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康为什么爱把字写颠倒(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杨[1](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王玉峰[2](2018)在《“六书”理论通俗化在对泰汉字教学中的研究 ——以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在泰国孔敬府坤敬公立华侨学校获得的第一手外国学生汉字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这所学校的汉字教学现状,并从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习得汉字的情况、学校有关汉字教学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于汉字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尝试将“六书”理论通俗化应用到对外汉字教学当中,不仅使课堂上枯燥的汉字讲解变的丰富有趣,也相应解决了汉字难教、难学的问题,从而为对泰汉字教学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分析本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最后简单阐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的概况分析,并从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效率现状三方面对该校目前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简单阐述“六书”通俗化理论在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中的应用。介绍“六书”通俗化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最后对该理论的运用成效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阐述“六书”通俗化理论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难点及针对该难点进行教学策略转变的研究,通过实践教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从整体角度回望全文,总结“六书”通俗化理论的运用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策略提出个人建议和看法,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欠缺和不足。
朱海燕[3](2011)在《广西全州湘语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湘语的一个分支,广西全州话还保留着湘语的一些主要特征,如整齐的古浊音系统。由于语言的接触、语言自身的发展等因素,全州湘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与其发源地湖南双峰方言有着诸多的不同,正逐步向当地强势方言桂林官话靠拢。本文在全面深入调查广西全州湘语和湖南双峰甘棠话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全州湘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再与老湘语的代表双峰甘棠话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找出全州湘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差异,揭示全州湘语的特点,从而为广西湘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老湘语乃至湘语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语料。全文分为六部分:前言第一章广西全州县与湖南双峰甘棠镇概况第二章语音第三章词汇第四章语法第五章全州话与甘棠话比较研究
梁恩正[4](2011)在《“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语视觉动词“看”、“见”。研究是在一些学者发现的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本人的理解和验证整理出它们的语义特征,再以宾语的语义类型为研究基础进行“看”、“见”对N(名词)的语义选择限制。另外通过语料库的分析了解留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看/见+宾语”结构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0引论: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一“看”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1.1首先将动词“看”在词典上的义项加以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用例,再探讨“看”的语义特征。它都有五个特征:[+思考性]、[+主动性]、[+可控性]、[+持续性]、[-结果性]1.2从语义类型角度分析“看+N”结构中的N。它都有七个类型:[受事]、[施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1.3最后探讨动词“看”对N的语义选择限制。“看”普遍选择视觉范畴类的N,或者通过长时间的语言活动中被人们认可接受的非视觉范畴类的N。二“见”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2.1首先将动词“见”在词典上的义项加以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用例,再探讨“见”的语义特征。它都有五个语义特征:[-思考性]、[-主动性]、[-可控性]、[-持续性]、[+结果性]2.2从语义类型角度分析“见+N”结构中的N。它都有四个类型:[受事]、[结果]、[处所]、[时间]。2.3最后探讨动词“见”对N的语义选择限制。“见”普遍选择视觉范畴类的N,或者通过长时间的语言活动中被人们认可接受的非视觉范畴类的N。三“看/见+N”结构比较:3.1从三个宾语语义类型角度比较分析“看+N”、“见+N”动宾结构。两者的语义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因此大部分的时候两者不能互换使用。3.2从两个语用角度比较分析“看+N”、“见+N”动宾结构。N有时候是不容易用宾语的语义类型来能够归纳的宾语,甚至从逻辑上来看这个结构不成立。四“看/见+宾”结构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4.1“看”、“见”书写偏误情况及“看”、“见”动宾结构偏误情况统计。4.2“看”、“见”书写偏误类型及“看”、“见”动宾结构偏误类型分析。书写偏误类型都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繁体字、拼音字。“看/见+宾”结构偏误类型都有:误代、误加、遗漏、杂糅、错序。4.3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角度探讨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内在因素包括:语言的迁移、目的语材料的过渡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外在因素指语言训练的转移。4.4最后提出针对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留学生的教学策略。五余论通过研究可知,汉语视觉动词“看”、“见”主要选择视觉范畴类的名词,可让它们实现VO结构相匹配。另外在动宾结构偏误的研究上,留学生的偏误类型及使其产生的原因既复杂又多样。本文最后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刘光成[5](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认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韩璐璐[6](2010)在《汉日定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以定语语序、语义指向和数量词定语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发现,日语的定语,尤其是出现了动词结构的定语很难直译为同样语序的汉语。许多时候需要在语序上作出调整,甚至将定语后置,变成谓语。翻译过程中牵扯到的语序调整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日语和汉语在定语语序上的异同。此外,除了包含动词结构的定语之外,名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作定语时,日汉语之间也并非完全相同。在翻译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词性改变或者定语的隐现。由于动词是谓语或者日语中所谓“述部”的主要成分,因此定语结构中是否包含动词,是决定此定语是事件性还是描写性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分为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主谓或谓宾结构作定语的对比与翻译;另一个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及数量词作定语的对比与翻译。第一部分先从语言哲学谈起,从对比语言学中寻找定语语序千差万别的根源。然后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日汉语的主谓或谓宾结构作定语时,为何存在语序上的差异。了解了差异所在,便可以从差异入手,寻找较好的翻译途径。翻译的重中之重是正确理解原文的语义,本文尝试从语义指向分析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分析法有助于厘清原文内部的语义关系,有助于分解歧义句和“似是而非”的定语句,避免误译。其中,由于数量词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定语。汉语中的数量词作定语,属定语范畴中位置自由的一类,而日语中数量词位置的变换,可能会带来语义上的改变。因此笔者将数量词独立出来,作为一类特殊的定语加以讨论。此前的许多文章也都针对日语或汉语的定语语序问题进行过研究,或针对长定语的翻译提出过看法,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囿于语法层面的讨论,或为感性层面。的翻译经验谈。本文尝试将汉日对比研究与译学结合起来,并采用语义指向等研究方法,以期能够有一些新的发现,对汉日对比和译学研究有点滴助益。
刘江丽[7](2008)在《广西融江片宜州德胜百姓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是汉语方言的天然宝库,有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平话、等方言,平话是其中之一。平话在广西地理分布较广,使用人口也较多。由于各地平话内部存在差异,因而有必要对各地平话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融江片宜州德胜百姓话从语言特征上看,其近同于桂南平话,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融江片宜州德胜百姓话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希望可以反映其语言面貌,以期为平话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本文总共六章。第一章是宜州德胜相关资料的介绍,第二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总结宜州德胜百姓话的语音特点,进行古今音比较,分析历史层次。第三章分析德胜百姓话的词汇特点,第四章是分析宜州德胜百姓话的语法特点及语法例句,第五章是德胜百姓话语料。第六章是融江片平话内部四个方言点的比较。
李彬[8](2007)在《左江土白话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左江土白话,具体指主要通行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旧镇渠旧街、岜河屯,江州区濑湍镇旧街、新街,驮卢镇渠立村、驮目村等左江中游沿岸街墟及汉族村屯的一种粤方言。试图通过对左江土白话(渠旧、濑湍)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描写、分析及与广州话、南宁白话的比较来揭示其特点,以期为广西乃至整个粤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的材料。论文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左江土白话的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包括导言、语音、词汇、语法和标音举例五个部分。下篇是对左江土白话相关问题的讨论,包括其与广州话、南宁白话的比较、语音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和声调变异的成因分析三部分。
余意[9](2006)在《“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千年词学发展史是一完整的过程,每一时段都具有其他时段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然而,词学研究观念中存在着以唐宋词作为经典范本并以之为评判依据的取向。笼罩之下的明代词学,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观念。诚然,唐宋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唐宋词并非是中国词学发展的终结,元、明、清词是唐宋词学的历史延伸,元明清时代的词也具有唐宋词不可替代的一些特性。于是,从纯学理的层面探求明代词学的特性是进行明词研究的第一步。 本论文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步:首先清理观念,然后直面明代词学本体,从明代词学的独特事实中重建明代词学的基本格局。进行明代词学研究,“词亡于明”无疑是首先必须面对的话语。因此,本文着眼于“词亡于明”观念的历史提出,深入探讨“词亡于明”的观念背景,总结出引起“词亡于明”的三个主要观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浙西词派的醇雅、常州词派的寄托。未经判断的观念直接进入了评判体系,其结果往往是不公正的,引起“词亡于明”的三个观念正类乎此。本文对其作了反思,并提出将此观念悬置、直接面对明词本体的重建之路。词是文化的产物,寻找明词无疑就要找到明词之后的文化信息,而人是文化的主体。通过对明代词人籍贯的调查和统计,发现61.2%的词人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吴中地区,这中还不包括流寓于吴中地区的词人。同时明代词以及明代词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吴文化体的发展息息相关。超过五分之三的词人以及具明显吴地文化特征的明代词学,于是文章认为带有区域特征的吴地词学就是明代词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词学吴中”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明代词学重建的事实依据,对明代词学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作一重新阐述。 从吴文化体考察明代词学同时也要关注明代词人的文化性格的形成、演变,正是文化性格的迥异造就了宋、明词学的差异性。文章通过文化性格的比较分析对宋、明各自的特异性进行了剖析,进而明晰明代词学的独特性所在。并具体考察明代吴中词人文化性格的变化以及引起的词学思想演变。
咸立强[10](2005)在《创造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社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社团之一。本文从社团的角度,以人事为主,采取社团与人相互参照印证的方式,研究创造社,梳理其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程。以泰东图书局和创造社出版部为中心,将创造社活动划分为两个活动阶段。 根据创造社同人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资料,参照他们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的文字,在创造社内进行的具体活动,对社团成员进行了清理。确认出55位创造同人,12位外围同人,分别做了小传,简略叙述他们与创造社的关系,列出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清单。 从学缘角度,描述初期创造社同人聚合离散的过程;从流浪型知识分子的角度,剖析创造社成立前后的活动特征;从投进文学圈的起因和翻译问题角度,重新探索创造社成为文坛异军的原因。 将创造社出版部视为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划分出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对应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郁达夫和后期创造社同人。将小伙计和郁达夫主导时期的创造社出版部独立出来,正好显示出创造社出版部与人事关系变迁的同步性。从人事变换的角度分析创造社自身变化的内在动因;同时,从经济实体的角度出发,考察出版部对创造社同人相互关系以及文学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二、康康为什么爱把字写颠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康为什么爱把字写颠倒(论文提纲范文)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2)“六书”理论通俗化在对泰汉字教学中的研究 ——以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4.访谈法 |
一、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汉字教学现状 |
(一)教师教学现状 |
1.师资力量方面 |
2.教学技巧方面 |
(二)学生学习现状 |
1.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
2.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
(三)学生汉字学习效率不高的现状分析 |
1.课程设置方面 |
2.考试体系方面 |
3.小结 |
二、“六书”理论通俗化在坤敬公立华侨学校的应用 |
(一)“六书”理论通俗化概说 |
1.理论来源 |
2.“六书”理论的现代意义 |
(二)将“六书”理论通俗化应用于日常汉字教学中 |
1.巧用象形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巧用指事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3.巧用会意字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
4.巧用形声字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
5.小结 |
三、“六书”通俗化理论在坤敬公立华侨学校应用的难点及策略 |
(一)难点 |
1.“六书”理论造字法的适用性 |
2.教师的自我修养 |
3.学生习得方面 |
(二)解决策略 |
1.将汉字学习趣味化 |
2.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汉字本体知识 |
3.以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为目标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广西全州湘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广西全州话的研究现状 |
0.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0.2.1 研究意义 |
0.2.2 研究目的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调查材料的使用以及本文的使用材料 |
0.5 本文使用的音标符号 |
0.5.1 辅音 |
0.5.2 元音 |
0.5.3 声调符号 |
0.5.4 其他符号 |
第一章 广西全州县与湖南双峰甘棠镇概况 |
1.1 广西全州县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历史沿革 |
1.1.3 人文背景 |
1.1.4 语言概况 |
1.2 湖南双峰甘棠镇概况 |
第二章 语音 |
2.1 全州话的声韵调 |
2.1.1 全州话的声母 |
2.1.2 全州话的韵母 |
2.1.3 全州话的声调 |
2.2 全州话的语音特点 |
2.2.1 全州话的声母特点 |
2.2.2 全州话的韵母特点 |
2.2.3 全州话的声调特点 |
2.2.4 全州话的连读变调 |
2.3 全州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
2.3.1 全州话的声韵配合关系 |
2.3.2 全州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
2.4 历史音韵 |
2.4.1 全州话声、韵、调与古声、韵、调的对应关系 |
2.4.1.1 全州话声母与古声母的对应关系 |
2.4.1.2 全州话韵母与古韵母的对应关系 |
2.4.1.3 全州话声调与古声调的对应关系 |
2.4.2 古音与今全州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 |
2.4.2.1 古声母与全州话声母的比较 |
2.4.2.2 古韵母与全州话韵母的比较 |
2.4.2.3 古声调与全州话声调的比较 |
2.5 全州话同音字汇 |
第三章 词汇 |
3.1 全州话的词汇特点 |
3.2 分类词表 |
3.2.1 名词 |
3.2.2 动词 |
3.2.3 形容词 |
3.2.4 数词 |
3.2.5 量词 |
3.2.6 代词 |
3.2.7 副词 |
3.2.8 连词 |
3.2.9 介词 |
第四章 语法 |
4.1 全州话实词的用法 |
4.1.1 名词 |
4.1.1.1 名词中常见的词尾 |
4.1.1.2 名词的复数 |
4.1.1.3 名词表示动物性别的方式 |
4.1.1.4 名词的重叠 |
4.1.2 代词 |
4.1.2.1 人称代词 |
4.1.2.2 指示代词 |
4.1.2.3 疑问代词 |
4.1.3 动词 |
4.1.4 形容词 |
4.1.4.1 形容词的重叠 |
4.1.4.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
4.1.5 数量词 |
4.1.5.1 约数的表示 |
4.1.5.2 数词"一"的省略 |
4.2 句法 |
4.2.1 语序 |
4.2.1.1 双宾句的位置 |
4.2.1.2 形容词修饰动词时的位置 |
4.2.2 几种特殊句式 |
4.2.2.1 比较句 |
4.2.2.2 疑问句 |
4.2.2.3 被动句 |
4.2.2.4 处置句 |
4.3 全州话语法例句 |
第五章 全州话与甘棠话比较研究 |
5.1 语音比较 |
5.1.1 音系比较 |
5.1.2 声母比较 |
5.1.2.1 声母相同点 |
5.1.2.2 声母不同点 |
5.1.3 韵母比较 |
5.1.3.1 韵母相同点 |
5.1.3.2 韵母不同点 |
5.1.4 声调比较 |
5.1.4.1 声调相同点 |
5.1.4.2 声调不同点 |
5.2 词汇比较 |
5.3 语法比较 |
5.4 差异探究 |
5.4.1 语言接触 |
5.4.2 语言自身的发展 |
5.4.3 其他原因 |
5.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现状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范围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一"看"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 |
1.1 "看"的语义特征分析 |
1.1.1 "看"的义项及使用频率 |
1.1.2 "看"的语义特征分析 |
1.2 "看"对N的语义限制 |
1.2.1 N的语义类型及使用频率 |
1.2.2 "看"对N的语义选择限制 |
二"见"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 |
2.1 "见"的语义特征分析 |
2.1.1 "见"的义项及使用频率 |
2.1.2 "见"的语义特征分析 |
2.2 "见"对N的语义限制 |
2.2.1 N的语义类型及使用频率 |
2.2.2 "见"对N的语义选择限制 |
三 "看/见+N"结构比较 |
3.1 "看/见+N"结构的语义比较 |
3.1.1 "看/见+受事宾语"结构的语义比较 |
3.1.2 "看/见+施事宾语"结构的语义比较 |
3.1.3 "看/见+其他"结构的语义比较 |
3.2 "看/见+N"结构的语用比较 |
3.2.1 "V+N"之间的对应关系 |
3.2.2 "V+N"之间的特殊关系 |
四"看/见+宾"结构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
4.1 偏误情况统计 |
4.1.1 "看"、"见"书写偏误情况 |
4.1.2 "看"、"见"动宾结构偏误情况 |
4.2 偏误类型分析 |
4.2.1 "看"、"见"书写偏误类型 |
4.2.2 "看"、"见"动宾结构偏误类型 |
4.3 偏误原因分析 |
4.3.1 内在因素 |
4.3.2 外在因素 |
4.4 教学策略 |
4.4.1 对初级班留学生的教学策略 |
4.4.2 对中级班留学生的教学策略 |
4.4.3 对高级班留学生的教学策略 |
五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
一、"经世致用"思想 |
二、"中体西用"思想 |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汉日定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以定语语序、语义指向和数量词定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日汉定语语序对比与翻译 |
1.1 定语语序与客观时空性原则 |
1.2 语序的临摹性与能动性 |
1.3 包含主谓或谓宾结构的定语 |
1.3.1 日汉主谓或谓宾结构作修饰语的对比 |
1.3.1.1 日汉主谓或谓宾结构作修饰语的翻译 |
1.3.2 日汉主谓或谓宾和形容词作定语的对比与翻译 |
1.3.3 日汉主谓或谓宾和名词作定语的对比与翻译 |
第二章 定语的语义指向 |
2.1 研究方法—语义指向分析法 |
2.2 日汉名词形容词修饰语的异同 |
2.2.1 "的"字修饰语分析 |
2.2.2 名词和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差异 |
2.2.3 日语中兼具名·形容词性的修饰语 |
2.3 人称代词的语义指向与翻译 |
2.3.1 实为逻辑主语的形式定语 |
2.3.2 实为受动者的形式定语 |
2.3.3 语义零指向的形式定语 |
2.4 状态形容词作定语的语义指向与翻译 |
第三章 数量词的对比与翻译 |
3.1 汉语"自由"的数量词 |
3.2 汉语数量词的特殊语义指向 |
3.3 日汉数量词的对比与翻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7)广西融江片宜州德胜百姓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0.2 本文所使用的材料 |
第一章 概况 |
1.1 地理人口简况 |
1.2 历史沿革 |
1.3 语言概况 |
1.4 音标符号 |
1.4.1 辅音表 |
1.4.2 元音表 |
1.4.3 声调符号 |
1.4.4 其他符号 |
1.5 发音合作人 |
第二章 语音 |
2.1 宜州德胜百姓话的语音系统 |
2.1.1 德胜百姓话的声母 |
2.1.2 德胜百姓话的韵母 |
2.1.3 德胜百姓话的声调 |
2.1.4 德胜百姓话的连读变调 |
2.2 德胜百姓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
2.2.1 声韵配合关系 |
2.2.2 声韵调配合关系 |
2.3 德胜百姓话的异读现象 |
2.4 历史音韵 |
2.4.1 德胜百姓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对应关系 |
2.4.2 中古音系与今德胜百姓话音系的比较 |
2.5 德胜百姓话的语音特点 |
2.5.1 德胜百姓话的声母特点 |
2.5.2 德胜百姓话的韵母特点 |
2.5.3 德胜百姓话的声调特点 |
2.6 德胜百姓话的层次及其演变 |
2.6.1 声母 |
2.6.2 韵母 |
2.7 德胜百姓话同音字汇 |
第三章 词汇 |
3.1 宜州德胜百姓话的词汇特点 |
3.2 分类词表 |
3.2.1 名词 |
3.2.2 动词 |
3.2.3 形容词 |
3.2.4 数词 |
3.2.5 量词 |
3.2.6 代词 |
3.2.7 副词 |
3.2.8 连词 |
3.2.9 介词 |
第四章 语法 |
4.1 宜州德胜百姓话词类特点 |
4.1.1 名词 |
4.1.2 代词 |
4.1.3 动词 |
4.1.4 形容词 |
4.1.5 数量词 |
4.1.6 副词 |
4.1.7 几个特殊的介词 |
4.1.8 几个特殊的连词 |
4.1.9 几个特殊的助词 |
4.2 宜州德胜百姓话句法 |
4.2.1 特殊的语序 |
4.2.2 句式 |
4.3 语法例句 |
第五章 宜州德胜百姓话语料记音 |
第六章 融江片平话内部比较 |
6.1 语音比较 |
6.1.1 语音共同性 |
6.1.2 语音差异性 |
6.2 词汇比较 |
6.2.1 四个点完全一致的词语 |
6.2.2 三个点一致的词语 |
6.3 语法比较 |
6.3.1 特殊的虚词比较 |
6.3.2 特殊的语序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左江土白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上篇 左江土白话共时与历时分析 |
0.导言 |
0.1 左江土白话的分布及分布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人口概况 |
0.2 左江土白话的相关历史背景 |
0.3 左江土白话的内部差异 |
0.4 本文所用音标符号 |
1.语音 |
1.1 左江土白话的声韵调 |
1.1.1 声母 |
1.1.2 韵母 |
1.1.3 声调 |
1.2 左江土白话声韵调配合关系 |
1.2.1 声韵配合关系表 |
1.2.2 声韵调配合表 |
1.3 左江土白话的音韵特点 |
1.3.1 声母特点 |
1.3.2 韵母特点 |
1.3.3 声调特点 |
1.4 左江土白话音系与中古音的比较 |
1.4.1 声母的比较 |
1.4.2 韵母的比较 |
1.4.3 声调的比较 |
1.5 同音字表 |
2.词汇 |
2.1 词汇特点 |
2.2 分类词表 |
3.语法 |
3.1 词法 |
3.1.1 名词 |
3.1.2 动词 |
3.1.3 代词 |
3.1.4 形容词 |
3.1.5 副词 |
3.1.6 数量词 |
3.1.7 几个特殊的虚词 |
3.2 句法 |
3.2.1 比较句 |
3.2.2 疑问句 |
3.2.3 双宾句 |
3.2.4 处置句 |
3.3 语法例句 |
4.标音举例 |
4.1 谚语 |
4.2 歇后语 |
4.3 歌谣 |
4.4 故事 |
下篇 左江土白话相关问题讨论 |
5.左江土白话与广州话、南宁白话的比较 |
5.1 语音比较 |
5.1.1 声母的比较 |
5.1.2 韵母的比较 |
5.1.3 声调的比较 |
5.1.4 语音相关程度测算 |
5.2 词汇比较 |
5.3 语法比较 |
6.左江土白话语音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 |
6.1 遇摄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 |
6.2 止摄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 |
6.3 梗摄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 |
7.左江土白话声调变异成因探析 |
7.1 问题的由来 |
7.2 左江土白话声调变异的原因 |
附录1:左江土白话(渠旧、濑湍)与广州话、南宁白话的单点字音对照表 |
附录2:左江土白话(渠旧、濑湍)与广州话、南宁白话的词汇对照表 |
附录3:清代新宁州地图 |
附录4:清代崇善县地图 |
附录5:广西扶绥县地图 |
附录6:广西崇左县地图 |
附录7:发音合作人简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词亡于明”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
二、“词学吴中”与“词亡于明”辨 |
三、重建明词研究的思维与理路:悬置先见、直面本体、再造话语 |
第一章、“词萃吴中”与吴地文化意识 |
一、“词萃吴中”的历史机遇 |
二、吴中文人日常文化生活 |
第二章、词学功能的拓展及词学观念的新变 |
一、宋、明词产生的文化背景比较以及明词之新变 |
二、题材倾向的新变 |
三、传播方式的改变 |
四、词的新功能 |
第三章、明代吴中词脉延续的群体性特征 |
一、吴中词人群体的内部构成特征 |
二、吴中词人群体的亚群分析 |
第四章、南北文化意识与明代早期的词学思想 |
一、吴中文化意识演变与明代词学的历史分期 |
二、明代初年吴地的南北词风与明代吴地词风的推演 |
三、明代前期的词学意识:从博雅兼综到偏向苏轼、刘过词风 |
第五章、南方文化意识的崛起与明代后期词学思想 |
一、六朝文风、《花间集》与明代中后期“花间”词统的建构 |
二、“花间”词统与明代中后期词之“寄托”说的深化 |
三、尊体、辨体与本色、正变 |
四、“南唐”词风与明代中后期词学思想之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明人词学序跋、词话汇辑 |
附录二:明词评汇辑 |
附录三:《全明词》漏收词补目 |
附录四:《全明词》失误举正 |
附录五:明词人生卒年考三则 |
附录六:二十世纪以来明代词学研究总目 |
论文类 |
论着类 |
词集选集鉴赏类 |
后记 |
(10)创造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寻觅创造同人 |
第二章 创造同人名录 |
第三章 聚以学缘 |
第四章 成以泰东图书局 |
第五章 流浪型知识分子群 |
第六章 初期同人的离散与转向 |
第七章 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一)上海出版部 |
第八章 前期创造社出版部(二)广州分部 |
第九章 中期创造社出版部 |
第十章 后期创造社出版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康康为什么爱把字写颠倒(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2]“六书”理论通俗化在对泰汉字教学中的研究 ——以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为例[D]. 王玉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广西全州湘语比较研究[D]. 朱海燕. 广西大学, 2011(07)
- [4]“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D]. 梁恩正.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5]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6]汉日定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以定语语序、语义指向和数量词定语为中心[D]. 韩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广西融江片宜州德胜百姓话研究[D]. 刘江丽. 广西大学, 2008(01)
- [8]左江土白话研究[D]. 李彬. 广西大学, 2007(05)
- [9]“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 余意.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创造社研究[D]. 咸立强. 复旦大学, 2005(07)