,扩大中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互信,也能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贡献。
孙璞[9](2019)在《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发展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下,经过30年的高强度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出现整体下降,但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发展逐渐向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转向,构建清洁、高效、低排放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成为重要的课题。从国际形势看,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技术创新、地缘政治变动等因素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广泛影响,《巴黎协定》的落实生效使能源生产、供给、消费的利益格局面临深层次调整,全球能源转型正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日本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长期依赖海外国家或地区,导致其能源结构的脆弱性。为了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海外依赖,日本不断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进程,在引导性、鼓励性、支持性政策的作用下,新能源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一直致力于节能型社会建设,特别是《巴黎协定》生效后,节能减排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战略议题之一。为了实现大幅度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除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外,日本采取诸多措施促进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以期推动日本社会由“低碳化”迈向“脱碳化”。实际上,同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推动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引入、技术研发应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为对象,在梳理新能源开发利用历史演进和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市场条件、技术支持、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在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中作用,总结和汲取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为推动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随着其能源战略的调整而不断演进,主要经历了准备期、过渡期、发展期、调整期和稳定期等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略有不同。总体而言,日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既是应对国内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的主观选择,也是顺应世界能源格局和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其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能源战略规划为指引、能源法律法规为保障、能源技术研发为突破、能源安全为目标指向。从市场条件看,日本的新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为此,日本主要从改善市场环境、降低成本、优化电网运行、提升调节能力等方面着手,构建多元、稳定、灵活的能源供求结构,以更好地平衡新能源市场的供求关系。从技术条件看,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日本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极为重视,在政策因素、主体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日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的体系和路径,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形成了系统的技术研发体系、突破了部分能源技术瓶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开拓了新能源的应用领域。从保障条件看,日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保障体系,以法律法规体系为制度基础、以财税等政策支持为推动力、以行政管理为重要支撑,结合行业组织管理的作用,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显着成效。但是,受技术、市场等因素约束,日本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也存在技术成本较高、新能源占能源结构比例较低、政策依赖程度较高等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最主要的国家之一,在市场规模和产业增长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制度建设、政策依赖、市场供需平衡、技术商业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结合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我国应着力于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借鉴先进技术经验、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以完善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基础、协调官产学研合作、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保障新能源战略顺利实施,进而优化能源供给、消费结构,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
曹峰毓[10](2019)在《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一方面,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格局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可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加速发展,国际能源新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国际能源革命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能源革命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巨大。另一方面,此轮能源革命也为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新时期下中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能源革命”,为中国的能源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中国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箭在弦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时代赋予能源政治研究的重大使命。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历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对能源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其次,通过对历次能源革命特征的总结,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并根据是否发生体系性变革将能源革命细分为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同时,对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再次,通过对能源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研究,判定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与未来影响。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将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能源革命态势进行比较,判断中国能源革命的总体发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能源革命建设的不足与能源体系的发展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对能源革命发展历程与现状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能源革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以提升能源服务质量为目的,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全局性能源变革。第二,能源革命爆发的关键条件在于技术进步。新技术只有在突破原有技术理论极限且拥有合适资源支撑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能源革命。目前非常规油气革命与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其中,前者极大地扩展了可采油气资源的范围,后者则打破了化石燃料体系在资源储量、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限制。第三,与美欧地区相比,中国在能源革命建设中仍较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差距,相对不利的政策环境成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四,通过对中国能源体系发展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的能源革命建设的总体方向应为以低代价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对于非常规油气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油气产业的上游与中游,主题应以公平和开放为主。对于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补贴和电力市场两个领域。
二、21世纪的新能源——生物质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新能源——生物质能(论文提纲范文)
(1)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能源 |
2.1.2 产业政策 |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规制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
3.1.2 中国核电产业 |
3.1.3 中国风电产业 |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
3.3.1 财政政策 |
3.3.2 税收优惠政策 |
3.3.3 电价补贴政策 |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2 日本 |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3 德国 |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
4.4.1 加强立法工作 |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
5.1 相关概念 |
5.1.1 动力机制 |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
6.2 模型与数据 |
6.2.1 面板数据模型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
6.4 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国外研究 |
7.1.2 国内研究 |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4.1 基本情况 |
7.4.2 调查问题 |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
8.1 理论基础 |
8.1.1 经济增长理论 |
8.1.2 增长极限理论 |
8.1.3 峰值理论 |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2 文献研究 |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
8.3.1 指标的选取 |
8.3.2 模型的选择 |
8.3.3 实证分析 |
8.3.4 研究结论 |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
8.4.2 模型分析 |
8.4.3 研究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
1.1.2 能源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1.1.3 家庭部门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 |
1.1.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问题突出 |
1.2 基本概念 |
1.2.1 能源相关概念 |
1.2.2 能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
1.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
1.3.3 家庭能源转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模式变动 |
2.1 家庭能源消费和属性得分计算 |
2.1.1 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
2.1.2 能源属性赋值与计算 |
2.2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量变化 |
2.2.1 能源实物量消费 |
2.2.2 有效能消费 |
2.3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
2.4 农村能源属性变化 |
2.5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变动 |
2.6 影响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
2.7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
2.7.1 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
2.7.2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 |
3.1 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分布 |
3.1.1 太阳能 |
3.1.2 生物质能 |
3.1.3 风能 |
3.1.4 水能 |
3.2 农村太阳能节能潜力 |
3.2.1 太阳能利用发展 |
3.2.2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潜力 |
3.2.3 太阳灶节能潜力 |
3.2.4 太阳能暖房节能潜力 |
3.2.5 小型光伏节能潜力 |
3.3 农村生物质沼气节能潜力 |
3.3.1 沼气利用发展 |
3.3.2 户用沼气池节能潜力 |
3.3.3 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潜力 |
3.3.4 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化利用方式 |
3.4 农村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4.1 小型风电利用发展 |
3.4.2 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5 农村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5.1 微型水电利用发展 |
3.5.2 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6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潜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节能潜力的农村能源消费预测 |
4.1 农村能源消费量预测 |
4.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
4.1.2 能源消费量预测 |
4.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预测 |
4.2.1 马尔可夫链预测 |
4.2.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概率转移矩阵 |
4.2.3 无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4 有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5 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效益评估—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
5.1 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5.1.1 热水器分类 |
5.1.2 工作原理 |
5.2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概况 |
5.3 调研数据 |
5.3.1 问卷分布及家庭基本情况 |
5.3.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 |
5.3.3 热水器实际使用情况 |
5.4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与效益计算 |
5.4.1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 |
5.4.2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辐射量计算方法 |
5.4.3 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计算方法 |
5.4.4 太阳能热水器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
5.5 太阳能热水器效益评价 |
5.5.1 太阳能热水器理论转换热量和有效利用热量 |
5.5.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 |
5.5.3 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 |
5.5.4 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影响 |
5.5.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前景 |
5.5.6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发展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
1.1.2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经验事实 |
1.1.3 气候变化与能源的耦合关系 |
1.1.4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已采取的行动 |
1.1.5 中国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 |
2.1.2 能源系统 |
2.1.3 能源系统转型 |
2.1.4 气候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与科斯定理 |
2.2.3 脱钩理论 |
2.2.4 气候变化经济学模型 |
2.3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
2.3.2 文献数量 |
2.3.3 作者分析 |
2.3.4 研究机构分析 |
2.3.5 期刊分析 |
2.3.6 研究热点 |
2.3.7 研究进展评析 |
第三章 全球及主要区域能源消费经验事实 |
3.1 数据来源 |
3.2 全球能源消费演变特点 |
3.2.1 一次能源消费 |
3.2.2 二次能源消费 |
3.3 能源人均消费均衡性测度 |
3.3.1 均衡性测度方法 |
3.3.2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分解 |
3.3.3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分项分解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变化响应格局 |
4.1 研究基础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预测模型 |
4.1.3 气候情景设定 |
4.1.4 研究区域 |
4.2 不同温升情景一次能源变化响应 |
4.2.1 全球一次能源的响应特征 |
4.2.2 主要区域一次能源的响应 |
4.3 不同温升情景二次能源变化响应 |
4.3.1 全球二次能源的响应 |
4.3.2 主要区域二次能源的响应 |
4.4 不同温升情景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 |
4.4.1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变化影响因子贡献分解 |
4.4.2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量贡献分解测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温升情景区域能源投资缺口和政策成本 |
5.1 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现状 |
5.2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缺口 |
5.2.1 不同温升情景未来能源投资 |
5.2.2 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 |
5.3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的政策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投资缺口及政策成本 |
6.1 数据来源 |
6.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系统响应 |
6.2.1 一次能源响应 |
6.2.2 二次能源响应 |
6.3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净投资缺口 |
6.3.1 中国能源投资现状 |
6.3.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未来能源投资 |
6.3.3 考虑碳税前提下中国的能源投资缺口 |
6.4 不同温升目标中国政策成本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的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 |
2. 关于新能源产业地位与影响的研究 |
3. 关于新能源产业政策基本状况的研究 |
4. 关于政府治理变革与治理应用的研究 |
5. 关于新能源产业中政府治理的研究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构安排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能源与新能源 |
2. 新能源产业与产业政策 |
3. 政府治理 |
(二) 新能源产业视阈下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
1. 政府治理创新理论 |
2. 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
3. 政府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现状分析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制度供给 |
1. 政府供给的政策类型 |
2. 风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3. 太阳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4. 生物质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5. 核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法治建设 |
1. 风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2. 太阳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3. 生物质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4. 核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划与引导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总体规划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区域性规划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引导 |
三、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困境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
1. 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突出 |
2. 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
(二) 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保障 |
1. 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护 |
2. 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 |
3. 新能源产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 |
四、 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因素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存在本位保护 |
1.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 |
2.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 |
1. 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 |
2.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效率低下 |
1.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 |
2. 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 |
3. 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 |
五、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经验的借鉴 |
(一)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综述 |
1.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2. 德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二)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1. 美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2. 德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三) 中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策略的比较 |
1. 政府制定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比较 |
2. 政府治理中政府与市场运行关系的比较 |
(四)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经验启示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立法规范的启示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政策的启示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模式的启示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
六、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建议 |
(一) 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
1. 加大新能源产业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
2. 加大新能源产业税收政策实施力度 |
3. 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力度 |
4. 完善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
5. 增强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
(二)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1.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责任意识 |
2.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3. 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三) 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结构 |
1.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整体布局 |
2.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的协同治理 |
3. 调控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
4. 加强政府与新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
5. 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宣传 |
结论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农村能源 |
2 喀斯特地区的农村能源 |
3 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和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模型与影响因素 |
1 理论依据 |
2 模型变量选取 |
3 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
4 对比分析 |
四 喀斯特地区生物质能潜力估算 |
1 农业生物质能潜力估算 |
2 林业生物质能潜力估算 |
3 对比分析 |
五 喀斯特地区薪柴消费的生物质能承载力评估 |
1 农业生物质能承载力评估 |
2 林业生物质能承载力评估 |
3 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
六 喀斯特地区能源结构优化的生物质能技术与验证示范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关岭)地区 |
3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贞丰)地区 |
4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5 对比分析与验证分析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8)泰国新能源发展与中泰新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析 |
四、研究的主要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和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一章 泰国的新能源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泰国新能源资源禀赋 |
一、太阳能 |
二、风能 |
三、生物质能 |
四、水能 |
五、地热和波浪能 |
第二节 泰国新能源发展历程 |
一、早期阶段 |
二、战后恢复及工业化起步阶段 |
三、石油危机阶段 |
四、能源政策调整阶段 |
五、新能源崛起阶段 |
第二章 泰国新能源发展政策及发展成效 |
第一节 泰国新能源发展政策 |
一、新能源法案类 |
二、新能源规划类 |
第二节 泰国新能源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电力企业 |
第三节 泰国新能源发展成效与问题 |
一、泰国新能源发展成效 |
二、泰国新能源发展问题 |
第三章 中泰新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泰新能源合作的现状 |
一、新能源电力领域 |
二、新能源汽车领域 |
第二节 中泰新能源合作的前景 |
一、中泰新能源合作的机遇 |
二、中泰新能源合作的挑战 |
结论 |
附录 |
附表1: 泰国南部各府县风能分布情况 |
附表2: 截止2018年泰国主要新能源企业海外业务分部情况 |
附表3: 截止2018年12月泰国各府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分布情况 |
附图1: 泰国新能源电力并网装机容量地区分布状况 |
附图2: 泰国新能源电力并网装机容量各府分布状况 |
附图3: 泰国新能源电力并网装机容量(大型水电除外)各府分布状况 |
附表4: 1986-2018年泰国各天然气田产量变化情况 |
附表5: 1987-2018年泰国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情况 |
附表6: 2009-2018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变化情况表 |
附表7: 泰国居民和各类营利组织电费费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般分析及相关理论 |
2.1 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 |
2.1.1 新能源的概念 |
2.1.2 新能源的类型 |
2.1.3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2.2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
2.2.1 技术条件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 |
2.2.2 政策支持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保障 |
2.2.3 市场机制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核心路径 |
2.2.4 能源安全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目标指向 |
2.3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2 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3 循环经济学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新能开发利用的历史演进 |
3.1 日本能源结构与新能源 |
3.1.1 日本能源的基本结构 |
3.1.2 日本能源结构的变化 |
3.1.3 新能源开发利用意义 |
3.2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演进历程 |
3.2.1 新能源开发利用准备期(20世纪70年代前) |
3.2.2 新能源开发利用过渡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
3.2.3 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21 世纪初) |
3.2.4 新能源开发利用调整期(20世纪初—2010年) |
3.2.5 新能源开发利用稳定期(2011年以来) |
3.3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特征 |
3.3.1 能源战略规划为指引 |
3.3.2 能源法律法规为保障 |
3.3.3 能源技术研发为突破 |
3.3.4 能源安全为目标指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条件 |
4.1 日本新能源市场的基本情况 |
4.1.1 日本新能源市场的规模 |
4.1.2 日本新能源市场的变化 |
4.1.3 日本新能源市场的特点 |
4.2 日本新能源的供给分析 |
4.2.1 光伏发电 |
4.2.2 风力发电 |
4.2.3 生物质能 |
4.2.4 地热利用 |
4.3 日本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表现 |
4.3.1 能源消费总体趋势 |
4.3.2 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 |
4.3.3 家庭部门的能源消费 |
4.3.4 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 |
4.4 日本新能源市场供求平衡构造 |
4.4.1 新能源市场供求平衡构造的约束条件 |
4.4.2 新能源市场供求平衡构造的结构要求 |
4.4.3 新能源市场供求平衡构造的政策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持 |
5.1 新能源技术 |
5.1.1 新能源技术的概念 |
5.1.2 新能源技术的类别 |
5.2 日本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
5.2.1 政策因素 |
5.2.2 主体因素 |
5.2.3 市场因素 |
5.2.4 技术因素 |
5.3 日本新能源技术研发利用的路径 |
5.3.1 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是主体 |
5.3.2 政策支持是重要推动 |
5.3.3 社会需要是利益诉求 |
5.3.4 市场需求是最终动力 |
5.3.5 能源安全是重要的战略指向 |
5.4 日本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的效果 |
5.4.1 形成了技术研发的体系 |
5.4.2 突破了部分技术的瓶颈 |
5.4.3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
5.4.4 开拓了新能源应用领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保障体系 |
6.1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体系 |
6.1.1 能源政策基本法 |
6.1.2 能源利用相关法律法规 |
6.1.3 能源节约相关法律法规 |
6.2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政策 |
6.2.1 财政补贴政策 |
6.2.2 税收政策 |
6.2.3 金融政策 |
6.3 新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实施的管理 |
6.3.1 事前管理 |
6.3.2 事中监督 |
6.3.3 事后考核 |
6.4 新能源开发利用行业组织的作用 |
6.4.1 行业组织的形态 |
6.4.2 行业组织的职能 |
6.4.3 行业组织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效、问题与趋势 |
7.1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效 |
7.1.1 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新能源发展基础 |
7.1.2 优化市场环境条件,促进新能源供需平衡 |
7.1.3 强化能源技术开发,突破了部分技术瓶颈 |
7.1.4 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助力新能源战略实施 |
7.2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7.2.1 技术成本较高 |
7.2.2 新能源构成比例较低 |
7.2.3 政策依赖性较强 |
7.3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未来趋向 |
7.3.1 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
7.3.2 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
7.3.3 新能源技术开发应用进一步增强 |
7.3.4 国际新能源相关合作将更加紧密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对中国的启示 |
8.1 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问题 |
8.1.1 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8.1.2 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效 |
8.1.3 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
8.2 借鉴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启示 |
8.2.1 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新能源产业制度基础 |
8.2.2 优化政策扶持条件,提升新能源发展保障水平 |
8.2.3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 |
8.2.4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障新能源战略顺利实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对于国内外研究态势的整体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一) 写作思路 |
(二) 框架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能源革命与人类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主动用火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主动用火技术诞生的背景与主要表现 |
二、主动用火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蒸汽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蒸汽机技术诞生的背景 |
二、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蒸汽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 电力与内燃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电力和内燃机技术诞生与实用化的背景 |
二、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电力与内燃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四节 对能源革命历史地位的再思考 |
一、能源革命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关键变量 |
二、能源革命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路径 |
第二章 能源革命的相关理论及其建构 |
第一节 能源革命的基本特征 |
一、能源革命的共性特征 |
二、能源革命的差异性特征 |
第二节 能源革命的概念建构 |
一、能源革命的整体概念 |
二、能源革命二维概念框架的建立 |
三、与“能源转型”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 |
一、能源革命爆发的基本条件 |
二、能源革命的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非常规油气技术对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市场条件对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化石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政策环境对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四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趋势与可能影响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 |
一、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现状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现状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
一、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
二、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的互动 |
三、双重革命下至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 |
一、环境问题的改善 |
二、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三、对能源政治的重塑 |
第五章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现状分析、态势评估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国能源革命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态势评估 |
一、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条件评估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进度评估 |
四、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整体评估 |
第三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政策思考 |
一、中国能源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宏观政策建议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微观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1世纪的新能源——生物质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D]. 洪振国. 兰州大学, 2020(01)
- [5]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 孙红杰. 兰州大学, 2020(01)
- [6]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D]. 程道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D]. 王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8]泰国新能源发展与中泰新能源合作研究[D]. 孙建华. 云南大学, 2019(03)
- [9]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D]. 孙璞. 吉林大学, 2019(10)
- [10]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D]. 曹峰毓.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新能源论文; 可再生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